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兵在1917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口铁
看上去,辻政信还想追究岗村宁的责任,似乎日军只是一不小心才输掉了第二次邯郸战役。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就算辻政信能增援给骑兵第四旅团两个中队甚至一个大队,但这能改变其被消灭的结果嘛?129师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而且随着八路军的作战经验越来越丰富,这种优势将越拉越大,别说一个大队了,就算辻政信能空投一个联队甚至一个旅团也只有被129师歼灭的份!
这么说吧,邯郸战役从打响开始,日军就没有任何胜算,根本就不可能打的赢,唯一不同的就是输多输少的问题……





天兵在1917 486 必须要说的话
辻政信大把的往自己脸上贴金其实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推诿过失,像他这么善于包装自己的人怎么可能承认犯了错误?所以他必然会抓住第一次空投成功大做文章,凸显自己的睿智,将黑锅甩给别人背。
比如说在空投事件结束之后,他立刻就抓住田中久一的错误不放死缠打烂,看他那个架势大有迫使田中久一认罪伏法的意思。只不过田中久一也是个老狐狸,才不会吃他那一套,转手就将锅甩给了坦克第三师团的第13坦克联队的指挥官鸠山明智中佐,说其救援不力,才导致骑兵第四师团陷入重围遭受重创!
鸠山明智自然是不服气,努力地为自己洗刷不白之冤,但谁想到他的辩白竟然激怒了辻政信,这货顿时开始破口大骂,拍桌子发飙,要求立刻把作战不力顶撞上级的鸠山明智送交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于8月3日派出了宪兵去逮捕鸠山明智。
背黑锅的鸠山明智知道自己这回是死路一条,与其被宪兵逮捕送军事法庭羞辱,还不如主动点自行了断,还能保全一个所谓的气节。在万念俱灰之下,鸠山明智换了一身新军服,心境凄凉的坐在战壕外的平地上,用军刀捅入自己的腹部,在痛苦抽搐中命令副官土生太郎砍掉了自己的脑袋。
从鸠山明智的死其实也能看出辻政信的为人,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这货第一次做这种没节操的事儿了。历史上的1944年8月4日,水上源藏少将在密支那开枪自杀,也是辻政信的手笔。当时,因为远征军大举反攻,兵力窘迫的第56师团仅让水上源藏少将带了一个步兵小队及炮兵、工兵各一个中队去增援密支那。
实话实说,这点儿兵力连牙缝都填不满,自然是遭到了密支那守备队长,也就是第18师团第114联队的联队长丸山房安大佐的漠视。哪怕是水上源藏军衔高,也指挥不动114联队一兵一卒。
而面对中美联军的强大攻势,密支那守备队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辻政信亲自起草了一份针对水上源藏少将的命令:“……水上少将必须死守密支那。”
表明上看这封电报很符合鬼子末日即将降临时的口吻,但实际上是很不正常的。你想想,前面说了密支那守备队长是丸山房安,并不是水上源藏,如果要死守也应该是丸山房安死守,轮不到水上源藏不是?
这还仅仅是值得咂摸的一处怪异之处,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这封电报仅仅点了水上源藏一个人的名字,仅仅要求这位光杆司令少将一个人死守,既没有提水上的部队也没有提密支那守备队,这是相当不正常的!
实际上这封电报起草完毕之后,就有人以为辻政信这是写错了要求修改,但是辻政信却断然予以拒绝,并且像刘备一样忽然簌簌落泪,把周围的人都搞懵了。
那么辻政信的内心想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密支那丢了的这个锅必须要有人背,否则怎么向大本营交代?按照一般的道理,这个锅应该由密支那守备队长丸山房安去背,但是辻政信很了解丸山房安的为人,知道这个家伙素有缺乏廉耻心的“赖皮”之名,到了关键的时候,这货是绝对不会死守密支那坐以待毙的,他肯定是会掉头逃跑不会去玉碎。这样一来,密支那就会变成一个大丑闻,皇军的脸面往哪里放啊!
而水上源藏不同,这个人是号称有古武士之风的“义人”,忽悠他去送死简单得多。你想想水上源藏死了,就好交代了,完全可以继续对外宣传所谓的皇军气节,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而这样一来上头也高兴也不会追究丢失密支那的责任,辻政信也乐得轻松。
如果有同志还没有看清楚辻政信一类军国主义份子的嘴脸,不妨再补充一条:接近1944年底的时候,辻政信觉得情况不是很妙,这时一贯善于逼人“玉碎”的这位高参开始为个人后路做打算了。在败退缅甸的途中,他悄悄的写了一份密信,里面夹了一张他在南京任中国派遣军参谋时去浙江奉化溪口镇祭奠蒋某人母亲的照片。
他找来被俘的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谍报参谋恩义章中尉,让他捎信给卫立煌,请卫立煌转交给蒋某人。几个月后日本投降,辻政信被英军列为通缉犯,他马上假扮成和尚,化名为青木宪信逃到越南与重庆军统局派出机构取得联系,不久,他得到了军统局局长戴笠的密电,邀请他去重庆……
看见没有,什么玉碎什么成仁都是军国主义份子忽悠傻逼的,真正的大忽悠一贯是说一套做一套死道友不死贫道。关于辻政信的故事就暂时说到这里,让我们继续看鬼子的动作。
因为空中救援失败了,而鸠山也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辻政信的奋作战得以继续,只不过此时辻政信再也不提什么救援骑兵第四旅团了,转而规划起“全面大规模的歼灭作战”,准备用华北方面军的几个师团重创八路军,至于具体的战法那也是很简单,就是猛打猛冲。
那么这管用吗?实话实说是不管用的,今非昔比的八路军越来越轻松的抵挡住了鬼子的猛攻,然后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反击,反正一场歼灭战是迫在眉睫了。
而就在此时,华夏国内的局势有点儿意思。前面说了刮民党是同时开了两线作战,西线在云南打通交通线,东线是豫湘桂一溃千里。当然不管是东线还是西线,刮军的损失都是相当的大,为了补充实力,也为了今后的****大计,在蒋某人的默认下,刮军又一次发动了其最擅长的技能——抓壮丁!
赵明亮是黄埔第六期生,是贵州贵(阳)毕(节)师管区补充兵第一团上校团长。可能有同志闹不清楚什么叫师管区,所谓的师管区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刮府由募兵制改为征兵制之后的产物。当时刮府的军政部设立了兵役司(1939年改为兵役署,1944年再改为兵役部)负责全国的征兵事宜。
而兵役司则在全国各省划分征兵的区域,也就是师管区,其作用类似于t共建国后的军分区。主要的职能是负担后备军组织和动员,区别是规定每个师管区配属给一个军,即该师管区作为这个军的补充兵员固定区域。其实这个搞法很类似日本的“乡土部队”,说白了就是盗版日本的办法。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赵明亮呢?原因很简单,当时这位补充兵上校团长带着两千多抓来的补充兵(也就是壮丁)送到一线去补充损失,一路走到怒江前线的时候,还剩多少人呢——1300余人,这一路上有的跑了有的死了,几乎损耗了壮丁的35%,这个比例是相当的惊人的!
按照赵明亮的回忆,毕节当是贵州的大县,人口有五六十万,按照通常比例,符合兵役条件的人最多不过6万。可是到了1944年,毕节县服役人口有多少呢?五万余!也就是说毕节这个地方已经到了征兵的阀值。按照道理说应该修养生息了,可当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赵明亮说,当时上峰军管区和师管区给毕节下达的壮丁指标是每个月1千人,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受处罚。怎么办呢?就只好随便乱抓人了!
当时在毕节只要看到青壮年就拖进兵营,把什么“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等规矩全部丢到了九霄云外,只要够条件的绳子一捆就拉走。一开始还仅仅是欺负乡下人,只抓泥腿子,到后来连城镇居民也难逃厄运,征兵官直接冲进商铺抓店伙计,或者跑到工厂里抓工人,反正只要是个人就抓。
为了躲避兵役,当时不少青年男子把自己的胳膊搞断,把手指头剁掉,还有的装聋作哑、装疯卖傻。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1944年,贵(阳)毕(节)师管区冲进一家工厂抓壮丁,结果被工人们知道了,然后工人们把征兵官放进工厂后将大门关死,就在厂房里跟征兵官打了起来。结果工人被当场打死四十余人,接着又判了十几个工人死刑,最后征到了8个壮丁。
好家伙,你算算看,为了这八个人掉了多少个脑袋,而这样抓的壮丁能认同刮民党的军队?
可能又有刮粉要说了,抗战光荣,这些壮丁不愿意为国效力就是该死,就该杀!事实又真是这样的吗?当年的劳苦大众没有那么不堪,他们虽然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是保家卫国的勇气还是有的,至少是具备最基本的爱国情操。
而说到这儿,我们就必须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抗战,八路军、新四军不用抓壮丁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发展壮大,广大农村青年还踊跃参军。而到了老蒋那里则完全掉了一个个呢?真正让他们对参军畏之如蛇蝎的,还是刮军那糟糕的风气。
根据赵明亮回忆:新兵进了教导队,那就等同于是进入了虎口,刮军的那些魔鬼教官的理论是:“新兵都是老百姓,不对他们凶一点、狠一点,他们就不知道军法的厉害,就会像在家的时候一样,吊儿郎当,那还怎么能让他们养成服从命令的好习惯呢?而且在教导队对他们太‘松’,日后进了部队,遇到严厉的长官,这些人就会觉得受不了,到时候手上有了武器,一旦心怀不满,就容易打黑枪、闹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常言道:慈不掌兵。军队本来就是个舔血吃饭的地方,大家的脑门上都刻了‘死’字,自然是棍棒底下出好兵了。”
按照这一套理论,刮军的新兵营几乎天天死人。那些训练中犯了过错的新兵,有的被吊起来用鞭子抽用军棍打,严重的则直接被拖到操场边上,砰的一枪就毙掉了,然后随便用草席一卷连埋都不埋就丢到荒野之中不闻不问了。
这还是刚开始,随着训练深入死人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比如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新兵腰里别了杆枪就生出打猫的心思,在靶场周围架起了机枪严加防范,反正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你想想这些新兵本来在前一段就被整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今再一看到这幅架势能不紧张?
而这人啦,一旦紧张就容易出错,这样的实弹射击训练自然是事故频发。比如正在上子弹,一紧张一哆嗦手一抖,就把排在前头的兄弟打死打伤。这样一来新兵们自然都不敢站在前头,生怕一不留神就当了冤死鬼。
而教官是怎么做的,什么好言安慰做思想工作那是全没有,上去就是棍棒交加拳打脚踢的一通猛揍,边打还边骂:“怕很么!今天不死明天死,上了战场都一样,你不打死我,我就打死你!”
之后呢?将被打死的倒霉鬼拖出去,然后继续训练。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恐怕错误只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不是失手打死别人就是莫名其妙的自杀。
等九死一生好容易从新兵营里混出来了,这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一帆风顺了。刮民党军或者说整个旧军队那就是吃人的所在,普通士兵一点儿人权都没有。你不光要训练要打仗还要照顾好长官的衣食起居,给长官洗脚、给长官洗衣、给长官端茶送水、甚至帮长官料理家务带孩子也是基本任务。此外吃不饱穿不暖也是常态……总而言之,长官的命令就是圣旨,轮不得你半点怨言和不满。你要是敢抱怨,轻则一顿毒打,重则直接毙掉,你死了长官还可以吃一点空饷呢。
总而言之,在旧军队里讨生活,真心是很危险也很悲惨的事情。相当一部分华夏儿女在那些年活得就像条狗,甚至连狗都不如。你看看后来在********中,每每被俘虏的刮军士兵经过t共的思想教育之后,立刻就转变了立场。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王耀武的卫士,济南战役王耀武被俘虏之后,有一个卫士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他照顾他,但是等王耀武病好了之后,这个卫士却立刻向他辞行,理由是他要参加解放军去了。当时王耀武是长叹一声,这是天要亡党国啊!
经常性的有刮粉拿刮军在抗战中的牺牲说事。诚然,这些牺牲的人都是华夏好儿女,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伟大付出,今天之华夏必然不可能继续屹立于世界之上。但是我们也必须要问几个问题——牺牲为什么这么大?这些牺牲都是必须的吗?
当刮粉们再谈所谓的牺牲时,请想一想那些被抓来的可怜壮丁,跟鬼子血拼的是他们,不是你们的蒋校长。这些被当时的刮府侮辱和迫害的人们,才是抗战的主力!他们的血泪不能白流,必须要给他们一个公道,凭什么要给那些残酷迫害他们的人涂脂抹粉!难道除了刮民党的那一套****一样的练兵和用兵的办法,就没有更好的策略了?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驻印度的远征军为什么表现要好的多?难道仅仅是因为有所谓的美械吗?恐怕美国人负责后勤保障,美国顾问负责练兵是个更主要的因素所在。刮军党不吃兵肉喝兵血还打烂仗,能亡得那么快?
所以别一提起刮民党就说其抗战如何如何了得,真心是没有什么能吹的,难道一个国家的政府带领自己的人民抵抗外来侵略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何况刮民党的抵抗还是那么的不情愿。
自然,就算要吹嘘功绩,也得连带着将付出也一起算一算。就像做生意总不能只算收入不算支出,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吧?所以要提及刮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功绩时,请别随便算再蒋校长头上,他真心是没做什么。
那巨大的伤亡数字,不是功劳,反而是耻辱,用十比一甚至一百比一的伤亡去扛到最后,苦的不是刮民党、有付出的也不是刮民党,而是那些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
理所当然的,那最后胜利的光荣也应该归功于那些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默默付出的亡者,别把他们和刮民党混为一谈,如果那么做了,那就是欺负死人不能开口说话,是对亡者的侮辱!
言归正传,老蒋此时确实忙着抓壮丁补充损失,因为他确实有点着急有点火烧屁股的感觉了。t共在华北打得越好,那就证明t共潜在的威胁越大,现在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居然能够跟强大的鬼子正面掰腕子了,这份实力是何等的恐怖!如果再不多抓一点壮丁,多补充一点部队,今后还怎么剿匪?
当然,老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向美国干爹伸手要东西,我这边都兑现了之前的承诺,在滇西打得“有声有色”,飞机大炮该给了吧?




天兵在1917 487 找麻烦
老蒋很无耻的再次向干爹伸手了,那么美国人给没给呢?给了一部分,但并没有完全满足老蒋的需求,比如说那500架战斗机就真心只兑现了一小部分,而且给的还是美国人不用的p-39和p-40。为什么这么保守呢?因为老蒋给罗斯福的印象真的不好,如果不是这一次滇西作战刮军真的出动了,那罗斯福还真的什么都不想给。
除了给了战斗机之外,美帝还给了刮军一部分枪支弹药、坦克和火炮。不过同战斗机一样,也不是给的最先进的型号。比如枪支弹药给的以缴获的98k和加拿大生产的布伦轻机枪为主,坦克大部分都是m3轻型坦克,此外还有一份美军淘汰的m3格兰特中型坦克,m4也给了一小部分,但是以最早期型号为主,反正这些在美国只能算洋落。至于火炮给的是以淘汰的美版75小姐和m2105榴居多,155毫米以上的火炮基本都没给。
更主要的是,罗斯福给了军火不假,但是却要老蒋做出承诺,那就是这一批美国援助的军火不得用于内战,只能用来打鬼子。可见罗斯福对老蒋是多么的不信任。当然老蒋也确实不可信任,因为这位根本就没把对罗斯福的承诺当一回事,满脑子都是先把军火骗到手再说。
不过罗斯福和史迪威也防了老蒋一手,这些军火暂时只交给驻印度的远征军,而不送往华夏本土。老蒋你想要这些军火的话,那赶紧的麻溜的打通中印交通线,交通线打通了,这些装备才是你的!
很显然这就是钓鱼战术,大概是罗斯福觉得蒋委员长绝不肯尽全力打鬼子,为了让其给力一点,得多上点饵!
你还别说,老蒋还就咬钩了,比历史上那种不情不愿的开展滇西战役要积极得多,面对鬼子固守的松山,他是下令何绍周的第八军豁出去了打。在老蒋不计代价的投入下,对松山的攻击就像狂风巨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那真心是相当的惨烈。
刮军腊勐野战医院新39师少尉军医黄执中回忆说:“连续对日寇阵地发起了五次大规模冲击,伤亡惨重……大概击毙日军850余人,俘虏9人,我军则伤亡六千余人……尸体太多,天气太热,只能挖了三个大坑草草掩埋,这三个大坑分别能装一千人、八百人和五百人,都被填得满满的……”
年逾八旬的洪绍昆在战后抵达过松山战场,当时他是一名训练教官,多年以后回忆起松山的惨状和残酷依然是唏嘘不已:“战斗一结束,我们就抵达了松山,汽车还没有到腊勐,臭味就扑鼻而来,而且越来越浓烈,堵得人胸口难受,仿佛能把空气都凝固。我们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在松山所见到的东西,第一是尸体、第二是尸体、第三还是尸体,场面太惨了,我们是一路走一路哭……”
“松山是由许多山头组成,相当的大,凡是日本人的阵地,树木都被炮弹炸断或者连根拔起……每一段坑道、每一个地堡都是经过搏斗才占领的。除了尸臭外,还有猛烈的硝烟味……我们沿着部队的进攻路线一路走上去,到处都是还保持着临死时各种姿态的尸体和被炸飞的人头,其他手脚、大腿也是随处可见,真实触目惊心!”
“我们住在帐篷里,每天老是听到推土机突突突的声音,那是推土机在掩埋尸体。他们用推土机把尸体推到挖好的坑洞里,然后推土掩埋。尸体堆里有时候会发出呻吟或者蠕动,人们就停下来,找到或者的人拉出来继续干活。根本不清点人数、辨认尸体和登记胸章,有时候甚至把死者的随身武器一起埋掉。”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掩着鼻子跑过去告诉他们不能这么做。可人家根本不理睬我,在一旁的军官把我拉开,说是有的人已经死了一个多月了,如果发生瘟疫就更加可怕……”
刮军那边真心是人命不值钱。大概对刮军来说大不了继续拉壮丁就是了,松山战役打下来,真心是血流成河。最后唯一可能感到愉快的就是老蒋,他想要的军火终于可以到手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在滇西战役进行的同时,老蒋还命令汤跑跑反攻,去河南收复失地。在老蒋看来,既然冈村宁次的华北方面军主力已经被八路军吸引走了,那么收复失地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当然,老蒋当时考虑的不仅仅是收复失地,他认为不管邯郸那边最后是谁胜谁负(老蒋认为还是鬼子获胜的可能性更大),接下来在河南都能捡便宜。如果能收复河南全境,今后离河北、江苏都近不少,一旦鬼子被击败了,他的人马可以更快的去接收胜利果实。
老蒋也考虑了最糟糕的可能性,万一鬼子击败了t共之后回头找他的麻烦,反正他是继续让汤跑跑戴罪立功,以汤跑跑的行动力,鬼子估计是追不上的。
只不过老蒋唯一没有考虑过的那种可能就是t共打赢了鬼子,在老蒋看来这大概是天方夜谭。只不过在1944年8月,这个天方夜谭越来越有趋势变成现实。
8月5日,冈村宁次发动了最后一波猛攻,他的几个师团一字排开猛冲猛打,但就是奈何不了115师。在115师指战员的严防死守下,鬼子被耗尽了最后一点锐气。而此时,离129师已经完成了休整正在悄悄南下,有行动的还不止129师,贺帅领导的120师也成功拿下石家庄,歼灭了两万多鬼子兵,打扫完战场之后,也立刻向南转移,准备增援115师和129师。
不光是八路军那边打开了局面,在山东,新四军在陈帅和粟大将的带领下也是打得有声有色,通过不断地运动终于找到了战机,果断出击一口气歼灭了鬼子两个联队。
两个联队似乎不太起眼?不过这真的不能小看,因为新四军的装备比八路军稍差,而且兵力也少一些,和两万多鬼子周旋还能虎口拔牙吃掉两个联队,真心是很不容易!
而通过这一战粟大将也真正为自己正名了,之前的粟大将在t共的将星当中说实话并不是十分耀眼,根本没办法跟林帅、陈大将这种黄埔高材相比。而这一战中,粟大将是初步打出了自己风格,你问什么风格?一个字就可以形容——险!
可能后世的宣传中粟大将给人一种常胜将军的感觉,似乎就没有其摆不平的敌人,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粟大将入伍以来,长期都是敌强弱我,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可是比八路军弱不少,面对的环境也更复杂,粟大将几乎就是一路周旋走过来的。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t共的精锐全部被太祖送去了东北,在关内只能采取战略守势,粟大将的部队又长期活动在敌人实力最强大的区域,时刻面临着围剿,那日子真心不能说有多惬意。
这种特殊的环境就造成了粟大将特殊的作战理念和风格,那就是行险。林帅可能有七八分把握才能打的仗,那粟大将有三四分把握就敢动手,因为不动手可能就错过了战机。毕竟是敌强我弱,你要是不抓住每一个机会根本就没办法生存。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林帅在粟大将那个局面,恐怕愁都得愁死,所以其后来一直说粟大将打的是神仙仗。
当然,喜欢行险并不完全是好事,兵行险招就跟赌博一样,要么是大胜要么就是大败。在解放战争中,粟大将一度在山东待不下去只能去豫东活动,一个原因是敌人确实很强大,另一个原因也是其战机选择的有点毛糙。
1...880881882883884...10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