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兵在1917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口铁
说实话,这些都不合时宜了。帝国主义的什么就不去批判了,维持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也不废话,这两点已经说过太多太多。现在说点经济上的内因。
思维僵化和盲目自由就是英国经济的死穴。由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英国的精英们始终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的中。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英国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英国几乎等于是经济学圣经,是绝对不能违反和亵渎的。
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其核心是强调限制政府行为、减轻税负和自由贸易。19世纪这一理论是符合客观现实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英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不过这一理论的实现也是客观建立在英国首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拥有超越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这一前提之下。
只不过等到了19世纪末,这种技术优势已经丧失殆尽,英国的工业能力和技术更新速度已经被美国、德国超越,继续推行低税、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几乎等于在产业竞争上放任自流。19世纪中后期到1900年,美国的关税税率大概保持在40%到50%之间,这一政策有效的保护了美国国内的产业,使其获得了超越英国产业的基本环境。比如在1869年美国国内来自外国的进口成品占据市场份额大概是14%,而到了1909年时,这个数字就只剩下6%。
再反过来看英国,1880年之后的十年间,进口额的增长了大约7倍,英国从之前的出口国变成了国外商品的最大销售市场。变成人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宰,这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是处于完全被动的位置,按道理说以英国精英们的智力,不会看不到这是很要命的事情,但现实却是英国人几乎对此熟视无睹。
为什么呢?原因还是出在日不落帝国上,经历过拿破仑时代、一战洗礼的大英帝国获得了全世界最广袤的领土,截止到1931年英国共获得了大小殖民地59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480万平方千米,所辖人口总数也达到了4.63亿。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英国拥有广袤的廉价初级原料产地以及同样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可能有同志又要说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谁不希望家大业大呢?
是好处不假,但是也存在着隐忧。因为资源丰富、劳动力又廉价。对于英国的老板们来说,只要从事最简单的农业种植和开矿就能赚大钱,既然赚钱如此简单,何必去搞复杂的工业,何必去攀科技树呢?
其实后世类似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什么中东的油老板、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以及北极熊都掉进了这个坑里。对这几家来说,石油资源大大的有,卖原油多简单多方便,搞工业投资大见效慢,怪累得慌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俄罗斯一直在吃苏联的老本,******也不过靠着卖石油赚了点钱就收获了人民的爱戴。可一旦石油需求不旺盛,连沙特这样的土豪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活太优越也是有害处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习惯的懒惰,再想勤奋恐怕是很难的。
英国人也是如此,庞大的殖民地给了英国人无数的机会,来钱太容易让他们忘记了祖辈积攒这点家业的艰辛,一个个的都变成了败家子。一个个都走容易赚钱的路子,不老老实实的攀科技树搞技术革新,转而去卖资源或者更干脆的玩钱变钱的金融把戏,结果优势是越来越小,直到被后来者赶上。
前面说了,其实英国在一战后还是有机会的,以当时英国的金融资本的力量完全可以拿出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搞技术革新,并同时对殖民地进行真正的开发(而不是简单的搞种植业或者干脆掠夺资源)。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英国人并没有这么做,金融大鳄一个个是一毛不拔,而政治精英又盲目坚信前人的经验,将自由贸易变成了教条,不可逾越半步。结果就是,进行贸易的基础产业能力丧失而空有贸易额增长的表象,产业能力长期处于劣势又导致贸易市场被新兴国家逐渐占领。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尤其是德国商品占领后,又引发了国内上上下下的不满和恐慌,经济上的问题由此转移到政治和外交领域,成为后来引爆英德矛盾的主要原因。
可能有同志又要说了,当年美国才是工业的no1好不好,德国货能让英国恐慌,引发政治危机,那美国货怎么就没有呢?这不是正好证明了英美关系是特殊关系吗?
还真不是这样的,当年美国因为其国内购买力更加强大,国内市场就能消化掉大部分工业产品,所以美国货对英国市场的冲击很小。而德国则不一样,本来国内人口有限市场小,而国外又因为一战战败殖民地完全丢光光,只能去英国市场里打拼,所以德国对英国的冲击更大。
其实英国人也是自己作死,如果他真能把殖民地好好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殖民地当成掠夺和剪羊毛的对象,其庞大的殖民地的购买能力其实是相当惊人的。可惜的是英国完全不在乎殖民地的死活,然后自己国内的产业又不做技术升级,导致空有庞大的殖民地,却没有多少购买能力。然后英国人又大大方方的开放一切市场,被更强大的对手挤兑之下,能不垮吗?
这么说吧,打垮大英帝国的不是以德国、美国为首的新挑战势力,而是英国的精英们。这帮人过于急功近利才导致了后面的矛盾总爆发。试想一下,一旦到了有一天,英国人既没有了金融优势,有没有了技术优势,最后赖以称霸的军事大棒也不给力了,他还能像之前那样勉强靠吸殖民地的血维持生存吗?
有同志可能会发牢骚了,你丫的唧唧歪歪说了这么多,跟上一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呵,还真有关系,之前说了艾德礼很天真的以为只要有了现金流不做太大的改变就能继续维持大英帝国的老一套,而这也是他积极的对日本下刀子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从上面的那些唧唧歪歪能看到,大英帝国完全不是因为没有钱才倒掉的,一时的资金注入就像是输血,确实能让其苟延馋喘几天,但问题是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当这些敲诈来的资金挥霍掉之后,怎么办?
难不成你还能一次两次三次的敲美国的竹杠?现在是有日本战争赔款这个借口,下一次呢?恐怕下一次大英帝国要么卖身还账要么割地还账。可祖宗留下的底盘是有限的,能经得起这么一次次的折腾?更何况美国也不是大傻瓜,这一次是拿你英国没办法,但是过了这一次,他有的是手段让你就范,比如说在大英帝国赖以苟延馋喘的殖民地上做文章,来一个釜底抽薪……





天兵在1917 613 叶夫根尼的新工作(上)
叶夫根尼美滋滋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将叮当乱响的闹钟关掉,此时时针指向早上八点。对此他非常的满意,又打了个哈欠然后飞快的翻身起床。
也许对普通人来说早上八点并不算太迟,但是对叶夫根尼这种职业军人来说,一觉睡到早上八点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在战争年代每个军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不会超过六个小时的,而且这六个小时不是让一次性睡完,晚上要倒班站岗值夜吧?会遇到经济情况比如敌人偷袭或者紧急出动吧。
总而言之,在战争时期一个合格的军人最基本的技能就是随时随地抓紧一切时间睡觉,最好是闭上眼睛就能打呼噜,睁开眼睛就能跟敌人死过。反正在那个年代好好睡个懒觉对军人来说是奢侈的。
当然,军官稍微好一点,行军途中可以坐在车上眯瞪一会儿,尤其是能拥有自己汽车的中高级军官,睡眠基本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也睡不痛快,尤其是打大仗的时候,那种排山倒海的压力让你就算想睡也睡不着睡不安稳。
比如之前围攻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已经升任中校团长的叶夫根尼就觉得压力山大,一个团上上下下三四千人的性命都掌握在他手里,一点点闪失都会造成大量的伤亡。这种压力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叶夫根尼挺过来了,他的团是第一批踏入伊斯坦布尔市区的部队,也是第一个攻占索菲亚大教堂的部队。因为战功卓著他获得了第二枚金星勋章和苏联英雄称号。
在光复君士坦丁堡之后,叶夫根尼的部队被从一线调回来休整。说是休整,其实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复员。相当一部分老战士得以回家,另一部分征战已久的军官也要么进修要么去地方工作。
比如叶夫根尼的老朋友胖子伊万就选择了复员回地方,他将返回家乡当副县长,给这个胖子乐得,鼻涕泡都乐出来了。对于胖伊万的来说在地方工作更加如鱼得水,也许他这辈子顶多也就是混一个副厅级,但是胖子却很乐意,只要不让他继续打仗,不用愁着玩命,他就很高兴了。
胖伊万选择了复员,而装甲列车却选择去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他还是更喜欢当兵,用他的话说:“除了当兵打仗我也不会什么其他的技能了,去地方又能做什么呢?”
叶夫根尼相信以装甲列车的能力,将来一定能够超越他的老子,他家老头子现在是副军职,他混个上将或者大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至于元帅军衔,这就不好说了,根据军.委最新的情况看,元帅军衔将是一种荣誉,只有那些在保家卫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卓越高级指挥官才能获得这个荣誉。
而以装甲列车的资历,这恐怕是比较困难的,除非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否则未来十年内他能爬到副军职都相当的难。
唧唧歪歪了这么些,那叶夫根尼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又是怎样的呢?实话实说这个问题他想得不太多,之前参军更多的是为了躲避他那个拜金主义的老妈。而现在竟然能混成中级军官,说实话他自己都有些意外,原本他以为自己恐怕能干干营长就到头了,谁想到竟然混成了团长。
当然,叶夫根尼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升得这么快,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个好叔叔。和他能力、功绩差不多的指挥员在红军中多了去了,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这么快升团长的。其中的大部分人还在营级和副营级岗位上摸爬滚打。而更是他叔叔的存在,让上头对于提升他一直是大开绿灯,不得不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不过这也不是说叶夫根尼的团长就完全是因为裙带关系,甚至可以说李晓峰绝对没有做过暗示或者指示命令提拔叶夫根尼。政.治局委员要操心的事儿太多了,为了区区一个正团级使劲,实在是跌份。
不过官场上的事儿就是这么有趣,大领导不发话不代表下面的小领导就不揣摩,想要拍马屁的人多了,什么都要首长明示那还要你何用?
所以哪怕是李晓峰不发话,主动向叶夫根尼示好的将军们多了去了,就算不能直接讨得军.委主席的欢心,接着叶夫根尼这条线跟主席大人搭上线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不是吗?
更何况叶夫根尼还不是那种一般的没能力只能靠祖辈蒙荫的关系户,这小子还是有能力的。既有能力又有关系,这样的下级可以说是上级的最爱了。
反正叶夫根尼可以说完全不必为前途操心,以李晓峰的年龄未来一二十年都属于权力核心中的核心,只要他叶夫根尼不作死,按部就班的混资历也能混上高位。
甚至这个高位不仅仅指军队系统,叶夫根尼如果要混军队系统,未来至少是一个上将跑不掉。甚至改行混政坛最次恐怕也是省部级,如果混得好的话,中央委员甚至国家级领导也不是没可能的,不过那个层次就不能只靠关系了,个人的能力也是相当的重要。用叶夫根尼拜金老妈维多利亚的话说:“斯别洛斯基家族是典型的暴发户,如果没有安德烈根本不值得一提。”
这话虽然难听,但属实,以前叶夫根尼还不怎么觉得自己的叔叔厉害,但是当他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有了切身的体验之后,确实是相当的佩服自己的这个叔叔。想当年他老子走的是技术路线,吃的是手艺的饭,感觉还不明显。而他这个叔叔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大学没毕业就搞政治去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在一片混乱的俄国像个人物了,获得了列宁等老革命的重视,二十来岁就是正牌中央委员,三十岁就是政.治局委员,四十五岁就是军.委主席,而且看这个趋势下一届领导核心必然就是他了。
当年俄国像他一样毫无跟脚的年轻人,哪怕就是参与了布尔什维克和十月革命的,哪一个比他强?反正叶夫格尼觉得这样的壮举他是完全干不来的,年纪轻轻的就能跟一群老狐狸周旋,请恕他阅历和智力都跟不上。
不过这样一个好叔叔也会带来烦恼,维多利亚就不止一次对叶夫根尼讲:“我的傻儿子,遇上这么一个有能力的叔叔是你们家的运气,别人盼都盼不来的关系对你们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前途?跟着你叔叔的脚步走呗,有他在你这辈子都甚至我孙子这辈子都不用愁。别胡思乱想了,也别去军队混了,专业去地方,让你叔叔安排就是了,军队里苦哈哈的有什么好的?你正经的去地方干几年,马上就是一方封疆大吏,这多好!”
叶夫格尼到不是觉得这个建议不够好,封疆大吏谁不喜欢,但是他内心中却不甘于走这样一条路线,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完全可以多走几条路,太早的将自己禁锢在一个领域,那人生该多乏味啊!
对着镜子叶夫根尼叹了口气,未来的选择让他很是头疼,或者说他很是迷茫。思考了一阵之后,他决定去找安吉丽娜婶婶,现在唯一能帮助他可能也就是这位婶婶了。
“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听到叶夫根尼诉苦之后,安吉丽娜乐了,没有选择很烦恼但是选择太多了也是很恼人的,不过在她看来叶夫根尼的烦恼根本称不上什么烦恼,她心平气和地建议道:“我唯一能给你的建议就是去问问你的叔叔,他才是能给你正确建议的那个人。”
叶夫根尼愣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答案,实话实说他不是没有想过去咨询那位大能的叔叔,以他的阅历和智慧应该能轻易解决他的问题。但是叶夫根尼却不太愿意去向李晓峰求助,为什么呢?难道是这叔侄俩关系不够好吗?
不是的,虽说某仙人现在可以说是苏联或者说全世界权力最大的那几个人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仙人时时刻刻都是端着一副架子,或者时刻保持上位者的威严。平时的某仙人是没有什么架子的,所有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都回忆说某人平易近人,一点儿都不难伺候。对外人尚且如此,对家里人某仙人就更不可能故意摆架子了。
在叶夫根尼的记忆中,整个家族里面唯一喜欢摆架子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爷爷老斯别洛斯基,自从某仙人当上了政.治局委员之后,老头就以“沙皇之父”自居了,老头很喜欢这个调调,认为正是因为他教子有方斯别洛斯基家族才能成为俄罗斯和北欧首屈一指的家族。所以老头很愿意时刻端着架子过日子,甚至老头都给自己修了一座宫殿,真真正正的以“皇室”自居。
除了老斯别洛斯基之外,家族里第二个不好说话的就算是叶夫根尼的老妈维多利亚了,这个掉进钱眼里的女人始终是唯利是图,只对能带给她利益的人有好脸色,一旦某人没有了利用价值,那真心是弃之如草履。
所以叶夫根尼跟自己的爷爷和老妈真心是不太亲近,但是对于家族中实际地位最高的叔叔还是比较谈得来的。而他之所以不太愿意去征求李晓峰的意见,原因也是非常简单,他非常担心这位叔叔会给出类似于他母亲一样的答案,因为这个答案近乎是对家族最为有利的。
“你的担心太多余了,”安吉丽娜笑了,“你叔叔可不是那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都不甚关心什么家族利益,他不会强迫你做选择的,放心大胆的去吧!”
哪怕是有了安吉丽娜的鼓励,叶夫根尼也不是太放心,他很是纠结的找到了某仙人说明了来意。
“未来的选择?”李晓峰一边躲避正在牙牙学语的小儿子的魔掌,一边问道:“你想做什么呢?”
叶夫根尼一直以为一旦他提出这个问题,这位叔叔就会给他几个最好的答案,甚至直接指定一个答案,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竟然是反问。呃,说实话,他也不知道想要做什么?
李晓峰乐了:“你都没想过想要做什么,就来征求我的建议,好吧,我估计是你那个娘不断地在你耳边叨叨,给你出了一大推主意,逼得你没办法了,是吧?”
叶夫根尼真心想说还是叔叔你知道我,所以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算是默认了。
李晓峰微笑着看着他,说道:“想干什么就去做呗,你又不是为你妈活着,而且以你老娘的财力估计也是不用你赡养的。既然你完全没有生活的压力,为什么不乘着年轻做点想做的事儿呢?比如说环游全球看看世界,如果想要偷懒都混吃等死两年……”
好吧,叶夫根尼实在没想到某仙人竟然会给他出这么一个主意,怎么看都不像是曾经一步步攀登权力高峰的那个人。这还是他的叔叔吗?
“很正常啊!”李晓峰耸了耸肩道:“我对政治感兴趣,喜欢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我自然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喽。而你,恐怕是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我就是勉强你走这条路,你恐怕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
叶夫根尼认为这话很对,虽说人的兴趣是会转移的,但去做一件有兴趣的事儿,总比做一件无趣的事儿有动力。那么自己现在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呢?
说实话,经历过这场战争之后,享受过肾上腺激素带来的快感后,叶夫根尼对平淡的生活真心是没有了兴趣。他想做一些刺激的工作。
“想要玩心跳,你可以去排爆,”李晓峰开玩笑道,“不过那样你老妈会提着菜刀来砍我,所以还是算了。”李晓峰摸了摸下巴,忽然问道:“你对情报工作有兴趣吗?”
情报工作?隐秘战线?
叶夫根尼先是一愣,继而又有些兴奋,这项工作似乎对他的口味!




天兵在1917 614 叶夫根尼的新工作(下)
叶夫根尼认真的考虑了某仙人的建议之后,认为这份工作很有意思。是的,是很有意思并不是很不错。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太大了,很不错的工作并不一定有意思,有意思的工作也并不意味着很不错。至少叶夫根尼就知道,如果让自己的拜金主义老妈来看的话,这份工作实在是太糟糕了。
好在现在拥有决定权的并不是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治住维多利亚的话,那一定是李晓峰。叶夫根尼相信只要这位大能的叔叔去自己老妈的工作,一切都没有问题。
反正叶夫根尼是信心十足的准备开展新工作了。不过李晓峰却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你了解情报工作吗?”某仙人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叶夫根尼原本是准备回答有一定的了解,不就是隐秘战线秘密行动,在敌人的心脏部位收集情报从事破坏并进行策反吗?
李晓峰摇了摇头,他算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对情报工作是一窍不通了:“情报工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刺激,绝大多数时候这项工作十分无聊,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你最好要有心理准备……”
说到这儿,李晓峰摸了摸下巴,说道:“这样吧,你先去kgb‘实习’一段时间,亲身体会一下什么师情报工作,之后如果你还感兴趣,那我就给你安排。”
卢比扬卡广场十一号。这是人所共知的kgb总部,反正对于苏联人来说只要一说卢比扬卡大家都知道那是指的一个什么样的单位。这个单位可以说是苏联最神秘、最强力的一个让人胆寒的机构,正常人都会下意识的规避这个广场和建筑,以免自找麻烦。
当然,这是1947年以前,捷尔任斯基去世之后,卢比扬卡广场被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广场,在广场的正中央立有捷尔任斯基的铜像,以纪念这位kgb的创始人。
当然,这是在捷尔任斯基广场十一号外面的情况,实际上真正在kgb工作的人都知道,捷尔任斯基并不是kgb真正的精神领袖,在这个时代赋予这个机构灵魂的是安德烈.彼得洛维奇。虽然kgb总部里没有哪怕一张某仙人的照片、画像或者雕塑,但是所有的kgb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只有某仙人才是kgb真正的符号。
叶夫根尼走进这幢建筑的时候到没有像普通人那样两股战战,相反他很放松,以一种饶有兴趣的眼光打量着这幢建筑内部的情况,此时的他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打量着这幢建筑里来来往往的行人。
kgb的工作人员除了站岗放哨的安保人员之外,并没有所谓统一的制服,约定成熟的习惯是穿着西装打领带,一般要求着黑色西装,反正看上去显得那么沉稳干练。不过真正引起叶夫根尼注意的还是这些人的步态,大部分男性都呈现出一种左臂自然摆动右臂岿然不动的行走姿态,大家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叶夫根尼听到过一种说法,kgb工作人员之所以呈现这种步态,是因为他们接受过的训练有关,为了迅速的拔枪,他们被可以训练成了这个样子。
不过kgb并没有承认这一点,叶夫根尼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他倒是想请教一下自己的叔叔,只不过每一次跟这位叔叔聊天的时候,节奏都不知不觉被带走了,这大概就是上位者的控制立场吧。
kgb的效率是很高的,在候客厅等候了不到三分钟,一个干练的女士就将他带上了三楼。在一间办公室外等候了几分钟之后,人员训练部的部长接待了他。
说是接待,其实也很简单,这位精瘦的部长先是简短的欢迎他加入kgb,然后直接将一本临时证件交给了他,然后打发他去参加训练,合格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实习生涯。
这种简单高效的作风让叶夫根尼有些惊讶,原本他以为今天上午也就是报个到,具体的安排至少得明天。谁想到kgb的作风如此高效,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虚套子。
1...968969970971972...10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