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兵在1917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口铁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和法国相比,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完全高出一个层次,而且美国人没有急着派地面部队进入越南,采取了两套策略,第一套自然是扶植越南本地势力,吴庭艳之流很快就进入了美国的视线,在美国的帮助下,吴庭艳很快就武装起了一只大军。第二套策略则是空中出击,以美国空军的强大势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整个中南半岛的制空权,开始对北越狂轰滥炸。几乎将越南北部炸了一个底朝天。
这就给了刚刚大规模接受苏联军援开始正规化的北越军队当头一棒。迫使斯维尔德洛夫不得不加大对越南的援助,这才将将止住出血。
这么说吧,美国人的突然加入,让斯维尔德洛夫快速解放越南甚至是中南半岛的梦想破灭了。此时的越共不要说解放中南半岛,连南下都相当的费劲,至少正规军是不敢大规模的南下,只能派遣游击队悄悄的进入越南南方打游击。
这样的局面让斯维尔德洛夫相当的不满意,他认为此时苏联应该全力的援助越南,就像当年援助t共一样,这才能打开中南半岛革命的新局面。
其实说白了,斯维尔德洛夫就是认为暂时将大量的资金贷款给t共搞建设有点不划算。这些钱如果用来支援越南,那中南半岛将变成另一幅模样。
只不过他的建议遭到了李晓峰坚决的反对,某仙人坚持必须尽快帮助华夏进行工业化,只有华夏发展起来了,亚洲的革命才有支点,至于什么越南,从来都不是亚洲的重点所在,这种蕞尔小国就算革命成功了又能怎么样?更何况随着美国开始介入越南事务,越南革命想要获得成功恐怕是相当的困难。
两相比较之下,作为大国的华夏更加的有潜力,这才是未来苏联的好帮手,至于什么越南,尼玛这根本就是赔钱货,还想要大规模的支援,美死他算了!
在李晓峰的坚决反对之下,斯维尔德洛夫的建议自然是没有通过。不过他并不死心,小斯发动越共高层,让他们来莫斯科多活动多做工作。很快胡志明和黎笋就相继抵达的莫斯科访问,开始不断地做游说工作。
李晓峰对胡志明到还算客气,但对黎笋却是一点儿也不客气了。反正是能不见就不见,见了也是随便几句话就给这货打发了。这种明显的不喜的态度让胡志明和黎笋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黎笋究竟是做了什么这么让某仙人不喜,甚至还做通了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工作,希望代为转变某仙人的态度。
只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李晓峰依然对黎笋不理不睬,甚至凡是黎笋出面来苏联办事,某仙人都故意设置障碍,一来二去的连越南方面也发现了让黎笋去苏联是屁用没有,反倒是换一个其他人反而可能将事情办成。
这样的区别待遇让黎笋自然是愤恨不已,但是他却拿某仙人没有一点办法,谁让越南太过于弱小,没有苏联的支持简直屁都不是。比较有意思的是,某仙人不喜欢黎笋的消息都传到了t共那边,跟某仙人打了很多次交道的t共领导人也在非正式场合询问某仙人为什么对黎笋如此冷淡。
但是李晓峰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黎笋心术不正,不像个真的革命者!我建议你们也少跟他打交道为好!”
这样的评价简直是最严厉地指控了,当这个评价传到胡志明耳朵里时,这位越南的国父也是惊愕异常,因为他一直认为黎笋还是不错的,怎么就到了老大哥那边就变成了心术不正的位革命者呢?更严重的是,黎笋几乎可以肯定是他的接班人,而未来苏联的领导核心也必然是某仙人,可以想象,一旦某仙人上台,而越南的领导人又是黎笋,那么苏联对越南的态度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对此胡志明不得不仔细的考量,他不能拿整个越南的前途做赌博,乘着现在黎笋还没有完全坐大,是不是在发掘一些新的接班人选呢?
可怜的黎笋这一下算是被某仙人坑惨了,而越南的未来也是一片模糊……





天兵在1917 623 发展
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火箭发射中心。
一枚体积巨大的火箭已经竖起安放在了发射台上,这就是科罗廖夫的心血之作r7洲际导弹(北约代号ss-6),经过数年的试验之后,r7终于开始了一次全程发射试验,目标是新地岛的靶场。
随着倒计时读秒的结束,喷管中冒出了烟雾,紧接着绚丽的火焰也喷射出来,巨大的噪音意味着巨大的推力。这枚接近三百吨的怪物缓缓的离开了发射台,越来越快风驰电掣的直冲云霄,然后就看不见了。
当然,看不见只是对于肉眼而言。几十台航天测量雷达正死死的盯着它,将它的轨迹反馈到指挥中心,每一项数据都被仔细核对,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数据被核对,工作人员的心情也越来越轻松。
“成功了?”坐在后排观礼台上的斯维尔德洛夫略有些焦躁的问道。
李晓峰倒是比他镇定得多,虽然r7几乎比历史上早了十年出现,但是他觉得现在的r7和历史上的成熟度是不相上下的,成功应该是必然的。
李晓峰的想法一点儿也没错,现在的r7成熟度确实不比历史上的1957年的水平低。甚至某些方面还有很大的超出,比如在惯性制导原件上,现在的r7精度就要高太多了。历史上r7的精度大概是五公里左右,而现在则只有一千米的样子。不要小看了这四公里的差别,实际上这就是数量级的差别。五公里的精度只能对付大型城市,一公里就可以打中小型城市了。而且李晓峰还知道在突破了激光器件制造上的问题之后,苏联在激光方面的技术是突飞猛进,很快精度更高的激光陀螺仪就能得到应用,到时候制导的精度将更高。
几十分钟之后,新地岛靶场传来了导弹准确命中目标的好消息,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而政.治局的大佬们对此更是十分满意。因为按照科罗廖夫告诉他们的数据,r7导弹现在的射程已经高达9000公里,能抛投一枚五吨重的核弹头。这意味着r7完全可以越过北极攻击美国纵深的目标,也就是说之前美国通过在欧洲部署重型轰炸机和中进程导弹对苏联进行单方面的核威胁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现在也可以让美国人常常夜不能寐的滋味了。
这个好消息让政.治局兴奋万分,第一时间委员们就决定向全世界公布这次“远程火箭全程飞行试验”。其实说白了就是讲给美国人听的,让美国人也知道他们并不能高枕无忧了。
美国人确实被惊呆了,之前按照他们的估计苏联要发展出能够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弹道导弹怎么也要五十年代中后期了,而现在才几几年?虽说r7这个玩意儿怎么看都那么简陋,问题也不少,但是有这个花架子和没有这个花架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对美国人来说,只要一想到苏联的核弹头能落到自己的境内,那就要抓狂!
很快美国的几大能够研发火箭的公司就感受到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元老院从来没有如此大方过,真心是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只要能尽快搞出美国的洲际导弹,元老院是在所不惜!
只不过此时并不是钱多就能够解决问题,原因在于美国没有了冯布劳恩这个大作弊器。当年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冯布劳恩就拒绝了苏联的邀请准备投靠美国,但是他才刚刚跟美国人搭上线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英国的和美国的医院专家详细的解剖了冯布劳恩的尸体,试图找到他死亡的真实原因,因为当时美国人高度怀疑是苏联下的黑手,可是不管怎么检查,冯布劳恩都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反而怎么看都是因为心脏骤停猝死的。
无奈之下,美国人也只能承认自己的运气太不好,好容易搞到了一个火箭专家,谁想到就猝死了。比较有意思的是,猝死的不仅仅是冯布劳恩,这位火箭天才团队中最重要的那几个核心任务,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都死得不明不白,有食物中毒死的,有洗澡时触电死的,甚至还有吃枣子被噎死的。总而言之,这一批德国火箭专家还没发挥出什么作用就全部嗝屁了。而之前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储备并不是那么充分,没有了冯布劳恩一干天才,其进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按照kgb的估计,就算元老院敞开的花钱,不计成本的投入,美国也很难在1955年之前研发出刊用的洲际导弹。而实际上美国人的投入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因为苏联不仅仅是在洲际导弹这一项上给美国施加了压力。包括原子弹、氢弹,包括核动力装置,包括防空反导,甚至还有其他常规军事领域,苏联都给美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比如在防空反导领域,苏联第一代s-25金鹰防空导弹,也就是人所共知的萨姆-1导弹已经在1947年投入生产。虽然s-25系统体积庞大,发射准备工作繁琐,但毕竟是一款成功的防空导弹,对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产生巨大的威胁。
而且苏联也在持续不断地改进s-25系统,1948年其改进型号s-75经过了国家靶场的测试,正式宣布投入服役。而此时美国的“三t”导弹还全部都在绘图板上,从这个角度说美国人又输了一阵。
甚至在美国人优势很大的项目上,苏联也在积极追赶。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将就开始将第一代航空母舰进行退役,最老的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已经在1947年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两艘1942型航母的改进版。而且苏联对1942改进型航母也不是完全满意,从1945年开始论证未来航母的各种技术指标。历时两年发展出了1947型航母。
1947型航母的吨位被进一步放大,标准排水量提高到了六万吨。能够搭载更大型的喷气式战斗机,而且飞行甲板更加宽大,更重要的是其蒸汽弹射器也更加的有力和可靠。
按照红海军的规划,1947型航母将生产两艘,提供给红海军地中海舰队使用。是的,你没看错,红海军也有了地中海舰队。其实就是在原来的黑海舰队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基地在希腊,两个航母战斗群虽然不算强大,但怎么也算是能够看家镇场子了。
而且1947年航母还不是苏联的最终目标,按照军.委的规划,在1950年左右将发展出更大的新一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该航母的标准排水量应该提高到8万吨左右,能够搭载更多更大的飞机,还将要拥有更强的自持力。这一代航母将是为苏联太平舰队打造的,在未来,苏联太平舰队将不少于四艘大型航空母舰,以便能够维护苏联及盟友在亚太地区的权益。
按照军.委的规划,未来的红海军将拥有十艘大型航母,四艘配属大西洋舰队、四艘配属太平洋舰队,以及两艘配属地中海舰队。实话实说这样的配置已经是非常完美了,就是比日后的美帝也是相差无几。当然,要实现这样的配置,某仙人必须要对苏联的经济动刀子,以原来那个搞法,上这样的规模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红海军的发展重点不光有航母,核动力潜艇也提上很高的优先级,现管的研究尤其是第一代潜用核反应堆已经开始陆上试验,如果效果还行的话五年之内有下海的希望。
除了海军,红空军也要大发展,随着米格-15取得成功,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活塞动力的战斗机就会被红空军淘汰,数以万计的拉系列、雅克系列要么回炉,要么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比如以色列和t共就预定了数千架拉系列和雅克。其中犹太人喜欢拉系列,尤其是拉-7是他们的最爱。东普鲁士在整个二战期间就采购了超过一千五百架拉-7,而对拉-7的发展型号拉-9更是下达了很大的订单。
以色列人喜欢拉系列,原因也很简单,风冷的发动机比较适合中东缺水的环境,而且以色列的维修能力比较低,液冷发动机实在不好伺候。更何况以以色列以少打多的大环境,抗揍耐操的拉系列确实更适合他们。
至于t共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都采购一部分,反响也还不错。只不过t共毕竟有大国的底子,对国防的需求不是以色列这种小国的身子中等国家的实质的国家能比的。所以哪怕明明是一穷二白,t共对刚刚出现的喷气式飞机更有兴趣,如果不是米格-15暂时因为要满足苏联红军的需求而无法出口,t共恐怕一架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都不会买,直接就上米格-15打天下了。
当然,红空军也不只有一个米格-15,国土防空需要的截击机是米格-15不能满足的,在这个领域米格和苏霍伊展开了竞争,最终鹿死谁手还很难说。至于攻击机中,苏霍伊终于击败了老对手伊柳辛,喷气动力的苏-7走上了生产线,不出意外的话苏联的新一代战斗轰炸机就滑落苏霍伊家了、至于轰炸机,图波列夫不是一般的忙,搞定了图-4之后,为了对抗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图-95项目正是上马,不光是图-95,苏联还需要新的中型轰炸机,图-16也一并上马,甚至老图还得分心运输机和客机项目,反正是忙得一塌糊涂。
至于之前拥有一定优势的陆军,红军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尤其是铁甲洪流,更是飞速发展,先是加强版的t-62中型坦克过渡,在此期间t-64项目也已经上马。对于苏联而言,t-64将是一种划时代的坦克,将开启新纪元。
可以想象如此多的项目取得进展必然对美国是极大的刺激,为了获得对苏联的全面战略优势,美国人必须加大投入,比如洲际导弹、原子弹、核能这种战略级别的大项目,那真心是吞金巨兽,就是以美国的体量敞开了折腾那也是相当劳民伤财。再加上诸如发展更加强大的海军、空军和陆军,这里面要投入的资金就更是天文数字。更何况按照李晓峰的策略,是不是还要放一两颗卫星刺激一下美国人,比如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r-7导弹成熟之后也立刻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以r7的成熟度,稍微改改一直能用到21世纪的。
其实不光是美国人将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英国人更是连喘气都觉得困难。毕竟美国人经济实力还在,而英国现在真心是破落了,洲际导弹、核武器、核动力、航天科技、喷气动力、大海军这些项目他要是一个落的咬牙跟着上马,破产是分分钟的事情。还有法国,他比英国还要不如,真要硬啃这些项目,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去。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北约可以分工合作嘛!对此李晓峰只能说呵呵,北约是有大的分工合作不假,但是这种分工合作是很粗劣的,涉及到本国利益的时候,北约内部绝对不是铁板一块。比如说在北越步枪口径选型上,美国人就强硬地坑了北约一把,硬是让自己的那个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成为了北约标准。
这其实还是小事儿,真正涉及到更高精尖的项目时,北约内部绝对是个人自搞一摊子,毕竟大流氓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这里不是。再看看北约历史上的那些所谓的合作项目,大部分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头无尾,比如著名的mbt-70项目,比如后来欧洲战斗机以及地平线项目,哪一个不是矛盾重重最后分道扬镳。
更何况这儿时空的北约比历史上弱小了很多,搞合作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更何况此时的苏联也没有历史上那么咄咄逼人,法国之类的国家压力并不是那么大,自然的在国防领域的热情也就不那么充足了。这些因素都决定美国要比历史上担负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而这就是李晓峰所希望看到的。
当然,这只能说苏联比历史上的外部环境要好,但是却不能说高枕无忧。毕竟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实在太强大了,如果苏联不能迎头赶上,最后依然会被美国用强大的经济能力生生拖垮。
所以要想赢得这场争霸的胜利,苏联就必须赶紧修炼内功,让经济再上一到两个台阶。只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阻力不是一般的大,老一辈的老革命恐怕会很不喜欢李晓峰进行的改革,而斯维尔德洛夫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李晓峰知道,他现在不能太着急,因为老一辈年纪已经大了,而苏联的冬天又不是一般的寒冷,对于老年人来说,每一个冬天都是致命的,再加上俄国油腻高糖的饮食习惯,各种心血管疾病也会冒出来,放肆一点说,老革命们恐怕很难熬过七十四五岁这个关口按照这个时间点算,1950年前后就是1870年、1880年这两个时间段的老革命最危险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之后,老革命们将爆发性的消失,而他们消失得越多李晓峰的压力也就越大。
所以李晓峰很清楚,他现在必须保持耐心去等待,从1950年算起他都还有15年,他完全是等得起的。而且要进行改革,除了扫兴那些让人头疼的障碍之外,还必须做一些精神上的准备。后世t共进行的改革,虽然有提起过精神和物质两手抓,但后来实际行动中根本就只抓住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点。在精神上可以说完全垮掉了,层出不穷的贪腐是屡禁不止,都危险到了要亡党的地步。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
之前苏联还没有改革贪腐和官僚主义就很严重了,这要是一下子就放开了,那不是直接完蛋。所以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必须要在开放之前刹住歪风邪气。
当然,割韭菜一样的反腐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历史上朱元璋的反腐力度还不大?但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没有?老朱没死腐败都依然存在,老朱死了那更是死灰复燃。
说到还是要形成一套长期的反腐制度,而苏联现在就缺这个。所以李晓峰认为在未来三到四年内,他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这上面,反正经济改革没法开始嘛,不如先夯实一下基础,不说未来完全避免问题,但也要将问题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想到这儿,李晓峰是有些遗憾的,捷尔任斯基还是走得太早了,铁面人要是在,对付那些老资历的老油条要容易得多啊!




天兵在1917 624 古巴和越南
古巴。
这个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国自1898美西战争结束以来,一直就是美国的殖民地。当然,美国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殖民古巴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古巴民主和独立的大救星,那不得古巴人当牛做马卖身感谢。
从1898年开始,在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古巴一直被美国玩弄于鼓掌之间,尤其是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古巴的政坛不断地动荡,其幕后都有名为美国的黑手。
尤其是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崭露头角之后,古巴的政权几乎就是这位一手掌控。而这位之所以能控制古巴十几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唯美国马首是瞻。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四十年代开始巴蒂斯塔的统治就开始遭受强有力的反抗,巴蒂斯塔的封建买办政策实在是不得人心,一大批古巴进步青年开始了反帝反殖民的道路。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菲尔德.卡斯特罗。他的出身其实是不错的,富有的种植园主的后代,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只不过卡斯特罗没有成为一名富有的顾问律师,而是走上了政治道路,后来带领一帮小伙伴掀翻了巴蒂斯塔的统治,一直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混到了21世纪。
1948年对卡斯特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当时哥伦比亚****领导人盖茨遇害,引发武装起义。卡斯特罗出席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的反帝反殖学生大会,并参加波哥大大学反对寡头政治的暴动。此次行动失败后,他乘坐一辆运送斗牛的运输车逃回到古巴继续上学。
这次行动对卡斯特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那一天开始他就真正成为了一名革命者。而且这个时空的卡斯特罗遭遇还非同一般。因为在参加波哥的反帝反殖民大会后,他并没有成功的逃脱,而是被哥伦比亚反动政府抓捕了。稚嫩的卡斯特罗被投入了监狱,接下来不管是被哥伦比亚反动政府审判还是被引渡回古巴,对他而言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卡斯特罗的被捕引起了kgb的关注,虽然kgb加勒比海局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生会出现在重点关注的名单当中。但是既然上头这么吩咐了,他们高度关注也就对了。
很快哥伦比亚反动政府就感受到了苏联方面的压力,表面上看苏联对哥伦比亚镇压学生运动十分不满,但只有kgb才知道苏联真正关心的学生之后卡斯特罗一个而已。
在苏联政府的强有力干涉下,哥伦比亚反动政府只能释放了大批进步学生,只不过卡斯特罗虽然出狱了但是却不代表高枕无忧。原因是他的行动被巴蒂斯塔政府知道了,这个封建买办政府是觉不喜欢卡斯特罗之类的学生,虽然没办法将其引渡回国,但是却取消了卡斯特罗的国籍,禁止他返回古巴。
一时间卡斯特罗成了三无人员,没有护照没有身份没有国籍,而哥伦比亚反动政府又宣布将其驱逐出境。可怜的卡斯特罗似乎是走投无路了。关键时刻又是苏联出手,给予了卡斯特罗临时护照,让他得以政治避难者的身份前往苏联。
1948年,卡斯特罗抵达了苏联。对这盏社会主义的明灯,他向往已久。他先是抵达了列宁格勒,瞻仰了十月革命烈士公墓以及冬宫等著名建筑。之后正式莫斯科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
不过卡斯特罗可不是该学院的好学生,相比于学习枯燥的书本知识,卡斯特罗更喜欢与同学辩论,更喜欢其参加社会考察。入学的第一个月他就将莫斯科周边跑了一个遍,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他更是深入苏联腹地,深入的了解苏联的社会情况。之后还前往华夏,观察华夏革命同苏联革命的异同。
应该说,卡斯特罗并不是那种能够引起苏联老革命注意的三好学生,在国际学员中他成绩一般,不擅长钻研革命理论,这一类的学生绝对不是苏联老革命中的学院派的菜。他们更喜欢王ming那一类只会死读书的学生,认为他们才是掌握了高深革命理论的真正的革命的种子。
1...974975976977978...10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