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一锅煮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太阳的火焰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放下碗走了过去。
“爸,”欣欣堆起满面的笑容,用商量的口气说:“不用放这么多洗涤剂,这是浓缩型的,一点点就可以。”说着她还用手指甲比了一下,尽量给老头一个具体的量。老头摇着头说:“我知道,但是没法倒啊,一倒就倒多了。”
欣欣说:“可以先倒到盖子里,再往洗衣机里面倒,这样好把握一些。”
公公还是摇着头说:“不中不中,那样也不成。”
欣欣只好退一步说:“太多洗涤剂对孩子不好。如果实在不好弄,就不要用洗涤剂了,只用热水烫一烫,再用水涮两遍就行,那样也比上面还残留洗涤剂要强。”
老爷子却说:“没残留呀,出去晒尿布,人家都说咱家尿布洗得干净。”
欣欣尽量耐着性子说:“看着白、看着干净不代表就真的全洗掉了,用手摸着还有些粘手就是有残留。爸,不行还是直接用热水烫好了,也省点事儿。”
两人又交涉了半天,老头才同意平时用热水烫,隔几天再用一次洗涤液。欣欣取得这个折中的结果,虽然不甚满意,也不好太过勉强老头了。她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沐楠好几次和她讲:“洗尿布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让爸妈自己看着办吧。”显然,沐楠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可和老人的交涉却以失败告终了。为了不让欣欣在这个问题上和老人有摩擦,他就提前给欣欣打起了“预防针”。
欣欣继续去吃早饭了。公公叹口气开始按照欣欣要求的办。这回,公公终于开始认同老伴的观点:这个城里儿媳妇事儿太多了。
婆媳一锅煮 第五章 婆婆帮
欣欣吃完早饭,换了婆婆出来。婆婆挽起袖子三两下刷了碗筷,锅还留在灶上忘了洗就急急忙忙出门了。她今天约了李婶和张奶奶去超市,欣欣却吃得慢腾腾的,害她差点晚了。婆婆嘴上不好意思说,眼睛早在表上扫了几十回了。还好,自己刷碗的动作快,没有迟到。
三个老太太在小区门口聚齐了,就一起朝附近的超市进发了。婆婆和张奶奶手上都挽着一个菜篮子,只有李婶空着两手。李婶家里一切家务都有老头操持,李婶出来只是玩玩散心的,不用买菜。到了超市门口,还没有开门,但是门前已经等了不少人了,绝大多数是老人,都是等着去超市里抢特价菜的。不一会儿,超市开了门,大家乱哄哄的拥进去,三个老太太怕走散了,互相等着就落在了后面。进到超市,等着第一批菜上了架,一大帮老头老太太立刻一哄而上,婆婆虽然个子矮,进来的又晚,但是干农活出身,毕竟力气大,左推右搡一下子就挤到了前面。她抢了两把青菜,回头见张奶奶还被挤在后面近不得菜架,索性又给张奶奶抢了些菜,才挤出来。张奶奶正急的不行,见了婆婆给的青菜,感谢得不得了。三个人又在超市里闲逛了一回,才一起结账出门。
三个老太太一路往回走一路唠着闲嗑,话题从张家长李家短开始,最终都落到了各自的儿媳妇身上。
“我家那儿媳妇,太懒了。”婆婆说起欣欣就直摇头。
“我家那个大儿媳倒是勤快,就是太闷葫芦,三脚踢不出个屁来。二儿媳可是爱说爱笑,又是个死厉害的。老三还没找呢,这回我可得好好把着,别再找个不招人待见的来。”李婶数着指头把几个儿媳妇点评了一遍,语气里满满的装着不如意。
“唉,”张奶奶叹了口气,其实她家的儿媳妇又懒又厉害,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张奶奶天天在家受气,她儿子又是标准的妻管严,媳妇说什么是什么,张奶奶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可出来为了维护儿子的名誉,还得替他们遮掩着。所以,除了叹气,她还能说什么呢?
李婶用胳膊肘捅捅张奶奶,说:“你叹什么气?你最美了,你媳妇给你生个大孙子,如今孙子也大了,也不用你看了。每天光剩歇着乐了。”
张奶奶说:“你家孙女不也大了吗?你也挺美呀。”
李婶懊恼的“切”了一声,说:“你们都有孙子了,就我家是个孙女,都把我憋气死了。如今老二家的怀上了,这回要还是姑娘,哼……”
张奶奶摇头道:“怎么,你还逼着人家离婚啊?”
李婶说:“那倒不是,但必须给我生二胎,什么时候生出儿子来,什么时候算。”
“唉,”张奶奶又叹了一口气,劝道:“你也别太执着了,生儿子未必是好事,你看你家大儿媳生了个姑娘,整天什么都不争,事事都顺着你,多好呀!我家这个倒是生个儿子呢,可是,唉,人家什么都拿大了,什么都要顺着人家了。”
李婶说:“所以你一开始就不应该惯着她呀,儿子都生下来了,她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后面,就没她什么事了。凭什么还像怀孕那时候一样捧着她敬着她呀。顶多呀,伺候到月子做完,接下来,该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一定得拿出个婆婆样儿来才行!”
张奶奶为难的说:“唉,咱不是想着别让儿子做难嘛。”
婆婆接口道:“嗨呀,你不为难她,她就为难你。你呀,太缺乏斗争经验了。当年我婆婆,那老太太叫一个厉害,咱也没少受气呀。后来怎样,我腰杆挺直,谁也别想欺负咱。这再娶了儿媳妇进来,可就有经验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必须让她们知道,谁是一家之主。”
李婶赞同的说:“对呀。你不说了算,她就想说了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儿媳妇啊,必须先下手为强。”
张奶奶说:“这可不好说,人都有个老的时候,还是哄着儿媳妇一点,省得到爬不动那一天,让人家想怎么治你就怎么治你。”
李婶眼睛一瞪说:“她敢!借她仨胆儿她也不敢!我不收拾她就不错了。”
婆婆也挺胸抬头的数落张奶奶:“你就是太没骨气,咱有儿子,怕她什么!她还能反上天去?!”
张奶奶一看李婶和婆婆都对自己的这种论调嗤之以鼻,索性转了话题,三人说说笑笑也就到了家。婆婆和张奶奶都各自回家了,毕竟家里一大摊子事儿呢,总不能一上午都坐那聊天吧。李婶却不回去,又去别的老太太家串门子去了。她家里其实也有不少家务事儿要干,可一来是有老头子呢,二来不是还有大儿媳吗。
大儿子和大儿媳带着小孙女和他们老两口住在一起,虽然每月按时交生活费,可房子是白住的呀。本来老两口给三个儿子每人都付首付买了一套小房子,大儿子因为住这里,自己的房子现在向外赁着,这等于是老两口反过来给小两口钱了嘛,家务再不让大儿媳多做些,岂不是太吃亏?况且,她生的还是个女孩,活该她受气。老太太可不想房子的贷款还是人家小两口还着呢。好在大儿媳刘梅是个好性子的人,虽然同住一屋,也少不了和李婶磕磕碰碰,但她总是让着婆婆,倒不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女儿,而是因为老公。刘梅的老公李和顺为人老实又顾家,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每天就是回家守着老婆孩子,这样的男人现在不多了,冲着他,为了不让他作难,刘梅好多事也就咬咬牙忍了。而且公公婆婆这里离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的地方都近,照顾孩子方便,刘梅也就先凑合着,想着等孩子大点再搬出去也不迟。
最近,李婶的二儿媳文君要生了,因为文君是独生女,之前小两口一直住在娘家。可按照本地的规矩,月子是不能在娘家坐的。所以,李婶这边正准备腾出一间房子来让文君过来坐月子。刘梅是大嫂,为人又善良温和,自然早早就帮忙张罗起来。李婶就更乐得清闲了。
婆媳一锅煮 第六章 媳妇帮
刘梅的好意,文君两口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只是相比之下,倒显得李婶不怎么热情了。文君为此很是和老公李和平发了回脾气,和平哄着媳妇说:“我妈不是不热情,是习惯在家当领导了,具体工作都是我爸干的。和咱家一样嘛,你动口,我动手么。”
文君被他逗乐了,不过还是不大满意:“你妈一个家庭妇女,能和我比吗?”
和平说:“谁说我妈是家庭妇女的?她原来正经是纸盒厂的工人。后来因为生我,又生我弟,连着超生了俩,让人开除回来的。”
文君不禁吐舌道:“为这个至于吗?连正经工作都丢了?又不是没儿子,都有你大哥了。”
和平说:“嗨,老人老观念嘛,就觉得多子多福呗。”
文君说:“那我要生不出个儿子,还不成了你老李家的罪人呀!”
和平赶忙说:“不至于,你看嫂子不也挺好的吗。”
文君哼了一声,说:“好啥呀,我看在你家挺受气的。”
和平不以为然的说:“你怕啥?你比她厉害多了,真要一起住了,你不欺负人就不错了,谁敢欺负你啊?”
文君恼道:“你说什么?”
和平赶忙转风:“我说,媳妇你最善良最懂事了,谁要是娶了你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文君瞪他一眼说:“算你还有点自知之明。也罢,本宫今天心情不错,就饶你一条小命。还不给我做饭去!”
和平赶紧打了个千儿,嘴里还不忘念叨:“奴才谢小主,奴才这就给您置办御膳去。小主稍后片刻,奴才去去就来。”
“别忘了去楼下买点卤煮。”
“是,奴才遵命。”
和平扎上围裙进厨房了。文君挺着肚子在屋里转了两圈,想想总觉得婆家必定不如娘家自在,禁不住拿起手机,在微信上发了个心情:“唉,要去婆婆家坐月子了,忐忑啊!而且新阳小区那边没有卤煮啊,到时只能奴役老公回这边来买了,啊,我心爱的卤煮!”
信息发上去没多久,就见有人跟进了:“你婆婆家在新阳小区啊!?”
文君回说:“是啊。怎么,那边不好吗?”
“怎么会,我就住新阳小区。”跟进的人是欣欣。
文君和欣欣是中学同学,当时关系还是可以的,只是工作后,平时大家都忙,所以只是互相加了微信,一对一的联系并不多,更别说见面了。这回两人可算是他乡遇故知了,立刻聊了个不亦乐乎。当然,最主要还是围绕怀孕和生产,这是文君最关心的。当听到欣欣起初打算让婆婆伺候月子,最后在医院里临时换将,改成月嫂后,文君着实吃惊不小。她本来就对婆婆伺候月子心怀疑虑,这下更是一万个不放心了。
欣欣安慰她:“你婆婆年轻,是城市的,又是本地的,生活习惯应该差异不大,你不用这么担心。再说她不是伺候过你嫂子吗?有经验了嘛。”
文君大不以为然的说:“哎呀,你不了解我婆婆,她可不是那伺候人的人,平时都是我公公伺候她呢。连这次我要过去,都是和平他大嫂和他爸在忙,我婆婆连一个手指头都不带动的。大嫂坐月子的时候,听说主要是大哥伺候的。可和平没有假期了,到时候我可指望谁去呢?”
欣欣说:“要是这样,你就提前定个月嫂。有备无患也好。别象我似的,临时再找人,可不好找了,我妈跑了三个中介所才找到,好点的都被早早预约出去了,我这还是捡了个漏儿呢。”
文君听得连连点头,当时就向欣欣要了月嫂公司的电话。连饭都顾不得吃,就要拉着和平去月嫂公司选人。和平这回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前头说得好好的,让自己妈给文君伺候月子,做了一顿饭的功夫,媳妇就改主意了,还这么急,咋回事啊。他好言好语哄着文君说:“媳妇,咱不急,你这还没吃饭呢,咱先吃饭,吃完饭,咱一家人好好商量商量再去也不迟。”
文君急道:“去晚了没有好的了。我刚刚打电话问过了,金牌月嫂就剩下一个没订出去了,去晚了让人给订走了,看我跟你没完的。”
和平说:“那是他们的商业策略,让你觉得他们的月嫂抢手,好赶快去下定。咱可不能上当,怎么也要货比三家啊。”
文君不高兴了:“李和平,你是不是不想给我请月嫂啊?我又不是去定一个月好几万的月子会所,不就是几千块钱请个月嫂吗?这你也舍不得?”
和平赶忙说:“怎么会怎么会!为了媳妇,别说是几千几万,就是几十万几百万我也不皱眉头啊。媳妇啊,你可冤枉死我了。我的忠心,皇天可鉴啊!”
文君用手指点了一下他的额头:“还几百万呢!你有吗?就会耍嘴皮子。告诉你,这个月嫂我必须要!”
和平说:“要要要!咱要!可是,你原来说得好好的,要婆婆伺候月子,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就改主意了呢?你总得让我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吧,你不是被那个月嫂公司的推销员忽悠了吧?”
“呸,你媳妇就这么没用?谁想忽悠我就忽悠的了吗?”文君狠狠在和平手臂上掐了一下,见他疼得呲牙咧嘴,才转怒为笑:“告诉你吧,我是咨询过同学,才做的这个决定。”
和平愁眉苦脸的说:“什么同学啊,靠不靠谱啊?”
文君瞪他一眼,把和欣欣的谈话告诉了他。
和平听完一拍大腿,叫了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文君被他说懵了,问:“什么呀?哪儿跟哪儿啊?”
和平长叹一声说:“我爸早就告诉过我,不能让女人扎堆,女人一扎堆,肯定家宅不宁。唉,没想到真是不假啊。”
文君生气道:“怎么就女人扎堆家宅不宁了?再说,我们女人怎么扎堆了?”
和平说:“现在你们两个打个电话,就能整出这么多幺蛾子来,将来要是搬过去了,都住一个小区,你、欣欣、再加上大嫂,哎呀,三个女人一台大戏呀,想想都恐怖哟!”
文君说:“你怕什么,我们又不整你,只要你服服帖帖的,包你没事。”
和平忙道:“奴才谢主隆恩!只是……唉,只是奴才的妈,恐怕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文君说:“哼,你少瞎担心了。没准在我们之前,你妈就和一帮老太太结成婆婆阵营了呢。倒是你,一定要站稳立场,认清形势,不许墙头草随风倒,听见没有!”
和平说:“是是是,奴才一定忠心赤胆,绝无二心!”
婆媳一锅煮 第七章 吃饭啊吃饭
今天单位不忙,沐楠提早一点回了家。
欣欣看见沐楠提前回来,高兴坏了。她早饭吃得没滋没味,一看中午婆婆又准备下挂面,当时就有点反胃。见到沐楠就像见到了救星,赶忙使个眼色让他到自己屋里,攀着他的肩膀小声撒起娇来:“老公,我想吃烤鱼。”
沐楠轻轻掠了掠欣欣的发丝,疼爱的说:“好,我去给你买。”
欣欣甜甜的回了一句:“老公真好!”还嘟起嘴巴在沐楠脸上亲了一下。
从孩子生下来,住院,请月嫂,欣欣自己晚上照顾孩子,几个月了,夜里两人一直分居两室。平时沐楠工作忙,欣欣看孩子累,再加上来了两位老人,毕竟不太方便,小两口别说是同房,就连亲热的行为都变得极少。沐楠已经好久没有接触过欣欣的肌肤了。这次欣欣主动吻过来,沐楠哪里还把持的住,一把将妻子的腰搂住,嘴唇就凑了过去。
两人正纠缠着,忽然听到门“咯吱”响了一声,急忙分开,还不及整理一下衣服,婆婆已经一步踏了进来。欣欣有些脸红,赶忙别过头去看孩子了。婆婆倒像是没看见什么,赶着问沐楠中午想吃什么菜码。沐楠怕欣欣尴尬,就引着母亲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不急,我先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等我回来再说。”
母亲有点不解:“都回来了,又出去干嘛?”
沐楠说:“欣欣想吃烤鱼了,我给她买点回来。”
婆婆不大乐意了:“外面卖的多贵啊,我给做就是了么。”
沐楠乐了:“妈,你会做鱼吗?”沐楠老家是地道的内陆,鱼塘少,鱼更少,人们也历来没有吃鱼的习惯。开始吃鱼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而且吃的人也很少。当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都快饿死了,也没人想起去捞水塘里的小鱼吃。婆婆也是到了这里,听欣欣讲了如何弄,才按照炸鸡的法子炸过几次带鱼。
可做了一辈子的饭了,居然被儿子问会不会做,婆婆很是不爽。她不以为然撇撇嘴说:“不就是炸炸炖炖嘛,还能有什么。”
沐楠笑得更欢了:“我妈呀,就是嘴好。上次……”他本来想说:上次婆婆听儿子、媳妇说外面小店卖的炒面好吃,就自告奋勇的说要做,结果,做出一锅糊面条来,欣欣和沐楠都不吃,还非要扔掉。婆婆舍不得,死活给拦下了,自己和老头子吃了两顿才打扫完。
可沐楠话没说完就见婆婆的脸色变了,他就赶紧住了嘴,笑嘻嘻的出门去了。留下婆婆又独自生起了闷气。
不一会儿,烤鱼买回来了。沐楠鞋子都没顾得换,就给欣欣拿进屋里去了。欣欣馋坏了,吃得舌头都要舔到鼻子上去了。沐楠点点她的鼻子,笑她:“真是个小馋猫!”欣欣根本顾不得理他,直到把最后一块鱼肉咽下肚,才心满意足把嘴一抹,拍拍肚子,说:“吃撑了,真好吃啊!”
沐楠说:“既然这么爱吃,晚上再给你买。”
欣欣高兴的说:“好啊。不过,还是明天再买吧,顿顿都在外面吃,妈妈该不高兴了。好像是嫌弃她做的饭不好吃似的。”
“你呀,”沐楠无奈的摇摇头,“就是喜欢多想。我妈哪有那么多事。”
“没有没有。”欣欣吃得欢喜,心情大好,脾气也随和了,她接着嘱咐沐楠明天要买双份。
“不是吧,”沐楠听了很是吃惊,“你饭量变这么大啊,我一次还吃不了一份呢。”
欣欣摆摆手:“不是,今天我太想吃了,没多想就都吃光了,也没让公公婆婆尝尝,明天你多卖点,大家一起吃么。”
沐楠摇头说:“不用,我爸妈不爱吃鱼。”
欣欣说:“所以才让你买两份嘛,要是他们爱吃,就应该买四份了。再说你也要吃的么。”
沐楠看看欣欣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说:“你事儿可真多。”欣欣抬手要打他,他却一下子跳开,往门外逃去。临走还不忘把欣欣吃完的鱼骨垃圾拎了出去。
欣欣望着沐楠的背影,一丝甜意在心里慢慢的弥散开来。凭心而论,沐楠真的是个好老公。对欣欣,虽然不能算是百依百顺,但也是时时放在心上。就拿吃饭这件事情来说吧,亏得沐楠总是这样隔三差五的给欣欣加餐改善伙食,要不,欣欣真不知道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欣欣并不是要顿顿吃山珍海味,就是几个家常菜就好,可欣欣吃惯的那几个菜,总是在婆婆手里被重新改良,甚至进行新的创造发明。重点是婆婆不仅改良的很失败,就连新发明的菜品也都很奇怪,欣欣真不知道她都是怎么想出来的。什么土豆炒虾皮、青椒炒洋葱、木耳炒粉条、绿豆芽炒鸡蛋……而且用的佐料也别出心裁,常常是葱、姜、蒜、花椒、大料齐上阵。或者干脆是看见什么放什么,完全不顾合不合菜品。最让欣欣不能接受的,就是她把剩菜也放在新菜里一起炒。比如,昨晚吃剩的西红柿炒蛋和土豆丝,今天早上炒藕片的时候,她就会混进去一起炒了端上桌。
沐楠对老妈的这种做法也很不感冒,为这个和她争执了好几次。最后老太太终于让步了,剩菜就是剩菜,不再往新菜里掺合了。不过固执的婆婆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术,她索性将每顿饭的两个菜减成了一个菜,这样热菜的时候就不用热两次,一次就够了,新菜也可以一次炒好,省事了不少。
其实婆婆也不是存心要把菜掺合在一起,只是在老家这么多年习惯了只做一个菜,而且是自己种什么就吃什么,菜品单一,很少两种菜混搭,所以剩菜和新菜基本是一样的,不存在混搭的问题。在家的时候,连炒西红柿都是只炒西红柿,不加鸡蛋的。一般顶多是炒个葱花鸡蛋,就算是高级的了。肉菜就更不常见了。所以除了剁肉馅包饺子,她几乎不怎么会做肉的。还有就是油炸类的了,过年时炸丸子、炸鸡是必须的,所以这个她也做得蛮顺手。到了儿子家里,每顿饭都能有好几个菜,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搭配,所以只能想着来。儿子媳妇虽然常常会告诉她如何来做,但对于做了一辈子饭的婆婆来说,炒个菜还要人来指导,让她觉得实在是件很“塌架”的事。刚来的时候还好,婆媳两人拘着面子,欣欣张嘴说了,婆婆还能耐着性子照办,时间一长,矛盾一多,婆婆哪里还肯事事听欣欣的调遣。尤其是呛锅,在老家炝锅放什么是没什么讲究的,向来是有什么放什么,葱姜蒜还不是都差不多么。可儿媳妇事儿多,炒土豆放葱,炒茄子就得放蒜,那么多不同,她六十岁的人了哪记得清,最后干脆都放进去,你可没得说了吧。
当然,婆婆毕竟做了几十年的饭,论家务活在村里虽然不是百里挑一,但也算得出色,对此,她还是很自负的。如前所述,欣欣怀孕的时候,婆婆做的饭还是很吃得的。那时候,婆婆一心要给欣欣增加营养,生怕欣欣吃不下去,所以欣欣说什么是什么,完全按照儿媳妇的喜好来,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孩子出生后,情况就变了。
这一切还得从月嫂走后的那最初几天说起——
婆媳一锅煮 第八章 抱着孩子
欣欣请的月嫂是金牌月嫂,月子里几乎包办了一切:看孩子、洗尿布、做饭、照顾产妇……甚至连擦桌子、拖地的活都给包了。月嫂在的时候,欣欣对家里增加一个孩子所带来的家务没什么感觉,因为一切都有月嫂张罗。那时候,公婆自己随便做一口吃的,欣欣的饭则有月嫂来做。沐楠每天吃些欣欣剩下的也就够了。欣欣月子里不是很能吃,但月嫂换着样子的给做,一顿饭三、四个菜,随便做做就多了。沐楠成了打扫剩菜的主力,一个月子下来,欣欣没胖多少,沐楠倒是胖了一圈。月嫂姓吴,欣欣和沐楠都叫她“吴姐”。吴姐四十多岁,经验丰富,手脚麻利,常常伺候好了大人孩子,做完了所有家务,还能抽空看看手机、上上网。婆婆看吴姐每天都能有一小段时间闲下来,还背后和沐楠念叨了几回:这个月嫂又去歇着了,花这么多钱请她真是太亏了!沐楠劝婆婆:你忘了在医院里你熬了两天就累成那样,有人替你干活就行了呗,想那么多干嘛?婆婆这才不再说什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