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荒散人
其中用劲之巧妙,出招之迅速,都已经到了他的极限。
由此可见,太元此时带给周伯通的压力是何等巨大。
只是太元一剑在手,出剑之凌厉,天下无双,剑气吞吐,剑芒隐隐,当真是无坚不摧,只听得嗤嗤几声轻响,其中还夹杂着老顽童的惊呼之声,一缕缕明灭不定的剑光闪过,不知现出多少残影。
几块青色的衣衫碎片凌空飞舞,周伯通站在场中,眼中光芒不定。
他的袖口,胸口等等不少地方,衣衫破碎,被划出一道道剑痕来,露出了里面的肌肤,却是没有丝毫伤痕。
周伯通到底算是太元这一世的长辈,两人同属全真教,出手动武之时,自然要有所控制,以他眼下对自身剑术的操控之力,破开周伯通衣衫,却又不真正伤到他,自然没有多少困难。
一战之下,太元再度获胜,心意通畅,念头空明,似乎隐隐有种突破当下桎梏的感觉。
他心中大为喜悦,果然还是要与高手切磋论道,才可继续进步下去,若只是他一人闭门造车,恐怕是个事倍功半的下场。
“好小子,你赢了,老顽童不是对手,这华山论剑也不算白来,这就走也。”
周伯通脸色变化了一阵,最后嬉笑一声,脚下步伐一闪,突然出现在瑛姑面前,伸手抓住她的肩膀,一个纵跃,眨眼去的远了。
竟是就这般离开了华山之巅。
全真七子等人呼喊连连,可周伯通都是充耳不闻,更是没有和他们一起回全真教的打算,也不知要带着瑛姑到何方去玩耍了,此人行事之潇洒随意,恐怕是天下之冠了。
到此,太元已然先后与洪七公,欧阳锋,周伯通纷纷战过一场,上一届的天下五绝之中,只有南帝一灯和东邪黄药师还不曾交手。
“好功夫,重阳道兄终究是后继有人了。”
南帝一灯徐徐开口言道,语气温和,看着太元的目光满是赞赏。
当年王重阳为了克制欧阳锋的蛤蟆功,曾经远赴大理,与当初的南帝交流武学,以自身先天功换取了段氏绝学一阳指,也是因此,才在生命最后时刻,以先天功催动一阳指,一举重创了当年的欧阳锋,令他不得不归隐西域白驼山十多年岁月。
所以一灯和全真教的关系比起其他几人来说,又要近上一筹。
如今见到出身全真教的太元一身武学高深莫测,先后战败当今几大宗师高手,心中极为欣慰。
“一灯大师谬赞了,贫道对天南绝学一阳指慕名已久,今日有此机会,当领教一二,还望大师不吝指点。”
太元微微行了一礼,对一灯此人,他也是极为佩服的,虽然他不似洪七公那等经常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可心性平和,慈悲为怀,这一点还是没什么虚假的,只是人生稍有些消极罢了,无伤大雅。
他自己虽不会学南帝一灯的处世之法,可也不会有什么其他念头的。
“也罢,也罢,老衲此行本不欲出手,可到底还是破戒了,你既身怀重阳道兄的先天神功,老衲自不会拒绝。”
一灯话落,步伐轻盈,走下场中,眼神温润柔和地看向太元,平静如水。
太元眼光璀璨,大理一阳指名垂天下,一灯乃是当今武林这门功夫修炼的最为精深之人,能够亲自领教他的一阳指功夫,那自然天大的幸事。
“大师请了!”
太元执剑在手,气息微微凌厉起来,一灯轻轻点头,也不犹豫,经过刚才的几次出手,他已经知道,太元此人的武学造诣已经隐隐超出了他们这些老牌高手,此时自然不会推辞。
念头一动,脚步一闪,似横空挪移,凌空一指点来,嗤的一声,一道蒙蒙指力便如利剑般刺了过来。
一阳指,此时一灯的一阳指经过他多年苦修,已经练到了二品境界,此刻出手,指力醇厚阳和,却有堂皇大气,散发着淡淡的金辉,几不可查。
凌厉的威压扑面而来,太元眼神一动,便看出一灯这一记指力非同小可,其中先天真力之凝练,当真罕有,一旦爆发出来,其中的破坏力自然厉害的紧。
他手中长剑一抖,嗡嗡颤动,如一条青蛇蜿蜒游动,嗤的一声,一丝锋锐的剑气便激射而出。
指力剑气凌空碰撞,空气中发出刺耳的摩擦之声,隐隐似有火花闪烁,奇异无比。
一招交手之后,二人对彼此的手段都有些清晰的了解,于是也不多试探,纷纷各展绝学,激烈交锋起来。
此时二人的交手,真力纵横,四下迸射,时而有一道道指力或者剑气在坚硬的山石之上留下诸多痕迹。
南帝一灯内功精纯浑厚,一身先天真气绵绵悠长,其中既有道门玄功的绵长,又有佛门武学的刚猛醇厚,集佛道之精髓,加上一阳指这等指力绝学,身形时而潇洒飘逸,时而堂皇大气,食指连连点出,一道道淡金色的指力激射纵横,虽不是无形剑气,可却不差多少。
太元长剑闪烁,一时全真剑法,一时华山剑法,转眼又变作泰山剑法,衡山剑法,辟邪剑法,诸多精妙的剑术不断使出,招招都是剑气如电,锋芒夺目,即使以南帝一阳指的深厚造诣,也渐渐难以抵挡住他无所不在的剑气功夫。
这却不是太元所使的剑法完全超出了一灯的一阳指,而是二人在武学境界上还稍有差距,一个是初入胎息,一个已然是胎息巅峰,不论是对自身真力的掌控还是内家功力的深浅上,都有一段差距,也正是如此,哪怕一灯的一阳指功夫练到巅峰,只差一步便可达到前所未有的一品境界,可面对太元凌厉无双的剑术攻伐,仍然觉得力有不足,出招之间,已经隐隐处于防守之态。
呼,一道指力轰然而出,虚空中浮现道道涟漪,太元手中长剑一挥,一丝丝凝练的剑气纷纷绞杀而来,引起一团团气流风暴。
“到此为止吧,你的武学境界已然在老衲之上了,再战下去,也毫无意义了。”
一灯语气平和,面色微微有些发白,一阳指虽说威力绝伦,可施展起来,对功力精神的消耗也非一般武学可比,这片刻的交手,一灯的功力也消耗大半。
“一灯大师武学精湛,佛道合流,假以时日,必可另开一片天地,贫道佩服之至。”
太元颔首,一灯这些年来,隐居修行,参悟佛法,精神境界大为增强,又有段氏本门的绝学还有先天神功参悟,不论是功力还是境界都一日千里,在诸人之中,太元觉得,若真的动起手来,分出胜负,恐怕除了周伯通以双手互搏之术可略胜一筹之外,黄药师几人怕是还要稍微差上一点。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七章 论剑【10】
【月初了,求点月票订阅什么的,这个月散人会好好更新的,嘿嘿】
接下来能做太元对手的也就只有黄药师一人。
太元把目光转向了这位东邪,目中神光平静幽深,却又隐含锋芒之意。
黄药师不曾推辞,手中玉箫一划,剑气森森,箫音袅袅,其中既有剑术之凌厉,又有箫音之婉转诡异,可谓是双重攻击。
诸位宗师之中,若论招数之精妙,还要数黄药师,此人天纵奇才,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所不会,所学之博大,堪称天下罕有,而且他的一身武学,也多自创而来,太元当初在归云庄上便曾领教过他的功夫,此时再度相逢,立时就发现了黄药师这段时间来的进步。
剑影重重,绿芒隐隐,玉箫点点,森森真力便呼啸而来,眼前皆是茫茫绿影,黄药师的玉箫剑法招数精奇,仿若满空碧光颤动,找找攻向要害。
太元以剑法应对,二人身形纵跃,华山顶上残影片片,劲风如雷,剧烈的嘶鸣声仿佛要掀起一团可怕的风暴。
此时太元和黄药师交手,二人并没有单纯地以功力相拼,而是较量武学技巧,剑法招数,一招一式,都极尽巧妙,似桃花朵朵,沧浪波涛,又似风轻云淡,雨雪霜晴,期间的种种变化,可谓到了出神入化,技尽乎道的层次。
即使是洪七公等宗师级人物,也都在默默观察,体悟,想要从中吸取智慧精华,融入自身的武道之中,为参悟接下来的境界积蓄能量。
这也是此次华山论剑的精髓所在,论剑之说,不在于诸人的胜负,名号,而在于是否有所得,有所收获。
这一点,在场所有人都非常明白。就算欧阳锋这个往日胜负执念最深重之人,此时也是心神一片空灵,全心全意都融入到了武学大道当中。
也只有如此心境,才能够在先天宗师的境界上继续走下去,否则失了心性,执念纠缠之下,想要继续有所突破,那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片刻之间,场中二人已经过了几百招,不论是黄药师还是太元,都是招数无穷,不曾有半点重复,可见此二人所使武学路数之繁杂多变。
这一点,不论是欧阳锋,还是洪七公一灯几人,都不可能做到。
此也是几大宗师人物武学路子不同的缘故。
洪七公的降龙掌,精妙之处就在于内在掌力的变化,不以招数为重。
欧阳锋的蛤蟆功,更是以静制动,力道沉雄霸道著称。
南帝一灯,一套一阳指神功,便参悟了一辈子,可谓是精纯无比。
只有太元和黄药师,二人一个历经几世,经历丰富,身怀诸多武学,拳脚剑法,都有所涉猎,黄药师同样才智高绝,桃花岛武学多以变化取胜,最忌拙力。
这般一来,他们二人此时的交手,对其他几人来说,便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剑术,拳脚,兵刃,赤手,太元和黄药师斗到酣处,一身所学尽数施展出来,在华山之巅无限制地交手起来。
碧波掌法,旋风扫叶腿,玉箫剑法,弹指神通等等各种桃花岛绝学从黄药师手上使出,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圆融无暇,几乎毫无破绽。
太元自也不会例外,绵掌,太极拳,翻天掌,震天铁掌,武当长拳,乾坤大挪移,等等,几世积累的诸般武学全数展现而出,心中灵感勃发,浩浩荡荡,心神舒畅万分。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武学交流,这些年来,太元虽与人多有动手,可却从来没有这么一刻如此酣畅,肆无忌惮,无穷无尽。
千招过后,太元依旧神采奕奕,可黄药师因为功力的缘故,便不免有些疲惫,只有一双眼眸,精光如电,刺目无比。
“哈哈,痛快,太元道士,今日一战,老夫心愿足以,这便罢手吧,你的功力已在我之上了。”
黄药师也觉得精神念头无比顺畅,体内真力生机绵绵,活泼无比,心中高兴万分,可他也很是明白,若论真实的武学境界,自己还是稍差了一筹。
于是爽快地认输,步伐一转,便轻轻退出了几丈开外,双臂垂下,不再出手。
“好,黄岛主这一年时间,进步神速,令人惊叹,贫道看你桃花岛一脉的功夫,不日怕就要大成了。”
太元也是赞叹了一声,经过刚才一战,他也明白,黄药师此时的武学境界,开始逐渐圆满,不论外功内功,都渐渐融为一炉,自成一家,桃花岛一脉的功夫,也要被他彻底开创出来,真正大成。
开创一脉武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当真艰难的很,在场众人当中,也就只有黄药师走到了这一步,其他的几人,包括太元在内,都不曾真正开创出一脉武学来。
他们一身所学,大多都继承前人遗泽,虽有好处,可却也是一种桎梏,真要打破这种桎梏,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反而是黄药师,底蕴最浅,根本不曾有过什么厉害的传承,桃花岛的诸多武学,几乎全部都是他自身开创而出,到如今,真正把这一脉武学参悟到大成之境,也是应有之义。
“哈哈,今日华山论剑,我等都大有所得,索性便在这华山之上,多待几日,再度交流一番,也可彼此有所进益,诸位意下如何?”
欧阳锋目光灼灼地从众人身上扫过。
他却是尝到了论道的好处,有些欲罢不能了。
其他几人也正有此意,自然是纷纷答应下来。
“我等谈武论道,自然不需多说,只是此次这华山论剑,却是要有一个结果。也算对当今江湖武林有个交代。”
洪七公此言众人都大为同意。
于是很快,这一次的华山论剑,便有了结果,东邪,西毒,北丐,这几人虽都败在太元手下,却仍然是武林中数一数二的先天宗师,自然不会有什么变化。
原本的南帝段智兴,如今已然出家为僧,众人商量片刻,便一致决定从此刻起,便称作南僧了。
最为争议的,还是周伯通和太元二人,他们都出自全真派,昔年王重阳曾获中神通之名,此时自然不可再用。
“太元小子,你今日可算得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人,可有什么名号”
洪七公促狭一笑,问道。
“江湖名号而已,于我等求道之人来说,皆是过眼云烟,有没有都无所谓了。”
太元表情平淡,并没有多少热衷,这等江湖名号,他是真的没什么太大的期望。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八章 全真护法
太元虽不在意,可最终也被冠以剑神名号。乃是说他剑法如神,天下无敌之意。
至于周伯通,便算继承了当初王重阳的名头,只不过把中神通改为了中顽童。
到此,此次华山论剑便算是告一段路,与二十年前那次论剑又有所不同,当年五大高手在华山之巅大战了七天七夜,王重阳才最终技压群雄,获得了天下第一的名号,当初之所以激烈非常,也是因为九阴真经这本武学宝典的缘故。
还有便是当年王重阳以一敌四,最终获胜,此次论剑自然不会出现这等情况,当初的王重阳之所以能够以一敌四还能获胜,那也只是他与其他几人的功夫有着质的差别,当年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只是后天巅峰境界的修为,而王重阳却是先天宗师境界,这其中的差距太过明显,也是如此,他才有能耐同时击败其他四人。
反而现在的太元,虽说功力境界要比其他几人高上一筹,可却也是同一个境界,并没有天壤之别,这等情势之下,若是让他以先天胎息巅峰的修为同时与其他四个胎息境界的宗师动手,那定然不是对手。
这一点,太元明白,其他几个人自然也清楚的很。
“剑神?剑神?剑中之神,以我现在的剑道修为,怕是有些名不副实,不过当今天下,若只论剑道修为,恐怕也没人是我的对手,这个名头多少还是能够担起一些的,也不会折了气运命数。”
太元轻声说着话,眼中似有无数玄奥的光芒在流动,神之又神,即使是洪七公等人看在眼里,都觉得心灵震荡,这几大宗师立时就知道太元此人的修为是真的到了一个神鬼难测的地步,比起他们几人来都要高出许多。
华山之巅,此时也有不少武林中人攀登上来,只是大多人来的比较缓慢,没能从头到尾看到太元几大宗师的交手切磋,不时便有人发出一声声遗憾的叹息。
若说最为高兴之人,那就非全真七子莫属了,他们几人作为当年的天下第一人王重阳的弟子,机缘,功法,心性,都超出了大多数的武林中人,一身武学也算是精纯深厚,算是天下少有,可到底还算不得巅峰,没能有那种威压天下的气概,如此一来,也就导致全真教这些年虽声势愈发浩大,可终究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没有巅峰大高手镇压场面。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此次华山论剑,周伯通,太元,这两个全真门人矗立巅峰,瞬间便让全真教的名头提升了不止一筹。
当此之时,天下六绝,六大宗师高手,其中便有两人出自全真教,这是何等殊荣,对于全真派的声势起到了最大层次的作用。
接下来的几日,太元等人便在华山之巅上谈论武学,时而还动手切磋一番,招数,轻功,身法,内功,拳脚,兵刃,种种功夫一一演练,也不曾避讳周围的众人,这可算得上是天大的机缘,所以华山之巅,大多时候都是一片静默,各方武林中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几大宗师演练武学。
一晃便是三日时光,这一日清晨,太阳初升,红光漫天之下,此次的华山论剑彻底结束。
各方人马都开始离去。
太元跟着全真七子一起,正要下山,忽然听得一灯大师传唤。
“几位师叔师伯且先离去,贫道与一灯大师会晤之后,自会返回终南山。”
全真七子点头,也没什么反对的,纷纷率先离去。
不多时,华山之巅上便只剩下太元和一灯大师,就连一灯的几个弟子,渔樵耕读四人,也先一步下山等候去了。
“一灯大师叫晚辈有何事?”
太元心中有些好奇,他与这一灯大师可还是第一次见面,这几日相处下来,虽算的融洽,可若说有多少熟悉,那也不尽然。
如今一灯单独把他留下,多少令人感到意外。
“阿弥陀佛,太元小友无需多虑,老衲把你留下,也只是想还回当年重阳道兄的人情罢了。”
一灯大师说完,太元才明白他的用意。
一阳指,一灯大师竟然是要把一阳指这门段氏绝学传授给他,不得不说,此事让太元很是诧异。
“大师,这一阳指乃是天南段家的传承绝学,贫道一介外人,得此神功,怕有不妥吧?”
若说对那一阳指没什么好奇之心,那自是不可能,可现在一灯要直接把这神功传授给他,却还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呵呵,你不必推辞,当年重阳道兄曾传授老衲先天功绝学,虽说当时只是交换,可这些年来,老衲受益匪浅,如今全真教算是后继有人,你既然练了重阳道兄的先天功,老衲便把这一阳指功传授给你也没什么,至于段家传承绝技,却也没什么大碍,就是我把几个徒儿,老衲也各自传授了一阳指功的诀窍,所以你不必有什么顾虑。”
一灯微微摆手,轻声解释了几句,便开始传授一阳指功的诀窍。
巍巍华山之巅上,一灯大师从头到尾把一阳指的功夫传授给了太元,两人都是武学宗师,精神强大,记忆力自然极好,只是两遍过来,太元便已经牢记在心,接下来只需苦练便是了。
念诵了口诀,一灯又传授了些他这些年来参悟一阳指的诸般诀窍,恍然已经过了半个多时辰,此次传功授艺才算结束。
看着一灯大师脚下飘飘,黄影茫茫,不多时便下了山道,太元长叹一声。
“果真是一代高僧大德,心胸之宽阔,非常人可比。”
太元感慨,一灯大师竟把一阳指倾囊相授,这个情分可是非同小可。
一阳指向来便是只传段家人,外传的时候少之又少,也只有一灯大师这等人物,胸襟开阔,少有门户之见,才会接连把这天下绝顶的武学传授出去。
渔樵耕读四人自不必说,作为一灯大师的弟子,传授他们一阳指神功算不得什么,可太元乃是全真门人,实属外人之列,一灯也把这等绝学传授,这其中的胸怀可见一斑。
收拾心情,太元也不多留,一路下了华山,朝着终南而去。
不一日,回到重阳宫,很快便有弟子前来传讯,全真七子相召。
太元到了重阳大殿,却是看到全真七子一个不落全都端坐蒲团之上,见到他进得殿来,眼中光芒一闪。
“弟子太元拜见,不知几位师长叫弟子前来有何要事?”
太元微微行礼,开口询问道。
“太元师侄,我等几人此次找你前来,是有一件大事相商。”
马钰作为全真教当代掌教,这般场合一切自然是由他来做主,只听得他继续说道:“太元师侄,此番华山论剑,我全真教一下出了两大宗师高手,周师叔且不多说,你作为全真教三代弟子,却能够技压群雄,着实大涨了我教声势,老道等人商议决定,立你为全真教三代首座弟子,日后接掌重阳宫。”
马钰说完,太元便见其他几人纷纷点头,显然这事情他们都已经决定好了。
只是做全真教的首座弟子,未来掌管重阳宫,成为一派至尊,这事情虽说是一等一的荣耀辉煌,却不是太元心中所求,念头一动,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师伯厚爱,弟子感激,可首座之位事关重大,弟子一心武道,着实没有那个心思,还请师伯等人重新考虑吧。”
太元语气坚定,对于全真教的首座弟子,他是真的没那个心思。
“师侄,你是全真教三代弟子当中,最为出色之辈,首座之位还要好好考虑才是啊。”
“不错,师侄,这首座之位,除了你之外,三代之内,又有谁可担当啊。”
全真七子连忙劝说,可太元心意已定,自然是不容更改。
“罢了,既然如此,那老道也不再强求了,从即日起,太元你便为我全真教的护法长老吧,以你如今在江湖上的声望地位,担当此任已然足够了。”
马钰黯然叹息,最后却是让太元作为全真教的护法长老,这一点太元倒也没有推辞,所谓的护法长老,也就是教中的一个闲置,只有全真教面临险境之时,才会有些用处,平时也不需要做什么,这个闲散的职位,对太元来说,自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也坦然接了下来。
第二日,马钰便召集重阳宫各代弟子,把此决定宣布了出去。
太元也正式成为全真教的护法长老,位同全真七子,已然不属于三代弟子之列了。
这个决定,对全真教诸多弟子来说,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这几日来,华山论剑的消息已经在江湖上流传开来,天下六绝的名头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东邪,西毒,南僧,北丐,中顽童,还有一个天下第一高手剑神,其中太元便位列剑神之位,更是当今天下第一高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