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求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荒散人
只是有一点,他心中已经开始暗暗筹划起来,就是绝对不能让阿朱如原本的命运一般,死在乔峰的手上,这个少女在他慕容家十几年,关系匪浅,慕容复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等悲剧发生。
“那就好,那就好。”
阿朱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眉宇间的阴霾都瞬间消散。
旁边的邓百川等人,看着这一幕,也不多说什么,阿朱在他们心中也是看做妹妹,如今她既然心有所属,他们能做的只有祝福了,更何况经过一番观察,他们都看得出来,乔峰乃是盖世英雄,气度不凡,也是良配,若是二人能够走到一起,对阿朱来说,自是再好不过了。
“对了,薛神医怎么过来了?”
慕容复似笑非笑地看着薛慕华,淡淡地问道。
“咳咳,慕容公子见谅,在下只是对于阿朱姑娘的伤势颇为好奇,她所中的大金刚掌力非同小可,就是在下出手,也需要花费莫大的功夫,而公子你竟然随手就可以让她的伤势恢复到这般程度,实在是令人震惊,而且若是在下没有看错的话,公子为阿朱姑娘疗伤,所用的应该是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吧?可是又有些似是而非,一阳指虽说疗伤效果不错,可也没有到这个地步啊?奇怪,奇怪。”
薛慕华说着眼神迷茫,开始自言自语起来,让旁边众人看着很是好笑。
慕容复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似薛慕华这般能够在医术上有巅峰成就之人,都有一颗痴心,对于疑难杂症的好奇激动,不亚于美食对于饕餮的诱惑,所以他有此等表现,完全不足为奇。
“薛神医倒是好眼力,我所用的正是一阳指,不过却是一品一阳指,自然不是一般的一阳指所能相比的。”
慕容复语气淡然,薛慕华却是勃然色变,一品一阳指,这彻底令他震惊了。
“一品一阳指,一品一阳指,难怪,难怪了,这么多年来,怕是大理段氏的诸多高手都不曾练到这个境界,怪不得疗伤效果如此惊人。”
长叹一声,薛慕华无话可说,他本还想着探究一下慕容复到底有何等神奇的手段可以让阿朱那等严重的伤势都在短时间内大为好转,可惜没想到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一品一阳指啊,不说他没有一阳指的功诀图谱,就算是有,也不可能修炼到这个境界,所以治疗阿朱的手段,也只有慕容复才能够动用了,其余之人,怕是没有这个本事了。
“好了,薛神医不必纠结这个问题了,咱们既然相见,也是有缘,就告诉你个消息,你们几个师兄弟可以回擂鼓山了。”
慕容复不等薛慕华回过神来,就再次抛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直接让他脑子眩晕了。
擂鼓山,聋哑老人,苏星河,逍遥派,等等诸多信息瞬间在薛慕华的心中翻滚起来,让他久久难以回神。
“你,你怎么会知道?还有,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薛慕华几乎是吼了起来,胡子乱跳,浑身颤抖,像是疯狂一般,令人极为吃惊,这般表现,怕是完全失去了一代神医的风范了,只是慕容复所言,对于薛慕华来说,太过重要了,让他根本就顾不得其他了。
“你不必多问,叫上你的那些师兄弟回到擂鼓山,自然就会明白。”
慕容复也不多说,直接留下一句话,就带着一行人离开了聚贤庄,阿朱的伤势虽然被他治疗了一番,没有生命危险,可到底损伤了元气,需要安心静养,这一点,回到燕子坞参合庄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一路缓缓而行,平静如水,整个江湖上似乎都安宁了不少,只有在一些酒楼茶肆之中,还不断有着聚贤庄一战的消息在疯狂流传。
这一战,惨烈血腥,彻底让中原武林震惊了,死在乔峰手上的,虽没有什么绝顶高手,可大多都是威震一方的角色,这般人物一下子在聚贤庄陨落了一大片,自然令人震撼,乔峰之名,更是响彻天下,不过却不是什么好名气,而是恶名。
一切也是应有之义,死在乔峰之手的,都是一些闯出名堂的角色,这些人交游广阔,亲朋故旧众多,这么多人都和乔峰有着深仇大恨,可以想象他现在在中原武林中的名声是有多么不堪了。
阿朱一路走来,也听到了这些消息,特别是那些人提到乔峰之时,既是畏惧又是怨恨的表情,让她心神颤动,面色发白。
“公子爷,这些人怎么这样,明明是他们想要对付乔大爷的,怎么如今全都成了乔大爷的错了?这不是完全不讲道理了吗?”
阿朱哀声说道。
“呵呵,阿朱,你又何必在意这些,以乔峰的能耐,这些普通的江湖中人,又怎么能奈何他,更何况,江湖之中,本就没什么道理可讲,人云亦云的太多,冷静智慧的寥寥,不必多想,你还是早日恢复元气为妙。还有我传你的功夫,也要好好修炼,九阴真经乃是道门正宗的练气之术,练到高深处,威力深不可测,你功夫有成,日后行走江湖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慕容复轻声说了一句,就不再多言,乔峰之事,已然成了定局,不论缘由如何,总之是有众多武人被他击杀,结下冤仇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至于聚贤庄英雄大会的初衷,那一战到底谁对谁错,已然不重要了。
至于九阴真经,也是这些时日,慕容复着重传授给阿朱的一门功夫,这门道家武学宝典,精微奥妙,阿朱若是能够修炼有成,江湖上能够威胁到她的,也就寥寥无几了。起码不会像此次一般,只是遭遇了别人的掌力余波,就差点命丧当场。
“公子爷教诲,阿朱铭记于心,对了,公子,此次我上少林,可是得了一件好东西。”
阿朱点头应下,忽然眼神一亮,想到了什么,从怀中拿出了一个蓝布小包,四四方方,书籍模样。
慕容复心头一动,伸手接了过来,拆开布包就看到一本古朴的书籍,封面上文字蜿蜒曲折,正是易筋经三个大字。
“少林易筋经!阿朱你还真是好手段啊,能从守卫森严的少林中把这门无上宝典,镇寺之宝给偷了出来。”
赞叹一声,慕容复还真有几分好奇,这易筋经可是武林瑰宝,就算是慕容复,也不敢不把这门宝典放在眼里,少林寺达摩传承,能够有今日的名头,可以说起源就是这一本易筋经,其中-功诀博大精深,蕴含着最为深沉的佛门武学智慧。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二十七章 易筋经 神足经
慕容复历经多世,见识广博,这本少林易筋经虽是由天竺梵文写就,可其中真意内容,他也粗略地看了一遍,也了然于心。
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可谓是精深玄奥,蕴含着莫测的大智慧。
以慕容复当下的眼力,这本经文都令他大为惊叹,其中诸般玄机,发人深省,对他自身武道都有着莫大的裨益。
他看的津津有味,一旁的阿朱反而有些震惊。
“公子,这经书真的是少林寺的无上神功易筋经?”语气中有些不可思议,阿朱如何能想到,自己本是进入少林,存了恶作剧的心思,从菩提院中盗出了一本经书,那经书上所写的确实是易筋经三个字,可她也曾经翻看了不少,却是不明所以,里面的内容犹如鬼画符一般,根本看不明白,还以为只是一本装神弄鬼之作,谁知该真的是少林绝学易筋经,这让阿朱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不错,这本经书确实是少林瑰宝易筋经,其中所载的内容,都是由天竺梵文写就,博大精深,佛理深湛,实可说是武林中最顶尖的神功宝典。”
慕容复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而且这易筋经的修行,也颇为艰难,需得残破无我相,无人相之佛门禅境,达到无我无相,心中不存修行武学之念,才能真正练就这门绝学,这入门的一步,可谓是挡住了天下大多数才智聪慧之人,少林寺这多少年来,能够练成这门神功的高僧大德,也是寥寥无几,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这入门的一步,艰难万分。”
“啊?按照公子所说,这易筋经未免也太过难练了吧?既然是武学宝典,神功绝学,那练习的人却要求不存习武之念,这不是南辕北辙了?”
阿朱自己的功夫虽然不成,可出身于慕容世家,对于武学的认识可不弱,自然清楚慕容复所说的要求是何等艰难。
“正是如此,这佛门无上神功又岂是那么容易修成的?需要真正参悟佛法中的高深境界,才有可能练成这门绝学,一般的少林弟子,是万万不可能有此能耐的,这些年来,这易筋经在少林中可谓是明珠蒙尘了。”
慕容复轻叹一声,虽然只是简单地浏览一遍,他就已然看出这易筋经的玄妙之处,其中对于筋骨气血精神的阐述,当真精辟入里,让人赞叹。
“那公子爷你得了易筋经,能不能练成呀?”
阿朱又好奇地询问道。
“呵呵,这易筋经虽好,却不合我的武学路子,我一身所学,除了家传之外,多为道门玄功,虽说武学之道,殊途同归,可到底还有分别,以我如今的境界,想要做到真正的佛道合流,却还差了一些,所以这易筋经也只能拿来参悟借鉴,不可完全照搬修习,否则有害无益。”
慕容复却是神思冷静,即使面对易筋经这等武学瑰宝,他也没有失了心智,反而心神清明,对于自己所求,通明确定。
阿朱对于慕容复所说的话,似懂非懂,只觉得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武学道理,可因为自家境界不到,还不能体会到慕容复的心境。
慕容复微微摇头,也不详细解释,阿朱现在的功夫,充其量也只是初入门径,想要真正明悟武道之理,那还差了许多。
一行人一路回到参合庄,慕容复安排阿朱仔细疗伤,其他的邓百川等人也各自处理庄上事物,他自己反而清闲下来。
不过这一次聚贤庄之行,收获不小,不仅和萧远山这等绝顶宗师切磋一场,而且还得到了少林绝学易筋经,正好花费一段时间参研一番。
易筋经他并不准备修习,不过其中的调理气血,凝练脏腑,淬炼精神的法门都颇为精妙,他准备好生研究一番,融入自家的武学当中。
而且他心中清楚,这少林易筋经可不是那么简单,其中不仅有着易筋经这等宝典,其中更是还暗藏着一部摩伽陀国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这门功夫,也颇为神异,慕容复心中也有几分好奇。
于是他取出易筋经的经书,小心翼翼地拿来一些清水洒落在上面,不多时,纸张微湿之后,原本的经文之上就多出了诸多图谱文字。
这些图谱,诡异玄妙,无一不是达到人体极限,扭曲筋骨,姿势之奇异,当真天下罕有。
慕容复眼睛一亮,他看出这门神足经乃是一门古瑜伽之术,其中的气血走向,变化多端,一时间他自己都无法看出其中的玄机来。
当下也不犹豫,开始照着修行起来。
他易筋锻骨有成,肉身经络皆非寻常之人可比,不论那图谱之上的僧人图像如何怪异扭曲,大违常理,却也难不住他,一幅幅练就下去,心中存想那僧人图像上的气血运行路线,很快便有了感应。
气血舒缓,通体温润,随着修习开始,慕容复感觉到自身心灵澄澈空明,很快进入了无思无想,无法无念之境,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骨骼,都仿佛历历在目,纤毫毕现,眼前大放光明。
一遍功夫修完,慕容复对于这神足经已然大有所悟。
“原来如此,这神足经竟是一门化解外魔,澄澈心灵的奇功,而且还可凝练元神,与当今少林武学大有不同,看来是极为正宗的天竺武学了。”
慕容复心中思索,已然明白了个大概,少林易筋经虽说是达摩所传,可当时达摩东来,见识过了中原各派武学,所以这易筋经中也吸收了中土武学的道理,反而是这神足经,恐怕才是原汁原味地天竺武学,大异寻常,难怪要隐藏起来了。”
易筋经和神足经,无一不是武学宝典,慕容复得了这两门神功,整日里在参合庄内参悟修行,短短时间内,一身功力大有进步,体内的先天真气越发纯净,可谓是至精至纯,生机绵绵,而且外魔不生,心灵清明,对于武学的理解又进步了一筹。
天人宗师之境,随时可成。
参研有得之后,易筋经的经书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大用了,于是便放在了还施水阁的密室之中,准备日后再来处理。
这一日,江湖中又有大事发生,擂鼓山聋哑谷的聪辩先生苏星河广发请柬,请天下有识之士,棋道高人,到擂鼓山中参研一方珍珑棋局。
苏星河乃是武林前辈,早年也曾经在江湖上闯下若大的名头,近些年来虽然归隐不出,却也威名不小,他此次搞出这般大动作,顿时就吸引了不少人注意。
于是各路武林人士都纷纷起身,向擂鼓山而去。
慕容复得到消息,心中感叹一声,无崖子的算计终于开始了。
几乎不用多想,他便明白,这珍珑棋局之事应该是无崖子和苏星河二人一手策划的,其主要的目的,怕还是要让丁春秋自投罗网了。
事实上这个办法,极为有效,丁春秋虽然远在昆仑山星宿海,可他星宿派的耳目可是不少,中原武林发生这等大事,自然逃不过他的耳目,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聋哑老人,聪辩先生,对于一般的武林中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武学精深的前辈高人,可对于丁春秋来说,那意义又不相同,二人同出一门,恩怨甚深,所以这些年来,哪怕苏星河在擂鼓山中装聋作哑,可丁春秋却从没有一日放送过对他的警惕,此时这珍珑棋局的消息一出,丁春秋立时就坐不住了,生怕苏星河搞出什么阴谋诡计来,干脆利落地从星宿海出发,一路招摇过市,随着心意变化,又不知有多少人倒霉透顶,死在他的手下。
江北,江南,大理等等各方武林中人,凡是自问在棋道上有所造诣的,都纷纷启程而来,就是那些对于棋道一窍不通之辈,也赶来过来,想要在这等盛会上露露脸,凑凑热闹。
慕容复左右无事,也准备前往一看,于是带着几个家将还有表妹王语嫣从江南出发,朝擂鼓山而去。
这一日,他们已然到了擂鼓山下,果然就看到各路携刀带剑的武林人士熙熙攘攘地上山而去。
慕容复一行也不耽搁,一路上了擂鼓山,他已然到过此地好几次,可谓是轻车熟路,不多时就进了聋哑谷中,就看到苏星河容光焕发,身后跟着七八个弟子在迎接来客。
慕容复一行,甚是显眼,苏星河眼神锐利,瞬间就认了出来,当下紧走几步赶上前来,朗声一笑道:“原来是慕容公子来了,老夫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苏老先生客气了。”客气一番,慕容复一行在苏星河等人的招待下,安顿下来。
今日的苏星河,意气风发,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不同起来,不复往日的抑郁忧愤,显然心结已开,而且慕容复也看出,他的一身功力大有进步,气息浑然如一,实力怕是有了不小的增强。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二十八章 珍珑棋局
往日平静的擂鼓山今日喧嚣尘上,慕容复一行到来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前来。
苏星河已经坐在一块大石前,平坦的石台上是一副精妙深奥的残局,黑白交错,令人眼花缭乱,这棋局正是无崖子摆出的珍珑棋局。
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白衣青年,面容俊朗,温文儒雅,头戴金冠,俨然一副王孙公子的气质,身边跟着几个形貌各异之人,这一行自然是大理世子段誉一行了。
苏星河起身相迎,说了一阵,段誉看了一眼大石上的棋局,见猎心喜,立时坐了下来,旁边众人都纷纷住口不言,静静观看起来。
二人执子开局,很快便一连下了十几手,苏星河参研这棋局已经几十年,虽不曾真正破开,可对残局中的诸般棋路,攻守变化都了然于心,故而气定神闲,相反,段誉虽棋力不弱,以往也见识过诸般精妙的棋谱,对弈之人也多有大家,可此时面对无崖子精心布置的棋局,也深感艰涩,一开始还颇为顺畅,过得片刻,就眉头皱起,每走一步,都要殚精竭虑,思索良多,只是这副珍珑棋局,劫中有劫,纠缠不清,黑白交错,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渐渐地段誉心神跌宕,眼神迷离,脑海中幻象重重,手中棋子颤动,却是再也难以下子。
呼,长呼一口气息,段誉猛然清醒过来,额头上大汗淋漓,望着面前的棋局,心有余悸,摇头苦笑一声道:“老先生棋局精妙,晚辈才疏学浅,难以破开。”
“段公子心思机敏,棋力高明,只是未能再想深一层,可惜,可叹。”
苏星河惋惜地说了一句,段誉虽不曾真正破开珍珑棋局,却也拆解了几十路,苏星河心中既是敬佩,又有些惋惜。
“诸位,还有谁来?”
“老夫也来试试!”忽而一声沉闷怪异的声音在谷中响起,不知从何而来,旁边众人惊疑不定地四下看去,却是没有看出这出声之人到底在何方。
正当疑惑之际,山道深处又走来四人,这四人形貌各异,气息诡异,刚一出场,周围就有不少人惊呼连连。
“是四大恶人!”
“果然是他们,这几人魔头难道也接到了请帖不成?”
不少人悄然议论着,却是不敢大声喧哗,这四大恶人,在江湖上凶名赫赫,又武艺高强,着实少有人敢惹他们。
说话之人,就是恶贯满盈段延庆,乃是四大恶人之首,他拄着两根细长的铁拐,身着青袍,面目青黑僵硬,似是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双寒光闪闪的眼眸,令人望而生畏。此人早年遭受大难,双腿残疾,面目全毁,就连说话也只能以腹语术交流。
双杖挪移,虽是残疾之人,可却身形飘然,眨眼便到了大石旁边,凌厉的眼神立时就朝着棋局上落去。
段誉曾经和四大恶人打过交道,此时见到段延庆,面色微微一变,连忙闪身走到一旁。
“请!”苏星河也不多言,吐出一个字就不再开口,只是等待段延庆下子。
二人又是一翻好杀,棋子翻飞,交错纵横,黑白双发杀作一团,过了片刻,段延庆浑身轻颤,大汗淋漓,心神迷乱,眼前的棋局仿佛化作了自己的一身经历,只觉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正也不成,邪也不成,可谓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局势之险恶,前所未有,令他陡然觉得生无可恋。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凶险局面,只因这珍珑棋局,以棋奕人,返照自身,心中执念魔头越盛,就越是难以破开棋局,段延庆一生大起大落,正邪变化,复杂无比,此时被棋局勾起了心中魔头,体内气息大乱,颤颤巍巍地举起手中铁杖,就要自戕。
“大哥!”“老大!”其他几位恶人本不太在意这棋局,谁知段延庆竟然有自杀的倾向,当真令他们大惊失色。
旁观众人也颇为不解,没有想到段延庆只是下了一局棋,就要自杀,真是奇哉怪也。
不过段延庆乃是出名的邪道人物,这些人巴不得此人就这么死去才好,故而也就没什么表示。
段誉本在一旁观看二人弈棋,忽然见到这般情况,心头一惊,他本事良善慈悲之人,即使段延庆不是个好人,也不想看他就这么死在当场,来不及细想,小指一翘,噗的一声就是一道无形剑气射出,叮当作响,段延庆手中铁杖颤抖,被生生打偏开来,噗的一下深深地刺入了一旁的青石之中。
这一刺之下,那纤细的铁杖足足没入青石半尺,可见其中蕴含的力道是何等可怕,若真的落在段延庆自己身上,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经此一招,段延庆也从恍惚浑噩中清醒过来,想到刚才惊险的一幕,心中大是惊骇,又转头看了段誉一眼,眼神复杂难明。
“啊呀,不可!”
直到这时,又有一道声音响起,众人一看,却是旁边几个少林僧人之中,有一个面目丑陋的小和尚匆忙跑了出来,像是要出手相救,他迷迷糊糊,见到段延庆已然脱险,挠头不已,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虚竹,你做什么?”
一个老和尚沉声喝道。
这老和尚正是少林玄难,他此行本是另有目的,只是到了擂鼓山,也并不冲突,于是才带着几个寺中晚辈一道前来。
“玄难师叔祖,这位老先生的棋局当真邪门的紧,我看大家还是不要下了,万一又有人自杀,可是大为不妙。”
虚竹和尚声音虽说不大,可在场众人都是武学高手,耳聪目明,自然听得清清楚楚,仔细一想,可不正是如此,刚才那段延庆之事极端凶险,若不是段誉出手相救,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这么一想,罪魁祸首自然便是眼前这一盘棋局了。
“哈哈,这小秃驴所言不错,苏星河,我的好师兄,你拿出这棋局来,可不就是存着害人之心吗?”
忽而旁边又是一声冷笑,接着就见一人被一群着装各异的人簇拥着而来,他满头银发披散,面色却是红润如婴儿一般,自有一副仙风道骨之气,这般卖相当真不俗。
可众人却是纷纷吸了口冷气,此人面貌虽好,可却是江湖中一等一的狠辣人物,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星宿派丁春秋。
只见丁春秋冷笑不断,几步走了出来,看着苏星河的目光却满是森然杀机。
“师兄,这可是你自己破了誓言,等下正好死在老仙手下,也算了结咱们的恩怨。”
丁春秋状似得意,声音也阴测测的,令人不寒而栗,苏星河面色微微一动,却仍然平静如水,并没有丁春秋所期待的大惊失色之状,这让他心中有些惊疑起来。
“难道这苏老儿还有什么依仗?也不对,他的功夫我清楚的很,万万不会是我的对手,难道是以为今日来人甚多,觉得我丁春秋不敢当众对他下杀手吗?嘿嘿,我星宿老仙随心所欲,又岂是墨守成规之人,这些人虽然不少,可又有几个敢站出来出头的?”
1...139140141142143...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