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求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荒散人
不久,渔村之外的大海之上,号角声响起,接着整个南海渔村便沸腾了,众多武林中人立时慌作一团,害怕不已。
“侠客岛的人来,咱们准备出发吧。”
太元站起身来,淡淡说道,然后迈步便走了出去。
南海边上,众人齐聚,只见茫茫大海之上,正有一艘大船破浪而来,上面旗帜翻飞,绣有大字,隐约便是赏善、罚恶两面大旗,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气势,行驶过来。
“来了,来了,侠客岛的人来了!”
不知是谁大呼一声,众人便浑身一颤,大为惊悸,看着那艘大船便像是见了鬼一般。
苦嚎也好,怒骂也罢,最终的结果都没什么差别,侠客岛此次前来的并非赏善罚恶二使,而是迎宾使,一身功力同样出神入化,足以镇压当场。
可能赏善罚恶二使已经把太元的情形向岛上做了汇报,此次邀约,第一个上船的便是他。
其他人惊慌失措,太元却是淡然平静的很,听到那两个迎宾使念诵名字,他便身形一纵,登上了船头。
雪山派掌门白自在,长乐帮帮主石破天,关东四大门派的掌门,还有各路的寨主,舵主以及一些江湖上的成名豪杰,全都册上有名。
对于码头上的种种丑态,太元并没有什么理会的心思,他上船之后,便找了一个舱室安顿下来,静静等待。
不多时,大船起锚,向着南海深处行去,海风浩瀚,碧天一色,大海之壮丽,非一般可比。
这一行,大约三五日后,众人眼前一亮,前方不远处出现一座海岛,岛上山林密布,云雾缭绕,当真瑰丽无比,宛若仙境。
上岛之后,先是一片道路蜿蜒,接着便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假山流水应有尽有,此地景色秀美,建筑典雅精致,众人看到,不禁咋舌不已。
须知此地乃是南海深处,地处荒岛,要行此土木大工,其中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是何等庞大,其中心血不言而明。
到了这一刻,众人虽有惊慌,可仍染不得不赞叹连连。
岛上对他们的到来,早有准备,每个人都有一间客房居住,房间布置精巧,简约中带着典雅,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别具匠心,让人赏心悦目。
一两日后,中原武林的百多号人全数到来,此次腊八邀宴也要开始了。岛上的仆役通报之后,便带着众人到了一座山崖古洞之内,这古洞甚是宽敞,太元仔细观察,便发现此地半是天然,半是人为,其中不少地方都可看出斧凿之痕迹,工程极为浩大。
众人到来之时,古洞中央的一片平整空地上早已布置妥当,一张张桌椅摆放整齐,众人不论何等心思,到了此地,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于是纷纷落座。
等了片刻,古洞一角传来一声宣号,有人道:“侠客岛龙、木二岛主携座下众弟子拜谒嘉宾!”
话音刚落,便有一行人走了出来,先是两队约几十人,衣着黄黑,位列两旁,接着有两个老者走了出来,一个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神态和蔼,一个身穿黑衣,头发乌黑,面容古拙严肃,这二人神态不一,气质迥异,可站在一起却是无比和谐,仿若一人,气息相连。
众人只见那两个分送铜牌的赏善罚恶使者也杂在众弟子之中,张三穿黄,排在右首每十一,李四穿青,排在左首第十三,在他二人身后,又各有二十余人。众人不由得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张三、李四二人的武功,大家都曾亲眼见过,那知他二人尚有这许多同门兄弟,想来各同门的功夫和他们也均在伯仲之间,都想:“难怪三十年来,来到侠客岛的英雄好汉个个有来无回。且不说旁人,单只须赏善罚恶二使出手,我们这些中原武林的成名人物,又有那几个能在他们手底走得到二十招以上?”
两列弟子分向左右一站,一齐恭恭敬敬的向群雄躬身行礼。群雄忙即还礼。张三、李四二人在中原分送铜牌之时,谈笑杀人,一举手间,往往便将整个门派帮会尽数屠戮,此刻回到岛上,竟是目不斜视,恭谨之极。
细乐声中,两个老者并肩缓步而出,一个穿黄,一个穿青。那赞礼的喝道:“敝岛岛主欢迎列位贵客大驾光降。”龙岛主与木岛主长揖到地,群雄纷纷还礼。
那身穿黄袍的龙岛主哈哈一笑,说道:“在下和木兄弟二人僻处荒岛,今日得见众位高贤,大感荣庞。只是荒岛之上,诸物简陋,款待未周,各位见谅。”说来声音十分平和,这侠客岛孤悬南海之中,他说的却是中州口音。木岛主道:“各位请坐。”他语音甚尖,似是闽广一带人氏。
待群雄就座后,龙木两位岛主才在西侧下首主位的一张桌旁坐下。众弟子却无坐位,各自垂手侍立。
各人一就座,岛上执事人等便上来斟酒,跟着端上菜肴。每人桌上四碟四碗,八色菜肴,鸡、肉、鱼、虾,煮得香气扑鼻,似也无甚异状。
龙、木二岛主却也客气的很,当下便端起酒杯,向群雄敬酒。
一言一行,没有半点跋扈狠辣之态,一时间倒让许多人迷茫起来,不由得也端起了酒杯。
这时他们才看到那杯中之酒,绿油油的,甚是诡异,与一般的酒水大为不同,不少人心中一颤,暗道这酒水模样,怕是其中蕴含可怕的剧毒,否则断断不会呈这等色泽。
太元倒是无所谓,他端起酒杯,放在鼻下轻轻一嗅,便觉得一股凛冽的清香扑鼻而来,其中药气浓重,显然这酒水之中熬炼了许多珍贵的药材。
他也不管许多,当下饮了一杯,滋味不错,醇厚绵长,确是好酒。
酒一下肚,便有一团火热的气息袅袅散发出来,浓郁的精气不由得散入周身经络血肉之中。太元心意一动,真元运转,眨眼功夫便把这其中的药力给炼化了个干净。
那上首的龙木岛主似乎并不在意群雄是否饮下杯中之酒,微一招手,便有一群仆役鱼贯而出,在漆盘上端着一大碗一大碗的热粥,放在了群雄面前。
只见热粥蒸气上冒,兀自在一个个气泡从粥底钻将上来,一碗粥尽作深绿之色,瞧上去说不出的诡异。本来腊八粥内所和的是红枣、莲子、茨实、龙眼干、赤豆之类,但眼前粥中所和之物却菜不像菜,草不像草,有些似是切成细粒的树根,有些似是压成扁片的木薯,药气极浓。群雄均知,毒物大都呈青绿之色,这一碗粥深绿如此,只映得人面俱碧,药气刺鼻,其毒可知。
众人看着这所谓腊八粥,脸色都有些发绿了,心下惴惴。
龙岛主开口道:“喝粥之前,老夫要先认识一位道号太元的道长,不知哪位才是?”
群雄惊讶,许多人都不知这太元道人是何人,竟能让这神秘的岛主单独相识。
太元起身,微笑道:“贫道太元,见过二位岛主,两位当真福源不浅,手段不凡,竟以一岛之力,配出这般神异的腊八粥,贫道佩服之至。”
龙木二岛主恍然一笑,知道这腊八粥的玄机已被人识破,却也不以为意,心中反而多了几分欣喜。
“太元道长过奖了,我兄弟二人僻处荒岛,虽有一番机缘,可也不敢独享,只因这岛上有一味断肠蚀骨腐心草的灵药每十年才开花一次,我们总要等其开花之后,这才邀请江湖同道来此同享,屈指算来,这是第四回邀请了。”
龙岛主慨然言道。
“嗯,这味草药虽药力强劲,可处置起来却不容易,一个不好便成了真正的穿肠毒药,两位岛主可以阴阳转换,化毒为补,已是天下武林最绝顶的手段了。贫道却是要尝一尝了。”
太元说着,端起腊八粥便吃了起来。
这腊八粥貌极凶恶,可味道却也不算太难喝,只是其中的药味浓郁了些,一碗粥下肚,太元仔细品味,感受其中的药力变化,心中也有几分敬佩,这腊八粥药力着实不凡,即使以他如今的功力修为,仍然小有补益,可见其中的不凡之处了。
“好粥,好粥!”喝完之后,太元不吝赞叹。
武林群雄见状,有人好奇,有人不屑,有人疑惑,种种表情,迥然各异。





求道武侠世界 第十八章 参悟侠客行
那龙木岛主见到太元喝粥,眼神一亮,又听到他说出这腊八粥的奥妙,心下暗赞,知道真正遇上了高人,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众多武林中人,本也在惊疑不定,对侠客岛存有很大的忌惮,对于太元如此表现,心中颇有几分不解。
也只有石破天,见到自己师傅都在喝粥,也按抐不住,大口吃了起来。
龙木岛主却也不怎么勉强,见到众人心有疑虑,知道他们的顾忌所在,于是便开始把侠客岛的来历还有这些年铜牌邀宴的事情一一叙说了起来。
众人开始不信,侠客岛早有准备,取出了赏善罚恶簿来,上面记载的一桩桩一件件武林秘事,都让人无话可说,心中更是有种霍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侠客岛邀请众人上岛,全然是一片好意,为的只是共同参研岛上的武学典籍,神功绝学。
原来几十年中,到了侠客岛的武林豪杰,并不曾死去,而是一心留在岛上钻研武学,而非众人想象的死于非命。
这一切的一切,都彻底颠覆了众人心中的观念,不少人惊愕不已,久久不能回神。
冷静下来之后,便升起了浓浓的好奇心,对于那个吸引了几十年几百个武林高手的武学典籍垂涎不已。
由龙木二位岛主带着众人走入了一条狭长的甬道,石阶如林,幽深莫测,似有一种无形的魔力,令人忍不住想要探究一番。
看着众人走入了第一间石室,龙木二岛主对视一眼,慨然叹道:“这下他们都明白了。”
“是啊,他们总算是明白了,只是不知众人之中,可否有人能够解开你我二人心中的谜团啊!”
“难,难,难啊,三十年中,来到这岛上的,无一不是才智卓绝之辈,可他们全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这一批的同道,怕也要重蹈覆辙呀。”
这二人虽说每隔十年,便发一次铜牌,到中原邀请各方高手来岛,参研岛上的武学奥秘,可这么多年来,每每都是失望而归,他们心中已然麻木了,虽还存有一丝希望,可自认渺茫。
“二位却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别的且不说,贫道那徒儿,此番定有所获,这岛上侠客行武学图解的秘密,他便可以解开。”
二人正谈论间,耳边忽然传来一句话,令他们霍然变色。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太元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他们身边,而他们却没有丝毫察觉,这等事情对他们二人来说,简直是件不可思议之事,这些年来,他们二人虽没有彻底破解古洞石室内的武学图谱秘密,可一身武功已然登峰造极,自问天下间无人能比,可今日却被人欺近身边仍然不曾发现,这是何等震撼的一件事情。
“这太元道人好生厉害。”龙木二岛主心中涌现出这么个念头,不过更令他们在意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太元话中所说,他的徒儿可破解侠客行图解的秘密这件事情,此事是他们一生执念所在,这些年来,所作所为,虽有其他意图,可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开心中这个疑惑,此时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不能不动容。
“道长所说,你那徒儿可以解开这岛上武学图解的秘密,不知可是真的?”
龙岛主匆忙问道。
“贫道说可以,那自然可以,这侠客行的图解,虽说奥妙无穷,每个人参研之后,都有所得,却又截然不同,可到底也只是一份武学图解罢了,只要掌握了真正的方法,想要破解图解中的真正奥妙,又有何难?”
太元的话说得极为肯定,不说他本就清楚这侠客行图解上的奥妙,就算是一无所知,以他如今的武学境界,想要参透这石洞武学中的秘密,也不是什么难事。
“还请道长赐教!”
龙木二人闻言彻底动容,同时行礼道。
“呵呵,二位请。”太元淡然一笑,当先进入了第一个石室之内。
这第一室内所刻画的便是侠客行的第一句,赵客缦胡缨,此室内的石壁之上所画的图形,便只一个青衫书生,寥寥数笔,便已极为传神,显露出留书之人的书画造诣极是深厚,那书生衣衫飘飘,状似欲飞,人物图谱旁边,是一段段的注解文字,其中子曰诗云,好生繁复。
龙木二人随着太元进入室内之后,第一反应便是去看那石壁上的注解文字,看了片刻,仍然如以往一般,谜团重重,不甚了了,再一看太元,却是神思集中在那一副书生图上,仿佛看到了最为瑰丽的景象。
“二位且放空心灵,只看这图画便可,至于那些注解文字,都无须在意。”
太元说完,也不管龙木二人,自己先留心感悟起来,以他此时的境界,一思一念,都可操控自如,心意一动,诸般念头都可斩断,随时可进入空灵澄澈之境,此时放空心神,也不去管那些图画中的笔画是否妥当,符合书画之理,而是全心感悟那笔画的走向流动,不多时便觉得体内真元流动,按照一种玄妙的路线开始运转,沿途破开一道道穴位,不多时,他便照着那图画演练了一遍,只觉得心旷神怡,体内真元越发多了几分生机,很是玄奥。
此时他身边的龙木二人,浑身气息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太元眼神一扫,便知道这二人有所收获。
这第一句的石刻之中,蕴含的便是一套内功心法,旨在破穴贯经,事半功倍,由此而筑基,日后修习内功,自是无往而不利。
看完了第一个石刻,太元也不管正在感悟的龙木二人,转而继续向前,走入了第二间石室。
侠客行第二句"吴钩霜雪明",看上去是使剑的招数。有人认为这一路剑法的总纲,乃是"吴钩霜雪明"五字。吴钩者,弯刀也,出剑之时,总须念念不忘"弯刀"二字,否则不免失了本意。以刀法运剑,那并不难,但当使直剑如弯刀,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方是"吴钩霜雪明"这五个字的宗旨。
而侠客岛壁上的注解又说:鲍照乐府:"锦带佩吴钩",又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个"佩"字,这个"带"字,才是诗中最要紧的关键所在。吴钩虽是弯刀,却是佩带在身,并非拿出来使用。那是说剑法之中当隐含吴钩之势,圆转如意,却不是真的弯曲。有人认为,"吴钩霜雪明",精光闪亮,就非入鞘之吴钩,利器佩带在身而不入鞘,岂不是没有道理?许多极聪明的武林人物,就此被误入歧途。
太元既清楚其中的奥妙玄机,自然不会按照注解上的文字去理解,反而竭力淡忘那文字之意,只是留心文字上的笔画运转,方位变化,如此一来,不多时便找到了其中的奥妙,每一个文字都似一柄柄长短不一的剑,有的剑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飞,有的横掠欲坠,诸般形状,大不相同,一一看过之后,心意感应,真元运转,在周身穴道经络之中流动搬运起来。
这一句内所蕴含的武学奥秘,还在于内功修习,旨在积蓄内力,炼精化气,搬运周天。
接着是第三句,银鞍照白马,壁上所刻图形,画的是一匹骏马,昂首奔行,脚下云气弥漫,便如是在天空飞行一般。太元心意一动,图谱上的画面便存想于心,没有丝毫遗漏,接着仔细感悟,那骏马图形上并无玄机,反而是那马下的云气,大有奥妙,每一团云气,都形状不一,存想片刻,便只觉得浑身飘然欲飞,脚下升起一股狂奔的冲动,他也没有压抑这种感觉,反而顺着心中的感觉急速奔驰,只见石室之内,太元恍如一道青色的电光,四处穿行,残影重重,几乎看不到他的真形所在,所见所感,都只是视觉残像,由此可知他此时的速度是何等迅捷。
那图谱之上,骏马之下的云团,每一个云团都是一种轻功身法的变化,其中步法玄妙无双,不仅有远距离的长途奔袭,又有方寸之内的腾挪闪烁,可说是一种极为上乘高深的轻功。
"侠客行"一诗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间石室图解。太元游行诸室,不管壁上文字,只从图画中去修习内功武术。那第五句'十步杀一人',第十句'脱剑膝前横',第十七句'救赵挥金锤',每一句都是一套剑法。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与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轻身功夫;第九句'闲过信陵饮',第十四句'五岳倒为轻',第十六句'纵死侠骨香',则各是一套拳掌之法。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诺',第十八句'意气素霓生',第二十句'烜赫大梁城',则是吐纳呼吸的内功。
他这一开始参悟侠客行图解,便万事不管,一门心思地钻研,加之他本身境界旷古绝有,怕是这留下侠客行图解的前辈高人,也不一定有他如今的境界,所以修习起来,极为迅速,只是花费了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便把二十三个石室全数都参研了一遍,其中记载的武学也被他一一领悟透彻,融入了这身武学之中。
这一番修行,当真是大有所获,这侠客行的武学,可谓博大精深,每一诗句当中的武学都可算得上是武林中的神功绝学,这么多厉害的武学汇聚起来,而且还融入了一首诗文当中,由此可以想象当初留下这石壁之人的境界之高深,太元虽自问不弱于人,可到底也从这诗文之中,领会出了诸多自己以往忽略的武学奥妙,一身境界大有长进,周身气息混元不漏,朝着武道金丹之境又前进了一步。
到了他这一步的功夫,每每想要有所进步,都难如登天,可在这侠客岛上一番参悟,便有不小的进步,也从侧面说明了这岛上武学的厉害之处。




求道武侠世界 第十九章 武道金丹
一首侠客行的古诗图解,便蕴含了古往今来极为上乘的武学至理,此番上岛的中原群雄,终究还是与以往一般,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太元游走了二十三个石室,参透了二十三句古诗图解,其中所载之武学,全都了然于心,收获匪浅。
恍恍惚不知日月,这一日他已经只剩下最后一间石室不曾观看,也就是侠客行的最后一句古诗图解,白首太玄经!
收拾好心情,太元迈步走入了最后一间石室之内,这一间石室,面积广阔,石壁嶙峋,脚下空旷有声,比起前面那些石室却是大的多了。
石室内的一面石壁之上,便是最后一句的古诗图解。
前面二十三个石室都有图画,可这最后一室,却是只有文字,不见半点图画,一眼看去,偌大的石壁之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看去,太元便发现,这石壁上的文字,个个深奥无比,笔画诡异,竟是上古的蝌蚪文。
这蝌蚪文,由来已久,传承莫测,即使太元历经几世,对于这石壁上的文字,也可说知之寥寥,好在他事先已然知晓了这石壁上文字中的奥妙,对于不识得壁上文字也不以为意。
这些蝌蚪文,便是所谓太玄经了,这部经文之奥妙,不在文字,不在义理,而在于蝌蚪文中蕴含的经络穴位图谱还有真气搬运变化之道,通晓了这些,便算是真正练成了太玄经。
此时这最后一间石室内,空无一人,就连原本整日里在此苦苦参研的龙木二位岛主,也因为受了太元的指点,到其他各处石室内去参悟武学了,所以此地很是僻静。
太元敛息凝神,不多时便进入空灵之境,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了石壁上所写的太玄经上。
一开始毫无所获,那密密麻麻的蝌蚪文一片扭曲,令人头昏脑涨,半点异样也不曾出现,不过太元也不气馁,继续潜心参研,果不其然,又过得片刻,他神思恍惚中,便陡然发觉那石壁上的蝌蚪文字都似乎蜿蜒游动,跳跃奔腾起来。
太元灵觉庞大,整个石壁上的太玄经文字全都在他感应之中,此时此刻,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一个个玄奥深邃的蝌蚪文,都变成了一个个穴位,一条条经络,这些东西之中似乎蕴藏了人体之中最为深刻的奥秘,幽深之极,每一个穴道变化,经络挪移,都暗合武学至理,当下太元也不犹豫,就按照那蝌蚪文上的记载的变化开始搬运真元,调理气息。
体内气息绵绵,真元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时一经运转,当真如天崩地裂一般,轰鸣不绝,太元周身似有一层蒙蒙玄光笼罩,深邃之极,玄之又玄,又仿佛有阵阵清音从他体内散发出来,迷迷蒙蒙,宛若古老的道音,震荡血气,淬炼骨髓,凝练筋肉,纯化真元,种种神异之极的变化开始在他身上出现。
这一刻,太元本就圆满圆融的肉身,再度发生蜕变,体内气血如虹,筋骨如龙,脏腑似有雷鸣,肌肤散发如白玉般的光泽,恍惚中,似乎成就了传说中的仙肌玉骨。
纯净,澄澈,清香袅袅,霞光重重!
体内气机澎湃跌宕,太元谨守心神,仿佛看到地狱似火,白骨如山,又有红粉骷髅,红颜一瞬,又有恶鬼如林,狰狞凶恶,种种世间最为险恶凶残之相都一一经历,太元深知,这些都是心中之魔头,灵魂之杂念,他若不能保持灵台清明,势必要沦陷其中,瞬间便会神智错乱,精神疯狂而亡,所以半点马虎都不敢有,心若冰清,澄澈明透,一层层慧光散发,种种杂念魔头便似阳春白雪般消融一空。
轰隆,心头巨响,太元周身气血凝聚,真元收敛,混混沌沌,熔炼唯一,出丹田,过膻中,经十二重楼,直冲识海灵台。
精纯的生机,浩瀚的能量,猛然在识海中炸裂开来,太元识海深处,光芒大放,道音茫茫,苍凉古老,似从亘古而来,一团无形无质的光芒凝聚起来,隐约成人形,依稀便是太元的模样。
灵魂凝练,元神初成,受此激励,太元丹田混茫炸开,一团金灿灿的光辉爆发出来,周身气息一放即收。
元神初聚,武道金丹之境,便是水到渠成,这一刻,太元终于踏出了这关键的一步,成就了无上武道金丹。
“哈哈,原来如此,太玄经,好一个太玄经,竟是炼气化神,成道元神的无上之术,已然不是凡俗武学可比了。”
1...159160161162163...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