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荒散人
赵敏气急,胸口剧烈起伏,却也无法可施,冷哼一声,心中很是不爽。
“张真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但愿你武当可以支撑起中原武林的大旗,不要随便就被人给灭了。”
留下一句狠话,赵敏带着麾下的众人离开了紫霄宫。
玄冥二老等人虽受了重伤,可到底没死,也被她带下山去。
对于这一点,不论是张三丰还是张无忌,都没有阻拦,今日的事情就算是这样了结了。
喧闹的紫霄宫终于安静下来,一场风波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太元道人把到手的黑玉断续膏交给了张无忌,就在一个武当道士的带领下到客房休息去了,至于张三丰和张无忌会说些什么,他也没有多少兴趣知道。
第二日一早,殷天正和韦一笑带着一众明教弟子还有殷梨亭上了武当山。
张三丰也见到了殷梨亭的下场,自是唏嘘不已,他的三弟子如此,如今连六弟子也是如此悲惨,作为一个百岁老人,心中的伤感也无需多说。
好在张无忌已经连夜检测了黑玉断续膏的药性,对于俞岱岩和殷梨亭二人的伤势还是有些把握的,这也算是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两个伤员自然有张无忌去照料,其他人在这件事上帮不上什么忙,也就不过多理会。
今日的武当山上,还有一件更为精彩的事情要发生。
明教教主太元,和武当张三丰要切磋武道,这个事情造成的轰动,毫不亚于昨夜赵敏一行人前来紫霄宫捣乱。
两人一个是天下第一大宗师,一个是来历神秘的明教教主,这二人切磋论道,含义非同小可。
就连俞岱岩和殷梨亭这两个伤员,在被张无忌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势之后,也赶赴后山,想要一观这场论道。
山风徐徐,武当后山清幽寂静,草木葱郁,张三丰和太元道人已经相对而立,静静地彼此对视。
“张真人,贫道期待这一天好久了,但愿你我此番论道,能有所得!”
太元微微一笑,面色罕见地柔和下来。
“太元小友身怀绝技,境界高深,老道也是颇为之喜,咱们这边开始吧!”
张三丰朗声一笑,浑身气息隐隐有些波动,对张三丰来说,这次论道的机会也是弥足珍贵,早在几十年前,他就是天下第一高手,想要找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都难以如愿,所以才在武当山上一住就是几十年,下山的次数寥寥无几,高处不胜寒,对于一个武者来说,无敌也是一种寂寞。
距离二人几十丈外,就是殷天正,韦一笑,张无忌,殷梨亭,俞岱岩等人,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当世两大宗师级别的高手论道,这样的机缘,对于习武之人来说,着实太珍贵了,所以只要有机会,就绝对没有人愿意错过,就如俞岱岩和殷梨亭,本来应该今日就开始治疗伤势的,可因为张三丰二人的论道切磋,不得不推迟几天。
众人心情激动间,太元道人和张三丰已经动上了手。
几乎是在同时,二人眼神皆有光芒一闪,身形飘然若羽,缩地成寸般,眨眼就是几丈距离消失。
二人都是赤手空拳,所以这一番切磋的就是拳脚功夫,张三丰气息动静和谐,一举一动,都蕴含一股飘然道意,轻轻一掌拍出,绵绵柔柔,看似毫不着力,实则蕴含着恐怖的内家真力,一旦爆发开来,立时就是石破天惊。
一开始双方只是试探,所以张三丰这一招乃是武当绵掌功夫。
“好绵掌!”
太元道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张三丰绵掌使出,不论劲力,招数,还是角度方位,都无懈可击,圆融如意,大声赞叹一声,脚下不丁不八,同样以绵掌应对。
他早在鹿鼎世界,就创出了一门绵掌功夫,随着他修为的不断精深,这门掌法也变得越发厉害,此时正好可以应对张三丰的武当绵掌。
两人身形一沾即分,大袖飘飘,步伐变化,一连串绵掌功夫使出,令人眼花缭乱,一声声沉闷的碰撞响起,空气都噼啪作响,似有一层层无形的气流从而来交手之处蔓延出来,形成一团团漩涡,周围尘土枯叶,都被席卷而起,诡异地悬浮在虚空中。
片刻功夫,二人就过了几十招,彼此眼神越发清亮起来,张三丰时而绵掌,时而震天铁掌,时而太乙八卦掌,种种武当拳掌功夫在他手上使出,行云流水,任意所至,招式变化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似有一层玄妙的韵味存在,把他一身诸多武学招式全都串联了起来,不论何等招式,何等拳脚掌法,在他手上,都拥有了莫大的威力,有了独特的神韵。
这才是一代宗师的手段,化腐朽为神奇,比起一般的习武之人,照本宣科不知要强上多少。
太元道人自也不落后,他的一身功夫大多都在剑术之上,可拳脚功夫比起一般的习武之人也要强上不知多少,自创的绵掌功夫,华山破玉拳法,混元掌,乾坤大挪移,等等诸多武学信手捏来,随意一动,都是一着妙招,更为厉害的是,他已然深悟剑道,即使手中无剑,可以指代剑,仍然有洞穿金石之威。
这二人招招精妙,却又轻盈淡雅,毫无烟火之气,战到后来,连气劲碰撞之声都渐不可闻,这是他们对力道的掌控已经入微,劲力含而不露,这又是一番武学境界。
旁观的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往日武学中的不顺畅之处,在太元道人和张三丰的切磋之中,都纷纷找到了答案,心神畅快无比,每个人的对武学的领悟都更上一层,大有收获。
噗,轻轻一声闷响,张三丰和太元道人一触即分,飘然后退。
“哈哈,小友好精妙的功夫,老道佩服!”
“张真人一身武当武学,自称一体,圆融如一,贫道不如也。”
二人大笑一声,心下都有所得。
“张真人,且使出太极功吧,咱们今日的论道,这才开始!”
太元道人说着,脸色郑重起来,刚才一番切磋,二人看似斗的激烈,实则只是彼此间的一个试探,一次热身,正如太元所说,真正的论道才刚刚开始。
“不错,正该如此!”
张三丰点头,他自是明白太元话中之意,刚才二人的切磋,他不曾使出太极功,而太元道人也不曾使出自己最擅长的剑道修为,可以说二人还没有用出真功夫。
旁观众人已是骇然,刚才那一战,已经让他们惊叹无比了,可还算不得真正的开始,如何不让众人震惊。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章 剑意沸腾
【昨日有事出门,算作请假了,今天恢复更新,月初了,大家月票投起来啊】
两口长剑发出悠扬的颤鸣声,张三丰和太元道人的气质大变,一剑在手,已再非凡尘。
太元一身气息古井不波,如井中皓月,清冷淡然,又有一种造化运转的漠然无情味道,这韵味虽只是一丝,可已然惊天动地,这是一种道韵,更是一种剑意。
无情剑意,太元以太上之心,凝无情剑意,一剑过处,飘然似仙,淡漠如道。
张三丰的气质也截然不同,冲和淡然,一股太极真意环绕身周,虚空气流都变得沉重滞涩起来,不是拳意,不是剑意,而是真意,正如张三丰的武学,博大精深,阴阳相济,包容天地。太极拳是他,太极剑也是他,拳剑之间,已是没有明显的分别。
这等境界,比起太元道人来说,只高不低。
两人气势碰撞,浩瀚的精神道意凌空,纷繁交错,虚空噼啪作响,似是有缕缕电光在流动,这等奇异之相,在旁人看来,宛若神迹。
“这,这怎么可能,武功还能练到这个层次?”
韦一笑这些时日,蒙太元道人传授玄冥神掌,一身的寒冰内力已经转化成玄冥内力,而且痼疾已去,一身玄冥神掌的功夫也算有所小成,即使比不上玄冥二老几十年精修,可比起以往已然是强大了不止一筹,在明教一众高层之中,实战能力能与他相比的,也就杨逍和殷天正两人罢了。
可如今见到太元与张三丰的切磋比试,脸色骇然,不禁叫了出来。
“这是精神意志的修行,教主和张真人的武学已经超出凡俗,应该是进入了传说中的先天妙境,此刻是他二人意志精神的比拼试探,凶险莫测,非同小可。”
殷天正面容郑重地说着话,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这一场惊天动地的比试。
“先天?”
此言一出,众人更为惊骇。
“外公,何为先天?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张无忌武学见识最为浅薄,即使身怀武林中最上乘的神功秘诀,可对诸多武学常识,依然所知不多,闻言疑惑地问道。
“先天之境,玄之又玄,除了内家功力需要登峰造极,打破天地之桥,沟通内外乾坤之外,还要洗练精神意志,参悟武学真意,两者结合,一者炼精化气,一者炼气化神,唯有如此,方能踏入先天妙境,多少年来,成就这一步的习武之人,凤毛麟角,千万人中难出一个,先天大道,难,难,难!”
殷天正说到最后一连三个难字,深深地震撼了张无忌的心灵。
他本以为,先天境界也就是内功登峰造极,功力深渊莫测,却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诸多玄机,先天境界,绝非他想象的那般简单容易。
“且看,动手了!”
果然,张三丰和太元道人稍微试探片刻,同时轻啸一声,激斗在一起。
太元道人面对张三丰这等高手宗师,自不会有半点保留,他长剑如练,剑光迅捷诡异,身法飘渺难测,如一团青色的影子般,围着张三丰一连刺出了不知多少剑。
狠辣,迅捷,诡异,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看出真形。
太元眼下所使的正是辟邪剑法,他上一世参悟诸多剑术,这辟邪剑法上的造诣非同小可,甚至他一身内功源头,都蕴含辟邪剑谱中的内家奥秘,如今以先天境界催动辟邪剑法,当真如鬼魅飘忽,杀机森然凌厉,放眼望去,便是一团青色的寒光敛成一团,张三丰的身影已然消失无踪,彻底被太元道人无双的诡异速度给包围起来。
张三丰眼睛一亮,长剑划圆,丝丝缕缕的剑气在身边环绕,似团团漩涡,吞吸挪移,种种奇妙的力道形成一片力场,不论太元道人剑术如何迅捷诡异,出招如何狠辣凌厉,到了他身前三尺,森冷的剑气光芒都被瓦解消散一空。
他的身前三尺之内,似是一片真空虚无,不破,不入,亿万灾劫难加其身,这样神妙无双的剑法,正是太极剑法。
这套剑法,在张三丰手上使来,比起张无忌不知要玄妙多少,其中的韵味难测,神意不断,练剑成丝,实是天下最顶尖的通玄剑术。
“张真人好剑术,好一个太极真意,有此神意绵绵,几可立于不败之地。”
太元道人长笑一声,大为赞叹。
“太元小友剑术精绝,如此一门剑术,老道空活百岁,竟全然不曾见识过。”
张三丰回应。
“这套剑术,乃贫道早年所学,名为辟邪剑法,实为天下快剑之巅峰,只是张真人你的太极剑法,最擅以慢打快,后发制人,今日已然失去了效用。”
二人一边说话,手上却是不停,放眼望去,两人身边环绕一层蒙蒙剑光,周围众人竟是连他们的面容身形都无法看清楚,像是笼罩了一层蒙蒙雾气。
辟邪剑法,五岳剑法等等诸多精妙剑术全数使出,太元道人心怀畅快,有张三丰这样强劲的宗师对手,他的一身剑术都可肆无忌惮地发挥出来,心气之舒畅,前所未有。
张三丰也在心中暗赞,太元的剑法之繁复,剑术之精妙,当真是天下罕有,他百多年来,都不曾见识过如此广博玄妙的剑术。
旁观众人大饱眼福,此等剑术激斗,其中蕴含的武学道理,剑术玄机,一一显露出来,触类旁通之下,都深感大有所获。
“张真人,且小心了,看贫道的太元剑法!”
太元一声轻啸,神色肃穆,剑意长啸,浩瀚的先天真气都似化作了无穷剑气,从他周身百窍之中喷吐而出,凌厉的气机令人心颤。
草木颤动,虚空似有无穷细小的剑气在不断切割,粉碎,尘埃破灭,草木寂灭,这一番气势下,太元仿若化作一口通天神剑,散发出漠然无情的气息。
唰,一剑光寒,似百花凋零,万物死寂,这一剑冰冷无情,道意卓然,横跨时空,泯灭生机。
张三丰只觉得一股浩大锋锐,太上无情的剑意铺天盖地而来,剑光未到,剑意已然袭来,斩断精神心灵,至高至利的一剑,让他面色郑重起来,衣袍鼓荡,一重重浑厚纯阳的先天真气绵绵不绝,手中长剑却越发缓慢,所过之处,虚空却留下层层残影,玄奥深邃。
轰!气流爆炸,汹涌澎湃,似长河崩塌,山峦倾覆,几十丈之内,尘土四起,林木粉碎,虚空似有无数绵密的剑气碎片在疯狂切割,让人肌骨发冷。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一章 先天三境
张三丰也是先天宗师,而且是宗师中最顶尖的一个层次,一眼就看出太元道人这一剑的厉害,这一剑,太上无情,以我心印天心,剑意如铁,剑光呈芒,简直就是对肉身和灵魂的双重斩杀。
抵挡住了剑光而挡不住剑意,就要被斩杀-精神灵魂,最后变成傻子植物人,抵挡住了剑意袭杀,若拦不住剑光绞杀,同样凄惨,直接被斩杀了肉身,肉身一灭,人也就死了,所以这一剑,双重斩杀,任何一重都惊心动魄,不容小觑。
张三丰自也不例外,正是明白这一剑的厉害,他才要更加小心。
于是手中长剑舞动,圆圆圈圈,太极真意绵绵不断,一剑之下,剑气如一方太极神图,立时便和太元道人的惊天一剑碰撞在一起。
爆炸声起,二人双双后退,张三丰退出了三步,而太元道人却退出了五步。
眼神一缩,太元心头一叹,知道自己的武学境界和张三丰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筹,虽只有短短两步的差距,可在他们这等宗师眼里,这个差距已经极为可怕了,甚至是生死之间的分别。
“张真人高明,贫道却是输了一筹。”
太元道人虽逊色一筹,可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张三丰是什么人,那是天纵奇才,一代宗师,古往今来这般人物都没有几个,今日自己败在这样人的手中,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太元小友过谦了,以你今日的剑道修为,和老道相比也只在伯仲之间,再说了,我等论道,何必非要分出个输赢呢。”
张三丰很是豁达,对于这神秘的太元道人也有几分赞叹,此人一身剑术之高深,天下无双,而且剑道精纯,比起自己来还要胜上一筹,这一点他却是瞧得明白。
两人寒暄几句,双双盘膝而坐,恢复精力。
刚才虽只是短瞬的交锋,可其中花费的心力精神着实不小,如他二人这般修为,彼此论道,一招一式,都要慎之又慎,每一招都蕴藏着自身的精神意志,武学真意,所以即使他们境界高深,先天真气绵绵不绝,可依然感觉到一阵疲惫。
“张真人,何为先天?”
半响之后,旁边的张无忌等人都看得有点迷糊了,太元道人和张三丰再次有了动静。
却是太元出口发问。
“先天者,归元炼真,通达百窍,天地与我相连,内家功力臻至化境,此为炼精化气之功夫,返后天为先天之气息,再一也,参透神意,武学唯心,心意一动,则万般皆动,真意长存,此谓之拳意,剑意,刀意,种种真意是为武道神意。出招而有神,就是如此,此一步功夫,当为炼气化神之境。”
张三丰思虑少许,徐徐而说,字字珠玑,堪称经典,只是玄之又玄,境界不足者,想要领悟玄机,还有些困难。
“先天之境当有几重?”
太元再问。
这一问也是他的疑问,自成道先天之后,他便有些迷茫,一身功力虽越发精纯,精神敏锐,神思澄澈,可却没了以往那种突飞猛进的感觉。
特别是今日和张三丰一战,他很清楚,张三丰也未曾突破先天的桎梏,和自己仍然在一个境界,可精深微妙之处,却又比自家强上一筹,这其中的玄机,他很想弄个明白。
“原来如此,却是这般,太元小友却是执着了,先天之境,和后天不同,每一重进步,都在潜移默化,心灵感悟之中,若是强求反而不美,不过今日既然说起,那老道也可分说一二。”
张三丰心胸豁达,对太元道人也不曾有什么隐瞒之意,虽说这些都是他这些年精心参悟出的武学至理,按说应该弥足珍贵,可张三丰一代宗师,却也没有凋敝自珍的想法。
“先天第一步,便是精气神合一,洞开天地玄关,这一重可为洞玄境,第二步,自身圆满,内外合一,可入胎息妙境,当为胎息境,第三步,天人合一,精神契合天地,洞彻玄虚妙谛,可为天人境。”
字句娓娓道来,张三丰语气平和淡然,似在叙述武学之真谛,大道之玄理,令人如痴如醉。
太元心头霍然开朗,精神明澈,从来未有这么一刻,他对先天境界的修行有如此清晰的了解,如今听了张三丰的一席妙语,可谓拨开云雾见月明,心神空明,体内的先天真气都变得活泼灵动起来。
“先天,原来如此吗?”
太元道人欣喜万分,今日武当之行,可为收获良多,比起什么神功秘诀都要来的珍贵。
张三丰不愧为一代宗师,百年修为,非同小可,对先天境界的领悟还要在他之上。
“张真人如今怕是胎息已成了吧?”
太元轻声问道,虽是疑问的话语,可语气却是很是笃定。
他自察己身,已然知晓自己当下的修为怕只是洞玄境,至于胎息妙境,还差了一丝韵味,而张三丰的修为,应该已达胎息。
“不错,老道创出太极拳剑,心神明悟,大道在心,自身终于圆满,成就胎息之境。”
张三丰点头,他此番突破,却也是因为总结一身所学,参悟出太极真意,创出了太极拳剑的无上绝学,凭借此等深厚的积累,一举成就了胎息之境。
“果然如此!”
太元心中说了一句,对于张三丰进入胎息之境,他并没什么意外,若不是张三丰的武学境界比他要高深一筹,他也不会在刚才的论道中处于下风,毕竟他以剑术入道,比起一般的先天宗师都要厉害一筹,剑道的杀伐之力已是诸多武学中最凌厉的。
一场论道,不论是太元道人,还是张三丰,都收获良多,到了他们的境界,闭门造车终究不可取,与人交流,论道天下,才能触类旁通,激发灵感。
不止如此,张无忌,殷天正等旁观之人,也见识到了武学高深层次的风景,对将来的武学修行大有裨益。
武当山上一座偏院之中,太元潜心修行,参悟武学,领会论道所得。
他双目微闭,呼吸若有若无,幽深绵长,一呼一吸间,似有玄妙的韵味,体内先天真气绵绵流动,不断在诸多经脉穴窍中运转,淬炼气血皮膜。
心神空明,古井不波,太元道人脑海中似有无数光华在闪烁,种种武学纷纷浮现,最为明显的是一缕缕剑光,纵横交错,诸般剑法纷至沓来,神意不绝,剑意洗练,这是一个自悟的过程,刚才和张三丰一战中的一幕幕场景,都在此时浮现出来。
“胎息,乃先天之胎息,这便需要真气精纯凝练到极限,至精至纯,联络周身百窍,正奇诸经,达到自身圆满,不假外求之境,对于心意精神的要求苛刻艰深,若精神修为不足,自是难以真正洞彻自身玄机,把握真气变化,血脉流动之玄妙,想要达成胎息之境,便遥遥无期。我的剑意虽凌厉森然有余,可凝练精纯不足,而且一身先天真气也未曾彻底圆满,接下来却是要花费一番功夫了。”
太元道人心神平和,却有种种思绪念头在闪烁,一动一静,暗合阴阳变化之天数,玄之又玄,似是静心,又仿若杂念纷繁,却不能动摇他半点心境,这等对自身精神意念的掌控,已然不是一般习武之人能够想象的了。
等他再次睁开眼眸,天色已然渐渐暗淡下来,却是过了四五个时辰了。
武当山上的夜幕,静谧悠然,只是此时对武当众人来说,也没有享受夜幕静美的心思,武当的中坚力量,张三丰的几个弟子,此时生死未卜,被元蒙朝廷所擒,还需想办法把这些人救出来。
紫霄宫内,武当众人汇聚一堂,就连张无忌也赫然在列,此时此刻,他不是明教的副教主,而是张三丰的徒孙。
“太师父,按照那赵敏郡主的说法,大师伯等人怕是已经被他们所掳,当务之急,是要查出他们如今所在的位置,咱们好准备救援事宜。”
张无忌面露焦急之色,这件事情很是棘手,以元蒙朝廷的实力,想要悄无声息地把武林中的各派高手关押囚禁起来,实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对武当派来说,想要找出他们的踪迹,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元蒙诡诈,此次行动,迅如雷霆,丝毫痕迹都没有留下,想要找到远桥他们的踪迹,怕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张三丰眉头紧锁,哪怕他的武学修为鬼神莫测,可到底不是真正的鬼神,想要在茫茫天下中把宋远桥等人找出来,还力有未逮。
“师傅,那赵敏既然是元蒙朝廷的郡主,您看她会不会把大师兄他们全都带到京城去了?咱们要不要直接去京城救援?”
殷梨亭躺在软榻上,面色微微有些苍白,显是身上的元气还不曾恢复,到底是被捏断了四肢骨骼,这等重创,哪怕他功夫不弱,却也是大损元气之事,哪里有那么快便好起来的,只是此次关系到武当派生死存亡的大事,作为武当七侠的一员,就是强撑,也要撑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