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荒散人
太元语气坚决,这事本就是他一早决定好的,自然不会更改。
“教主,这不行啊,我何德何能,如何能够做得明教教主,还请教主收回成命!”
最震撼的还是张无忌,此时听了众人的喧哗才完全反应过来,连忙大声说道。
“呵呵,无忌,你也不用多言,这几年来,贫道闭关不出,你这副教主做的很好,更是为我明教征战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事有目共睹,你就不必推辞了。”
太元摇头,他早就对明教现在的情况做了了解,知道张无忌这个副教主这些年来做的很称职,此时的张无忌和原著中完全不同,这些年来,更是随着明教大军四处征战,由于他武功卓绝,心怀宽广,处事公正,仁心仁德,在明教上下的声望非同小可,此时由他来做明教教主之位,绝对不是什么问题,他本身在明教的威望,也只在自己之下,这一点也是让他非常满意之处,若张无忌这些年来一事无成,只是挂着一个明教副教主的名头,那他还真不敢把教主之位直接传给张无忌,只是此时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好了,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尔等日后听从无忌之令,统御明教群雄,建立新朝,务必以天下百姓为重,内部不可分裂,否则若让贫道知晓,必不容他!”
太元身形一纵,话音未落,人影已然茫茫不见。
留下大殿之内,一群明教高层连连叹息。
最后这件事情总算决定下来,几日之后,张无忌正式登上明教教主之位,诏令天下。
同时新朝的建立,也是如火如荼,不过半个月时间,就在元蒙大都城中,明朝正式建立。
张无忌登基为帝,年号神武。
这一年,也为神武元年。
而此时的太元,已经踏上了武当山。
武当后山,太元到来的时候,正有一阵阵激烈的劲气碰撞声不断响起,飞鸟皆惊。
眼神望去,一个青袍老道,龟形鹤背,身材高大昂藏,一拳一脚,劲力绵绵,周身上下,气机圆融,道韵玄妙。
与他对战之人,一袭紫袍,面白无须,出手间快如闪电,疾似雷霆,肉眼看去,仿佛有几十个紫色身影在出手一般。
这二人交手招招精妙,一快一慢,动静之中暗藏玄机,旁边正有几人看得津津有味。
此一群人,正是张三丰,轻雨,还有武当派的宋远桥等人。
求道武侠世界 第七十八章 三大先天聚武当
“果然还是来了。”
看到轻雨,太元暗暗点头,这人终归还是到了武当山。
也还在他的预料之中,武学进入先天境界,想要找一个论道之人,实在太难了,当今天下,恐怕先天境界的宗师,也就是太元自己,还有张三丰,轻雨这三人了。
“哈哈,张真人,轻雨,好兴致,贫道也来凑个热闹!”
长啸一声,太元身形一飘,直接加入二人的战团当中。
他赤手空拳,似缓实疾,双手分别打出一拳,拳势古拙凝练,似一座山峰碾压而去,分别打向张三丰和轻雨二人。
“咦?竟然是太元小友?来的好!”
张三丰眉头一挑,惊喜了说了一声,一个古拙凝重的拳头已经轰了过来。
他心念一动,手臂划圆,呈云手之势,一层层圆融绵密的劲气布在身前。
噗,轻声闷响,二人一触即分,张三丰只觉得太元这一拳之中,蕴含种种复杂多变的劲道,或刚或柔,或前推或后拉,这一拳劲力诡异玄妙,以他太极云手的精妙,都觉得手臂震荡,有一丝丝凝练诡异的劲力侵入,体内纯阳无极功运转,几个呼吸功夫,才完全消磨。
“好拳劲,这是崆峒派的七伤拳吧,太元小友竟然能使到这等程度,老道佩服!”
张三丰哈哈一笑,一眼就看出了太元这一拳中的玄机。
另一边,轻雨身形如云雾般飘渺,一缕缕如细针般锐利的劲气一连使出了几十次,才算是把太元的拳劲给磨灭。
自从太元胎息圆满,脏腑精气充盈之后,体内五气循环,这门七伤拳的功夫已经被他练到化劲,随意一动,诸多拳劲合一,其中蕴含的破坏杀伤之力,着实恐怖。
“张真人过誉了,两位在这武当山上,论道切磋,好生惬意,令人羡慕啊!”
太元轻笑一声,也不拖延,身形一窜,似灵蛇伏草,一扭一卸之间,便加入了二人的战团,拳脚挥动,无声无息,却内劲深藏,招式古拙,劲气连绵。
张三丰和轻雨对视一眼,也不多言,二人各展绝学,一者太极圆转,形断意不断,一者身形如电,唯快不破,一时间,三人走马灯似的在这武当后山交起手来。
随着他们劲力碰撞,天地间元气吞吐汇聚,形成一团团蒙蒙雾气,外面的宋远桥等人只听得拳脚轰鸣之声不断,却是难以看清楚具体的招数形态。
即使如此,宋远桥等人也不曾走开,而是神思凝聚,仔细感悟其中的劲力变化,武学真意。
这等情形,便相当于三大宗师高手亲自演化自身武道,若是他们从中领会出几分道理来,对自身的武学修为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时在众人精神感应当中,武当后山之中,似有一方太极,一团烈日,一口神剑,交相辉映,时而太极图吞吐阴阳道意,刚柔变化,精微奥妙,朝着那烈日和神剑镇压过去,时而又是一剑凌空,森然剑意斩断天地虚无,又或是一轮浩浩大日,普照天地,炽烈光芒熔金化铁。
这三种异象,便是太元三人的武学真意,各有不同,玄机不一。
越是激战,三人的武学真意就越发沸腾,几乎要在虚空凝成实质,本是纯粹的精神道意,隐然有种突破虚无变化,降临现实空间的韵味。
如此武学,几可算作神通了。
“宗师武学,这才是真正的宗师武学啊。”
宋远桥在众人之中修为最高,对太元等人的武学真意也领会最多,神情痴迷,恨不得永远地看下去。
其他的诸如俞连舟,俞岱岩,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等人,武学修为不一,从中感悟到的真意也有深有浅,不过终归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收获。
一声声惊叹不断响起。
如此也不得不说,张三丰此人眼力独特,门下几个弟子都是悟性不凡,能够从他们三大先天宗师的论道中有所感悟,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若是一般的江湖武人,匠气太重,只懂得照着前人的武学秘籍习练武功,即使练得是神功秘籍,可最终也不过是让江湖上多出一个武功高手罢了,只有灵性非凡,智慧高深之辈,才能够领会武学的真谛,从中参悟出属于自己的武学之道,只有这样,才算是有了成就武学宗师的潜力。
宋远桥儒道合一,相互印证,如今看了三大宗师的交手,心中灵感勃发,身上渐渐开始散发一种别样的气质,隐约间和周围天地有了玄妙的交流,这就是开始踏上参悟先天的道路。
其他的众人也各有领会,比如殷梨亭,一身精修剑术,太元道人的无上剑意对他的作用最大,参悟之后,身上也开始有一层凌厉的锋芒之势弥漫开来,假以时日,若是真的领悟出自身的剑意,踏入先天也大有可为。
张三丰,太元,轻雨,这三大先天宗师,论道切磋,相互交手,正是心神通明,不断吸收彼此的武学智慧,加入到自身武学当中,都有所进步。
呼,风声骤起,一团团白雾开始消散,太元等人三人各据一方,闭目冥思,却是不再动手。
“唉,可惜,可惜,咱家到底是先天不足,更进一步,已然是不可能了。”
轻雨最先清醒过来,颓然叹息一声,眼中充满惋惜之色。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总会有一线生机,却是不可失了向道之心啊。”
张三丰睁开双目,眼中光芒莹润,有种清明洞彻的光辉,听到轻雨的叹息,劝解了一句。
“说是如此,我咱家到底先天有缺,肉身有漏,如之奈何。”
轻雨何等境界,如今他的一身武学境界,隐约已然超出了先天洞玄之境,隐约进入了胎息的层次,可因为是个阉人,肉身有缺,无论如何都难以真正进入胎息妙境,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张三丰的话他自然明白,万事万物皆有一线生机,可这一线生机想要抓住是何等艰难,又需要何等气运和智慧。
“大有所得,贫道在此谢过两位道友了。”
太元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息,身前的虚空在他的吐息吹拂之下都似乎出现了一层层涟漪,可见他的脏腑之力强大的惊人。
求道武侠世界 第七十九章 内库武学龙象般若
经过刚才一番乱斗,相当于是张三丰和轻雨这两个先天宗师给他喂招,这对于自身武学的催化和领悟作用不是一般的大,隐约间,太元感觉到自身剑意愈发凝练,一身先天真气更加圆融玄妙,一呼一吸中与天地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先天胎息的境界已经彻底到了一个巅峰。
而且太元对于下一个境界,天人境界也有了更为深刻了解,只差一步,便可迈入下一个层次,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神妙境界。
只是这一步修行,在先天境界中最为艰难,天人之境,天人化生,天人合一,这等境界玄虚奥妙,难以形容,重的就是一个领悟,悟到了也许瞬间便可突破,若是悟不到,那终其一生说不定就会被卡在当前的境界。
所以对此他也没有强求,只能默默等待,增强积累。
三人论道一番,都各有收获,直到这时,张三丰才问起太元的来意。
“太元小友,你如今作为明教教主,老道听闻这些时日已经攻破了大都城,这个时节你怎么会来到武当山呢?”
张三丰脸上有些诧异,按照正常的情况,此时的太元正是忙碌之时,新朝建立,定鼎天下,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林林总总各种事情层出不穷,如何会有这等空闲来此论道谈武?
“哈哈,张真人,这事情很简单,贫道已经正是把明教教主之位传给你那无忌徒孙了,从此之后这些天下大事就都要靠他自己了,和贫道却是没什么关系了,正因如此,才有这等闲情逸致来武当山找你交流武学啊!”
太元哈哈一笑,却让众人狠狠地震惊了一番。
不论是张三丰还是他的几个徒弟,都满脸不可思议地看了过来,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了,明教教主,以前也许只是一方武林势力的首领,可此时此刻意义就完全不同,这明教教主同时也是天下之主,九五之尊,太元就这么轻易地把教主之位给传了出去,简直就是天下最震撼的消息了。
“你说你把教主之位传给了无忌?这是不是太过草率了?无忌年纪轻轻,他能担当的了这个重任吗?一个不好那可就是天下大乱的下场!”
震惊过后,张三丰就是深深的忧虑,他很清楚此时的明教教主代表着什么,以张无忌的手段,能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不好,明教内部若是出了问题,影响的可就不是一门一派的事情,而是整个天下九州了。
“张真人过虑了,你都有好几年没见过无忌了吧?他也不是小孩子了,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四处征战,见识广博,更重要的是他心怀仁德,这才是贫道看重他的原因,此时天下经过元蒙百年的残酷统治,黎民百姓深受其苦,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这就需要一个仁慈的君主才行,若是换上一个残暴不仁的,那才是一个灾难。再说了,以无忌此时在明教的声望,这个教主之位他还是做得的,江山之主也断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太元清楚张三丰的顾虑,于是稍微解释了一下。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就看无忌他自己的造化吧。”
张三丰摇头一笑,也不再多说。
“正是如此。”
接下来的几日,太元就住在了武当山,和张三丰等人谈论武学,动手切磋,每日里过的很是充实。
朝阳初升,武当山顶之上,云雾飘渺,宛若仙境,山顶的一块平台上,太元一身道袍,手执长剑,正在演练剑法。
他身形舒缓,剑式时缓时急,动静圆转,一丝丝剑光在身边环绕,时而沉重如山,时而轻柔如羽,或是动如闪电雷霆,或是静谧婉约。
此时他的剑法已经没有了固定的套路,而是随手而出,招式看似凌乱,实则神意内藏,蕴含最为上乘的武学道理。
只是这等武学道理,一般的学武之人自然看不出来,只有境界高深之辈,才能在他那看似简陋的剑法中瞧出一些精妙的玄机来。
剑招虽是朴实,可太元体内却是真气澎湃,恍若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周身百脉,诸多穴窍,五脏六腑,几乎处处都充斥着精纯绵绵的先天真气,随着他剑招舒展,一丝丝的先天真气不断融入他的血肉骨骼当中,不断淬炼着肉身,让他的先天之体越发纯净圆满。
这一步的修行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慢慢打磨,是一个水磨功夫,他在濠州城外闭关三年时间,一身内外都被打磨淬炼了一遍,堪称圆满,不过日长修行中仍然是不放过对肉身的淬炼。
而且修为境界到了他这个层次,先天真气淬炼血肉已经成了一种本能,几乎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有意无意之间,便已经完成。
演练剑法半个时辰之后,太元就不再多练,而是盘膝静坐,观察天地山川,日月虚空,感悟这天地间亘古而存的大道。
这是一个玄之又玄的过程,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到了这一步,太元已经开始天人境界的修行,肉身圆满,精神洞彻虚空,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无上妙境。
而他体悟这个过程的途径就是练剑,他以剑入道,就需要以剑来悟道。
若是张三丰,那就是打拳,他以太极拳成道,想要追求天人合一,还是要从太极拳中来追求。
时间如流水,武当山的日子,安静平和,太元万事不管,什么天下大事,江湖武林,都不放在他的眼里了,只是一门心思地在武当山和张三丰还有轻雨交流武学。‘
这个过程中三人也毫无隐瞒,张三丰的一身武学当初太元与他早就相互交流过了,此时又加了一个轻雨。
轻雨以前乃是大元朝廷的大内总管,而且一做就四五十年,不仅练就了一身先天境界的武学,成了一代宗师,而且见识也非同寻常。
他拿出的诸多武学都是大元朝廷百年的积累,有波斯武学,西域武学,天竺武学,中土武学等等许多玄妙精奇的武学秘典,此时也都拿了出来。
三人相互参悟之下,对天下武学的见识自然是大为增加。
其中让太元惊喜的是在轻雨所拿出的武学秘典当中,竟然还有一门龙象般若功。
对于这个密宗的护教神功他早有所闻,此时见了也是不胜之喜。
“这密宗的护教神功竟然会出现在大元内库,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大元朝廷,蒙古贵族,都崇信佛教,特别是藏区密宗,更是如此,当年蒙古夺取天下,也多有依靠密宗,有收藏这护教神功,也算不得什么意外。”
转念一想,太元就明白过来。
龙象般若功这门武功,在西藏密宗流传甚广,若是有心寻找也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这大元内库所藏,珍贵之处就在于龙象功十三层心法都很完整,这就弥足珍贵了。
得了龙象功,太元见猎心喜之下,直接就返回自己在武当山的住处,开始揣摩起来。
一本书册之中,完整地记载了这门武学的心法口诀,而且其中有藏文还有汉文,却是省去了他一番功夫,若是没有汉文译本,太元若是想参悟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不可。
粗略了翻看了一遍,对这门武学太元总算是有所了解,这龙象般若功,共分一十三层,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成。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如此成倍递增,越是往后,越难进展。待到第五层以后,欲再练深一层,往往便须三十年以上苦功。密宗一门,高僧奇士历代辈出,但这一十三层"龙象般若功"却从未有一人练到十层以上。这功夫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只是人寿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这一来,往往陷入了欲速不达的大危境。北宋年间,藏边曾有一位高僧练到了第九层,继续勇猛精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
这龙象般若神功,乃是一门极为玄妙的武学,与一般的中土内家神功截然不同,这门武学,重在磨练肉身,打磨血肉筋骨,所练出的内家真力,也全都被一身血肉骨骼所吸收,用来淬炼肉体,功夫给练深一层,便增加一龙一象之力,虽然说法有些夸张,可也能看出这门武功是一种以力取胜的武学。
其中更是有密宗佛教的三脉七轮的玄机奥妙,与一般的奇经八脉有所不同。
一连几天时间,太元都在房中参悟这门无上绝学,渐渐地也明白了其中的许多隐秘。
“难怪,这门武学越是练到高深处,就越是凶险,只因一般武林中人,精神修为不强,难以驾驭浩瀚膨胀的肉身神力,这才一运功力就癫狂而死,换到佛家的说法,应该就是要有高深的佛法修为,才能驾驭这等凶猛刚烈的神功。”
太元经过一番参悟,对这龙象神功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测,至于具体如何,还需要他进一步的体会。
求道武侠世界 第八十章 肉身蜕变
得了龙象般若神功,太元只是稍微揣摩了一番,了解了这门神功的玄机奥妙之后,就开始修行。
这龙象般若神功,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门练气功法,所练出的龙象真气,也全都用来淬炼肉身血骨,这无疑省去了太元不少麻烦,而不必担心与自己本身的先天真气相冲,反而有了自身浑厚的先天真气相助,修行这龙象功会事半功倍。
不过这一切都还是他的猜测,具体如何要亲身体验一番才能弄清楚,即使有什么隐患冲突,太元也有自信以自己现在的武学境界,完全可以镇压下来,而不会对自身有什么伤害。
静坐修行,以太元此时的精神境界,驾驭这门龙象功完全没有问题,片刻时间,他就感觉到有一缕缕暖洋洋的气息凝练出来,精神内视之下,一丝丝金黄色的真力凝练强韧,其中更有一种活泼泼的生机,很是玄妙,心念一动,他按照龙象功的心法口诀搬运真力,就觉得浑身一震酥麻,那练出的龙象真气直接融入了他的血肉骨骼当中。
真力虽少,作用也不甚明显,可太元此时对自身的洞察力太过可怕,不是一般的武者能够相比,立时便感觉到自身的变化。
本来纯净强韧的先天之体在融入了龙象真气之后,微不可查地强大了一筹。
“原来如此,这龙象真气果然是淬炼肉身血骨的无上功法,而且以我现在的功力境界,修炼这门功法的速度必然远远超出那秘籍上所载。”
看到了龙象功带来的好处,太元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开始修行起来。
以他先天胎息巅峰的境界,不论是精神修为,还是真气修为都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这龙象神功虽然修炼难度很高,可也难不住他。
只是短短三天时间,第一层功夫太元已经修炼成功,肉身越发坚韧强大,气血如龙,磅礴浩瀚,比起原先强了一大截。
有了这个好处,太元自然不会停下来了,龙象神功第一层,完全没有达到他的极限。
接下来的时间,他是万事不管,就连张三丰和轻雨二人也不多理会了,每日里关闭在房间里修炼神功。
床榻之上,太元宝相庄严,如一尊佛陀大圣一般,脸上隐隐有宝光流动,一呼一吸之间,如龙吟象鸣,一股股天地间的精气透过周身毛孔,被他炼化如体内,转化为龙象真气,同时他体内的先天真气也不短转化为龙象真气,双重结合之下,他在龙象般若神功上的修炼速度简直达到一种骇人听闻的速度。
五六天后,第二层功夫便已经练成,肉身再次进步了一大截。
第三层,第四层,足足两个月的时间,太元足不出户,在武当山闭关苦修,龙象般若功竟然被他练到了第七层的巅峰。
到了这个境界,他才感觉到隐隐有些压力,修行的速度缓慢了下来。
不过这样的速度,比起密宗历代的高僧们来说,还是望尘莫及的。
呼,一口气息吐出,房中似是刮起了一阵大风,窗棂噼啪作响,惊世骇俗。
眼眸睁开,似有一缕璀璨的金光一闪而过,这等肉身上的异象也是他这些时日的修行成果。
起身朝着门外走去,坚实的地面上一个个清晰的脚印由深入浅,直到他走出房门才恢复如初。
这却是他的肉身力量大增之下,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即使如此,也足够惊人了,此时太元只觉得自己体内血气澎湃,浩浩荡荡,肌肉筋骨之中蕴藏着恐怖的力量,有种打破山河虚空的感觉。
想想也不足为奇,本来太元的先天之体,就足够强大,经过先天真气淬炼的肉身,不论是坚韧程度还是力量都不是一般武者能够相比,此时又练了龙象般若神功,达到了第七层,一身神力再次增加了一半还多,他都感觉到自己只是肉身的力量,就不下一万多斤,这是多么恐怖的肉身神力,若是加上他的一身先天真气,那力量还要增强不知多少。
强,壮,这就是他现在的感觉。
“好一个龙象般若功,不愧是密宗护教神功,当真是奥妙无穷。”
太元心中大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