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杨玄感远远地看着大兴城高大的城墙,狠狠地一抽马,马儿负痛后长嘶一声,低着头全速狂奔起来,一下子就甩开了刘四李七的那两匹马,滚滚的烟尘中,一人一马如离弦的利箭一样,瞬间便冲到了护城河边上。
杨玄感咬了咬牙,狠狠地一踢马腹,顺便又在黄斑马的屁股上加了一鞭子,那马本就是可日行千里的宝马,这时受了刺激后,“希沥沥”地一声,一下子四蹄奋起,凌空越过了那条足有四丈宽的护城河。
黄斑马儿落地之后收势未及,差点一点撞上了城墙,幸亏杨玄感骑术过人,一勒马缰,那马前蹄高高地立起,后蹄一转,这才止住去势。
杨玄感心疼地摸了摸马的鬃毛,低声道:“好兄弟,对不住你了。”马儿似乎也通人性,摇头吐气,前蹄也在地上磨了两下。
这时城头传来一声暴喝:“什么人?竟敢纵马越池,想要造反吗?”
杨玄感抬头一看,只见一名都督打扮的军官正冲着自己厉声喝问,在他和身边,四五部弩箭已经对准了自己。
杨玄感抬起了头,拿出腰间所系的令箭晃了晃,高声道:“我乃上柱国杨玄感,奉了皇上的诏书进城,因为城门处有乱党,故而得了长孙将军的令,从这城墙上入城。此乃长孙将军的令箭,你等可先行验看。”
杨玄感说着,把手上的令箭奋力一掷,直接扔上了十几丈高的城头,正好被那旅帅接到。
那旅帅拿到令箭后一看,果然是长孙晟的右卫军令,再一看杨玄感,沉声叫道:“杨将军,小人当年也曾随杨元帅一起反击突厥,见过将军战场上的英姿,奈何军令在身,没有长孙将军的令箭不敢放将军入城,现在既有令箭,将军请稍待,我这就叫人放下绳索。”
杨玄感喊道:“不用了!”一边说一边把那捆飞抓晃了几个大圈后,奋力抛上了城头,一下子搭上了城墙的垛口。
杨玄感拉了两下飞抓。纹丝不动。心下安心。他怕中衣宽松,诏书会落下,便把那诏书紧紧地咬在了嘴里,抓着绳索,脚踩着城墙,飞快地爬上了城去。
杨玄感跳进城墙时,只见刘四和李七也游过了河,一身湿漉漉地正向着城墙跑来。那都督正要喝问二人。杨玄感忙说道:“这二人是我的随从,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旅帅行了个军礼:“将军有令,末将岂敢不从。”回头便大声命令城头的军士们再放下一根绳索让两人爬上城头。
杨玄感从都督手上取回了令箭,急急地奔下了城,正好有一队巡逻骑兵经过城下,杨玄感上前直接拦住了队伍,出示了令箭和自己的腰牌,抢下领头队正的坐骑,直接向大兴宫内的太子东宫奔了过去。
太子东宫建在大兴宫内,与皇宫只有一墙之隔。此时五千骁果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这个只有两里见方的宫殿围得水泄不通。
自从杨坚去了仁寿宫后,陈贵人和蔡贵人也跟了去。后宫里没有重要的嫔妃,而太子杨广的萧王妃,长子晋王杨昭,次子齐王杨暕,还有那个重中之重的前太子杨勇全家,以及蜀王杨秀父子,都集中在这东宫之中。
如果说仁寿宫是帝国的现在,那现在这东宫可以说就是大隋的将来,重要性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现下,东宫大门紧闭,宫墙上到处都是探出了半个身子的甲士,持弓把弩,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宫道。而大门外的两边,各设了三道岗哨,每道岗哨处都停放着战车,车前放着拒马鹿角,把宽阔的宫道堵得只能容一骑进出。
一个身材中等,须发皆白,全身披挂整齐的老将正坐在东宫大门后的广场上,老将的两道眉毛几乎连在了一起,象是丛生的杂草,鼻翼处两道深深的法令纹,随着老将面部肌肉的抽动,也象是有生命的活物一般抖动着。
老将正是现在负责东宫乃至整个大兴皇宫防卫的太子左卫率宇文述,他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依然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眼下虽然坐在宫门后的马扎上,却象一座大山一样沉稳厚实,丝毫没有这东宫里剑拔弩张的气氛。
宇文述看着面前跪着的一名将校,说话的声音平静中隐隐透出一份镇定:“杨玄感和李密还没有入城吗?”
那跪着的侍卫是个眉宇间英气逼人,威武强壮的年轻人,看模样刚刚二十出头,同样是全身标准的东宫千牛备身左右的装备。
银盔,红缨,明光铠,肩甲吞云兽,铜钉筒袖,兽皮腰带,裙甲,胫甲,骑靴,从头到脚,一应俱全,年轻的军人正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刚从城头回来,那杨玄感和李密进了长孙晟的大营有一个时辰了,现在那里还毫无动静。”
胖得象座移动肉山的杨昭这会儿正在宇文述的身边踱来踱去,鬓角边挂着大滴的汗珠,而穿着的绸布黄袍已经汗湿一大片,显示着他心中的焦虑。
听到那年轻人的话,杨昭停下了脚步,盯着那年轻军官问道:“柴绍,长孙晟的大营当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吗?”
那年轻的军官名叫柴绍,乃是官家子弟,他的祖父柴烈曾在北周与杨坚同朝为官,当到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为冠军县公。
而柴绍的父亲柴慎,则一直担任大隋的太子右内率,这个官职纯粹负责东宫的警卫,不象左右卫率那样与太子的私人关系亲密,因此在杨勇倒台时并没有受太多的牵连,最后被封为钜鹿郡公,平安告老回家。
柴绍可谓世代将门出身,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练得一身好武艺,年纪稍长后又喜欢结交江湖豪侠之士,还曾仗剑游历天下,以锄强扶弱,不畏豪强而闻名。
前两年柴绍行了冠礼,而杨昭听说了他的豪侠之名,心甚向往,便求杨坚封了他一个太子东宫千牛备身左右的正六品官职,让他跟随自己做了侍卫。
一年前杨玄感刚结束丁忧后与杨昭相见的那次,柴绍正好临时有公务要办,没有见到闻名天下的杨玄感,心中甚是遗憾,但他与李密倒是同在东宫任职,加上经常随杨昭一起跟李密出游,因此对李密非常熟悉。
杨李二人初到城门时柴绍不在城头,而是在西门一带巡察,后来长孙晟带二人回军营时他闻讯赶去,却是迟了一步,只看到二人策马远去的背影,一直等了一个时辰后才失望地回东宫向杨昭和宇文述禀报此事,顺便把城门外突然来了不少形迹可疑的壮汉之事也作了汇报。
宇文述听完汇报后,点了点头,对着柴绍道:“你做得很好,先回城头再去看看,杨玄感要是真的带了圣旨,而长孙晟敢不放他入城,那就是长孙晟有图谋不轨的意思,我等必须作好防备了。还有,城外的那些壮汉,一个也不许放进来,就说这个是我宇文述的将令。”(未完待续……)
ps:感谢网友fkgbitch的打赏鼓励。





隋末阴雄 第五百八十七章 步步惊心
柴绍本想直接应是,但听到最后一句,迟疑了一下,问道:"可是守卫城门的兵是长孙晟的右屯卫部队,并不是我们东宫的骁果卫士,他们会听将军的令吗"
宇文述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听不听是他们的事,你先把这意思转达,告诉掌门军官,这些人都是来者不善,要他把招子放亮点,弓箭手都作好准备,一旦这些人有异动,马上放箭射杀.长孙晟也是宿将了,肯定早就看出这些人有问题,才会特地下令关闭城门的."
柴绍应了一声"是",站起身来转身欲走.杨昭却突然说了声:"慢着."
柴绍回过身,问道:"太子还有何吩咐"
杨昭道:"若是看到杨玄感和李密,如果他们无法入城,你一定要想办法接他们进来,必要时带一队人打开城门冲出去接应他们进来."
柴绍暴诺一声,急急地奔了出去,很快,门外传来了他的声音:"飞豹骑第三小队,跟我走!"接着响起了一阵密集的马蹄声,越来越远.
杨昭叹了一口气,坐回了宇文述身边的椅子,掏出怀中的手绢不停地擦着头上的汗水.
宇文述看了一杨昭,面色变得沉重异常:"晋王,恐怕我们要作最坏的打算了."
!cfwx.杨昭手一抖,手绢一下子落到了地上,急道:"有这么严重吗"
宇文述点了点头:"杨玄感和李密卯时到的开远城门外,一定是连夜赶来,仁寿宫那里肯定出事了.不然不会这样.长孙晟不放他们进城而是直接带去军营.一个时辰都没有动静.可能他们已经被长孙晟扣下,而且现在门外又来了这么多来历不明的壮汉,实在是诡异之极,不可不防."
杨昭脸色大变,声音也在发抖,道:"宇文将军,你说仁寿宫那里会出什么事,难道是皇爷爷要对父王不利了吗"杨昭想起当年杨坚废杨勇时.杨俨那凄惨可怜的下场,吓得脸都白了.
宇文述摇了摇头,看到杨昭吓成这样,微微一笑,手按在了杨昭的肩头,声音变得平和起来:"应该不至于,要是皇上真的想对太子下手的话,直接派人传旨就行了,不用这样大费周章,再说了前天的时候你不是也去过仁寿宫吗当时皇上可没有一点想废太子的意思啊."
杨昭一听宇文述这样说.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道:"吓死我了.那依宇文将军看.这是何人在捣鬼"
宇文述沉声道:"长孙晟原来是为太子效力的,后来因为没当上这东宫的左右卫率,心怀不满,在太子面前出言不逊,现在不好判断他的立场在哪边,有可能已经投靠了那杨勇,变成了太子的敌人."
"至于那星门口的人,可能是杨勇的人,也可能是其他某一势力的人,想趁乱救出杨勇,甚至劫持晋王和豫章王(杨广的次子杨日柬),还有萧王妃,以作为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
杨昭一听到这里,又紧张了起来,道:"那现在怎么办"
宇文述哈哈一笑:"晋王殿下稍安勿躁,有我在,江山在;有我在,社稷存!现在防守东宫的五千骁果都是身经百战,勇力绝伦的壮士,个个能臂上走马,拳上站人."
"就算是长孙晟的五万番上府兵,拉开来打也不是我们对手,更不用说这些图谋作乱,来历不明的贼人了!再说了,大兴城内的文武百官,公卿贵族家哪个没有几百上千的家丁守卫真打起来了他们也会帮我们的."
"所以晋王殿下大可放心,实在不行的话,老臣亲自开路,杀出一条血路来,一定会护着殿下和王妃安全到达仁寿宫的."
杨昭听了以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高兴地说道:"是啊,而且我的好兄弟杨玄感和李密,一个如霸王再世,另一个可称当世孔明,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平安无事地入城的,到时候有杨玄感在,什么敌人也不在话下了."
宇文述脸上的肌肉跳了跳,扬了扬如一团杂草般的浓眉,哈哈一笑:"是啊是啊,杨将军大破突厥,端地是英雄无敌,就算是长孙晟的军营,只怕也困他不住,他星夜来大兴,应该是奉了皇命,只要进了城后,就一切水落石出啦."
杨昭正要开口说话,只听外面由远及近地响起了一阵马蹄声,听数量象是有百余人的一支骑兵队.宇文述脸色一变,冲着宫墙头上的一名队正喊道:"来者何人"
那队正手搭凉蓬,定晴仔细一看,一下子面露喜色,扭过头来,对着宇文述叫道:"回将军,是柴护卫他们回来了,骑在最前面的是柱国杨玄感杨将军!"
宇文述"腾"地一下,直接从椅子上站起了身,沉声问道:"当真是杨玄感"
队正又扭头看了一眼,回过头来喊道:"千真万确!杨将军没穿甲胄,手上拿着一卷黄色的东西,象是圣旨呢!"
不待宇文述说话,杨昭已经如离弦之箭似的蹿了出去,他抬着前襟的下摆,跑得满身脂肪都在抖动着,但脸上却写满了兴奋与激动.
来人正是杨玄感,他在来东宫的路上正好与柴绍.碰上,两人虽然并没有照过面,但柴绍听多了杨玄感的英雄事迹,一下子就能认出他来,两人互相验看过腰牌后,杨玄感便让柴绍速速引自己来东宫,说是有紧急军情通报.
杨玄感刚下了马,就看到东宫的大门打开,一座黄色的肉山带着一身的汗味一下子扑到了自己的身上,一颗肉嘟嘟的脑袋埋在了自己的肩头,一边抹着眼泪鼻涕,一边呜咽着说道:"玄感.玄感.你可来了!我真的怕再也见不到你啦!"
杨玄感心中感动.笑了笑,在杨昭的耳边低语道:"胖子,我没事的,大家都看着呢,你是晋王,别太丢人了啊."说着轻轻地抚了抚杨昭的后背.
杨昭不情愿地抬起了头,先是看了看杨玄感,又望向了他的身后.突然讶道:"玄感,阿密在哪里"
杨玄感摇了摇头:"城门处有不少可疑之人,我和阿密商量过,不能轻易开城门让这些人混进来,所以我是爬城墙上来的,而阿密则回了长孙晟的大营调兵去了."
杨昭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话.
这时候忽然听到宫墙上有人在喊:"杨将军威武!"瞬间,宫里宫外的卫士们都开始有节奏地跟着喊了起来,呼喊声粗浑雄壮,直冲云霄.
杨玄感一抬头.正好看到趴在宫墙上的那名队正,浓眉如刀.两鬓连腮胡子,双臂不成比例地粗壮,赫然正是数年前在蒲山郡公府有过一面之缘的李密弟子,神箭手王伯当!
杨玄感知道刚才是他带头为自己喊话助威的,几年不见,这王伯当也从一个普通小兵升成了队正,但这种场合他不敢表现出自己与此人认识,于是笑着向王伯当拱了拱手,权当行礼.
宇文述不慌不忙地从东宫门中踱了出来,杨玄感一到,他也算是吃下了一颗粒定心丸.
其实在刚才那个时辰里,宇文述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但为了让其他人安心,他不敢在表面上显出自己的慌乱来,即使在杨昭面前也是故作豪气.
实际上形势不利时杀出一条血路,护着杨广的家眷和杨勇全家一起冲出大兴,到达仁寿宫才是宇文述那时候首选的方案.
宇文述甚至在初听到杨玄感和李密被带进长孙晟军营时,就已经暗暗叫人通知自己府上的儿子们作好准备,随时跟自己一起跑路了.
所以杨玄感此时前来,宇文述自己也是长出一口气,见到了杨玄感便满脸堆笑,主动拱手道:"杨将军,此时前来,有何要事"
杨玄感一见宇文述,表情马上变得严肃起来,从怀中掏出了杨广给的那半块令牌,递向了宇文述:"太子有令,东宫左卫率宇文述,即刻率东宫卫队去仁寿宫宿卫,不得有误!"
宇文述接过了那令牌,仔细验看了一番,又拿出了自己怀中的半块令牌拼了上去,纹丝合缝,不差分毫.
宇文述把令牌交还给了杨玄感,道:"如果我部去了仁寿宫,那这城谁来防守皇上和太子可有谕旨"
杨玄感摊开了那卷圣旨,沉声道:"圣旨到,东宫左卫率宇文述接旨."
宇文述马上推金山倒玉柱地跪了下来,而周围的卫士们也全都下马跪拜.
杨玄感把那圣旨读了一遍,大意还是和刚才宣布的杨广的命令一样,只说留下一小队卫士防守东宫,要宇文述即刻出发.
宇文述迟疑了一下,先是谢恩领旨,紧接着小声地问道:"只留一小队留守这里不太妥当吧,太子是否还有什么暗示"
杨玄感摇了摇头,上前一步,贴着宇文述的耳朵说道:"仁寿宫那里的形势很紧张,需要马上赶过去,这里顾不得太多啦."
"我本来想调长孙晟的部队过来换防,可是城门口那里出了状况,长孙晟现在也是首鼠两端,未必会派出部队过来,所以只能死死地关住城门,不让这些人进城,这里虽然守卫的人只有一小队,也应该足够安全了."
宇文述脸色一变,低声道:"仁寿宫那里到底出了何事长孙晟和城门外的那些人又是何关系"
杨玄感把宇文述拉到了一边,杨昭也凑了过来,而其他卫士们都识趣地远远走开,杨玄感看了一眼走得远远的众人,才转过头来正色道:"不瞒晋王殿下和宇文将军,太子被人陷害和出卖了,昨夜太子与我父亲商讨皇上身后之事的一封密信,被陈贵人交给了皇上!"
宇文述脸上勃然变色,失声道:"怎么会这样"
而杨昭更是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玄感沉声问道:"你们知道太子和陈贵人的关系"
宇文述点了点头:"不错,他们合作已经有六七年了.太子曾经许诺过陈贵人.一旦他登上大位后.就会把流放到各地监视居住的陈国皇室成员都放回江南,管制上也会变得不那么严密,还可以让他们出来当官."
"所以太子入主东宫这件事上,陈贵人出力实在很多,这几年独孤皇后不在,也一直是她在皇上面前进言一次次地打消皇上把杨勇和杨秀重新放出来的打算."
杨昭也在一边插嘴说道:"玄.感你是一直有所不知啊,陈贵人是陈国后主陈叔宝的异母妹妹,陈朝灭亡后.她的母亲,就是陈国的施妃和两个兄弟都被流放到了陇西和河西那一带,在朝廷的监视下种田耕作,过起了膨的生活."
"这么多年来父王一直派人暗中照顾和接济陈贵人的母亲和兄弟,所以陈贵人才一直和父王合作到现在的."
杨玄感脑子里电光一闪,浑身一震,脱口道:"你说什么,他们是在陇西"
宇文述看到杨玄感这反应,奇怪地点了点头:"不是陇西就是河西那里,总之是西北蛮荒之地.陈贵人初入宫时不过是十三岁的小姑娘.也不是什么嫔妃,只是个宫女罢了.一直到开皇末年才开始得到皇上的宠幸升为嫔妃的,晋王与陈贵人的合作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杨将军,这中间有问题吗"
杨玄感的心头浮现出了王世充那张可怕的脸,他一下子全明白了,陈贵人在这最关键时刻的背叛,还有长孙晟到现在还在摇摆不定的观望,以及大兴的四门外那些从天而降的数千壮汉,汇在一起,最后形成了王世充那双碧绿的狼眼中闪现出的杀机.
是的,一定是王世充,只有他才会有这样的安排和算计,靠着他在陇西与河西一带的人脉,让薛举或者是姑臧的豪族们出面,掌控了陈贵人的母亲和兄弟,以此要挟陈贵人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找到机会,挑拨杨坚与杨广的关系.
病中的杨坚在激怒之下会失去判断力,下旨要长孙晟放出杨勇,护送其逃往汉王杨谅处起兵叛乱,一旦这个计划成功,杨勇有大义的名份,杨谅有河北的强兵,可能会形成延续多年的战乱.
而王世充这样的人正好可以趁机掌控兵权,打着讨贼或者是勤王的名义,募集私兵,趁势而起,到时候梁师都,薛举,姑臧城的豪族,还有全天下的那些蠢蠢欲动的地方势力都会拥兵割据,这才是王世充多年经营想要的结果.
杨玄感咬了咬牙,迅速作出了一个决定:"宇文将军,你看这样如何,你现在马上率领骁果主力,带上萧王妃和晋王,还有豫章王殿下驰奔仁寿宫,出城时以强弓硬弩压住阵脚,不放一个贼人进城,一钓城后马上关门,然后全速前进,到了仁寿宫后,一切听太子的安排."
宇文述杂草般的浓眉一扬:"杨将军,你不和我们一起去仁寿宫吗"
杨玄感摇了摇头,看了杨昭一眼,说道:"不用,我留在这里守卫东宫."
宇文述沉声道:"杨将军,你可要想清楚了,你把杨勇和他的家人留在这里,这可是贼人们的第一目标,大军一走,你这里只剩一个小队,万一贼人们进了城,那你可就是九死一生,这大兴宫和太子东宫没有别的出口,想杀出去不容易,你可千万别逞英雄,依我看,带上杨勇全家,一起冲出去就是."
杨玄感摆了摆手:"不可,宇文将军,你也知道贼人的第一目标不是别人,而是杨勇,所以如果你用骁果卫士们护着晋王兄弟和王妃他们出城,贼人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而要是你把杨勇一家也带上,他们肯定会拼命,贼人的实力未必只有门外的几千人,真要是拼起命来,胜负难测."
杨昭急道:"既然这么危险,玄感,你为何要留在这里大伯一家给劫走了也就罢了,只要仁寿宫那里不出事,一切都不影响大局啊."
杨玄感急道:"不可,贼人们应该早就计划好了,只要能劫持杨勇,就可以跑到汉王杨谅那里起兵作乱,到时候就真真是叫国无宁日了,我不能冒这个险,你们先走,回头我马上调集越国公府和蒲山郡公府的家兵到这里加强防卫,只要能撑到你们回来之时,就能平稳渡过这次危机."
宇文述还有匈疑,嘴里喃喃地说道:"这……"
杨玄感一下子打断了他的思考,道:"现在十万火急,陈贵人已经公然与太子作对,若是昨天夜里还不能激怒皇上,行废储之事,今天也一定会继续有所动作的.皇上已经病危,神智不是太清楚,这时候很容易上当,你们再不去那里就要出大事了!"
宇文述咬了咬牙,回头对着站得远远的那些卫士们喊道:"传我将令,除了柴绍的飞豹营第三小队留下防守东宫外,所有军士一律上马,与仁寿宫的部队换防,限半柱香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快!"
(.)




隋末阴雄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触即发
ps:感谢书友凡人修仙传迷2013,alexqiu81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千里马0208,学生公寓的打赏鼓励。章节
传令官来不及行礼,直接跑进了东宫,很快,各种口令和哨子声、梆子声响成一片,伴随着人喊马嘶的声音和军靴重重地踏在地上时的那种“咔咔咔咔”的响声。
杨玄感对着宇文述说道:“将军,玄感有一事相求,请千万照顾好晋王殿下,他是未来的国之根本,不能出任何事情,玄感现在就去越国公府上调集人手,你集合完毕后就直接出城,不用等我。”
宇文述神情坚毅,重重地点了点头:“你就放心吧。”
杨昭上前拉着杨玄感的手,被脸上肥肉挤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泪光闪闪:“玄感,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实在不行的话保全性命为上,你已经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了,谁也不会指责你的。”
1...222223224225226...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