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裴世矩沉吟了一下,说道:“可是我军毕竟人少,只有三千人,就算对上周师举的那两万蛮夷,仍然是要一个人对付七个以上的敌军,能顶得住吗?”
王华强哈哈一笑:“弘大,兵贵精不贵多,只要选择好合适的地形,摆开两三里的正面,敌军如果不能两翼合围我军的话,那也只有正面这两三里宽的人能跟我们交上阵,后面的人只能干瞪眼看。
而且蛮夷缺乏训练,打仗往往乱哄哄一涌而上,能冲到我军面前都得经过几轮的箭雨弩矢清洗,更可能是在冲到我军面前就自己崩溃了。只要不是超过五万人的贼军一涌而上,将我军彻底包围,四面围攻的话,华强有信心率领这支部队打垮任何一支叛军。”
裴世矩点了点头,他看了一眼远处士气冲天的士卒们,叹了口气:“华强,你调动士气的手段,还有指挥练兵的才能,今天为兄算是见识了,可是你在这里许的这些愿并没有经过朝廷的批准,将来你拿什么去兑现?上次你就是在突厥假传圣旨丢了官,这次还没吸取教训吗?”
王华强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他苦笑道:“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我好象是反其道而行之,但是弘大,你也很清楚,除了这样,我还能怎么去求着这帮大爷上战场呢?总不可能靠我这两百多人在后面拿着刀赶着他们去岭南吧。
军令只能是让少数人服从多数,而且士兵如果是被驱赶着上战场,也没什么战斗力可言,更是有临阵倒戈的危险,只有让他们从心底里想打这仗,有作战的动力和欲望,才有可能打赢。
弘大,这事上你要给我做个见证,我提的那些条件其实并不算过份,想必慕容将军为了激励士气,也早就会打开番禺城的库房,把钱拿出来激励守城士兵和百姓,到时候就算让这些人去分钱,也分不到多少,至于岭南那里本就地广人稀,分他们三倍于中原百姓的永业田和露田,想必朝廷也不损失什么,对吧。”
裴世矩点了点头:“你的条件其实倒还算可以,这也是我刚才没有直接出声阻止你的原因,只是我觉得高仆射不会喜欢你这种未经请示就自作主张的行为,上次其实你在突厥闹的事情并不算太大,就算打起仗来高仆射也有应对措施,但他实在不喜欢你越权行事,这会坏了规矩。”
王华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与无奈:“弘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给这些兵发三倍的军饷是高仆射授了权的,但只靠这个,还不足以让他们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望,这些人都是南陈的兵油子,不是那种新兵蛋子,不以实打实的重利相诱,哪肯为你卖命!
老实说,今天要是他们反应不这么热烈的话,我都要考虑在战胜后允许他们去劫掠那些造反的俚人蛮夷部落了。一方面可以刺激起这些士兵的动力,再一方面也能震慑岭南不听话的蛮夷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隋末阴雄 第二百三十一章 岭南政策
;
裴世矩一听这话,脸色大变,一下子站起了身,沉声道:“华强,这怎么可以!皇上有明令,在岭南不能乱来,不能失掉人心的,不然岭南这种蛮荒之地,就会永无宁日了,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连这个也想不到?”
王华强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压低了声音,小声地说道:“弘大,其实如果要岭南长治久安,就得向那里大规模地移民才行,岭南的问题就是蛮夷太多,汉人太少,而且那里的气候环境都不适应我们汉人的农耕文化,所以不得不一直依靠着当地的蛮夷首领来进行治理。..
象是冼太夫人这样的,明事理,心向朝廷,自然是可以合作,但从这次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冼太夫人的孙子,也对是否要继续忠于朝廷三心二意,对他来说,朝廷很远,叛军很近,又是同族,换到这个冯暄接掌罗州刺史的话,我担心岭南再起风波的时候,他未必会象这次冼太夫人这样站在朝廷一边了。
所以对岭南这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以强大的军力威服蛮夷,使之不敢再起反叛的心思,然后需要大量向这里移民,可是岭南这地方环境恶劣,就连我们的这些士兵都以为洪水猛兽,若不是我开出了足够诱惑力的条件,他们连到岭南打仗都不愿意,更不用说留下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让后来者看到岭南这里足够的好处,足够的机会。他们才有可能舍弃在家乡的安定生活,来这蛮荒偏远的岭南之地。这次若是能放纵士兵们抢劫,他们得了好处,最后又留在岭南,这才会让他们家乡的亲朋好友们争相到岭南移民。”
裴世矩摇了摇头,正色道:“华强,你这法子不行,岭南的俚人侗人加在一起有上百万,而且多数是居于深山老林之中。跟汉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集,他们在山里打猎捕鱼,摘食野果,而我们汉人则是在几个大城市以外开荒种田,双方的来往都很少,很难有什么融合。
而且就算你的那三千军士全部留下了,又能如何。当地没有那么多的汉人女子可以和这些军汉婚配,如果你找的是俚人侗人的女子,那她们只怕是很难适应出了深山老林的汉族生活方式,只靠这几千人的小规模移民,是根本无法在岭南站住脚的。
华强,做事情要量力而行。顺势而为,皇上在岭南的政策没有问题,通过俚人侗人的首领酋长,来控制上百万岭南蛮夷,通过几个大城市的几万汉人。能维持岭南的交通线,这应该是治理岭南的最好办法了。
要是按照你的那套。纵兵抢劫,然后通过屯田驻军的办法来威服的话,只怕连冼太夫人以后也会背弃我们而去,失了人心,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王华强叹了口气,说道:“弘大,这个事情上你我各自保留意见吧,对于蛮夷只讲仁义是没有用的,在我看来,今天扶持这个头目,明天依靠那个首领,终非长久之计,冼太夫人是因为嫁了汉人,所以才会到第三代还忠于朝廷,可她今年也有八十了,过几年要是不在了,我们到哪里再找个冼太夫人呢?
当然,纵兵劫掠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刚才华强也说了,那只不过是最后一招刺激这些兵油子们的办法,现在看来用不上了,但是如果这次平定岭南,以后如何驯服这些蛮夷,只怕还得想个好办法才是。再说了,这次起兵的王仲宣,周师举的那些部落,不可能再跟他们客气,肯定是要剿灭掉的。”
裴世矩笑了起来:“那是自然,元凶必究,胁从不问,这就是高仆射这次临行前给我的方针政策,这次也不妨一并透露给你,军事打击为主,但也要兼顾人心,与我军合作的部落需要封官赏爵,在战事中保持中立的部落也会派人加以慰问,只有铁了心和我大隋对抗到底的部落,才会加以剿灭,华强,你觉得这样如何?”
王华强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我估计一个月后等我军训练完成,兵出始兴的时候,岭南那里的蛮夷们就会彻底表明各自的立场了,华强可以大胆猜测,我军打败周师举之时,就是冼太夫人收回冯暄的兵权,与那叛将陈佛智决战之日,到时候我们还要早早地派人联络冼太夫人,和她的部落约期在番禺城下会师。”
王华强说到这里,抬起头看着仍然兴致十足,变换着各种队形的士兵们,高声叫道:“午饭的时候到了,大家先吃饭!”
一个月后,岳麓山的兵营里,王华强和一个月前一样,全身铠甲,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下,满意地看着台下沉默的军阵,已入九月,最火热的酷暑已经过去,这些士兵们黑了许多,也瘦了一些,但是一个个都精神焕发,脸也都刮洗地干干净净,不象一个月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脏兮兮地身上全是跳蚤。
这一个月来,王华强白天对这些军士们进行超强度的体能和队列训练,晚上则逼着这些家伙们排队洗澡,打到的溪水里都放了不少豆角粉和蒜头作消毒剂,因为来自后世的王华强深知,跳蚤和虱子比起敌人的刀箭来说,对一支部队的杀伤力更大,在这个没有抗菌素的时代里,疾病会被这些小虫子在闷热潮湿的天气里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士兵们开始还不太乐意天天泡这种一股味道的水,但是连续几天下来后,却觉得神清气爽,把那些生满了跳蚤的胡子刮干净后,更是免了每天被叮咬吸血之苦,人也一下子精神了很多,以至于十天之后,这些军汉们每天不主动洗澡都会觉得浑身难过,与之相应的,部队中的生病人数降到了最低,扶伤营里的那几个大夫成了整个军营里最清闲的人。
高质量的卫生水平也带来了高水平的训练,这些南陈老兵们本就是征战多年的锐卒,无论是跟隋朝的战斗还是在南陈时湘州一带的平蛮作战,都经历过许多,一个月下来,在这些隋军军官和老兵们的魔鬼训练下,所有人都掌握了隋军各种战斗队形的要领,三千人行动起来整齐划一,王华强指挥起来就象指挥自己的手臂一样容易。
这阵子裴世矩也没闲着,他知道训练军事非自己所长,每天就来往于长沙城和岳麓山之间,根据王华强的要求,发动了长沙城及周围十几个乡镇的铁匠铺,打造起上等的盔甲兵器。
长沙本来就是湘州重镇,又要作为大军前往岭南的基地,上次王世积来此时也丢下了不少军资,加上这阵子裴世矩新打造的兵甲,三千人都可以装备一套鳞片锁子甲,一顶铁盔,一张铁胎弓或是一部二石步兵弩,再加上各人称手的长槊,大刀,战斧等肉搏兵器,这会儿站在台下的士兵们个个英姿勃发,装备精良。
王华强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了一道黄绸诏书,这是前天他刚刚收到的,上面是朝廷的正式任命,以其南征时的军功封他为正六品奉车都尉,虽然早就是预料之中,但拿到手后王华强还是高兴了好一阵。
王华强威严地看了一眼台下的军士们,高声说道:“列位请看,这道诏书,就是皇上特意在出征前,晋升我为正六品奉车都尉。你们想不想也当上这个官职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下一章更新在12点。
隋末阴雄 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征岭南(二更)
;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虽然后世某位着名的外国皇帝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在这个时代里,怀着成为将军的宏愿的小兵还是少数,多数人从军只是为了图个当兵吃粮,填饱肚子而已,当然这些高薪招募来的老兵们,倒是现在个个抱着到岭南抢钱抢地抢女人的想法,只是没几个人真的想着靠这仗能混上个将军。
王华强微微一笑:“本将得到朝廷的这个官职,是因为本将在江南平叛的过程中立有战功,也正因此,现在还在江南平叛的杨元帅放心地把本将放到这里来指挥岭南的战事,也不怕大家笑话,本将在去江南之前,跟各位一样,也不过是白身,就是普通百姓,可是在江南打了一个月,本将就升到了六品都尉啦!”
军中无戏言,尤其是在这种召集全军的场合,台下的士兵们纷纷动容,就连跟着王华强一起过来的那些苏州军军官,也都相顾失色,没想到这位王参军当时居然没有官职,直到前天才升到了六品都尉,更是有些人的眼里渐渐地升起了一丝火热的渴望。
王华强看到有些人开始动心,点了点头:“不错,大家应该可以看到,我大隋皇帝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我王华强在江南平叛立下军功,就能从一个白身百姓升到六品武官,现在有资格来指挥你们这三千健儿,这机会对你们也是一样。只要能做到和本将一样,你们也可以当都督。当都尉,甚至当将军!”
裴世矩也趁机上前高声说道:“王都尉说得对,皇上有旨意,此战中有得王仲宣首级者,赏官晋爵,还可以进京面圣!只要打过五岭,解番禺之围,剿灭叛乱。钱财,你们的!土地,你们的!官爵,你们的!”
裴世矩的话点燃了士兵们压抑着的激情,象火山暴发一样,所有的军士都以拳击胸,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发出震人心魄的战吼,在这夹于两山之间的山谷中来回震荡,经久不息。
王华强等大家的情绪稍稍平复下来后,眼光扫过整个台下,说道:“此次出征,不仅要消灭叛贼。还需行我大隋王化,让这些蛮夷见识一下我大隋铁军不仅是威武之师,也是仁义之师!
大军自即日起,实施十七禁令,五十四斩。其中本将要特别强调,进入岭南后。不得随意洗劫抢掠蛮夷的村落,抓获的蛮兵蛮将,不得随意斩杀,更不可杀良冒功,战阵之上,不允许因为收割首级而擅离军阵,影响战斗,我军兵少,每战之后会根据战况尽量让人人有功。”
王华强今天说的话就是军令,虽然不少军士们心中打着小鼓,在想着为什么不让收人头了,但这一个月下来王华强已经通过各种手段让这些老兵油子们人人畏服不已,哪个还敢说半个不字呢。
王华强看了一眼沉默的台下,紧绷着的脸稍稍舒缓了一些:“大家不用担心,沿路的州郡被我军光复后,本将会酌情打开库房,分一部分库银给大家作为苦战的所得,而后面皇上的赏赐,也会源源不断,打到番禺城,消灭王仲宣后,本将保管各位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王华强训完话后,看了一眼天色,一边的裴世矩低声说道:“华强,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王华强点了点头,手中令旗一挥:“现在,本将宣布,大军出征,目标始兴城周师举所部叛军!”
十天之后,离始兴城西两百多里的东衡州,个子中等,穿着皮甲,浑身上下到处裹着兽皮和羽毛,身上绘满了纹身图案的俚人大酋长周师举,正跟着一个瘦骨嶙峋的汉人文士并肩而立,看着自己的手下们一次次地抬着云梯,向着远处的那座既不高,也不算坚固的城池冲击着。
城头又是一阵弩机响动的声音,一阵飞蝗般的箭矢洗过,断发纹身的俚人们再次扔下了几十具尸体,丢掉手中抬着的云梯,象潮水般地退回出发地点。
周师举恨恨地拍了一下大腿:“娘的,又退下来了,我就不信了,这破城就攻不下来!”
那个汉人文士看起来三十岁上下,马脸长须,乃是任忠的侄子任瑰,在任忠所有的子侄里,他最看重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这位任瑰,曾经说过:“我任忠所有的儿子都不堪大任,任家的希望就在这任瑰身上。”
任瑰从小丧父,被任忠养大,不到二十岁就当上了灵溪县令,历练几年后当上了衡州司马,可谓少年得志。
隋军灭南陈的时候,任瑰曾经劝当时手握重兵的衡州都督王勇,找一个陈朝宗室继续抵抗,而王勇思前想后还是没有采纳他的主意,而是举城向韦洸的讨伐军投降,任瑰跟他那当了带路党的叔父不一样,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陈朝忠臣,眼见王勇不可靠,便孤身逃跑,流窜于岭南的穷山恶水,来往各个蛮部。
靠着他的一张如簧巧舌,跟任瑰私交不错,更有着独霸岭南野心的王仲宣终于起兵了,而任瑰则敏锐地看出作为岭北门户的始兴和东衡州(今韶关)的重要性,力劝王仲宣从围攻广州城的部队中分出两万人,交由南海俚人大渠帅周师举率领,北上抢占始兴和东衡州。
始兴的守军不战而逃,白白让出了这座岭南门户,而周师举在始兴开始听说了裴世矩正在长沙一带招兵,本不敢分兵出击,后来眼见裴世矩所部几个月都没有动静,也没有什么人新到军营里从军,料那三千人暂时成不了什么事,便在任瑰的劝说下,留五千人守始兴城,其余一万五千名蛮兵全都扑向了东衡州。
王华强在上个月练兵的时候,做到了严格保密,在山谷大营的四周遍布哨探,任瑰派来的奸细根本无从得知军营内在热火朝天地训练备战,只是从长沙城那种不紧不慢,一如平时的气氛中判断北线无战事,便放心地回去复命。
东衡州城小兵弱,只有一个下州刺史李丰,带着五百多名老弱残兵在城中防守,由于这阵子周师举的蛮夷在始兴和东衡州一带到处烧杀抢掠,周围的几十个汉人村落都遭了其毒手,附近的不少汉人都逃进了东衡州,李丰从中间还挑出了两千多充满了仇恨的壮丁,靠着一股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气势,加上守城时强弓硬弩的作用,这小小的衡州城打退了周师举一次次的攻击,屹立二十多天不倒。
此刻的周师举,正一肚子邪火,眼看自己这二十多天都拿这小小的衡州城毫无办法,部下的死尸堆在城下的足有一两千具,被丢弃和焚毁的云梯木杆更是不计其数,他狠狠地吼道:“传令前军,重新组织队形,半个时辰后,给我再次发动攻击!”
任瑰的眉头紧锁着,他摆了摆手,说道:“周帅,只怕这攻城得换个法子,这样硬打不行,白白地折损我军的士气而已,你看看城头那些欢呼的敌军,他们的士气已经起来,半个时辰后再攻,也是无济于事!”
周师举眉头一皱,纹满了图案的脸上肌肉跳了跳:“任司马,这东衡州原来也是你的城池,这强攻之法也是你出的,现在你跟本帅说这办法不管用,是在耍本帅玩么?”
任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周帅,只怪你的部下在这东衡州的周边杀得太狠,抢得太凶,让这城中人人都有必死之心,人心才是一个城市最强大的防御,现在城中人有必死之心,靠力攻怕是难了,我有一计,管保三天之内可以陷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下一章更新在17点
隋末阴雄 第二百三十三章 血战东衡州 (一)(三更)
;
周师举的眉毛动了动,连忙问道:“任司马,你有什么好计策?”
任瑰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头,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这东衡州的城并不坚固,守军也不多,之所以久攻不下,就在于这城太小,我们虽有一万多人,但同时能冲上去的也不过三四千人,后面的人只能干瞪眼。....”
周师举恨恨地跺了跺脚:“只恨我军没有象你们汉人的那种弓箭,可以远远地把箭划个弧线射上城头,我们俚人用的多是吹箭和软弩,只能直射,而且距离只有二十多步,对城头的敌军无法压制,反过来却得看着他们用箭来射我们,刚才那次攻城,我的人连梯子都没搭到城头,就死了几十个,也难怪弟兄们逃跑。”
任瑰心中冷笑一声:作为主将,连逃兵都舍不得斩,还要为手下人怕死逃命找理由。这帮蛮子不知战事为何物,军不成军,将不象将,就是靠了人多一通乱打,也幸亏没碰上隋军主力,不然再多人也得完完啊,瞧这里连个东衡州都攻不下来,王仲宣围攻番禺城更不可能有戏了。
但任瑰嘴上哪敢说出来,只能跟着点了点头:“不错,可是隋人的弓弦多以兽筋制成,韧度和强度都很出色,周帅的侗人们世居深山峒中,没这东西也不奇怪,我的计策就是,把那些在周围村子里抓到的百姓押过来,驱赶着他们到城下,拿这些人当盾牌,看城上的人还敢不敢放箭!”
前一阵子周师举占了始兴城时,城中的百姓逃散一空,但附近乡村里的百姓消息比较慢,不知道蛮夷起兵,等看到这些断发纹身的蛮夷时,再想走就晚了,周师举的那些部落向来都被汉人的贪官污吏们欺压,这次有了翻身**倒算的机会,也是毫不手软,老弱汉人和男丁几乎被杀光,只剩下些小孩子准备以后当奴隶,还有几百名妇女供其白天做饭洗衣,晚上做**道具。
蛮夷间的部落仇杀就是如此,部落之间往往为了争夺猎场而攻杀不断,攻击其他部落后往往是抢来小孩子作奴隶,长大后充实人丁,而抢来女人则是作为生育工具,带着浓浓的未开化原始气息,而这回攻打东衡州城,当俘虏的女人也被带过来三四百人,加上最近一阵在这东衡州附近抢来的汉族妇女儿童,现在手上足有四五百人。
周师举一听这条计策,马上哈哈大笑起来:“对啊,任司马,你这条计策不错,让汉人的女人孩子走在前面,看他们还敢不敢再放箭,我们人多,只要梯子能搭上城墙,只要我们的勇士能攻上城头,那这小小的东衡州城,就是我们的啦!”
任瑰冷笑一声:“周帅,我听说这个刺史李丰的亲戚也有在城外给抓到的,可有此事?”
周师举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不错,任司马,那李丰是本地人,他的侄子在村子里看着李家祖宅,没来得及跑,给我抓到了,因为这家伙跟李丰的这层关系,所以我没有杀他,听你这一说,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任瑰两眼一亮:“好,那就把李丰的这个侄子排在最前面,跟几百个妇人捆到一起,就在这西城城门外排队前进,周帅你的人跟在后面,到了城下就架梯子,看他们敢不敢放箭!人质数量不多,就集中攻这一个门好了。”
东衡州刺史李丰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父亲曾在南陈做到过仪同,而他家世居这岭南东衡州,当这东衡州刺史也有五六年了,去年南陈灭亡的时候,李丰本想据城固守,可后来他的直接上司,岭南都督王勇宣布岭南一带的州郡全部投降隋朝,加上有陈叔宝的停战诏书,李丰也只好乖乖地开城投降。
隋朝当时为了安定岭南人心,除了让韦洸率军进驻番禺,出任广州总管外,其他各州郡的官员几乎是原封不动,李丰也得以继续当他的东衡州刺史。
可这次岭南叛乱的速度之快,烈度之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丰做梦也想不到,更想不到韦洸在番禺的那两万正规隋军居然也没挡住这些岭南蛮夷,加上消息闭塞,一直到周师举的部队占了始兴,他才如梦初醒,下令关城防守,同时也在暗自庆幸这帮蛮夷攻的不是自己这东衡州,不然只怕人头难保。
只是周师举在始兴一呆就是几个月,李丰也慢慢地放松了警惕,有些逃进城的难民也放心不下地里的庄稼,回家务农去了,就连李丰的侄儿李宝,也是担心自己家老宅子被人占据,才想着回去守着,结果不曾想到这些在始兴的蛮人叛贼居然连夜奔着东衡州过来,李丰只来得及关闭城门,而附近十村八乡的乡民们却是一个也没办法通知到,全陷在叛贼手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