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诸天武侠之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空如花草0

    众人不禁心中一动,宫内宫外全都安静了下去。

    李晏又道:“目下乃三月中旬,我决意五月初,起兵北伐,收复北方诸省,覆灭暴元!”

    一言甫毕,群豪齐声喝彩。

    故土沦陷,已逾数十年,若只算北地,那更是上百年之久。虽则在场之人,除了张三丰之外,并无昔年南宋时人。

    但同根同族,眼见北地汉人悲苦,群豪自然想要早日打到大都城,让暴元鞑子明白,天下英雄是杀不完、打不怕的。

    群豪兴奋之情,实是溢于言表,高呼痛饮。

    一个稳重的汉子满斟了一杯茶水,奉给李晏,李晏不喜酒,人尽皆知。说道:“盟主,卑职徐达,承蒙盟主赠予《武穆遗书》,请尽此杯。”




第七十七章:两百年来杀伐第一人!
    李晏接过喝了,说道:“《武穆遗书》乃前朝岳武穆的兵书,他用兵如神,我是一窍不通的,就遣人送给你了。【∞八【∞八【∞读【∞书,︾o@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岳飞吧,他才是兵书的主人。”

    原来灭绝师太呈给李晏的《武穆遗书》,他转手就赠予了徐达。

    徐达说道:“卑职定不负盟主厚望。”

    李晏微笑道:“徐将军,汉盟不日北伐,你是一方将领,统率数万大军。将元蒙鞑子逐回漠北的期望,你可要担负起来。”

    徐达正色道:“盟主尽管放心。卑职绝对督促部下,做好出征前的准备,此次北伐,必当攻克大都,将鞑子逐回漠北!”说着恭恭敬敬的退回座位。

    灭绝师太忽道:“盟主,那兵书为何赠给了徐达”《武穆遗书》本在她手,呈奉李晏,却不料又给盟主赠予了他人。

    李晏一笑,淡淡的道:“徐达乃当世名将,倘若有了《武穆遗书》,那是如虎添翼,势不可挡。汉盟北伐,须凭以徐达之能,余人皆不足以当此大任!”

    殷天正突然插话道:“徐达率兵打仗,老夫也曾见识过,的确可称当世之首,无人能及!《武穆遗书》最好的归宿,的确是在他的手上,方不负岳武穆之名。”

    灭绝师太不置可否。

    张三丰心有感触,他历经多朝,南宋末年,也有一位大将,镇守襄阳,抗击了蒙古数十年之久,这人自然便是郭靖。可惜他终无北伐之日,最终襄阳城破,殉国而死,可悲可叹。

    只有李晏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徐达统兵北伐,直将蒙古人赶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了一代功业!

    元末明初第一名将,徐达当之无愧!

    常遇春、蓝玉、王保保等历史上的著名将领,甚至包括朱元璋,论起用兵之能,也须在徐达之下。¥♀八¥♀八¥♀读¥♀书,2≠3o

    群豪欢饮达旦,尽醉方休。

    到得午后,群豪纷纷向宋远桥、殷梨亭告辞。

    李晏不准备再回天水,驻留武当山上,派遣亲兵,分向各地联络,定于五月初一,各路义军,齐向北方进军。

    “盟主,咱们这便走了,五月初一,汉盟十几万大军,定当赶至武昌,由盟主你亲自率领,向北进军。”殷天正说道。

    李晏点点头道:“殷教主,你是汉盟大将,召集将士之事,便麻烦你多费心了。”

    殷天正一抱拳,说道:“遵命!”率领众人下山而去。

    李晏只是一个甩手掌柜,把握大方向,制定战略方针,行军打仗,攻城掠地,几乎都是殷天正、杨逍、范遥和五行旗各掌旗使插手。至于各路反王义军,各有各的领袖、大将,只在北伐一事上,才听命于汉盟。

    当然了,无人胆敢驳斥李晏的命令,也尽心竭力,做到最好。

    李晏天下绝顶高手之名,自郭襄逝世之后,唯一可堪于张三丰相提并论之人,谁不惧怕他们可没有先天之境的实力。

    这是不宣说的武力威胁。

    ……

    “张真人,你的太极拳,这‘以柔克刚’之理,比之我的‘至大至刚’,确是要深厚一层。”

    李晏一招“长虹落日”,从旁拍击过去,挡下了张三丰踢来的一脚。

    张三丰朗笑道:“老道痴长盟主七八十年,倘若一无所获,岂不白活了这许多年”猛觉一股拳风压将过来,正是李晏发拳攻击。

    张三丰左掌阳、右掌阴,双掌慢慢合拢,竟是凝重如山,却又轻灵似羽。正是《太极拳法》,他现下已经完善。

    砰的一声响,两股巨力相交,两人同时一晃,各自退后数步。

    李晏收拳而立,笑道:“张真人的武功,的确要胜我一筹。”

    他驻留武当山上,不为别事,只是想和张三丰切磋比武,磨练技艺。他虽领会了“至大至刚”之理,凭此破境先天,但毕竟初悟、初入,尚有许多不明了之处。

    而张三丰进入先天,已有七十余年,更将“以柔克刚”之理,融会贯通,根据其理,创出了《太极拳剑》。

    李晏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张三丰道:“盟主的‘至大至刚’,老道亦是首次得见。觉远恩师虽修习了《九阳真经》,此乃至阳之法,但恩师只顾阅读佛经,不经意间便已破境先天,他怎么突破的,怕是自己都不太清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而无忌隐居之前,《九阳真经》虽已大成,但突破的手段颇为取巧,世间绝无二例,不可复制。倒是峨眉派的郭襄女侠,以‘锋锐’之理破境先天,加上她执掌倚天剑,杀伐之利,两百年来,几乎无人可及!”

    “‘锋锐’之理”

    李晏颇有感触,叹道:“对剑客来说,最梦寐以求的破境之法,‘锋锐’纵然不是第一,那也在前三之列。”

    他在主世界中,初习武艺之时,曾经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白衣胜雪的剑客,银袍白马,驰骋江湖,不知几多少女、少妇,为之倾倒

    后来李晏却明白,自己剑法虽好,但真正擅长的却是拳法,爱穿的服饰,亦非白衣,而是黑衣、红袍,这一个念想,便就慢慢淡了。此时提起,不免心生感慨。

    张三丰点点头道:“不错。老道亦是练剑之人,剑客之称,却谈不上。当年和郭襄女侠比武切磋,因倚天剑太过锋利,她置之不用,老道便可胜她一招半式。倘若生死搏杀,身有神兵,如何不用届时,老道恐怕便非其敌了。”

    郭襄一家,外公黄药师、父亲郭靖之后,她便是第三个先天强者!

    而单论杀伐之力,执掌倚天剑的她,犹胜于外公黄药师和父亲郭靖,毕竟这两人,虽有剑法伴身,却无绝世神兵,破境先天所悟之法,亦非“锋锐”这般极适合剑客的武学道理。

    郭襄创下峨眉派,区区数十载,便名列江湖六大门派之一,仅仅稍弱于少林、武当,和昆仑齐名,胜过崆峒、华山。倘若她不曾英年早逝,且不说活到一百多岁,只要活到八十来岁,再给她二十余年时间,峨眉派必然可更进一步,或与武当、少林比肩,亦未可知。

    张三丰根据“以柔克刚”的武学道理,创出了《太极神功》,耗时了数十年之久。郭襄英年早逝,便未曾创出独属于她的剑法了。

    峨眉派诸般武艺,大半经由郭襄所创,但先天级别的武学,却只一门,便是那《九阳真经》的残缺版本《峨眉九阳功》。11



第七十八章:元灭(上)
    直到五月初一,率兵北伐之前,李晏呆在武当后山,时而和张三丰比武切磋,时而苦思武艺。他既已至先天,根据领会的“至大至刚”之理,便有了自创武功的想法。

    张三丰经验丰富,两人所悟之理,虽则不同,却亦有相通之处。李晏获益良多。

    张三丰活了一百多岁,从南宋末年,直至元朝末年,知道的江湖秘闻、前人旧事,几乎不可胜数。李晏纵然不曾有意打听,闲谈之际,亦知道了许多,是从小说书上得不来的讯息。

    毕竟,金庸先生所著小说,是根据主角视角来展开世界,纵然矛盾集中,可偌大的天下,一本书籍,又岂能尽述

    强者能人,也是数不胜数。

    ……

    五月初一。

    汉盟大军在殷天正、杨逍等率领之下,赶至武昌。而李晏、张三丰和武当派数十名弟子,提早几日,便已入住武昌客店,静候大军到来。

    双方汇合,李晏点兵之后,不作耽搁,即刻北上。

    此时的天下,自豫南以南,尽归汉盟,尽管只是明面上归属汉盟,却也无人胆敢跳反。

    元廷据有的领土,便只有河北、辽东、漠南和漠北四地,各路义军反王,包括汉盟中军,齐齐北进,元廷如何克当

    更何况元廷覆灭在即,各地官兵势力,纷纷溃散,或自成一路叛军,或打家劫舍,成为一支绿林大盗,尽心竭力抵抗北伐大军的,没有几个。

    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元廷覆灭之日,当在今朝!

    李晏骑乘骏马,背负一柄厚重宝刀,并无刀鞘,乃以绳索系在背后,正是屠龙宝刀。

    烈火旗和锐金旗两大掌旗使,夜以继日,终于修复好了屠龙刀,亲自率人,送宝刀至武当山,李晏坦然接下。此行北伐,有此宝刀之助,何愁有人拦路

    “世人谓之宝刀屠龙,我看哪,该叫作宝刀不详才对。”范遥道。

    杨逍叹道:“天下人都觊觎之物,那便是不祥之物。”

    屠龙刀、倚天剑齐名,却只闻屠龙刀之锋利,世人前赴后继,不断争索。可又有几人赶去峨眉山,抢夺倚天剑

    倚天剑唯一的一次遗失,还是孤鸿子数十年前和杨逍赌斗,负气而死,导致倚天剑失落,被官府得去。最后在灭绝师太的努力下,方又重新取回了倚天剑。

    因屠龙刀而死之人,不知几许,因倚天剑而死之人,排除和峨眉派敌对,互相杀伐致死之人,因争抢倚天剑惨死的,却没几个。

    李晏笑道:“放心。屠龙刀在我手中,那就是世间最安全的所在,除了张真人,或有一线机会,夺去屠龙刀,余者皆不足虑。”

    他破境先天,刀法即便不算精通,高屋建瓴,也绝不算弱,屠龙刀又乃绝世神兵,张三丰亦要避其锋芒。

    张三丰登时笑了,说道:“李盟主,老道即便不是剑客,可也不会是刀客,要这屠龙刀,也是无用。”

    忽见一个武当门人拍马驰近,向宋远桥低声禀告,宋远桥先是铁青着脸,紧接着脸色一变,登时惨白无色。

    张三丰问道:“远桥,什么事”

    宋远桥张口欲言,却说不出话来。

    “灵虚,你说,是出了什么事”俞莲舟问那个武当门人。

    那名为灵虚的道人回答:“祖师爷爷,东边传来消息,宋青书伙同陈友谅,篡夺了丐帮帮主之位,最后被一个神秘的黄杉女子,一掌拍死。”

    此言一出,众人均是一愣。

    丐帮乃天下第一大帮,宋青书竟有胆量,去篡夺帮主之位

    李晏忽而恍然,那黄杉女子,便是杨过、小龙女的后人了。算起来,或许此界除了他和张三丰,倘若有第三个先天强者,便只有可能是黄衫女了。

    至于篡夺丐帮帮主之位,宋青书背叛师门,和陈友谅勾搭成奸,原书之中,他连自己的七师叔莫声谷都敢下手杀害,还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

    丐帮,虽然还是天下第一大帮,毕竟没了百余年前,那浩大的声势。这几任帮主,武功不弱,但也不强,统领丐帮可以,压服天下江湖,却远远不够。

    原来宋青书爱慕周芷若,想加入峨眉派,却被灭绝师太一口回绝,被陈友谅撺掇,盯上了丐帮帮主的位置。两人合谋杀害了丐帮前任帮主史火龙,暗中掌控丐帮大权。

    而史火龙之女史红石,得到了黄衫女的帮助,当众揭穿宋陈二人的阴谋诡计,并一掌打死宋青书。陈友谅见机得快,提前跑掉了,捡回了一条性命。史红石则继任丐帮帮主之位。

    因为陈友谅本就是丐帮弟子,只因宋青书涉及武当,丐帮才遣人通知了武当,不然,这件事乃丐帮家丑,怎会传播

    张三丰叹道:“宋青书叛逆不孝,又违背了江湖道义,合谋杀害丐帮前任帮主。我武当门下出此不肖弟子,远桥,那也不是你一人的不幸。”

    宋远桥翻身下马,向张三丰跪下磕头,道:“师父,弟子疏于管教,累得武当声誉受损,又与丐帮交恶。弟子如何对得起你老人家和众位同门”

    张三丰虚手一抬,宋远桥只觉有一股柔和的力道在臂下轻轻一托,身不由主的便站将起来。余人未曾察觉,李晏却发现了,暗想:“张真人的内力,的确比我要强出一筹。”

    张三丰说道:“此事你却有罪愆,本派掌门弟子之位,今日起由莲舟接任。你专心精研太极拳法、剑法,掌门的俗务,不必再管了。”宋远桥拜谢奉命。

    俞莲舟推辞不就,但张三丰坚不许辞,只得拜领。

    众人见张三丰革宋远桥,立俞莲舟,门规严峻,心下无不凛然。

    即便李晏横空出世,但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头,仍属于张三丰。他为了创出《太极神功》,闭关苦修,不涉足于江湖,江湖中人却忘了当年的张三丰,有多么强大!

    他一个少林叛徒,创立武当派,麻烦又怎会少了

    比郭襄创建峨眉派,遭遇的挑战、麻烦,要多得多。

    李晏倒没什么,他也是先天,不弱于张三丰,手持屠龙刀,张三丰都要避退。他见众人脸色,说道:“出发吧!”

    “是!盟主!”众人齐声称是。

    众人一催马匹,赶上了行进中的大军。

    此去大都城,路途可还远着呢,更别说沿途蒙古官兵的骚扰阻截了。



第七十九章:元灭(下)
    可出乎李晏预料的是,越过河南,驰入河北境内,连过三城,均是望风而降,无一城反抗。八八读书,23o≥

    众人笑道:“鞑子人心向背,覆灭之期,已不远矣!”

    李晏不置可否。

    他低声吩咐众将领,为防元兵有诈,派出一的斥候,前后巡查,却始终一无所获。

    “难道……元廷真的放弃抵抗、投降了”

    李晏有些疑神疑鬼。

    抵达保定,忽有一队士兵纵马驰近,大声呼喊:“报!徐达大将军率兵攻克大都!鞑子皇帝北逃了!”
1...6768697071...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