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这样就利用了磁控管的能量,提高天线口径效率,提高增益,大大降低了焦径比,降低天线整体的剖面,减小体积。
但是,前面增加的这个副反射面,会遮挡一部分电磁波,所以,工程师们又动脑筋,把整个天线转了一百八十度,将副反射面位置变为极化栅格抛物面,主面位置变为极化扭转板。
这就是倒置卡塞格伦天线,这种天线,一直被用到了现在。
哪怕是刚刚装备苏联的苏-27战机,用的也是这种天线,这几乎已经达到了抛物面天线的顶峰了。
而相对抛物面天线,还有一种更加适合的天线,就是平板阵列天线。
顾名思义,它的表面是一个平板的,在平板上,有着数十到数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小单元天线按照一定规则,间距等,均匀布置在阵列面上。这样,单独一个天线单元可能性能不咋地,但是依靠天线阵面上众多的单元天线,协同工作,就能实现一个很高的增益,窄波束,甚至取得超低副瓣。
美国在这方面玩的最溜,在七十年代,美国的机载雷达,就已经开始全面向平板阵列天线过渡了,领先欧洲十几年。
平板阵列天线有好几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波导缝隙阵,在这个平板天线的波导表面开缝,让小缝隙成为一
个天线,将电磁波辐射出去。这种天线的性能相当好,可以实现不错的能量辐射。
说起雷达来,总有人喜欢说米格25的雷达能够烧死兔子,但是能烧死兔子有什么用那是微波炉,又不是雷达,米格25的雷达用超级大的变态功率,都没有得到一百公里的探测距离,但是看看雄猫战机,功率只有米格25雷达的几分之一,就实现了三百公里的
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达
大家都是认识的,去年的时候就见过面,而且张老师认识顾婷婷更早,甚至后来顾婷婷在试飞院,大家也见过几次的,这次在这里遇到,张老师是很惊讶的。
“来,坐,这里有风扇,凉快些。”张老师说道。
“张老师,没打扰到您吧。”秦风说道。
“哪里啊,能有你们这样的客人,我很高兴啊。”张老师说道。
秦雪招呼着师兄们吃西瓜,也给了张老师一块,于是,大家就一边吃西瓜,一边聊起来了。
“张老师,我太高兴了,我们国内也开始要在机载雷达上突破了。”秦风说道。
作为都是内部人士,这样的谈话不算是泄密,听到了秦风这样说,张老师也就开始简单介绍起来了,毕竟,她负责的雷达的平板缝隙天线的加工工艺,就是为了这款机载雷达啊。
“我们的这款雷达,代号为1471.”张老师说道:“这个编号的意义,婷婷应该知道。”
顾婷婷也是在研制机载电子设备的,现在,张老师这么一说,顾婷婷就在旁边推测起来了:“前面的14,代表的就是14所,后面的7和1,我还真不知道。”
张老师笑了笑:“后面的7,代表的是天线口径是700毫米,后面的1,代表的是第一款。”
“这简直就是我们在机载雷达系统上的天字一号工程!”秦风感叹地说道,这可是一个零的突破啊,为了给己方的战机寻找雷达,屠老费了多少的力气,到处选型,当初和马可尼公司那么扯皮,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啊。
而且,天线口径700毫米,能装进很多飞机去啊,己方的歼八,改型的歼七cp,甚至正在研制中的新歼,都可以用这种雷达啊。
“型号的总负责人,就是贲所长。”张老师说道:“我不负责别的,只负责这个天线的加工工艺。”
术业有专攻,在从事这个天线加工工艺研究之前,她负责过408远程警戒雷达和180精密跟踪雷达等产品的高频元件工艺工作,可以说,这个完全是对口的。
一款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是有许多方面的技术需要克服的,这个前面的雷达天线,只是一部分,后面的处理机,也是相当关键的。
“那您知道咱们的集成电路发展的怎么样吗”秦风问道。
虽然张老师仅仅搞这个天线,但是秦风当然知道,这款雷达想要研制成功,绝对不仅仅是天线的事,后面的电路更重要。
以前的雷达,都是模拟式的,现在的雷达,必须要是数字化的雷达才可以,过滤地面杂波,其实靠的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快速地运算傅里叶变换来得到的,还有什么类似的ad、da转换电路等等,如果没有集成电路的支持,那就是空中楼阁。
国内的芯片,在后世是一个痛,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国内的芯片,发展的并不慢。<
br />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只有少数几个有线电和无线电工厂,生产能力很低。后来,按照当时的政治局势,就开始向老大哥求援了,在第二届商务谈判的时候,就请求由苏联方面援建电子管、无线电元件和交换机生产厂。
但是呢,电子管和交换机很容易,电子元件却被拒绝了,苏联人说的很简单,苏联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先解决有无
军用芯片,和民用芯片是不同的,别的不说,它至少要抗电磁脉冲,不能在复杂的干扰中失去作用,先以稳定为主。
当民用芯片动辄几ghz的主频的时候,军用芯片,就是几百兆而已,差着一个数量级呢。
军用的,够用就行了。
所以,秦风听说居然用了民用的8086处理器,就特别惊讶了,要知道,这种可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一种民用处理器啊!
这种16位的处理器,曾经是相当火爆的一种,是很多电脑的必备,但是现在,处理器也开始向32位过度了,8086已经落伍了,很容易购买得到的,但是,将它用到机载雷达上,听起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毕竟,机载雷达需要的是浮点运算能力,这恰恰是民用cpu的弱点啊。
“先解决了有无。”张老师说道:“据说,国外最开始也是这么干的。”
这句话,含义太丰富了,秦风早就想到了什么,自己以前就提议过从第三方搞一台awg-9雷达过来,而这种雷达,就是早期型号,说不定用的就是民用的8086处理器呢
8086,属于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而到了后期,这种cpu又细分出来了三种,其中一种叫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注于处理数字信号,随着机载雷达的不断发展,现在还是使用普通的cpu,再后来,就是专门的dsp了,它的运算能力更加强大。
比如说现在,每秒百万次浮点处理的cpu是不可能的,而到了九十年代,就已经拥有每秒1000万次浮点处理的专用的dsp芯片了,这样让机载雷达有了很大的提升,比早期的什么awg-9,什么apg63,66,都要高一大截。
计算机的运算速率越快,就能越大量地进行傅里叶变换,提高雷达分辨率,提高从从杂波中过滤目标的能力。
这些,秦风都是清楚的,现在,张老师说的很简单,这是国内第一款雷达,先解决了有无再说,性能方面的,以后可以慢慢提高。
“咱们还是说点张老师熟悉的吧,咱们的这个天线,发展的如何了”秦风问道。
他很关心,雷达是战机的眼睛啊,雷达的性能越高,战斗机的眼睛就越亮,以后的空战,没有雷达是不可能的。
“这个天线,咱们也是一直都在努力的。”张老师说道:“其实,咱们在50年代末的jl-2a中就研究过平板缝隙天线,因为当时加工能力不行,咱们采用的是地面雷达那种使用多根单独波导管焊接拼接到一个平面的天线。良品率太低,造价高昂,性能不稳定,就放弃了。”
这个原理不难,地面雷达早就开始用了,但是地面雷达大啊,很多都是米波雷达,精度上要求不高,但是载机的雷达就不同了。
解决不了加工的问题,一切就无从谈起。
“咱们为了这个工艺,想了很多办法。”张老师说道:“想要提高加工
精度,必须要采用数控加工的方式,哪怕是加工时候用的夹具,也要采用高精度真空吸附和磁吸相结合的装夹方式。”
没有数控机床,是无法实现这种精度上的加工的,哪怕是在进入数控机床加工的时候,如何把这个薄薄的板子夹起来,也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儿。
第四百三十五章 佩刀2项目
在后世,对1471雷达,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种雷达是为了给歼八3配套的,而歼八3是在和平典范项目失败之后才开始的,立项就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了,所以,1471雷达,最早也是在九十年代开始的。
而且看看,在八十年代有什么,歼八还在208雷达上反复呢,如果有了1471雷达,为何不用
这当然仅仅是一面之词,国内的军工研制,是多个部门分散研究的,如果不清楚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出现混乱。
1471雷达,当然是在八十年代就出现的了,现在,就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突破,等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完成了研发,还获得了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当和平典范工程被终止的时候,它就已经出来了。
根本就不是什么因为和平典范的教训,才下定决心自研的。
但是,既然出来了,为何没有装备给战机当时国内急缺先进的雷达啊,既然都有了,那赶紧用啊。
有是有了,但是性能上肯定还是有问题的,1471雷达,仅仅是一个火苗,星火燎原的火苗,它是第一次突破,有了它的出现,国内才算是走完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研发道路,然后,在它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进,同时也利用不断发展的电子技术来完善它。
**十年代,电子技术是飞速发展的。
雷达辐射出去的电磁波,是模拟信号,而后期处理,都是数字信号,所以,在雷达上,就必须要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化,在转换中,采样是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来说,就是把一个雷达波形分成多少份,份数越多,采样率就高。
最初的美国雄猫战机上的awg-9雷达,因为研制时期久远,所以模数转换能力较低,采样率低,所以只有低重复频率,中重复频率,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80年代初,高速高频率模数转换芯片出现,才有了第一台全波形的pd雷达,而后来,继续改进的apg-71,模数转换水平提高了10倍以上,这样性能就进一步提高了,可以从更加复杂的地面杂波中找到目标,下视水平,抗干扰水平大幅度提升,这就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只要清楚原理,制造出来样机,然后再进行升级,逐渐提高性能,这是一条绝对正确的道路,等到发展到1473雷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遍地开花了,不管是歼八,还是歼十,都可以装备了。
现在,仅仅是走下的坚实的第一步。
叨扰了两个多小时,秦风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大学校园,秦雪只送到了门口,就赶紧跑回去了,她要有很多的资料要翻阅,技术要学习,她已经开始努力起来了。
张老师的话,在鼓励着她,做一名科技人员,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等到从电子科技大学,回到了132厂的时候,秦风顿时就发现,今天厂里的气氛,怎么有些不对劲啊
这是怎么回事
屠老的脸上,有兴奋,也有担忧,当看到秦风过来的时候,屠老还是绽开了笑容:“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好的。”秦风说道,难得屠老还这么幽默,秦风当然要配合一下了,这说明,屠老其实心情还是好的大于不好的。
“好消息就是,巴基斯坦方面,正式提出了佩刀2项目的招标书。”
佩刀2这是什么看着秦
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内幕
“看来,这里面,还有更多的内幕啊。”秦风叹了口气,向屠老说道:“咱们在这里,根本就不能完全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咱们能去他们那里实地考察一次,就更好了。”
整个项目,可以说是巴基斯坦方面提出来的,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己方还是没有搞明白,以前说的那些改进的目标,己方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现在,又说要找美国人合作,还把他们当做主要的承包商,己方就完全不能理解了。
本来f404发动机说的好好的,结果又有了pw1120发动机,还要两个一起搞,这些,都需要反复协调,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啊。
他们说让他们自己的航空联合企业负责,这个还可以理解,他们是想要借助这个项目,实现他们自己的航空工业的一个跨越发展,这里面,还是要有很多的交流和相互探讨啊。
“总之,这个计划,必须是让咱们拿大头。”秦风说道:“否则,咱们还不如自己搞呢,反正咱们的方案正在一步步地落实,没必要把钱都让美国公司赚了。”
屠老用力地点头:“是啊,这也是咱们考虑的,歼七m,本来就是咱们的,现在要改进歼七m,也是咱们的,咱们绝对不能找他们做主承包商的。不过,上级现在很看重这件事。”
这是一个机遇啊,现在,国内正在改革,大量的军工企业,都在进行军转民,只有转到民用领域,才能够发展起来,而132厂呢,硬是在军事装备出口方面,取得了一个突破,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啊,而现在呢,又开始和国外联合搞改进,这就更是一个新的机遇了,上级是相当重视的,现在大家有矛盾,可以坐下来谈,但是,还是尽量向好的方向去谈的,尽量把它谈下来。
现在,大家需要研究对策,同时,也要等待和巴基斯坦方面的进一步接触。
“我很奇怪。”秦风说道:“按照他们的招标书,找了很多公司啊,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格鲁曼公司和沃特公司,和我们联系过,其他的公司呢,是怎么回事”
此时,秦风已经把屠老手里的那份招标书给大致了看了一遍了,作为优秀的试飞员,他能接触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再说了,秦风早就和这个项目联系起来了,上次去巴基斯坦,试飞歼七m,他就和对方有了更加深入的关系了。
“这个,咱们暂时还不知道,不过可以猜出一点来。”屠老说道:“比如,诺斯罗普公司,他们正在研制f-5战机的改型,这款战机也是采用f404发动机的轻型机,这样,和咱们的飞机怕是有竞争关系,他们又怎么会对咱们的飞机用心。”
美国的各个飞机公司,彼此之间都是勾心斗角的啊,哪怕是屠老,也只能想出这一点来,至于别的,就不知道了。
诺斯罗普公司是不愿意的,波音公司呢他们压根就对国内的军机市场不感冒,他们有客机就足够了,术业有专攻。
“看来,咱们搞这个外贸项目,还真是困难啊,咱们全国范围内,现在也只有咱们132厂,是唯一走出去的了吧”秦风问道。
屠老摇摇头:“这可不是,你要向前看啊,咱们的其他同志,也都是相当卖力的。你去飞的歼教七,不也要向外卖吗而且,强五,现在计划也在改进。”
在巴基斯坦的时候,秦风就和强五对抗过,别看这种飞机是强
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个国家
秦风又回了试飞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