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也可以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求学的道路上,是永无止境的,没有人逼着你学习,只能是靠自己的严格要求自己,比如秦雪,虽然不去上课,但是考试的时候,功课都能拿到优秀,和她平时的自学是分不开的。
&nb
第四百九十六章 国外取经
想要搞先进的机载雷达,就必须要攻克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难关,其中一个重点的子系统,就是它的天线,平板缝隙天线的效率很高,辐射的能量最强,是最合适的机载雷达天线,但是呢,这种天线的加工要求很高。
现在,就连法国还没有搞定呢,苏联强大的军工能力也搞不定,只有美国在十年前就已经实用化了,把平板雷达玩得风生水起。
至于现在,秦风是第一次看到了己方加工的这种雷达天线,看着这款天线,秦风是无比的惊讶和赞叹的,咱们终于搞好了吗
“是啊,这是咱们第一个的成品,咱们已经失败了几十次,这是第一次成功的组装。”张老师说道“现在,我们就在对这个成品进行测试,测试成功之后,就可以送回14所去了。”
“那是不是说,我们自己生产的雷达,马上就要出来了”秦风激动地问道。
天线都有了,别的还远吗
张老师摇摇头“不,还远着呢,后续的电路系统,正在14所进行研发,但是呢,难度很大,现在的进展缓慢啊。”
制造雷达天线,考察的是加工能力,如果加工精度不够,可以想别的办法,当年咱们在手工控制的机床上,还加工出来了氢弹的零件呢。但是电路不同,人家一块集成电路塞里面了,你不知道集成电路的型号,那就没法摸透它的技术,这里面的门道大着呢。
哪怕是己方得到了awg-9雷达的样品,如果没有这种雷达的具体资料的话,依旧是两眼一抹黑,里面一个集成电路的型号弄不明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也分析不电路的结构来的。
秦风知道这种雷达的技术难度很大,现在这里的团队仅仅是搞了天线而已,而且,这天线还是失败很多次才做出来的,下次做同样的雷达天线,或许还需要很多次的失败才行,成品率太低,也是制约它量产的一个大问题的。
等等!
秦风突然想到了什么。
既然国内搞不定,那可以从国外取经去啊,对火控雷达,西方都是捂的严严实实的,不过呢,也还是有国家愿意把最先进的技术出口过来的,这就是以色列,当初以色列的怪蛇-3导弹刚刚出来,性能比美国的ai-9l还先进,还不是照样出口给了中国国内现在已经是散件组装的方式了,也会逐步地过度到自行制造的。
导弹方面可以,雷达方面,说不定也有合作的可能的!
“我们最近要出去一趟,张老师,您可以向上级请示,咱们雷达研制方面的同志,也可以一起跟着出去,说不定会有收获呢!”秦风向着张老师建议道。
毕竟去以色列还是一个秘密,秦风也不知道张老师有没有权力知道,所以,他在这里仅仅是提示一下,从国外想办法,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啊。
张老师点点头“是啊,这也是我们目前在考虑的,如果有机会啊,还真想要出去走走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解决的。”
说完,张老师又瞄了一眼秦雪,说道“小雪,你想出去看看吗”
我秦雪喜出望外,能出国去看看,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呢,自己可以吗这房间里,有那么多的师兄呢,谁不想出去看看
“老师,我还年轻,机会留给师兄们吧。”秦雪说道。
&nbs
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
“唐刚,你是第二个太棒了!”等到回到了611所的时候,秦风就得到了一个更加让他高兴的消息,那个繁琐的yes/no实验,除了秦风通过之外,第二个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唐刚!
谁都没有想到,年龄最小的唐刚,经验最少的唐刚,第二个通过了这个实验,其他的人的脸上都是羡慕的表情,同时呢,他们也是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一定可以通过的!
完成了这个实验之后,接着是干什么呢在去以色列学习操控之前,自己就要先学习三代机的知识!
国内还没有三代机呢,知识从哪里学习当然是从科研人员这里了。
“利军,海涛,你们都跟了小杨同志了啊。”等到秦风带着唐刚,来到了设计所的新成立的飞控部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看到了秦风,他们也很是高兴:“是啊,我们一直都在忙活歼九项目,而咱们的十号工程,又是和歼九项目有继承性的,所以我们最熟悉了,和小杨同志在一起,正好可以尽快熟悉,为飞控的研制打基础。”
当初虽然歼九的项目下马了,他们一直都在整理歼九的资料,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在611所,是不讲资历的,主要讲能力,小杨同志虽然去年才来,但是人家是西工大的高材生,而张利军,马海涛他们,仅仅是个绘图员,所以跟着小杨同志进入新的部门,已经是很满足的了。
“我们也来一起学习,主要就是咱们这三代机的飞控,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啊。”秦风说的相当客气。
这里的资料,他们可以随便翻阅,在进入了这里之后,唐刚就像是跳进了知识的海洋。
“三代机的电传操控,主要是用计算机代替人的操作,它仅仅是感应人的意图,推操作杆,那就是要俯冲,这个时候,你就不用管飞机是具体操作了,前面的鸭翼怎么转,后面的尾舵怎么动,你推杆的角度大,那飞机俯冲的就猛,你推的角度小,俯冲的就慢。”秦风给唐刚初步地介绍了一番。
“同样的,如果放开操作杆的话,那就意味着你不操作了,飞机就会自动改平,当然,此时飞机的状态如何,怎么改平,都不用飞行员来操控,是机载计算机自动判断的。”秦风继续说道。
这和二代机的飞行是不同的,你要照顾到各个舵面,自己得反应怎么操作,如果松开操作杆,战机绝对不会自己改平,会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飞行,这就是三代机和二代机的巨大差别。
“所有的操控,都是计算机自己计算出来的,至于如何计算,比如你推杆的时候,哪个舵面动,动多大,这都是需要一整套的程序的,而这套程序,就是飞机的控制率,飞机的操控是否合适,完全取决于这套控制率。”
秦风的介绍,已经是很详细了。
“那么,控制率是谁确定的”唐刚问道。
秦风指了指小杨的背影:“是他们。”
他们是要研制新歼的大脑啊!电传操控的电信号,传给了机载计算机,如何控制,都是由他们来编写程序的。
似乎是知道了秦风在说自己呢,小杨扭过头来:“当然也不是了,这套系统的控制率,只要是我们来搞的,但是,试飞员的任务也很大,试飞员要研究这套控制率,确定这套控制率是否合适,给我们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共同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起出来
考察团终于启程了。
秦风在客机上,和自己的妹妹秦雪坐在一起,此时,两人的心中都是一样的激动。
“哥,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啊。”
“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小雪,这次出去,一定要有收获才行啊。”秦风向着自己的妹妹说道。
秦雪最终被选中了,成为了这次考察团的一员,当然,这并不是秦风的关系,而是秦雪太优秀了,她既然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把大学的主要课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学完,说明了她的悟性是很高的。
尤其是,她看电路的时候,分析起来更是相当的快捷。
普通人看到电路图,肯定会觉得相当的复杂,繁琐,而作为电子大学专业的学生的话,看到的时候,可能会说这电路是干什么用的,实现什么功能的,然后再具体分析,但是秦雪呢,当秦雪看到电路图的时候,她会说,这电路图真美!
在她的眼里,每一根线条都不是纷乱的,都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看上更美,而如果看到不漂亮的地方,也会指出来,然后呢,事实证明,那里的设计就是错误的。
当秦雪展示出来这种天赋的时候,也被14所看重,这次去考察,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把秦雪当做未来的重要的电子工程师培养,才会让秦雪跟着一起来考察的。
这个机会,对秦雪来说是来之不易的,现在,她听到了自己的哥哥的话,也是点头称是“是啊,所以,我要趁着这段时间,把我们的资料再看一遍。”
现在,14所最重点的就是1471雷达,这款脉冲多普勒雷达是国产机载雷达的零的突破,现在己方已经能加工出来雷达天线了,但是呢,后面的处理部分,依旧是困难重重的,这个资料里,甚至记录了很多困难的地方,秦雪仔细地研究了这款雷达的各种资料,同时也开始用她自己的大脑来思考其中的问题了。
客机内很快就安静下来,起飞之后,大部分人都进入了睡梦之中,毕竟,长途的飞行之中,睡觉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秦风却睡不着,他看着身边的秦雪,再看了看其他人,这次出去的,大概有二十多个人组成的队伍,是由宋老来带队的,至于试飞员,来了三个,秦风,唐刚,以及另一名刚刚通过测试的试飞员,他们三个人跟着团队一起来,但是要停留的时间会更长,在以色列完成了培训之后,才会回来。
这次终于有机会接触三代机了,虽然仅仅是个模拟器,在模拟器上,也是可以完成很多的训练的,体验三代机的飞行,对今后的试飞,有很大的帮助的。
哪怕是个模拟器,也是个三代机的模拟器啊!秦风已经开始期待了。
马达一响,黄金万两,对飞行员来说,上天一个来回,几千块钱就没了,所以,飞行员是用黄金铺就出来的,这个说法一点都没错。
如果能够用模拟器来模拟的话,就能大大地减轻这种训练的开销了,在西方世界里,飞行模拟器早就普及了,上次去法国的时候,就看到了超级军旗的飞行模拟器。
国内也有飞行模拟器,但是,国内的飞行模拟器,那是相当原始的,当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就开始从苏联进口武器了,后来,陆陆续续地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引进了一批的飞行模拟器。
不过,这些都是单一性质的,比如有的就是一个座舱,作为仪表飞行练习器
第四百九十九章 较劲
来劲了。
秦风听到了对方也开始喊口号了,这边就喊的更响了,大家也迈着整齐的步子,穿着最舒服的黄胶鞋,向前继续跑。
道路不宽,两支队伍,都是纵列的,大家就在这小小的道路上,比起来了。
三千米跑,比的是耐力,现在哪怕暂时领先,一会儿也可能落后,不过现在呢,谁都不肯落后,你快,我更快,于是,等到最后,就连喊口号的频率都快了。
大家的脚步,齐刷刷地猛跑,这才仅仅跑了一千米左右,就已经变成了冲刺的速度了。
跑啊,这些以色列人,别看块头大,似乎体力也更大,但是,他们同时负重还大呢,他们自己的体重就更重,所以,这样较量起来,不一定是谁输呢!
大家都是不肯认输的,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憋着一口气,向前继续跑。
在国内,从歼五开始,一直到歼六,歼七,都是苏制战斗机的标准,座舱都是狭小紧凑的,所以,如果飞行员的个子太高的话,脑袋就直接顶到座舱盖上了,所以,招飞时候的那种大个头,后来都去飞运输机了,个头低的才才能够飞战斗机。
这还不算是极端的,更极端的是坦克,苏联人的坦克内部就更是低矮了,甚至他们的坦克手必须要是一米五的专门的中亚的小个子,才可以钻进去。
西方就不同了,毕竟西方的个头都高啊,他们只能是建造更宽大的驾驶舱才可以。
现在,双方比起来,这几名以色列人,大概要高出十厘米左右,两队人在向前继续奔跑,奔跑,这个时候,已经听到了彼此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秦风也不用再喊一二一了,这种时候,如果喊话的话,说不定就跑不动了,一口气泄出来,就会丢人了,秦风也要攒足了劲头,还有一千米呢,接下来的一千米,要像是百米冲刺一般地跑才行。
秦风这般,一旁的以色列人也是一样,他们也不喊口号了,都在憋着猛跑,他们的个子高,腿长,每一步都更大,但是呢,他们的腿的频率不够高,看来这种跑法,他们也是第一次,他们已经累了,跑不动了,还是在坚持着。
坚持,必须要坚持,在对方的面前,绝对不能丢了面子!
军人是要有自己的荣誉感的,双方都叫着劲呢,就这样,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大家跑完了最后的一千米。
“停!”秦风喊了一声,随着他的喊话,大家都直觉上想要蹲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但是呢,旁边还有以色列人呢,可不能在他们面前展示出来。
“旋梯训练,每人三十圈,我先来。”秦风喊着,准备将自己头上的帽子摘下来,递给唐刚,这一摸,才想起自己是便装的,根本就没有戴帽子。
年轻就是资本,秦风刚刚在跑步的时候,还感觉到自己的两腿像是灌了铅一般地跑不动了,但是现在呢,一下子就又恢复活力了,他们停下来的地方,正好是旋梯。
旋梯就像是两个对接起来的梯子一般,中间是转轴,蹲上去,要靠自己的运动,就像是荡秋千一般地将旋梯给荡起来,越荡越高,最后荡成圆圈,这是相当考验技巧和耐力的。
秦风站了上去。
现在,还不知道这几名和己方较劲的以色列人是不是飞行员,按说只有飞行员才要练习旋梯这种科目,毕竟这会考验飞行员在旋转中的稳定能力。
&
第五百章 参观火焰工厂
现在,秦风才刚刚来这里,自然是不会知道的,眼前的拉莫尔,就是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技术最棒的试飞员,已经被内定成为了他们的vi狮战斗机的首席试飞员!
他是一名技术相当出色的飞行员,也飞过很多的飞机的,先进的战斗机,比如f15,f16和f18,他都飞过,而且,为了即将进入试制的vi战斗机的试飞,他已经在美国培训了整整三年,最近才刚刚回来。
回来之后,他正是最信心十足的时候,谁知道,就在今天早上,带着其他几名试飞员做例行的体能训练的时候,和秦风他们意外遭遇了,跑步,不相上下,这旋梯,就分出高低来了,他毕竟年龄大了啊!
想要作为一名试飞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行,而且,哪怕是飞过多种飞机,鸭式布局的战机,他同样是第一次,年龄大些,经验就会更丰富,所以,现在的拉莫尔已经快五十岁了,正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而秦风呢秦风才二十多岁,的确是有些胜之不武的。
现在,两人是不打不相识,一场体力的比拼,反而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看来,你们也是飞行员啊,听说公司里,会有人来飞我们的模拟器,看来就是你们几个人了。”
“是的,我们就是来飞模拟器的。”秦风说道,既然对方把己方的来历都说出来了,说明对方肯定知道的更多,现在,秦风向着对方说道“我们也知道贵方正在研制的这款鸭式布局的战机很先进,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参观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