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这样的设计,当然是把机翼给空出来的,一方面,机翼可以放置大型的整体油箱,增加储油量,另一方面,机翼下面可以布置很多的挂架,让战机可以挂载更多的导弹,副油箱之类的,如果起落架在中间,那前后就隔断开了,不容易布置。

    不过呢,这对起落架的设计,制造,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己方设计的十号工程的战机,最大的难关是飞控系统,但是起落架绝对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关,因为国内根本就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材料要好,加工精度要高,是个很大的挑战啊!

    宋老的目光再向上,就可以看到它的机翼了,鸭翼和机翼是重叠的,这是近距耦合的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涡流的利用率,这个应该是和他们的幼狮战斗机的类似的,是他们的一种技术的传承,只不过是把固定的鸭翼变成了可动的鸭翼而已。

    但是,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宋老并不觉得这样的设计是最好的,不过呢,这是人家的飞机,人家怎么设计,那是有人家的道理的,己方来这里,是来学习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什么缺点呢宋老有着十几年的风洞经验,对这种耦合方式是深有体会的,鸭翼距离太近,那抬头太猛难于控制,而且耦合作用强虽然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但是涡流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这个机翼看起来很复杂,不过呢,性能就不清楚了。

    接着,就看到了后面,后机身看起来倒是不错,应该是使用了面积率来进行修行了。

    面积率是指飞机在跨音速或超音速飞行时,零升力激波阻力(简




第五百零九章 很会做生意
    战机的格斗,是多方面的,在以前的空战中,讲究的是双方的持续对抗,所以,稳定盘旋很重要,大家相互追着转两三圈,看看谁转的更快,谁就能取胜,这就是稳定盘旋的时代。

    但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空战,不用比谁持续盘旋的快,只要比谁瞬间盘旋的快就行了,机头只要转半圈就够了,瞄准你,或者说转到我的导弹能发射的时候,我就直接发射导弹了,我没事和你一圈圈地绕圈干嘛

    这种时候,就是瞬盘最好了,要比稳盘,常规战机有优势,动力足的飞机优势更大,但是比瞬盘的话,那绝对是鸭式布局战机的强项啊。

    美国人懂飞机吗他们其实比不了以色列,看看二战结束后,以色列打了多少场仗吧。

    以色列空军,一直都是接受战火的考验的,他们是最懂战争的需要的,也能敏锐地看到战争的发展,现在,说起鸭翼无用来,那只能是说,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像是以前按照经验,一直说空空导弹无用,有个机炮搞格斗就行了,然后就可以看看贝卡谷地的战场上,先进的以色列空军是如何虐苏联的二代机的。

    其实,现在鸭式布局的战机,航空大国都在搞,哪怕是苏联,也已经开始了米格1.44项目的研发,他们的这款和美国的四代机对抗的飞机,采用的是中央流体院建议的气动布局,就是鸭式布局的!

    欧洲的国家,也都在搞,只有美国人看不上,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航空设计水平,美国人的航空研发是站立在最高峰的,比如说,其他国家还在为推重比为8的发动机而努力的时候,人家美国现在已经开始预研推重比为10的发动机了,按照美国人的话来说,只要发动机给力,板砖都能飞上天,对于这样的简直逆天到外星科技的国家来说,人家用得着标新立异地搞鸭式布局吗常规布局在人家手里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

    “其实,美国人也搞过鸭式布局。”就在这时候,宋老开口了。

    宋老对鸭式布局一直都是情有独钟的,当然,对世界大国的研发,也就是相当关注的了,虽然只能有一些过时的消息,人家披露出来的消息,即使这样,也是有意义的。

    “在二战时候,他们就曾经搞出来过xp-55,这种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螺旋桨时代的一个异类,当然,因为操纵上的问题,最后还是失败了。”宋老说道:“当时,美国的xp-55、德国的亨舍尔hsp.75、英国的迈克斯m.35、意大利的安布罗西尼s.s.4和日本的j7w1震电,这是当年的鸭翼前五杰。”

    屁股后面带一个大螺旋桨,后面是主翼,前面是鸭翼,这种布局的战机,在当年就研究过的,但是呢,在没有电传操纵的情况下,靠人力绝对是反应不过来的,大部分的原型机都因为操作的原因坠毁了。

    一直到有了电传操控,才继续开始的。

    “后来,美国人又有了xb-70,是鸭式布局的轰炸机,为了配平,搞出来了相当特殊的机翼,不过很遗憾,也没有进入服役状态。”

    “前几年,美国人还搞过x-29a,这种飞机不仅仅是鸭翼布局,而且还是前掠翼的机型,这种特殊的飞机,应该现在还在试飞之中吧,我们的以色列同仁,应该是最清楚的。”

    宋老把美国人的鸭式布局的飞机,如数家珍地说出来了,赢得了以色列同行们的赞同



第五百一十章 电子系统是不断发展的
    听到了这个价格的时候,所有人的脸上都是难堪的。

    如果自己不能生产的话,那就只能是从国外购买,但是国外的要价,实在是太高了,高到让人难以承受,如果有钱的话,空军早就去买幻影2000去了,何必要折腾这么几年呢。

    似乎是意识到了大家的难堪,沃德在一旁继续开始讲解起来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的价格,是越来越昂贵的,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当年在二战的时候,飞机上有个无线电的电台,就已经很奢侈了,但是现在呢,飞机上的航电设备是很多的,比如说它的雷达设备,探测的距离要越远越好,精度要越高越好,它的雷达告警接收机,要具有全向告警的能力,要给飞行员更多的提示,它的机载计算机,要处理诸如大气数据传感器,机载陀螺等等很多的数据,这些都会造成它的价格水涨船高。”

    沃德是在解释为什么这么贵呢,既然贵,那就是一定有贵的道理的。

    “我们现在的雷达,还没有研制出来呢,我们现在仅仅在雷达上,就已经投入巨资了,想要把它搞成熟,还是需要资金的,贵方已经开始和国外合作了,也知道,研发的成本,最终都是要分摊到产品上去的,否则的话,根本就无法实现良性的发展。”沃德介绍得很清楚了:“尤其是,其中的芯片,每一次的升级,都会带来雷达性能的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你们应该知道,awg-9雷达,这款雷达在投入使用的时候,是七十年代,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保留它的发射机和天线,改进它的后期处理系统,就可以让它的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以前它只有低重复频率和中重复频率,这次改进之后,就拥有高重复频率了,后期的处理能力越强大,雷达的性能就越好,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价格的升高。”

    当沃德在说这话的时候,随行来的几名雷达专家的心中,已经有如明镜了,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现在他们的雷达,性能总是不稳定,同时也达不到设计目标,如何才能提高呢最重要的解决办法,还是在后期的处理电路上,增加这些处理电路的性能,就可以让雷达的性能继续提高的!

    毕竟,电子技术是不断在发展的,摩尔定律给电子工程师们指明了一个很广泛的前景,他们可以有越来越好用的芯片设备的,只要等待时间,就会有性能更强劲的芯片的。

    “同时,同一套雷达,只要换用不同的天线,也能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贵方引进了我们的雷达设备,而且以后要是打算仿制的话,缩小雷达天线,还是能装进贵方的歼七的机头里面去的,这是脉冲多普勒雷达,会让歼七的性能提升一大截的,贵方的歼七战机的出口前景是很好的。”

    对方在继续忽悠了,你们如果买了的话,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的,但是呢,这高昂的价格,代表了它注定不会有市场的,我们的歼七,也就几百万一架,你这一台雷达,还需要一千五百万,装上去就两千万了,谁会买啊!

    注定是没有市场的,两千万,人家还不会买幻影2000去啊哪怕就是歼七cp也绝对不行的啊,价格太高了。

    等等!

    秦风在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了什么,向着对方说道:“那贵方现在的el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先进的显示系统
    一平三下,是一个平显和三个下视显示器,这三个下面的显示器,已经几乎把整个仪表板给占满了,只剩下少数几个机械仪表,这同时也估计是试飞时候的需要,等到试飞完成,一切没问题了,估计机械仪表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了。

    秦风对此是很震撼的,现在,各种主流的航空杂志上,已经开始大力地推扬这种布局了,这种显示界面相当的简洁,可以来回切换要显示的内容,减轻飞行员的劳动强度,但是同时呢,也对飞机上的电子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这还真不好设计。

    这个时代,连美国还没有这么搞呢。

    他们的f-15座舱,只有一个下视显示器而已,f-16由于诞生的年代更晚,所以有了两个下视显示器,在座舱前面左右放置,看起来已经是相当的高大上了,谁能想到,在这里秦风居然看到了三个!

    这座舱的显示,他们怕是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最强悍的了啊,秦风看着立刻就感觉到自己的口水流出来了,再想想己方的歼七战机,还全部都是机械仪表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改进到这种水平啊。

    “你们知道在美国,哪种座舱最先进吗”拉莫尔问道,这是模型,只能看,不能摸,所以秦风上去看了看,就下来了,第二个上去的是宋老,秦风下来之后,拉莫尔就提问了。

    “f-16”秦风问道,改天再去巴基斯坦的话,一定要找到机会,让他们把战机给自己看看,哪怕不能飞,上去坐坐呢,这种战机的座舱,是最先进的了啊!

    “不,不是f-16,是f-20.”拉莫尔说道。

    f-20如果不是熟悉航空知识的军迷,估计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编号,这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编号,在美国空军的序列中,从来都没有装备过呢,甚至还不如av-8b呢,好歹在海军陆战队里面服役啊。

    但是呢,这种飞机的确是存在的,其实,这种飞机的原型,就是f-5战机。

    f-5是诺斯罗普公司的代表作,这种飞机和米格-21是齐名的,属于一种大量销售的战机了,这种飞机在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内,装备的数量太多了,不过呢,这种飞机从未被美国空军装备过,一种纯外销的战机,能够卖出几千架去,绝对是个奇迹啊。

    后来,f-5也获得了个绰号,叫做穷国之鹰,价格便宜,操作方便,性能还不错,适合穷国换装。

    诺斯罗普公司对此也是沾沾自喜的,看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他国家又开始有换机型的需求了,就打算把这种飞机给升级一下的,以前用了两台涡喷,现在呢,用一台f404发动机来代替,同时呢,换装先进的航电设备,这么一凑合,就从二代机给升级过来了。

    可以看到,这种飞机是和歼七有很多的异曲同工之处的,这两种战机都是从二代机改进,通过换装先进的航电和发动机来实现性能的提升,甚至就连发动机,用的都是同一种f404发动机,所以诺斯罗普公司对歼七cp项目是相当抵制的,这分明就是来搅局的,是竞争关系。

    不过呢,这和f-20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因为f-5战机卖不出去了,他们改进了之后,叫做f-5g,结果发现谁都不买账,人家都去买f-16了,诺斯罗普公司很失望,后来他们一分析,不对,这肯定是名



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显
    平显是给飞行员提供各种资料的,飞行员必须要能清楚地看到它才行,当初在歼七m试飞的时候,秦风是经历过整个过程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解决诸如平显的图像模糊等情况,一直到后来巴基斯坦兄弟来试飞的时候,才算是稳定下来,清晰可见了。

    只有飞行员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资料,那才有实际的意义的,折射平显在这方面,是有差距的。

    折射平显,是最先投入使用的,计算机接收接口单元送来的数据,处理后产生信号,控制crt内的电子束产生图像,再通过一组平行透镜和一片半透明镜在显示单元上投射出图像。这个显示的镜面可以透过外界光线,同时crt的光线会经过反射进入飞行员的眼中。

    根据需要角度的不同,可能会有两块玻璃,中途就经过了一次折射。

    这样相比原来的方式,已经提高很多了,但是呢,前面的绿油油的圆圈,也会让人有些不适应,所以很多飞歼七的老手都喜欢关掉它,觉得它挡光,同时,它的视场不够宽。

    至于衍射平显,主要是这块玻璃上的机关,这玻璃不再是纯平的了,而是有一定的弧度,同时呢,这种玻璃的面积,也变大了。

    如果刚刚秦风更加细心的话,肯定是能看出来的,但是呢,他的目光主要被下面的三个显示屏给吸引住了,对上面这块玻璃没有太留意。

    至于衍射,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声音,隔墙有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声音绕过了障碍物!

    声音能绕过去,是因为声音的波长很长,当波长和阻碍物或者狭缝的尺寸接近的时候,才能发生这种现象,光就很难看到衍射现象了,因为光的波长很短。

    其实,如果在阳光下看刀片的话,可以看到刀片的边缘模糊了,这就是光不再直线传播,绕过了刀片的边缘,到了刀片的后面去了,这就是光的衍射。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把它应用起来,并不容易,以色列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相当先进的,他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来了衍射平显。

    这是一种带小刻蚀线的曲面玻璃制成,光线不是反射,而是衍射到飞行员的眼睛里,这个玻璃的制造,就是需要相当精密的加工技术才可以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普通折射平显的透镜口径不能太大,就像是以前的望远镜一样,是有严重的畸变的,图像越大,畸变越明显,所以,普通的折射平显,都是一小块玻璃,,一般视场不会超过水平20厘米,俯仰15厘米的程度。

    但是,衍射平显呢它被叫做广角,是因为它的视场达到了水平30厘米,俯仰20厘米,面积是原来的四倍!

    这样的面积更大了,就代表着能在玻璃上显示的内容就更多了!

    全息也是根据衍射过来的,衍射的方式,可以更完美地叠加原来的图形,几乎没有任何的畸变。

    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全息透镜还过滤了非可见光,这样让图像更加清晰明亮。

    更清楚,更明亮,显示的内容更多,衍射平显当然是先进的代表了,现在,以色列的公司已经克服了这种技术难关。

    其他的优点还是很多的,比如,它几乎都没有边框,对飞行员最重要的前面视场的遮挡是最小的。

    在这个技术领域,以色列绝对是走到了技术的最前沿的,他们的狮战斗机,将用这种最新式的平显。

    &nbs



第五百一十三章 见到模拟器
    “owo one。”早晨的时候,居住的小楼外面,再次传来了这个声音。

    此时,秦风三人已经和拉莫尔等人的队伍在一起了,他们都是试飞员,每天的体能训练,都是一样的,从早晨就需要开始了,现在,大家也不用对抗了,完全地按照以色列空军的标准来练习。

    先来一个五千米,跑完了之后,舒展舒展身体,就是各种的器械训练了,呼吸着地中海吹过来的温润的海风,感受着这里的片片凉意,还是很舒服的。

    训完完毕,吃过早饭,一行人就来到了训练中心,在这里,秦风终于可以看到他期待已久的lavi战斗机的飞行模拟器了。

    “你们也没有走”当秦风看到了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在研究的时候,顿时就是一愣。

    研究飞控的小杨,带着两名助手,正在这里,跟着几个以色列的专家,不知道在交流什么呢,现在,看到他们也留在这里,秦风很是奇怪。
1...116117118119120...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