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歼七现在的简单的大后掠三角翼,改成了双三角翼,内翼后掠角57度,外翼后掠角42度,内部不变,外部翼展增大,从而增加盘旋性能,同时,再加上前后缘机动襟翼,使整机的机动性大幅度提高。
机头不改,还是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但是,在近距格斗方面,已经能够和f16匹敌了。
“好啊,咱们啥时候开始?”秦风说道“如果我还在成都的话,那就让我来飞!”
这种飞机的机动性大大增加,也可以给飞行表演队换装了啊。
“现在啊,咱们就等涡喷13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涡喷-13
等涡喷13的,岂止是现在的歼七新的项目,还有一个老项目,已经等了很久了啊!
在132厂,秦风看到了总装车间里的歼七3,现在,面对这种战机,秦风也是感觉到一阵阵的无语。
几年了?
当初去埃及的时候,已经是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当时的秦风,才刚刚参加试飞工作不久,一起跟着去测试米格21f,还曾经飞过,这种大鼻子的飞机,看起来是那么的丑陋,习惯了看国内的歼七,再看看这种,就感觉到像是动画片里面的怪物一般。
现在,在工厂的车间里,秦风看到的就是这种飞机,秦风看着这种飞机已经总装完毕了,就在一个角落里面静静地停留着,但是,机身和尾部是分开的,尾部那里空空荡荡的,里面的发动机无影无踪。
“老宋他们,这个歼七3的项目,也是让人感叹啊。”屠老带着秦风,来到了车间,看到这里的飞机,屠老就是一阵的唏嘘,当年,屠老就因为测绘还是吃透的问题发生过一些冲突,后来,交给了宋老,按照他的想法,走完了全部的设计过程,算是吃透了技术。
结果呢?拖了好几年,已经拖到上级根本就不想要了,因为,形势的发展是很快的。
当年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任何的战机能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这种仿制的米格21f型号的战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进气锥,在里面可以容纳一部小型的雷达,让战机具备引导中距弹的能力。
但是现在呢?歼八已经改成了两侧进气了,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型的雷达,歼七也在进行歼七c项目的计划,这个项目也会是两侧进气,留出机头来装雷达,这样,绝对比进气锥雷达的歼七3要好的多。
进气锥里面加的雷达,尺寸是有限的,口径能够有500毫米就已经逆天了,但是歼七c呢,加个700毫米的也没问题,性能肯定要更强。
而且,因为是在进气道内,进气道的唇口形成的回波反射,一直都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就是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国家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不少,当初,机体已经下料了,不生产就浪费了。
现在呢,这些都在这里摆着呢,机体都组装起来了,就等着发动机了。
因为这种机体的设计问题,发动机是从中间塞进去的,所以机身和尾部是分开的,这个方式让巴基斯坦方面诟病很多,要求必须要改进,但是改进的话,这绝对是个大工程。
“我们和通用电气方面的人接触过几次了,他们承诺自己的发动机的可靠性很高,在全寿命的期限内,基本上用不着拆几次,所以,他们认为巴基斯坦方面提出来的在后面开口的问题,可以不用考虑。”屠老看着机尾,想到的依旧是歼七c项目。
巴基斯坦方面强调要开口,从下面直接推进去,但是这样搞的话,后机身恐怕还得重新设计,这可是个大工程。
现在呢,通用电气方面拍胸脯了,现在这样也没问题,因为人家的发动机可靠性很高。
秦风点点头“是啊,咱们发动机方面的差距太大了,等到涡喷13试车完毕,就要装上去了吗?”
屠老的脸上有些严肃“是啊,没别的选择,只能是装到这种飞机上试飞。”
歼七3是新搞出来的,涡喷13是新搞出来的,这些都是头一次,试飞其实是很有危险的,如果是稳妥一些的话,应该把涡喷13装到双发的战斗机上,比如歼八,一边装涡喷7,一边装涡喷13,这样的试飞才会更稳妥,很多新发动机,都是这么试出来的。
但是呢,沈阳那边没时间啊,人家不给匹配,所以己方这里,也只能是新机配新发动机,直接试车了。
估计着,明年就差不多了啊。
这种飞机,为了增加油箱,刻意地增加了背脊,那后面鼓鼓的,将整个飞行员的后部视线都挡住了,同时也导致了机动性的进一步下降,也让飞机显得更加的丑陋了。
“我在试飞院,建议他们研究空中加油技术,咱们的飞机,也只有改到歼七c,才能有空中加油的可能吧?”秦风问道。
屠老摇摇头“这个咱们还没有考虑呢,这饭要一口口地吃,活儿要一点点地办,现在真的是顾不上啊。”
歼七c项目,已经让屠老精疲力尽了,当初和马可尼公司的谈判,就是旷日持久,而现在这个歼七c项目的谈判,更是进展缓慢啊。
“美国人那边,还在扯皮吗?”秦风来这里,其实主要是为了歼七c项目过来的。
扯皮啊,跟他们谈判,真是费劲,稍稍有一点不留神,就被带沟里去了。
“现在,我们在谈taa,就是技术援助协议,美国人的一个协议,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美国人想要赚钱,又怕我们获取了技术,这些都是关键点,估计也快了,这些谈成了,咱们就会过去一个专家小组,在那里常驻,推进这个项目。”屠老说道。
“屠老,我有一点不明白。”秦风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在屠老这里,终于说出来了“咱们的歼七c,就是巴基斯坦的佩刀项目,美国人一直防着,什么技术都怕咱们得到了,什么f404发动机,什么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但是呢,另一方面,沈阳已经决定把歼八送到美国人那里去改进了,雷达都选好了,发动机,他们也在极力推荐f404呢,他们这就不怕我们得到技术了?”
这两个项目,反差太大了,而且,都是格鲁曼公司搞的,都是佩莱哈克负责的,他怎么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啊。
“是啊,我们也很奇怪啊,估计两个项目的不同,一个是他们纯粹的赚钱,另一个,就是我们想法要多赚钱啊。”屠老说道。
美国人,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赚钱啊。和外国人打交道多了,屠老也算是看明白了,他们也在研究美国的法律,怎么绕过法律去,达成协议之类的。
第五百四十五章 报价太贵
歼十依旧还停留在图纸上。
当秦风进入611所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这里的浓厚的科研氛围了,以前的时候,就只有一个测绘米格21f的项目,现在呢,已经是研制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的任务了,整个研究所,都进入了忙碌之中。
从以色列得到的经验,在研制战机的时候,最好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所以,现在的611所,也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用来进行设计,就连宋老,也在努力地学习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是必须要与时俱进的。
“秦风,回来了?这次去沈阳,收获不错吧。”当秦风进来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马海涛张利军他们,他们正在跟着小杨一起搞最关键的飞控系统,对歼十,他们也是最熟悉的了。
“是啊。”秦风说道“这次去,亲眼看着摔机,不好受啊,差一点,试飞员就没了。”
秦风这么一说,大家的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是啊,飞控系统是最关键的,秦风这次过去,看到的就是歼八act战机的首飞,结果就摔了,这是让所有人都最揪心的了,歼八act首飞就摔了,己方呢?
“放心吧,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咱们身上的,科学的研究才是前提,咱们先搞出铁鸟台来,把所有的情况都实验一遍,只要在咱们这里不出问题,以后也不会出问题的,我有信心。”小杨说道。
现在,小杨是充满信心的,沈阳那边急于求成,装上飞机就试飞,这样是相当不稳妥的,己方这里可不是这样,己方这里那是认认真真地搞科研的,现在的地面上搞几年,把各种情况都给分析的透透的,彻底地吃透这个控制率,以后还担心会有问题吗?
秦风点点头“是啊,一定要重视地面的工作,对了,老头子在哪里?”
为了研发新的项目,611所里也来了不少的新面孔,而这些人,都是比较热情奔放的,他们都是充满朝气的,面对着老领导,也没有太多的拘束,都学着小杨的样子,叫宋老为老头子,这是个亲切的称呼了,当然,肯定是不能当面叫的,其实,宋老也早就知道了大家私下里叫他老头子,也没有反对啥。
现在呢,连秦风这样的,也开始随口就说老头子了。
说起老头子,老头子就到了,此时,他的手里,正拿着一张软盘,里面存放着资料,研究所内的网络还没搞起来,很多时候就靠着软盘转储资料呢。
“秦风来了,来了好啊,以后还跑吗?”宋老乐呵呵地说道。
秦风摇摇头“对不起,我这事儿太多了,对了,最近有需要我帮忙的吗?”
试飞员,同时也是飞行设计师,在飞机研发的初期就介入进来,会很多有用的意见的,比如,座舱如何布局,战机的控制率如何设计,等等,现在,秦风这么一问,宋老说道“你呀,来这里,还真有一件重要的事。”
重要的事?秦风很奇怪“什么啊?”
“你给咱们参谋一下座舱的设计,尤其是操作杆。”宋老说道“咱们发现,西方的座舱,已经开始很流行玻璃座舱,手不离杆了,咱们的座舱不能完全地照搬他们的设计,毕竟咱们中国人比西方人的个头要小一些,手也要小一些。”
座舱如何布局?宋老这么一问,秦风立刻就接过话茬来了“座舱布局,绝对需要一平三下,彻底的玻璃座舱,我们这款战机,首飞肯定就九十年代了,服役恐怕要新世纪了,那个时候,座舱肯定早就流行全玻璃的界面了,反正我们上的新技术太多了,多这一点也不算多。”
当飞过了vi的模拟器之后,秦风就已经知道,再也离不开这种布局了,满是仪表的苏联的座舱风格,绝对是不适合的。
让秦风提,秦风自然就要提出世界先进水平来了,现在,歼十的整个系统,有百分之六十都是新的,整个战机要用1553b数据总线,这也给玻璃座舱打下了基础,秦风相信,只要宋老肯搞,当然是没问题的。
“至于操作杆,我想,我可以用橡皮泥捏出来。”秦风说道。
当初在投标的时候,秦风就曾经做过鸭式布局战机的模型,当时的有机玻璃的模型效果很好,让大家都看到了这种新式战机的漂亮之处,现在呢,操作杆,是飞行员和战机的交流工具,这个操作杆,也必须要特别的好用才行,先用橡皮泥捏一个,按钮布置在哪里最好用,都可以有最直观的感受了。
“可以啊,那我们就等着了。”宋老说道。
宋老正说着,就有人来找他了“宋老,我们和国外已经交流好了,他们给我们的项目报价了。”
项目报价?国外交流?秦风很好奇,竖起耳朵来听。
“没事,在场的都是老同志,说吧。”
听到了宋老的话,这名同志说了出来“国外给我们的报价是265万美元的评审费,1100万美元的设计费,需要的高精度的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另算。”
听到了这些话,宋老的脸色就变了“这些,就换来一个起落架,我们能干吗?”
秦风在一边听出来了,这是歼十的起落架设计,打算和国外合作了,但是,国外的这个报价,那简直是太贵了,让人无法接受啊。
起落架,是战机的腿,降落的时候,战机会有几倍的冲击力,作用在起落架上,如果起落架的强度不够,那就会在降落的时候折断,这是相当危险的。
而且,歼十的起落架,和歼七歼八的完全不同。
歼七歼八的起落架,是装在机翼上的,这样轮距很宽,便于飞行员操作,降落的时候,战斗机就是一个小三轮车,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故。
而现在的歼十呢,已经是外八字的小轮距起落架了。这也是战斗机发展的必然,看看世界各国的三代机,用的都是这种方式。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要等,不要靠
有什么好处?
当然就是节约空间了,歼七和歼八的机翼外挂很少,为啥?因为内部的空间被起落架给占据了无法挂导弹,本来翼根那里的承重能力最强,结果都给浪费了。
这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弊端了,而三代机,都是强化挂载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只能是把起落架直接挪到机身下面来,收到机身里面去,这样,机翼下面就空出来,可以挂更多的导弹了,什么副油箱之类的,能上多少上多少。
歼十的设计中,就是要采用这种起落架的,回收到机身里面去,当它出来的时候,肯定是要向外侧倾斜的,这样可以增加起落架的宽度了,否则的话,那就更窄了。
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外八字起落架,这种起落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但是对于611所来说,绝对是第一次的。
当初苏联也是在米格-23上第一次采用外八字的起落架的,当时米格-23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这样起落架肯定不能安装在机翼上了,但是作为一种单发战斗机它机身空间本来就非常有限,而复杂的可变后掠翼机构又占据了一部分上层机体,结果就是让机腹内给起落架预留的空间非常狭小。
米高扬设计局很头大,自己搞不定,最后在全苏联的航空系统征求设计方案,结果一名航空专业的女大学生设计的“蟹爪”式起落架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这种起落架是带关节的,就像是螃蟹的螯一样具有两个“关节”,收起的时候紧凑,下来的时候距离又长,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而宋老的设计已经给起落架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用常规的设计就够了,但是,想要把它做出来,并不容易。
以前的机翼起落架,伸出之后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只要承担向下的冲击力就够了,起落架上有缓冲的液压缸来缓冲,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现在是外八字的起落架,缓冲机构是倾斜的,为了支撑住机体,就需要有足够高的强度,为了能够缓冲,那起落架的油缸,需要有很高的加工精度,需要用高精度的数控加工才行,在国内,这是一个空白。
因为这方面有很大的技术难题,是是设计中的一块硬骨头。为了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国外合作被纳入了考虑之中。
现在呢,国外给的条件也开出来了,面对着这个要求,宋老能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