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毕竟,救援只能出动直升机,直升机的缓慢那是众人皆知的,如果距离航母五百海里,那得飞上两个小时,对飞行员来说,这两个小时,遭遇不测的可能性相当大。

    这样,双发动机的战机,如果一台发动机出事,可以勉强飞回去啊,哪怕最后在航母旁边坠海了,直升机飞过去就能把飞行员捞起来的,这种救援就迅速的多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双发动机的战机,推力都是很强劲的,看看歼六,推重比几乎达到了1,就是因为塞进去了两台发动机的缘故,这样,推力充沛的话,起飞的时候更加容易,降落的时候,一旦出现舰载机尾勾未钩住阻拦索需要舰载机复飞的紧急情况时,双发舰载机更为强劲的推力可以让舰载机成功地复飞,不至于出意外。

    基于这种考虑,双发的舰载机是主流的发展趋势,看看后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财政困难,军队建设不断落后,导致飞行事故不断,结果,国防部长一狠心,下令把所有单发的飞机都退役,就是出于可靠性的原因。

    而至于再后来,美国海军选择了f-35这种单发的舰载机,那也是别无选择,因为要三军通用,而且要垂直起降,只有这一种选择而已。

    再看看印度,操作单发的海鹞舰载机,因为技术难度大,已经摔的差不多了。

    海军的舰载机,最好是双发,秦风只是想到了这里,才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的。

    “是啊,最好是双发。”马将军说道,他作为海军,自然也知道这些。

    并不是单发不行,比如法国的超级军旗就是单发的,照样上舰,但是呢,想要具有最好的性能,双发是绝对的选择。

    马将军肯定了秦风的看法,而听到了这个说法,顾总的脸上带着一丝尴尬,你这还是给我们找麻烦呢啊!

    歼十三,采用单发,那是计划用涡喷-15,或者说用f404一类的中推,你让我们上双发,哪里有发动机可供选择!

    如果打算研制战机,才去找发动机,甚至是开始研制发动机的话,那绝对是要拖累整个项目的,这些已经有经验了,搞了二十年的涡扇六,最终也没有成功,现在他们哪里有那个精力!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动机,那项目不还是进行不下去吗?这个秦风,就会捣乱啊!

    “我是说,我们这个歼十三的设计,是否可以再放大一些,成为双发的布局。”秦风看到顾总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在恼火了,赶紧解释“就像是美国的f-18那样,我们可以塞进去两台类似f404的中推去,兼顾了可靠性和成本,不是更好的选择吗?而且,我们国内也缺乏这样的战机啊,万一空军也感兴趣了呢?”

    当年f-4鬼怪,就是给美国海军研发的战机,结果空军看上了,成为了空军的主力战机,现在的秦风,眼光已经更超前了。

    不要只盯着海军的这个项目,如果把歼十三放大成重型机,那正好也是国内的空白啊,已经上马的歼十,是单发的,歼十三,是双发的,正好轻重齐全了。

    。






第五百五十三章 继续考察
    


    秦风的提议,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没错,对海军来说,重型机才是更好的选择,相比轻型的战斗机,重型的飞机拥有更大的机体,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料和武器,拥有两台发动机,推重比也就很高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海军来说,简直就是个跨越式的发展了。

    海军需要这种武器。

    现在,海军的航母还没影呢,大家只能是对着眼前的即将被拆解的航母流口水,但是这并不会阻止海军的想象,他们需要先进的舰载机,越先进越好!

    “对,秦风同志的提议很不错,我们海军就需要这样的飞机!如果改成双发之后,我们的垂尾也可以设计成为双垂尾,这样也可以降低飞机的高度,更容易塞进机库里面去。”

    海军的一名将军补充了秦风的这个方案,在采用了双发之后,可以上双垂尾了,在相同的控制力矩的情况下,肯定是双垂尾的面积更小,更合适了。

    这名将军的话,再次点燃了大家的兴奋,大家都热闹地讨论起来了,而顾总的脸就是越来越凝重了。

    沈阳没有太多的技术预研啊,本来是打算搞一个低档的f-16的版本,现在呢,随着大家的讨论,逐渐地变成f-18一类的版本了,这个升级可不容易,单单就说这个垂尾,沈阳在研制歼八的时候,就在垂尾上吃足了苦头,而现在呢,还要上双垂尾的话,难度就更大了,别的不说,就看现在的国内的战机,有谁用双垂尾了?根本就没有,这东西的控制经验,大家都不清楚,如果要上数字电传的话,那就更不好说了。

    但是呢,这种方案可以减小整机高度,方便在行的机库里部署,这又是绝对正确的一条真理,所以,海军动心也是正常的。

    “老顾,你觉得呢?”有人向顾总问道。

    顾总只能点头“好啊,咱们海军同志的建议都是很不错的,我们回去之后,会认真做方案的,争取给咱们海军搞出一款合适的舰载机来,这对咱们沈阳来说,意义也是重大的。”

    顾总必须要答应,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在空军的新一代战机的竞标之中失败之后,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如果海军的项目再失败,他们还能干什么?继续修修补补歼八吗?他们会彻底地不甘心了。

    先答应下来再说,回去之后再研究!

    大家热烈地讨论到了深夜,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天刚刚亮,就再次来到了这艘航母上,对航母,他们必须要细致地研究个透彻,但是呢,因为是用拆船的方式买来的,所以,他们又不能拖延太长的时间,每一天都是宝贵的。

    对海军来说,这艘航母太宝贵了,对军舰设计所的人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以前的时候,大家根本就没有机会走上航母,也不知道这航母会是什么样的结构,现在呢,终于能见到真正的航母了,他们要研究的太多了,每一个舱室,甚至是每一根管道,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研究个透彻,他们对此很看重。

    而对搞航空的专家们来说,主要看的就是和飞机的起降,保养,库存有关的部分,这第二天,秦风和一众专家,走进了机库。

    航母上的舰载机,分成两部分库存的,一部分放到下面的机库里,一部分放到甲板上,一般来说,放到甲板上的时候,操作最便利,最方便调动,但是呢,甲板上是不能维修保养的,需要进机库。

    所以,机库也是很重要的,美国人的超级航母,载机七八十架,这些战机是不能全部放入机库的,基本上是一半在机库,一半在甲板,而从下层的机库到上层的甲板,就需要有升降机了。

    看着位于机库中部的升降机,秦风不由得感慨了一声“以前的设计,真的是太简陋了,太不方便了。”

    “你觉得哪里不方便?”就在这时,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潘老也正在详细地考察这里的机库,听啊哦了秦风的感慨,立刻就问起来了。

    “看看美国的航母,已经开始全部采用侧舷升降机了,这样当操作升降机从机库中提升战机的时候,不会影响到航母甲板上的起降作业,再看看这种升降机,和甲板作业是严重干扰的。”

    这种升降机,是在内部的,它就相当于是在甲板的中部开了一个大口子,当落下去的时候,那甲板就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正好挡在最中间,起飞和降落都不能进行。

    太落后了。

    “是啊,这艘航母是二战时期建造的,当时主流就是这种升降机,同时,这样还可以避免大西洋的恶劣天气的影响,你应该知道,二战时期,英国人的航母是首先采用全封闭舰首的,这是由不同的需求决定的。”潘老说道。

    作为一个外行人,随便批评都是可以的,而作为内行,就能知道其中的一些问题了。

    当时,其他国家的航母,机库和上层不是全封闭的,从侧面可以看到那些柱子支撑着甲板,下层的机库不是全封闭的,关键的时候,飞机甚至能够直接从机库中起飞,当时日本的航母就是这样的。

    但是英国不行,因为大西洋的气候太恶劣了,如果开放式舰首的话,海水甚至能直接灌进机库去,所以他们就用了这种封闭的舰首,而升降机在中间,也可以避免侧面进水的风险,所以在当时,这是一种潮流。

    而且,作为一款小型的航母,它的侧舷也没有太多的地方能够容纳升降机啊。

    航母上的其他装备,什么发动机,防空武器等等,秦风不太了解,但是说起来航母上支持飞机的系统,秦风还是很熟悉的,一下子就和潘老讨论起来了。

    “是啊,只有航母扩大,才能够搞侧舷升降机,只有具备了侧舷升降机,才能够让航母的甲板调度更加通畅,这才是航母的最正确的解决方案,所以,现在所谓的小型航母的潮流,纯粹就是一个误区。”

    。





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胁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航母的小型化。

    航母在战争时期,就是海上的活靶子,在导弹的时代,航母已经没有什么用了,这就是一批人的观点,这些人完全否定航母的用处,其中以苏联人最为坚定,根本就不发展航母,走了很多弯路,以至于库兹涅佐夫元帅不得不曲线救国,借助反潜舰的名义才把航母给搞出来。

    他们的航母,就干一件事,护送核潜艇在大洋里转悠,发射自己的核弹,同时也搜索敌人的核潜艇,仅此而已。

    之后,大家逐渐意识到了,导弹不是万能的,还得靠飞机,所以,航母还是有用的,但是呢,大型的航母,依旧是海上的活靶子,所以,要发展中小型的航母,这样才方便隐蔽,现在这也是一个潮流了,这个结论最肯定的就是美国人,美国人在全球鼓吹他们的超级航母没什么用,中小型航母才有用,在他们的鼓吹下,加上英国的经济下滑,英国把自己的四万吨级的航母给淘汰了,专心致志地搞他们的两万吨级的无敌级航母,而美国人呢,航母却是越来越大,到了后世,都变成了十万吨及的超级航母了,这绝对就是忽悠了。

    当然,国内没上当,坚定地走大型航母的道路,而现在呢,大家对这这条轻型航母,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小型航母,有用吗?看看吧,到处都是鸡肋啊。

    “只有航母的排水量足够,至少要达到四万吨级的规模,才有足够的空间布置侧舷升降机。”潘老说道“否则的话,会导致船体的不平衡,在升降战机的时候也会遇到危险。”

    其实,建国之后,国家就计划发展过航母的,当时的计划中,就是排水量四万吨以上的航母,只不过当时两眼一抹黑,没有太多的资料,这次,终于算是亲眼看到了,至少知道了小型航母的鸡肋了。

    “除了升降机的问题之外,大型航母的甲板面积大,这样,方便飞机的调度,在舰桥的附近设立停机区,一旦有任务,就能够随时出动,比从机库提战机要容易的多。”

    在下层的机库里,机翼要折叠,上去之后,还得把机翼复原,还要加油挂弹之类的,如果是在甲板上呢,直接就能出动了,这效率当然是有区别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考虑,那至少要五六万吨级的航母,甲板面积才足够大,前后的长度要有三百米,斜角甲板的利用率才是最高的。”秦风继续说道。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向前走,整个机库内,都是空荡荡的结构,这样最方便存放战机了,通过舰桥部位的时候,可以看到那里有通道。

    “飞行员就住在这里。”潘老继续说道。

    航母和其他军舰不一样,它的上层建筑很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的官兵,都得住在暗无天日的下层,由于下面有一层或者两层的机库,官兵要住的位置就更靠下了,简直就和潜艇兵差不多,终日闻着一股混着海风的燃油的味道,绝对是最不舒服的了。

    哪怕就是飞行员,也得住在舰桥的下部,这里也是为了他们出任务方便,很容易就上去到达作战指挥室了,不过呢,这里的环境也不咋地,等到飞机起降的时候,那种噪音就让很多人难以忍受了。

    秦风看着这狭小的空间,就连飞行员都是这种待遇啊,可想而知,在航母上生活,还是很艰苦的了。

    “舰桥上,要布置各种作战指挥的设备,还要有少数的乘员舱,又不能太大,还要容纳锅炉的烟道,所以,设计起来也很有讲究啊。”望着头顶上的舰桥部位,潘老说道。

    哪怕仅仅是一个空壳,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单单说这个舰桥,就很有讲究。

    这和以前设计的驱逐舰,是完全不同的,舰桥是绕着烟囱来布局的,同时呢,还要越紧凑越好。

    “这和苏联人的设计,刚好走了两个极端啊。”秦风不由得说了一句。

    西方的航母,舰桥是越小越好,但是苏联人不同,他们的舰桥是相当庞大的,听到了秦风的话,潘老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道“人家从来不承认那是航母,那是重型载机巡洋舰,既然是巡洋舰,上层建筑当然很多了。”

    苏联人不说是航母,他们的基辅级,被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它看起来和航母也的确不同,军舰的上层,左侧是飞行甲板,有些像航母的斜角甲板,而右侧像巡洋舰,密密麻麻地部署了很多的武器,它也不像美国航母那样需要层层护卫,人家的远中近的防护能力都很强大,一艘军舰就可以出去单挑了。

    “是啊,他们那种另类的家伙,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他们难道没有看出来,在海上的作战,没有制空权的话,就没有一切吗?”

    单独的一艘军舰,防空的武器再强大也没有用,在连续不断的空中攻击下,最终还是会被干掉的。

    只有强大的航空兵,才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居然搞出这种四不像的东西来,实在是让人费解啊。

    “虽然是四不像,对我们也是威胁啊。”潘老说道“你看过《明斯克号出击》这本书吗?”

    秦风是很忙的,并没有闲心来看小说,但是呢,这本小说是听过的,这是前几年相当火的一本书了。

    “听说过。”秦风说道“这是一本军事幻想小说,假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争夺世界霸权,苏联的航空母舰“明斯克号”投入了战斗,苏联军队登上了日本列岛,日本政府流亡上海。最后,好像是明斯克号被击沉了。”

    “是啊,这篇小说里,就可以看到明斯克号对日本的压力了。”潘老说道“不管是什么航母,它都是一种超级有威力的武器,都是对敌人的一种强大的威慑,甚至可以和核武器相比,我们国家,也要有航母啊。”

    作为搞舰艇的,潘老也很希望能够亲自设计国产的航母,当然,这现在还仅仅是一种幻想而已。

    。





第五百五十五章 绕道172厂
    


    “这本小说,写的还真不错啊。”在列车上,秦风翻看着《明斯克号出击》,仅仅看了前面一段,就不由得发出了感叹。
1...133134135136137...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