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眼看飞机要首飞了,屠老又出去考察,肯定是牵挂着这边飞机的首飞的,他回来之后,一定是直扑这里的机库,跟着一起研究的。

    果然,当走进去的时候,就发现有一大群人在飞机那里围着了,秦风一眼就看到了屠老,此时他正在和一名瘦削的老者交谈。

    那名老者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一双磨掉了边角的皮鞋,因为太瘦,几乎都撑不起衣服来了,他的头发也都花白了,两眼深陷,里面布满了血丝。

    “老沙,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林将军首先认出来了,这名老者,就是西工大的沙教授!

    当听到是沙教授的时候,秦风也愣住了,前几年的时候见过沙教授的,没有这么的瘦削啊,这几年的时间里,他老人家,怎么变得这么瘦了。

    “没办法,为了咱们的歼七e,我拼了这条老命也值了。”沙教授说道:“现在,掉几斤肉算什么,上级把这么重要任务交给我,我可不能辜负了上级的信任,我一个西工大的教授,能够成为一个项目的副总设计师,这个荣誉,太难得了。”

    这几年来,沙教授为了这个项目,那是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以至于将自己熬瘦了二十多斤,但是现在,看着这款飞机即将进入首飞,他还是很欣慰的。

    这可是第一次,一名教授被任命为副总设计师啊。沙教授望着眼前的飞机,脸上就充满了自豪,这款歼七e战机,就是他的孩子一样,其实,首飞因为各种问题,几次推辞,沙教授还曾经暗暗地流过眼泪,现在,终于要看着这架飞机首飞了,他的心中无比的激动。

    这和以前的飞机不同,它改的可是气动布局,是双三角翼的结构,这也是沙教授一手带起来的项目!




第七百一十九章 干国防要有奉献精神
    歼七来自于米格21,这是一款典型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这款飞机在设计的时候,目标是为了达到2马赫的最大速度,而不是为了做什么高机动的格斗动作,所以,这款飞机想要让它拥有f-16的机动性,那是相当困难的。

    现在,西方已经开始大量地装备三代机,而国内只有用落后的二代机来和他们抗衡,在没有外界的援助的情况下,己方只能是利用现有的战机来改进了。

    对歼七的改进,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开始的,在各种的魔改方案里面,歼七e无疑是一款具有分水岭的机型。

    这款飞机的最大改动,就是它的机翼,说起它的机翼来,就得说起眼前的沙教授。

    其实,对歼七的机翼改进虽然是在几年前立项的,但是,沙教授和歼七的结缘,却要追溯得更早。

    1982年,当时的沙教授已经是西工大的著名教师了,作为专门的航空专业的导师,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到了132厂实习,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发现了歼七战机的很多无奈,比如说,这款战机的机头虽然换装了新的航电,但是因为没有把握,还是在机头增加了一百多千克的配重,同时,战机的性能并不高,尤其是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差、航程短和起飞着陆性能差等缺陷,严重地制约着这款战机的性能的发挥。

    作为一名航空教育工作者,沙教授对战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并不是正统的科班出身,他是从军队上来的,以前曾经在海航呆过,就是进行飞机机务保障的,在那里,他不断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成为了西工大的教授,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他也知道对战斗机部队来说,他们期待着更好的飞机的那种迫切心情。

    所以,沙教授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介入了歼七的研究,当然,最初是没有任何的科研经费的,他的研究,就是带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把提高歼七机动性作为一个课题。

    沙教授经过几年的研究,也就逐渐地汇聚到了改进飞机的机翼形状来提升飞机性能的这样一种思路上来,西工大对此进行了肯定,而且开始进入了系统的研究之中。

    一直到后来,132厂也在对外军机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钱,于是,就进行了一条龙的合作,132厂提供资金,进行厂校的联合,对歼七的改进进行预研。

    其中当然也经过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到后来,1987年的时候,这个改动终于立项了,而且成为了空军重点关注的项目。

    改机翼、改发动机的这些方案,可以改善飞机中低空机动性、航程和起降性能,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同时还保持歼7的“轻小灵活”和价格便宜的优势。

    当时,项目成功立项之后,成为了国内的一次典范,这是国内第一次将企业与高校成功结合在一起。科研、生产优势的结合与互补,同时,按照研发的惯例,这种项目的研发,还是以总师制为研制方案的。

    项目是132厂主导的,所以,屠老是当之无愧的总师,而是副总师上,屠老力荐让沙教授当了副总师。

    沙教授以前从未有过这种研发经验,推辞了几次,但是在屠老的坚持下,还是走马上任了,很快沙教授就发现,他的这个副总师,几乎是总览全局的,应为,屠老的身上还肩负着超七的项目,屠老一直都在为超七奔走,那么,歼七e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这个副总师的身上。

    对此,沙教授没有抱怨,全心全意地扑在了工作上。

    沙教授的任务是最大的,他既要确定改型方案、总体方案论证、新技术的采用以及难题攻关,又要协调厂校和课题组之间的技术工作。而且,沙教授在学校,还要带学生上课的,沙教授经常来回跑,有时候坐火车,把腿都给坐肿了。冬天的时候到了工厂,一直到春天,还穿着冬天的衣服,因为没有时间换,这几年来,为了这个项目,他瘦了这么多,但是现在,他依旧是任劳任怨。

    “咱们干国防事业,就是要有奉献精神。”沙教授的脸上带着笑容,向着林将军说道:“其实,整个项目组里面,所有人都很拼命,可不仅仅是我一个。”

    他扫过了身边的人,每一个同伴,他都非常熟悉,他们也是照样在奉献的。

    左手边的赵教授患有严重的萎缩性胃炎,但仍坚持与年轻人在一线一起干。巫教授因为过度劳累晕倒腿部摔伤,但仍然到试验现场,于老师,是项目中的女性,有好几个孩子,家里困难很大,但是她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去年她感冒发烧四十多度,血压低到了极限,照样坚持工作。

    没错,这架飞机,说是他们教授团队搞出来的还真是没说大话。这款飞机的研发中,有西工大的很多教授都参与了进来,否则的话,只靠132厂的科研力量,根本是完不成的。

    当然了,现在不同了,现在611所和132厂合并起来了,611所的科研力量是相当强的,毕竟他们是要研发全新的战机的,任务量比他们改飞机的机翼和发动机,要大得多,所以,611所也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的研发。

    经过他们的四年的奋战,终于,歼七e打造出来了,虽然从外观上看,还没有脱离米格21的影子,但是,它的实际性能,肯定已经提高了一个档次了!

    “是啊,现在咱们的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在国防上的投入很少,国防经费紧缩,哪怕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咱们的科研人员也是安贫乐道,抛下功名利禄,踏踏实实地为咱们航空事业做贡献,这种精神,就是咱们航空人的家国精神啊。”林将军感叹地说道。

    现在,为了研发先进的战机,多少的军工人员,在默默无闻地奉献啊!

    秦风的心中也是带着感动的,正是这种精神,让祖国的航空事业不断地发展,最终脚踏实地地走向大国航空!



第七百二十章 首飞的人选
    “秦风,怎么样,想要试一下吗”就在这时,屠老笑呵呵地向着秦风说道。

    听到这话,秦风赶紧摇头:“不了,屠老,这架飞机,我并没有参与研发,对它的各种数据都不是很熟悉,所以,还是让原定的试飞员来飞吧。”

    一款战机的首飞,意义是相当重大的,眼前的这款歼七虽然是一款改型,但是已经是一款最重要的改型了,因为它改的是整个机体的气动布局,这种改进也必将载入历史是史册。

    谁来试飞它,谁就会留下自己的名字,在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笔,是相当的有意义的,秦风现在要忙很多的项目,就不掺和这款飞机的试飞了,还是让原定的试飞员来飞好了。

    听到这话,屠老笑呵呵地说道:“你怎么没有参与研发这款飞机从项目提出,你就开始跟进了,之后,你又进行过了无数次的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计划,尤其是,在双三角翼的结构上,机翼前缘机动襟翼的加入,也已经被认定是必不可少的了,现在告诉你吧,其实,这架飞机预定的首飞的试飞员,本来就是你,如果没有你的话,才会有别人上。”

    双三角翼,就是在机翼上形成两个不同的角度,增加翼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改进,而在改进中,随着研究的深入,沙教授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在吹风洞之中,随飞机迎角的增大,双三角型机翼的外翼将出现气流分离,对全机的俯仰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本来计划中的大迎角的性能,反而实现不了了。

    在以前的歼五歼六上,是使用翼刀来阻碍这种气流分离的,但是沙教授与专家分析研究之后,认为己方增加机动襟翼,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它的偏转角度在飞行中能随着飞机的飞行状态自动地及时偏转至所需的角度,这样就能解决这个气流分离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因为歼七没有电传飞控,而这个机动襟翼是自动的,必须要有可靠的控制系统,他们也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

    在飞机的首飞的试飞员的人选上,如果秦风能够来的话,他当然是最好的了,别看他没有天天泡在这个项目里,但是他对项目的每一种技术的采用,那绝对都是了如指掌的,他还很熟悉三代机的飞行操作,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老手了。

    眼前的这架歼七e,首飞之后,就要转场到试飞院去了,也就是说,秦风也可以在试飞院里面,继续试飞这种飞机,也不会影响他飞歼轰七和歼八受油机的,毕竟飞行任务不可能每天都有。

    这次,秦风既然来了,所以,预定的首席试飞员,那就是秦风了。

    听到了屠老的介绍,秦风终于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了:“既然已经决定让我上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说完,秦风飞快地跑向熟悉的飞行员准备室,去那里换飞行服,准备首飞了!

    大家望着他的背影,脸上都充满了笑容,只要有秦风在,一切都不是难事,他是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再说,大家对自己的这架飞机,是很有信心的。

    秦风穿戴好了各种装备,拿着首飞计划的时候,也感觉到了飞机设计师们的自信。

    如果是正常的首飞,那就是上天转一圈就下来,但是呢,现在这架的歼七e,本来也是一款改型,而且,既然上天一次,那就要体现出来它的性能才对,所以,这第一次的首飞,就有很多的飞行项目。

    秦风对这个试飞的安排,还是很满意的,他准备妥当,大踏步地跨上了飞机,然后,看到了座舱里面的熟悉的仪表,也有着不寻常的示数。

    秦风已经将这架飞机的各种技术资料,都已经看过一遍了,这款飞机有着很多的新的特点,虽然外观看上去变化不大,实际上,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了,比如说,它的机翼改型,不仅仅是提高了机动性,同时,还改变了内部结构,在机翼内部,设计了整体的机翼油箱!

    对一架飞机来说,航程在很大因素上都和携带燃料的多少有关系,而很多国家的空军,都会航程有着硬性的指标,比如说巴基斯坦的空军,宁可少一门机炮,也要增加载油量。

    歼七e的机翼是重新设计的,所以也就有了新的方案,将内部做成空心的,在里面放置整体油箱,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加战机的载油量!

    其实,这已经是很多国家常用的方式了,就拿米格29来说,它机体内的空间相当有限,载油量很少,而且,大部分的燃油,都是放在机翼里面的。

    而国内由于一直继承以前的战机的设计,还没有做这种机翼油箱,这可是第一次,仅仅这种改变,加上外挂副油箱,就能够让歼七拥有超过两千米的最大航程,甚至能超过歼八的航程,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秦风坐在了驾驶舱内,压抑住自己的激动的心情,开始做正常的起飞准备了。

    从苏联回来,看到了苏联的很多的先进战机,他们的再先进,也是他们的,现在的战机,是国产的,成本低廉,可以大量装备,而且不会有任何的被卡脖子的风险的。

    地面上的众人,都凝望着这架飞机,座舱盖缓缓关闭,尾部的涡喷-13发动机顺利地点火,秦风操作飞机,慢慢地滑向了跑道。

    歼七e的首飞,正在徐徐地拉开帷幕,国产的第一款机动性高超,可以和f16战机进行近距格斗的机型,展开翅膀,等待着冲天一击。

    在座舱内,秦风就听到了尾部的发动机的轰鸣,虽然没有f404发动机那般的先进,但是涡喷-13发动机的推力相比以前的涡喷-7有了提升,甚至可以让这架飞机拥有接近于1的整机推重比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机动性很高
    涡喷-13,最大军用推力43吨,最大加力推力66吨,在正常起飞状态下,推重比为087,满载072,空战的情况下,可以达到097左右。

    不同情况下的推重比不同,那是因为飞机的自重是不同的,就比如现在来说,这款正在首飞的歼七e战机,没有任何的外挂,内部的燃油也仅仅加注了一半而已,55吨的自重,加上1吨多的燃料,这种情况下,它的推重比,已经差不多达到了1的水准,这在国内的战机之中,也完全是首次的。

    秦风打开了加力,推到最大位置,可以感受到尾部的发动机的咆哮,然后,战机在跑道上,迅速地滑跑起来,后背上那种迅猛的推背感,让秦风瞬间有了一种错觉,这飞机,简直和三代机一般的迅猛啊!

    向前滑跑了不到三百米,机头就已经拉起来了,又跑了两百米,整个战机就已经腾空而起!战机离开地面的一瞬间,秦风也感觉到自己的心也在跟着起飞,这起飞的动作,太流畅了,太迅猛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歼七能够做出来的!以前的时候,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啊,这可是三代机的起飞感觉。

    推重比接近于1,就是这么的迅猛!

    秦风向后扭头扫了一眼,就在他拉起来的时候,机翼的前缘机动襟翼已经开始向下弯曲了,它此时在大气数据计算机的作用下,已经开始自动偏转了,完全不需要人的干预。

    这也是国内的技术人员的聪明了,他们利用了这种大气数据计算机作为机动襟翼控制系统的指令计算机。在里面编入襟翼偏角随迎角和马赫数变化的控制规律,这样就完美地实现了襟翼的自动控制,而且安全程度相当高。

    在自动襟翼的作用下,飞机的大迎角性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在以前的时候,飞机起飞的迎角是不能超过三十度的,否则机翼就会失速,然后掉下来,但是现在,机翼前缘向下,增加了迎角,然后在强悍的发动机推力下,战机的爬升,也变得迅猛起来,秦风的胆子跟着变大,他小心翼翼地将操作杆向后拉,战机的迎角是越来越大,最后在四十五度的迎角上,向上爬升,虽然没有达到六十度的那种漂亮,但是这种角度地爬升,在国内的战机上,还是第一次!

    一个简单的爬升,就能够说明机动性的

    尾部的发动机在澎湃地转动着,推动着战机不断地爬升,涡喷-13发动机的研发,秦风也是经历过的,当时出现的一个个的技术问题,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现在,这款发动机终于成熟起来了,用来改良现有的歼七和歼八,绝对是个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能够继续增加推力就好了。

    沈阳那边正在研发涡喷-14,据说这款发动机的指标相当高,最大加力推力已经超过了七吨,如果这款风发动机能够研发成功的话,那肯定会赋予己方的战机更优良的机动性的,甚至可以说,它还可以给己方的超七匹配,屠老就不用这么忙来忙去到处寻找合适的发动机了。

    现在,秦风收起了这些想法,既然已经在飞行之中了,那就要一心一意地飞行,在五百米的高度上,他拉平了飞机,然后,拉杆蹬舵,开始改变方向,这一改变方向,顿时就让他大吃一惊,飞机灵活得难以置信!
1...190191192193194...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