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我,我立刻去火车站!”秦风着急了。
“火车早就开走了。”宋老说道:“你去了也没用,咱们给铁道部打电话,请他们把那个模型找回来,不过,恐怕是赶不上会议使用了。”
&n
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
模型没有了,怎么办
如果有个模型,那是最壮观的了,现在,没有了模型,那就只能是用最普通的办法了!
宋老望着众人,说道:“快,立刻去兄弟单位,借几张明胶片,咱们把咱们的基本数据和图形画在上面,明天的时候,咱们用这几张明胶片来汇报。”
这个时代,投影机还是一种最常见的工具,通过把明胶片放大,投影,来让众多的人看到,这是最好的一种汇报方式。
而现在,也只能这么干了。
“数据我都记得。”秦风说道:“咱们立刻动手!”
虽然每个星期只在611所呆两天,甚至因为项目很急,有的时候仅仅是去转一圈,但是,有关新歼预研的一些数据,秦风都是记得很清楚的。
现在,也只能是靠大脑,把那些数据都回忆起来,画到明胶片上,准备明天的汇报了。
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自己的那个模型,真不知道是怎么掉下去的,怎么会这么的粗心!秦风在心中也是暗暗地自责。
这简直就是个不眠之夜,大家都在认真地回忆,绘图,那些数据不是平白来的,是经过反复计算得到的。
使用什么发动机,气动布局,决定了最大速度有多大,爬升率等等,这些数据,都是需要计算才知道的,现在,只能是凭借记忆来默写,如果重新计算的话,哪怕手头有把计算尺,也来不及了。
后半夜,大家才都回去睡觉,几个小时之后,就起来了。
载入整个国内航空史册的重大事件,就是在这样的平淡的一天中开始的。
朝阳从东方升起,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阳光有些发白,照耀在大地上。
积雪还没有消融,北风在呼呼地刮着,吹到了房脊上,发出了呜呜的响声,似乎是在呼唤着什么一样。
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会到来!
会场内是热闹的,当宋老带着几个人,进入会场的时候,就能看到会场已经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会场的四周的墙壁上,都有着硕大的挂图,那是老大哥单位已经做好的歼-13战机!
这个时候,还没有电脑作图的说法,没有电脑刻意渲染的效果图,此时挂在墙壁上的这些挂图,都是绘图人员一笔笔地绘制出来的。
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整体结构,就像是一个小号的f-16一般,它有着边条翼,这是航空界新的潮流,通过边条来拉涡流,利用涡流来有效地提升战斗机的大迎角的性能。
毕竟,按照需求,歼-13要求的机动性相当高,只有这种翼型才能够实现。
同时,在进气方面,有机腹进气和两侧进气两种布局方式,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下来,所以,两种形式都有挂图来展示。
也可能,经过了今天的讨论会之后,一众专家就都会确定下来最终用哪种方式了。
机翼上那鲜红的八一的字样,最是让人兴奋,这将是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项目!
同时,在会议场的中央,还有一个台子,那个台子上,已经摆好了一个大比例的模型,足足有两米多长,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精心打造的木制模型,将一切都展示得清清楚楚。
在模型的一旁,还有一个铭牌,上面详细写着这架飞机的基本技术指标。
此时,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大家要么看挂图,要么看这个模型。
歼-1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创新
战机的研发历程是漫长的,现在才是八十年代,而战机研制成功,装备部队服役,肯定会等到九十年代,所以,现在要瞄准的,就是九十年代的国际环境。
这样的话,这个歼-13就更是鸡肋了。
想到这里,宋老就更是有一种紧迫感了,空军需要的是先进的战机,而不是一个包着先进的外衣,内部思想却依旧是歼-12这样的产物!
但是,宋老知道,在这次会议上,他的时间只有十五分钟,现在,他必须要等待。
现在,轮到方主任汇报了,这次的会议,他们已经准备了很久,现在,方主任就站在那个大型的模型前面,滔滔不绝地向着领导,向着与会的专家们,讲解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款飞机,已经筹划了近十年,我们通过大量地吹风洞,确定了现在的这个形式。”
“作为一架空中优势歼击机,歼-13既需要具备尽可能大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以追击或规避敌机,又需要能在亚音速或跨音速作高机动飞行。为了平衡矛盾,该机主翼采用了边条机翼形式。”
边条翼的作用,大家都是清楚的,现在,方主任条理清楚,讲解得头头是道,由于有边条前翼,使整架飞机的有效后掠角增大,相对厚度减小,所以激波阻力较小,适合于超音速飞行的要求。
而基本翼的存在,又使整个机翼的有效展弦比增大,可减小低亚音速及跨音速时的诱导阻力,特别是大仰角飞行时,从边条分离产生的边条涡形成有利干扰从而增加了升力。
另外拖出的边条涡流还可以给上翼面补充动能,延缓基本翼上的分离,从而又可以产生相当大的附加升力,这就非常有利于飞机在高亚音速或跨音速时作高机动飞行,毕竟,在制定指标的时候,就要求它的机动性要达到歼-6的水平,这是在近距格斗中最看重的一个指标。
然后,进气方式上,两种进气又进行了一番的比较,方主任滔滔不绝,说完了一项又一项,最后说到了发动机上。
对歼-13来说,发动机的选择是相当的困难的,最初的时候,因为引进了斯贝,就设想采用斯贝作为它的动力,但是斯贝最大推力都不到十吨,显然是严重不足的,再后来,又打算使用涡扇-6,最大推力超过了12吨,这款发动机的推力是够了,但是,发动机的可靠性,却是不敢说的。
现在,终于有了合适的发动机,就是测绘仿制米格-23的发动机,涡喷-15一旦完成测绘仿制,肯定是最合适的动力。
方主任说了一条又一条,当他滔滔不绝地阐述完整个飞机的设计思路之后,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中午吃过饭,下午就开始就这个项目进行讨论了,与会的一众专家,对这个项目,几乎都是带着肯定的态度的。
很明显,这个项目考虑到了现在国家的工业水平,就和当初的歼-8一样,立足现有的水平,面临的技术问题几乎都没有,或者都能解决,它是最容易实现的一个方案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才不敢创新,不敢上一些更先进的技术。
比如,放宽静稳定,电传操作,这些项目,都没有在歼-13上出现。
虽然它的外皮和f-16一样,但是,这些新技术,f-16都用上了,带来的是一架操作敏捷的战斗机,而放到歼-13上,普通的液力操纵,即使是上了前缘机动襟翼,对飞行性能的提高也没有太大的
第一百九十章 未来的空战怎么打
601所的专家们,也是相当聪明的,他们也善于吸取经验教训。
歼-8成功了,歼-9下马了,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值得分析的地方,歼-8是立足国内现有工业基础的,是可行性很高的方案,所以就成功了,歼-9有着太多的先进性,脱离了国内工业水平,所以就失败了。
歼-13不上电传操作,放宽静稳定,也不上什么先进的雷达,因为国内的电子技术太落后了,这些先进的技术,十有**要黄,别的不说,就看看现在国内给歼-8配套的204雷达,折腾了这么多年,还没法稳定下来。
至于歼-82需要的208雷达,更是遥遥无期的事。
所以,601所的保守的考虑,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的,但是,秦风却深深地知道,继续保守下去,那是不行的。
时代已经改变了,这十年来,是西方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别的不说,西方在大踏步地向数字技术迈进,而国内呢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电子系统的工程师们,都是不懂数字技术的。
看这次和马可尼公司的项目就知道了,对方提供的航电系统,全部都是数字化的,没有数字化,怎么能实现计算机的控制怎么可以把各种数据进行后期处理,然后把机炮的热线计算出来
电子技术,将会改变未来的空战形势,这绝对不是越南战争时候的那种经验了,老旧的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米格-21,可以成功地偷袭到f-4鬼怪战机,以后的空战中,如果没有先进的电子技术的话,升空就要挨揍的啊!
看看西方,任何的战斗机,不是都在努力追求先进的火控系统,电子设备到了己方这里,因为国内的技术达不到,所以就放弃,最后搞出来的,肯定会是一款鸡肋啊!
这是秦风最担忧的地方。
现在,既然没有轮上己方上场,那秦风就和宋老将未来的空战样式,再详细地描述了一遍,而宋老也是很有感触的,这样,明天在开会的时候,如果给了自己机会,那么,自己就能说得更加的有力度了。
这一夜,是无眠的,秦风翻来覆去,在想着先进战斗机的事,如果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将611所的新歼项目拍板下来,那该有多好!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等到一个多小时之后,在会议的间隙,王局长开口了。
“老宋,你们611所,不是也在进行新歼的探讨吗这样,用十五分钟的时间,你把你们的项目,给大家介绍介绍。”
说着,王局长看了看手表,没错,只能给他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对歼-13项目的评审。
“各位领导和专家,感谢大会主持人给我们的这个机会,因为是临时的,所以没有太多的准备,还请各位见谅。”宋老一边往主席台的方向走,一边说道,他从现在开始,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不能浪费掉了。
宋老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边走边说:“对于新歼的研制,叶副主任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指标,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达到,否则,我们搞出来的新歼,那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地提高我们的研制的指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的天空。”
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听呆了
在场的很多专家们,都听得呆了,未来战争怎么打
在他们的眼里,未来的战争,似乎还和越南时期一样,在地面的雷达站的引导下,小巧的歼击机可以悄悄地接近对方,然后发起突然进攻,这样就可以将敌机打下来,不管打成打不成,打了就跑,对方的战机如果机动性不足,那就会始终处于挨打的局面。
但是,在宋老的嘴下,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了,简单来说,对方的预警机就在天空中飞,你的战机只要起飞,就在人家的视野里,管你什么超低空飞行,都是没用的。
至于你的雷达站,在反辐射导弹的前面,那就更是鸡肋了,随时都会被干掉,在越南战争后期,当面对百舌鸟导弹的时候,很多地空导弹的雷达都不敢开机了,只要开机就会被击毁。
现在,宋老描述的更是十年之后的场面。
此时,宋老已经换到了第二张明胶片上,这张明胶片,画的就是611所的研究成果,一架外形优美的鸭式布局战机。
鸭式布局,是从歼-9项目上就开始了,吹了这么多年的风洞,宋老对这种机型早就是信手拈来,了如指掌了。
现在,宋老继续给大家讲解起来:“刚刚我已经说过了,在未来的战争中,战机必须要有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可以在远距离上消灭敌人,同时也要有优秀的机动性能,一方面是躲避敌人的导弹,一方面是在近距格斗中,自己可以抢先开火,这个首先开火,就需要机头迅速地瞄准对方,也就是说,瞬间盘旋能力要好,在这方面,鸭式布局拥有先天性的优点。”
歼-13,是常规气动布局的,和鸭式布局,是没法比机动性的。
“鸭式布局的优点,就是正升力,当我们拉动操作杆的时候,机头直接就得到了一个正升力,立刻就能起来了。响应非常快,再配合电传操作,简直就是新一代战机的必然选择。”宋老继续说道。
普通的正常布局的战机,在拉操作杆的时候,是想要让战机抬起机头向上飞的,但是,由于尾舵是在后面,所以,在拉杆的时候,机尾首先是掉下去的,机尾下去,机头才能翘起来,这就是负升力,同时也会耽误宝贵的战机。
现在,鸭式布局的战机还是不多的,但是,等再过了几年,欧洲三种著名的三代机,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鸭式布局,就能知道这种布局是先进的了。
“这样,我们的战机,就能尽快地瞄准目标,发射导弹,在争分夺秒的空战中创造先机。”
以前的战机,讲究的是稳盘,稳定转几圈,看看盘旋能力如何,而现在,讲究的是瞬盘,不需要能转多少圈,半圈就够了,越快越好。
毕竟,稳定盘旋能力,决定于发动机,在发动机不给力的情况下,战机想要具备优秀的稳定盘旋能力,那是不可能的。
宋老一点点地介绍,通过他的介绍,众人就能够知道,宋老手下的这款战机,性能指标不仅仅全部达到了叶部长的要求,而且还有很大的超越。
至于601所,他们的机型,仅仅是刚刚能达到要求而已,这其中,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当然,也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宋老说的这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电传操作系统,放宽静稳定,先进的航电,还有鸭式布局,己方连常规布局还没吃透呢,现在就搞鸭式布局
“在我们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使用鸭式布局,更能够实现机动
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中楼阁,水中捞月
“宋老,厉害啊。”秦风在一旁,给宋老竖起了大拇指。现在这个欢腾的样子,比歼-13项目更受欢迎啊!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少让大家了解到了未来的空战是什么样子的,601所的那个歼-13,如果不改变的话,即使是搞出来了,也会是落后的,是不能适合未来空战的发展的!
一款没有雷达,只有一个雷达测距器的战斗机,能适应未来的空中需要吗充其量还是歼-7的水平,歼七经过改进,说不定都会比它强。
现在,己方的这个新歼的方案,才是最适合未来空战的!
秦风是完全肯定的。
现场上的热烈的掌声,也能说明了什么问题,大家对这个方案很认可,对宋老的观点也是认可的,尤其是空军!
“今天的会议,我们进行的很成功,611所的新歼的这个方案,我看起来很不错啊。不过,601所的方案,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所以,我建议,我们这两个方案,都可以保留下来,继续完善,两个月之后,我们再召开一次评审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