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听到了宋老的话,秦风顿时就是一愣:“宋老,现在不是计划用涡喷-15吗”

    在上次开会的时候,这套动力系统,一直都被拿来说话的。

    涡喷-15比较简单,是秦风亲自参与的一个项目,当年去埃及,弄回来了米格-23,以及它配套的发动机r-29-300,这可是独一无二的大推力的涡喷了,最大推力有12.5吨,是国内第一次接触到最大推力10吨以上的歼击机用先进发动机。

    推力上来说,是够用了,但是它毕竟设计于六十年代中期;推力虽然有12.5吨,但是自重有两吨多,推比低且油耗很高。

    苏联人的产品,向来是五大三粗,高性能、长寿命、易维护等等当然无从谈起,唯一的优势是它原设计是成熟可靠的;拿到之后,国内就开始对它进行测绘仿制了,虽然测绘出来的型号比原型肯定有所不如,但大致上能做到什么样还是能心里有数。

    但是,涡喷-15,能撑起未来的天空吗

    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向涡扇发动机时代大步迈进的时候,给歼-10这么一款计划在1996年定型,世纪之交批量服役的中国空军目标型飞机继续用涡喷这好像是不负责任的。

    但是,除了涡喷-15,还有什么能用

    涡扇六吗

    &n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骛远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的珠穆朗玛峰。

    国内多年来,能稳定生产的,战斗机上来说,也就是涡喷-5和涡喷-6,分别用歼五和歼六上。

    没错,现在就连歼七用的涡喷-7,其实性能也不怎么稳定,还得过几年,才会被吃透所有的工艺,真正地成熟起来。

    现在,国家的工业基础是很差的,航空界也许想要靠着这个机会,把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的水平,一举突破到世界一流,但是,他们却忽视了自己的差距,简单来说,就是好高骛远。

    哪怕是美国,科技水平已经一流了,在搞f100发动机的时候,照样出现了那么多的技术问题,秦风很是担心,如果宋老把新歼的发动机希望寄托在了这个所谓的太行上,肯定会吃亏的。

    要知道,发动机的研制周期,绝对是长于飞机的,现在,飞机都开始动手研制了,发动机还没立项呢,这样的话,肯定是会出现战机等发动机的情况的,别的不说,现在的宋老测绘仿制米格-21mf的歼-7iii,不是就在等发动机吗

    这款发动机,还仅仅相当于现在的涡喷-7的改款,都是这么的困难,想要完全研制一款涡扇发动机,那该有多难

    就连法国这样的技术强国,都知道其中的困难,所以他们在给幻影2000搞发动机的时候,是一款独一无二的单转子发动机,就是为了降低困难性啊。

    秦风在这个方面,是站在林将军一派的,他觉得,这个所谓的太行,太危险了,也许它会成熟,但是,不用个十年八年的,是成熟不了的。

    当然,这还是保守的估计,太行真正成熟起来,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啊。

    现在,秦风也否定了,让宋老很奇怪,秦风不是一直都很支持新技术吗就像是那些航电,秦风就很支持,要知道,己方在航电上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秦风心中深知,航电和发动机不同,航电,是局部的,只要电子系统进步就行,而发动机,几乎是整体的,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的体现,材料,工艺,加工水平,甚至是工人的素质,还有经验,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很多的飞机设计师,都是想要用涡扇的,想着要太行,其中还有一个悲剧的陆老,他的强六项目,上级调查过,问他可不可以装斯贝,他是一口否决,就要装太行。

    结果呢,装斯贝的飞豹冲天了,等着装太行的强六夭折了。

    “好吧,那我们说说现在的涡喷-15.”反正现在的太行还是八字没一撇的,根本就没有获得正式立项,现阶段,还得靠涡喷-15.

    如果看历史的话,太行的立项,也是经历坎坷的,航空发动机方面的专家们几次努力,最后甚至经过复杂的告御状性质的老专家联名信之后,更高级别的老领导意识到了先进涡扇发动机的重要性,“太行

    ”才在1987年获得正式立项,并被定为新歼最终量产机型的动力系统。涡喷15则被仅仅作为过渡阶段发动机,用于新歼原型机阶段的试飞工作。

    其实,涡喷和涡扇,特性根本就不一样,先用涡喷来试飞,再用涡扇定型的话,那还会是一个大修改,甚至不用说涡扇换涡喷了,哪



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
    虽然611所有严重的资金紧张状况,但是宋老没有气馁,他一直都充满了干劲,希望自己手下的新歼,能够有一天飞起来,而这个道路,也注定是曲折的。

    作为试飞员秦风,在离开了宋老之后,继续进行着歼七的试飞,毕竟,这是国产现役的最强大的战斗机了。

    “咱们的机头,还要加配重。”这天,从飞机上下来,秦风向着屠老说道,这些天来,屠老几乎是两头跑的,不断地催进度,不断地协调。

    这里的飞机,不用飞航电,主要是飞其他的项目的,但是现在,他们还是遇到了一个问题。

    配重。

    一架飞机,是有自己的重心的,现在的歼七还是静稳定性的飞机,也就是说,飞机的重心和升力的中心是在一个位置的。

    这和战机的配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在一点上,那飞机就会失控。

    以前的飞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由于采用了马可尼公司的航电,虽然航电的性能更高了,但是,体积和质量都减小了,这样,就造成了机头变轻,重心后移。

    他们按照了马可尼的航电来配重,这样一飞,自然就不平衡了,就需要继续在机头加配重。

    这配重,就是普通的铅块,一百多公斤的铅块啊。

    屠老点头:“是啊,咱们还得加配重,我们重新计算,加到130千克,应该就合适了。”

    “这还真是个浪费啊。”秦风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对于飞机来说,那每一克的重量都是要斤斤计较的,后世的苏-27的软骨病,就是这么来的,战斗机的机头雷达超过了设计重量,就要结构加强,加强之后,又要减重,甚至连大梁上打空的方案都用上了,结果就有了先天性的软骨病。

    人家是要尽量减少重量,但是己方呢,为了配平,居然要给飞机配上一个一百多公斤的铅块来配重啊!

    这么多重量,如果能减掉了,飞机的性能,多少是能提升一些的。

    “是啊,我们现在只能这样搞,不过到了后期,我们赶完了工期,还有其他的手段。”屠老说道:“我们可以改垂尾。”

    对歼七,屠老是最清楚的,他已经把歼七的每一部分都给吃透了,现在,歼-7m 型机由于引进了七项小型化的国外电子设备等原因,致使飞机的重心有一定的后移。

    现在赶工期,大家还不敢进行新的项目,只能是在机头增加配重来保持平衡,不过以后,可以尝试新的方式了。

    不给机头增重,那就给机尾减重,这样,就重新让重心回去了。

    如何减重最好的,就是垂尾了。

    现在的垂尾,完全还是金属结构的,铝合金的内部框架,铝合金的蒙皮,虽然铝合金很轻了,还是没有复合材料轻。

    现在,在国际上,已经开始逐渐流行使用更加轻巧结实

    的复合材料了。

    这样,去掉机头一百多公斤的配重,机尾再减轻一部分,那整个战机的性能,肯定会更好的。

    “屠老,您是说复合材料吗”秦风问道,听到了秦风的话,屠老点点头,他最喜欢和秦风交流,不管什么事,秦风都能和他想到一块去。

    根据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当时国内复合材料的研制水平



第三百章 没那么矫情
    现在是市场经济,国家以前的时候搞了那么多的军工厂,现在绝对是饱和状态,军工厂如果不打算等着倒闭的话,那就只能是自谋出路,现在空军的订单也很少,132厂就是靠着从国外争取来的订单,才能够有足够的利润,年底给员工们发福利,那也是绝对让其他的工厂都看得眼红的。

    眼红归眼红,132厂员工们的努力,他们也应该能看到才对,现在,大家几乎是全年无休,排除一个个的技术问题,不断地抢进度,抢进度,只要能赶上进度,什么都不怕。

    现在,秦风提出来了一个新的说法,彻底解决歼七战机的配平问题,这个配平,可以通过修改机翼来得到。

    哪怕是秦风就算是后世来的穿越者,也不可能仅仅提出一个双三角翼,就直接能解决问题了,战机的研制可不是那么轻松的,必须要经过细致周密的计算才行,这需要大量的艰辛的努力。

    靠132厂是不行的,秦风就提到了西工大。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内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提空方面的大学,似乎北航和南航更出名,但是,西工大也是人才辈出的,有很多航空界的精英,都是西工大的校友,比如著名的杨伟,董建鸿,唐长红,樊会涛,欧阳绍修,赵霞等等这些让人敬佩的航空人,他们几乎占据了航空精英中的半壁江山。

    而且,更有趣的是,其中的杨伟,唐长红,赵霞3位更是5381班同班同学。

    除了西工大,还有618所,它全称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是国内航空飞行控制、惯性导航、综合制导三大航空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心,歼七想要去掉配平,其实也算是飞行控制方面的项目了,如果618所加入进来,当然就更好了。

    上级是不会投入资金的,也只能靠132厂来搞了,不过,如果搞出来,也是相当有意义的了。

    秦风未雨绸缪,提到的这个计划,让屠老很满意:“对,我们现在的重点工作,就是不断地完善歼七,把歼七卖到更多的国家去,这个项目,等到我们腾出手来,就可以开始了。”

    屠老很感兴趣。

    至于现在,还是只能先用配重来解决问题了。

    试飞工作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转眼间,已经过年了,就在1984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秦风终于再次来到了试飞院。

    一方面,顾婷婷的肚子已经鼓起来很高了,眼看就是临产在即,秦风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妻子身边,不能再远离了,另一方面,则是歼七打八号弹,终于开始了。

    以前的时候,只能是打电话,因为电话费比较贵,很多时候,只能写信,秦风的行李里面,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摞。

    只靠写信,是无法倾诉思念的,现在,看到了自己的爱人,看到了她肚子中的孩子即将胡来,秦风的心中,是更加的兴奋的。

    自己,终于要做爸爸了。

    “来,让我听一听。”秦风说道,他的耳朵,靠在了顾婷婷的肚子上,听着里面的新生命:“儿子,来,叫爸爸。”

    听到秦风这么说,顾婷婷撅起嘴来:“你怎么就知道是儿子,而不是女儿你说,你是不是不喜欢女儿”

    “男女都一样。”秦风赶紧说道:“要是个男孩,那就像我一样勇敢,要是个女儿,那就像你一样聪明漂亮,美丽优雅。”

    秦风连着说了很多话,才终于将顾婷婷给哄住了。

    “婷婷,要不,我把我妈



第三百零一章 打一发试试
    秦雪和顾婷婷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相处时间最长的,还是母亲生病,而现在,看到了顾婷婷之后,却是相当的激动和兴奋,就像是见到了老朋友一样。

    “嫂子,外面冷,赶紧回去。”秦雪拉着顾婷婷的手,两人向里面走去,秦风就成了一个外人。

    进了房间,秦雪就打开了自己的箱子,这个大行李箱里面,居然有很多的小孩子的衣服!

    “都是妈妈做的,听说嫂子怀孕,妈妈就开始做了,哥,咱们小的时候,可没有这条件,妈妈都是从镇上买回来的新布,洗的干干净净,才给缝出来的,说城里人啊,讲究干净。”

    衣服不大,看起来就像是布娃娃的一样,上面的针脚很密,顾婷婷知道,秦风的老家里可没有缝纫机,那是年轻人结婚的四大件之一,现在,这些衣服,都是秦风的母亲一针一线地做出来的,看起来很很不错。

    “妈说她腿脚不方便,就不过来了,正好我也放寒假了,我在这里,陪着嫂子,也可以让嫂子辅导我功课。”秦雪和秦风说道。

    秦风还没有回答,顾婷婷就回话了:“那样正好,反正我们的项目组,暂时也不让我去了,我在这里也没事,咱们复习功课,眼看你要考大学了,可得加油,不能耽误啊。”

    房间内,很温暖。

    秦风这下放心了,有妹妹来,自己就可以放下一切担子,继续投入到试飞任务中去了。

    八号弹打靶。

    来的专家们很多,除了试飞院专门成立了一个打靶小组之外,还有洛阳来的同志,他们是八号弹的制造工厂的人员,同时,还有以色列人的专家,那个胡子一大把的工程师理查德,就是他们的负责人。

    现在,大家都在进行紧张的准备。

    “你们的歼七,已经拥有发射响尾蛇导弹的挂架,这个挂架,是可以直接悬挂的,嗯,这款飞机看起来改得还不错。”理查德说道。

    由于试飞依旧在紧张进行之中,所以,没有把改进了航电的歼七战机拿过来,现在用来测试的是歼七b,是给约旦出口战机的初级型号,它就已经换装了挂架,拥有悬挂响尾蛇导弹的能力,也能挂八号弹。

    理查德绕着飞机,转了两圈,说道:“先打一发试试吧。”

    战斗机的打靶,是分成很多种的,在国内,常见的是机炮打靶,这个连秦风也练习过,具体来说,就是前面有一架战斗机,拖着一个靶子,然后,后面的战斗机上来,依次攻击这个靶子,在这个过程中,前面的战斗机是有危险的,万一谁的瞄准不精确,可能会把前面的拖靶机给打了。

    对国内来说,空军主要训练就是打机炮,打过导弹的人很少,后来,因为这种方式太危险,所以,研制无人靶机的任务就出现了。

    除了空军的战斗机需要,地空导弹打靶,也需要靶机啊,没有靶机,武器再好也定不了型。这是摆在那一代航空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后来,国家就开始了漫长的自行研制,到了1966年12月6日,“长空一号”无人靶机首飞成功。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无人靶机。

    虽然这种无人靶机是模仿苏联人的拉-17无人靶机,但是,很快就进行了改进。

    外形上没什么变化,采用典型高亚音速布局,机
1...7071727374...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