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条件很复杂,和周围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等,都有关系。
这些当然不是爱德华兹在意的,他最在意的是,现在,头顶上的尾迹是五条!
波音707是四台发动机的,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五条尾迹,这意味着什么
随着飞机向前飞行,后面的尾迹会扩散,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更为宽大的尾迹的,如果不是他现在抬头看的话,说不定就要忽略了。
而现在,他看得很清楚,五道尾迹,其中一道尾迹,明显地比其中的四道尾迹更小,更靠下。
&
第三百二十四章 绕到后面
米格-21mf那粗粗的身躯,在天空中做了一个最短的盘旋,就从客机的下方绕过来,向着雄猫战机的后面凶悍地扑了上去。
“哦,上帝,我敢打赌,他的这个转弯,半径不到一千米!”
说战斗机的性能的时候,转弯半径是一个经常用到的指标,这个指标不是不变的,高度,速度不同,转弯半径也不同,但是,美国空军从六十年代就接触米格-21,更是研究过很多叛逃的米格-21战机,在他们的飞行中,米格-21从未做出过这么敏捷的动作来,简直快要比得上雄猫战机了。
不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
速度越大,转弯半径越大,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了,刚刚秦风的战机,速度和客机是一样的,他为了在瞬间咬住对方的尾巴,所以就要减速了,只要抬起减速板来就行了!
现在,在大过载的机动中,秦风感觉到所有的血液都在向着下半身涌动,搞不好自己的眼前就要产生黑视了,而就在这时,腿部的抗荷服开始起作用了,他感觉到自己的腿部开始受到挤压,将血液加速回流。
这种抗荷服,效果不错啊!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战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但是人体能承受的过载是有极限的,所以,早就开始有抗荷服的出现了,通过人为的挤压,让血液加速回流,防止黑视的产生。
40年代,最早的抗荷服出现,其实就是囊式抗荷服。这种抗荷服用5个气囊,分别覆盖身体下肢表面的腹部、大腿和小腿。正过载较大时,气囊充气对腹部和下肢施加压力。阻止血液向下半身流转,从而保证头部的循环血量。
虽然对飞行员有帮助,但是这种抗荷服覆盖身体表面积大,散热困难。而且充气慢,加压不匀,飞行员非常不舒服。
后来,为了解决囊式抗荷服的缺点,美国兰伯特设计了管式抗荷服。对腿部加压时,靠侧管充气膨胀,带动系带绷紧衣面来间接实现。对腹部加压时,则利用与两根腿部与侧管相通的腹囊直接对腹部加压,即腹囊内压力与两侧管内压力一致。侧管式比囊式抗荷服有明显优势:即充气速度快,加压均匀,热负荷明显小。
到了70年代,美国伯顿和谢弗斯托的试验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侧管式抗荷服在持续性高过载飞行中有可能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防护。所以,侧管式抗荷服能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抗过载服务。
所以,现在秦风穿戴的全套美国装具,它的抗过载能力很好,如果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肚子会有些不舒服。
腿部是间接加压,压力传递损耗较大。因此需要133kpa 以上的工作压才能对抗过载。而腹部加压时腹囊内压力与两侧管内压力一致,近似直接加压。
但是,腿上硬,腹部软啊,所以肚子就被压得疼了。
当然,美国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到了1988年,美国伯顿设优化管式抗荷服计了气动均压式管式抗荷服,即 csu-17/p组合式高科技增强设计抗荷服,俗称战斗抗荷服。与单纯的五囊式抗荷相比,可提供更多的生理保护,为美军f16和f15飞行员采用。
而国内呢从60年代开始,采用囊式抗荷服,到了70年代开始,侧重发展侧管式抗荷服。自然也遇到了拦路虎——腹部压痛问题,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虽然为了优化侧管式抗荷服,研究采用气簧式腹囊,对减轻腹部压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结构复杂、臃肿,不受飞行员欢迎未能列装。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转向
“快,打开雷达,锁定他啊!”就连屠老都不由得喊了出来,现在,米格-21已经飞到了后面,赶紧锁定,这样就赢了啊。
能用米格-21赢雄猫战机,肯定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办法,虽然躲在客机肚子下面搞偷袭不怎么正大光明,但是,要正大光明的话,那也绝对不可能赢得了啊!
秦风当然在打开雷达,努力地想要锁定目标,但是,单人战斗机,既要跟踪对方,又要用雷达锁定,而苏联人的战斗机,操作又是那么的复杂,所以,这个时候,秦风还在努力完成锁定的动作。
如果经常飞,那秦风一定可以轻松地做到,哪怕不低着头看,也能凭借感觉拨动各个开关,但是现在不行啊,这种飞机,他总计也没有飞过几次。
现在,就在秦风做锁定工作的时候,对方已经发现了他。
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经常进行空战格斗的话,那现在飞行员肯定会立刻毫不犹豫地拉起来的,但是爱德华兹没有。
雄猫战机现在加注的燃料不多,打开加力的时候,他的推重比肯定是能超过后面的米格-21的,这样就可以甩开对手了,但是,爱德华兹在看到了后面的尾迹的时候,他却只有一个想法。
把后面这个鬼鬼祟祟的家伙找出来!
“在我们的后面!”此时,后座的布朗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大声地喊道,就在他喊话的一瞬间,爱德华兹已经踩死了右边的方向舵,然后把操作杆向右推到头。
雄猫战机的机翼,立刻齐刷刷地展开了,在这种时候,它拥有最小的盘旋半径,同时,过载也是最大的。
战机在进行侧转的时候,绝对不是水平飞机的,机身在大幅度地向着右侧的倾斜,升力和重力的合力,就足以提供向心力了,尾部的方向舵也已经到了最大位置,就这样,雄猫战机在天空中完成了一个极限的小半径的侧转。
巨大的过载传来,爱德华兹感觉到自己的眼前一片黑乎乎的,片刻之后,再次恢复了光明,他的身体素质也相当好。
这也是雄猫战机的强项,没有人能跟上雄猫战机的盘旋,只要雄猫战机的能量足够,它盘旋起来,相当的迅猛!
那个躲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家伙呢出来吧!
四周的天空,空荡荡的,爱德华兹在用目视看着自己刚刚转了半圈的空域,什么都没有。
不仅仅是没有看到米格-21,甚至连那尾迹也消失了,这一切,就像是他的错觉一样。
难道是刚刚眼花了
前面的飞机是主动的,后面的飞机是被动的,在前面飞机开始机动的时候,后面的飞机的反应会慢半拍,所以,如果有人跟在自己后面的话,那爱德华兹只要这样一个小半径的侧转,就能看到后面的敌机了。
当然,等到后面的飞机反应过来,那前面的飞机就会很难看,以前的空战中,前面的飞机转弯,后面的飞机就会轻松地飞直线,拉近距离开火,这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切半径。
爱德华兹已经失去了米格-21的踪迹,而此时,在地面上,美国人也都惊讶了。
“不可能,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一名飞行员喊道,他是一手把那架米格-21飞过来的,属于老手了,他绝对不敢相信,米格-21能飞出这样的动作来!
秦风依旧在雄猫战机的后面,由于高度下降,此时已经脱离了容易产生尾迹的区域了。
当秦风准备锁定目标的时候,目标突然间就来了个侧转,眼看就有暴露的风险的时候,秦风是眼疾手快,跟着侧换,而他的侧转,比对方的半径还要小,这样,当对方转完了之后,秦风依旧留在了对方的后面!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实力的差距
似乎是听到了这名同行的呼叫一样,爱德华兹的手,快速地拨动侧面的开关,加力五!
“哦,上帝,我们的燃料不多了!”后舱的布朗大喊了一声。
他们这次出来,本来没觉得对抗是多么困难的科目,仅仅是几下的事而已,所以,他们加注的燃料不多,就和往常试飞科目差不多。
结果现在,遇到了这些让人抓狂的问题,而爱德华兹要发疯了。
前面的爱德华兹的确是疯了,他大喊了一声:“shut up!”然后,将操作杆向后抱到了怀里。
在说战机的加力的时候,直接就是打开加力,但是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比如,雄猫战机的加力,一共有5个级别, 1级最小,5级最大,9.3吨的最大推力,就是在最大加力下实现的。
随着打开5级加力,可以感觉到就像是被狠狠地踹了一脚一样,这种强烈推背感的代价是燃油流量飙升到907千克/分钟。
也就是说,它一分钟就可以消耗一吨的燃料!
f-14没挂副油箱时的油量是7257千克,如果一直以加力5飞行的话,哪怕是发动机能受得了长时间的加力状态,燃料也会急速地消耗掉。
在飞雄猫的时候,教官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都会提一个问题:“你自己可以算算这样能飞几分钟?”
更不用说这次飞行,他们在起飞前,也仅仅加注了两吨多的燃料而已,现在爱德华兹这般地打开加力5状态飞行,燃料已经不足1吨了,他们会在一分钟后就失去燃料,然后如同大石头一般地掉下去。
但是现在,已经发疯了的爱德华兹,根本就听不进去。
如果是其他国家的飞行员,在飞行的时候,必须要时刻算计燃料的消耗,什么时候返航等等,但是美国飞行员却很少考虑,他们甚至会在战斗中把燃料消耗得一干二净。
他们不怕,因为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空中加油机的机队,他们飞没了燃料,可以飞到空中加油机上去接受燃料补给。
就拿现在来说,附近的空域里就有美国海军的战斗机在训练,他可以随时呼叫空中加油的,飞不回基地去也没事。
雄猫战机的机翼向后齐刷刷地缩到了后面,这个动作,让后面的秦风看得羡慕不已,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是有很多的雄猫迷的,大家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个可变后掠翼在空中改变的状态,这个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在秦风的注视中,雄猫战机开始向上爬升了。
如果推重比超过1,那战机是可以毫不费力地垂直爬升的。比如空军的f-15,就是这样的佼佼者,它靠着强悍的发动机和较轻的机体,可以毫不费力地垂直爬升,在空战中,靠着这个强悍的性能就能甩开对手了。
但是雄猫战机不行。
因为雄猫战机的空重就达到了18吨,两台发动机可以提供总共18.6吨的推力,只有内部燃料少于600千克,而且还没有任何外挂的情况下,它才能毫不费力地垂直爬升。
而现在,雄猫战机的机内燃油,已经剩余不足1吨了,加上两名飞行员的质量,还是超过了19吨,所以,雄猫战机在向上爬升中,速度肯定还是会越来越慢的。
这也是要给雄猫战机换装f110发动机的原因,这种发动机单台推力就超过了12吨,两台24吨的最大推力,足以让雄猫战机在空战状况下拥有超过6吨的载荷能力,同时还能进行垂直爬升。
只有装备了f1
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云层里
秦风的后背上都是汗,他的额头上,汗珠已经从头盔里面一滴滴地向下掉了。
如果是雄猫战机的飞行员,肯定是感受不到这种氛围的,米格21座舱内没有空调系统。
苏联人压根就不重视人机工程学,不用说米格21了,哪怕就是米格25,座舱内部都没有空调,当它飞到三倍音速的时候,座舱内甚至会达到六十度的温度,那些穿着飞行夹克,戴着手套的苏联飞行员,给出来的答案是,凑合,能接受!
在高空中,外面的温度是零下的,但是战机的飞行中,会和外面的空气进行摩擦,给整个座舱升温,再说屁股后面还有发动机呢。
不过,秦风这样的大汗淋漓,主要还是因为刚刚的一连串的机动,对体力的消耗很大,现在,他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方拉起来了,当对方俯冲下来的时候,自己就要和对方硬碰硬了,这下,能碰过吗
其实,哪怕是接下来落败了,秦风也是虽败犹荣,毕竟,能够在雄猫战机的下面走一遭,那就很难得了。
而现在,自己该如何办呢秦风四周巡视了一下,就看到了那朵朵白云,顿时就有了主意。
“好样的,就该爬升,爬升!”塔台内,当看到雄猫战机终于开始爬升了,同行们不由得喊道。
试飞员们,战斗经验太差了,刚刚最开始的时候,就该爬升了,现在,这样一爬升,后面的米格21还怎么办
不过,米格21怎么飞走了他想要干什么在场的人看不懂了。
爱德华兹听不到大家的赞叹,现在,爱德华兹在剪式爬升的瞬间,捕捉到米格21战机的踪迹,稍后就消失了,毕竟他的后视镜的视野有限,同时,他的飞机也在大过载机动之中,很容易就飞开的。
爬升,再爬升!
继续向上转了两圈之后,爱德华兹向前推动操作杆,拉平了飞机。
虽然仅仅打开加力了二十秒而已,但是,燃料表的指针,几乎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下掉的,让后舱的布朗胆战心惊,如果再来这么几次,连加油机都找不到了。
“他就在我们的下面,找到他!”爱德华兹一边向着布朗下达命令,一边用自己的肉眼寻找四周的景象,尤其是下面,他刚刚看到的那个方向,目标还在吗
怎么没有了按说,靠着自己的肉眼就能看到啊!
爱德华兹将操作杆推到头,战机熟练地翻转过来,座舱盖向下了,爱德华兹的眼睛,又搜索了四周的空域一遍,还是没有看到。
仅仅是一瞬间的工夫,目标就像是失踪了一般,找不到了!
这家伙,又躲哪里去了
别的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绝对不会在自己的屁股后面,刚刚爬升的时候,已经将他给甩开了,米格21战机的爬升率,只有每秒一百多,绝对追不上自己的。
爱德华兹看着下面的天空,一朵朵的白云漂浮着,看来,他一定躲在云团里了!
本来在这样的激烈的对抗中,用目视更合适,雷达搜索目标,是需要让目标在自己的前半球里面的,距离近了之后,对方很容易飞出去,但是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用雷达了。
“雷达,pds模式,扫描我们四周空域,尤其是那些云团。”爱德华兹说道。
都已经是什么年代了!如果是在以前,一战,二战的时候,经常会有飞机躲在云团之中,尤其是攻击下面的军舰的时候,经常利用云层的掩护来攻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