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秦风拎着自己的头盔,和王哥等人几乎是边走边聊,向着战机的方向而去,不知
第四百一十五章 加快试飞
“和咱们以前的歼七,没有什么区别,这款歼教七,飞行状态很稳。”等到秦风从天上下来,已经有人跑上来给献花了,秦风还真是受宠若惊,不过很快他就恢复过来,开始和周围的技术人员讨论起来了。
和预计的一样,这款飞机的很多零件,和歼七都是通用的,同一个厂子配套出来的,本来就很成熟,现在组装出来了,首飞是比较稳定的。
“太好了,这样的话,试飞科目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了。”唐老说道,当飞机上天的时候,秦风更放松,但是地面上的人却都是很紧张的,尤其是唐老,他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飞机看,就怕出什么故障,否则的话,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进度啊!严重些的话,甚至都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终结,他们经不起失败。
现在,秦风这样的话,顿时让他们放心了,这架飞机的飞行品质,几乎和原来的歼七一样,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这架飞机几乎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试飞大纲中的一项项的内容,可以很快就飞完,然后就能定型了啊。
定型之后才能生产,生产出去,厂子才能赚到钱,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
现在,大家都很高兴,试飞完了之后,当然是要走进会议室里,进行分析讨论了。
王部长也走在秦风的旁边,现在,秦风就是真正的主角了,在试飞过程中,试飞员是相当重要的。
脱下了飞行服,秦风喝了一搪瓷杯子水,然后向众人说道:“我建议,工厂再制造一到两架原型机,加快试飞,这样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定型试飞,同时,在试飞完之后,这些原型机也可以直接交付给部队训练飞行员,这是最快捷的,也不会浪费,咱们现在首飞也没有问题了,上级领导也应该放心了,剩下两架原型机的费用,上级可以给拨款了吧”
唐老心中当然高兴了,当初搞歼教七的时候,他们是下定决心的,同时费用也不足,上级给拨款一半,他们自筹了一半的资金,现在首飞出来了,也没啥大问题,剩下接着建造原型机,加快试飞,当然是可以的,而且,还不浪费,至于这资金,肯定是上级给拨款啊。
秦风说完,就望着王部长,其他的人的目光,也都盯着王部长,现在,他当然是有这个权力的了。
“这个需要找空军方面商量。”王部长没有立刻答应,他说道:“这钱,最好是走空军的账,反正最后也是给他们装备啊,不过,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大,空军早就在期待着歼教七能装备部队了。但是呢,试飞工作,虽然紧张,但是绝对要一丝不苟,可不能出疏漏,毕竟,这是给部队培养飞行员的,一旦出问题,很可能就是两名同志的生命。”
以前的飞机都是单座的,现在这飞机是双座的,一旦出意外,就可能是两名同志遇难啊。
“是。”唐老说道:“放心吧,我们绝对会谨记领导的教诲的,一定要认真圆满地完成试飞工作。”
秦风说完了这些,将试飞时候的感受说了,接
下来的试飞科目如何分配,如何加快进程,说的都是井井有条,毕竟,他是轻车熟路。
唐刚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秦风首飞完了,接下来的试飞,他也就要上场了,他现在还真有些紧张。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终于,要结束了。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帮助新同志
第二天,依旧是个飞行的好天气,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中的朵朵白云,秦风和唐刚两人,一起穿着全套的飞行装具,拎着飞行头盔,走向了飞机。
谁见过这样的情况承担试飞任务的试飞员,居然需要有人陪伴飞行
唐刚的内心是感激的,试飞看起来很简单,天上半个小时,下来其实得准备上一整天,秦风陪他一起飞,其实还是一种浪费。
不过,秦风可没有在意。
“咱们这架飞机,本来就是双座机,如果一直只有一个人来飞的话,是不完善的,万一有什么两人才能出现的故障,咱们就发现不了了。”秦风在飞机前面,向着唐老说道。
其他人的脸上,其实是带着不相信的,什么情况两个人在天上,就能出现故障,一个人的时候,就没事哪里有那么邪乎啊,多带了一个人,就相当于多带些燃料罢了,哪里能有这种事
不过,秦风这么说,没有人敢反驳,秦风是谁啊,他可是技术能手啊,秦风飞过了那么多的型号,说出来能吓死人。
两人都顺着舷梯,爬进了座舱,唐刚进入座舱之后,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那种紧张感没有了。
因为他的后背,传来了让他温暖的感觉,有秦风在他的后面,他怕什么
到现在为止,国内依旧没有一个完整的试飞员流程,没有专门的试飞员学校,空军里面的飞行尖子,被部队拉着不放,唐刚这样的,刚刚飞了没多久,就被派出来了,所以,秦风也是有义务的,那种天生的王牌飞行员太少了,很多都是需要后天的磨炼的,自己有必要帮助新同志迅速成长。
再说了,唐刚是秦风见过的最刻苦的了,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当年的秦风自己,飞行理论无比扎实,现在对歼教七研究的也是相当透彻,随便拿出一个部件来,他就能说出来是飞机的哪一部分,干什么用的,如果出现问题,会带来什么后果,条理清楚,只要经过一段时间,他肯定能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祖国优秀的试飞员的。
帮助新同志成长,是秦风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秦风坐在了座舱里,就和姜太公一样,相当的悠闲。
作为教练机,前后的设备都是一样的,仪表布置等等,完全相同,随时都可以互换,不过,由于后面的视野都被挡住了,所以,在秦风的头顶上,专门多了一个潜望镜。
没错,当前面的唐刚打开电门之后,秦风前面的一套翻折装置,就开始缓缓展开了。
说起潜望镜,首先是在潜艇上使用的,它利用光路的折射,把头顶上的光折射进来。
而它的作用,就越过障碍物,看到本来看不到的东西,对现在的教练机来说,也是很适合的。
在教练机上,米高扬设计局使用的潜望镜相当多,不过,这却不是他们创造的,最早把潜望镜搬上喷气式战斗机的是瑞典萨伯公司,他们在萨
博35战斗机教练型的后座座舱前安装了一部潜望镜,以改善后座教练员的视野,不过这种潜望镜,绝对是直接的拿来主义,就是一部普通的升起的望远镜一般。
这是避免修改设计的最好方案,直接在后面拓展座舱就够了,因为没有增加正对面积,所以不会增加空气阻力,所以,苏联人很快就拿过来应用了。
&nbs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征兆
第二次试飞的时候,就进入超音速了,如果是正常的科目,这就得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当初歼八用了多少年,才进入了超音速的试飞之中。
现在,仅仅是第二次,这根本就没什么危险性,因为它几乎和歼七是一模一样的。
机头的前面,逐渐积累起来了一股水汽,这股水汽渐渐地增多,围绕在机头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尖锥状的云团,看起来是相当的漂亮的,突然间,机头刺破了前面的尖锥!
就在刺破的瞬间,身后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就消失了,身边一切都变得清净起来,唐刚知道,这是已经进入了超音速,他们把声音甩在了后面,发动机的轰鸣声,飞不到他们的耳朵里了,因为他们飞得比声音还要快!
“成功进入超音速,一切正常。”唐刚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秦风什么都没做,他就在后面继续作壁上观,嗯,这体现了他现在的状态,只要坐着就行了。
前后的操作,仪表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连操作杆都是联动的,当唐刚拉动操作杆的时候,秦风这里的操作杆也会跟着运动。
当然,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秦风这里的操作杆,是可以单独操作的,和前面的断开,万一前面的飞行员晕了,一下子趴在操作杆上,压着操作杆不动弹,那飞机就直接俯冲下去了。
除了这些之外,他的后面,还有一套飞行故障模拟系统。
也就是说,后面的教官是可以出考题的,飞机出现什么故障,飞行员该如何应对,他的这套系统,就可以方便的模拟出各种飞行中可能遇到的故障情况。
这也是教练机和其他的飞机的不同之处了。
战机在继续加速,加速,由于毕竟做出了一些改变,所以,这款飞机的最大速度肯定不如原型的歼七战机。
秦风看着自己的前面的空速表,一直转到了马赫数1.8左右,终于不动弹了。
“最大速度,1.8马赫。”唐刚喊道:“现在关闭加力。”
说着,唐刚关闭了加力,瞬间,飞机就慢了下来。
就在这时,秦风立刻皱起来了眉头,不对劲!战机怎么向下低头了
这就是试飞员和普通飞行员的区别了,他的感官更加的敏锐,他几乎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飞机在俯冲,普通的飞行员是感觉不到的。
还好,唐刚也感觉到了,他立刻就将操作杆向后拉,飞机立刻就改出了俯冲的状态,而是向上扬了!
拉多了!
唐刚又开始向前推,但是这一推,似乎又多了,他又开始向后拉。
连续几下,歼教七战机在空中,就已经剧烈地震荡起来!
如果从远处看,就可以发现歼教七在不断地低头,抬头,每一次的变化,幅度就会增加一些,就这样,上下震动越来越剧烈!
这可是在超音速的情况下,这种时候,震动甚至会导致飞机在空中解体!
“松开手!”秦风大声地喊道,他立刻就提醒了唐刚,唐刚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将手松开了!
现在,战机是在爬升状态,他松开了手,战机终于没有继续向下震动,而是开始向上爬升,再爬升,速度也越来越慢,当爬升了五百米之后,身后再次传来轰鸣,他们已经进入了亚音速!
“缓慢改平。”秦风说道。
哪怕是在刚刚的情况下,秦风也只是出言提醒,没有动手,他相信唐刚,一定可以把握
第四百一十八章 接着飞
一般来说,这是飞机的电传控制系统的飞行控制率设计出了问题,才会导致现在这样的结果,但是呢,己方的这种飞机,那可是液压操作的啊!
在这个时代,知道飞行员耦合震荡的试飞员都不多,因为大家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而唐刚这段时间也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试飞中的问题,也才算是了解了这种故障。
但是,怎么会在自己的身上出现,这就不明白了。
“这种故障,不一定全部都是电传操控。”秦风在一旁说道:“就算是液压操作系统的飞机,如果操作有滞后的话,就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说的很高大上,实际上本质就是操作滞后,本来应该是推杆,结果呢,系统反应慢了,操作舵面的时候,都该到拉杆了,这当然就推波助澜了。
操作滞后,这在歼七上没有出现,但是在歼教七上却出现了,这当然就是因为两者的不同了,歼教七,前后都有操作杆,是不是因为增加了油缸和油路,最后导致出现的这种问题
秦风这么一解释,唐老也就明白了:“有可能,不过,我们还得考察清楚,看看这问题,究竟是一次偶然,还是其中有必然。”
这个原因,是很复杂的,唐老当然知道,调节一下很容易,但是,调节之后呢,会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毕竟,这是在超音速,而且是最大速度的时候出现的,如果仅仅因为这一个,就立刻调节的话,那到了亚音速的区间的时候,操作杆会不会过于灵敏如果特别灵敏了,恐怕也不方便啊。
这就是一种矛盾了,高空低空,高速低速,杆量都是不同的,操作杆的响应快慢也不同,如果仅仅是一次偶然,为此就调节,那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完全是测绘仿制出来的啊,人家原型机为何没有调节
这就是测绘仿制的一个弊端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就不知道人家怎么设计的,就不敢直接改动,否则,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就像是编写程序,那种祖传代码,只要稍稍修改,就会出现可怕的让人崩溃的无数个bug。
现在,唐老这么考虑是有道理的,秦风沉思了一下,说道:“看来,咱们需要再上去飞一次,看看是否出现类似的状况。”
必须要让故障重现,多试几次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知道很危险,但是必须要不断地重复这个危险,才能最终找到正确的办法,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我去!”唐刚说道。
“算了,还是我上去吧。”秦风说道:“我一个人感受一下,或许更真实,你们在这里,先分析数据。”
秦风没有让唐刚上去,当然不是因为更真实,而是为了保护唐刚,毕竟唐刚才刚刚开始试飞,他很生疏,不如秦风这么反应敏捷啊。
而且,这个飞行员耦合震荡,绝对不是说每次必然都发生的。
于是,唐刚只能是在地面上,看着秦风又上了飞机,起飞,开始了下一次的试飞。
想要重现故障,最好保持相同的高度,速度,各种情况都一样,秦风按照刚刚的方式,继续在同样的高度上,加速到了最大速度,然后,关闭加力。
在关闭加力的瞬间,果然,他有
了同样的感觉,战机的机头向下偏了!于是,秦风拉起来了操作杆。
但是呢,没感觉啊他这么一拉,飞机居然直接就拉平了,没有出现那种耦合震荡啊除非秦风自己再接着操作
反向操作,一般人很难做出来,秦风在降低到亚音速之后,继续打开加力,飞到最大速度,和刚刚的情况一样,关闭加力,飞机低头,然后拉杆改平,再也没有出现震荡的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
&nbs
第四百一十九章 如此改进
在夕阳的晚霞中,秦风和小唐再次起飞了,这次,还和上次一样,唐刚坐在前面,秦风坐在后面,一天飞三次,绝对是体力上的极大的考验,飞过之后就知道,飞行的确是体力活儿的,不过现在的秦风,还属于是年轻的小伙子,精力相当的充沛,而且,现在他还是一副放开的样子,让唐刚全面的操作。
这和早晨时候的状态,是一样的。
飞到了高空,打开加力,到达最大速度,然后,再关闭加力。
果然,在关闭加力的一瞬间,就可以感觉到飞机的低头的势头是最大的!唐刚和最开始的时候一样,立刻开始拉操作杆改变,接着,飞机就开始上仰了,操作过度了!
唐刚又向前推,这么两下,飞机就大幅度地震荡起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