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阳光大秦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光暗之心
可白家庄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有白栋这个英子出现,族民们现在还在大山里狩猎呢,按照贵族的经验来看,白家庄的幼童要过识字关都有极大困难,更别说是草儿这种大孩子了。所以听了白栋的豪言壮语,连嬴渠梁都感觉有点扯。
“你小子确定不是在说笑”
赢连原本担心的是白栋开设私学会教歪了许多学子,此刻倒是不怎么担心了,开始变为好奇。这小子一定是在胡说八道,如果这样容易,当年孔子座下怕就不是七十二贤人,而是七百二十个贤人了
ps:明天三更,收藏,光暗深深鞠躬:)
;





阳光大秦 第八十二章 【班长白草儿】

(全文阅读)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亮起了,鸟儿当头叫,花儿对人笑,白家的孩子们背上小书包上学了。真的是有书包啊,而且还是双肩背带的;接到白栋画在帛布上的图样,族中心灵手巧的女人们立时聚集起来,忙了整整一夜才做出十几个崭新的‘书包’来,咱家的平安郎就是有心思,你看他想出的书囊都是与众不同,那个叫楚侗的士子大家都是见过的,看看他那书囊就知道了,与平安郎想出的‘书包’相比,就属于垃圾,得扔!
男人们也没闲着,赏田只有一千亩,勉强分给十户人家后,其余十几户男丁就闲下来了,大家也不着急,平安郎早就有了安排,在庄外空地上兴建了好多房屋,都是用最昂贵的青砖(此时已有)建起,间量大不说,尤其够高,除了栎阳城墙,还真没见过比这更高的建筑。
走进去就看到一根根又粗又长的巨木廊柱,墙壁上开的牖窗比寻常见到的大了一倍,还是狭长形状的,木工们上得扇叶子也新鲜,不是常见的单侧固定向外推出状,而是相对的两扇,中间有凹槽相压,下面还有木制的窗台子,上面有孔,用根圆木棍销上后,就会紧紧咬合在一起。这些都不算奇怪,让大家想不通的是这种分为两扇的牖窗上不是常见的外瓦型木条,就是几根横列的木条组成一个个空框架,这样也不能遮风挡雨啊平安郎弄出这样高大的房屋和古怪的牖窗,究竟是用来做什么
如此有深度的问题连精明的白迟也想不明白,这些天他都忙坏了,安排建房事宜、联络各类工匠,主人手中似乎总有出不完的图样,连那些工匠都看不明白是做何用途,只能依着葫芦画瓢。
排列成直线的高大房屋内目前没什么东西,空荡荡的更适合用来养鬼,大伏天钻进去冷飕飕的,族人们都不愿意多呆;不过白迟很快就弄来了一种奇怪的陶器,有水缸大小,形状却是扁圆的,内腹中空,下方面积很大,像是火灶的根底部分,上面有烧出的横隔,密密麻麻分布了指头大的小眼儿,再上面又是一个横隔,孔眼更小了,只有米粒大小,两层横隔上是封闭的顶部,有一个仿佛烟道的东西横伸出来,可以连接房屋内砖砌的烟路,从房顶伸出去。
与这种陶器一并运来的还有好多上品松木,随便拿起一根看看,都是最上品的老松,如果剥了皮扔进房里,就能清香一个夏天,还有驱除蚊虫的作用。平安郎这是要做什么啊就说上趟去栎阳拉了几车钱回来,也当不起这麽个败法儿,多大的苦都吃过了,谁家房里会放这种东西,让白龙爷知道会指着鼻子骂娘的!
白迟苦着脸,强忍住锥心般的痛楚,开始将上好松木分到族人手中,长叹一声:“烧吧,就放在这些陶器中烧。大家记住啊,一次不要送入太多木头,前面的烧尽了没了火头儿,才许放新木,三回烧下来就停手,取下这火器的盖子,将木灰刮下来,放进木盆中,公大夫说这东西有大用”
族中的婆姨们抱着大大小小的木盆来了,盆上还都覆盖着一层细纱,估计是用来遮挡灰尘的。有见识的族人似乎想到了什么:“平安郎这是要制墨麽栎阳就有现成的墨块出售,管家不是买了好多这些松木可都是上品啊,价值比‘成墨’高多了”
“主人的心思,我辈凡人猜不透啊。”望了眼白家祠堂方向,白迟顿足捶胸,他是真的心疼。
白家的希望~工程就是从宗祠起步的。按照规制,白栋这个七等爵公大夫已经算是高等贵族,宗祠当有三进;第一进是祭拜天地的高台,到了后世朝代还可做戏台之用,如今还没有戏曲文化出现,就只是天地之台;第二进是内祠,要摆设五代祖先的牌位,祭拜完天地后,就可以到这里祭祖了;第三进是后进之祠,要从内祠的两侧通道绕过去才能到达,是家族后人修学习文的场所,这是希望家族文华昌盛,润来居上之意。
从宗祠的建筑安排来看,说明这个时代的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教育了,当然这是指有资格设立宗族的贵族世家,一般黎民家庭就算了,连立祠的资格都没有,稍有逾越还会被官家抓捕,不砍脑袋也会被送去服劳役。
十五六个孩子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地坐在下面,用的居然是后代才能见到的课桌课椅。
这年头儿就连戎狄蛮夷都特崇尚周礼,比如与老秦国打生打死上百年的义渠戎,明明就是个游牧民族,偏偏也学起了华夏人建城立邦、席地而座,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胡椅还没出现,长期席地而坐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很多人都有向罗圈腿发展的趋势。
别人白栋懒得管,娘亲似乎是天赋异禀,双腿还是修长,可草儿还在长身体阶段,必须要改正这种坐姿,之前就打了几套高桌高椅,结果木工们很兴奋,认为这是开时代先河,却遭遇了来自娘亲和白龙爷的反对,认为高抬屁股晃荡双腿是非常没有礼仪的表现,白家如今可是贵族了!
习惯的力量果然很难改变啊白栋想来想去只能曲线救国,用现代课桌的方便性让白龙爷让步。孩子们都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可不会反对的。
“开始上课。”
白栋笑嘻嘻地走上台,孩子们立即七手八脚从小书包里掏出空竹简、墨块水碗和简陋无比的木笔;在蒙恬造笔之前出现的木笔都不能看,先凑合用吧,好用的竹管笔需要合适的竹子,一时很难寻找。
“第一天开课,还用不到这些东西,都收起来吧。”
白栋笑着摇摇头,看了一眼孩子们,年龄差距还真是挺大,有六七岁的娃娃,有草儿和桑娃子这种十三四的少年;还有族人要把三四岁的孩子送来进学的,却都被他劝退了,古人六岁蒙学,六岁前孩子的天职就是玩儿,金色的童年只有一次啊,孩子们容易麽这些望子成龙成凤的大人们是在犯罪!
“以后开课,我们要相互问好,你们都是同学,我就叫同学们好,明白了麽”
“诺,哥哥好!”
“爷爷好!”
“叔好!”
“平安郎”
白栋话音未落,课堂就乱起来了,叫什么的都有,就数草儿和桑娃子叫得最响,又是哥哥又是平安郎的,简直乱来。课堂就得有课堂的纪律!白栋喝注子们开始循循善诱:“以后进了课上,就要叫我先生,或者老师也成。你们都是同学,在课上是不许按辈分叫人的,让我听到谁再爷爷、姑姑、哥哥的乱叫,打手心十下!草儿”
草儿顿时打个激灵,小脸儿都吓白了:“哥哥不对,先生,人家以后不敢了,这次可以不打麽”
“谁说要打你了以后你就是班长,要帮助先生管理大家,见到先生进来,你要负责喊‘起立’,带领大家说先生好,明白了”
“起立!”
“先生好”
行啊,都是聪明的孩子,学得可真快。
ps:感谢‘猴子請の救兵’‘三山水的人’‘毒你万遍’‘sao2005’兄弟的慷慨打伤:)
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求收藏啊




阳光大秦 第八十三章 【松香墨】

(全文阅读)
“白栋这小子古里古怪,君上要他报上每日讲述的课程,他就真的如实报来,看他都做了什么,为幼童,竟不以礼乐为先”
骊姜半靠锦榻,手中拿着打开的竹简,上面尽是些歪歪斜斜的文字,不过百十言,光是错字别字就有十几处,就这还当先生呢可她却笑不出,这小子字写得糟糕无比,文中内容却很是发人深省,看过一段,就要掩卷沉思。
“礼仪需要多年养成,屹石村族人哪有这般底蕴王庭雅乐更要付出巨大,就是我栎阳宫中也不过勉强凑成一套乐具,还缺乏真正高明的乐师,细君难为这小子了细君,那小子在简书上写了什么文字,竟让你如此出神”
“这小子写得故事太感动人了,君上你是没有看到,原来白家私学的第一堂课既没有礼乐熏陶,也没有开讲《诗经》《论语》等类,他却讲了一个故事”
骊姜轻轻抬起头,眼中竟有了泪光:“王八年,越国有一个小女孩儿,父母亲人都在战乱中死去了,只剩下了她和更小的弟弟,她家里曾经是贵族,女孩儿不会做别的营生,就用最后的钱购买了一篮子火石,然后满街去叫卖,‘谁来买我的火石啊,谁来买我的火石啊’可是没人听到她的叫卖声,整整一天了,她连一块火石都没能卖出去。她的要求其实不高,只要能卖掉火石,就可以换到钱去为弟弟买些笔墨和空简书,弟弟就可以在先生门下多学习一天,她跟在那些锦衣怒马的贵族身后,一次次的叫卖,只希望他们可以回头买她一块火石。那天是大年夜,越国下了潮见的大雪,她就走在雪地里,鞋子早就破了,露出冻伤的脚趾”
赢连越听越怒,一拳打在榻上:“那些贵族都该死!快讲下去啊细君,故事最后一定是圆满的吧寡人猜测那个卖火石的小女孩儿一定是卖光了她的火石,又或者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贵族,从此和弟弟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要让君上失望了。天渐渐黑了,贵族家里摆开了盛宴,小女孩就靠在贵族家的墙外,闻着烤羊的香气,用火石照亮自己,希望得到一点点温暖,在火光中,她见到了父母亲人,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日子天亮了,贵族家的仆人发现了冻死在墙外的小女孩儿,她的脸上还带着笑容,手里还紧紧抓着一块火石,似乎那就是弟弟可以继续上学的最后希望”
“该死,该死!”
赢连也是杀人无数的枭雄人物,却被这个故事感动的涕泪横流,红着眼睛问骊姜:“为什么贵族之后怎会沦落至此,这不合常理!”
“哎,君上忘了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去岁麽就是从那时起,越国大乱,至今无君,又有谁会去理一个败落贵族家的孩子”
骊姜皱着眉头看了赢连半天,忽然咯轻笑起来:“那小子坏透了,果然骗到了君上.君上你来看,竹简最后还写了一段文字——此事为臣虚造而成,望君上夫人勿以为憾。你看,这小子该有多坏”
“他不是坏,而是聪明。白家的孩子本来是吃过苦的,可突来的富贵却会让他们迷失;白栋讲完这个故事,孩子们一定哭得很惨,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明白有个入学机会是何等不易。细君啊,这是兵家之道,为将者出兵誓师,是为鼓舞三军士气,白栋却在开课的第一日鼓动白家子弟向学之心,故事或者是他编的,却让寡人都要为之感动,此子有才!寡人只是不解,为什么老甘龙和公孙贾就不会讲这样动听的故事否则少官也不至如此顽劣了”
“君上,您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却去怪上大夫,这可不是为君之道哦”
骊姜噗嗤一笑:“臣妻如今是越来越好奇了,那小子开了个好头,却不知他下一步又要如何做呢没有真正的贵族底蕴,要成功幼童可不容易啊”
白栋忽然感觉耳朵很痒,定是那位为上不尊的国夫人又在说自家闲话了吧没时间去挠耳朵,手背上溅得都是墨粉,族人们还在一旁看着他演示呢,可不能变成大花脸,又不是要上台唱戏
造纸可以缓缓,在合适的竹子没找到前简陋木笔也可以暂时用用,这时代的墨粉却是必须要改良的;如今用的那叫什么玩意儿自从周时刑夷发现木炭灰可以成墨,数百年下来就没改良过,贵族士大夫认为可以留传后世的文章是要刻在竹简上的,对笔墨不屑一顾;普通黎民更不会在意这东西,结果到今天所谓的‘墨’还是用木头烧烟,等形成锅底灰一般的东西后,再以面水米汁相伴,每用一次就跟农家起炊似的,毫无风雅可言。
而且这种‘墨’写出的文字黄不黄黑不黑,不能持久,不改良不行啊,无法想象草儿白嫩的小手在竹简上刻字的悲惨景象,何况他还要编写蒙学教材呢,这样大的工作量,难道都靠刻字
几十名即将转职为‘工人阶级’的族人都在好奇地望着白栋,那种古怪陶器中清出的松木烟粉已经装了满满十几个大盆,面前还摆开了数十口大釜,剥下的鳖壳连着裙边就被扔进了滚水里,正在不停的煮;平安郎正在来回巡视这些大釜,忽然站住脚,招呼几名族人起锅,倒出其中的浆水来,眼看木盆都要满了他还让倒,直到浆水满出了盆边奇怪啊,这浆水好像变得粘稠了,明明高出了盆边,却不会溢出来。
浆水渐渐冷却后就变成了颤巍巍的明胶,像是后世孩子们最爱的果冻,白栋伸指弹了下,只觉指头触及处滑腻无比,却没有湿润的感觉,成了!有了这东西,真正意义上的松香墨已是呼之欲出。
先找个小木盆,一次次试过比例数量,最后确定下来,白栋才开始让族人们按照固定的比例将松木烟粉和鳖胶放入大釜,下面用微火加热,两名族人负责一口大釜,按照他规定的顺时针方向用木棍慢慢搅动。
随着不停的加热搅拌,烟粉渐渐与鳖胶相融,变得比原先更为黑亮,更透出一股暗含松木味道的墨香,四周顿时响起激动的议论声,族人们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何等伟大的事情,就是闻着好香,想扑上去吃两口。
好墨啊!就没见过如此黑沉,如此香气扑鼻的墨,管家买的那猩以扔了,白栋笑得眯起了眼睛
ps:第二更,收藏,光暗拜谢:)




阳光大秦 第八十四章 【挡枪的小伙伴】

(全文阅读)
清风徐来,白家庄墨香处处,呼吸几口就透着有文化;族人们多没见过墨,可也知道这是读书士子用到的东西,士子们一生又能用多少咱们随便弄弄就是几十大釜,岂非还要胜过了那些读书人越想心情越舒畅,干活特有力气,不用白栋招呼,主动就要求加班加点了。看着如此高涨的工作热情,白栋险些在激动下唱出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熬成的墨胶最多到温热就得出锅,地上早就铺好了一张张竹席,一釜墨胶倒上去,立即就有两名族人抬了根去过皮的光滑圆木冲上来,用圆木将墨胶压成两指宽的片状,另有磨刀霍霍的族人早就等在一旁,见白栋点头,立即上来横分竖斩,将整片墨胶分成了无数个长四寸、宽厚都是两指的墨块,虽然还有些粗糙,宛然就是后世的样子了。
有了成墨,砚台就不算什么问题,只要不追求什么名砚成色,拿块青砖挖出槽来都能用,以后用墨再不用每次都像农家起灶一样,只要有一方砚台,加入青水就可研开,随取随用,方便无比;而且这还是龟胶松香墨,算是墨中的上品,那些贵族士大夫不为之疯狂才怪。
做过律师的白栋最明白保密的重要性,商业秘密就是钱!所以参与生产松香墨的都是自家人,白龙爷还亲自下了命令,敢将配方泄露出去的,立即逐出家门,从此只能做贱民!平安郎可是说了,上次赚的那几车钱不算什么,以后我白氏族人个个都要过上好日子,庄子更要继续发展,现在不是缺田麽以后我白家人个个都是地主,还是新兴的,最合老秦国的胃口,这些松香墨就是我白家走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听到这种话,白家的汉子嗷嗷叫,女人也嗷嗷叫,这可是在白天!群情振奋啊,谁会将平安郎的秘密说出去开工的时候,连自家孩子都不许靠近,就是怕孝子嘴不牢,被人一块麦芽糖骗了秘密去!
“白迟,将这些墨块分成三类,品质最泽明媚的是一类,去栎阳寻找擅书刻的士子,在上面刻上‘墨韵飘香’四个字,都要用天然的黄色丝绢包裹,外面加上香木盒子,我有大用;中等品质的只刻‘白家龟胶墨’,不用包裹,暂时放入关市储库,白崇现在负责关市,他是我的哥哥,不会收取多少费用的;第三类墨留出来供家族子弟学文之用,就不必刻字了,明白麽”
“诺只是主人啊,这些墨块无非是用松木和团鳖做成的,成本很低,天然黄色丝绢却非常稀少,一千条丝蚕也未必能结出几个黄色的丝茧来,价格高得吓人;还有那香木盒子,就算不用沉香木,也要最少百文钱一个,这恐怕”
白迟也就是这点出息了,无论白栋怎么说,花钱的时候他还是会心疼,总想着能省一点就是一点,天生就是个守家的。
“老毛病又犯了不是告诉过你麽,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不高投入又怎么能有高收益放心去花钱吧,上品墨包装的越精美,就越会赚钱,不信用你一年的工钱打个赌如何若不是这个结果,我给你两倍的工钱”
“呃还是不赌了,满朝大臣和君上都输给了主人,白迟还想留几个钱养老呢。”
“就知道你舍不得,是个葛朗台啊行了,还不快去”
白栋哈哈大笑,白迟却听得大惑不解,葛朗台是什么东西主人什么都好,就是隔三岔五总爱嘣出个新鲜词语,想来这都是高人梦中传授,与我辈俗人不同。
正欲离开,忽然想起一事:“主人,甘公来了。因为主人有过交代,做墨时不许外人观看,所以老奴就将他请到了厅中等待,算起来都有小半个时辰了,怕是要等急了。”
“甘公”
白栋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来人是甘升,甘龙为人沉稳,没事儿不会往白家庄跑,再说若是他来白迟就该叫上大夫了。看了眼堆积如山的墨块,白栋随手抄起两块,笑道:“你去忙吧,我自去见他,甘公来得好啊,来得妙”
刚踏入家门,远远就见甘升已经自己挪出了客厅,正坐在回廊上抄起袖子来扇风,府中女仆在他面前放了个白栋新近发明的高脚小茶桌,透着花香的白家香茗沏了一大陶罐,甘升正手脚笨拙地抱着茶罐往大老碗里倒,边倒还边舔嘴唇,看样子是渴得厉害。
草儿躲在花圃后面,正笑嘻嘻地望着这个胖子,粉嫩嫩的小手里攥了个石子,看她瞄的方向应该就是甘升手中的茶碗。白栋走过去拍了下她的小脑袋,狠狠瞪她一眼,小丫头吓得一吐舌头,转身就跑了。
“哎呀,幸亏白兄弟来得巧,不然甘某这碗茶又喝不成了”草儿刚走,甘升就打着哈哈站了起来,原来他已经被草儿虐~待了好一会儿。
“呵呵,舍妹天性善良,就是顽皮了一些,倒是让甘兄见笑了。”
白栋笑着走到甘升面前,算起来也见过三次了,这一次却让他对这个胖子生出一些好感,被草儿如此戏耍却毫不恼怒,大热天汗流满面的容易麽是个有肚量的人啊,这样的人倒是够资格做自己的合作伙伴了,必要时挡挡枪什么的,正是最好的人选。
“好茶啊,早就听说白兄弟越店会卫鞅、指茶论道的风采,今天总算是喝到这传说中的白家茗茶了。白兄弟啊,你是不知道,自从你赢了卫鞅,栎阳关市上就多了几家茶店,这样好的生意,你自家怎么不做白白便宜了旁人”
这就是个天生的商人,三句话不离本行,说着说着就绕到了生意上,白栋听得微笑:“天下有无数生意,难道白家都能包揽麽再说这些人开茶店赚钱,传得还是我白家之名,岂非最大的利益”
“有道理。怪不得家父常说白兄弟是满朝第一智慧之人,要我多向你学着些,看来真是不错。白兄弟,佩服啊!”
“好了好了,甘兄此来不会就是为了夸奖我吧”
“这倒不是,只是有件事想要询问白兄弟,山药近来做的事情你可知道”
甘升小心观察着白栋的神色,见他并无异状,才暗暗松了口气:“就是那个开豆腐店的山药了,近来他忽然变得豪阔,在短短半月中,就收购了十几家店铺,已经引来很多世家的目光了。为兄知道白兄弟与山药素有渊源,已经出面压下了那些个世家,特来通知兄弟一声。”
这才是聪明人啊,明明就是来探听口气,偏要摆出一副关心人的姿态,而且这个人情还不能不承,白栋微微一笑:“这真是要多谢甘兄了,不瞒甘兄说,兄弟我想要在栎阳关市大展拳脚,偏偏背负了这么个贵族的名声,呵呵,呵呵”说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眉眼含笑地望着甘升。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白兄弟放心,既是你的生意,为兄自会关照那些世家大商,想来在栎阳关市,还没人敢不卖咱两家的面子。白兄弟,那为兄就先告辞了,日后兄弟有了大生意,莫忘了提携为兄一二啊”
“甘兄且慢,上次承蒙上大夫赠送贺仪,白栋无以为报,总说要上门道谢,偏偏被诸事缠身,失礼啊。今天既然甘兄来了,就请携带一样礼物回去,算是我答谢上大夫。”
说着从怀中掏出两根墨块,递到了甘升面前。
ps:感谢‘八点钟开会’兄弟的打赏支持。
三更已毕,求个收藏推荐,谢谢大家了:)




阳光大秦 第八十五章 【墨韵留香】

斜阳晚照,暗风徐来,这是人一天中最易困倦的时刻,又没啥消遣的去处,头沾枕头就能睡着;栎阳关市的女闾馆中据说来了个越国大方,雅乐唱得,郑卫靡靡之音也唱得,而且还会舞剑,就是身价太高了,据说魏国的质子跑去消遣,两天扔了三千金都未得见面,还是算了吧。
像这种大热天,年轻人都顶不住要早早的休息,更别说老人家,甘龙却是个异类,坐在略嫌闷热的书房内,仍是高冠博带、正襟危坐,一手按伏竹简,一手拿着刻刀,正在作他的。
‘学之道,休己有望、有望则伸,是以学而治、无学则失,为国之道,休己也,纵不复周礼、仍得大成,非儒墨能为,道法可窥’。
写完一段,老甘龙就会从头读过,然后满意地微笑,他是研究治国之术的实干家,书写学问心得,绝不屑吕尚老子那种阴符经的写法,模棱两可的东西如何传世解惑说是令仁智者互有见,不过是空虚浮夸的东西罢了,老秦国不需要那些东西。
1...252627282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