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恃运而娇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林家成
……
邵君府里发生的事,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大的变化,可对外面来说,这事不值一提。也就赵匡义顺带关心了一下,在知道邵君把那惹事生非的妾室砍了,把他母亲送回乡下,顺便还软了十几个不听话的下人后,他也只是说了一句,“早该如此。”
……
第二天。
郑纹在知道姜宓回来后,便想去拜访她。现在接到了姜宓的请贴,她满心欢喜。当听到下人说,同时接受邀请的还有一个范氏时,她的心格登一下,马上想到了范于秀身上去了。
于是,郑纹迫不及待地上了马车。
不一会,范于秀和郑纹便在杨氏的宅第外遇上了。
这故人相见,两人都是一阵激动,两女紧紧抓着马车车窗,都是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几年不见的好友。碍于人在外面不方便交流,当下两女相互一笑,便压抑激动的跨入了杨府大门。
杨府的婢女,在恭敬地迎着两位夫人入了花园后,她们殷勤的招待两位夫人坐下,一个婢女恭敬地说道:“两位贵客稍侯片刻,我家夫人正在梳妆打扮呢。”
怎么这个时候梳妆打扮?范于秀暗暗嘀咕了一下。
见到范于秀一脸不解,知道姜宓用意的郑纹暗笑起来。她凑近范于秀,小声问道:“你的夫君是邵君?怎么这两年都不见你露面?”
范于秀的事情还真是说来话来,她摇头轻声说道:“我的事太复杂了,等会再说与你听。”
就在这时,一个婢女走了出来,她笑着说道:“夫人来了。”
声音一落,不等范于秀和郑纹有什么表现,守在花园四处的婢女便整齐向后退去,不一会功夫,她们竟是退得不见了人散,生生令得佑大的花园里只剩下范于秀和郑纹两人。
这一下变化,令得范于秀瞪大了眼。就在她傻傻地看向镇定自若的郑纹时,突然的,一阵环佩声响。
两女齐齐转头。
这一转头,范于秀一惊,她腾地站了起来。
出现在道路尽头的,是一个绝代佳人,她生得一双杏眼,眉目如画,身量偏高。不过她外表虽然出众,真正罕见的倒是那气度,既似温婉如水,又似傲慢骄纵,这种绝对茅盾的,不应该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气质,令得这个美人特别与众不同起来。
可是,真正让范于秀大吃一惊的不是这个美人的美,而是她那怎么瞧怎么都有点面熟的长相。
对上范于秀张着嘴傻傻发楞的样子,姜宓笑了笑,她慢慢在两女对面坐下,伸出玉白的小手自己给自己斟了一盅酒,姜宓慢启樱唇,似笑非笑地问道:“邵夫人,既见故人,云胡不喜?”
终于,范于秀反应过来了,她伸手指着姜宓,结结巴巴地说道:“姜,姜宓?”
震惊过后却是一阵大喜,她一个纵扑扑到姜宓身上,令得她手上的酒盅“叭”的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后,范于秀一把扼住姜宓的脖子,高兴地叫道:“好你个阿宓,你竟敢戏耍我们!”
姜宓终于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郑纹也笑了起来,她也冲了过来,握上了姜宓的手。一手握着姜宓,一手握着范于秀,这时的郑纹,仿佛回到了青春少女时期。连带的,因最丑最狼狈的样子被姜宓尽知的那一点不自在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姜宓伸出手反搂了两女一下,她红着眼睛说道:“你们看,我们三个都还活得好好的。”这话一出,三女都是又哭又笑。
笑闹了一会后,范于秀像是还不敢相信一样,她退后两步,朝着姜宓上下打量了又打量,惊叹地说道:“一直老是听人说什么幽州杨氏,我还以为那是天边上的人,离我远着呢,哪里知道就是阿宓你假扮的。”
姜宓一边笑,一边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简要地说了一遍,在两女时而叹息时而扼腕中,姜宓转向范于秀,轻叹着说道:“于秀,这几年你也受苦了。”
范于秀眼眶一红。
郑纹不解地转过头,她连声问道:“怎么啦怎么啦?”
范于秀喉头一哽,因为以往太苦,一时之间她都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范于秀才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听完她的事,郑纹不由一阵大哭,大哭过后,郑纹也把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万万没有想到对方都受了这么多苦,两女感慨不已。姜宓见她们哭得狼狈,不时拧来毛巾帮她们净面。
见到这个时候姜宓还这么冷静,郑纹瞪了她一眼,说道:“姜阿宓,你果然是个书呆子。我们都哭成这样了,你还啥事也没有。”其实早在闺阁中时,姜宓也向来冷静。所以郑纹这话纯粹只是玩笑。
姜宓却是笑了笑,她说道:“我有一个人要送给于秀。”在两女的迷惑中,姜宓拍了拍掌。
“啪啪”的掌声过后,一个年轻护卫走了出来。
一看到那护卫,范于秀便蹭地站了起来,她激动地叫道:“阿景?”转眼,她看向姜宓。看了一眼对着姜宓诚惶诚恐的阿景,又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姜宓,一直以来令得范于秀困惑的事情都明了起来,她高兴地说道:“阿宓,阿景原来是你派去的?难怪邵郎出现得这么及时了。”太及时了,及时得像是刻意安排好的。她还一直嘀咕着呢,没有想到那一切还真是有心人安排好的。只不过,这个有心人是她的好友,她做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姜宓朝着范于秀做怪的眨了眨眼,这时,阿景走了过来,他向姜宓和范于秀行了一礼后,便走到了姜宓面前。





恃运而娇 第149节
姜宓看着阿景,严肃地说道:“阿景,这位邵夫人是我的好友,以后她就是你的主子了。”
阿景低头行了一礼,肃然回道:“禀遵夫人之令!”说罢,他又向范于秀行了一礼,喊了一声主子,便退了下去。
阿景退后,范于秀晕沉了好一会。
半晌,范于秀猛然向前一步,她慎而重之的朝着姜宓行了一礼,红着眼眶感动地说道:“多谢阿宓护我。”
她的话音一落,一旁跟着双眼泛红的郑纹也忍不住向姜宓行了一礼,同时语带哽咽地说道:“多谢阿宓救我夫妇!”
这个时候,她们对上昔日这总是严肃地板着一张小脸的好友,内心深处,意奇异的生出一种满足之情:她们虽然都曾经经历过一段苦难。可有这样一个如父如兄一样护着自己的闺蜜,实在是一件光是想想都幸福的事。特别是范于秀,这时刻竟在想着:怎么以前那么多次,夫君的母亲都不曾相过要这么害我,偏这一次就下手这么狠了?会不会是阿宓在其中动了什么手脚?
与姜宓相交多年,她其实挺了解姜宓的,知道她和崔子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旦准备做一件事,便不喜欢留下后患。邵母也许对她不喜,可这么果断的对她下手,定然受了外界刺激,这刺激,有云氏的怂恿,可更多的,应该来自于姜宓的误导。当然,事实上,要不是邵母做得这么过份,邵君也不会痛下决心赶走母亲,她也不会有以后的轻松生活。范于秀想到这里,心里甜丝丝的,忍不住朝着姜宓软软撒娇道:“阿宓,谢谢你替我想得这么周全。”
没有想到这个好友这么快便想到了关健点,姜宓先是一怔,转眼对上范于秀感激而又依赖的目光,姜宓温婉一笑,她握着范于秀的手,轻轻回道:“不管如何,我只想你们能一生顺利快乐。”如果有人阻拦,她不介意清理阻碍!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下棋和胜仗
这一个冬天,姜宓过得非常开心。
虽然崔子轩还在前线,可她有两个好友在侧相伴,那日子简直是怎么舒心怎么来。
渐渐的,冬深了。
这一日,是难得的大睛天,姜宓接到了赵匡义夫人的邀请,准备前往赵府。
赵府是将军府,如今后周和南唐的局势紧张,前线胜负未知,整个街道上都是一片凝重紧张之气。
看到姜宓下车,赵匡义夫人笑盈盈的亲自迎上,她牵着姜宓的手,高兴地说道:“前几日听到我家将军说,邵君那新接回大梁的夫人,与夫人在后蜀时是闺中密友?”
赵匡义夫人对姜宓一直很友善,姜宓也有意与赵氏兄弟交好,所以两人相处起来是越来越自在。此刻,听到赵匡义夫人的问话,姜宓笑眯眯地说道:“是啊。当年在后蜀时,于秀她有好几个兄长护在前面,可一直过得挺不错的。那些年我有什么事,她也总会护着我。”
这番话含义颇深,赵匡义夫人暗暗想道:看来以后那范于秀还真得敬着来。
想到这里,赵匡义夫人笑道:“范氏既然是夫人的好友,那也是我们的好友。以后得多走近走近。”
这正是姜宓的意思。她感激的看了赵匡义夫人一眼,笑道:“那就劳烦夫人了。”竟是直言不讳的把要庇护范于秀的意思呈现在表面上。
这一次重逢,后蜀时与姜宓有交情的三个闺蜜姜宓都见过了。于曼自不用说了,郑纹现在的身份,其实已跳出了后周的政局之外。如无意外,她是能安乐终老的。唯有范于秀,她还需要有人庇护。事实上,如果范于秀性情变了,姜宓也可冷淡一些,可她那爽阔天真的性子,竟是一丁点也没有变,没奈何,姜宓就得为她多担一份心了。
说说笑笑间,两女来到了花园里,刚与赵匡义夫人喝了一盅茶,有下人来报,说是赵匡义回来了。
以姜宓如今的身份,自用不着跟赵匡义避嫌。当下,她笑吟吟地抬头,迎向大步而来的赵匡义。
看到姜宓,赵匡义俊朗的脸上马上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顺手把外袍脱下交到夫人手中,赵匡义在姜宓的对面坐下,说道:“难得一个好晴天,我这里开了几盆难得的菊花,夫人来了正好赏一赏。”转过头,他对着自己的妻子说道:“去拿一副棋来。”
赵匡义一说下棋,他的夫人和姜宓都笑了起来。赵匡义夫人嗔怪地说道:“这还没有坐热呢。哪有这样闹着要与客人下棋的道理?”赵匡义越是表现出无拘无束的样子,赵匡义夫人越是觉得自家夫君只怕是把人家姜夫人当成了兄弟了。
不一会,婢女便递上来了一副黑白棋。
赵匡义把棋一摆,朝着姜宓做了一个手势,“不知夫人棋力如何?我来执黑子,夫人先请!”
姜宓一笑,应了一声“好”,拈了一粒白子下在了周边。
就这样,两人认认真真的下起棋来。
下棋是极费脑力的事,姜宓虽然棋力不精,可她精于算事,有种无师自通的技巧,而赵匡义则算是精通棋道,一来二往,两人下得竟是紧张起来。渐渐的,说笑声不再,两人在冬日的阳光下竟是极认真的厮杀起来。
赵匡义夫人看了一局,实在不感兴趣,便退到旁边品茶赏花起来。
望着不远处花园正中下棋下得不亦乐乎的两人,一个老妈妈凑近赵匡义夫人,小声的,不安地说道:“夫人,这姜夫人可是个罕见的美人儿,这样与将军相处,不妥吧?”
赵匡义夫人全不在意,她打量着姜宓做杨氏装扮时那张张扬的美脸,笑着摇头道:“妈妈放心,夫君不喜好这一类。”
主母都这样说了,那妈妈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她只是暗暗想道:总觉得府里新纳的那几个妾室,似乎与恢复本来面目的姜夫人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个妈妈想到了这一点,可她也没有想到,自家夫人竟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见过姜宓的真容,也就从来没有起过疑心。
倒是一侧不远处,一直随侍赵匡义左右的护卫侧了侧耳,把目光从赵匡义夫人和那妈妈的脸上收回,他垂下眸去。
就这样,姜宓来赵府一趟,足足与赵匡义下了两个时辰的黑白围棋,才兴尽而返。
把姜宓送上马车后,赵匡义身边的那个护卫小声地问道:“将军,就这么让姜夫人回去?”
这人是赵匡义的心腹,自然该知道的他都知道。
闻言,赵匡义收回了目光,他垂头看着手心里的一粒白子,淡淡说道:“有些事,时机不到就绝不能做!”
……
这个冬天,姜宓一连到赵匡义府中下了五六次围棋后,也就过去了。
转眼间,冬天过去了,正旦也过去了,春天来了。
虽然因为前线的战局胶着,大梁城里气氛紧张,可随着崔子轩那一次借来吴越数万大军,救了柴荣等人一命,如今的博陵崔氏,在柴荣的麾下,算是彻底的稳住了富贵。因此,这一个新年,崔老夫人是过得意气风发。
要是以往,崔老夫人免不了又要摆起架子,不过她现在也算是受了教训了,这个冬日,还保持着以往的态度对待姜宓,连同众世家一起,也对姜宓挺看重的。
转眼,阳春三月到了。
柴荣再一次出发前往南唐主持战局。只是这一次,他前赶南唐时,带上了这几个月里辛苦训练出来的一些水军和船只。
姜宓和赵匡义等人同样随行。
……
淮水两岸。
随着淮水渐渐解冻,两岸的形势再度变得紧张起来。
北周军营中。听到郭氏父子蠢蠢欲动,赵匡胤等将领彻夜没睡,正在商量对策。一个将领说道:“郭氏父子如此嚣张,正是因为上次我们放任之故,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赵匡胤点头,他严肃地说道:“教训不但要给,还要一次性打疼他们!”
赵匡胤这话,也正是众将所想,一时之间,他们都有点跃跃欲试,一个将领急声说道:“陛下再过不久就要来这里了,要是在陛下到来之前,给南唐一个迎头痛击,陛下定然会非常高兴。”
另一个将领则急声问道:“上次崔子轩带来的五万吴越水军,是不是可以正式派上用场了?”
赵匡胤闻言,却是叹息一声,他转头看向众将,严肃地说道:“有一件事一直没有告诉诸位。”顿了顿,他开口说道:“上次崔郎所借来的吴越水军,其实力与我们北周水军相差无几,并不是吴越精锐所部。”在众将睁大了双眼中,赵匡胤又对事不对人地说道:“上次李景进被吓退,不过是骇于崔郎威名。”
赵匡胤这话一出,所有将领都明白过来:其实这事还真经不起细思,如今天下并立,吴越虽然与北周井水不犯河水,可他也万万犯不着把自家难得的水军精锐借给北周人来消耗,只是当时事出突然,凭着崔子轩的赫赫威名,以及他在天下各国的交际能力,任何人一眼看到那五万吴水越军,都下意识就以为,这些人必然是吴越精锐,才导致李景进一眼看到便被吓退的结果。
于众将的沉默当中,一个声音从外传来,“报!清河崔氏崔信郎君到!”
又来了一个世家子!
众将领相互看了一眼时,赵匡胤已经高声说道:“快,快请进!”赵匡胤这人心性和柴荣类似,都是宽宏能容人的,赵匡胤甚至还更能容人。再则,他虽与这些世家子打的交道不多,可也知道,这些世家嫡子坐卧行走虽然脱不了一种骄奢之气,可他们都是行事为人不到十分把握,就不会轻易出手的人,这崔信前来,定然有所进言。
在众将的目光中,美男子崔信大步而来。
再一次看到这些世家嫡子,众将领还是有些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那种被绝佳气度压迫得自己的泥腿子气息无所遁形的不适。更何况,这崔信还有那种冰山之巅的冷傲气质。
崔信大步走来。
他来到赵匡胤前面后,从怀中掏出一副卷册,把那卷册摆在几上,崔信冷傲的脸上尽是就事论事的严肃,“这些是我这两个月绘制的淮水边防图。”
他抬头看向赵匡胤,伸手指向图纸上的几个点,说道:“郭氏父子一来,便在这些地方修筑军事。唯有这一处地方,防范几乎没有,却集中了南唐精锐水军的三成。”
一个将领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提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这地方我们也派人探看过,是一片泥沼地带,里面遍布了芦苇和生长在水中的树林带。这种地形,船只根本过不去,就算是轻舟也会前后有堵。就算知道郭氏父子驻守松散,我们也没有办法对付。”
知道他们也留意了这个地方,那就好办了。崔信冷峻高华的脸上浮起了一抹浅浅的笑容,于满室生辉中,他沉了沉那双明亮的星眸,低声说道:“诸位有所不知,在下的家族里,却有一支既能负重又能涉水的骆驼军!”
崔信这“骆驼军”三字一出,众将领都是一凛,一时之间,连赵匡胤都是双眼一亮。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后,赵匡胤转向崔信,认真问道:“此话当真?”
崔信回道:“自是当真!”
四目相对片刻,赵匡胤收回目光,他哈哈一笑,转向众将说道:“各位,看来天不负我后周了!”
赵匡胤能想到的,众将也想到了,他们同时忖道:我们想不到的,南唐方面更是万万料不到。这次事只要操作得稍加隐密,就可以轻易把那南唐三万精锐一网打尽!
越是寻思,众将越是兴奋。就这样,一群人围着崔信制出来的地图,开始就细节细细商量起来。
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突袭。于是,就在柴荣和姜宓等人赶来的前三天凌晨,以赵匡胤和崔信为首,北周精锐坐上清河崔氏提供的五千骆驼,神不知鬼不觉的突过了南唐警戒线,对驻守在那里的三万水军精锐中的精锐,进行了袭击!
凌晨时,正是所有人都疲惫之时,再加上南唐方面自以为安全无忧,全然没有防备。而北周军只要上了岸便是天下无双。于是短短两个时辰的袭杀,五千北周军便以少胜多,成功的歼杀了三万南唐水军。一时之间,朝野震动,南唐国内大哗。
第二百三十三章 相见不相识
柴荣等人刚刚抵达军营,便得到了这么一个大好消息。
一时之间,全军哗然,众将笑声大作。在姜宓急匆匆策马奔向崔子轩,赵匡义收回目光,与赵匡胤兄弟相逢时,柴荣让人叫来崔信,他朝着崔信上下打量了一眼后,当着全军的面,拍着崔信的肩膀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你们这些人很不错。”
柴荣这话一出,崔信冷峻俊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崔信的身后,众世家子也是由衷的一笑。
这就是柴荣让人喜欢的地方了,他为人旷达,只要立下了功劳,他是绝对记得,而且很愿意当着众人的面表达他的赏识。要知道,这些上位者最重颜面,柴荣既然当众赞赏了谁,那日后要算帐要处罚,也必然是实实在在犯了错,他再当众惩罚。在这样的世道,能做到“当众赏罚”这四个字,无异于盖世英主。
当下,崔信恭敬地朝着柴荣行了一礼,回道:“都是因为陛下天命所归。”
这话柴荣爱听,他又哈哈大笑起来。
那一边,南唐大败的消息传回了南唐国内。
虽然说,之前李景进前前后后也灭了柴荣三四万人马,可那三四万,并不像这次南唐所灭的那三万人一样,个顶个都是南唐精锐,而且还是最为珍罕的水军精锐!
本来,南唐水军精锐满打满算不过十万人,这一下损失了三万,剩下能够担当重任的水军不过六万左右。
区区六万,要抵抗向有威名的柴荣,要对付从吴越借了五万水军的崔子轩,要对付战场上屡立大功的赵匡胤,这事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慌。
南唐皇帝李璟就慌到了极点。
当下,他急急地喝道:“快,快传李景进!”
于公公听了,马上去了太子府。
可不一会功夫,于公公便独自回来了,见到李景,他苦着脸禀报道:“陛下,太子殿下不在府中。”
“不在?”这半年里,李璟一直有意把李景进排斥在外,也就没有留意过他的行踪,“那有没有说,他现在何处?”
于公公摇头,恭敬回道:“据太子妃说,太子早在一个月前便离开了,无人知道他的去向。”
“什么?”李璟恼怒,可一转眼,他又知道,当此之时,慌乱最是无用。于是,李璟嘶吼道:“还楞着干什么?快,快去找到太子。”
……
淮河水岸,一个护卫轻步走到乔装成了一个渔夫的李景进身边,低声禀了几句。
禀过之后,那护卫问道:“殿下,你不回去吗?”




恃运而娇 第150节
“回去?”这时的李景进,早就知道自己之所以被立为太子,不过是李景在北周的威逼下的权谊之计。他冷笑一声,徐徐说道:“都差点鸟尽弓藏了,前线一有什么事,本太子就屁颠屁颠赶回去?”
那护卫不安地说道:“听说,现在前线情势非常紧张。”
“紧张那又如何?”李景进闭上双眼,冷冷说道:“有些人,非得被人打得真疼了才知道怕的。现在损失才区区三万水军,算得什么?”
总共不到十万精锐,剩下六万不到,这还不算损失?那护卫瞪大了眼,他有心想说什么,却终是不敢。
他却不知道,李景进毕竟不是在南唐土生土长的,他对南唐的感情,还真没有这些人想象的那么深。以前,他是把自己当成了南唐太子,自己的江山自尽全力以赴。现在知道了那些人的真实目的,他已颇为心寒,自不会再上赶着去劳心劳力。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护卫大步走来。
那护卫来到李景进身边,跟他低语了几句。
那护卫一退,李景进便沉默起来,他遥望着对岸的山河,似是有点失神。
过了一会,李景进跳上一只渔船,在挥手命令护卫们退下,叫来一个渔夫上船撑船后,他在船头一蹲,那船便在渔夫的操作中荡了开来。
船只在淮河上自在的游荡,李景进似一个最普通的农家少年一样,戴着斗笠,蹲在船头望着淮河水出神。
1...9596979899...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