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皇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孤舟书生
朱常浩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天启年间,大明一年的赋税收入都有四千万两纹银。现在,崇祯元年半年过去了,竟然收入不到一百八十万两,朱常浩一次,就送了了大明前半年国库收入的近两成半,真的让人唏嘘不已。
九边军镇,已经三个月拿倒军饷了,朱常浩原先打算把自己从福王那里劫持来的银两,拿出一部分来给九边军镇发饷,但一想到藩王和军镇有勾连。如果¥,出现藩王支助边军军饷,肯定会被崇祯给撸了王位,然后,自己的财产,女人,水师,陆师,都会便宜他人的,吃亏的事情朱常浩是不会干的,还是上崇祯体会一下,野猪皮兵临京师城下,心惊胆战的感觉吧。
据朱常浩估计,崇祯这一次从自己手里弄到钱之后,以后就会从自己手里弄钱弄上瘾,但每次你崇祯要弄钱,那本王也不会让你轻松,绝对要从你手里再讨来一些其他的权利。
将目光转向王府南门的东边,朱常浩让人现在又开辟了一个大门。而在大门里面,是三栋房子。
从南往北数,第一栋房子,是保卫力量和一些王府堂官,这些堂官主要负责为三省六部传递信函,抄写誊录公.文等等。当然,负责保卫力量的是王府指挥使的一个百户,也就是王府参将手底下的仪卫舍人。
第二栋房子是六部(兵部,刑部,吏部,礼部,工部,户部)部长(侍郎)所办公,六部下面,基本上就是一些堂官了。
在六部后面,就是第三栋房子,里面是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官员。其中,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最主要的是,在第三栋房子后面,有一个后门,这个后门直通王府的南院,如果有事,他们直接可以从后门进到王府,对朱常浩进行请示交流。
只是对于里面只有三栋房子的这间大门上,牌匾的命名,朱常浩费了好多脑细胞,你说叫政事堂吧,这是朝廷里面的辅政大臣才能拥有的,你说叫个什么衙门,皇上也没有给本王册封个衙门啊。
后来,朱常浩和众人商议了一下,得出了一个名称,叫做“政事厅”。
政事厅的建立,意味着王府管辖的政事所有变动,以前是王府的长史府来处理,现在,都经过政事厅来发布,这样,就可以大量减少朱常浩的工作。
军事方面,目前还没有变革,另修衙门之类的,王府目前,所有的军事方面的职能,都在安民大营。
等水师码头修建好之后,安民大营的水军编制和管理,将会移动到水师码头上,现在,这个码头,按照朱常浩的估计,差不多在五月底就可以完工。到时候,包括这次新招的两万余人新人,将全部转移到码头上,接受伏波水师的训练,对于这里面优秀的一些人,将会送到大明皇家海军大学,朱常浩任校长。
说起崇祯批准的这六所皇家大学,除了医科大学之外,剩下的军事,律法,综合性的大学,都是朱常浩自己兼职校长。
这其实是朱常浩想起了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某光头就是校长,他的嫡系部队里面,所有的将领都是他自己培养出来,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内政和军事管理能力更加得心应手,朱常浩只好这样做了。
朱常浩现在从王府的后门里面溜进去,去看看自己的这王府政事厅是怎么办公的。
首先来到了孙承宗的办公室,发现他坐在太师椅上,正在对当前三万余人,两万划拨到水师,一万余人来组建白虎军的事情,有些不怎么理解,发呆呢。
在孙承宗这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中,他认为陆地上,最牛的兵种就是骑兵,毕竟近二十年来,大明一直和辽东在打仗。
在剿灭建奴造反中,努尔哈赤不断鲸吞辽东奴儿干都司和辽东指挥使司地盘,最痛心的是九年前,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用六万八旗,打败了十一万明军,当时,大明方面,骑兵不少啊,主要有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三万;
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发兵共约两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发兵共约两万人;
浙江发善战浙军步兵四千;
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约七千人;明军总数约八万六千人。与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军一万人,朝.鲜军一万三千人,总计十一万多人,号称四十七万。
后来,明军失败了,孙承宗独自一人,将自己关在房子里面,三天三夜没有出来,在研究为什么处于优势兵力情况下的明军会失败?
第一点是明军分成四路,导致力量分散,被努尔哈赤有机可乘;第二点是明军主力将领杜松轻渡浑河,突击过速,导致主力衔接断裂,此为最大原因。
第三点是北路军总兵马林,以己之短,攻子之长,自己是步卒,本来已经布置好了火器,鹿柴,但一看山坡上只有努尔哈赤的两旗兵马,也就是四五千人,于是命令步卒出营寨,登山歼贼,结果,两旗骑兵从高往下,开始俯冲,后来,皇太极和代善率领的六旗赶来,全歼北路军。
第四点,就是东路明军刘綎轻装急进,进了努尔哈赤的埋伏圈,最终兵败被杀。
最后一点,就是南路明军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没有作任何策应。及至杜松、马林两军战败后,才在三月初五,慌忙传令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在清河堡东)。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螺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一千余人。
朝.鲜军队元帅姜弘立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下山来投降,后金设宴款待他们之后,将他们释放回国,并且修书给朝.鲜国主光海君。
还有一点,孙承宗总结出来了,但没有说,那就是,明朝的军备废弛,兵丁毫无战力,军法执行没力度啊。
现在看到大明的一个藩王有励精图治的精神,他看到了希望,因此,对于这三万余人,他想和王爷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孙承宗抬头一看,王爷恰好在这里,那自己必须将这个陆师现在应该重于水师的观点说出来。
听孙承宗说完,朱常浩就说道,“孙老,本王偏重陆师,是为了亿万黎民考虑啊,根据观星台和钦天监的测定,大明未来十五载,天灾人祸不断,黎民百姓生活堪忧啊,本王尽快建立水师,就是为了打通长江水道,在沟通湘江,疏浚秦时灵渠,直通粤西漓江,将南掌、真腊,暹罗、东吁(缅甸)那里的大米运来,拯救亿万苍生,将来还有扶桑国的白银,女人等等。我们大明要度过此劫,就必须要有绝对的水师力量,不然,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那王爷,老朽现在明白了,不过,我们一味地发展水师,那到时候,建奴骑兵压境,水师绝对会失败的,希望王爷现在大力发展陆师步卒和骑兵。”
“孙老,你就放心吧,这一次本王让两万人全编入水师后,以后肯定会减慢,三年之内,每年新招募的水师人数绝对不会到五千人。”
“呃,那老朽有些唐突了,请王爷恕罪”
“孙老,恕什么罪啊,你的这是老臣谋国之言,何罪之有,不过,孙老做为兵部侍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剂哦”,朱常浩说完这句话,就走了。
留下六十三岁的孙承宗,独自坐在椅子上回味此语。
出了中书省,朱常浩边走边想到“后面尚书省就是自己了,没有什么好看的,门下省尚书王在晋还没来,那就不去了,还是到前面的六部去看看”。
到户部发现瞿式耜研究的竟然是九地巡检司的人员配置,还有几所学堂里面,什么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典簿、学正、学录、典籍之类的,朱常浩一看,鼻子差点都气歪了。不过还是鼓励了一下瞿式耜。
再看了一下宋应星的工部,发现正在研究一种火铳,还有一些手画的草图,朱常浩看到那粗糙的图例,抽了抽嘴,想了想,赶紧找点铅锌矿,把铅笔制造出来吧,进行尺规作图吧。
礼部徐光启没来,刑部的李之藻也未到,这些人的到来,估计要到八月份以后了。
看到这没事可做的三省六部,朱常浩觉得,自己应该改制一下这个系统,还有,逐渐蚕食自己的封地和周边一些县府,必须将崇祯委派的官员给弹劾掉,自己的人上,这样,机构才会健全,三省六部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职能。





极品皇叔 第一百零一章 轮流作战,南北水道
每天至少保证一章,时不时的爆发一下,原先打算每天两更的,可惜生活所迫,时间不充足啊,毕竟书生先要生活下来,才能保证更新啊!
三省六部现在只是个框架,但随着时间的持续,伴随着瑞王实际控制区域的扩大,终究会用上的,对于朱常浩来说,三省六部制,其实是上层建筑的完善,以后按照此种模式,还会扩展到地方。
朱常浩不急于立马组建地方归属于自己的政权组织模式,他所希望的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个县府一个县府地改造。现在基本上是三省六部,说不定在几年后,按照大明国内的发展,会设置四省十六部。按照人的劣根性,这以后还要设置一个监察省,作用就是防止大明官员的贪污腐化,只是都察院御史王徵还没有到来。
另外,防止腐化另一个方面,就是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取消府县主官私募属员的权利,所有州府属员,只能有当地府县的配置的户局和吏局通过考试之后,方可入职,就连县衙的捕快,文书也要如此。
每一个县的这些属员每年都要向州府进行汇总,州府再向省府的布政使司进行≡∵,上报汇总。
然后布政使司再向六部的户部和吏部汇总,最终通过三省确定,执行。
当然,一般县府的三省六部是不会过问的,除了主官之外。
取消所有官员的炭敬之类的灰色收入,采取经费预算政策,加强审计,审讯权和司法权独立。
这一套构想,朱常浩想到,最多半年自己就要将其完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弄粮食。
现在不停地弄粮食,使朱常浩的思想波动很严重,他苦逼地想,“为什么别的王爷,大臣怎么就那么闲散悠闲,自己老是奔波,一年四季也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忙忙碌碌地到现在,连个娃都没有生出来。
记得王妃说过,三天搞一次,但这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和王妃也啪啪啪了不下十次,可刘紫莲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呕吐的症状的,会不是是自己不孕不育?
如果明年开春,刘紫莲还没有怀孕,那本王就开始宠幸巧儿,如果巧儿怀孕了,那就证明刘紫莲有问题,如果巧儿没怀孕,那本王……”想到这里的朱常浩,顿时有些垂头丧气。
对于长江水道,除了这水寇和水盗之外,还有船帮,槽帮等一些靠江上讨生活的民间帮派。
这些民间帮派,一直视这长江水道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任何人想要染指,那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强势反弹,就连漕运衙门都要忌惮三分。但朱常浩觉得,对于这些民间帮派,如果听话还好说,不听话,他不介意水师对其举起屠刀。
伏波水师带领将这两万余人,要以剿灭水盗为轮训。这样,水师的这些兵丁都会见血,将来在更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才不会溃败。
这两万多人,朱常浩让俞开义以四次进行轮训,每次带领五千人,除了剿灭水盗,缴获水匪们的财富以外,还要对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浚,对于一些激流险滩,朱常浩的意思就是不要心疼火药,全部进行爆破炸毁。
如果有山民阻挠,再三劝解之后不听的,直接全部歼灭。以前朱常浩觉得,一定要以教化之心,仁爱之德来让这些山民接受我大明先进的文明和理想。
但教化的前提是,后面必须要有强大的后盾来支撑,现在大明的国库空虚,武备废弛,来钱的门路,崇祯只能把手伸到最是贫困潦倒的百姓身上。
扯远了,话说回来,这次水师从汉江东下,然后入长江,进入洞庭湖,在洞庭湖最南面的湘阴,就进入湘江了。
说起这湘江,绝大部分都在湖南境内,这个时候的湖南,由于山民甚多,在永乐年间,成祖皇帝大肆分封了当地的一些土司。
在大明朝廷雄壮的时候,这些土司动都不敢动一下。
自从万里二十七年(1599)二月,播州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以来,以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之地,在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的怂恿下,这些地方的一部分山民开始攻击大明再此地的州府区县,进过半年来一波三折,让人寒意陡升的激战,明军终于击败山苗,杨应龙自杀,这次战役总算稳定了下来。
只是播州靠近的是乌江,乌江的东面,就是湘江,虽然隔了两个省份,但就在这两条江中间,正是高山峡谷相间,山川险要,广袤千里,交通不便,消息闭塞,
战役大明官军胜利了,但好多山民并不服气,他们利用湘江上的险滩,激流,向往来的商旅收取好处,商旅们一旦让他们不满意,直接杀掉。
特别是是从衡阳以南,包括从永州一直到兴安,这近千里的江面上,大明官府的力量特别薄弱,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的是官府力量再薄弱,当地官府如果梳理,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惜,这里的州府区县的知州县令,都以当地部落酋长、军事首领担任,对朝廷叛服无常,对其“来而不迎,去而不迫”,其内部之行政,朝廷少加过问。
这一晃,二十七年过去了,特别是十九个草塘和诸侗寨的头人,还有土司们听到这大明竟然被辽东的野猪皮给打败了,奴儿干都司和辽东指挥使司现在基本上快要被建奴吞并光了,还有大明朝的中原腹地,老有百姓因为生计过不下去而造反,官军疲于奔命,谁也顾不上这苗疆之地后,当地的这些部落头人,军事首领,萨满祭司们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为了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开始驱动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山民,以凶横野蛮为手段,获取财富和势力。
只是这种方式,大大地伤害了大明朝的统治基础,导致两广地区的商旅进中原之路断绝,南北商路更加坎坷。
大明商旅本来打算海运的,可惜由于这些年来,倭寇,海盗,官府禁海等因素,只有从杭州乘运河北上。
只是这搭乘运河,增加了商旅们的运费不说,沿途还要遭受各地官府,水霸们的盘剥,好多商人宁愿冒着风险,将大量的陶瓷,丝绸运出外海,到达吕宋,和西班牙人做生意,也不愿北上,这样导致南北商路更加不畅通了。
历史上,两广民间的这丝绸,陶瓷等贸易品,就养活了一个当时亚洲,乃至南太平洋的海上霸主,福建郑家郑芝龙。
现在,这两广的财富,朱常浩觉得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的洞庭湖驻扎水师,然后打通湘江,疏浚灵渠,进入漓江,在梧州的两河口可以分流,向东进入粤东的珠江江口。向西就是粤西的钦州地界,这钦州地界可是有码头的,最主要的是在北部湾区域。
这个北部湾区域,一个从西北走向东南的弧形海域上,有大量的河流平原,特别是一个叫湄公河流域,这周围都可以种稻田。
还有这一地方雨热同期,降水丰富,随便撒两把稻谷,不闻不问,一百多天后,直接提着镰刀,就可以收割了。然后直接装船进入钦州港,然后沿着湘江水道,就到进入长江,就可以到中原腹地了。
另外,朱常浩打算,以后让西班牙人从美洲弄来大量的橡胶树,在这些地方种植,防止该流域的水土流失,然后再加工成工业制品,赚钱。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不误。
五月二十一日,汉中的伏波水师码头还没有建好,但朱常浩已经等不及了,他决定,两天以后,一千五百人的伏波水师,将带领五千新兵,进入长江水道,进驻洞庭湖,剿灭里面的水寇,为湘江水道的打通铺平道路。
忙碌中,两天时间就过去了。
二十三日一大早,在一百多艘大沙船,还有二百多艘苍山船就要准备了。这苍山船,是这近两个多里,朱常浩用重金直接向蜀王朱至澍大量订购的。
苍山船,船体较小,高出水面,吃水五尺,设有橹,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
此船轻便灵巧,主要用于追敌和捞取首级。装备千斤佛郎机二门,碗口铳三个,噜密铳四把,喷筒四十个,烟筒六十个,手雷火箭若干,床弩四张。
全船三个班,有一排人。朱常浩直接在这船头船尾,船底还隔板上,用生猪皮进行包裹,防火防躁。
原意是打算用铁皮进行包裹的,可惜现在整个汉中没有锻压机,靠铁匠手工打制,那一个月都打造不出一条苍山船所用的铁皮。
第一个班用佛郎机与鸟枪,第三个班火器,第二个班冷兵器。
战船也就三百多条,后面还尾随有一百来条的运兵船,这运兵船上,大量乘坐这这一次到达襄阳的五千新丁。
送别在“秦王破阵乐”的演奏中进行,朱常浩带领着三省六部官员,在还没有建成的水师码头上,兵部侍郎孙承宗亲自交给俞开义,由朱常浩签发的水师出征令。
还有由朱常浩给折忠信发出的王府手令,要求折忠信大力配合俞开义,提供大量的战船,还有水师人员,出征的后勤提供,也由折忠信负责。
三十多艘哨船先行,俞开义的旗舰还在码头上,当他拜别朱常浩之后,立即上船。
由于江面水流哗啦产生声响,出征的哨声现在已经被朱常浩换成了铜号。
嘹亮的铜号响起,在俞开义旗舰的帆斗里,旗手开始演示旗语,告诉水手们,开船了!




极品皇叔 第一百零二章 老子专拍幺蛾子
一千五百余人的伏波水师,带领着五千新兵,开始出征远航。这一次,他们所有的战役缴获的东西,都是由俞开义负责,包括银两,黄金,字画等财富,必须军法处的监督下进行。
当然,缴获的银两,黄金,也会通过战船运送到襄阳的汇通榷市,再由折忠信运到汉中。
还有,所有缴获的财物,按照朱常浩的规定,要给作战的兵丁以一成的方式进行奖励,这些奖励,朱常浩决定,暂且不发,一个执勤期干完之后,才会发放。
一个执勤期,朱常浩规定为一年。
还有,这些奖励,朱常浩还打算作为自己以后成立银行保证金的一部分,从福王那里,打劫到白银三千八百万两,再加上王府开支的用度,将这些钱,来发行银元,那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了。
以上只是雏形,等大明南北、东西商路畅通之后,利用王府商号,在半年之内,开通大明关内,所有的瑞王钱庄,不,那个时候应该叫大明皇家银行,到时候,连续发动战争,朱常浩也再不缺钱了。
就连银行的标志朱常浩都想好了,那就是一条五爪金龙,1≈,龙爪踩在金元宝上,傲视九天。
但成立银行,如果是瑞王的钱庄,那都好说话,但如果冠以“皇家”两字,那就必须崇祯发话了。
毕竟大明朝自古以来都讲究“名正言顺”,如果朱常浩不通过崇祯允许,私自冠以“皇家”两字,就会让一些多事之人造谣诽谤,什么“瑞王有不臣之心,虽然他是万历皇帝的儿子,但他毕竟只是个王爷,还不是皇帝啊,怎么能有皇家钱庄呢?”
无形中,就会被一些心中长存“忠君爱国”的人士所厌恶,这样,就会在无形中为自己的大明崛起计划制造阻碍。
虽然朱常浩说过,自己永不当皇帝,不过,谁信啊?
况且,现在朝堂上还有两个佞臣,不要脸地对朱常浩进行攻击,就连上一次运到京师的四十万两白银,都被这两人称为再次“靖难之役”的资本,还是,这汉中的瑞王,家中资财结对不下千万贯,请崇祯派钦差大人到汉中走一趟,来查查瑞王爷有没有府中有没有军械和私军?
这两人一个叫周延儒,现在是礼部右侍郎,还有一个是礼部侍郎温体仁,这两人现在听到天下最有声望的王爷就是瑞王朱常浩,最仁义的也是瑞王朱常浩,心中愤愤不平。
而且,他俩私下里分析过,这襄阳王的死亡,还有洛阳福王的“舍财”,最后财物丢失,都是朱常浩干的。
毕竟一个就藩才一年的王爷,在汉中南郑那巴掌大的地方上,咋能凑够四十万两银子呢?在京师的时候,朱常浩就是有名的钱串子,抠搜王,从他手里要钱,按简直比杀了他都难受。
以上种种,二人觉得,将来这瑞王朱常浩估计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无冕之皇了。
再说,汉中这个地方,自古毅力就是富庶之地,境内有汉江,嘉陵江流过流过,旱灾之年,不怕缺水,洪闹灾害,就是发生了,也不会溃堤。
水旱保收,鱼米之乡,只要有一位励精图治的强者,绝对可以北伐,进入京师,就可以问鼎宝座
乘现在朱常浩羽翼未满,赶紧将此人扼杀在萌芽状态,就是这两人现在最大的动力。
崇祯朱由检其实现在对于朱常浩还是有一种忌惮,他也很想将朱常浩给侵吞了,不过想到,前些日子,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刘鸿训说,“大明现在北地五省,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宁夏,基本上夏收绝收了,请皇上立即调粮,分五波钦差,到这五省督促赈灾,不然,闹成民变,那大明就是真正地内外交困。”
刘鸿训说完这话,就被温体仁说成妖言惑众,惊骇天子,崇祯也很生气,“大明都在朕的掌握之下,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既然皇帝都发话了,刘鸿训只好闭嘴不言。
但在崇祯的心里,一直都记着刘鸿训所说的这灾荒之事,后来联想到瑞王说过,要组建一支船队,把粤西以南的大米给运到中原关中大地上,来解决缺粮问题。
1...4445464748...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