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元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丁一
如此一来,李剑生的部队突破1200人。其中新兵就有880多号,因此这整训可就是一个关口了。李剑生也不管他,不管新兵、老兵,还是原来的城防兵、警察,又或是新参军的青年农民再或是回归部队的老兵,一律打乱了整合起来,分成9个百人团队,将他手头现在的老兵——实际上也只能算新兵,到他这个部队大都没得一年时间,但与这些人比,还算是老兵了——除开特务营常备外,其他全部派出去当教官。所有营连干部都下到一线蹲点,加紧训练。训练的关键点有三点:一,强调纪律性;二,铁一般的军姿;三,每天的30公斤负重10公里越野,以后还要逐步增加!
按李剑生的理解就是,把女人当男人练、把男人当畜牲练!目的只有一点,把这些人练成意志钢强的铁一样的人!他这里不需要逃兵!——如果有人不愿意练或是怕艰苦,组织上只做一次工作,再不行立即退掉!——至于这些被训得苦的人会在背后骂人,就由他骂罢,他李剑生不怕,但训练必须坚持!
当然,这些新兵白天训练,晚上坐到一起听指导员、教导员的思想教育,大道理、小道理都讲。至于这些教练——眼下主要是那些所谓的老兵——无论是军事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由李剑生亲自教授。军姿还好,因为有得几个月的整训,并不是问题;但思想方面却非得他亲自出马不可。何长明他们还是不错,但多只熟悉基层的、普通的,无法从较高层次进行分析。但李剑生不同,后世的高材生,而且是学历史的料子,这肚里的货色可就不一样。当然,他也知道这些人大多水平不高,所以便讲故事,利用历史故事吸引大伙,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讲道理,以此来教育士兵。比如,针对一部分士兵曾经当过逃兵、想要回家的事,就特别讲黄巾起义的事,说黄巾起义后,才取得一点点小小的胜利,中间有些起义士兵就一天到晚想着回家、想着在本土展,结果大部被歼。他又指出,如果当时黄巾起义军一鼓作气,那以后的幸福才是长远的;又比如,对于一些打了些胜仗就骄傲的人,李剑生就讲了历史上若干个骄兵必败的例子,再点醒个中理由,从而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四十三章 宜章整训
不得不说,李剑生的这种“故事讲理法”很有成效。至少,大伙——包括新兵和老兵,包括士兵和领导——都很喜欢他的这种搞法。当然,主要是听故事、其次才是理解个中的深刻道理。这法子不是通篇说教,而是通俗易懂,方便学习,才一个月,很多人就都能讲一些故事了。当然,这其间的道理也早明白了。看着自己的队伍秩序一天天地井然有序起来、战士们的素质一天天地提高,李剑生暗暗点头。当然,他却不知道,他的这个练兵方法,经此一回,后来被广泛采用。不但他领导的这支嫡系主力部队一直坚持如此,而且由此衍生的多支部队也传承了这主力部队的这种人性化教育方法。这个方法后来更被列为军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几个月时间过得很快。李剑生仍然主抓军事。至于宜章的行政工作,一律交由何长明处理。好在何长明一直搞的这一项,很是拿手,更何况现在还有一群副手协助,因此各项工作同样是井然有序。
部队在宜章整训,一搞就是两个多月。果然,与李剑生事先猜测的一样,反动当局因为年关将近,并没有派军队过来围剿。这真正给了李剑生很好的时间,仅仅这两个月,李剑生所部的状态与最开始相比完全是两码事了,初步具备一战的实力。但李剑生知道,这些人要真正成为铁一般的战士,还需要真正的一战,需要血的洗礼!他也知道,那可是迟早的事;但现在却管不得那么多,现在只是抓紧整训。无论匍匐前进、障碍越野、拼刺、熟悉枪支、练枪法,那都是一丝不苟地进行的着。不过,因为枪弹不多,每个士兵目前只能给三粒子弹的实弹练习,这让李剑生每每有些暗叹,也暗自誓,他日若有了子弹,一定要让大伙打个够。不过,让李剑生料不得的是,因为枪弹少,这些战士反而练得更认真、生怕出差错。每射一,之前要不断推演、不断琢磨;射完一颗后又要总结心得、再作推演,这才射第二颗,因此第二颗大都比第一颗射得好。这却又让李剑生暗叹一回:这子弹,真是多有多的好处、少也有少的好处!
练兵时,偶然想起原来有部队一听得枪响就跑散了,李剑生下定了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特地从当地猎户手中弄来一批土制炸药,让战士们冲锋时使用。这边战士们冲锋,那边的炸药接二连三地轰响,旁边还有大把的士兵拼命地往冲锋的战士身上扔已经点燃的鞭炮。头几次战士们还不习惯,还要躲起来。但时间一久,终于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任你炸药炸、鞭炮响,我就是不怕,直管往前冲。李剑生又记起后世有部电影叫《集结号》,他看过那拍摄花絮,貌似那些演战士的演员在演冲锋时,为了表演逼真,导演请了一大帮人对着那些演员扔石子,那些演员们被迫一边冲锋一边躲石子,演出来还真是那么回事,还真象在边冲锋边躲子弹。因此,李剑生便把这个法子也用了上来:战士们一边冒出着土制炸药的爆炸和鞭炮的轰响冲锋,一边还要躲闪不知从哪里扔过来的石子,久而久之,在这个相当仿真的战斗演习场上,战士们还真练出一身好本领来。看着战士们的情况,李剑生暗暗点头,感叹这两种方法的交杂使用,看来既能克服战士们畏战的心理、又能让他们学会战场上生存的法则,可以大力推广的。他却不知,这个方法后来根本不需要他提醒,立即被这些人广泛扬,到后来成为很多部队最为重要的练兵方法之一。
拼刺是一支部队成为铁军必备的条件。李剑生也不遗余力地让士兵们练拼刺。他本人原本并不太会,但好在当初在28团任职时练习过,而云天在这方面也有心得。最终是两个人一整合,又加上其他几个李剑生带过来的骨干一齐研讨,演练,硬是将一套简练却又实用的拼刺法给弄了出来。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三五个动作,包括格、挑、刺、绞、收,威力却是无穷。当然,李剑生没傻得打算让自己的士兵与敌人一对一的拼刺。他看过相关的文章,说那种拼刺的战损比大抵为一比一。他不想那样干。因此,从一开始他就打算搞“以多刺一”。有人会说这以多打少的法子会被人笑话,在他看来,那狗屁都不是,有人要笑的话那就让他笑话去,他要的是最终的战果。只要能把敌人杀死了,管他自己这边是几个打他敌人一个?因此,他特意让战士们演练一种他自己“研究”出来的阵法:三人阵!即,拼刺时,每三个战士一组,一个负责刺、两个负责掩护;又或者两个负责刺、一个负责防范背后。这样,可以在局部实现以多胜少并最大限度地杀死敌人、敌人却绝难对自己的人下手!当然,在练三人阵的同时,李剑生也不肯放弃战士们的单兵拼刺的素质,仍是做狠地训练他们。
这一练拼刺,李剑生又记起后世的三梭刺来。有心装备部队,但惜之眼下的铁质不行,最终只打制了一部分:特务连全部配备;所有干部全部配备;另外的1oo柄,配备给表现最优秀的人员!结果大伙知最高长将亲自授刺,拼命训练,倒逼得李剑生不得不加强打制,除统一配制的部队外,硬生生地授出了142柄。因为达到他那要求的,除开那统配部队外,远为止1oo人,而是142人!后来这个数据还在增加,但李剑生却实在无能为力了,只能暂时欠着。当然,这又提醒了他,最后责成何晓鲁,即自己的部队必须有自己的铁器坊,并入刘老汉的兵器研制所,专司为部队提供铁器打制。因为手头眼下比较阔,何晓鲁很快就办成了这事。直接将宜章这一带4家打铁整家整家地游说进来,组成了湘南独立营铁器局,由这些打铁中资历最老的王全忠老汉为头,跟着部队搬了家,全部提前在莽山深处的山洞里建了分厂。至于周边这一带的多余铁器,尽被收购,用以作储备原料。何晓鲁还派人到周围的县市暗中收购废铁,尽可能多地储备原料。好在这宜章的矿产资源多,煤、铁等都有储量,因为李剑生是有心算无心,大量的煤、铁资源被秘密地运进山中,在山洞中藏好。当然,这些都只是备用的,而眼下,除极少数留山部队外,大伙都在宜章县城。不过,留山部队也是轮训的。每15天轮换一次。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四十四章 升格湘南独立团
在搞土炸药练兵时,一下子又触动了李剑生的另一根神经。思路一通,当下大喜,知道自己又多了一种武器。
要知道,他本身就是猎人出身的,会制些土炸弹,用来炸熊、炸野猪等大个头猎物。这会儿一下子就由此想起自制土地雷和土手榴弹的法子来,便赶紧找来杨至深、云天等几个,一起找到刘老汉,说起这制土地雷的活儿来。刘老汉的大儿子刘和云对这方面没什么感觉,但这二儿子刘晋云却颇感兴趣。因为有得李剑生、杨至深、云天三个猎户的技术支持,又有他老爸刘老汉的指导,再加上本来就懂点儿,因此只一天功夫,就硬是制出了这个土地雷。一试效果,还真不错。几个人大喜。便让刘晋云主持搞这个。至于土制手榴弹,李剑生等几个猎户也能提供一部分技术,因为他们这些猎户也要制小型的“飞雷”,就是扔出去再炸的打猎武器,现在当然可以作一定的模本用上来。李剑生等11个从井冈山下来的,每人还有两个制式手榴弹,眼下李剑生便捐出两个做模本,让刘晋云依模本试着制作。
刘晋云的动作很快。
第三天,刘晋云就制出了两个手榴弹。一试,效果还算不错,但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五天李剑生再去试时,虽仍达不到制式手榴弹的效果,但已远超李剑生的想象,大喜。当下重奖了这武器研制所2000银元,又找一些心灵手巧的战士加入进来帮忙,“三班倒”地协助生产土地雷和土手榴弹。这还不算,几乎是同时,接李剑生的命令,何长明、何晓鲁、蔡中等几个,硬是将当地几个会制土炸药的匠师也给游说进来,直接并入刘老汉领导的兵器研制所,主要负责生产炸药。那些制炸药的原材料,则买的买、弄的弄,不但现买现用,还手机访问:大量储备。对于储备,李剑生可是有心得的。前世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月光族,因此颇受经济的制肘,这可是给了他一个极大也极深刻的教训。因此,这一世可是牢牢记住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制这土地雷时,那些瓶瓶罐罐一下子又触动了李剑生的心弦。结果,一种由汽油、白糖等物混合的东东,装进瓶中,再用烂布条塞住瓶口,就制成了最简单的燃烧瓶。
有了这些武器,两个兵种又进入李剑生的视野:掷弹兵和工兵。前者,主要是负责投弹,包括手榴弹和燃烧瓶;后者主要是负责埋地雷。李剑生为此亲自做示范,让每个人都学习投弹和埋雷,更让赵伯平等几个,专门留意一些臂力好、手感好的人,组织成专业的掷弹兵;另一些猎户出生的以及一部分心灵手巧的,则被集中起来做工兵培养。
很快,各方面又进入正轨,一练又是一个月。还好,李剑生攻下宜章的这个时间还真是选得不错。那赵伯平等几个还专门找李剑生谈笑,说他是蒋委员长的指挥棒,因为还真如他当初的判断一样,真的整整几个月时间没人来打挠,这让大伙可是有得充分的时间来练兵。
因为收获多,又一切平安,这个年大伙也过得特别舒适。这个冬天,宜章还下了雪,大伙都躲在家里,李剑生却觉得这是难得的练兵机会。当下与几个营领导亲自带队,将部队全部拿出来,在雪地里拉练,有时候躺在雪地里一躺就是好几个时辰。结果问题出来了,这迷彩服,在丛林好使,但在雪地里却特别醒目。这又提醒了李剑生等几个。李剑生一下子又记起昔日看过的一本书《林海雪原》,当下就有了解决方法:每个土兵准备一些白布作掩护。
事实上,这次雪地练兵,并不如李剑生所看到的那样,仅仅练了兵、发现了缺点,更重要的是,他这支部队第一次有了在雪天和雪地里作战和生活的感受,后来长征过雪山时,他这支部队准备最充分也最有针对性,是整个红军中唯一非战斗减员为零的部队!当然,这也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养精蓄锐了几个月,1930年春天来临时,李剑生的部队已经是另一个样子了。几个月的整训,战士们的体能、军姿、思想,提升了都不止一个档次。装备也已实现了全员列装。每个士兵都配备了标准的两套军装,包括一套灰布军装和一套迷彩服。每个士兵都配备了武装带、制式水壶等。虽然没有足够的铁壶,但每个士兵都配备了饮用水壶,除一部分战士使用的是收缴来的制式军用水手机访问:壶,大部分使用的却是竹筒制成的简易水壶。这种水壶很容易制成,因为这种竹子当地大量生产。至于多功能工兵铲、制式三梭刺、自制猎枪、自制手榴弹、自制地雷、自制炸药包,等等,也已经开始批量装备部队。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士兵都有全项配备,但确保了每个士兵手中都有武器。云天的特务连,以及警卫通信班则实现全员全额装备。
看到年已过、自己的部队又已经成形,李剑生终于决定改编部队了。其时,加上后面陆续找到部队的前29、30、33团的残散士兵,以及新报名参军的新兵,使李剑生手头的兵员达到惊人的1520多人。李剑生与何工明等几个讨论后决定,将部队作如下改编:
部队由名副其实的“湘南独立营”升格为“湘南独立团”,设军旗。设团部一个,下设三个战斗营、一个后勤辎重连、一个警卫通信连、一个工兵连、一个掷弹连、一个狙击排、一个侦察排、一个武器研究所、一个被服厂、一个铁器局。
团领导由8人组成。团长由他李剑生亲任;党委书记、政委何长明;分管军事的副团长杨至深;分管后勤、辎重和单列单位的副团长蔡中;分管特种作战的副团长云天;政治部主任赵伯平;参谋长王汉英;士兵委员会主任曾向阳。李剑生首在团内设“政委”一职,当然分管的内容仍是原来那一摊子。另外,他特别提议云天当副团长。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四十五章 实授的参谋长
战斗营按番号为:一营、二营、特务营
一营,350人。由郭虎升任营长;李玉营任教导员;郭大个、牛大力分任副营长,其中,第一副营长郭大个同时兼任副教导员;钱壮明任专职副教导员。营队内再设三个战斗连和营直属五个特种排、一个炊事班,即一连、二连、三连、侦察排、工兵排、掷弹排、警卫通信排、后勤辎重排、炊事班;每个战斗连下设三个战斗排和若干特种班、原营直属特种排下属若干个班。所有的排长、班长,目前都由第一批、第二批受到李剑生等人特训的老战士提任,极少部分的由后来这些俘虏中表现特别优秀、新参军青年农民中表现突出、或是由回归部队的原被打散的战士中表现优秀者担任。至于以后的基层军官,则全部由战斗中表现突出的担任。特别地,因为湘南山地多,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因此李剑生要求,这个营以后要特别加强在山地地形下的作战训练。
二营,350人。营长陆可山,粟赛任教导员,严冬任副营长,原29团老党员王正飞也因战术能力强、表现优秀,破格提升为副营长。刘富贵另有任用。柳叶任专职副教导员。营内各下属机构的设置,以及各级基层军官的任命方法,都与第一营的相同。考虑湘南除开山地多外,丛林也密,而且这莽山就是原始森林,因此李剑生要求,这个营要加强在丛林中的作战训练。
特务营,350人,由云天兼任营长,吴征兼任教导员,白开山、刘立民分任副营长,米映任专职副教导员。营内各下属机构的设置,以及各级基层军官的任命方法,都与第一、第二两营相同。但这个营武器最好、兵力精湛,不但要全天候作战,还特别要注意加强夜战能力和巷战能力。
后勤辎重连100人。蔡中兼任连长,何晓鲁不再担任。许正方和李大渊分任副连长,宜章地方党组织成员杨开峰任连指导员,原33团士兵、后资兴游击队队员邓荣,因训练成绩突出,升任专职副指导员。连内下设三个排:后勤排40人,许正方兼任排长,主要负责团内的一切后勤,包括住宿、被服、钱粮等,但餐饮除外。炊事班,10人,由李大渊任班长,主要负责全营人员的伙食;原副班长吴胖子已调任一营炊事班任班长。辎重排,50人,黄华任排长。
警卫通信连,120人。李郅任连长、樊任副连长、原33团老党员贺利荣任指导员。下设警卫排和通信排和火力支援班,每排各55人。警卫排排长由李郅兼任,通信排排长由樊兼任。原29团、30团、33团归队的战士中,还带回三挺轻机枪,让李剑生乐透了。虽然带来时,一挺没子弹、一挺有200多子弹、一挺还有900多子弹,就目前而言,用处并不大,但李剑生仍是兴奋,全部总编为一个火力支援班,10人。除开这三挺机枪外,李剑生弄来的两门土炮也并入这个班。班长由贺利荣兼任。
新增设的两个特种连中,工兵连100人。由宜章地方的老党员陈群任连长,第一批转正的城防兵中突出者胡伟任副连长,原30团老党员曾克强任指导员。下辖三个排。其人员大多由军中的匠师组成,如泥瓦匠、木匠、砖匠、蔑匠、猎户、樵夫、渔夫、渡工等组成。所有人员全部装备多功能工兵铲。掷弹连同样100人。力气大的刘富贵任连长。这个连队都是一些力大或是力巧之人,最低的投弹距离为90米,最远的如刘富贵,远投达到173米!宜章当地的党组织成员陈立任连指导员。这陈立的力气虽没刘富贵大,但胜在一个巧,他投弹距离最远132米,只能算是不错,但他投点准。李剑生试过,指哪打哪。后来一细问,才知他原来给地主放牛,这牛一跑,他就投石子指挥牛的方向,久而久之便练成了这手绝活。李剑生大喜,让他将这手技法教给各个队员。虽也知这法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但有东西学总比没学的好!
至于专设的狙击排,由他自己兼任排长。排内40人。大都是猎户出生,以及极个别枪法较好的原29团、30团、33团的老兵。李剑生专门给他们上课搞培训。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狙杀敌军为头的,以及火力手、通信兵等等目标价值高的人员,以给敌人最大的创伤和心理压力!事实上,李剑生也知道,眼前这些人,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狙击手,顶多只算是“枪法好”;而他们的武器,也一般,不说没有专业的狙击步枪,就是稍好些的枪也没得,只得用这种汉阳造先当着用。至于瞄准镜,那也是没得的,一切靠以后的缴获了。但李剑生相信,因为自己的一力主持,这些人一定会将这狙击手的理念灌输到整个部队中,最终形成专业的狙击部队!
团直属侦察连100人,都是由当地的猎户和有武功的青年农民组成。连长由杨至深兼任,副连长由当地猎户出生、有一身好功夫的吴克烈担任。吴克烈是这次参军的新兵,虽只22岁,却是绝对的老猎户。他哥哥吴克运参加了湘南起义,后牺牲;他家里因此遭到白狗子的残害,父母亲全部逝去。他因为外出打猎躲过一劫。他报了仇,一枪毙掉报信的那个地主,却也从此躲到了山里。一听这次部队又回来了,便立即报名参军。李剑生是在察看训练时,现他竟然与教官杨至深打得不分上下,当下就留了意。再一了解,原来身世如此,便越起了心。因此,这一次这个排产生出来,他便想到了吴克烈,让他出任。
至于团直属经营处,主任何晓鲁。下设三个机构,即刘老汉为头的武器研究所,李萍负责的被服厂,王老汉为头的铁器局。
最后,7个读了点书、脑子灵活的青年人,以及4个经过过实战的原30团的青年战士,被李剑生直接调入团部组成参谋处,归王汉英统管,总算结束了他有名无实的“参谋长”历史。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四十六章 准备打仗
显然,对于三个主战营,李剑生是有自己思考灌注其中的。因为,他知道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的部队很可能都要面对山地、丛林和夜间作战,眼下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有活命的机会。
好在自己几个是猎户出生,而这部队中有不少战士也是猎户或是樵夫出身,对这丛林战和山地战倒是不怕,至少有些心得;大伙前几次作战都是夜间进行的,对于夜战也很有自己的体会,只要再加强些训练就行;至于巷战,却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还好,李剑生带来的那些老班底却在此前从他这里学得一些皮毛,李剑生又记起后世一部游戏唤作《反恐》的,便将那中间的一些技术动作模仿起来,再加上前世看的那些特战电影所反应的作战方式,也全部拿出来,几相融合一起,形成自己独有的一整套特战基础战术动作,用于训练之中。他也不管对不对,只要大伙觉得有理、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并杀伤敌人,那就通过,形成定势,再教授战士。
他却不知,他的这些动作被后世的军队和警察奉为经典。因为这异常先进的理论技法和实战相结合的经典技法一融合,就产生出令人咋舌的战损比。初时因为隐蔽还不为世人所知,后来因为从他这个湘南独立团衍生出众多的部队,这**作终于逐渐散了开去,并被各大衍生部队广泛运用,一直影响着众多的部队。后世有外**事专家评论,认为这“李氏动作”是世界各大特种兵战术动作中,最完备、最经典的战术动作!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李剑生至此完成了这一次整军任务,并立即投入到第二阶段的训练中。这一轮训练,除开加强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原来每天早晚各一轮的30公斤负重10公里武装越野行军训练,被他增加了一轮,变成每天早中晚三轮。战士们虽一个个叫苦不迭,但好在这武装越野的次数是由一次增加至两次再增加到眼下的三次,总算能够接受,又因为李长早就放出了狠话,不肯训练的,只给一次机会,否则全部退走,大伙都不甘心,也有眼惧怕,便硬生生地承受了下来。当然,也只有最开始一段时间觉得难些,由此只训了半个多月,这些农民出身、身体素质本就很好的青年战士,便没得很难受的感觉了!由此,这种特别训练终于进入常态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