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元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丁一
不过,看完这些情报,李剑生的头却有些大。没别的,熟读历史的他知道,这个兵力部署应该是去年的。事实,按历史记载,为了堵截红军进入四川,在今年1月,即1935年1月,整个川军都进行了整编。包括第20军,军长杨森,辖个混成旅共1个团。另一宪兵大队,一精练司令,一机炮指挥,一手枪大队,共个团。第21军,军长刘湘,辖9个师,5个独立旅,四路边防司令,叁路警卫司令,两路警备司令,一城防警备司令,一独立支队,共125个团。另有:一宪兵大队,一机枪司令,一炮兵司令,一警卫大队,一税警总队;一航空司令,飞机10架;一川江公安舰队,炮舰2艘;一战车大队。第23军,军长刘邦俊原为刘存厚,辖1个师,个团。另一特务大队。第24军,军长刘文辉,辖4个师,一屯殖司令,共27个团。第2军,军长邓锡侯,辖5个师,一特科司令,一警卫司令,共42个团。另一宪兵司令。新师,师长李家钰,国民革命军著名的“三李”之一,辖7个旅,共19个团。另一特科司令。新23师,师长罗泽洲,辖4个旅,共12个团。另有特科叁大队。而这些部队,除新师、新23师及24军独立外,其他统归刘湘指挥,共有兵力约340个团。
李剑生也不知是中央的情报出错,还是历史没有发展,又或是自己到了这个时代使情况仍是原来那个样,所以见着这份情报将信将疑。后来一想,眼下已经是3月份了,他的印象中,1935年3月川军进行了再一次的整编,也不知眼下他们的情况如何。想了想,将吴征等几个叫了来,让他带几个特务团和侦察营的战士先行到重庆去摸几个舌头来,把情况搞清楚再说。因为知道四川的语言很有特色,李剑生特意在全军选择了5个四川籍战士,跟着吴征前去。
放出了侦查部队,李剑生的主力仍旧按部就班地前行。三天后,就在李剑生的主力赶到綦江外围后,吴征的情报传了回来。李剑生一看,情况可然有变:第20军,军长杨森,编为第133、134、135叁个师,计个旅14个团。第21军,分编为21、23、44叁个军,以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分任军长,统归刘湘直辖。共计3个团。第24军,军长刘文辉,编为13、137、13叁个师,共1个团。第2军,改45军,邓锡侯为军长,编为125、12、127、12、131五个师,共24个团。第29军,改为41军,军长孙震,编为122、123、124师,共19个团。新师,改为104师,李家钰任师长,编为3个旅9个团,另一独立团。整编后,川军缩编为不到170个团。
而眼下,李剑生即将攻击的重庆,就驻防了重庆市长潘文华亲率的23军!
潘文华,号仲三,四川仁寿人。1929年2月任重庆市历史首任市长,1934年兼任四川剿匪军预备军总指挥,眼下更兼任四川剿匪军南路总指挥,其任务就是围剿长征红军。李剑生知道,今年7月,他将辞去重庆市市长职务,并于10月任第23军军长,后参加抗日战争。193年1月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就在李剑生各部或明各或暗地往重庆前进时,坐镇重庆的潘文华眼下却心力憔悴,日子很不好过。原来,早在“二刘之战”爆发时,潘文华援手刘湘,随后刘潘联手,潘文华任刘湘教导师师长、兼任左冀总指挥,率5个旅的兵力与刘文辉激战,不克,只得退守荣县,以保自贡。而红匪四方面军趁咱们川军混战之际,由陕入川,发动“通南巴战役”,一举进驻击溃已部,并占领通江、南江、巴中等地。潘文华旋被任命为剿共预备军总指挥,调两路兵力通江进攻,遭到失败。情况报告给刘湘后,刘湘被迫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插手四川,任潘文华为教导师师长兼重庆市市长,教导师旋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33师,隶属于刘湘的第21军,现在又升格为23军。潘文华尽管武艺高强、文武双全,但担得此任时,心底却很清楚:自己这个位子,那整个一火山口!
作为一个川军“速成系”的高级将领,他对周边的情况大抵是清楚的。因此,眼下贵州的情况他是一目了然:红匪闹得很厉害啊!按他掌握的情报,眼下红匪已经几乎占领民贵州全省。偏偏,自己就坐镇重庆,因为重庆南部是红匪占据了的贵州,北部是红匪另一部占据的通、南、巴地区!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不好,南北两股红匪一合力,便可以赤化重庆,并在重庆合为一起!熟知兵务的他太知道了,那样一来,对于自己这些川军意味着什么!因此,不管是蒋委员长的命令,还是刘湘的要求,还是自己的思考,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阻住这两路红匪的合兵!
可是,就凭眼下这些兵力,怎么可能同时两线作战?又怎么可能阻得住这两支红匪的合兵?
不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可为,潘文华却不得不强力为之!还好,他的建议很快得到蒋委员长的,也得到了刘湘的全力配合。眼下,杨森的第20军三个师分守宜宾、自贡、乐山三市;唐式遵的第21军守古蔺、叙永、兴文、沪州、合江这一大片地区;自己的23军三个师守綦江、重庆、江津、南川等地;王赞绪第44军三个师守北碚、合川、涪陵等地;刘文辉的第24军三个师绵阳、德阳等地;邓锡侯的45军五个师守广安、遂宁、南充、达州等地,直接与红匪四方面军对敌;孙震的第41军三个师守成都、资阳一带。李家珏的104师守内江、荣昌一线。
这般一来,潘文华还算是放心了。要知道,他最担心的就是中央红匪和红匪四方面军合并,而现在这两部红匪之间,有超过4个军近14个师的兵力隔阻,估计红匪不太可能强行合兵了!而有得这些重兵把守,重庆这么一个川东重镇,也不可能被红匪占了去!至于成都,自有刘湘老总负责,自己不必担心!
想到这里,潘文华才稍稍松口气。不过,才轻松了稍一会儿,前守綦江的14师师长郭炳南来电,綦江外围突然出现了几支部队的身影。他们侦查部队已与对方取得联系,来者竟然有中央军廖磊部、桂军韦云淞部、湘军章亮基部、黔军犹国才部!问原因,却是他们从湘黔边境追击红匪一路追过来的,哪知到得四川境内,那部分红匪早没了影了!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四章 进军四川(三)
竟然有这事?
潘文华一听,当下就陷入深思。
这事怎么着也似乎有些玄乎劲!
蒋委员长一直在追击红匪的事情,作为一名高级将领,他还是知道的。至于中央军廖磊部、桂军韦云淞部、湘军章亮基部、黔军蒋自珍部这些部队,他也是听说过的。只是,他们怎么就到了这里呢?
再又细细一读那电文,又细细一推理,也觉得这些部队追击红匪那是完全可能的。至少,从他们所述说的情况看,他根本无法推翻来人的说词。而且,他也绝不相信,会有人同时扮四支部队大摇大摆开过来。因此,如此而言,来者还真可能是这几支部队。至那些红匪没了影了,也好理解。咱这四川,别的没得,山可多的是,那些红匪一入得山,哪还寻得影到?
想到这里,潘文华电令郭炳南,好生照顾军。若说只有中央军过来,他作为刘湘的心腹,知道一些情况,因此肯定会防一手的;可是如今有桂、湘、黔三部一起来,自己还真不好意思防,说不得,自己怕是还要派出一部参与进去。只是,自己派哪知部队去呢?眼下自己的144师就部署在重庆,145师三个旅分别部署在江津、南川一线,调哪支部队都不好,一动即会动全身呐。要知道,贵州方向也好,陕甘方向也好,都有红匪在行动,自己可得万分小心才是!可是,不调部队协助又有些说不过去?嗯呐,还是让郭炳南出面罢,让他的14师全力配合。啊呀,这些红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别的地方不去,怎么跑到咱四川来了?
只是,才想到这里,潘文华又大骂起自己来。人家红匪不到四川来,等着死啊?既然湘西呆不下了,就只有入贵州了;可是贵州那穷山恶水,哪里养得那么多兵?还只有咱这四川是好地方,天府之国嘛,养一两支部队那不是小意思?甭说,这红匪里有高人啦,还知道往这里跑!幸亏咱见机得早,重兵驻守各要地,咱倒看看你个红匪有什么本领从咱这里打过去!想与红匪徐向前部汇合?作梦罢!
潘文华一边计议已定,一边安排作战部署。晚些时候,潘文华的最新方案终于出台。这个方案潘文华可是早就在制定了,眼下因为红匪有了新的情况,很是需要修正一下。第二天一早,潘文华再是细细地修正了一回方案,又等郭炳南的电报。再过一会,郭炳南来电,称已向军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潘文华点点头,不再理会,仍是修正方案。不过,一边修正,一边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想要找出些什么,却什么也找不出。
临近中午,刘湘那边传来电文,却是通报一些新的军事部署调整。原来,接国党中央的信息,红匪主力一军团、三军团从习水往赤水而来,随后渡过了赤水,估计是要进军四川。这早在刘湘的估料之内,因此让唐式遵的第21军一部前出,想法在赤水西岸堵住红匪。
潘文华还是没有在意,只是让参谋人员将情报标到地图。只是,才一坐下,久经阵战的他立即站了起来,想了想,有些心惊。抹了一把冷汗,立即将心头的悬疑变为电文,通报给刘湘。到得下午一时多,刘湘那边传来电文。一看这电文,潘文华立知不好。没别的,电文明确告知他,中央军廖磊部现在湘西,桂军韦云淞部与湘军章亮基部在湘桂边境、黔军蒋自珍部已被红匪打散!
被骗了!被红匪骗了!
潘文华的第一感觉有些不好,立即电令部署在江津、南川一线的145师王宏章部密切防范装成军的部队来诈城。潘文华是个老口子,心下已猜测郭炳南的14师怕了没有了,因此只是试探性地发报过去,而主要要求则是发给144师和145师!
潘文华的反应很快,不过仍旧晚了!
没错,郭炳南的14师是没有了;但不仅仅14师,实际连驻防江津、南川一线的145师王宏章部也没有了,所有这些地方,已经全部落入李剑生的红七军团之手。他更不知道的是,一直没了影子的红匪1师,眼下已经悄悄地潜到了重庆城外!
原来,当初郭炳南向潘文华汇报时,说来者的军包括中央军廖磊部、桂军韦云淞部、湘军章亮基部、黔军蒋自珍部,其实,这些部队分别李剑生部红七军团红17师、红1师、红19师和红20师装扮的。一等得郭炳南没有防备,着中央军军服的红17师师长郭虎和政委李勤两个便各自分工:郭虎以中央军廖磊的副师长熊致的名义,只推说廖磊现在在薛岳官长处,又以已部到达四川、需地方部队配合、共同完成剿共大任的名义,宴请郭炳南全师下主要军官。而政委李勤则悄悄地布置部队,暗暗地往川军14师各团驻地而去。这郭炳南本是四川人,对乡土有很重的爱护气息,而且是刘湘的嫡系,本不太愿意中央军染指自己的四川。而这一回是知道临近各省也派了部队来,自己如果再推脱也说不过去,加之有了潘文华的指示,这才同意出现与中央军将领打交道。又有道:伸手不打笑脸人。眼见得这中央军的副师长如此知礼,本就有些心高气盛的郭炳南心头才舒服些,便也应下了这堂宴会。结果,这鸿门宴哪那么好吃?才过得三巡,这中央军的副师长就翻了脸了。郭炳南也是武将出身,瞧见不好想反抗,却又哪里敌得过威猛的中央军。事实,只要这个时候,即身着中央军的士兵将他捆住的时候,这个酒有些醉的郭炳南还认为是中央军在抢四川的地盘。等得郭虎报出自己的真正番号时,得知竟然是红匪的部队化妆而来的,郭炳南酒才醒过来,一时呆在原地,什么话也说不出。再过一会,又见另一人进来,却是与那红军将领郭虎商议,原来是他的14师三个团尽数被缴械、俘虏!心下这才哀叹一声,再不作声。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五章 进军四川(四)
就在郭虎、李勤二人率17师解决14师时,红1师、红19师、红20师分从三路,连夜急行军,分赴南川、江津、巴南三地,或在当晚、或在次日凌晨,各个顺利解决隶属于145师、分布于这三市的三个旅!这三个旅压根儿就没想到红匪来得这么快,都没有作准备,直到这三个师进了他们大本营才如梦初醒。只不过,其时已经晚了。当然,不晚也没办法。以三个师分别打三个旅,任你川军如何勇猛,那也不是兵强马壮的李剑生部三个师的对手!
潘文华发电报给以四地时,李剑生部已经完全占领了述四地,而且都是兵不雪刃。
而潘文华这个时候却又作出了一个让他后来后悔不已、却又庆幸不已的举措:不但不是加紧将144师收拢、集中守卫重庆,而是将这个师分成两部:师属部队和一个旅、以及部分税警和保安团集中,共约两个旅的兵力守卫重庆,另两个主力旅共个团,分别奔赴南川、江津、巴南三地,每地加两个团。他的本意是,加强述三地的防守力量。只是,他没料到红军是连夜取下述三地的,因此,他这般一举动,反倒给李剑生部带来空前的机会。
因为这给了李剑生巧占重庆的机会,让潘文华后悔莫及。后来,他偶然发现红匪的强大火力,却又庆幸自己当时无意中这般分兵,让红匪并不需要使用多少火力,算是保存下了一大批川军士兵的性命!而这后来,他的部队重建时,有相当部分就是从红匪手中换回来的老川军士兵!如果当初是双方对打,就凭他那部队的火力,根本不是红匪的下饭菜,八成会被红匪全部歼灭,又哪里能够用钱赎了回来?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多说。
却说当侦查兵将情报提供给李剑生时,李剑生大喜,当即电云天部的1师想法混进重庆,又着1、19、20三个师想办法分别弄掉那增援的两个团。这几支部队都是李剑生的嫡系,对老首长的作战技法深有体会,因此各自坚决地执行。结果,潘文华144师的两个旅个团,分别在南川、江津、巴南三地让李剑生的三个师给巧妙地拿下了。至于红1师,则化妆成败退的川军145师一部混入重庆,然后按部署各自行动。也该潘文华命不该绝。就在1师各部迅速控制重庆时,一个湘籍红军士兵偶然骂了一句“妈个逼”,恰被经地此地、也还熟悉湖南方言的潘文华副手柳臻给听个正着,当下就感觉有些奇怪:咱们川军部队里什么时候有了湖南蛮子的兵了?再一细看这些士兵,柳副官当下大惊:这不是咱们川军战士!你瞧那武器,咱们川军何时有过?
反应很快的柳臻当下赶紧想办法。只是,这个时候他与郭炳南一样,压根儿没认为这是红匪部队,而是认定中央军化妆而来的。因此,没有首先,而是转身带着几个贴身警卫,一把冲进市长办公室,硬是在1师4团一营赶到重庆市政府以前,将潘文华给架了出来。潘文华到底还算是个带兵的好手,尽管川军装备不行,但他的警卫部队还算不错,加潘文华本人也还算机敏、对当地地形熟悉,硬是在红1师完全占领重庆市全城以前,跑了出来。潘文华原意,是先脱身,然后找到自己的部队再打回去。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144师的驻地竟然已全部给别人占了!
结果,自然是双方交火。但川军的装备着实不行,潘文华的警卫再是精锐,与李剑生的1比,却什么也算不得,结果才打得几个回合,潘文华的警卫部队便告完结。潘文华还要占,柳臻却不管,强行将他架了起来,硬是借着这山城的地利优势出得城去。在路,聪明的潘文华细细地思索,才推想出结果:刚才那些人,怕不是中央军,八成是红匪!想通这一节,潘文华冷汗就出来了,知自己的三个师怕是没有了。心头一冷,再细细一想,知眼下不是多争论之时,还是将消息告诉给刘湘为!这样一来,才没有再想法子回去找红匪算帐,而是带着贴身部队望川西而去。
一旦占领重庆,李剑生所部4个主力师及各直属部队立即四处发散,分别往周边的各地市发动攻击。至于1师主力,则仍旧守重庆。到得当天晚些时候,后世重庆市的周边地方尽数落入李剑生的手中。
因为李剑生部早有经验,这会儿各部队按部就班:后勤系统全部街购物,从铁、粮食、棉被、布匹,到盐、油、桐油、石灰,等等,均是大力收购。辎重系统则四处找工厂,或是找类似于后世的五金作坊。这是李剑生的意思,主要是要扩展武器研究所。医院的专门人员则到处收购各种药物,尤其是西药。至于军团直属政治部、红军学校的各个员工,以及军团的各个首长,则往重庆的各个大学搜罗人才。工兵团则下到各大反动地主恶霸家中起银;至于教导团和1师主力,则到处打起了招兵的旗号,招兵。至于各级政工人员,则全部下到各俘虏兵处,做俘虏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扩红!
因为这些都是老套路,大伙用得得心应手。大伙只是坚持李剑生的一条:所有招兵和扩红中,不要袍哥身份的。对于这一点,李剑生有些反感,他不想影响自己部队的战斗力!有了军团长的命令,大伙自然心里有数,这下起手来便也有了分寸。
李剑生一边将情况报告给中央,一边让各部加紧休整。到得第5天,李剑生所部的招兵扩红工作结束。这一回,潘文华一个军加一些地方部队,共21000余人,有约13000余人符合李剑生的要求,并同意加入红军,被李剑生编入现役部队。另外又招了新兵5400多人,也被李剑生一并编入现役部队。
在李剑生扩红的同时,毛伟人那边开始了了伟大的四渡赤水的第二渡!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六章 四渡赤水(一)
历史上,四渡赤水其实并不都是由毛伟人指挥的。
第一渡和第二渡,事实上是由周伟人和朱伟人等几位老长指挥成功的。因为其时毛伟人还没有完全取得主动权,仍然受到一定的制约,指挥起来并不利落。但第三渡和第四渡,却是由毛伟人直接指挥的。
其实,早在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就向各军团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泸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先头部队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并往赤水疾进。25日,红3军团抵达土城。26日,红1军团在黄陂洞、复兴场遭遇川军章安平旅、达凤岗旅阻击,红九军团在箭滩遭遇川军特遣支队徐国瑄部阻击,红军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从丙安回援的红1军团2师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郭勋祺旅、潘佐旅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和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行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土城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红军主力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红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红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红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o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日占领桐梓。25日夜占领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了敌人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是日中午,红军进占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后,与敌驰援遵义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接触,乘敌立足未稳,起攻击,经反复拚杀,敌军大部被歼,吴奇伟带领残部企图逃过乌江,除少数人员跟随其过江遁去外,其余尚未过江的18oo余人和大批武器,全部为红军俘获。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ooo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第一渡和第二渡,一负一胜。第二渡结束后,毛伟人在中央的地位得以确立。掌握军事指挥权的他出奇不意,又指挥起红军第三渡和第四渡来。
历史上,红军在取得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毛伟人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红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之际,3月11日,毛伟人率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敌误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红军,企图再次对红军形成合围,聚歼红军于长江南岸地区。
为进一步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3月21日,毛伟人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继续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引敌向西。主力则以快的行动回师东进,于22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次折回贵州境内。28日,红军穿过鸭溪、枫香坝之间的敌碉堡封锁线,直达乌江北岸。29日夜,红军先头团1个排利用雷雨掩护,乘竹筏到达对岸,顺利地攻占了渡口,至31日,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敌人外,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至此,名动中外的“四渡赤水”结束,红军终于完全摆脱了敌人的包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