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抗战元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丁一
李剑生却毫不停歇,继续讲“一?二八事变”。不过,这一回李剑生决定花些时间认真给大家介绍下日本人的无信、无耻,以使日后自己的部队遇得日军时,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省得吃亏。于是,便详细介绍起这个同样让他义愤填庸的事变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随即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20日,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国民党政府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对日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军政部长何应钦急电第19路军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长吴铁城于28日13时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暂时下野的蒋介石委托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说服蔡廷锴避免与日军冲突,并调宪兵第16团接替上海第19路军防务。日方接到吴铁城答复表示“满意”,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不待答复便于当晚突袭闸北。
事变之初,驻上海日军有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及武装日侨4000余人、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还有分布在虹口租界和杨树浦,另有海军舰只23艘,游弋在长江口外和黄浦江上,由海军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在1月28日午夜,分三路突袭闸北,攻占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我国军民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我党当时就组织了工人、学生全力支援这支抗战部队。最后,我军民打退了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领事出面“调停”,达成停火协议。
但这只是缓兵之计。一方面,日本于29日发表声明威胁中国政府,诬指上海事件是中国排日运动引起的。至2月2日,日军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援沪。3日,日军破坏停火协议再向闸北进攻,被守军击退。日本内阁遂增派第3舰队和陆军久留米混成旅援沪,由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盐泽指挥,结果又被击退,由英、美等国领事再次出面“调停”。以待援兵。中国再次上当,让日军有了增兵的可趁之机。
上海战况于日军不利,日本内阁于2月14日又调陆军第9师参战,改由第9师师长植田谦吉统一指挥。同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所部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19路军统一指挥,接替从江湾北端经庙行至吴淞西端的防线,为左翼军。第19路军为右翼军,担负江湾、大场以南及上海市区的防御。18日,植田发出最后通牒,要挟中国守军于20日17时前撤退20公里,被蔡廷锴严词拒绝。20日植田令日军全线总攻,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卷击的战法,以第9师主突江湾、庙行结合部,企图北与久留米旅围攻吴淞,南与陆战队合围闸北。守军第19路军与第5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及既设工事顽强抗击,并组织战斗力强的部队夹击突入江湾、庙行结合部之敌。经过6昼夜争夺战,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
淞沪抗战激励全国,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拒绝再向上海增兵。而日本内阁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派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任司令官统一指挥。2月27日起,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的增兵,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左侧浏河地区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挥官正面进攻失利的教训,决定从翼侧浏河登陆,两面夹击淞沪守军。3月1日,指挥第9师等部正面进攻淞、沪,以第3舰队护送第11师驶入长江口,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2日日军攻占上海,3日战事结束。
“这就是一?二八事变的全部经过。”李剑生总结道:“是役,我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顿了顿,李剑生沉痛地说,但可惜国民政府当局妥协退让,不继续派援兵,守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后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日双方经谈判,5月5日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在会议室一片叹息声中,李剑生喝了一口水,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又点燃了一支烟,继续道:“1933年3月,日军又出兵占领热河,并进攻长城各关口,宋哲元指挥的国民革命军29军奋力抵抗,但日军仍然攻破冷口、古北口,进入关内。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古北口是由于汉奸带领日军从山路经豁口越过长城包抄才得以攻破的。到这个时候,日军也希望能稳定一段时间来巩固东北。经当时北平政务委员长黄郛和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秘密交涉。最终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委任的全权代表陆军中将熊斌和冈村宁次,于1933年5月31日上午,在塘沽签署了停战协定。当时签字的时候,冈村宁次首先提出停战协定草案,并说明这是关东军的最后案,一字不容更改,要求中国代表在上午11时前作允诺与否的答复,对中方代表熊斌提出的《中国军代表停战协定意见书》,弃而不顾。冈村强硬表示,中方对日方所提停战协定草案,只能回答“诺”与“否”,一切声明必须等待停战协定签字以后再行商议。双方相持到10时50分,离最后时限只有10分钟,熊斌被迫在一字不容修改的日方提案上签了字。
扫视了一下会议室中一双双血红的眼、一张张近乎扭曲的脸,李剑生稍停了一下。然后让他意外的是,每一个人竟然都没有意外的举动,只是沉默。沉默呵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灭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想想鲁迅的名句,李剑生心头一声慨叹。继续开口:不可否认,我国各军队对日的拼死抵抗,让日本看到了我中华反抗之决心,同时,因为要巩固已经侵战的土地,因此日本一段时间内没有再连续发动侵华战争。“但是,这不是日本不再侵略我们了。而是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一旦准备好了,就会全面侵华!”李剑生指出,经过三年时间的准备,眼下日本已经作好了全面侵华的准备。他断言,长则三个月,短则半年,日本将全面侵华。如果我们不作好准备、不全面抗战,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将永远冠上一个名字:亡国奴!
(本章为过渡段。较多引用。致歉!)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八章 东风赞(五)
李剑生的话,如同刀子一样,狠狠扎在每一个在坐者的心头。如果说,会议一开始还对总指挥李剑生提出的一些观点有疑议的话,眼下却没有了。毕竟,包括李剑生在内,在座的多位领导人的家人,就死在蒋某人的屠刀之一,一时间接受不了李剑生的观点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亡国奴”三个字,却最是不好接受的。也对,如果真如总指挥所说,日本人会全面侵华,那咱们还真得先把他们赶出去,再与蒋某人算总帐!更何况,总指挥的父母亲、妹妹都死在蒋某人的枪口下,眼下都能放下心中的恨,转而先消灭侵华日寇、回头再来算帐,那咱们于蒋某人,虽也有血债,但眼下又有何好说的?
接下来的会议就好开了。这个时候,在坐的各个领导都理解李剑生刚才那一系列的命令。显然,这是为打击日寇作准备的。这个时候,有一点必须说明白,那就是,在红三方面军,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即对于总指挥李剑生的很多命令,可以不理解,但一定会执行而不会去怀疑。比如,眼下李剑生的这些话,如果换作其他的部队,保不定主要将领会质疑:中央还没明确指示呢?咱们怎么能这么干?但在红三方面军,一直以来,李剑生就凭借着他一次次提前的准备或是预警,让大伙幸免于难、或是大有收获。这样,长久下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威信。当然,这种无形中的依赖,基本上是战略层面;而战术层面,各位将领那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倒是善于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等李剑生讲完后,罗荣桓最终作了会议总结,提出了几点要求:一,各部队立即执行总指挥的命令,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整编,方面军各首长将下沉到各部队、尤其是新组建的部队进行检查、调研。二,各部队立即加强扩红、练兵工作,一个月后,将举行全军比武。三,各部队首长一定要沉下去,加强根据地建设。以不变应万变,为下一阶段的作战,无论是对日、还是对蒋的作战,打下坚实基础。四,要求军事情报处的主任樊超、政委区正平,保卫处主任王汉民、政委曾向阳,立即加强对日、对蒋的情报收集。五,要求后勤、装备二部,立即加强收购和生产,确保部队的粮食、军械、鞋服的供应。
会议开完后,李剑生破天荒地没有主动请各位主要将领吃饭。还是罗荣桓见机得快,当时就要许正方安排。还好,红三方面军连续打了胜仗,又是在根据地,物资储备丰富,这才保证了这一群将领一顿丰盛的晚餐。不过,与往次不同的时,各部队首长吃完饭后,没有如往常一样会聚下来交流交流,而是立即各自连夜归队。李剑生自始至终只是慢慢地吃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不发一言。罗荣桓还是好些,在每个人离开时都跟着打了招呼。
等罗荣桓送走各部队军政主官,再回来指挥部时,却得沈家姐妹的消息:总指挥已经睡了。不说罗荣桓,就沈家姐妹都觉得奇怪,因为这种行为,在李剑生而言,却是第一次。殊不知,李剑生其实此时只是睡在床上,却没有睡着,而是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走向。要知道,他可清醒地认识到,接上来的抗日战争,将是有多么的残酷。不知道今天在坐的各位,到时候会有多少能够活下来。心情一郁,越发睡不着。一会又下了狠心:他娘的,让我重生过来,难道就不是来挽救人民的?他日寇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回头,还要在他们本土驻军!至于自己,已活得一世,此世因抗日而死,却也死得其所,怕什么?如此一想,心态倒也平和得快,渐渐睡去。
第二天早上,李剑生早早地就起来了。没别的,他就觉得应该去总部给各位首长见个礼。虽然前世也去过延安几次,但今世去没有去过。而且,眼下的革命形势明显好于历史。至少,革命根据地已经连成了片。正史上,红军长征行程中总共有五次会师,包括红军长征行程中的红一、四方面军的懋功会师,红25军与陕北红军的永坪会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吴起镇会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甘孜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的大会师等五次著名的长征会师。而眼下,却又有所不同,除开历史上这五大会师之外,还有第四大主力——李剑生所部红三方面军,以前称红一方面军红七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江津会师;红三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的理化会师。眼下李剑生所部经过连续作战,打下了青、甘、陕边大片土地,已经以潼关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正东,与陕北红军刘志丹、徐海东、习仲勋所部的根据地对接。眼下红一方面军已与陕北红军会师在一起了,已初步建成了陕甘宁边区的雏形;东南面,则是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南面,则是红二方面军一部开辟的根据地。不过,虽然与红一、红二、红四、陕北红军所建立的陕甘宁边根据地等一大片根据地已经连成片了,但惜之于李剑生所部主力一直忙于作战,先战马家军、后战胡宗南所部,一直没有时间完全实现与陕甘宁边区的沟通、也没有与三大主力及陕北红军会师——当然,红三方面军一部与红一方面军一部还是对接上了。其时,红三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蔡中与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分别代表两军在渭南会面。而眼下,于李剑生而言,方算得上是有时间了。没有如往日一样的晨练,李剑生与罗荣桓沟通后,立即着手安排去总部的工作。
去总部,李剑生是早就想去的,只是手头的事情太多,一直没处理完。加之,李剑生基本上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时不我待,便没有立即去总部,而是组织部队各主官开会,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他原打算,等部队完成整编后,眼下,让罗荣桓独自统管红三方面军的工作,自己便带上警卫旅前去。许凯闻知总指挥赶赴总部,虽知一路上全在根据地内,却仍旧如临大敌,迅速组织警卫一团随李剑生前去。李剑生猜知去得总部怕又要和其他各部队首长碰面。素知那些部队的实情,以及各部队首长的德性,遂决定干脆大方些,化被动为主动。与罗荣桓商量后,立即让许正方准备物资。
好家伙!这一准备,可算是让根据地的军民大开了眼界。那一顺溜的汽车,全美式军用卡车,200辆整,一部分用来装枪、炮、子弹、手榴弹、军服、鞋帽,一部分用来装大洋、大米面粉、牛羊肉、罐头。如果胡宗南在这里,立马会认出,这都是他那“天下第一军”的卡车,差不多“全伙在此”。这倒是没吹牛,要知道,他胡宗南的辎重部队,可被李剑生所部包了饺子。加之李剑生所部一直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虽有些卡车被炸坏了,但奈不住李剑生所部会修理,这不,一修一刷,倒跟新的一样。许正方做事也细致,看缴获的物资中有不少油漆,也很干脆,将所有车辆做刷了一遍,尤其那车门和车头上原来的青天白日徽换成了八一五星徽。这个也是李剑生的创意。他是将后世军徽差不多完全照搬了过来。当然,也作了一定的修改,就是底坐上加了四面横置的红旗,喻意红军四大方面军。这四面红旗烘托的八一军徽,让很多人那是拍案叫绝。
至于车上面的那物资,尤其枪炮子弹和大米,大部分也都是胡宗南所部那弄来的。至于面粉、牛羊肉,则多是从马家军手头缴获的。刚刚组建的装甲兵司令李清亲自驾车带队,整个装甲兵部队,成立才几天,结果装甲车没开、全来开汽车了。还好,知道这是去总部,李清挑选的这帮回驾驶员全是有一定驾龄的,倒不全是新兵;不过,他知道这是练兵的好机会,也每车配了两个新兵跟车学习。徐劲松则最是爽了。他算是第一个换上吉普车的总指挥随身警卫。眼下,警卫一团全部换装为军用吉普和军用卡车。警卫旅首长也极为重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警卫旅政委鲁树林带警卫二团、警卫三团随罗荣桓在本部,警卫旅旅长吴征坐吉普车开道,率领警卫一团护卫总指挥去总部。机要员沈雉、红星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商芷媛随敬警卫一团警卫二营行动。




重生之抗战元勋 第九章 东风赞(六)
看着远去的车队,老蔡中突然对曾中生说:“老曾,你说我们的总指挥是不是敏感性差啊?”
敏感性差?曾中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心想,总指挥要是敏感性差,那咱们军中就没得敏感性好的了。你看,那仗打的,哪一个不是预先敏感到什么,再形成对敌意见,最后场场胜利?但老蔡同志眼下说这事,怪怪的,不符合他的个性嘛。这抬头看蔡中时,正看到他的微笑,当下明白了什么,哈哈一笑,道:“老蔡说得有道理,咱们这总指挥啊,是敏感性差啊!”罗荣桓这时也开口了,笑道:“他啊,是敏感性差!”停了一停,罗荣桓又道:“傻子也看出来了,那几个姑娘对总指挥极有好感,就他自己不知道。”他不说还好,一说,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曾中生故意板起眼,对罗荣桓道:“政委,我严肃批评你,你的政委的工作没做到会嘛。至少,总指挥的这个家庭生活你是没关注的嘛。”罗荣桓笑道:“我诚恳接受参谋长的批评,是应该关心关心总指挥的家庭生活了。不过,咱们的总指挥只有一个,姑娘却好几个,他选哪个呢?”蔡中、刘侨、曾中生等几个一时大笑,都道,这种难事,还是交给当事人李总指挥自己了。
不说几个首长在商量李剑生的事,却说李剑生率大部队于凌晨5时动身,上午10时多,车队正式驶出红三方面军防区、进入陕北红军防区。前面的哨卡正是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红二十五军。让车队前导指挥员李清大吃一惊的是,率部在哨卡迎接李剑生所部的,正是红二十五军军长、瓦窑堡警备司令刘志丹!虽然知道自己车队临出发时已经发了电报给延安,但李清万想不到才进入防区就遇到迎接、还是李剑生挂在口头上的一代名将、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的刘志丹亲自站在路边迎接!
李清立即下车,先向刘志丹敬礼、握手,同时立即派人往后面车向李剑生总指挥传话,说明眼下情况。刘志丹向李清回礼、据手,心头却感慨万千。一方面,感慨于一年多时间之前李剑生的一封信,一方面感慨于眼前这个规模宏大的车队。这一切已经完全巅覆了他对红军的想法。这还是被人称为红匪的红军么?这是自己的兄弟部队么?咱们红军什么时候这么阔过了?还有,难道真如那个从未见过面、却对自己所处环境深知、对自己心理变化深知的李剑生总指挥所推测的那样?也许,没有他的那封信,自己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罢?正在思索时,身边的警卫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服,他抬头一看,对面一群人正急冲冲往这边快步而来。当先一个,是一个浓眉大眼、年轻得不像话的小伙子,后面更是簇拥着一群人,想来,这个就是红军中有“战神”之称、所历百战无一败绩、硬生生拉出一支强大红三方面军的李剑生了。尽管自己也算年轻,但刘志丹当下仍旧感叹一声:“好生年轻!”想罢,立即快步迎上前去,两双大手握在一起。
李剑生大笑道:“可是志丹军长?比我想像的还要威武啊!”刘志丹放下心头所思,紧握着那双充满老茧的手,也笑道:“可算是见到我们红军战神了!”说罢,哈哈大笑起来。李剑生也哈哈大笑,道:“刘军长那东征战打得好啊!”刘志丹谦虚几句,心头一叹:如果不是你那封信,这场战役可能就是我的终结战了。不过,眼下都过去了,一切都好了。也许,真会如你的判断吧?凝神望向李剑生,正好遇到李剑生探视过来的目光,那如水晶般的眼珠,似乎能动察一切。看到对面李剑生的微笑,不知怎么地,刘志丹心头莫名一暧,当下也不再作儿女般情态,真正放下心情,认真向李剑生介绍随自己而来的几位战将了。
不说刘志丹这边心头起伏,李剑生的心头更是火热得了不得。
这还得从一封信说起。一封一年多时间前,当红一方面军刚刚与陕北红军会师后,李剑生亲笔写给刘志丹的信。
原来,在正史上,刘志丹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人物、也是一位悲情人物。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1903年10月4日诞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丁镇。刘志丹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入黄埔军官学校。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1928年,与其他人一起组织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后来,反帝同盟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刘志丹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等职。1932年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刘志丹仍负领导责任。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红26军、红27军会合后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率红26军、红27军主力,以围点打援、出敌不意、各个击破的战法,经两个多月的机动作战,攻克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6座县城,歼灭大量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8月,在陕北、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刘志丹指挥红军主力,歼灭国党晋军1个团,迫使晋军主力撤回黄河东岸。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9月,红26军、红27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组成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后在“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的“肃反”中被逮捕,备受折磨,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不久,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迅速纠正了陕甘苏区党内“肃反”的错误,刘志丹从而获释。此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但事实上,刘志丹其时虽然身已自由、思想却一直受“左倾”思想的凌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证实自己不是右派反革命,竟然有了求死的心理。1936年4月,刘志丹率红军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黄埔军校的士官生出身、很有军事素养、明知道在前沿站在毫无掩蔽的地方指挥作战是很危险的刘志丹,被冷弹击中而牺牲。后来周伟人说:“志丹同志是在战场上牺牲的,本来他是高级指挥官,没有必要去冲锋陷阵,他就是为了洗刷自己,证明自己不是什么特务,宁可冲锋陷阵牺牲自己,所以莫名其妙地冲上去,牺牲了。没有这个肃反运动刘志丹同志也不至于牺牲。”他光荣牺牲时,年仅33岁。后来,毛伟人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伟人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1943年,张闻天为他题词:“子丹同志的路线,是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我党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是真正中国的马列主义的路线。子丹同志,精神不死!”刘志丹是一个血性男儿。与他有着高度类似情况的是国党部队高级将领张自忠。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完全不必亲自上前线,但为了洗刷身上“汉奸”的印象,以求死之心亲上前线,最终壮烈牺牲。
1...7273747576...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