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帝独宠:盛世小毒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程琉璃
“谢姑娘能全身而退,本王自然欣喜,这恰恰说明谢姑娘心思细腻,聪明过人,非常人所能及。”
“王爷这算是在恭维我吗”谢扶摇甩开了这些繁杂的思绪,将目光投向了外面,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第111章 治水还是救人
若是处理得当,人们对太子歌功颂德,无疑会加深皇上对他的忌惮,增加父子间的隔阂。
更会让皇上认为,当日朝廷的举荐,是太子暗中运营的结果,这结党营私的罪名,就算是落实了。
无论结果怎样,受益的都将是卫景曜,以及其他在暗处蠢蠢欲动的皇子。
“既能离间了皇上和太子的关系,又能趁机让自己博得贤名,王爷此举一箭双雕,果然是上上之策。”
谢扶摇并不是刻意恭维,这是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么想着,也就这么说了。
“谢姑娘如此夸赞,本王实在是愧不敢当,既然这个馊主意是本王出的,本王自然要为受灾的百姓多出点力了。”
卫景曜嘴角噙笑,倒有几分风流公子的模样。
自从上次的事情发生之后,卫景曜便知道,搬倒太子之事刻不容缓。
如今他已经盯上了谢扶摇,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还会做出什么来。
虽说谢扶摇的计划完美无缺,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是天衣无缝的,若是被有些人查到,告诉了太子,谢扶摇的处境就危险了。
暴怒之下的太子会做出什么事来,就连自己也揣摩出,为了谢扶摇的安全,自己必须加快手中的计划。
“王爷,只不过想要彻底搬倒太子,只做这些怕是还不够。”谢扶摇朱唇轻启,如水的眼眸中像是已经看穿了一切。
“皇上和太子毕竟父子情深,再加上有皇后娘娘在,太子若不是犯了滔天的罪过,皇上并不会轻易下废太子的决心。”
“哦,不知这滔天的罪过是指什么,谢姑娘有什么高见”
卫景曜一时间来了兴趣,半眯着眼睛,看着眼前明媚的女子。
“古往今来,皇上最忌惮太子做的事情便是觊觎王位,当今圣上也不例外,如果太子触碰了这道逆鳞,皇上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轻易容他。”
谢扶摇有条不紊的说着,上一世的时候,太子便是因为有觊觎王位的罪名被废除,既然如此,自己便让历史再重演一遍。
“话是如此,可是怎么让父皇相信却没有那么简单了,在皇位上坐久了,便会变得多疑,一般人的话,父皇很难听进去。”
卫景曜皱了皱眉头,这些事情自己不是没有想过,可是说少了没有效果,说多了便会引人怀疑。
皇上的嗅觉异常灵敏,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让自己落得个抄家幽禁的下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别人说一千句一万句,都抵不上太子做的一件事情,王爷,最近太子不是要去治理水患吗,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谢扶摇语调微扬,反正太子已经深陷处理水患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自己不妨再推他一把。
“谢姑娘的意思是,利用水患做文章”卫景曜抿了抿嘴唇,与其费尽心思的从别处下手,不如利用这现成的环境。
“最近暴雨连天,很多人都说这是天生异象,会有大事发生。”
谢扶摇的脑海之中,突然出现了紫玉说的这句话。
“若是此时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人们也会欣然接受,并将其归功于上天的旨意。”
卫景曜的嘴角一勾,这种主意怕是只有她才能想得出来了,眼下时局混乱,鱼龙混杂,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治理水患的事情,比卫景曜想象当中要复杂得多,经过这几日的仔细勘察,卫景曜发现受灾的百姓高达万人。
他们没有了粮食,没有了住所,只能流浪街头,想要安
第112章 有钱出钱
朝堂上鸦雀无声,就连刚才吵的面红耳赤的中书令和尚书令也面面相觑,这件事转变的太突然了。
大臣们都在心里犯着嘀咕,这钱自然不想出,可是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漂亮又充分的理由呢。
卫景曜眉头紧蹙,脑子里却在不停的思考着,父皇这个主意是现在解决水患问题最好的办法。
可是要获得朝臣的支持,就不容易了,谁都喜欢往里拿钱,可是一到了掏钱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痛快了。
卫景曜倒是愿意拿出银子来赈济灾民,可偏偏自己却不能站出来,做这一个领头羊。
这样固然会赢得皇上的信任,可是却会因此失了大半朝臣的心,实在是不够划算。
自己可以偷偷的将这钱捐出去,但是不能在明面上说出来。
宣政殿内,一直久久沉默着,大臣们不说话,皇上也没有再开口的意思,端坐在龙椅上冷眼瞧着。
有的人开始偷偷擦拭着额间的冷汗,有的人默默移了下位置,缓解着腿部的疲累。
有的人偷偷瞄着周围的同僚,像是在询问什么,可就是没有人开口说话。
“陛下!”中书令心知,皇上这是故意为之,自己若是不主动开口,恐怕这一天都会耗在这里了。
“哦,中书令有何见解可是觉得朕的主意不错。”皇上半眯着眼睛,梗着嗓子开口道。
“陛下,这主意是好,只是执行起来却不容易,倒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舍不得掏钱,而是因为实在是囊中羞涩。”
中书令破罐子破摔般的开口道,“这每个月的俸禄就那么点儿,哪有多余的银子来赈济那些灾民。”
中书令的话卫景曜倒是十分认同,他一向节俭,拿不出钱来倒也是正常。
只是这满朝文武百官,可并不是个个都像上书令一样两袖清风。
中饱私囊贪赃枉法,把公家的钱填到自己口袋的人不计其数,可是现在又没有办法,一个一个的把他们揪出来。
“爱卿这是给朕哭穷,嫌朕给的俸禄低了。”皇上语调微扬,不怒自威。
“老臣不敢。”中书令扶着膝盖缓缓地跪在了地上,年纪大了,做什么都开始不方便。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中书令就知道,自己怕是要承受皇上全部的怒火了。
文武百官相互望了一眼,也都纷纷跪倒在了地上,“皇上息怒!”
卫景曜虽然不想做出头鸟,可是眼下事情已经到了焦灼的状态,若有人出言打破这个局面,今天怕是没有办法善了了。
“父皇,儿臣有一愚见,就算真的凑出了银子,这钱交由谁,这事让谁去办,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卫景曜直言道。
“倒不如各位大人回去之后,各自开放粥棚,各出其力,各尽其责,这样灾民也能暂时生存下去。”
眼前这种状况,皇上也不再坚持,因为他心知肚明,想要从这群老家伙的嘴里抠出来一点银子,简直比登天还难。
“罢了,就按楚王的意思办吧,施粥虽然事小,但也不能故意糊弄,若是灾民起了暴动,朕拿你们试问,河道总督!”
“臣在!”河道总督吓得满头冷汗,生怕皇上突然问起,这水患什么时候能够治理好。
“你协助太子全力治水,务必要尽快疏通河道。”皇上撇了一眼他那慌张的样子,也懒得再和他计较。
“臣遵旨!”河道总督这才松了一口气,默默退了回去。
这次的早朝格外的艰辛,退朝之后,所有的大臣走起路来,都变得不那么顺畅了。
第113章 设立粥棚
“婆母话虽这么说,这事儿还是要做的,这是皇上的旨意,我们总不能给老爷丢人不是。”袁筝微笑着,耐着性子解释道。
“行了行了,反正你是当家主母,这些事情你去办吧。”
何氏摆足了一副小人的做派,活像那满街乱窜的老鼠,滴溜着眼珠,凑到袁筝的身边说着。
“你呀,随便做做样子就行,你别太实诚了,谁家的大米是大风刮来的呀”
“婆母放心这件事情,我自有分寸。”袁筝也懒得再和何氏解释。
像她这么鼠目寸光的人,估计这辈子也不会懂的,虽说各府施粥,无人看管,也没有人计较分量究竟如何。
可是人在做天在看,城中那么多的灾民,若是这偷工减料的事情传出去,这整个谢家的脸还往哪放。
岂不沦为整个京城的笑柄,估计也只有何氏,才会想着在这上面省钱。
一夜之间,整个京城多了好几十座施粥的棚子,很多夜里都是临时搭建的,意境这可是皇上的旨意,没人敢违抗。
搭棚施粥是义举,袁筝自然不会让谢扶摇出风头,所以一大清早她只带谢雨柔一个人,在谢府外的粥棚露脸。
谢扶摇本来也没打算和他们一起去,她们做善事是为了名声,而谣自己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他们而已。
上一世在战场上,谢扶摇怕极了忍饥挨饿的滋味,那时候粮草不足,全军的人每天就只能喝稀饭。
一喝就是一个多月,连一口像样的馒头都吃不上。
看着街上面黄肌瘦的灾民,谢扶摇便会想起那段光辉的时光,自然也非常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自从成为安平县主后后,谢扶摇便将母亲的铺子,全部从袁筝的手上要了回来,如今看来是派上大用处了。
昨天晚上,从宁寿堂得知消息之后,谢扶摇便连夜告知了所有的铺子,让他们第二天都摆上粥棚,准备好热乎乎的馒头。
今天一早,谢扶摇便带着紫云和紫玉去了心草堂,心草堂的掌柜正冷着一张脸,吩咐着手下搬运着东西。
“少东家,你也别怪我多嘴,咱开着铺子是为了挣钱的,你让我们在布施,不仅耽误挣钱的功夫,还白白往外贴钱,这又是何苦”
掌柜的还是忍不住开了口,他一边说,一边偷摸地看着谢扶摇的脸色,生怕她会翻脸。
黄天成叹了口气,也不怪掌柜的心里有怨气,这个时辰他们应该整理的草药,准备打开开门做生意,如今却来弄这些体力活儿。
“我们挣的是百姓的钱,在百姓有难的时候,我们伸手帮他们一把,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谢扶摇冷声道。
“我们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们,他们便会记住我们的恩情,生病的时候自然会到心草堂来就医。”
现在城中到处都是灾民,人们多半也不愿出去,出来看病的人可能是少之又少。
所以最近的生意不会好到哪去,与其坐在店子里苦苦守着,还不如出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谢扶摇这么一说,掌柜的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对眼前这位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心草堂主张的就悬壶济世,如今小姐这样做,不正好给我们心草堂树了一块活招牌吗”紫玉咧嘴笑道。
“倒是我狭隘了,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我还心存顾虑。”掌柜的说话豪爽。
“少东家,快到里面去吧,这里的活儿交给我们就行。”
“不用,我可以在外面帮忙,既然是做好事,自然是要人人出力的。”
&nbs
第114章 这里有馒头
“这次就算了,拿着粥走吧,下次不要这样了。”谢雨柔好看的眉眼上染上了一层笑意。
她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对着男人发号施令。
明明是她先挑起的这件事情,可是这样一来,男人只能对他更加感恩戴德,周围的人也都对她投来了好意。
男人满脸羞愧,把头埋得低低的,端着手中的碗,快步离开了这里,朝着远处的街道走去。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呆在这里了,不然一会剩下的灾民,一定会报复自己。
走在街上,男人的脚步有些空虚,饿了那么多天,再加上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一碗粥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男人隐约记得,离这里不远处还有一处官宦人家,到那里应该还可以讨到粥喝。
可没有想到的是,灾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那里排队的人比谢府的门前也多出了几倍。
车棚越大,吸引的灾民就越多,望着前面的人,男人叹了口气,照这样排下去,估计得到中午了。
或许也有可能还没到中午,锅里的粥已经布施完了。
男人没有走过去,而是随意的靠在路边休息,与其这么折腾,还不如好好坐一会儿保存体力。
就在男人闭上眼睛打算入梦的时候,一股白面馒头的清香味儿,飘到了他的鼻子里。
男人咽了口口水,这味道实在是太香了,怎么自己还没做梦也已经闻到了馒头的味道。
“拿着吧。”这声音玩着天籁,阵阵悦耳。
男人猛的睁开眼睛,望着眼前的女子,淡青色棉绫裙子,袖口处的绣着朵朵幽兰,小巧精致,仿佛还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看着手中的白面馒头,男人喉咙一紧,抬起头来望着眼前,笑容明媚的女子,“这是给我的吗”
谢扶摇笑着点了点头,“快吃吧,这边还有很多。”
男人愣了愣神,这才望向了谢扶摇的身后,好几个伙计,正一筐一筐地往外搬着馒头。
这馒头本来就不大,再加上男人饥渴难耐,三两口下去,手里的馒头就下了肚。
所有的馒头都整齐地摆放在了台子上,旁边还有一口大锅。
锅里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里面鲜嫩的米粥,已经变成了嫩黄色。
因为这里属于私人周棚,没有官家的印记,再加上刚刚摆好,所以并没有灾民到这里来乞讨。
男人顺着香味儿,踉踉跄跄的来到了粥棚前,可怜巴巴的望着谢扶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