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漠孤旅
孟王赵元俨和宰相李迪、吕夷简大臣,看到赵祯如今平静无波的脸色,心中一阵恐惧,他们知道,赵祯虽然性格有些懦弱,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就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后果非常严重,他们都记得天圣五年,赵祯养了一只灵鹿,刘太后怕官家赵祯玩物丧志,就命人暗中弄死那只灵鹿,结果官家龙颜大怒,派遣禁军将整个鹿场的官员下人全部斩杀,就是刘太后派去的内侍也没有放过。
这件事情文武百官谁都知道,但是从来没有人提起,大宋皇家很少杀大臣,但是绝对不会软弱到不杀大臣,当朝廷文武百官触及到他们的底线时,就是一场大风暴的来临,赵祯继位之后,就曾经腰斩过十几位大臣,这些人无一不是寻死之辈,不以言论入罪,并不是做什么都没有罪,赵祯的压抑的愤怒,在赵元俨和李迪、吕夷简等人的眼中,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讯号,看来有人要倒霉了,不过这些人,好像都是刘太后那时的政治班底,和现在汴京的朝廷班底,没有多大的联系,倒霉就倒霉吧!最重要的是别人倒霉,他们能从中捞取多少政治资本。
“拟旨,命秘卫彻查盐茶钞引入中时中饱私囊的朝廷官员还有那些商人,特别是夏竦,还有那时的官员,给朕一个一个查,查完之后朕再收拾他们。”赵祯说到这里,想到茶盐上上亿贯的损失,脸色黑青的沉声说道。
“是!”掌控秘卫的孟王赵元俨出列恭敬说道。
大动荡啊!看来这次官场要出现大振荡了,估计刘太后那时的朝廷要员,要倒大霉了,毕竟那个时候,所有的官员,都曾经受过盐茶钞引的好处,现在逼得官家算旧帐,他们一个都跑不掉。赵元俨答应之后,心中感叹的说道。
就在其他人也这样感慨的时候,紫宸殿外,有内侍禀报说赵怀古前来求见。
“赵怀古,他这个时候来干什么?”官家赵祯疑惑说道,吩咐内侍让赵怀古觐见。
“微臣扣见吾皇万岁!”不是正事早朝,就免去繁缛礼节,赵怀古恭敬叩拜官家说道。
“赵爱卿怎么来了啊?”赵祯收敛未消的怒气,对赵怀古问道。
“启禀官家,太医局某官员在权和楼吃酒,偶然发现赵磊和柳永醉酒在权和楼,酒醉之后,放浪形骸,屡发罪言,还写下反文和反词,太医局官员将赵磊的反文和反词,送到微臣这里,微臣见事态严重,不敢怠慢,所以马上送来给官家过目。”赵怀古大义凛然的说道。
“反了他赵磊了,居然敢写下反文和反词,还有柳永在一起,难道这厮想学柳永吗?”赵祯一听之下,大为恼怒,咆哮骂道。
这时赵祯身边伺候的阎文应,将赵怀古递过来的一沓宣纸,递给官家赵祯。
愤怒的赵祯,拿起宣纸,怒目看去,一看之下,却深深入迷,不可自拔,一边看,还一边品味,口中念念有词。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摘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好!写的好啊!果然不愧最知朕的心意,这个赵磊,有这番才能,居然还藏着掖着,也不怕放坏!”官家赵祯口中念道说道。
龙椅旁边,本来笑眯眯看着赵怀古落井下石的阎文应,听到官家小声的话,马上心说坏了,官家正为糜烂朝政忧心呢!现在就来个要求改革的万言书,这不是瞌睡送枕头吗!赵怀古啊!赵怀古,你可真是笨蛋啊!被赵磊利用还笑呵呵的将这东西呈上来,你傻啊!
作为吕夷简阵营的阎文应,暗暗叫苦的怒视赵怀古,心中大骂这个愚蠢的太医局局令。
大宋神医 第十章 适得其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宋神医 !
紫宸殿中,赵祯津津有味的看着手中厚厚的万言书,丝毫没有理睬下面几位大臣焦急和猜测的神情。
良久,赵祯终于读到最后一页,看到后面赵磊无耻剽窃岳飞的那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澶渊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了山河。朝天阙。”赵祯看到这首词,看到前面半阕,拍案叫绝,但是看到后面半阕,脸色一沉,眉头皱了起来。
赵怀古早已经感觉不妙,但是依然寄希望于赵磊那首反词,看到官家赵祯的脸色一沉,紧张的心情放松起来。
赵祯琢磨完这首满江红,脸色变得平静无波,将《明道谏官家书》的最后一页,特别挑出来,递给身边的阎文应,示意他交给殿下的朝廷七位重臣。
殿下的朝廷七位重臣,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官家赵祯的脸色,看到官家先喜后怒,心中开始忐忑,不知道递过来的那张纸上,到底有些什么词作,竟然让官家赵祯变色如斯。
孟王赵元俨虽然官位不及两位宰相,但毕竟是宗室王爷,地位上比两位宰相崇高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第一个接过宣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赵元俨看过纸上赵磊剽窃的那首满江红之后,反映居然和官家赵祯一样,先一阵惊喜,然后就是沉色皱眉,品味一阵后,神色回复平静,将这张宣纸交给身边的宰相李迪。
宣纸从李迪的手中往下传,先后看过宣纸之后的重臣们,神情和先前看的官家赵祯以及孟王赵元俨都相差不多,先喜后怒,然后平静无波。
“你们怎么看?”官家赵祯端坐龙椅之上,威严的对着殿下几位大臣问道。
殿下的七位朝廷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当出头鸟,都不想第一个回答官家赵祯的问题,一个个扭扭捏捏的拖延起来。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再看看这个再说吧?”官家赵祯看到下面的大臣都不愿意发表意见,早有准备的赵祯,将手中的《明道谏官家书》也让阎文应传了下去。
当赵磊的《明道谏官家书》在七位朝廷重臣的手中传阅一遍,七位大臣有喜有忧,反映各不相同。
李迪和吕夷简都在后悔外加忧虑,他们都曾经在赵磊罢官的事情中,将他狠狠的得罪一番,如今看他的这份万言书,知道官家既有可能从新启用他,改革朝廷的弊制。
这个赵磊,怎么时间选的这么好,趁着三边兵变,户部缺银,百官反对茶盐现钱触怒官家的时候上这份万言书,如果这个时候反对,既有可能连官家都得罪了,李迪和吕夷简可不像那些抱成团反对茶盐现钱法的朝廷官员,他们一个刚来汴京不久,一个和朝廷百官不穆,如果出了事情,恐怕除了落井下石的,不会有雪中送炭的,所以官家从新启用赵磊的事情,他们绝对不能反对,但是让赵磊崛起,就一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进退两难,何必当初呢!李迪和吕夷简心中懊悔的想到。
而宋绶和枢密院的两位枢密使,却对赵磊持欢迎态度,毕竟赵磊这份万言书,是支持改革的,宋绶改盐茶钞引为盐茶现钱,本身就是改革,加上改革如果成功,就能化解户部缺银的危机,让户部拨下积欠军方的饷银,所以王曙和王德用,欢迎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反对呢!
而孟王和蔡齐,则属于中立派,孟王上次支持李迪和吕夷简将赵磊罢官,只不过是认为赵磊在太医局有些屈才,如果让他继续干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太医局跳到更宽阔的舞台,所以对现在赵磊写出万言书十分赞赏,不过赞赏归赞赏,孟王却不愿赵磊这个时候入官场,这个时候实在太敏感了,谁知道赵磊的到来,会引发什么样子的后果,但赵元俨又不愿阻挡,所以只能束手中立了。
蔡齐中立的理由更加简单,因为他和赵磊无仇无怨,也没有关系,所以不愿参合到两位宰相和一位参知政事还有两位枢密使的斗争中去,保持中立,恐怕是最好的办法。
“你们现在怎么看?”官家赵祯依然淡淡的说道,但是话语中,却充满让人不能拒绝的威仪,沉迷多时的赵祯,在大宋面对困难的时候,终于惊醒,开始展现他身为大宋皇帝威严的一面,为大宋渡过难关开始肩负掌舵人的责任。
看着赵祯前后的变化,朝廷七位重臣感触颇深,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是感触的时候。
参知政事宋绶,第一个出列朗声说道:“启禀官家!赵磊这篇万言书,字字珠玑,条条明理,文中充满对大宋的忠诚以及对大宋朝廷的无奈,更清楚写出改革这些弊制的办法,微臣以为,现在朝廷户部无银,三边兵变,正是从启赵磊,助官家重整江山的大好机会。”
宋绶一句话,直接将赵磊最后词中一句漏洞给堵住,让人无法再抓会‘收拾了山河’这句话做文章,不愧是状元出身,果然机智啊!
“好!宋爱卿的话,颇合朕意,两位宰相大人的意思呢?”赵祯先夸奖宋绶一句,然后转头对李迪和吕夷简问道。
都颇合朕意了,谁还敢和皇帝唱反调,纵使李迪和吕夷简万般不想让赵磊从启官场,但是却不能明着反驳,吕夷简虽然放弃了,可是李迪却想尽最后的努力。
“启禀官家!宋大人说得不错,赵三绝的这篇万言书,确实很不错,但是官家不要忘了,他在万言书的最后,可是写了一首词,将先皇最得意的澶渊之盟,贬成耻辱,如此辱及先皇的人,就算有才,官家岂能录用啊!”李迪小心翼翼的谨慎说道。
李迪的一番话,让官家赵祯心中十分不痛快,开始有些后悔将眼前这个老人从外边调回来当宰相,心说如果没有他,启用赵磊恐怕已经水到渠成了。
李迪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一番话,居然让官家赵祯下了踢走他的决心,正因为今天这番话,使得他日后和吕夷简的政治斗争中,官家偏向吕党,将李迪辛苦经营起来的局势全部瓦解,最后黯然离开汴京。
李迪恭敬上奏,丝毫没有看到官家赵祯眼中的神色。
但是李迪身边的吕夷简,却将官家赵祯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心中幸灾乐祸的同时,也暗自忧虑,赵磊的官家的心中越重要,对他的影响就越大,看来要想消除这种影响,就只能和赵磊和解了。
“皇叔!你怎么看呢?”赵祯看了一眼李迪,转头对孟王赵元俨问道。
“官家!微臣只想知道,先帝真的觉得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澶渊之盟吗?”孟王赵元俨没有正面回答赵祯的话,只是低声谨慎的问道。
李迪这时心中一震,终于发现他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澶渊之盟纵然是真宗一生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同时也很非常得意,但是这件事情却是真宗和大宋朝廷心中永远的痛,毕竟跟人签下城下之盟,而且每年贡岁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这种事情,怎么听都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真宗一生都在得意这件事情,认为澶渊之盟让大宋百姓有了百年安乐,但是大宋朝廷上下,谁都知道,大宋和辽国的盟约,是建立在怎么样一种耻辱之上,只不过碍着真宗的面子,没人敢明说而已。
李迪心中震动,其他人心中也在震动,孟王这番话如果出自别人之口,恐怕就会惹来祸端,但是出自真宗的宗室兄弟孟王之口,却开始让人反思起来。
澶渊之盟!耻辱或是荣耀!就是官家赵祯的心中,也是波涛汹涌,犹豫不决。
如果认为澶渊之盟是荣耀,无疑替真宗遮羞,但是每年那么多的岁币,怎么都不能让人荣耀的起来;但是如果认为澶渊之盟是耻辱,虽然是事实,可是事情更严重,官家赵祯要跟先帝唱反调,无疑是不孝,恐怕会惹来朝廷非议。
“启禀官家!微臣以为,官家可以摘去赵磊这首词!”蔡齐这时看到官家赵祯阴晴不定的年轻威仪的俊脸,出列为他拿主意说道。
这个主意不错!刚才怎么没有想到呢?没有这首词,就没有任何问题,澶渊之盟是耻辱还是荣耀,就留给后世评说吧!无视这个问题,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赵祯听到蔡齐的主意,马上解开心中心结,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
“这首词就去掉吧!朕希望诸位都没有见过这首词!”赵祯看着殿下几位大臣,威严的说道。
“诺!”朝廷七位大臣朗声应答说道。
(国庆快乐!大漠这里祝大大们出行愉快,万事顺利!)
大宋神医 第十一章 赵怀古的报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宋神医 !
紫宸殿中,官家赵祯突然想到赵磊还背负一件命案,想起几位大臣为赵磊鸣冤的事情,越觉的可疑。
“既然诸位都觉得赵三绝的计划可行,那么朕明天就宣他进殿,让他仔细说说他的想法,另外,朕现在觉得赵三绝恐怕不是会开错药方的鲁莽之人,看来汴京留守郑大人的死,需要重新审查才行。”赵祯淡然的说道。
赵祯说完看着七位重臣都没有意见,马上接着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阎文应!”
“奴婢在!”阎文应心中忐忑的低声说道,赵磊如果翻身,恐怕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这个阉人也开始后悔,后悔当天为什么那么对待赵磊。
“传朕旨意,命兵部员外郎王素,连夜彻查汴京留守郑大人一案!”赵祯对阎文应吩咐说道。
赵怀古一直在大殿的角落里站着,这种场合,他一个太医局的局令,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利,但是听到这里,他心中焦急如焚,刚走出角落,想说话,就被眼尖的孟王赵元俨看到。
“官家!太医局令赵大人,深夜进宫,恐怕难以出去,不如今晚让他留在皇城吧!”赵元俨知道赵怀古在命案中扮演的角色,马上决定再帮赵磊一把,出列对赵祯说道。
“准!夜了,都退下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赵祯说完,打个呵欠离开龙椅。
愚蠢的老东西!居然落井下石到适得其反,如今报应来了,毒杀朝廷命官,你准备抄家处斩吧!出去宣旨的阎文应,也知道命案里面的猫腻,看着呆呆站在殿中的赵怀古,心中怒骂说道。
朝廷七位重臣,幸灾乐祸的看了赵怀古一眼,纷纷离去,紫宸殿之中,只留下赵怀古一人,孤孤单单的站在那里,呆若木鸡,万念俱灰。
………………………………
王素很快接到阎文应的圣旨,准备夜审汴京留守郑大人的命案。
赵祯命王素审案,可是深思熟虑的,王素是谁,赵磊的师兄,可以说是汴京和赵磊走得最近的人,让他审案,别说赵磊是冤枉的,就是真干了,恐怕也会变成冤枉的,然后找出替死鬼来,官家赵祯这番打算,对赵磊算是仁至义尽了。
王素接到圣旨之后,机智的他那里能不明白官家的意思,激动之余,也为赵磊在赵祯心中的位置而震惊。
王素接到圣旨之后,马上雷厉风行的开始彻查汴京留守郑大人的命案。
刑部在上次查案的时候,对案犯赵磊不但不能审,就是连问都没有问,对太医局的其他人,也都没有下重手,不过凭各种表面证据就草草结案了,而御使台的包拯和赵抃等人,根本没有参与查案,他们不过是御使,不是刑部官员,只能凭刑部送过来公文行使参奏弹劾的权利,所以才有包拯和赵抃等人弹劾赵磊的事情发生。
而这次王素查案,可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他直接拿着赵祯的圣旨,带着刑部一干官员和衙役,将太医局上上下下几百号人还有汴京留守郑大人的家人,全部抓了起来,然后圈定几个目标,开始严刑拷打,甚至请来大理寺几位刑讯高手,帮他们彻查这件案子。
满清十大酷刑非常残酷,但是北宋刑讯高手的手段,也丝毫不逊,什么拔皮抽筋点天灯,老虎板凳辣椒水,这些手段,估计那个朝代的刑讯高手都熟悉的跟自家院落一样。
在大理寺刑讯高手的协助下,那些被王素圈定的,和赵怀古走得很近的太医局杂役,很快受不了严刑逼供,将知道的事情全部讲了出来。
刑部衙门中,王素看着手中那些太医局杂役供出的一切,心中万分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赵怀古竟然不只为了陷害赵磊而害死汴京留守郑大人,还因为收受贿赂,在给朝廷百官的药中做了手脚,毒害很多朝廷的官员,其中最严重的,莫过受到刘太后的指使,毒杀鱼头参政鲁宗道的案件了。
“操!这老家伙的心也太黑了,居然收钱做下如此多的坏事,简直不可饶恕啊!”一位参与严刑逼供的大理寺狱卒,看到赵怀古犯下的滔天罪行,大声的愤恨说道。
“一位从二品参政,两位三品大学士,两位五品官员,还有九位六品以下官员,再加上汴京留守郑大人,罪恶滔天啊!”刑部负责帮助王素查案的官员,看着手中赵怀古的累累罪行,感叹说道。
赵怀古!你的报应终于到了,十几位朝廷命官啊!足够杀你八次了,如果官家知道这些事情,定然不会放过你,恐怕连你的家人都会被连累,而且那些收买你的人,恐怕也会倒霉吧!王素心中冷笑想到。
看着手中的厚厚的证据,王素先吩咐身边心腹给赵磊送去好消息,然后连夜进宫,准备将这些证据交给官家赵祯,可以想想,这些证据一旦送到官家赵祯的手中,大宋朝廷,又将面临一次大的震荡。
就在王素刚刚到达皇城禁中,准备求见官家赵祯的时候,被孟王赵元俨一句话而软禁在皇城的赵怀古,迎来一个很特殊的客人。
“赵大人!”一个身材高大而健壮的黑衣蒙面人,突然出现在赵怀古休息的地方,对正看着灯火发呆的赵怀古低声说道。
赵怀古一惊,转头看着黑衣蒙面人,惊讶问道:“你是谁?”
“王素严刑逼供赵大人的那些心腹,他们撑不住将所有的事情都招供,王素正赶往禁中,赵大人这次在劫难逃了。”黑衣蒙面人低声淡然说道。
“怎么可能?”赵怀古一脸灰白,万念俱灰的说道。
“赵大人应该知道,你做下的那些事情,足够官家灭你满门了。”黑衣蒙面人继续低沉冷厉说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赵怀古有气无力的对黑衣蒙面人问道。
“我是谁并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你没有退路了,死亡已经逼近,没有人可以再救你,不过你的家人是无辜的,如果你合作,我答应你会全力周旋,保证你家人的安全。”黑衣蒙面人对赵怀古说道。
家人!赵怀古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孙子,想到他们,赵怀古不禁开始后悔当初鬼迷心窍,为了保住权位、聚敛钱财而犯下的那些罪行。
“我怎么能相信你?”赵怀古也低沉的问道。
“你没有别的选择,无论如何也是一死,为什么不选择相信我一次,要知道官家仁厚,你死后也有可能不会牵连你的家人,不过你这些年聚敛的钱财,估计没有希望了,你的家人,恐怕在汴京也呆不下去了。”黑衣蒙面人淡然的说道。
“我希望我的家人能安然无恙,安全离开汴京,就算远走辽国、西夏,也不要落在那些人的手中。”赵怀古知道这些年干下的事情,让他结下太多仇人,这些仇人没有一个是良善之辈,仅是鱼头参政鲁宗道,就有无数的族人和弟子,这些人是不会放过赵怀古的家人的,所以赵怀古只能要求黑衣蒙面人将他的家人送到远离大宋的安全地方。
“我答应你!”黑衣蒙面人沉吟一番,答应了下来。
赵怀古看到黑衣蒙面人沉吟后才答应,放下心来,对他问道:“你要我什么合作?”
听到赵怀古的话,黑衣蒙面人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交给赵怀古说道:“这里面是鹤顶红,见血封喉,你应该明白什么意思吧?”
赵怀古听到黑衣蒙面人的话,凄惨一笑,悔恨说道:“鹤顶红,早已经想到,你是他们派来的吧!怕官家知道他们那些人,居然收买我毒死他们的政敌。”
“废话少说,时间不多了,你上路吧!”黑衣蒙面人不耐烦的说道。
“天理昭昭,报应啊!”赵怀古想着这些年做下的那些事情,想起那一条条死在他手上的人命,再想想现在的下场,不禁凄惨的感叹说道,说完,将手中鹤顶红一饮而尽。
看着赵怀古喝下鹤顶红,黑衣蒙面人收回瓶子,摇头看了赵怀古一眼,悄然离开。
………………………………
连续两天的勤苦工作,赵祯今晚的睡眠格外香甜,但是却依然被王素打断了。
本来睡梦中被打搅的赵祯就非常的不爽了,看到王素呈上来的赵怀古毒害朝廷命官的证据,马上怒不可遏,下令内侍将赵怀古马上压过来。
“启禀官家,大事不好,赵怀古服毒自尽了。”去传旨的内侍,得到赵怀古自尽的消息,匆匆忙忙的跑回来,对官家赵祯回禀说道。
“什么?这个时候服毒自尽?”赵祯心中一惊,马上想到赵怀古服毒自尽的后果,那些收买赵怀古下毒的人,就会逍遥法外了。
死了也好,反正只是为赵磊洗刷冤屈,至于那些人,只不过是意外的收获,没有什么关系。王素才不管赵怀古的死活,他在意只是能不能让赵磊重返官场。
“混蛋!居然想一死推脱罪责,朕不会放过他,来人,将赵怀古一家给朕抄了。”官家赵祯气急败坏的愤怒说道。
随着内侍受命宣旨,旁边的王素知道,赵怀古的报应,终于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