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高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俊采星驰
赵星驰想要进军娱乐圈,他希望参照的标准就是琼瑶。
当然,等他到了一定的高度,所有人都以仰视的目光看着他的时候,他就得换一种方式了。
赵星驰依然有榜样可以参照,那就是金庸金大侠。
别看金庸金大侠对于娱乐圈没啥影响力,也没见他指挥谁、指定谁,但只要他开了金口,就没谁敢拒绝。赵星驰以前不明白金庸老爷子的心态,但后来他明白了,金庸老爷子这是超然物外,坐看风云,但是谁都得在他这尊佛下面。当然,也不排除金庸老爷子真的没那个心思,不过赵星驰决定忽视。
群演的一天结束了。
和其它衡漂一起离开剧组的时候,赵星驰也没见有某个大人物跑过来和他聊天,或者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兄弟,我看好你”,这不禁让赵星驰有了一点小遗憾。
之后,两人没再去其它的剧组,直接就回了酒店,然后开车驶离衡店,打道回昌南市。
出来也有段日子了,两人思家心切。
在家呆久了,猛地跑出来,总是会非常的思念家中。
既不是思念父母,也不是思念家里温暖的被窝,同样不是思念那一口可口的饭菜;但是,当所有这一切综合起来之后,这股思念无与伦比。
回昌南市之前,两人去了一趟州杭,在那里,严敏俊又要替赵星驰召开一场签售会。
双方见面之后,严敏俊说了几句恭喜,然后笑着赞叹道:“阿星,《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集的成绩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火爆啊,这才两天不到,已经狂卖了十万册!了不得!了不得,照这样看,等七集全部出完,破千万册的销量那都是指日可待!”
“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同喜同喜!”赵星驰笑道,虽然这只不过是地球上《明朝那些事儿》成绩的翻版而已,但他此刻的心情也颇为高兴。
“谢谢!”千言万语,严敏俊原本打好的腹稿,此刻都化为了郑重其事的道谢声。他拍着赵星驰的肩膀说道:“算起来,这一次我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真的多谢了。”
别看严敏俊这个时候镇定自若,但是当他知道《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集两天的销售量已经突破十万册的时候,他整个人立即笑得合不拢嘴。实际上,他只是比较看总学术性较强的《品三国》,所以答应为《明朝那些事儿》再版,为了这事他甚至都得罪了西江财大出版社,导致他在西江省内的工作极不好做,没想到居然白捡了这样一个大便宜。
第一集、第二集,每一集都卖出了过百万册。
现在第三集刚刚上市,立即就收获了两天十万册的佳绩。
如此总总,《明朝那些事儿》简直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亲,而作为发掘这本书的人,严敏俊几乎可以想象得到自己在领导心里面的印象分数在直线上升。
可以说,严敏俊以后如果想要竞选四联出版社的社长宝座,今天的这份成绩无疑可以作为他的有力筹码之一。
赵星驰只是笑了笑,然后就问起了今天的签售会:“真的要在这次的签售会上公布?这样做,可是和百花文艺出版社对着干啊,严社长你难道不怕……”
“不怕!”严敏俊不等他问完,直接打断道:“而且我还巴不得这事闹的不够大,因为这事我已经征得了社长的同意,所以你不需要担心。而且,你知不知道社长他还对我说了一句什么话?”
说到这,严敏俊突然神秘的笑了起来,卖起了关子。
赵星驰颇为无语,但还是照顾严敏俊的脸面,所以顺着他的话好奇的问道:“是什么话?”
严敏俊何等样人,怎么会看不出来赵星驰的敷衍,所以卖关子的性质立即就没了,悻悻的回答道:“我们社长对我说,别人打了我们左脸,难道我们还要把右脸凑过去让他们打?这也太犯贱了!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狠狠的回敬他们两个耳光,一左一右,把他们彻底给打蒙、打倒!”
赵星驰不由得哈哈大笑,气都喘不过来了,连连说道:“说得好,说得太对了,就是要这样硬气!”
四联出版社社长的这句话意思很明显,有人在背地里搞小动作对付四联出版社。再联想一下前后,这话明显指的是近期有关书迷斗殴这件事的后续媒体报道。如果不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公关了这些媒体,他们会那么好心的撇开欧阳伟正的嫌疑不提,反而去关注狗屁的什么追星要理智?
追星要理智,这是老掉牙的新闻了。
很明显,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公关手段了得。
而对于四联出版社来说,百花文艺出版社如此作为,这根本就是在打他们的练,也难怪四联出版社的社长放出那样一句话来。
两人说说笑笑正聊着,忙着安排一切的钱敏丽快步走了过来,朝他们点了点头,说道:“已经安排好了,可以出去了。”
赵星驰和严敏俊相视一笑,并肩走了出去。
钱敏丽跟在两人身后,脸上止不住的小兴奋。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赵星驰虽然远远不够游刃有余,但已经能够镇定自若了。
赵星驰和严敏俊一前一后的走上前台,两人都拿着一个话筒。
严敏俊环顾了一下现场蜂拥前来的书迷和记者,笑着说道:“今天,赵先生除了为各位到场的书迷朋友们签名之外,另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现在,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赵星驰先生讲话。”
台上,赵星驰摆着一张笑脸一动不动,心下却立即吐槽道:“我擦,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以为我是谁啊?”
台下,不仅到场的记者怔了一下,前来参加签售会的书迷也怔了一下。
好在华夏的国人基本上都是在文山会海中走出来的,并且活到老,开会到老,所以热烈掌声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困难,所以台下很快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铺天盖地,阵势还真像极了一个大领导在会场上做报告。
这一下,轮到赵星驰怔住了。
好不容易等掌声停了,赵星驰咳嗽两声,开口就来了一句:“说心里话,听到你们鼓掌,我心里毛毛的,因为我觉得我应该不是领导啊?”
台下立即就是一阵爆笑。
赵星驰也笑了起来,然后大声说道:“今天,在这里,我……”





华娱高手 第七十四章 射雕英雄传(上)
..欧阳奋强是南湖省人,《州杭报》的在编记者,这一次听说文化界的当红炸子鸡“金古传奇”赵星驰将在州杭市举办一次签售会,并且宣布有重要事情要公布,所以心里虽然不觉得这有多少的新闻采访价值,但也开着车跑来了现场。
欧阳奋强和欧阳伟正虽然不是同一个城市的老乡,但怎么说也是同一个省的人,而且两人同姓欧阳,五百年前保不准是一家,所以对于欧阳伟正和赵星驰之间的纠葛,他心理面的天平是倾向于欧阳伟正的。
除此之外,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公关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和《州杭报》的上层领导沟通好了,所以上层领导已经下了命令,除非证据确凿,否则就不要关注这件事了,多报道报道欧阳伟正的成绩和赵星驰两人的成绩就好了。
欧阳奋强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这是摆明了要帮欧阳伟正遮场面。
如此一来,心里的作用加上外力的作用,欧阳奋强和干脆的看赵星驰不顺眼了起来。
这一次跑过来采访赵星驰,欧阳奋强并没有打定注意要搞一下赵星驰,但心里面的恶趣味却有增无减。
在华夏范围来说,《州杭报》并不算特大的报纸,销量也就排在全国百强以内,五十名以外。
饶是如此,作为《州杭报》的在编记者,现在又是在州杭,占据本地优势,欧阳奋强也不是谁都敢轻易得罪的。
所以,《州杭报》作为主动偏帮欧阳伟正的报纸,被四联出版社记下了黑名单,但当欧阳奋强持着记者证跑过来的时候,四联出版社还是不敢拒绝,不情不愿的应允了欧阳分强的采访要求。
见到赵星驰出来,走上台前,欧阳奋强带有偏见的人也觉得赵星驰的确有型,说不上帅,但至少比欧阳伟正精神多了。
“有重要的消息要宣布?神神秘秘的,跟做贼似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这里搞传销呢。”欧阳奋强心下却有些不屑的想到。
……
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忠实读者,郭靖和黄芙小两口很快便随着《明朝那些事儿》火遍全国、火遍互联网的潮流,渐渐的从路人甲变成了“金古传奇”,也即赵星驰的粉丝,而且忠诚度每天都在迅猛提升。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集刚一上市,郭靖和黄芙小两口就跑到书店里面去买了一本正版回去,一个是支持偶像赵星驰的写作,一个是自己要先睹为快。
也就在这个时候,黄芙每天坚持都买一包的“哈哈瓜子”里面突然蹦出来一个超级大奖:州杭三日游!
“哈哈瓜子”是华夏内地葵瓜子品牌的第一位,每年的销售额高达十个多亿,同时也是炒货品牌的第一名。炒货,也即那些爆炒、干炒的坚果类、瓜子类零食。在大型的超市、各类大卖场、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连锁超市和便利店、杂货店、甚至是高速公路旁边加油站里面的便利超市,哈哈瓜子的身影无处不在。
起先,哈哈瓜子也是默默无名的,直到它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然后开始往品牌塑造方面靠拢,于是开始在电视上大做广告,它的大名才为人们所熟知。
而更令所有华夏内地人为之惊叹的是,哈哈瓜子为了造势,居然做了一个有奖广告,说有的一包装的哈哈瓜子里面可能存在某些奖励,或是再来一包、或是山地自行车、或是笔记本电脑,然后超级大奖的华夏内地三日游。
黄芙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抓几把瓜子来吃,为这事,郭靖没少说她。
理由很简单,哈哈瓜子一包就要四块,但是如果用这四块钱去购买零散卖的没牌子的瓜子,至少可以有一手袋,将近八两到一斤;但一包哈哈瓜子才多少分量?顶天了也就二到三两。太不划算了!
不过黄芙却没听他的,反而振振有词的说道:“有牌子的瓜子吃了安全,谁知道那些零散卖的瓜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再说,吃哈哈瓜子说不定我们还能中奖了,我平时不也经常中那个再来一包吗?”
郭靖彻底无语了,从此不再和黄芙争论这个问题。
直到现在,当黄芙从一包哈哈瓜子中拿出了那个特等大奖的小圆牌,他们获得了州杭三日游的超级大奖!
黄芙立即就有农奴翻身把歌唱的感觉,让你郭靖小子经常鄙视我。
两人也是兴冲冲的请了假,然后跑到州杭这边来旅游来了。
上有天堂,下有州杭。
自从人们随口唱出了这句对比句之后,来州杭旅游,很快便风靡整个华夏,郭靖和黄芙也不例外,所以自然不会白白的错过这次中大奖的机会。
飞机票报销,旅店的住宿费报销,虽然还需要生活花销和其它一些开销,但郭靖和黄芙还是义无返顾的来到了州杭。
在州杭游玩了两天,两人正当打算明天再玩一天,然后就回去的时候,一上网,居然发现赵星驰要在州杭举办一次签售会,并且还有重大事情要宣布。两人立即好奇了起来,并且在这天的一大早就起来了,然后也不去游玩了,坐车就来到了签售会的现场。
说实际的,两人是赵星驰的粉丝,但是却连赵星驰的相貌都不太清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所以这一次,不容错过。
“靖哥哥,你说这一次赵星驰会宣布什么重大消息啊?会不会是新书要发布了?”排着队,看着台上谈笑自若的赵星驰,黄芙极是好奇的问郭靖道。
郭靖摇了摇头,疑惑道:“我也不知道啊,不过应该不会是新书发布会,听说《明朝那些事儿》总共有七集呢,现在才第三集,还有四集没有出版,他哪里有时间写另外的书?”
黄芙却是不信:“这有什么不可能的?说不定《明朝那些事儿》他一早就写好了,现在只不过是出版社来不及刊印罢了。”
郭靖怔了一下,然后点头笑道:“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不过,管那么多干嘛,我们今天只要拿到了他的签名就算没有白来。”
“说的也是。”黄芙赞同的点了点头,但很快就好奇的笑问道:“对了,靖哥哥,那天晚上那个奇怪的人给你发的站内信你还记得吗?说不定那个给你发站内信的人就是赵星驰哦……”
说到最后,黄芙拖长了声音,用一种促狭的眼神看着郭靖。
郭靖老脸微红,干咳了一声,很快就说道:“这怎么可能?”




华娱高手 第七十五章 射雕英雄传(中)
..《参考报》是华夏内地销量第一、世界第五的报纸,由兴华通讯社主办,每日的发行量超过三百五十多万份!
除此之外,《参考报》还是华夏内地仅有的两个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每日精选世界各地最新消息、评论,全方位、多视角的报道国际国内新闻,是国内人士直接国外消息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毫无疑问,拥有如此牛叉背景和牛叉实力的《参考报》,在华夏内地的影响力无疑是不可估量的。
与此同时,身在《参考报》内的众多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些在编的记者们,他们所拥有的实力、自信、乃至于傲气,都是冠绝全国其它报社的记者。
就譬如这一次,当赵星驰透过四联出版社向外界宣布,他即将在州杭的签售会上宣布一个重大消息之后,身在州杭的许许多多的各大报纸的记者们,纷纷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签售会现场等候,但是《参考报》的记者们,却一个都没来。
严敏俊告知赵星驰,四联出版社给《参考报》发送了邀请函,但是《参考报》一直没有答复他们,显然是不把赵星驰放在眼里。
赵星驰那是相当愤怒,但也不能把《参考报》怎么样,而且以《参考报》的实力,也的确有资格无视他。
赵星驰并不知道的是,《参考报》在收到邀请函之后,并不是故意无视他的,而是因为《参考报》在州杭地区并没有记者。
实际上,《参考报》在收到四联出版社发给他们的邀请函后,第一时间就决定了派一名记者赶过来,而这个记者,却因为路上耽搁了半天,所以一直等到签售会正常召开了,他们的记者还在路上火急火燎的赶路。
《参考报》派过来采访的记者名叫夏青青,女,二十四岁,江浙省人。
夏青青不是一个美女,或者应该说她不是一个外貌美女,因为她的外貌只是一般般,比上不足但是比下有余,没有男人会觉得她的相貌是个美女。不过,21岁就从江浙大学毕业的她,每个人在多看她几眼之后,都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
没错,夏青青不是外貌美女,但她却是气质型美女!
气质型美女不惊艳,但那张脸蛋,那双眼睛的神采,却让人越看越觉得别有味道,甚至品味出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外貌非常的耐看。
夏青青开着一辆低调的大众车在路上疾驰,轻咬着嘴唇,眉头紧皱,显然心情很不爽。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年轻男子,名叫陆我师,是一名刚从江浙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算起来还是夏青青的学弟。陆我师目前在《参考报》里面实习,跟在夏青青后面打下手,跑腿、打杂兼助理,有时候还得扛着摄像机拍摄。
“青青姐,这次我们的到底要去采访谁啊?这么赶着去,来人有那么大牌?是哪路高官啊?”陆我师很是费解夏青青的举动,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夏青青紧皱眉头一直沉思,而且开车还开那么快。
夏青青明显怔了一下,居然半响没有说话。
好不容易等她清醒了过来,但是随后就来上一句:“哦哦……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咳咳……”陆我师无语,被呛得咳嗽连连。
好一会,陆我师才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夏青青总算是听清楚了,回答的语气却非常不爽,嗤笑一声后说道:“切,什么大牌啊,只不过是一个刚出头的小作家而已。”
“一个刚出头的小作家?不会吧,我们《参考报》连这样的消息也要报道啊?这不符合我们报纸向来的传统啊!”陆我师惊愕的问道。
陆我师虽然进入《参考报》没多久,但对于《参考报》的规则却熟得很。在他的印象中,《参考报》报道的新闻不是国内国际要闻,就应该是专家的评论、某某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某项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等等,因为《参考报》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党政机关的干部和领导、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对时政要闻比较关注的专家学者们。
别说刚出头的小作家了,就算是大师级别的作家,除非特殊情况和真的影响力特大,否则都是不可能登上《参考报》的。
夏青青却冷笑一声道:“亏你的名字还是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想到却是一个榆木脑袋。你难道不知道,这个作家之所以会出头,完全是因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成效么?”
陆我师呆愣了片刻,然后一拍脑袋,苦笑道:“还是青青姐你看得深远。”
夏青青轻哼一声,脸色淡然。
陆我师随后问道:“对了,青青姐,这个刚出头的小作家是谁啊?我认不不认识?”
夏青青沉吟了一会,然后道:“你应该认识的,他就是最近正当红的历史小说作家金古传奇,本名赵星驰,西江省昌南市人。”
“原来是他呀!”陆我师恍然叫道。
“当然是他,我们《参考报》刚好也是西江省内的报纸。”夏青青没头没尾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咳咳咳……”陆我师再次被呛到了。
夏青青满肚子的怨气,就算是一个榆木脑袋,这个时候也应该明白了。原来夏青青烦恼和不爽的真正原因是这个,是看不惯有人因为老乡关系,所以特别选取赵星驰做为此次报道的主角。
十五分钟之后,一路沉默的两人终于赶到了签售会的现场。
令两人松了口气的是,赵星驰虽然已经站在了台上,并且正在说话,但应该还没有公布那个所谓的重大消息,所以他们来得并不晚。
和现场工作人员交涉一番后,夏青青领着陆我师匆忙的走进了记者群里的两个空荡位置,是四联出版社一早替《参考报》派到现场的记者准备好的。
而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数百书迷、一二十位记者,都在翘首以盼他即将公布的重大消息,赵星驰在感到满是成就感的同时,他也不自禁的感到了一股冷意,是寂寞的冷意,冷到心理面的孤寂。
“高处不胜寒啊!”赵星驰心下想道。
赵星驰深吸了几口气,缓缓压下心中的这股异样情绪,酝酿了一下感觉,开始组织语言宣布道:“……我要宣布的重大消息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即将在下个月的5月1号联合四联出版社推出我个人的第二本小说《射雕英雄传》,那是一本武侠小说。我不敢保证《射雕英雄传》能够成为流芳百世的名著,但我有信心,那会是一本绝大多数武侠迷都喜爱的武侠小说。因为我不像某些耍阴谋诡计的人,那些人实力不行,所以他们得靠着糊弄、靠着瞎编乱造来欺骗读者。我不同,因为我是用了心的!”




华娱高手 第七十七章 质疑与应对
..
挤身在人群中的郭靖和黄芙,一听到赵星驰的这段讲话,当场就懵了。
等到现场一片哗然,大量的议论声导致现场变得嗡嗡嗡的时候,郭靖和黄芙这才清醒了过来,相视一眼,两人都是苦笑连连。
金古传奇、赵星驰、赵大作家、赵大侠……,你这是要闹哪样啊?
两人虽然是《明朝那些事儿》的铁杆粉丝,更是在“明吧”活跃的两个小吧主,爱屋及乌之下也开始对赵星驰抱有很大的好感,算是赵星驰的半个铁杆书迷;但是,对于赵星驰的这个决定,两人除了挠头,剩下的就是不看好。
质疑倒不至于,赵星驰能不能写好武侠小说,他们两个其实并不在意的。
两人只是单纯的不看好赵星驰写的武侠小说罢了,严重怀疑赵星驰写的武侠小说能看吗?
知易行难。
一个疯狂的武侠小说迷,虽然一眼就能看看出一本新鲜出炉的武侠小说到底好不好看,对于各大名家的武侠小说是信手拈来,对于武侠小说的情节更是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还能够给武侠作家们一些专业性的建议。一些老书迷的专业程度,就连那些武侠名家们都自叹弗如。但是,知易行难,让他们挑刺他们可以,让他们写就难了。
绝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明明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用语言组织起来,然后转化成文字,他们往往就会写成另外一个样子,甚至南辕北辙。
赵星驰虽然是一个历史小说作家,但也一样,因为历史小说毕竟和武侠小说有着很大差别的。
“这不是胡闹吗?”黄芙立即气愤的说道:“赵星驰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历史小说不写,写什么武侠小说?真是无语了。”
“谁说不是呢?”旁边立即就有人接口附和道。
跟着,又有一人插话说道:“我看呐,赵星驰这是自信心膨胀,开始自大了起来。不过也是,第一本小说就红成那样,每一集都卖百万册,前不久上市的第三集两天就卖出了十万册,心高气傲也是必然的。”
“我看不是!”第四个人加入了议论:“没听赵星驰最后那句话吗?他说他不像某些人只会耍阴谋诡计糊弄人。你们再联想一下上一次他在魔都文化广场的那次签售会?要我说,他这是在故意恶心欧阳伟正。不然的话,他写的武侠小说为什么也要取名英雄传?”
“什么呀,是《射雕英雄传》,前面还有射雕两个字。”有人立即没好气的回了这人一句。
“还不都一样吗?以为加了射雕这两个字就了不起了?”这人不忿道。
1...171819202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