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对于李元兴的称赞,候君集心中也用心思考了一下。
论智,李绩相当高明,候君集也是服气的。另外段志玄、李孝恭等人,自己却认为不相上下,所以这个前三的评价候君集认为是秦王殿下对自己的赏识,很客观的评价。
要说勇,这个怕是高赞了。
唐军之中,除了秦琼、程知节、尉迟恭之外,疯子多到数不清,轮不到自己。
李元兴接着说道:“再说第二个理由,老候你绝对不会妇人之仁。”
说到正题了,候君集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许多。李元兴又接着说道:“而这第三点,更是重中之重。老候与你本王样,唐、异,你分的极清。”
候君集点了点头,这一点绝对没有错。他最信服秦王的就是这对异邦的态度,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李元兴起身,去拉会客厅的窗帘,候君集赶忙起来帮手。
窗帘全部拉上之后,李元兴在一面墙壁上吊着绳子用力一拉,一块平整的白布落了下来。李元兴用小型投影仪将一副地图投在白布上。
神影术!
候君集听说过,这是头一次见。
李元兴手持一支光线笔,用红点指着相当于现代渤海湾的位置:“这里,这里,这里。有三大超级盐场,现在能用的,只有这里。”李元兴指的差不多就是现代莱州湾的位置,在大唐也叫莱州。
这莱州湾放在后世,是年前三百万吨盐的大盐场。
此时放在大唐,青州却是李氏皇族嫡系控制的地盘,作为支援点,再配合莱州。
无论是安全性,保密性,运输能力等都是极佳的。
“雪盐,有多大利不用本王去讲。本王只要一成养兵,二成给宫里,一成给太上皇养老,三成上交国库,二成是李氏皇族的利,这其中养兵养人户部不会再管,这还有一成。”李元兴不紧不慢的说着。
当听到还有一成的时候,候君集眼睛亮了。
他知道,这是一成肯定有他候君集的部分,这是他和他的部下的辛苦钱。
“本王答应,每年有回纥一百斤雪盐。这一块由你这里出,换回多少东西都是你的。而整个盐田的产出,半成由你支配。还有半成给叔宝,草原上探子的支出就从这半成出了,而靺鞨、室韦、契丹、高句丽的部分,从你这里过手。”
管钱,就等于是管人了。
候君集明白,这是给自己多一些盐,然后这四地的探子也要自己养活了。
说到现在,却还没有说任务呢。
李元兴却还没有提到任务,还在说盐,拿出一只竹筒放在候君集面前:“这就是雪盐。莱州盐田,二十亩,八百壮劳,一年一千三百担粗盐,精炼雪盐后也有一千担。李道宗能开出多少亩来,一年的产量就有多少!”
候君集一下就站了起来,真的想说,李道宗要是开不出万亩盐田,就应该罚。
李元兴笑着示意候君集坐下:“头一年百万担,三年之内过千万担。数量你不用担心,这是有军令状的,李道宗不敢怠慢。这里有更大的盐田,风平浪静,日照充足。可却不安稳,所以眼下不敢用,否则就是五千万担也不算多!”
候君集重重的点点头,李元兴指的第二位置,就在幽州以东的海边。
这里受到突厥、契丹等各族的sāo扰。
要说普通的粗盐这里也有些,可雪盐这样的东西自然不能放在这里。
候君集更是清楚,一但大唐的百姓吃上雪盐,特别是士族,有钱的商贾,庶族地主。谁还会再吃那苦涩的粗盐。
普通的粗盐,就是二文三文一斤。这是根据盐的质量而定的价,差的也有一文一斤的。
雪盐是精盐中的精盐,五文一斤不算贵。
一担百斤,就是五百文。五十万担就是二十五贯,去除中间各种费用,候君集至少能够到手二十万贯的军费,这是巨额的军费呀。
李元兴根据后世的了解,候君集贪财,贪财不是错,只要有分寸。
“这盐的钱,你一文都不要留。全部作为军费,本王同样会保你富贵的!”李元兴先敲打了一下候君集。
候君集立即起身:“某定听从殿下安排!”
“靺鞨会有三万骑兵给你助战,本王调一万战兵,一万辅兵给你,再加上你手上的三千骑兵。契丹人会降,他们能派出多少骑兵来,这就是你的本事了。每年,一次,秋一次,你可以随意攻击高句丽,所抢来的一切,都可以换成钱帛!”
“某懂了!”候君集长身一礼。
“靺鞨之地,是天下间最肥的土地。世家会去开荒,会去种田。他们自然会从你的防区经过,保证他们的安全,换取一定的钱帛。”
李元兴说一句,候君集就点了点头。
“记得三个原因。第一不要与高句丽硬拼,你的任务是消弱。抢东西,抢奴隶都是你的本事。战损要小,无论是咱们唐军,还是靺鞨或者契丹。任务是消弱!”
李元兴讲消弱说了两次,他不是怕候君集不遵守,而是在利益面前会不顾一切的向前突进,一但受到了巨大的损失,那到靺鞨与契丹的心态就会有变化,只有在顺风战的前提下,才会慢慢的磨合出一个外籍军团来。
候群集点了点头:“某明白,消弱。”
“第二,帮扶靺鞨,壮大可以对抗契丹。这样你在控制三族的问题上会轻松许多。帮助世家用最快的速度汉化靺鞨,你应该知道本王的理论,在一个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统,没有信仰的民族会如何?”
李元兴说完,候君集又站了起来:“某领命,靺鞨最多五年,就是我大唐一道!”
“很好,就是这个目标。只要三族问题处理好了,本王许你一个开国公!”
后世,候君集本身就是开国公,大概在贞观三年左右加封的,现在李元兴许下的完全就是空头支票。
不过一个开国公的许诺,依然让候君集非常的动心。
“最后一点就是,你要给本王练一支百战骑兵出来,无论是我唐军的,还是契丹、靺鞨的。五年时间,二十万军马。”
“领命!”
这样的命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候君集没二话就接受了。
“回家去看看,再去李尚书府上拜访。”李元兴这是要送客。
候君集起身行礼后离开了,他在接到调兵命令之后,真正是有些迷茫。现在大唐的兵权说是在兵部,不如说是在大唐秦王李元兴手中,如果不问个清楚,候君集怕是会不安心的。
特别是大唐与突厥的大决战,因为突生变故,所以他们五支骑兵等于是白跑了。
但功勋却还一样有。
眼下,只将他一支骑兵留下,候君集本就是一个多心的人,不能不问。
来到秦王庄,候君集知道了三个原则,一是保李道宗盐田,这就是钱路。二是消弱高句丽,为日后一举平了高句玉打基础,顺便训练骑兵。第三点,候君集的理解就是,不要有妇人之仁。
至于像,候君集认为这是针对大唐之外所有人。
你靺鞨臣服大唐,你的兵听话,你就是半个大唐人。反之,就不是。
候君集离开了,李靖那里他自然是要拜访的,那是大唐兵部尚书,李元兴对他的命令自然也要汇报一下,顺便听一听李靖的点评。
在贞观初年,候君集还是相当低调的,因为他知道他还没有与其他人叫板的实力。
李元兴坐在会客厅,捧着茶杯沉思着,心想着对候君集的安排还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将柴绍调到平州,本身就是对候君集的克制,让候君集不敢无法无天的乱来。
那么,谁才最合适坐镇青州呢!
是完全交给李道宗,还是另选一将。
李元兴考虑的是战略问题,现在他最关心的三个点,分别是凉州、丰州、平州。
这个平州就是后世běi精以东,靠近渤海的一个城市,大约在今河北卢龙县。是东压高句丽,北压契丹,西监幽州。
日后,可以说这里就是三族最重要的交易区。特别是来自高句丽的奴隶。
武曌其实早就到了,听到候君集来了便一直在外等着。
一直到候君集离开,她才独自进了会客厅,看着幕布上那还没有关的地图对李元兴说道:“史书记载,候君集此人贪心的厉害呀,而且野心巨大。”李元兴笑着向武曌招了招手:“还一点,候君集的能力非凡!”
大唐第一庄 第206节 秦王府家臣【六更之四】
“你在学曹操呀!”
“不!我没有那种魅力,所以我玩的是制约。候君集的军费卡在李道宗手上,而补给物资,还有商品的运输却卡在柴绍手中。然后,靺鞨与契丹臣服的是我大唐秦王府,不是他候君集!”李元兴的语气之中非常的坚决。
李元兴此时的内心,不仅坚决,而且信心十足。
“那,再加一项吧!”武曌在旁边说道:“还有秦琼的大唐帝国安全司。”
“好主意!”李元兴一想,这真正是一个好办法。
那里会有无数的密探,那么派一个密探的首领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人选问题可以咨询李常,或者直接让秦琼推荐都可以。
武曌有些吃力的爬上椅子,然后对李元兴说道:“我来找你,是说那个家臣的!”
“家臣这个词我听过,在倭岛战国时代,家臣是非常流行的。”
李元兴这个回答没有得到武曌的认同,武曌说道:“倭岛大半的东西都是跟大唐学习的。不要提他们,只说现在大唐的家臣!”
“好吧,我听你解释!”李元兴知道在历史的知识上,自己远远低于武曌。
“家臣最初是在秋之时,那个时候的诸侯、公卿家中的臣属,秋时,有些人的封地会很大,有几个县甚至更大。在战国时期,是家臣一个巅峰时期,而到了汉代,家臣却是越来越少!”
武曌的解释,李元兴听的很认真。
“严格来说,家臣与门客相比,流动性有保证,忠诚性有保证。但身份地位只是高于家奴,低于家中嫡亲。换句话说,老狼如果不给你当家臣,那么在将来的秦王妃面前,他的地位是近卫将军,再低也是朝廷的官员。”
李元兴听到这里有些动容:“难道成为家臣之后,谁就可以随便给老狼眼色看吗?”
武曌冷哼一声:“至少,你的王妃,你的儿女就可以!”
李元兴没有说话,武曌又补充了一句:“家臣的身份,低于客卿,平于食客,高于奴仆。我不相信,你会让老狼成为这样的家臣。”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是的,没有错!武曌说的完全正确。
“老狼在战场上,因为我脸上这么一点伤就要去拼命,要用血洗去心中耻辱的汉子。他三十岁还没有娶妻,一生都在军营当中了。这样的男人,如果仅仅只是比奴仆的身份高一份,我李元兴会惭愧到不敢面对他!”
“可是你答应了!”武曌反问了一句。
李元兴笑了:“家臣又如何?当他们是我李元兴的兄弟就行了。”
“你只有一个兄弟,是大唐皇帝!”武曌提醒了一句。
李元兴想了想又问道:“唐人质朴,越是普通人,越是质朴。给他们身份!”李元兴说完,在武曌的脑袋上摸了一下:“去忙你的事情吧,本王要求占据耀州的时候,炼钢这部分一个月能就正式投产。”
“好!”武曌跳下椅子,回头又看看李元兴:“武氏两兄弟,你当真任凭我处置!”
“不能杀!”李元兴提醒了一句。
武曌诡异的一笑,用手提着自己的裙角飞快的跑了出去。
李元兴轻轻的额头上点了几下,然后提笔写了两封信。最近一直没有时间好好练字,李元兴的字又退步了。
两封信,一封给秦琼,一封给李靖。就是说明这家臣之事,并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希望听一听这两人的意见。给秦琼,因为老狼曾经是跟着秦琼出生入死多年。给李靖,因为李靖是军方的灵魂人物,而且也是士族出身。
这两个人的意见,李元兴认为很重要。
写完信,李元兴拿着信出了会客厅:“二娃,派人送去长安。然后陪本王四处转转。”
“殿下,今天农庄大祭,要不去看看热闹!”白二娃提议到。
“大祭,又大祭!”李元兴惊呼一声,心说昨天大唐皇帝大祭,你们今天玩什么大祭。
白二娃有些尴尬:“殿下,这农户大祭与皇家的大祭不同,咱农户大祭祭的是这个!”说罢,白二娃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尴尬的脸都红了,李元兴哈哈大笑:“好,走看看。”
秦王农庄第一村,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田了,这个村子就是秦王农庄的核心区。在这里,不仅有秦王农庄的里正,十老,还有农庄各种管事的家。现在一万多户,自然是有一些管事人员的,而且长安县令还在这里买了两个小院。
一个小院自己家人住,另一个派驻了一个县衙农事师爷在这里。
所以秦王农庄一村周围,除了种子田。就是大库、敞院、大称、还有可以停百辆大车的空地。还有一个可有容纳五百头牛,五百只马的牛马棚。
另外还有排屋在建,就是县令都不知道这些是干什么用的。
里正有话,秦王殿下说了,明年开之前,这地方的用处不能外传。
县令不好再问了,师爷更是没有资格问,普通的衙役根本就不敢问。
李元兴还没有走近秦王农庄一村,就听到这里吵闹的声音,然后看到有一个人被高高吊起,就挂在那个巨称的杆上。
“殿下,殿下来了!”不知道是谁看到李元兴,高声大喊着。
李元兴被围着,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冲了过来。李元兴示意近卫军不用紧张,笑着迎了上去。
亲卫们也在观察着,秦王农庄几乎全是近卫军与工匠们的家人。
如果遇到有特别陌生的面孔他们就会出面挡下,那些熟悉的人却放到了李元兴面前。
“那吊的是什么?”李元兴指了指被倒吊在称杆上的人问道。
里正被推到前面,听到李元兴问话立即回答:“殿下,一个假道士,小骗子。拿了些药粉说保治百病,他连孙神仙就在秦王庄都不知道,还敢说什么自己的是仙药!”
哈哈哈!李元兴爽朗的笑着。
小道士被放了一下,一脸的稚气,看年龄最多不超过十五岁。
有懂医的亲卫检查了小道士那些药后,来到李元兴身旁:“殿下,是假道士,但不害人。只是一些寻常的补药,几包被称为神仙粉的,是催情药!”
一个年少的道士罢了,李元兴倒真不会太过为难他。
“带回庄里,先关起来!”李元兴此时也只能这样安排了。
不过,秦王庄眼下只有一个临时牢房,就是关赵言德的,而且此时武曌正在那里,而李常正被人抬着,准备好好修理一下赵言德,再训练一下让他知道如何当一个密探!
小道士被带走了,这件小事李元兴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没有害人,就不是死罪。
“今天,很热闹呀!”李元兴笑呵呵的问着。
“今个分粮。县上顺便来收粮税!”里正在一旁回答着,语气之中充满了兴奋之情。
堆成山的粮,堆成山的钱币,堆成山的帛。还有那满圈的羊。
敞院一字排开五十口大锅,羊肉的香味能飘到十里地外,村里养的狗在敞院外打着转,期待着一会可能会有几块骨头的打赏。
数百人妇人正在烙着饼,一张张的大饼堆起一人多高。
最中间一张桌上,有一只海碗,还系着红布条。原本这一碗是给杜县令的,可李元兴来了,杜县令那里敢要这头一碗呀。
里正老李头与杜县令一起捧着碗来到了李元兴面前。
一伸手将碗高高举起:“有干饭吃,有衣穿,冬日有炭,少有书读,老有所养。我李元兴也只敢给大伙承诺这么多了,现在解开腰带,敞开了吃!”
李元兴把碗放下,将手中的饼一撕两半放回碗中:“开火!”
里正第一个跪下,就是杜县令都跟着跪下了。他们清楚,李元兴承诺是多么不容易。整个大唐,就是前朝,有谁敢下这样的承诺。仅仅就是干饭,有衣穿,就有多难!
几万人齐齐跪倒:“秦王殿下仁厚,天佑大唐!”李元兴的眼角泛着泪花,他来自现代,现代的生活不说别的,听说光是一年浪费的粮食就有几万吨,几十万吨。放在大唐,就这些浪费的粮食,就够大唐几道之地的产量了。这还不算是副食。
再说衣服,现代谁家里没有几套好衣服。
大唐一个普通农户家里,待嫁的女儿能准备一个全套新衣就是富户了。放在现代,那个女孩子拉开衣柜,有多少是一年都顾不上穿的新衣。
“明年,好好大干一年,家家户户都有肉吃!”李元兴大声的喊着。
那只系上红布的碗还是留给杜县令用了,李元兴已经吃过,象征性的撕开一块饼就已经足够了。这里的白面饼不多,只是给老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壮年们吃的都是杂面的,还有混着糠与野菜的饼。
就这样,敞院里也满是笑容。
许多老人们捧着,一边吃,一边抹着眼泪。真正不断欢笑的,只有孩子们,不足十岁的孩子,是不知道战乱之苦的,特别是刚刚懂事的,只知道眼下的生活美好,却不知道当年有多苦。
一边开饭,一边分粮,同时把粮税交了。
第一车粮税拉到,倒入斗中。那衙役抬腿就在斗上踢了一脚,那斗里的粮食许多都撒在地上,这个动作负责交税的村长没什么反应,似乎是正常的。可那衙役却是脸色大变,卟通一下就给那村长跪下了。
大唐第一庄 第207节 分粮【六更之五】
踢斗!
这是不知道从那一个年代就兴起,却似乎更象是历来收粮税的规矩,一个不是大唐律法,也不是县衙的规矩。
可真真正正却是收粮的规矩,所以村长没有半点反应。
那衙役给村长跪下了,因为事先杜县令有过交待,今日收粮税不得踢斗,因为这是收秦王农庄的税。
这会杜县令也脸色发白,手也有一些颤抖,胆怯的看着李元兴。杜县令真的很怕李元兴发火,所以小心的打量着李元兴的神情。
李元兴却非常的平静:“早听过踢斗,今天倒是亲眼见到了。”注意到杜县令那紧张的神情,李元兴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这一拍差一点让杜县令连碗都扔了,却听李元兴说道:“本王没有生气,别紧张!”
能不紧张吗?杜县令的魂都飞了,刚才真的感觉象是一巴掌就闪了过来。
整个敞院所有的欢笑声都停下了,小孩子们则被大人抱住,有的还捂住了嘴。
李元兴走到那个衙役面前:“有过计算没,收粮税所需要的成本有多少,你们的运费,还有保管费,以及粮食的损耗之类!”
“回,回,回!”衙役连说了三个回,都没有把接下来的话说完。
倒是杜县令这会已经回过神来,看样子秦王殿下真的不象是生气的样子,所以他过来回答道:“殿下,您说的这些也有不同,长安县近,所以消耗少些。要是远的县往府里送,最多的可能达到一成。”
“长安县半成够吗?”李元兴问了一句。
“够,三分就够了。因为整个长安县都是殿下的,收粮税也都会集中在几处,所以运输上消耗极少。”杜县令如实的回答着。原本他是计算着,不要踢斗,那差的部分县衙想办法补出来。
李元兴笑了,回头对里正说道:“看把大伙紧张的,应该请个戏班子过来唱唱。”然后又对杜县令说道:“这就么定了,加半成。你顺便上一个表章,本王落印。这部分支出不如放在明处。”
“是,殿下所言有理!”
“本王以前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个踢斗的,将斗整个给踢翻了。衙役其实也是无心之过,但结果却是很让人为难的,交税的再拿不出那些粮了。可规矩却不能坏,所以起了械斗,还死了人。”
李元兴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杜县令要是不明白这县令就白当了。
“秦王仁厚,下官知道殿下苦心,今晚回去就写表章!”
“就在这里写,一会秦王庄用印。以后长安县加半成,不要踢斗。衙役也不容易,农户也都不容易,相互理解一下对方,以后也好相处!”
李元兴几句话把衙役说的眼泪哗哗,只是不断的磕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元兴给里正打了一个眼色,里正扯开嗓子高喊一声:“各村,上粮税,分粮了!”
秦王农庄,只有最初的三十几个村子负责种了玉米,后面再进来的工匠的家人,一是进庄太晚,他们进庄的时候,玉米已经开始结棒子了。二是,里正李老头还怕这里混进了坏人,把家家户户审了个遍,所以也没给他们什么好地。
开荒、种些菜、干些杂活。
真正需要上交粮税的,只有三十二个村子,一村不上税,这是秦王庄自留种田与菜地,所以合法合理的不上税。而二村,则是功勋世家,新搬到这里至少要免三年税。其余的三十二个村子,也全是按村计算,各有不同的减免。
“三村二道门老白家的!”里正摇了摇铃铛,账房老头念了一句,三村的村长高喊一声,呼啦一下就冲过来的七八个壮汉,年长的不过四十岁上下,年龄小的十五六岁,都是一身结实的肌肉。
不过,最显现的却是一个独臂的,伤口还有血的少年。
李元兴侧头问白二娃:“那是你弟弟三娃,本王不是说叫去伤兵营报道,残了有本王吗?怎么就回家了!”
“没敢不听话,这是回家看看爹娘。”白二娃赶紧解释着。
那边三村长大笑着:“好家伙,就你们家今年痛快了。米二百斤,面三百斤,豆一千六百斤,钱十三贯,帛四匹。”念完之后,三村长放声喊了一噪子:“家里没出娶的都看好了,白家这里还有四个没娶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