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鲈州鱼
能在多方势力并存,战乱不绝,毫无规矩可言的西凉存活下来,并且脱颖而出,在座的没一个是傻子。本以为徐庶仓惶后撤,是军心、士气都已经濒临崩溃,已无再战之力了,现在看看,徐庶完全是早有准备,这梗阳城——祁县防线,是早就预备下的后备防线!
这是明摆着的,若非早有准备,青州军怎么可能把这梗阳守得如此固若金汤?那床弩可以放在车上搬运,但那钉拍和大量的滚木礌石,怎么可能是仓促间备下的?
杨秋现在喊得响亮,显然是知道,明天再攻城也轮不到他出场了,想借着青州军的手,削弱其他人的实力,这点小心思瞒得过谁?
众贼酋这些年时战时和,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哪里会上杨秋的当?都是打定了主意,任由杨秋如何作态,也不吭声。没人接茬,杨秋就闹不起来,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若是马超和杨秋串联,想硬逼着大伙去送死,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一拍两散,打道回西凉,或是投靠青州军呗。反正中计死了的马腾又不是自家老爹,报仇雪恨什么的,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哼!昨天还气势汹汹呢,今天就都变哑巴了?”
发现冷了场,杨秋知道自己的心思被人窥破,一时也很是恼羞成怒,看向成宜等人,嘿然冷笑道:“发现点子扎手,就想收手么?告诉你们,晚了!那王羽是什么人?最霸道,最护短的人,咱们一仗灭了他近两万军,你们以为他会善罢甘休?呸!早点死了这条心吧!”
成宜等人有些不安的动了动身体,都有些坐不住了。这何尝不是他们的担忧?
若是兹县那一仗败了,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投靠青州,倒是不会计较太多,只要能保住身家就够了,军队什么的,保不住也就算了。可他们现在想投靠青州,却是有相应的心理预期的,从王羽一贯的作风来看,他们恐怕很难达到目的。
若要退走,那就是放弃并州战场了,没有西凉大军的牵制,王羽挥兵南下,曹操、孙策即便精诚合作,又岂能挡得住天下第一强兵的锋芒?等到中原局势稳定下来,他们即便逃回西凉去,又岂有安身之地?
此刻,他们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动摇只在一瞬间,想到坚不可摧的梗阳城,理智很快就占回了上风。无论出于何种道理,都没有自己往铜墙铁壁上撞的道理,那不是攻城,是送死!
“没什么可怕的!咱们兵多,徐庶的三万军分布在晋阳、榆次、祁县以及梗阳四处,现在梗阳城里最多也只有七八千人而已!拼着十个耗一个,也能耗死他!今天老子虽然折了五千多人,但城上的伤亡也有好几百,只要明天继续攻下去……”
“徐贼狡计多端,说不定他就想让咱们这么干呢!”梁兴一向与杨秋不合,从前也是和韩遂走得更近些,听得杨秋像是主帅一般,没完没了的叫嚣说教,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十个换一个,打下梗阳城就要死伤七八万人!却只是拿下一个徐庶而已,你觉得划算?你难道不知道,王羽已经亲自率军北上了?”
梁兴越说越快,极尽嘲讽之能,将刚刚还口若悬河的杨秋驳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要知道,这次来的可是那名震天下的风火骑兵!在他们面前,鲜卑诸部联手,再加上乌丸、刘虞,尚且一败涂地,你杨将军有何能耐,敢先攻坚城,然后再以疲兵迎战?”
“那……那,难道就放任徐贼不理?让他在城中逍遥?”虽然发生了那离背叛之事,但羌族各部与马家的关系却没有因此变得恶劣,对外的时候,还是同气连枝。说话的是湟中羌的首领伐同,这话算不上多有说服力,但也算是问到了点子上。
“那也不是,不过某还是那句话,徐贼狡诈异常,他敢坚守梗阳城,手上未必没有其他杀手锏。若是伐同首领不信,明日大可率军攻打西城,梁某不才,愿为首领掠阵助威,如何?”
伐同连连摇头:“俺们羌族勇士虽然很勇敢,却不擅长攻城,不如梁将军先设法攻破城墙,再由我湟中羌出手如何?”
梁兴怒极反笑:“哈哈,说的可真好,让咱们去送死,你来捡便宜?你们这些胡狗还真是……”
梁兴一句‘胡狗’出口,军帐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虽然汉廷一直将叛军和羌胡混为一谈,但两者之间并非如表面上的那么融洽,否则就不会有当年韩遂火并北宫伯玉、边章的旧事了。马腾和韩遂的交恶,同样是由此开始转烈。
伐同的手立刻就按在了刀柄上,白马、牦牛、参狼、青衣、可兰诸羌首领纷纷起身,怒目而视,大有一言不合,就将梁兴当场乱刀分尸的架势。另一边,侯选、程银、李堪、成宜、马玩等人也是纷纷起身,站在了梁兴身后,表明了立场。
眼见着就是一场大规模内讧再起!
“轰!”
“好了,都不要吵了!”
千钧一发之际,马超暴喝出声,一掌将帅案拍成了漫天木屑。
“拿刀对着自己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倒是冲着青州军发狠啊!有了先前的教训还不够吗?还想再来一次?上次是徐庶多少有些轻敌大意,才让咱们死里逃生,反败为胜,这次可是王羽亲至,你们真当他那百战百胜的名声是假的么?”
马超虽然武艺高强,但从前在场众人都是把他当做后辈看待,并不觉得如何。但现在马超靠着击败名将徐庶的威猛战绩登上主帅之位,这一发火,也是声色俱厉,有如雷公咆哮,金刚怒目一般,一下子就将对峙的双方给震住了。
“徐庶准备充分,我军军中缺少攻城器械,强攻确实不是办法。对梗阳围而不攻,分兵攻打晋阳或祁县,也有分散力量的风险,而且那几座城池兵力或许少了些,城池本身却更大、更坚固,也未必攻得下。”
“那将军的意思是……”
“等!”马超冷然答道:“等王羽到了,某便与他在这汾水河畔,一决生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三国第一强兵 九零一章 五成胜算
“这个马超……倒也不是个勇无谋之辈,分明就是很精明的一个人么。”王羽搓动着手指,最新的军情在他的指间转得和风车一般,口中也是喃喃低语,说着一些让人不明觉厉的话。
“主公这话是从何说起?”太史慈一贯秉持不明白就问的理念,“军情上不是说马超攻梗阳不下,损失惨重,然后便偃旗息鼓了吗?莫非知难而退就是精明人?”
王羽嘿然笑道:“子义啊,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装傻?这不是明摆着吗?马超按兵不动,就是在等本将去和他决战呢。”
“决战?”太史慈挠挠头,转头看看身遭,发现秦风、方悦两个难兄难弟和自己的神情差不多,都是一头雾水的模样,赵云则是和诸葛亮一个表情,显然已经听懂了王羽的话外之音。
这个发现让他很是郁闷,用手指捅捅赵云,悄声道:“主公卖关子,俺拿他没辙,子龙,咱们可是兄弟,有事你可不能瞒着大哥。”
“咳咳。”他出言无忌不要紧,赵云这个老实人却是局促起来,抬头看看王羽的脸色没什么变化,眼中有鼓励意味,这才低声答道:“大哥,你不妨这样想,若是你和那马超易地而处,想打赢这一仗,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太史慈微微一怔,继而沉吟道:“攻城肯定不行!元直贼猾着呢,既然事先有准备,藏的肯定不止床弩这一手。强攻只是自寻死路……”
兹县之战中,青州虽然没损失将校级人物。但潘璋、李乐却都受了重伤,要不是张宁坐镇太原,这两人就都保不住了。其他人多多少少也都挂了彩,特别是为大军断后的徐晃,他现在还能撑着领军作战,不过是靠着强健的体魄强撑而已。
尽管如此,西线军团剩下的将领还是足敷任用的。徐庶和管亥守梗阳,徐晃在晋阳。箭术出众的黄忠从子黄泽在榆次,纪灵、马忠守祁县,整体防线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弱点和漏洞。
马超可以对梗阳城围而不攻,先取晋阳三城,可无论他将哪座城池做为目标,要面对的问题都是差不多的——攻克有备而战的坚城。
如果徐庶没有外援,马超倒是可以采用拼消耗的战术。用精锐督战,驱使杂兵攻城,等到曹操支援的攻城器械送到,再发动总攻。反正他兵多,杂兵死光了,也可以从当地拉壮丁做炮灰。可王羽的存在。却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风火骑兵行动太过迅速,马超在上党郡也没有建立情报网,根本无从得知,王羽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什么地方。一旦王羽赶在西凉军围攻某个城池,筋疲力尽的时候出现在战场上。那么,不用打。胜负就分出来了。
古往今来多少军事家,都是顿兵于坚城之下,最后被敌人反过来调动或突袭,最后反胜为败的,其中甚至包括了乐毅、庞涓这样的高人,长平之战后的白起若不是被秦王猜忌,临阵换将,难保不被信陵君捡到这个便宜,葬送常胜不败的英名。
“马超看透了此节,所以按兵不动,等着主公到了再决战?”太史慈自问自答道:“可他怎么能保证,主公会和他正面决战呢?他就不怕主公以铁骑增援梗阳,疾风军奔袭他的后路么?”
西凉军兵多,补给匮乏,青州军则是相反,如果打成持久战,肯定是对青州军有利。想到这里,太史慈突然灵光一现,恍然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难怪主公说那马超是个精明人呢,原来他连曹操、孙策也一并算计进去了啊。”
眼见太史慈想明关窍,乐得手舞足蹈,王羽眼中也露出赞赏神色,方悦、秦风都急了,似乎这里就剩下他们两个反应迟缓之人被蒙在鼓中,这滋味可不好受。
“子义,你明白什么了?赶紧给咱说说啊。”
“无忌兄,不是我说你,你也不老,平时总要多读点兵书才好,以免……好了,好了,俺说还不成吗?其实很简单,那马超就是纵观全局,得出了我军利在速战的结论而已。主公一离开,那曹操、孙策就勾搭在一起,不老实了,马超就赌主公不会和他纠缠太长时间,将所有人马集中在一起,不给咱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你这样说也不是没道理。可那马超难道就不担心粮草问题吗?眼见就是三月,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即便他把河东、并州收刮得干干净净,他的粮草也支撑不到秋收,我军只要在这里耗上两个月,他不退也得退,到时候岂不更糟?”
秦风没读过几本兵书,但对胡族的了解却比很多人都更为深刻,他太明白那群野狗的习性了。那些胡人常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故而没有积蓄的习惯,占领河东和河套这么久,抢来的物资八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虽然曹操会予以支援,但曹操本身就算不上宽裕,离得也远,支援点装备、器械什么的倒还好,提供粮草肯定是杯水车薪。
也就是说,如果王羽拼着兖州损失一部分土地和实力,和马超对峙两个月,西线之危即可不战而解。在这种情况下,马超哪来的自信,咬定了王羽会和他决战呢?
“所以主公说那马超很精明,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想为他人作嫁衣,尽量攫取战胜我军的成果,老老实实地等着主公赶到,进行决战就是唯一的途径!”
太史慈颇为感慨的回答道:“此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比起身经百战的主公,他的韬略和计谋都不够看,手中的骑兵更多,同样不及我军精锐。再加上联军内部的矛盾,分散兵力,在整个并州战场拉开战线,最后即便侥幸取胜,也势必损失惨重,无力再与曹、孙争锋。”
“所以他就打定了主意,除非主公和他正面对决,否则他就不与我军交手?始终不分兵?”
“正是如此。就算对峙到粮尽之时,他大不了就整军而退,反正二十几万军铺开几十里,我军也很难包抄他的侧后。等到主公回兖州增援,他得到补充后,就可以再返身杀回来了。”
“那……这一仗岂不是更棘手了吗?”秦、方二将恍然大悟,却没感受到丝毫喜悦,都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马超这一招谈不上多高明,即便他成功牵制了王羽,最终的结果也是在伤人之前,便伤到了自己。二十多万大军粮尽而退,再返身杀回的过程中,非战斗减员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目,一个来回之后,整支大军缩水一半都不稀奇。
不过在马超而言,这已经是最划算的方法了。
他不认为自己拼兵法韬略能拼过王羽、徐庶,与其被各个击破,不如干脆将赌注押在正面战场上。当然,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也是因为在兹县那一战当中打出了自信,觉得凭借自己的勇武和兵力,可以在正面战场上压倒王羽。
正面对战,也会造成相当的损失。但若收获的是击败王羽的成就,损失再大,也是值得的。而且,集中力量对战,也可以避免西凉军内部的矛盾再次被利用。
这就是马超的整体战略构想,并不复杂,也远没有他老爹和韩遂那样老谋深算。但越是简单的算计,反而就越难对付,反而是那种喜欢使用计谋的对手,更容易找到破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反制。
一时间,众将都沉默下来,在心中盘算着破敌良策,却始终不得要领。
“以臣之见,我军或许可以虚实相生之法惑之。”诸葛亮突然提出了建议。
“何谓虚实相生之法?”王羽反问。
“所谓:善用兵者虚实,善破敌者实虚,马孟起顾忌主公的存在,故而不敢全力以赴的攻城,以至于迟迟无法突破元直设下的防线。既然如此,主公何必送上门去与其决战,干脆驻马于上党郡内,观其动向,进而采取针对性策略。”
“若彼军始终按兵不动,主公或可取道河内南下,突袭洛阳或是曹、孙联军侧后。待马超闻讯之时,我军或许已经在兖州战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正可震慑敌胆,从容回援并州。若马超按捺不住,发动攻势,我军亦可奔袭梗阳城下,与西线军团合攻西凉军。”
王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又问:“孔明,我且问你,你自认此策的成算有几何?”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胜负参半。”诸葛亮坦然答道:“臣之计,乃是就我军的状况而定,马孟起会如何应对,实难揣度,故而胜算只有五成。”
王羽再点一点头。
诸葛亮此计,和后世球赛的假动作是一个道理的,对战的双方都要努力猜测对方的心理。如果马超和诸葛亮斗智,那还好办,怕就怕马超和在兹县时一样,认准了一个方向就直冲过去。前一种有迹可循,后一种干脆就是拼运气的,胜算说是五成,已经有些虚高了。
从兹县之战来看,马超现在运气正旺,和他拼这个,即便王羽也没有多少信心。
然而,除了诸葛亮的计策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正面对战,以寡击众,胜算难道能超得过五成吗?
王羽陷入了沉思。
三国第一强兵 九零二章 江淮战火燃
阳春三月,这场席卷天下的大战进入了第五个月份。(高速更新//『』
在这段时间,各地的战事都变得没之前那么激烈了,然而,哪怕是最期冀和平安宁到来的人,也不会对此表现得很乐观。因为他们知道,这短暂的平静,只是更猛烈的爆发的前奏,用不了多久,熊熊战火就会以比先前激烈百倍的态势迸发,并扩散开来。
在距离青州主力从垂陇城撤兵的第二十天,王羽的将旗出现在了上党与太原交界处的界山——羊头山下。此地距离祁县不足八十里,到梗阳城的距离同样只有一百多里地,如果王羽愿意,只需一日夜的时间,风火骑兵就能出现在马超的面前!
对此,马超表现得极为慎重,他撤开了对梗阳城的包围,向西撤退,一直撤出了五十余里,才背靠昭余泽扎下了营盘。
很显然,马超虽然对王羽的到来有所顾忌,但他无意退让,只要王羽再向前挺进,一场大战势必无法避免。
如果两军展开正面会战,包括辅兵在内,两军参战的总人数将超过五十万!说是一场百万规模的大战也不算夸张。这样的大战,或许还称不上是史无前例,但毫无疑问的是汉末这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与此同时,中原的平静之中,也酝酿着巨大的风暴。
这段时间,对战双方都表现得比较克制,除了斥候游骑之间偶尔的碰撞之外,连百人级别的冲突都没有。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济水沿岸,尽是密布的军队,冲天的杀气,仿佛将奔流的济水都冻结住了。
要不是之前就已经经过了一连串的战斗,否则济、濮二水之间的地域,肯定会出现大规模的难民潮。郭贡的下场对所有人都提出了警示,在两个庞然大物发生碰撞之前,却不远远避开,那就是纯粹的取死之道。
战乱远未结束的另一个明证就是,在大战之初风平浪静的徐淮战场上,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青州军中,的确有不少持重之人,但张颌、庞统肯定无法归类到这个范畴中去。
之前让出睢安,只是不想两面受敌的同时,将战线拉得太长。得知孙策竟然抛下淮南,跑去了兖州的时候,张颌、庞统心中燃起的,是熊熊的怒火。()
这是一种轻视!对徐州军团全军将士的轻视!以为留下个没经历过什么战阵,刚刚十四岁的毛头小子,加上几万乌合之众,就像压制徐州,稳定淮南?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张颌、庞统便尽起全军,浩浩荡荡兵出彭城,杀入谯郡。孙权和留守诸将本就一直在做准备,听闻张颌兵出彭城,当下也是不敢怠慢,尽起留守的五万兵马,在萧县城下摆下阵势,迎击张颌。
双方展开激战。
孙权在黄盖、韩当等老将的辅佐下,指挥的倒是有模有样,但鏖战数日,终究还是渐渐抵挡不住了。
江东军的兵力虽然占了上风,但精锐太少,只有一万五前江东本部兵马,另外三万五千兵都是收编的淮南军,无论战力还是士气,都相当疲软,完全不是气势近乎哀兵的徐州军的对手。
交战十天,最终以孙权放弃萧县,败走杼秋而告终。
孙权败走之前,在萧县城内留了一部分兵马断后,但效果不佳,只抵挡了半天,就直接打出了白旗,全军出降。张颌拿下萧县,气势更盛,留下徐盛守城,与庞统一道督军西进,穷追不舍,最后将孙权的三万残军给堵在了杼秋城中。
对江东军而言,局势一下子变得异常险恶起来。
且不说孙权军中,有孙权、孙静这样的孙氏亲族,黄盖、韩当等老将,以及周泰、朱桓等后起之秀也尽在军中。若这些人被张颌一网打尽,江东势必元气大伤,即便再从本土调遣援军过来,没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军将,又怎有翻盘的希望?
何况,一旦孙权部被歼灭,兖州的孙策就成了无根之萍,无本之木,就算曹操顾全大局,不动什么坏心眼。在后援断绝的情况下,孙策那三万兵又能坚持多久呢?
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孙权部的战力,淮南已是空虚到了极点,只要张颌分出数千兵马南下,借助豪强的呼应,横扫淮、泗也是指日可期。
要不是周瑜及时赶到,孙权还真就交待在杼秋了。
周瑜这段时间差不多是天下最忙碌的人。解决袁术之后,他一方面要安抚袁术旧臣,恢复袁术旧领的秩序,另一方面又要收编淮南军,既是为了补充战力,也是不想让袁军一哄而散,都重新回山上去当土匪,使得淮南各地动荡不安。
这两个任务都是很复杂,难度也很高的命题,想在短短的十余日内完成,实在是难比登天。这还不算,周瑜还要关注谯县战场,时刻准备着北上增援孙权——打从一开始,周瑜就对孙权没放心过,后者的年纪实在太小,威望也太低,根本不可能将五万兵马的力量全部整合起来。
不管他的关注度有多高,消息往来的速度都没办法提高。孙权败得太快,等到周瑜收到萧县大败的消息,孙权已经被围在杼秋了。
周瑜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将寿春和安定淮南的事务交给刘备,自己率领五千江东军加上一万新收编不久的淮南军,去杼秋救援孙权。
周瑜知道自己的做法很危险,刘备这样的枭雄人物,只要看到一个缝隙,就有可能创造一个机会出来,给他一个机会,那他能做出什么事,实在难以预料。
刘备这两年和袁术暗中勾搭在一起,在淮南已经拥有了不小的潜势力,这次假借江东军的名义安定地方,将原来的潜势力扩大个两三倍肯定不成问题。对于江东军未来对淮南的统治来说,这是个相当大的隐患。
但周瑜也没别的办法了。
等孙策回援,一是未必来得及,二来,孙策和曹操已经议定了兖州的攻略,总攻已是迫在眉睫。若是孙策撤军或者抽调兵力回援,肯定会削弱总攻的威力,最后两边都不落好。
为了牵制徐州军,周瑜这段时间没少与广陵打交道,负责外交的张纮,以及新近投奔而来的诸葛瑾,都是常驻在了射阳,只为说动陈家父子举兵呼应,与江东军前后夹击张颌。
但一向与青州不合,喜欢见风使舵的陈家父子也不知吃了什么药,表面上唯唯诺诺,实际行动却是一点都没有。哪怕是切实的了解了徐庶在并州的那场大败,也没采取任何与青州敌对的行动。
周瑜年纪虽轻,洞悉人心的本事却不弱,他心知,陈家那边八成是指望不上了。
或许是离得近,对青州军的强大认识足够深,又或者是那开疆策起的作用。陈家现在已经改弦易辙,将赌注押在了青州身上。周瑜甚至在怀疑,要不是徐庶吃了一场败仗,使得整体局势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广陵的大军说不定已经调头南下,准备渡江攻打江东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