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茶碗的彼岸
只有董淑贞跟往常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
只要董诚不在家,董淑贞的话就特别多……
等早饭吃的差不多了之后,董漱玉终究还是开口了:“修远,如今瘟疫横行,你……在外面要格外心,爹爹那边也请你多注意一些,记得叮嘱爹爹按时吃饭……”
祝修远还没有搭话,董淑贞却开口答应道:“姐姐,你放心吧!”
董漱玉和祝修远都大感奇怪,这……关董淑贞什么事
两人都没理会董淑贞,祝修远瞧了董漱玉一眼,见她面色如常,还是那么清冷如霜,似乎昨晚之事……并未发生一样。
祝修远心中隐有不满,不过面上却十分严肃,点头道:“放心吧,你们在家也要时刻注意……昨晚之事……”
祝修远略带深意的盯着董漱玉。
董漱玉看向别处,忙道:“修远你昨晚晕倒,可着实吓坏了我们,替你守夜也是应该的,修远你勿需介怀。”
董淑贞眼带探究之色的盯着祝修远和姐姐,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心中疑惑道:“咦,怎么姐姐也夫君是晕倒的呢”
“我昨晚上做了个梦,梦到我的心、肝都被人摘了去……”祝修远目光追逐着董漱玉的眼睛,缓缓着。
“嘶,夫君,被摘走了心肝,那应该很痛吧”董淑贞做了个“很痛”的夸张表情。
两人都没理会她。
董漱玉神色略显慌乱,低着头盯着面前的饭碗。
祝修远的“心、肝”之论,她哪能不知呢。
昨晚要不是因为春雪和冬梅“及时赶到”,她都不知道会被祝修远给怎么弄。
“既然是一个梦,那就把它当成一个梦吧,都是假的,修远你勿需放在心上。没有人……没有人会怪你的!”董漱玉轻声道。
祝修远一愣,什么意思,董漱玉是昨晚上的事……她并不怪他
祝修远心中顿时暗喜,刚才那点不满消散得干干净净。
“你们在家要特别心,我这就去衙门了。”
祝修远心情略舒畅,丢下饭碗站了起来,先叮嘱董漱玉一句。
董漱玉点头后,祝修远又看向娘子董淑贞。
她实在太贪玩了,祝修远就怕她偷偷溜出府门,跑到大街上去逛。
祝修远打算特意叮嘱她一番,千万不能出门……
然而,当祝修远看过去的时候,却见董淑贞也跟着站了起来,紧走两步靠在他身侧。
&nb
140 擅自开仓取粮
,
董淑贞茫然抬头仰视祝修远:“可是夫君,这瘟疫如此可怕,你和爹爹都在外面,万一……”
祝修远一时语塞,他这小娘子虽然好哄,但是也不笨啊。
“贞儿,不得胡言乱语!”董漱玉走了过来,顺手将妹妹从妹夫手中“接手”过来,拉着她的手,“我们还是在家中的佛堂里为修远和爹爹祈福吧,祈求菩萨保佑修远和爹爹,也保佑整个江州的百姓!”
董淑贞面带焦虑之色的盯着祝修远,“可是……”
“贞儿,听话!”董漱玉语带严肃,待董淑贞回头望向她的时候,她又说:“你跟着去,只会阻碍修远和爹爹他们,只会拖后腿!”
“哦!”董淑贞委屈巴巴答应。
祝修远见董漱玉搞定了娘子,心中松了口气。
他并不认为拜佛祈福之类的,对此次对抗瘟疫之灾能起到什么作用。
但拜佛祈福这个理由还是有点用处的,可以圈住董淑贞,倒是省却了他的一番担忧。
也算是小功一件吧!
祝修远又再叮嘱一番,然后挥手离去。
“夫君,你要小心啊……”身后传来董淑贞关切的大叫。
“放心吧!”祝修远脚步不停,也不回头,只是摆了摆手。
如果他回头的话,还能看见董漱玉那一双眼睛,已经……
……
江州州衙。
往来进出衙门的人仍旧络绎不绝,皆脚步匆匆。
在录事参军签押房,祝修远见到了岳父大人董诚。
只见董诚面容疲惫,两眼神光不再,两手撑着书案桌面,支撑着上半身,正仔细聆听书案前一人的回报……
“贤婿来了!”
祝修远走进签押房后,董诚一眼就看见了他。
董诚立即摆手制止那位滔滔不绝的回报者,看着祝修远,眼中闪过一丝别样的神采。
“家中如何”董诚顺手灌了一口浓茶后问道。
“岳父大人,家中一切安好!”祝修远瞧了瞧董诚的神色,忽想起今早董漱玉的嘱托,因此又说:“岳父大人,漱玉和娘子她们都很担心你的身体……”
“诶!”董诚摆了摆手,叹道:“如今正值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本官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啊!”
祝修远听了这话,也只有摇头不语了。
的确,如今必须争分夺秒,要赶在瘟疫将所有人感染之前,将它传播的势头控制住。
再者,需尽快试验出治疗瘟疫的药方,能救过来一个就是一个!
所有人都在默默的付出。
就连祝修远在昨晚都累晕了……
“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祝修远又发问。
自他昨晚累晕之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夜,这么长的时间,对这场瘟疫来说,已经足够发生许多事了。
“各项举措持续推行中……”
“药草已经捉襟见肘,今早天刚亮,城中的大夫们组成队,带着几百民夫出城上山采药去了……”
“义仓中的粮食快见底了……”
“昨晚一个晚上,感染瘟疫之人数达到了五六万。不过我们的隔离之法还是有点效果的,记得昨天半个时辰就感染了一万,昨天一夜才感染五六万,已经所有下降……”
“百姓们怨声载道,极不愿意配合瘟疫防治之法的各种举措……”
“张神医那边回报说,正常人喝的药、沐浴洗澡渗入的药,以及浆洗衣服浸泡用的药等等,其药方都已经确定。不过张神医又说此次瘟疫远比以往复杂,尚需三两日方才能找到根治之药方配比……”
……
在坐众人你一句我一嘴,将当下的情况讲了一遍。
祝修远皱眉想了想,对王府管家说道:“管家,瘟疫防治之法的各种举措必须一五一十的施行了,请以王府家将和江州大营军卒为‘监军’
141 巨坑和董诚黑化【求月票,推荐票也行】
,
只需稍稍往前一送,他们的脖子上就会出现一个血窟窿。
他们顿时一动不敢动,手中拿着的红缨枪纷纷脱手,掉落在地,发出一阵乒乒砰砰。
“董诚,你敢!”
其中一人大叫道。
董诚无比淡定,大声回应道:“如今瘟疫横行,城中余粮不多,为了城中的百姓们,本官没有什么不敢的!”
“董诚,你就不怕刺史大人怪罪吗!”
那人又叫嚣道。
“本官多次欲见刺史大人而不得,如果你可以将刺史大人从衙门后宅中叫出来,本官倒要感激你了!”
“你……”
董诚大袖一挥,命令道:“带走!”
那十多位州兵轰然领命,撤走抵在他们脖子上的长枪,两人一个,分别羁押着他们的胳膊,扭送了下去。
官仓的大门前已经没有阻碍了。
“来人,将门锁砸开!”董诚又大声吩咐。
几个州兵应声而上,一个大铁锤挥砸下去,“铛”的一声巨响,套在官仓大门上的门锁应声而落。
董诚与祝修远对视一眼,吩咐道:“开门!”
吱呀……
厚重的实木大门被推开。
董诚、祝修远,以及他们身后的一群人依次进入其中。
众人进入其中后放眼一看,待看清楚明白之后,顿时寂静无声了!
众人茫然四顾之余,又面面相觑。
“大……大人,这官仓……竟然空无一粒粮食……”
跟着董诚和祝修远进来的某曹参军事,说话的声音都不太连贯了。
这官仓中无粮……那几十万张等待吃饭的灾民之嘴,他们拿什么去填!
这事儿大条了!
“吱吱……吱吱……”
“叽叽……叽叽……”
众人茫然和沉默之际,这诺大的官仓之中,竟然窜出几十只硕大的老鼠,光明正大的奔跑在粮仓的地板上。
老鼠们瞧见董诚等人后,忙又后退,眨眼钻入地下孔洞,消失不见。
众人矗立当场,寂静无言,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祝修远看着这空荡荡的官仓,顿时明白了。
当初在那衙门后堂,王府管家亲临,以鄱阳王的名誉做担保,请求刺史方塘打开官仓放粮。
但是刺史方塘表现出了“直臣”的一面,一口咬定需要朝廷下令之后,他才能打开官仓……
当时祝修远就没想明白,方塘为何有此言行
从表面上来看,方塘也不是一个直臣啊!
后来祝修远曾怀疑过,可能是这官仓有问题,以至于方塘不敢开启官仓,以免暴露问题。
却是没想到,原来这官仓的问题这么大。
里面竟然没有一粒粮食!
反而还养肥了一群老鼠……
“我早该想到的,那方塘为了遮掩官仓的问题,都敢冒着得罪鄱阳王府的风险,拒绝鄱阳王府的提议……那就说明官仓的问题是个捅破天的大问题,我早该想到这一点的!”祝修远心道。
祝修远想明白后,这才发觉众人正傻傻站在这里,没有人发言……
“岳父大人。”
祝修远打破了沉默,“既然这官仓中没有一粒粮食,我们痴站在此也是无益。我们先回去吧,这缺粮一事,我们再从长计议。”
董诚转动僵硬的脖子,看了祝修远一眼,祝修远从董诚眼中看到了一抹难以言述的色彩。
“贤婿说得对,我们先回去吧!”
董诚平静的说着,当先退出这空荡荡的官仓。
余者众人皆暗暗松了口气,他们就怕董诚受了刺激,从而“罢工”,如果董诚“罢工”了的话,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他们听命于董诚,接受各种任务,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
并且,众人心中也都明白,只有董诚才能在如此纷乱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
换言之,他们需要董诚的领导。
祝修远落后一步,他心中倒没有他们
142 我心无愧即可
,
于是众人就给王府管家讲明了此事。
“哈哈哈哈!”
王府管家当场大笑起来。
众人纷纷侧目,不知他因何而笑。
“管家,不知您笑什么”祝修远代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府管家止住大笑,瞥了祝修远一眼,“祝公子,还有董参军,不知你们可还记得,在城东那座宅院内,除了找到那十万石粮食之外,还有无数金银珠宝、银票地契”
“管家的意思是”
“哈哈,当初老夫就说过,此为不义之财,如初处置,还需与方刺史商议。不过如今方刺史龟缩不出,那老夫就只能与董参军商议了。”
祝修远恍然:“管家的意思是……用这批不义之财,从那几家米行购买他们米铺中的米”
随着祝修远的挑明,众人纷纷明白过来,呆呆的盯着王府管家。
那可是一大笔不义之财呢!
都已经被送入王府了,王府管家果真舍得拿出来买米么
“祝公子所言不错。”王府管家点了点头,又看向董诚:“此批不义之财,必然是民脂民膏,得之于民,自然用之于民!”
“王府管家高义……”
“鄱阳王高义……”
众人纷纷出言赞叹,发自内心的。
王府管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甚,又说道:“董参军,祝公子,还有各位,本次购买赈灾之粮,就由我鄱阳王府来吧,相信那些米铺会给老夫一个‘合适’的售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