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茶碗的彼岸
尤丽华对此也是极为满意的。
可是,刚才那十数个舞姬实在太完美了,太子那颗压抑许久的心终于骚动起来。
太子读了那么多书,他很想在夜深人静的书案前,有美研墨奉茶,红袖添香。
那是一件文雅之事,读书人共同的追求!
就连民间的富贵人家的公子都有此待遇,而他贵为一国皇太子,书房中却只有三两只小太监伺候……
太子很早以前就有这种想法,只是俱于尤丽华对他的殷殷期待,太子始终说不出口。
怕母妃不满意。
直到方才,他看见那十多位舞姬。
她们的脸蛋就像芙蓉般好看,她们的身段像杨柳般柔软,凹凸有致……再一想东宫中的黄脸老妇,太子差点呕吐。
心里长久压抑的意愿,在那一刻得以爆发。
太子终于开口了!
然而太子的底气还是不足,那句话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断断续续。心里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勇气泄了一大半。
“你说什么!”
不出太子刘深的预料,尤丽华果然两眉一竖,脸色顿时肃然,眼中的宠溺与满意之色消失,换上一抹愤怒和失望。
尤丽华这话说得有些重了,与往日的温和大相径庭,隐隐中透着一种寒霜。
太子自小服从尤丽华的管教,心里本是惧怕他这位母妃的。
所以,太子立即住嘴,低下了头,唯唯诺诺。
尤丽华瞬间化身母老虎,紧走两步返回,圆睁着两眼盯着唯唯诺诺的太子,斥道:“皇儿,你身为陈国太子,当严于己身,谨言慎行。现在你只需好生读书即可,别的勿需多想!”
“母妃说得是!”太子忙弯腰赞同。
尤丽华面色稍缓,看着弯腰九十度的皇儿,微叹口气,将之扶起,“皇儿啊,等你以后贵为一国之君了,天下美人任你挑选,本宫绝不阻你!”
“儿臣知错了!请母妃责罚!”
“嗯……皇儿年已十七,的确也到了娶妻的年纪。这样吧,本宫回头与你父皇好好商议商议,为你择一贤德太子妃。”
“儿臣……儿臣听从母妃安排……”
……
且说祝修远抱着那檀木盒子,一路跟随小
185 东宫来人
祝修远抱着这檀木盒子,一路喜滋滋,他心情大好,以至于前面带路的小太监也可爱了起来。
在小太监的带领下,祝修远走出午门,穿过端门,最后返回承天门。
一出承天门,刚告别那小太监,一直等候在此的言大山立即凑了过来:“恩公你没事吧,恩公你终于出来了……”
祝修远拍了拍正上下打量着他、看他有没有缺胳膊少腿儿的言大山的肩膀,言大山牛高马大,肩宽体阔,祝修远拍他的肩膀就像拍在牛背上似的,很是结实。
“我没事,你等在外面等急了吧”祝修远笑问,他这次进宫差点一去不回,早上进去傍晚才出来……
言大山一直等候在承天门外,中途连个音讯儿都没有,不焦急才怪。
“夫君!”
祝修远与言大山谈话间,他忽然听见皇城的城墙根下传来董淑贞的声音。
焦急中饱含着一种惊喜。
祝修远循声望去,原来城墙根下停放着两辆马车。
其中一辆马车的布帘被一只皓腕掀开,里面有一位娇俏的姑娘,她的脸蛋,她的眼睛,她的眉毛全都在笑,那是一种喜悦。
那不是祝修远的娘子是谁。
……原来董淑贞她们也赶过来了。
也是啊,祝修远此次入宫面圣,可以说是“早出晚归”,况且去的又是皇宫那种地方,她们担忧他的安危,一起在此等候也是正常。
祝修远当即丢下言大山,抬步走了过去。
望着他娘子天真而又喜悦的笑容,祝修远心里莫名放松。
皇宫里的人,都是一些怪人。
陈皇表面看起来还不错,但伴君如伴虎。
尤丽华虽然好看得紧,但她心机深沉,竟然还想安排奸细在他身边……
还有面色冷淡的带路小太监,以及“又聋又哑”的小宫女……
面对那些怪人,祝修远莫名心累。
他总担心说错一句话,或者走错一步路,就犯下他所不知道的某种滔天忌讳……
还是娘子好啊,单纯又天真,活泼又阳光,与之相伴,轻松!
祝修远嘴角不自觉带上了一抹微笑。
他走过去的同时,董淑贞已经从车上跳了下来。
接着是秋雯和夏舞两个小丫鬟,也从马车上鱼贯而下。
另一辆马车上的董漱玉、春雪、冬梅也下了车。
董淑贞小跑过来,上下打量祝修远一番,“夫君你没事吧你去了这么久,妾身可担心了。”
“没事儿!”祝修远笑道。
董淑贞打量祝修远的视线忽然定住,落在祝修远双手抱着的那檀木小盒上。
那檀木盒子除了使用金贵的檀木打造之外,它的做工和花纹也是十分漂亮。
祝修远不知道尤丽华从哪儿找来的盒子,因为这盒子看起来有点像……像女人的首饰盒。
上面的花纹十分漂亮!
董淑贞两眼立即睁圆,死死盯着那盒子。
“夫君,这是什么”董淑贞呆呆发问。
“这是一个好东西……”祝修远注意到了董淑贞看向这盒子的目光,那是一种渴求和喜欢的目光。
“夫君!”董淑贞一下子蹦到祝修远身侧,抱住他的胳膊开始摇晃:“夫君,我要这个……”
“既然娘子喜欢,那就送给你吧!”祝修远呵呵笑着,两手抱着那盒子往她身前一送。
“多谢夫君,夫君最好了……”董淑贞立即将那盒子抱在怀中,跑到一边,与秋雯和夏舞两个小丫鬟“欣赏”这个漂亮的盒子去了。
“修远,这么去了这么久”董漱玉走了过来,她的视线扫过陷入兴奋的妹妹,暗暗摇头。
“此事说来话长……”祝修远环视一圈四周情景,“此地不便细说,况且天色已晚,我们不如先回客栈吧。”
“也好……”
董漱玉、春雪、冬梅三主仆上了一辆马车。
祝修远、董淑贞、秋雯、夏舞四人上了另一辆
186 返回江州、风云又起
客栈大堂中的人全被挤压在外,将两位小太监围在中间。
小太监见到祝修远后,脸上的傲然之色顿时消失,忙躬身笑道:“哎哟祝大人,指教可谈不上。我们俩啊,就是为太子殿下跑腿儿的,呵呵。”
“两位公公客气了,不知太子殿下……”
“祝大人,太子殿下交代咱家将此物赠于祝大人。”
小太监取出一卷崭新的书册,用绸布捆着,两手捧了递给祝修远。
祝修远纳闷,茫然接过。
太子殿下竟然送来一本书
这是什么书,有什么特异之处吗
祝修远粗略看了一眼,这册书卷成了筒装,并用绸布捆着,只能看见蓝色的书皮,看不见封面上写了什么字。
“既然是太子殿下所赠,那下官不敢推辞。请两位公公代下官谢过太子殿下!”
“好说好说,祝大人客气了……”
“两位公公不着急回去的话,不若留下来喝杯茶”
“不了不了,祝大人,太子殿下还等着咱家回去复命呢!祝大人,告辞!”
“两位公公慢走……”
送走两位东宫太监后,祝修远再次瞄了一眼这本书。
此处人多眼杂,不是查看这本书有何奇妙的地方。
于是他返回他的房间,董氏姐妹安然等候在此。
“夫君,东宫太监找你什么事啊”董淑贞问。
“没什么大事,单单就送来一本书。”
“是什么书”董漱玉问。
“我也正纳闷呢……”
祝修远当着董氏姐妹的面,直接拆开捆住此书的绸布,展开一看,只见封面上有一行字:“赠祝修远。”
落款是“刘深”。
刘深就是太子的名字。
三人围在一起,面面相觑。
这书没有书名,封皮上竟是“赠祝修远”四个字。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此书极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亲笔手书而成,也有可能是东宫自行印制装订的书,外面没有卖的。
祝修远压着心里的疑惑,翻开一页……
“这是……这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看不懂啊!”董淑贞吐槽。
祝修远也纳闷了,因为他也看不懂这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符号“”
说它是字吧可又不像,说它是鬼画符吧它又好像具有某种规律……
“这是……”董漱玉拿起这册书仔细看了眼,最后以确定的语气说:“修远,贞儿,这是琴谱!”
“琴谱!”
董淑贞惊讶,祝修远则大惊。
琴谱太子殿下竟然送他一本琴谱
这是什么意思,他根本不会弹琴啊。
就连后世的五线谱他都没有接触过,更不用说这种乱七八糟的琴谱符号了。
这太子殿下……真是……真是奇葩!
……
翌日。
祝修远一行人再次出发,直奔常州义兴县而去。
健康城虽然繁华,但终究不是久留之地啊!
此去义兴县,可选陆路也可选水路。
因考虑到董淑贞晕船的毛病,所以众人选择了走陆路,坐马车沿着官道直奔义兴县。
一行人在义兴县待了一天,祝修远亲自进入矿山确认紫砂矿……
第二天,他们再次启程,往江州进发。
因为董淑贞怕晕船,所以他们一路上都是走陆路。
颠簸数日方才返回江州。
祝修远他们回到董府后,方才知道原来陈皇的赏赐已于两日前送到了。
金银首饰、绸缎布匹、粮食盐油等,品类众多,董府的仓库都差点被塞满!
不过此次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这批数量众多的赏赐,这些最多只算是锦上添花。
真正的重头戏是江州刺史、江州司马之位。
当然,还有祝修远获得的那枚免
187 夫君,我要出门逛街
为了维持与方塘、花朝仕、万谦的关系,他不知道砸进去了多钱银票。
可是,这一切都打了水漂。
董诚大获胜利之后,果然就开始筹谋对付他薛家了。
那董诚的女婿说什么“茶农在瘟疫之灾中立了大功”,所以不该再受茶商的盘剥,于是弄出了狗屁的“董公秤”,还派出衙门州兵守护茶园,为茶农们“主持公道”。
这直接导致他们这些茶商不能再盘剥茶农了,薛家可谓“损失惨重”啊!
“如今董诚势大,不好招惹。叔叔薛宝庆虽然高居户部尚书之位,姑姑也贵为邵州王夫人,但是,董家有鄱阳王、杨廷玉撑腰,宫中那位恐怕也会偏袒董家……”
“那怎么办”薛宝昌面有不甘。
“爷爷莫急,孙儿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
薛宝昌大喜,忙问道:“源儿,什么办法”
薛源缓缓走了两步,眼神无比深邃:“那董家势大,在明面上我们不好招惹,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从暗处来!”
薛源的脸色第一次变了,变得无比阴沉!
“源儿你的意思是”薛宝昌似有所悟。
薛源嘴角诡异上扬,带动阴沉的脸发出阴沉的笑……
……
翌日。
阳光明媚!
是出去逛街游玩的好日子。
早上,祝修远和董淑贞前往西院后厅吃早饭的路上,董淑贞就开始要求祝修远“履行承诺”,带她出去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