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铁血纵横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石板路
装武器弹药的车厢已被打开,那些武器弹药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自然要尽可能的搬回去。
至于这些鬼子,他准备让吴中平来消灭他们。
不就是一节车厢吗?九二步兵炮可是能够调低射击高度的,到时把步兵炮拉过来,给他几炮,还不将这车尾给直接轰烂。
秦永河的独立一营只有一个炮排,而且炮手的素质比起团部炮营来又差了一截,自然把这最后的车厢无可奈何。
但炮营就不同了,炮营可是有一个九二步兵炮连,只是炮弹在上一次战斗中全都打光了,这次战斗并没有表现的机会。
可现在部队从平板车上缴获了步兵炮,还有一百来发炮弹,用这个来轰击鬼子火车,可是最方便不过的了。
吴中平接到命令,立即带着一个九二步兵炮组过来,一阵忙碌将步兵炮架好后,朝着车尾鬼子所守的车厢几发炮弹过去,直接将车厢打出几个大洞,爆炸的火光陡然腾起,通过破洞可见鬼子在大火中狂舞。
秦永河看到这一幕,心里腾起一阵快意。
要知道,他的独立一营,在攻打火车的战斗中,伤亡已到了一百五十人,其中有四十多个战士,就是倒在车尾鬼子的枪下。
有炮兵营的助战,车尾的鬼子很快被肃清。
四营和独立一营打扫完战场后,留下警戒部队,其余的战士忙着将伤员抬回山林,然后又帮着老百姓抢运物资。
柳天舒和郭四中看着忙碌奔波的老百姓,不由望向南北两边。
这个时候,北边的枪炮声十分激烈,而且还听到步兵炮的轰击声,看来二营在北边的阻击打得十分艰苦。
“吴营长,命令步兵炮连立即北上增援二营,一定要将鬼子阻住。”柳天舒看到缴获的九二步兵炮,立即对吴中平营长说道。
二营要阻击的是一个大队鬼子攻击,比南边的三营要阻击的敌人强大得多。至于一营,这时攻下了狼头据点和腾庄据点后,已迅速向火车处跑来,准备加入搬运物资的队伍。
看着那些搬运物资的人不顾疲劳奔跑,柳天舒不由担忧的抬起手腕,他的手腕上戴着一只手表,是上次回西安时,他的父亲买来给他的。
发现从战斗打响到现在,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他有些焦急地望着郭四中道:“政委,搬完这些物资,还需要多少时间?”
郭四中刚才去看了一下,知道物资才搬了一半,就抹了一下额头的汗道:“柳团长,大概还有四十分钟。”
“不行,政委,这样,你让战士和老乡们挑重要的东西先搬,鬼子的飞机再过半个小时就会来了,我们必须在半个小时内撤离火车。”柳天舒紧盯着火车说道。
鬼子飞机从南京机场赶来,按照正常计算,应该不超过一百分钟,也就是说,鬼子留给柳天舒搬走物资的时间,最多还有四十分钟。
他可不想让那些善良的老百姓和可爱的战士,为了这点物资,遭到鬼子的轰炸。
再说,两边打阻击的部队,也在用生命和鲜血顶住敌人的进攻。
“行,我这就过去。”郭四中有些遗憾地望向火车,咬了咬牙跑了过去。
“给我接二营和三营。”柳天舒目送郭四中跑过去后,转身让通讯班接通二营和三营,向谢屏才和欧标飞下达了在二十分钟内撤出阵地的命令。





抗日之铁血纵横 第四百四十六章泽田记住了柳天舒的名字
郭四中跑到搬运物资的战士和乡亲们中间,叫过刘副团长;“老刘,告诉战士们拣重要的东西先搬,我们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撤离火车,你让大家加快速度。”
说完,他走到火车边,接过车厢里的战士递出的一箱弹药,扛在肩上就往山林跑去。
康水东和秦永河等得知半个小时后就要撤离,立即跳上火车,在车厢里看了看,就指挥战士将将炮弹、手雷、子弹以及药品器材等优先搬下火车。
柳天舒两眼望着南边的天空,看看时间到了半个小时,立即让人跑过去传达撤离的命令。
郭四中听到战士传达命令,十分难舍的回望了车里还没搬走的物资一眼,一口气扛着两个木箱往山林跑去。
柳天舒看到老乡们和战士扛着物资跑进树林,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南边打阻击的三营,接到柳天舒的命令,在欧标飞的指挥下,部队交替掩护向张八岭的山里撤退,同时,北边的二营,谢屏才看了一眼被打退回去的鬼子,留下一连掩护,带着营部主力,也迅速向山里撤去。
鬼子看到阻击的新四军开始撤退,顿时更加着急,立即不要命地再次发起进攻。
可惜二营和三营早经过了战火考验,无论是进攻、阻击还是撤退,都是有板有眼,看到鬼子不要命的再次追来,撤到山林里的炮兵立即朝着鬼子冲锋队形展开猛烈轰击,炮弹不断飞出,落在鬼子进攻的队伍中,腾起一根一根的烟柱,鬼子的冲锋队形被炸得七零八落。
担任掩护的部队抓住这个时机,迅速脱离战场,往山里飞快跑去。
二营和三营刚跑进山里,就听到天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四架涂着膏药旗的飞机恶狠狠的从南边飞来。
谢屏才和欧标飞看到鬼子的飞机掠过山头,不由轻蔑的笑了一下,指挥部队迅速钻进了山林。
不过,在两人的心里,对团长柳天舒,更是佩服不已。
就在鬼子飞机赶到的时候,留下负责炸毁军列的爆破小队立即引爆炸药,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停在铁路边的军列如同玩具一般被炸得高高掀起,然后散落下来。
鬼子飞机飞临火车处的时候,正好目睹了下面那惊天动地的爆炸,鬼子飞行员看到这一幕,惊得差点合不上嘴。
利用飞机上的电台向后方报告情况后,接到后方的指令,让他们尽快追上可恶的中国人。
可惜张八岭的山林在夏天十分茂密,从飞机上往下看去,到处是碧绿的一片,根本无法找到中国人的影子。
虽然他们知道中国人就藏在下面的山林中,并没有跑远,可山林这么大,总不能胡乱将宝贵的航空炸弹,扔到树林里去炸狗熊吧。
在天空中盘旋了几个来回,没有发现一点痕迹,鬼子飞机只得灰溜溜地飞了回去。
不过在飞机光临这片天空的时候,北边的鬼子还是赶到了火车处,可惜映入他们眼帘里,是沿着铁路散落的爆炸碎片,还有就是帝国士兵残缺不全的尸体。
小心翼翼过来的日军士兵,看到被炮弹炸得东倒西歪的军列,还有一些被烧焦的尸体,有的士兵不由跑到一边狂吐起来。
至于那些闷罐车皮,有几个被炸得四分五裂,露出老大的豁口。
随后,南边的日军也赶到现场,将整个现场搜索一通,只找到四个奄奄一息的伤兵,其余的帝国士兵,竟然全都为天皇陛下效忠了。
运输军火的列车在张八岭附近遭到袭击,不但八车皮的物资全部被抢,而且押车的士兵全部阵亡,这事很快惊动了南京日军司令部。
“八格,饭桶,帝国的脸都让你们这些蠢货给丢尽了。”日军泽田司令得知袭击军列的中国军队竟然逃进了山里,再也控制不住心里的怒火,将送上来的战报两把撕得粉碎,红着眼睛狂怒地叫道。
泽田接任十三军司令以来,虽然所属部队与第三战区的部队多有交火,也与活动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频繁交战,但都是大日本帝国军队占了优势。
他的十三军虽然不像十一军打了许多大仗硬仗,但也有力的保障了十一军的后勤供应,更没有发生过运送军用物资的军列被抢的事。
柳天舒这一下可是实实在在地打在他那张老脸上。
在宽大的办公室里发泄一通后,泽田喘了一口气,朝着面前一个毕恭毕敬站着的军官喝道:“春上,立即给我调查,看是谁抢了军列,不捉住此人,不足以洗刷帝国皇军的耻辱。”
“司令官阁下,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这次抢劫军列,极有可能是柳天舒所为。”春上大佐小心地说道。
“柳天舒?此人是干什么的?”泽田一听春上的话,不由皱起了眉头。
作为负责上海南京一带的日军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考虑的都是第三战区的大佬级人物,再者就是新四军的叶挺军长之类的名将,对于区区一个新四军团长,确实难入他的法眼。
“报告司令官阁下,此人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十六团团长,该部活动在皖东的张八岭一带,根据得到的情报,此人心狠手辣胆大妄为,在山东的时候,就曾带着部队长途奔袭抢了帝国的军列。”春上看了一下泽田司令,低声说道。
“在山东时就曾抢过军列?”泽田眼珠转了两下,恍然想起曾看到过大本营转守来的战报,说活动在富崖山的八路军十分猖獗,其中好像就提到了柳天舒的名字,说此人不但抢了帝国的军列,还抢走了原本准备运往日本的中国战俘。
只是他没想到此人竟然到了皖东。
“筱原诚一郎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能消灭掉此人?”泽田皱着眉头问道。
驻扎在安庆的166师团,其实也属于十三军的建制,只是筱原诚一郎对柳天舒根据地的扫荡,只是出动了一个旅团的兵力,而且这事发生在去年,那时泽田还没有接任十三军司令,自然不知道具体情况。
“司令官阁下,一六六师团曾两次出兵围剿柳天舒部,可惜都无功而返。”春上不想让司令官对筱原诚一郎有不好的印象,就没有详细讲述一六六师团扫荡柳天舒根据地的详情。
“哟西,看来这个柳天舒还是个人物。”泽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望着春上道:“春上,以后凡是与柳天舒有关的情报,都要送我过目。”
既然柳天舒在山东就袭击过帝国的列车,那这次军列遭到他的袭击,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这次从东北运来的物资,是一个师团一次中等规模战斗所需的弹药物资。另外就是一些被服之类。
这点损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好在现在已知道是何人所为,那接下来就是寻找机会消灭这伙敢于冒犯皇军尊严的中国人就行了。
不过,看样子这柳天舒有些难缠,现在十一军又在紧张备战,一时之间倒也不急于向柳天舒部发起猛烈攻击。
柳天舒并不知道泽田司令已将他的名字记在心底,他看到鬼子飞机飞走后,立即指挥部队保护着乡亲们,将从军列上搬下的弹药物资,迅速运往张八岭深处。
赶到火车周围的鬼子,接到上面的命令后,并没有向山里追来,而是垂头丧气的将现场清理一番,派来工兵等抢修铁路,同时重新修筑狼头据点和腾庄据点。
不过,看到被新四军击毁的铁甲巡逻车,鬼子突然发现原来在他们心目中威力无比巨大的铁甲猛兽,其实也并不保险。
特别是看到那两辆铁甲巡逻车上被烧焦的帝国士兵,很多士兵发现坐着铁甲巡逻车巡逻,不再是一件无比风光的事。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铁甲巡逻车不但被炸毁,而且还似乎并烈火烧过。
花了一周的时间,柳天舒才将缴获的物资运回了张八岭一营的营部。战士们和乡亲们虽然十分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只是柳天舒脸上的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当他看到一长串牺牲战士的名字时,那张脸顿时充满说不出的悲伤。
这次袭击鬼子列车,十六团牺牲了三百一十二个战士,另外还有两百多个战士负责,特别是攻打铁甲巡逻车的部队,更是伤亡惨重,有不少战士就是被鬼子铁甲巡逻车上的重机枪给打得浑身血洞而牺牲的。
这些牺牲的战士,全都被带回了张八岭,在肃穆的气氛中,这些牺牲的战士,被安葬在张八岭的一座小山岭上。看着山林间一排一排的坟头,柳天舒摘下帽子,悲伤地低着头,随着刘副团长悲壮的喊声,与在场的战士干部一道,向这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的战士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鸣枪!”随着刘副团长声嘶力竭的喊声,战士们举起手里的枪,朝着天空打出了三发子弹,震耳欲聋的枪声在山林中响起……




抗日之铁血纵横 第四百四十七章老师有难
从张八岭返回王家店,那是一周以后的事。
这次袭击鬼子军列,虽然十六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战士伤亡高达五百余人,但取得的战果还是十分喜人的,他们不但消灭了押送物资的两个日军中队,还端掉了狼头据点和腾庄据点,再加上阻击部队消灭的敌人,消灭的鬼子竟然超过了六百人,单从敌我伤亡比来说,就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更重要的,是这次虽然兴师动众,但十六团从鬼子军列上搬下了足够维持一个师团两场中等规模所需的作战物资,单是重机枪,就到达了六十挺,而歪把子机枪,更是接近两百余挺,至于子弹,用一句堆集如山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当初郭四中看到如此多的战利品时,简直连嘴都合不上,只是叫唤着发大财了发大财了。
对于轻重机枪手雷子弹之类,柳天舒到也没放在心上,最让他高兴的是从军列上搬下了六门九二步兵炮,加上平板车上的缴获,单是九二步兵炮,他的十六团就多增添了十门。
他的十六团炮营原来就有一个步兵炮连,拥有四门步兵炮,可惜上次打松下信之那一仗,将所有炮弹全部打光,而且步兵炮也损失了一门。
现在不但多了十门炮,而且还有上千发炮弹,这让穷怕了的柳天舒,不由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些武器弹药,当然并没有全部运回王家店,有一半被藏在了张八岭。
这些武器弹药,足够装备三个团,就算他的部队全部换装,也用不了一半。
回到王家店,柳天舒还没有缓过气,就接到支队电报,说第四支队武器弹药缺乏,让他们支援一点,另外路东的支队也缺枪少弹,让十六团也支援一部分。
郭四中看到电报,脸上就没有表情,刘副团长听到这话,自然就有些不乐意了。
“团长,政委,这些武器是我们十六团舍了老命才抢来的,上交一部分给支队,这我没意见,怎么还让我们送武器给四支队啊。”
四支队在整个新四军中,都是实力很强的部队,他们在皖西北算是一支很强大的力量,就是第五战区的部队,也对他们十分忌惮。
说句不好听的话,四支队一直比五支队强。
柳天舒吸了一口烟,想到支队发来的电文中,不但要求十六团支援四支队,而且还列出了武器数量,他自是知道这事没有商量。
“刘副团长,别说了,都是新四军,都是为了打鬼子,只要这些武器用在打鬼子上,我个人没有意见。政委,既然支队已明确指示,我们还是要服从命令,这事就由政委负责处理,我准备建一个步兵炮营,所以步兵炮我认为最多送一门给支队,再说,这玩意没有炮弹,就是一个累赘,迫击炮到是可以各送四门,其余的,政委辛苦一下,先拟一个清单,然后我们再讨论一下。”柳天舒望着两位说道。
这次部队缴获了不少迫击炮和掷弹筒,这些可以适当送一些出去,至于子弹和歪把子机枪,这个不妨大方一点,反正这些东西就算打完了,也好想办法。
“行,这事我来处理。”郭四中看到柳天舒对支队的指示并没有抵触,也就放下心来。
有了武器弹药,自然扩充部队被列入了议事日程。
近段时间,按照中央的指示,王家店根据地也开始实行减租减息运动,好在上次鬼子扫荡,那些对鬼子心存幻想的百姓,遭到了鬼子无情的屠杀,让根据地的人民认清了日本鬼子凶残的本色,再加上十六团连续打了几次大胜仗,连鬼子也不敢轻易跑到根据地来撒野,这减租减息运动竟然十分顺利地开展起来。
根据地的农民这时也被发动起来,积极参加抗日工作,青壮参加队伍的热情也陡然高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十六团招收了一千二百个新战士。
到了七月,军部的命令到了,十六团扩编为新四军第七支队,支队长柳天舒,政委郭四中,政治部主任苏兰。刘副团长升任为参谋长兼副支队长。
第七支队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另外支队直属侦察大队、警卫营、后勤部、野战医院、新兵团等。
因为第七支队并没有被国民政府认可,自然也不存在编制问题,只是部队一下子扩大成了支队,新兵自然占了较大比例。
既然上级已同意组建第七支队,下面的干部自然也需要进行调整,经过柳天舒、郭政委,刘参谋长和新到的苏部长研究后,决定由童贵杰任一团团长,华春阳任政委,下辖三个营,龙志水担任一营长,教导员盛明,二营长桂学兵,教导员周湖,三营长严七木,教导员杨博文。每个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团直属一个迫击炮连。
一营在张八岭原本就发展到了六个连的规模,这次扩编,童贵杰从张八岭的民兵中挑远了三百人,加上新招收的战士,很快就完成了部队的补充调整。
二团的团长由谢屏才担任,政委蒋先华,参谋长兼副团长秦永河。独立一营调入二团。
一营长高伟衡,教导员韩成。二营长凌一宣,教导员国思年,三营长唐伟华,教导员贾朝东,同样每个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团部直属一个炮迫击炮连。
三团的团长由欧标飞担任,政委沈小从。一营长侯乙放,教导员王石柱,二营长康水东,教导员傅兵,三营长童武,教导员孙光。
康水东的四营直接编入三团,同时原定编为独立二营的投诚伪军,也全部编入了三团。
同时,支队直属的炮团下面的步兵炮营和迫击炮营,也迅速完成了人员补充。
那些新招收的青壮,凡是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全都进新兵团进行训练。
一时之间,整个根据地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紧张训练。
根据地大了,地方党政建设自然也要跟上,好在这有郭四中政委负责,他已被任命为皖东根据地党委书记兼第七支队政委。同时政治部主任苏兰,也在地方政府那边挂了职务。
苏兰到王家店,这让柳天舒感到十分高兴,两人自从离开北平以后,只在延安相聚了一些日子。两人到了皖东后,柳天舒到十六团任职,而苏兰则留在第五支队司令部,后来第五支队主力离开王家店前往路东,她自然跟着主力到了路东。
这次上级决定成立第七支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最后派她到第七支队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这天,柳天舒从炮团回来,刚进屋坐下,苏兰就走了进来。
“苏主任来了,稀客稀客,快请坐。”柳天舒一见苏兰,就打趣道。
“好你个柳天舒,难不成要我称呼你柳司令心里才舒服啊。”苏兰闻声笑道。
雷勇走过来为两人泡了茶退了出去。
“苏兰,你可是很少到我这里来,怎么样,到这里还习惯吧?”柳天舒将茶杯挪到苏兰面前,关切地问道。
“这里不错,同志们都很热情。”苏兰笑了一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说道,“天舒,你还记得杜老师吗?”
“杜老师?当然记得,她怎么啦?”柳天舒听到苏兰提到杜老师,不由惊奇地问道。
苏兰所说的杜老师,是当初在燕京大学时的老师,名叫杜尚娟。那个时候,因为柳天舒的成绩很是不错,而且又十分低调,杜尚娟对他十分关照。
当时杜尚娟还不到三十岁,现在应该也只是三十一二的样子。
“我得到消息,她在蚌埠被抓了。”苏兰声音低沉地说道。
“什么?”柳天舒惊得叫出声来,在他的印象中,杜尚娟老师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女教师,一双大眼睛更让她多了一分知识女性的聪慧。
自己离开北平后,再也没有听到过她的消息,谁知一听到,却是被人抓起来的不幸。
“苏兰,你快说说,这倒底是怎么回事?”柳天舒焦急地问道。
随后,苏兰低声把情况说了一遍。原来,抗战爆发后,杜尚娟老师随着学校先期撤离北平的人南下到了南京,后来又去了重庆,一年前回到了南京又到了蚌埠,好像她没有再当教师,而是成了一家报社的记者。
前不久,南京伪国民政府下面七十六号的特工盯上了在蚌埠的杜尚娟,两天前,特务突然包围了杜尚娟在蚌埠的住处。
“杜老师是我们的人?”柳天舒听到杜尚娟落到了汪伪特务手里,顿时紧张地问道。
“应该不是,我们的同志估计,她应该是重庆方面的人。”苏兰沉重地说道。
“重庆方面?军统还是中统?”重庆方面活动在敌后的情报人员,大多是军统的人,不过也有少部分是中统的人。
“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你看有没有办法救救她。”苏兰期待地望着柳天舒。
蚌埠的情况十分复杂,柳天舒虽然让孙参谋在蚌埠安排了特工人员,但这些人员大多还处在雪藏阶段。上次起用的两个特工,因为传递信息的方式十分巧妙,根本没引起敌人的注意,暂时没有撤回,不过两人随即停止了行动。




抗日之铁血纵横 第四百四十八章又到宁远城下
好在第七支队成立后,按照上面的安排,支队政治部与周围几个县城的地下组织有了联系。
“这样,苏兰,你联系蚌埠地下组织,严密注意杜老师的事,先把情况了解清楚,我们再想办法。”柳天舒想了想说道。
不管怎么说,杜尚娟曾经是自己的老师,而且从苏兰介绍的情况来看,她应该是因为参加了抗日活动,才落到汪伪特务机关的手里。
1...6465666768...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