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幻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阿木小道士
村正方重,每天都很忙,忙着收割自家的稻谷,也忙着计算着各家各户粮食的产量,更是想着前几天方静与他说养猪的事情,虽然眼下方家村各户人家有了一点家底,但对于养猪来说却是头一遭,根本就不懂,村正方重心中想着是不是请懂行的人来教授大家养猪,但眼下谁愿意过来教授这种养猪的秘密呢。
村正心中愁啊,这几天心中一直愁个不停,心里想的是该如何把这事办好了,可也一直没个头绪。
“小石头,你说静娃子说全村养猪,这行得通吗眼下粮食倒是不缺了,但这养猪可真没侍弄过啊,爹也不知道咋弄呢,你给爹出个主意”方重趁着休息的时间向着自己儿了小石头求助。
“阿爹,养猪这事吧是好事,在村里确实也是头一回,但静娃子说的没错,生活就得向前看,吃饱是小事,吃好才是大事,静娃子是想让村里人都能吃上口肉,这才希望大家都养几头猪。”小石头向着自己的老爹说道。
“好事是好是,但没人会养啊。”村正叹着气说道。
“阿爹,其实这养猪的事吧,静娃子敢提出来,那肯定是懂的,虽然我们也不清楚为啥静娃子从树上摔下来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但这都是好事,得空与静娃子商量一下就知道了,阿爹你自己一个人在这儿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方法来的。”小石头与自己老爹分析着,好让自己老爹知道怎么处理。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找静娃子商量就行,他说怎么弄,咱们就怎么弄。”村正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豁然开明起来。
得到了解决办法的村正不再继续休息,拿起镰刀收割起稻谷来,小石头与他媳妇相互看了看,又忙起了各自的活计来。
半个来月的时间,方家村的稻谷终于是
第一百三十二章 猪仔
豆苗栽种结束后,陈二林与着村正小石头三人离开了方家村,去了小河镇的其它村子中寻猪仔去了,想买回三十来头小猪仔,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眼下小猪仔的价格方静虽不知道,但想来应该不会太贵,至少方静相信不会太贵的,有钱人不吃,穷人吃不起,而且估计也没多少人会去大规模的养殖,猪本就不是大家所喜的动物,可不像羊牛马驴那种受到家的喜欢。
“静娃子,这养猪的棚为啥要做这么好呢反正猪都很脏的,为什么要弄这么干净啊”张小霞看着方静,把建好的猪棚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地面都铺着平躺的石块,边上站着一大群村里的妇人,围着听方静介绍养猪的注意事项。
“舅母,这猪啊,跟牛驴马其实差不了多少,它们也喜欢干净,可不愿意天天睡在很脏的地方,它们也想住的舒服一点,它们不能自己弄,就得我们帮它们弄了,再者呢,牲畜棚干净了,就能减少病害,越脏越容易引起病害。”方静向着张小霞以及其他妇人,细细的说着些猪舍的管理。
“也是哦,静娃子,那是不是每天都要打扫一遍还要给它们洗澡啊”张小霞虽然认同方静所说的,但真要把猪当熊二一样养,那可就是个精细活了。
“舅母,可不能这样,哪有天天给打扫的,只要不是很脏就行,适当的打扫一下就行了,猪粪还是要清理的,角落的稻草可以过段时间清理,湿了就垫些干的上去,以后这沾了猪尿粪的稻草可是农家好肥料呢。”方静一边对着大家说道,一边还不忘对猪棚进行查验。
“静娃子,你说这猪就喂点青草,再喂些细碎的谷壳还要给猪吃粮食再煮些豆子给它们吃这样就能长很大这是不是太浪费了”秀婶在边上刚才听了方静介绍的养猪方式,觉得到没有多大难度,但是要吃稻谷和豆子,就有些心疼了。
“秀婶,这话怎么说来着,有投入才能有收获嘛,就像我们种豆子一样,你得舍得土地和时间还有种苗,才能有豆子收获,这养猪也是一样啊,你得舍得给它吃,到了年底,百多斤的猪,杀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方静知道大家都心疼粮食,谁也不愿意把现有的粮食,还要分着去养头猪,这对于方家村人心里来说,肯定是划不来的。
“静娃子,那我可不可以不用喂粮食啊我就喂些豆子,或者我叫我家娃去弄点野菜给它吃”胖婶家更是舍不得家中粮食了,以前过的这叫啥日子,现在过得又是啥日子,心里最是清楚了。
“这个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的意思是在不浪费粮食的情况下,是可以去挖些野菜青草的,这些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让它们吃饱了才能长大,不吃饱就得饿着瘦下去,这个道理你们是知道的。”方静知道肯定说不动大伙,但也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那好那好,只要不浪费粮食,咋弄都行。”大伙听后心也落了地。
“哦,还有啊,买来的猪仔都要先弄到远良叔家,这是和村正远良叔他们商量好的,主要是给猪仔绝育,要不然的话,猪仔能吃能闹的,但肉却不长。”方静也知道这群妇人可能也不懂为啥要统育,但对于方静而言,不绝育的猪,只能说是精力旺盛,还骚气重。
方静对猪仔绝育虽不是很懂,但幸运的是,方静前世上的中专学校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正好学校有个专业是畜牧兽医专业,方静前世别的没学会,辨认鱼的公母倒是学精了,各种鱼类还是非常清楚的,当然,对于畜牧这一块也基本都看过不少书,当年实习的时候,可没少去畜牧养殖场看同学校友,没少见证过校友们的实际操作手法,不能说全懂,但基本的都没落下,真可以说一理通道道通啊。
“静娃子,为啥要绝育啊,要是割死了那不可惜了吗”一村里妇人听闻要给猪仔绝育,心里可是打鼓的紧。
“这给猪仔绝育是为了长肉,二是为了减少猪身上的尿骚味,另外还可以减少猪太闹腾了,绝了育的猪会很老实的,吃了睡,睡了吃,只长肉不闹腾;另外,我会教远良叔怎么给猪绝育的,保证不会让一头猪仔死掉,要是死掉了,我赔给你们。”方静解释过后,还向着大伙保证道。
“静娃子,这可使不得,这哪能要你赔呢,这猪仔也就半贯钱的事,死了就死了,再买头回来就行了。”刚才问话的妇人可不敢要方静赔钱,这村里现在过好了,谁不知道是方静带来的,这真要是闹倒要赔猪仔钱的话,那她一家也就不用在方家村呆了。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等村正小舅他们买好猪仔回来后再说吧,反正现在也没猪仔,说多了你们也不知道,不过等猪仔买回来后,你们要提前把豆子煮好,加细谷壳和野菜一起煮,绝了育的猪仔可得要在这个时候补一补。”方静最后还是把这事算是定下来了。
两天时间,村正他们几人买了三十一头猪仔回来,每头小猪仔也就半贯多钱,不到六百钱的价格,公母都有,每只看着好瘦小,也就十多斤重的样子,看来原来的主家可是不会好好照料这些小猪仔。
原本方静告诉过村正他们,尽量买公猪仔,但想来肯定是没有足够多的公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亲戚
方静家领了两头猪仔,方大用家也领了两头,村正家也是领了两头,其他各户人家领了一头,三十一头小猪仔才被分完。
张小霞每天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清早起来就会转到后面去看看两头小猪仔,大初大英大头他们,每天也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拎着个篮子采些野菜青草什么的,只要是猪能吃的,基本都会采一些回来,剁碎后放锅里加细谷壳和豆子一起煮,每天还得给小猪仔们加点盐,这也是方静说过的,虽然盐精贵,但再精贵对于方静家而言都只是盐,反正有钱。
随后的时间里,基本差不多农田里的活都没有了,静等着方静的命令上山采集野果子了,今年方静可不是自家弄了,方静可是分派了任务,自家采集到的果子后,依照方静的方法自行酿造果酿,等果酿酿好可以一缸三贯钱拉到县里卖,或者同样价格卖给方静,不愿意卖的可以留着喝。
忙活了大半个月,家家户自行酿制果酿,各家的缸中都存满了果浆,方静家也同样如此,今年的果酿用的是纯野生蜂蜜,可不是以往的冰糖了,味道相对而言要好上不少,至少方静开了一缸喝过后很是认同的。
方静家的两头小猪仔们,随着张小霞的精细照料,慢慢的开始鼓吹起来,从刚开始买来的十来斤重,到现在三个月都有七八十斤了,张小霞一家每天都期待着这两头猪仔快些长大,长得越大越好,长得越快越好。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秋风一扫,满山落叶,冷空气又开始袭来,虽然眼下还没有多冷,季节的交替,也只是顺天而为,方家村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收获大豆农忙起来。
收完大豆后又得开始盖大棚,家家户户都等着今年的蔬菜呢,去年可是给每户人家带去了五六十贯的铜钱,今年更是抱着期望,能再挣个五十六贯铜钱。
“静娃子,你赶紧回家去,你家里来来人了。”花婶在农田边上看到方静后喊道。
“花婶,我家来啥人了”方静有些搞不清状况,好不容易寻个时间跑到田地里来转转,还有人跑家里来,这得跟方静有多大仇呀。
“我可不知道,我就看到好几人去了你家,你赶紧回去看看吧。”花婶牵着牛往更远处去了。
方静只得往家走去,回到家院外时,却是看到两男三女坐在院子当中,方静瞧着不认识,心中有些莫名其妙,看着这穿着就知道是穷苦人家了,而且还是像以往方家村的那种。
“小霞,你看我们真的是难呀,要不是难,也不会跑来寻你。”一位坐着的老妇人向着站在不远处的张小霞哭述道。
“娘,我知道大家都过得难,我和郎君也是过得难,刚来方家村时,只是来到静娃子家,落个脚准备去县城寻份事做,静娃子看着我们这一家子过得苦,才让我们留下来一起过日子的,现在家里也就六亩田两亩地。”张小霞向着老妇人诉说着。
“唉,小霞,娘是知道的,陈家湾遭了难,当时我们也没能力收留你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才喊着让你们去县城寻一落脚地找份活干,好养活这一大家子,眼下你们也过好了,娘心里头啊也是放心了,但你二哥啊,总不能不救吧,真要是被官府给押走了,就得砍头的啊。”张小霞的老娘抹着眼泪向着张小霞哭诉道。
“娘,我知道,二哥他这事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啊。”陈二林站了出来帮着张小霞辩解道,心中无奈,钱不是自己的,是方静挣的,可不敢随意开这个口。
“小舅舅母,咋了这是这几位是”方静虽然早已在院外听了个大概,但里头的情况估计也难讲清,这会儿进了院子就向着陈二林夫妇问道。
“呀,这就是方家大郎吧,都这么大了,以前去陈家湾的时候,还那么小点的,这么些年都长这么大了啊。”老妇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看着方静说道。
“静娃子,这是我娘和我大哥大嫂二嫂,这是我二嫂的哥哥。”张小霞赶忙站出来向着方静介绍。
“哦各位长辈好。”方静听闻张小霞介绍后,向着眼前的五位张小霞娘家人问了个好。
“静娃子,我二哥前段时间在县城售卖些干货时,不小心碰倒了一家店铺外的一个摊子,摊子上的东西摔坏了,要我二哥赔五十贯钱财,要是不赔,就捉了去官府了。”张小霞向方静表述了一下娘家来人的意思。
“哦碰倒了什么东西,值五十贯钱就算是什么宝贝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吧”方静挺好奇的,五十贯钱,在大唐是什么状况,那得是富人家才出得起的吧,更何况一个店铺值五十贯钱的东西,能随意摆在店外摊子上
“听回来的同村说是一件了不得的东西,我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可家里别说五十贯了,就是五十个铜钱都拿不出来呀,这天杀的老天爷啊。”老妇人说了下情况,大声的哭喊道,很明显张小霞的老娘,只是一个不懂的庄户人家妇人而,更不可能知道什么事了,只得怨天怨地了。
“静娃子,你看这事”陈二林知道这家毕竟是方静的,可轮不到他们夫妇二人做主,这么一大笔铜钱,可不是说拿就拿的,虽然家里的钱财都是由张小霞管着,但也不能这么拿着出去,这个他们夫妇二人心里可是有数的,要用钱,基本都是方静说了算,他们夫妇一家,基本没用过任何一文钱的。
“五十贯钱虽不多,给了便是了,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常
“先生,我知道的,您放心吧。”钱侍张口回应着方静,随后带着四人出了院外,牵着四匹马,往着大榕树而去。
“好了,事情已经让钱侍他们去办了,您们放下心来吧,大英,给我们打几碗果酿来。”方静看着钱侍他们离去,回身坐到椅子上,向着大英喊道。
“好的,静哥哥,大哥大头哥,你们来帮我。”大英应了方静,喊着大初和大头过去帮忙。
“舅母,您们也坐下来吧,喝碗果酿,没多大事的,把心放下吧,明天舅母她二哥就会回来了,莫要担心。”方静向着院中几个妇人安慰的说道。
“方家大郎,我家二郎明天真的能回来吗这可是五十贯钱啊,咱家可赔不起啊,这天杀的老天爷还让不让我们活了啊。”老妇人向着方静问道,然后一直抹着眼泪,怨天怨地起来,这也是普通庄户人家的思想,摊上什么大事之后,求老天爷,求乡老,求官府,如果无济于事的话,那只能怨天怨地了。
“阿婆啊,莫要担心,事情会办好的,这钱侍原来是秦王府的护卫,地方官员可不敢得罪,宽心吧。”方静看着老妇人她们都已然泪流满面,只得抬出钱侍的身份来给她们宽心。
“方家大郎,这事是真的吗那个钱侍真的是原秦王府的护卫那二郎可就有救了,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老妇人听了方静的话后,连忙向着方静求证,得到方静点头后,这才抹干眼泪,向着上天躬身拜了拜。
“娘,大嫂二嫂坐下喝碗果酿吧,二哥的事您老就放心吧,钱侍去了肯定能办成的。”张小霞也是知道钱侍身份的,这会儿端着碗果酿递到自己娘亲手中。
张小霞娘亲本姓于,同样是平利县人,张家村和于家村都在县城东北向,离方家村两三天的脚程,张小霞大嫂段淑芬,二嫂于娇,于娇与老妇人于氏本也是本家亲戚,嫁于张家后,算是亲上加亲,张于两个村子离得相对近一些,都是些庄户人家,比起原来的方家村来说,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
方静眼瞅着三个妇人坐下后,瞧着三人的样子,与当时小舅一家刚来方静家一个样,都穿得像是个乞丐样,两件破烂的灰布土衣,说要多脏就有多脏,说要多破就有多破,脚上穿着双破草鞋,面色腊黄,与方家一大家子一相比,那真是无法形容了,脸瘦枯柴,眼无期色,难怪当时小舅一家没有投奔去张小霞娘家了,方静心里这算是明白了。
“阿婆,您们就宽下心来,坐下来喝碗果酿,您们应该一天也没吃喝些东西吧,大英,去弄些果脯来吧。”方静喊着几个妇人坐下休息,顺便叫大英去装一盘果脯出来。
平时家里的小事,方静都会叫大英,方静认为这个家里的大小事,就应该由女人来主事,比如拿些东西都由张小霞或大英来,主要是右屋里的东西多,人多手杂没个量可不太好,钱财由张小霞管着,吃喝的东西就由大英来掌管了,虽然平时做饭的时候,大英也会帮忙,当然还有一些鸡鸭鹅蛋什么的也交由大英来掌管,这也算是陪养大英,等以后嫁了人,也容易对家的掌控。
大英装了一大盘果脯出来,放在桌上,唤着自己外婆舅母们吃,大英很是懂事,平常有时候也是个大姐一样管着小娃娃们,大初与大头是男孩子,相对就皮一些。
“小霞,现在家里的粮食可够吃家里这么多的小娃娃,可是得好好算计着,要不然可就容易饿肚子。”于氏向着张小霞问着道。
“娘,家里粮食够吃,虽然种的田地只有几亩,但紧着吃还是够的。”张小霞向着自己的娘亲回应着,也不敢多说。
“阿婆,您放心吧,家里粮食完全够的,现在整个方家村归原秦王府封地,又不用交赋税,也只是相应的纳些粮就行,跟其它村子比起来,相对就好上一些。”方静可不敢说啥都不用交,要不然人的心思都会有种羡慕难过,还是少说些好,就像张小霞一样,虽然陈二林一家已经入户到方家村了,这也算是方家人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小霞你现在算是有福了,来了方家村,以后可得好好干活,莫要偷懒,家里娃娃多,得用些心。”于氏三人听闻之后,虽心中多有羡慕,但也知道半大孩子吃穷家的道理。
“娘,我记住了。”张小霞也是点头应道,张小霞至从来到方家村后,就没饿过一天肚子,一开始时,基本肉食餐餐供着吃,其他的吃喝不算,衣鞋基本都是夏冬两季的都有,虽然只是灰布土衣服,这可比其他村子好太多太多了。
“小霞,这两年总收到你捎来的口信,也收到你捎来的一些笋干,娘亲天天在家念叨着你,惦记着你过得好不好,眼下知道你过得好了,大家可都替你高兴。”张小霞大嫂段淑芬向着张小霞述说了一下这两年的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