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幻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阿木小道士
“先生家的饭菜虽可口,但我却只能少吃一些。”皇后心里虽是想多吃上一些,但前几个月生下城阳郡主,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过来,只得随意的夹上一些清淡的菜吃着。
方静听了李世民夫妇的话后,心里倒也没觉得什么,对于皇后少吃一些,也没多在意,或许是因为其身体的毛病吧,方静看过史书上记载,长孙皇后身体冒似得了什么气疾,有可能是遗传性的心脏病或者呼吸道类的疾病。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之正妻,洛阳人氏,小字观音婢,史册中却无任何记载其名,唐朝宰相长孙无忌的胞妹,十三岁嫁与李世民,生有子女,李高明,李泰,李丽质,李明达,李治,城阳公主,新城公主七人,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因病去世,谥号文德皇后,享年三十六岁,被后朝誉为天下第一贤后。
“圣上,皇后,如果皇后身子有恙,还
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皇后视察
“表哥,西瓜香瓜取来了。”大初他们每人抱着一棵西瓜和香瓜走进厅堂,向着方静喊道。
“那放在桌上吧,去拿把菜刀过来切一切。”方静指着方桌,向着小娃们说道,又喊了大初去灶房拿菜刀去了,陈二林夫妇依然待在灶房,不敢去到厅堂休息。
李世民夫妇盯着桌上的西瓜,相互对了对眼,对于桌上的西瓜完全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个吃法,但这卖相还是挺好的,个头不大不小,至少也有个七八斤大小,碧绿而又清脆。
大初拿了菜刀过来,递给方静,方静这才起身接过菜刀后,把泡过冷水的西瓜切开分片。
“圣上,皇后,这个就是西瓜了,随意吃上一些,能解渴,也能解暑气。”方静递上两片与李世民夫妇,嘴里还不忘解释一番。
“大初,拿上四片给你爹娘吃,再拿个香瓜过去。”方静未等李世民夫妇开口,转向大初说道,大初和大英拿了四片西瓜与一个香瓜去了灶房。
“先生,这个西瓜不错,甜,水份还多,可有毒素不知这产量如何可有大量种植的可能”李世民手里捧着西瓜吃了起来,那味道比香瓜有着不同的味道,饭后再吃上片西瓜,那真是神仙似的享受了。
“二郎,莫要如此说,先生怎么会给我们吃有毒的东西,再说先生也无此心的。”皇后下意识反应过来,赶紧向着自己的夫君说道
“圣上,你放心吧,这西瓜要是有毒,我也不会种植的,在西域一些国家都有种植的,产量的话,施肥和管理得当的话,亩产一两千斤还是有的,不过只能当作水果食用,却是不能饱肚。”方静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真想抽一顿李世民,难道我方静就是如此小人明知有毒还给你吃
也许是方静太过敏感了吧,李世民的想法有可能只是怕大面积种植的话,如有毒的情况下,会害了种植的农户,更是害了食用之人,这才会如此问话。
“先生,莫怪,我这在这朝堂之上,倒是习惯如此奏对,先生莫怪。”李世民赶紧补救了一句。
“圣上,皇后,无事的。”方静也不再说什么,又拿着菜刀,把剩余的三个西瓜全部切开。
小娃们都不用喊,直接走近桌边,各自拿着一块西瓜开吃起来,就连最小的两位李德贤与李孟姜,她们都一样伸向一片西瓜,对于香瓜而言,小娃们更钟情于西瓜。
李世民夫妇又开始相互对望着,又瞧了瞧自家的几个小娃,这过得跟庄户家的小娃一样了,没有规矩,更没有礼仪,就连一些衣裳都跟其他的小娃差不多,心里都思忖着,这以后回到长安,定是个野丫头,以后这规矩还得重新学学,要不然,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子与郡主,这些想法,或许在李世民夫妇心中很是重要,但也知道在方静家中,是不讲太多的规矩的,皇后算是深有体会的。
小娃们各自捧着一片西瓜,奋力的大张着嘴咬着西瓜,眼睛还不忘盯着桌上的其他已经切好的西瓜片,心里想着得赶紧把手中的吃完,好再拿上一片,接着再吃。
虽然方静家今年种植的西瓜与香瓜不是很多,也就各一亩的量而已,村里其他人家也基本都有种上几垄地,但也没有多到种上个一亩两亩的,只当是给家中小娃解解谗而已。
“先生,此瓜味道不错,明年定要来向先生求些种子,皇家田地里种上一些,也好分些给其他宫里人。”皇后捧着西瓜吃了半片后,水份甜度充足的西瓜,可以说是老人大人小娃通吃的,更何况这眼下的唐朝人。
“皇后,这西瓜刚种上一两年,所以种子可能不会太多,不过今年我会预留一些种子的,到时我会交给钱侍送去长安的,皇后放心。”方静这西瓜本就没种植多久,再加上种植的田亩数本也不多,大多数的西瓜都吃了,能留种的西瓜不可能太多,不过小娃们却是喜欢自己把西瓜仔收集起来,说是要自己种植的。
“那我就谢谢先生了。”皇后向着方静感谢了一句,继续吃着西瓜,还时不时盯着自家几个小娃看。
小娃们却是边吃边吐仔,地上流了一滩汁水,好在方静以前有教过小娃们吃西瓜一定要低着头吃,尽量避免西瓜的汁水滴落在衣服上,西瓜汁水滴落在衣服上,会使得衣服上有各种花纹的印迹,洗起来可是麻烦了。
吃完西瓜后,大初去到灶房提着一个装有清水的木桶过来,给大人和小娃们清洗手之用,李世民夫妇倒也知道,随意洗了洗后,从方静手中接过一块粗布擦拭了一下,小娃们也都如此。
“大初,你去喊小舅舅母他们回屋睡会儿吧,莫要待在灶房了。”方静也是无奈,自己的小舅舅母心里过度的紧张与害怕,从吃饭到现在,就一直待在灶房,就连午睡都不敢回里屋。
大初应了之后去到灶房,随后又回来告诉方静,说自己父母亲不在灶房了,方静听后,心里猜想有可能去串门去了,方静点头知道,又喊着小娃们去里屋睡午觉去,夏季最热的时节,可不能让小娃们跑出去疯玩。
随后方静又陪着李世民夫妇两坐在厅堂里闲聊,不过,青雀和丽质两人,却是没有去睡午觉,其他的小娃都已经去了里屋午睡去了。
青雀从一开始被通知来方家村的方家学堂进学时,心里的怨气都要冲破脑门,直射云霄了,但到了方家学堂后,一改以前的
第二百三十三章 视察结束
“先生,我希望您能好好培育这些叫玉米的种子,真要能亩产四五百斤,想我大唐的天下百姓,将不会再有挨饿之人了。”皇后站在玉米地里,摸着一个小玉米棒子,向着方静说道。
“皇后,您放心吧,培育新的良种,本来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今日早上,我们刚送走的那批官吏,他们就是来我们方家村学习,稻子和大豆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模式的,想来圣上与皇后都是知道的,我方静本来也就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为了不饿肚子,我这才选择培育更好的良种出来的。”
方静说来也是实话的,从打来到唐朝开始,一副瘦弱不堪的身子,为了填饱肚子,连碗野菜都能吃出肉味出来的人,为了真的做到填饱肚子,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更或者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李世民夫妇或许无法想像,更或许没有去到一些更为穷困的村子去察看过,那些村子里的庄户人家,哪个不是穷到没饭吃穷到只能喝碗水填肚子,或者挖些野菜伴着一两把米煮粥喝的。
如今算是天下太平了,没有外敌忧患,也没有那么多的府兵被征召去打仗,家有父母祖辈,下有儿女,如果能够吃饱饭,对于那些人来说,都可以掏心掏肺的对当今的天下皇帝歌功颂德了。
“先生辛苦了,以后如有何需要,还请来信告知我,我将尽我所能。”李世民很清楚粮食的重要性,向着方静行礼说道。
这眼下的唐朝初期,虽说是均田制,可毕竟有不少的士族,门阀,世家,乡老,至少有近一半的百姓依附于这些人,这天下的百姓能自有土地的,也就一半多一些而已,可那些有着自己土地的,赋税那么重,还有各种徭役,还会受到各阶层的盘剥,可以说能喝上碗稀粥就已经不错了。
均田制,是于北魏时期到唐朝时期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也就是按照人口来分配土地,部分土地耕种多少年后归其所有,而部分土地在其死后归还给官府,而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创立了府兵制,到了唐朝中期,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到唐天宝年间,官府无法再授田均分,直至唐德宗年间被‘两税法’所取代。
而对于那些依附于士族门阀的那些可怜的百姓,可以说算是把自己一家半卖给了他们,每天天亮就得出门劳作,有了收成之后,只能得到仅有的两三成,好一点的东家,或许能给他们留下四成,可这赋税依然需要他们上交,交完了赋税后,这些庄户农人,哪家还有几口饭可吃的,只得把自家儿女送给东家做工来换些粮食,或者嫁给这些富人们做妾室。
在朝唐时期的妾室,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任何地位的,除了是被玩弄的对像之外,可以随意送给他人,或者转送给其他下人,哪怕打死了,或者打死个下人,也只是相应的罚些钱财而已,所以在这唐朝时期,庄户人过得可能都不如一条野狗,也许这话些重了,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不如。(当然,能娶得起妾室的人家,要么是富户要么是士族,关系网就更不用说了。)
“先生,那片地种的是些什么”李世民又转向不远处的几亩土豆和红薯田地问了起来。
“父亲,我知道,我知道,那片地里种的是土豆,做菜可好吃了,还有那片地里种的是红薯,味道也很好,不过静哥哥不让我们多吃,说是留的种子。”丽质听了自己父亲问起那片土豆与红薯地来,赶忙跳了出来抢着回答。
“哦何为土豆何为红薯”李世民心中奇怪,往着土豆与红薯地里走去,嘴里向着丽质说道。
“父亲,土豆就是一种鸭蛋大小的一种东西,红薯稍大一些,但也大不了多少,不过土豆和红薯都可以煮着吃的,土豆炖排骨最好吃了。”在丽质的眼中,只有好吃与不好吃之分,可不会管这是个如何吃法。
“先生,这土豆与红薯只是一种菜吗这又为何种的比那玉米要多上不少呢”李世民的好奇之心被丽质的话引诱了出来。
“圣上,这土豆与红薯都是一些海外农作物,都处在培育良种当中,两种作物都亦粮亦菜,个头相对要大一些,但目前还只有鸭蛋那么大小,只能慢慢培育更好的良种。”方静真心不想解释过多,谁叫丽质抢先回答了,眼下还真不能把李世民夫妇当小孩子骗了,能解释几句就解释几句吧。
“亦粮亦菜当真收成如何成熟时日多长易种植吗”李世民只要听到可当粮食的农作物,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高兴,满脸通红,根本也不考虑方静此时的心情。
“是可以作为主食的,也可以作为菜来食用的,亩产几百斤左右,成熟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与玉米差不了太多,也容易种植,不过也因地方不同,种植的收成也会有所不同。”方静只得一句一句给李世民解释,或许更简便一些。
“好,好啊,有这三种农作物,想来以后,我大唐何愁有那么多人的忍受着饥饿啊,先生,请受我夫妇二人一礼。”李世民大呼两声好后,拉着自己妻子,向着方静行了一个大礼。
“别,圣上,皇后,这可不好,这礼我可受不起啊,还是简单点好,再说,这还在培育当中,还需要多长时间,暂时还不知道呢,我可不敢受圣上与皇后的这一个大礼。”方静原本是不打算把这些农作物传出去的,可眼下连李世民夫妇都知道了,不传出去都难了。
“先生,这一礼
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后离去
“熊二,熊二,熊二,熊二。”几声小女娃的呼叫声,使得熊二更是高兴,爬进厅堂,往着方园身上扑来,吓得李世民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想阻止却是来不急了。
“熊二,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啊”方园抱着熊二的圆滚滚的脑袋,一个劲的说着话,丽质也从李世民的背后跑了过去,同样也抱着熊二说着话。
此情此景,看在李世民眼中,却是不知道该如何了本想拎着椅子砸向熊二,可方园与丽质的跑过去抱着熊二的速度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李世民反应的时间,可眼下这情况,李世民心中不知该如何形容了。
李德贤与李孟姜也同样从李世民身后走了出来,往着熊二那里走去,李世民想拉都拉不住,眼看着四个小女娃跟着眼前的熊二说说笑笑,满眼的不相信。
“二郎,莫要担心,这是先生家养的一头花熊,名唤熊二,你看丽质她们都跟她很是要好的,莫要担心了,熊二是不会咬人的。”皇后被李世民挡在身后,心里莫名的感动,但也只得向着李世民解释一番。
“观音婢,这食铁兽真不会咬人这要是咬了她们可怎么办”李世民心中担忧还是放心不下。
“二郎,切莫担心了,你没看瞧见小团子和丽质她们都跟它玩得很好吗熊二也未曾张嘴咬人,爪子都是紧收着的。”皇后指着正在和几个小女娃玩闹的熊二的状态,向着李世民解释着。
“父亲,熊二在静哥哥家都养了好多年了,从未听闻有伤过人的,更别说咬人了,小妹她们经常会与熊二玩闹的,父亲莫要担心了。”青雀站在李世民的身后,走了出来,向着李世民解释了起来,还不忘走近熊二,扒了扒熊二的黑耳朵。
“不伤人就好,不伤人就好啊,刚才这食铁兽进到屋来,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想着这食铁兽,是要到庄户人家寻些铁具来食用了。”李世民忙放下手中的椅子,站在厅堂的一边,嘴中喘着粗气,真是被刚才的这一幕给吓着了。
“二郎,这你可就错了,这食铁兽啊,本是不吃铁的,只是舔铁锅里的盐份罢了,这才被人误以为是食铁的,其实这食铁兽根本就不太吃肉类,也只是偶尔吃上一些而已,先生家的熊二,基本以竹子为食,**成食物都是竹子竹笋类的。”皇后抿着嘴莞尔一笑,向着李世民解释这食铁兽的由来。
“原来如此啊,我说先生家何为要养一头食铁兽呢,真要是食铁器,还真不是一个庄户人家养得起的啊,难怪以前在长安时,有人抓到食铁兽后,都死了。”李世民心中疑惑被解,联想着以往长安的事,心里也是感慨啊。
李世民心中感慨这人啊,认知太少,就会误人性命,如这食铁兽这般,本是食用竹子竹笋而能存活的野兽,硬是使得食铁兽去食用铁具什么的,不死也得饿死了,除了误野兽的性命,往大了说,官员如不懂,还真是要误人性命啊,这也是以往方静与李世民讲过的话,好在李世民还记在心中。
“熊二,你这肚子为什么越来越大了啊是不是要生宝宝了啊”丽质摸着熊二的大肚子,熊二还一脸的不高兴,人家好好的肚子,为什么要摸人家嘛。
“哈哈哈哈,丽质妹妹,熊二本来就有一个大肚皮,以前小的时候就是个小肚皮,熊二就是太能吃了,要不然这肚子也不会长这么大的。”方园指着丽质哈哈大笑起来。
“哦,熊二小的时候我没有见过哦,但熊二只是吃竹子竹笋,都不吃肉,那熊二为什么肚子这么大啊”丽质也没在意方园的嘲笑,摸着熊二的肚子,还揉了揉。
“丽质妹妹,熊二最能吃了,一天要吃几十斤的竹笋,不过也吃竹子,熊二是个大肚货,以前小的时候都那么能吃,长大了就更能吃了。”方园揪着熊二的两只耳朵,还时不时的给熊二挠痒痒。
熊二躺在地上享受,嘴里还嗯嗯嗯的叫唤几声,让四个小女娃随意折腾,一副我是国宝,我是天底下最萌兽,你能拿我怎么着
厅堂中小娃们在和熊二玩闹,发出阵阵银铃的笑声,坐在厅堂椅子上的李世民夫妇看着这当下的场景,一种由然而生的幸福感,从未尝试过这种农家生活,更使得李世民夫妇两人非常的珍惜,更何况当中还有自家的几个小娃。
“来喽,菜来喽,红烧猪脚一道,薯蓣排骨一道。”方静端着两盘菜进到厅堂,往着方桌上放,嘴里就像店伙计一样唱着菜名。
小丫头们立马停下与熊二的玩闹,齐齐的往着方桌边走去,趴在桌边,盯着方桌上的两盘菜,口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方静也未管厅堂中的众人,再次去了灶房继续他的炒菜大业,当然,每道菜的手法,可以说是用了方静十分的功力了,怎么好吃怎么做。
“菜来喽,酸辣土豆丝一道,米酒血鸭一道。”片刻之后,方静又从灶房端着两盘菜进到厅堂,继续唱着菜名。
“哇,哥哥最厉害了,有血鸭吃了。”方园拍着手,说着话的同时,嘴角的口水流落下来,滴在脚下的地上。
“哇哇哇,静哥哥,今天我要吃两碗饭,不,我要吃三碗。”丽质大声的向着方静喊道,这血鸭可是方静做得次数最少的一道菜了,但在小娃们心目中,可以直接排在红烧肉的前面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