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这一天下来,三万多汉军,是轮流上阵,汉军的每一轮攻势是没有很凶猛,但守军还真就不能不防,不然让六千汉军攻上城头,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第一天汉军采取车轮战,第二天汉军依旧采取车轮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汉军是没日没夜的进行着车轮战,全军各营,轮番进攻戎丘。
刚开始,戎丘守军还能坚持,可过了四、五天后,戎丘内的守军被汉军的车轮战术累得苦不堪言。
人们几乎连睡个完整觉的机会都没有,刚刚入眠,就被城外的喊杀声吵醒。
要命的是,汉军的进攻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甚至到了夜晚,汉军的喊杀声越发响亮,吵得城内守军根本睡不了觉。
几天下来,守军将士,无不是眼眶乌黑,面颊凹陷,看起来,个个都瘦了一圈。
戎丘主将王捷,自然清楚己方目前的局势很不乐观,他飞鸽传书西城,向隗嚣禀报戎丘这边的局势,请求隗嚣派兵增援戎丘。
戎丘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一万来人,汉军能打得起车轮战,但戎丘守军打不起。
在王捷看来,要想应对汉军的车轮战,己方至少还需增加一万兵马。
很快,王捷的传书便到了西城,接到王捷的飞鸽传书后,立刻有人呈报给隗嚣。
自从隗恂被杀,隗嚣整个人看起来更加苍老,简直如风独残年、行将就木的老人。
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等大臣们都到了他的寝室,他拿出王捷的飞鸽传书,交于群臣传阅。
他躺在床榻上,声音微弱地说道:“王捷,传来书信,说守军,兵力不足,诸君以为如何啊”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
戎丘的守军兵力的确是不足,但西城的守军数量也不多,现在西城勉强可以自保,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派给戎丘
见众人迟迟没有说话,隗嚣有气无力地问道:“王元,从成都回来了吗
他带回来,多少援军”
听闻这话,众人纷纷低垂下头,依旧是沉默不语。
最后还是申屠刚直言不讳地说道:“大王,王大将军已经从成都传回书信,成都已不肯再派兵马,增援我方!”
隗嚣闻言,瞪大眼睛,说道:“我方,助公孙述,抵挡汉军,他公孙述,凭什么不给我方增援”
“成都朝廷说,现在蜀地亦在遭受汉军的进攻,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我方,让我方自己想办法抵御汉军。
另外,他们还说……”“还说什么”
“说,他们未把田弇、李育二将调回蜀地,已经是给予我方最大的增援了。”
申屠刚说话时,忍不住看眼隗嚣。
你不是一心投靠公孙述吗
现在你看到公孙述是什么样的人了吧
勾结公孙述,那就是在与虎谋皮,想指望公孙述来救援己方,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公孙述,他……他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隗嚣怒吼一声,不过他身体虚弱,即便是怒吼,声音也很微弱。
吼完这一嗓子,他禁不住连续咳了起来。
一旁的侍从连忙递过手帕,隗嚣用手帕捂住嘴巴,又咳了好一会,才算把咳声止住。
当他放下手帕时,人们都清晰地看到,帕子上粘的都是血水。
杨广心头一颤,禁不住跨前一步,声音带着哽咽,说道:“大王……保重身体啊!”
“公孙述,不肯救我们,我们得自救。”
隗嚣喘着粗气,嗓子眼里发出嘶啦嘶啦的喘息声。
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戎丘,
第一千九十三章 暗杀行动
笔趣阁 ,最快更新汉天子最新章节!
隗嚣连问了两遍,无人答言,他气得连连拍打床铺,怒声说道:“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众将头垂得更低,更是大气不敢喘一下。
杨广正色说道:“大王,就让微臣去吧!只要刘秀留在汉营,只要汉营的兵力不超过两万,微臣有十足之把握,能取下刘秀的首级!”
金丹接话道:“丹可带一批武艺高强的江湖人士,协助杨将军,确保万无一失!”
隗嚣看看杨广,又瞧瞧金丹,缓缓闭上眼睛,说道:“好吧!此事,你拜托你二人了!”
“是!大王!”杨广和金丹一同躬身施礼。
若想成功偷袭汉营,击杀刘秀,杨广和金丹也需要好好筹划一番。
从隗嚣的府邸出来,郑兴、杜林、申屠刚三人并肩而行。申屠刚眉头紧锁,问道:“郑祭酒,杜持书,你们说,金丹的计谋能成吗”
郑兴说道:“别人前去,很难成功,但杨广前去,成功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杨广可是公认的西凉第一猛将,一杆画龙擎天戟,勇冠三军,可于万军当中,取敌项上首级,在凉州,杨广素也有‘小长万’的美誉。
小长万,就是指春秋时期的第一猛将南宫长万。南宫长万在民间被传得神乎其神,武力之高,盖世无双,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已经无从考究,毕竟年代太久远。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南宫长万是没干什么好事,弑君杀臣,最后的下场也很惨,被灌醉之后,让人生擒,剁成了肉泥。
不过南宫长万当年所用的武器,就是画龙擎天戟。
申屠刚眉头紧锁地说道:“倘若,真让杨广率军偷袭汉营,陛下又恰恰在营中,那……陛下可就凶多吉少了!”
听闻这话,郑兴和杜林都是面色凝重,沉默不语。
郑兴说道:“若是能有出城的机会,当把此消息告之陛下才是!”
杜林和申屠刚都没有说话。现在正在打仗,进出城邑,都需有大王的手谕,想偷偷出城,谈何容易。
三人再没有说话,各自回府。
杜林回到家中,刚入家门,便看到自己的夫人急匆匆的快步走来,他不解地问道:“夫人何事如此匆忙”
杜夫人带着哭腔说道:“阿成要不行了,君子快去看看吧!”
杜林身子一震,快步向别院走去。到了别院,这里有很多的丫鬟和家仆都在抹眼泪。
他快步穿过院子,走进屋内。内室的床榻上,躺着一位骨瘦如柴的病者,这位正是杜林是亲弟弟杜成。
杜成患病多年,一直无法治愈,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病情加重,人已是奄奄一息。
杜林快步走到床铺前,看着躺在床榻上,几乎气息全无的弟弟,眼圈湿红,颤声唤道:“阿成,大哥来看你了!”
躺在床上的杜成,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睛是睁着的,但却毫无焦距,呆滞地看着上方,慢慢抬起手来,声音低微地说道:“大……大哥……”
“大哥在这!”杜林握住弟弟的手,眼泪簌簌流淌下来。
杜成喘息两口气,说道:“大哥,我……怕是熬不住了,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就是落叶归根,在我死后,我……我想回我们的家乡,入……入我们杜家的祖坟!”
杜林闻言,心如刀绞。杜林、杜成不是凉州人,而是三辅的扶风郡人氏。杜成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夫,大夫低垂着头,一声没吭。
显然,对于病入膏肓的杜成,大夫已然束手无策。
“阿成,别说这样的话,你……会好的……”
“大哥,答应我,让我……落叶归根,不能死在异乡,不能死了还入不了杜家的祖坟……大哥答应我……”
“好,大哥答应你,一定会带你回家……”说到这,杜林已是哭得泣不成声。
杜成没有再说话,握着杜林的手,慢慢放开,无力地垂落下去,他的眼睛也缓缓闭上,再也没有睁开。不知过了多久,杜林伏在杜成的尸体上,放声大哭。
当日,杜林再次去到王府,面见隗嚣。当隗嚣见到杜林的时候,吓了一跳,平日里一向注重仪表的杜林,此事已哭成了泪人。
隗嚣从床铺上坐起,关切地问道:“伯山,你……你这是怎么了”
杜林带着哭腔,说道:“舍弟……舍弟刚刚病故!”
“啊”杜林的弟弟杜成,身体不好,这事隗嚣是知道的,但没想到,杜成竟然病死了。隗嚣呆愣片刻,幽幽叹息一声,说道:“伯山啊,你要节哀顺变!”
杜林哭泣道:“舍弟临死之前,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落叶归根,要微臣送他的遗体回到故乡,还请陛下成全!”说着话,杜林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这……”隗嚣一时语塞。若是平时,杜林要送他弟弟的尸体回家乡,隗嚣或许还可能答应,但现在可是战时,己方正与刘秀打仗呢,这个时候他要送弟弟的尸体回三辅,那
不就等于是有去无回了嘛。
隗嚣沉默了一会,意味深长地说道:“伯山啊,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恐怕你刚出城,就会被敌军发现,非但回不了家乡,反而还会丢了自己的性命。”杜林抹了抹脸颊上的泪水,正色说道:“大王,就算是丢了性命,微臣也要把舍弟送回家乡,这是舍弟生前唯一的愿望,也是最后的愿望,微臣若不能完成舍弟的遗愿,不
配为人兄长,更不配被世人称为士大夫,还望陛下成全!”说着话,杜林再次向前叩首。
送亲人魂归故里,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对于这件事,隗嚣还真不好阻拦。
不过,己方欲偷袭汉营的计划,杜林也是知道的,如果他出城之后,泄露给汉军,那岂不坏了大事
就在隗嚣犹豫不决的时候,屋外传来一声干咳,紧接着,金丹走了进来。他先是看眼杜林,而后向隗嚣拱手施礼,说道:“大王!”
&
第一千九十四章 路上行刺
金丹说道:“杨兄弟,我需要你帮我去杀一个人。”
杨贤并不意外,他本就是名刺客,金丹找他做事,肯定是要他刺杀别人。他问道:“金先生让我去杀谁”
金丹说道:“杜林。”
“杜林”杨贤愣了片刻,问道:“是持书杜林”持书是官名,用现代的话讲,相当于隗嚣的机要秘书。
金丹点点头,说道:“就是杜持书。”
杨贤沉吟片刻,说道:“我知道了。”说着话,他转身就要走。金丹把他叫住,笑问道:“杨兄弟不问我为什么要杀他”
“我并不需要知道理由,既然金先生要杀他,一定有要杀他的道理。”杨贤说道。
对于杨贤的回答,金丹很是满意,他说道:“不要在城内动手,明日一早,杜林会出城,你在城外找个机会,除掉他。”
杨贤欠了欠身,说道:“知道了。”
“杀杜林,并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大王的意思。杜林心怀二意,欲背叛大王,投靠刘秀,可杜林知道的事情太多,绝不能让他活着去到汉军那边。不过,杜林毕竟是天下闻名的士大夫,大王若直接杀他,势必要坏了大王的名声,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刺杀,让此事和大王扯不上任何干系。”
说着话,金丹从一旁拿起一只托盘,递给杨贤,后者转目一瞧,托盘上摆放了五枚金饼。他先是一怔,而后欠身说道:“金先生让我办事,我不收赏金。”
金丹含笑说道:“这是大王的赏赐,你收下吧!”
“这……”
“你收了大王的赏赐,再为大王办事,大王反而会更加放心。”金丹含笑说道。
杨贤想了想,不再推辞,将托盘中的五只金饼全部揣入怀中,然后他向金丹拱手施礼,说道:“金先生代我多谢朔宁王,也请朔宁王放心,我杨贤一定会把事情办妥!”
金丹笑了笑,挥手说道:“好了,去做事吧!”
“杨贤告辞!”杨贤向金丹又躬了躬身,倒退两步,然后转身走出房间。
望着杨贤离去的背影,金丹嘴角勾起,露出一抹阴冷的笑容。
他知道,像杜林、郑兴、申屠刚这些士大夫们,都很瞧不起自己,可杜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个被他瞧不起的小人物,现在却能轻而易举的取他性命。
当晚,杜林在家中收拾细软、粮食以及日常用品,翌日一早,他和家人便带上杜成的灵柩,离开杜府,直奔北城方向而去。
到了北城这里,杜林的队伍被军兵们拦下来。
杜林走上前去,将隗嚣的手谕拿出,递给城门军侯,说道:“我要护送舍弟的灵车,回扶风老家,大王已经恩准,这是大王手谕。”
城门军侯急忙把手谕接过来,定睛细看,确是大王的手谕没错,他毕恭毕敬地把手谕还给杜林,扭转回头,向手下的军兵们挥挥手,大声喊喝道:“打开城门!”
说完话,他又对杜林说道:“杜持书,城外到处都是汉军,此次杜持书要回扶风,路上可要多加小心啊!”
杜林向城门军侯笑了笑,颔首说道:“我知道。”
随着咯吱、咯吱的声响,沉重的城门被缓缓拉开,接着,城门外的吊桥也被放下来。杜林向城门军侯道谢,而后登上马车,乘车出城。
汉军的大营在西城的南部,杜林走的是西城的北城,相对而言,北城这边还是比较消停的,城外也看不到有汉军的兵马。
出了西城,杜林一行人一路北上,看起来,并没有要去汉营的意思。队伍走出了六、七里地,再往前走,前方的道路两边都是荒地。
荒地里,既有积雪,又有枯黄的杂草。向周围观瞧,荒无人烟。队伍正往前走着,突然间,路边的荒草当中,嗖的蹿出一人,这人冲出来的同时,连续射出弩箭。
几名走在队伍外围的随从,躲避不及,中箭倒地,见状,其余的随从们纷纷尖声叫喊道:“有刺客!”“保护大人!”
十数名随从纷纷抽出佩剑,将杜林所乘的马车护住。至于其它的仆人,则是吓得四散奔逃,只一会的工夫,就跑出好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