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修真老师生活录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断桥残雪
张卫东已经慢慢习惯了别人对他年纪的看法,闻言朝袁志宏微微颔首,然后拿过病历本看了眼上面的名字,见患者姓姜,便冲患者露出一丝淡淡温和的微笑,道:“姜阿姨你好。”
张卫东这么一叫,姜阿姨这才回过神来,心中虽还是忍不住质疑张卫东,但既然袁志宏主任都叫他专家,也只好勉强露出一丝笑容道:“麻烦您了张专家。”
“姜阿姨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你的情况刚才袁主任帮你诊断时,我也注意到了。你的病情不要紧,我开个方子给你,只要服用六剂,我保证你不会再感到腰背疼痛。”张卫东淡淡道。
张卫东这话,患者母子自然不信,只觉得这张专家真是年轻气狂,心想自己看了那么多的医生都没能见效,他一个小年轻竟然敢说六剂包治病痛。但在中国,嫌少是有人敢当面质疑医生的,所以只是面露质疑和不满的表情,觉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简直是拿看病当儿戏,却没当面开口骂张卫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修真老师生活录 第188章 请教
其实别说患者不信,就算刚刚见识到张卫东光凭望诊就准确诊断出陶小慧病症的袁志宏等人也不信,都用质疑的目光盯着张卫东看。唯有卢益存坚信不疑,心中越发佩服张卫东的医术,觉得什么病到了他眼里,全都成了感冒发烧的小病了。
张卫东见众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话,只好看着姜阿姨笑笑道:“姜阿姨,如果我猜得没错,大概一个月前你应该曾有过一次操劳得比较辛苦的经历,事后出了不少汗。然后几天之后,就开始隐隐觉得腰痛,沿着脊柱两侧的部位也痛。每每活动后疼痛就会加剧,而且不敢过度伸展平身,蹲下弯腰则疼痛减轻一些,夜晚睡觉时也不敢伸展平身。你看我说得对不对?”
张卫东越说姜阿姨眼睛睁得越大。虽然病生在她身上,但具体症状有时连她自己也表达不清楚,袁志宏问病症时也是东一句西一句,而她只知道腰背疼痛,只会说哪里比较痛,具体的也没能说清楚。但张卫东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心窝里去,简直就把她心里想说却又没能说出来的全都说出来了,好像得病的不是她而是张卫东似的。
袁志宏等人见患者表情惊讶,眼睛瞪得老大,根本脑子都不用转就知道,这回张卫东又全都说中了。
果然姜阿姨吃惊过后,一脸佩服道:“张专家我现在的症状跟您说的一模一样,还有您不提,我都差点忘了。一个月前我确实在家里大搞了一次卫生,当时天气还热,所以出了不少汗。不过我当时并没觉得有扭到腰什么的呀。”
见患者这样说,袁志宏开始有点坐不住了,看着张卫东,用请教的语气问道:“张专家难道姜女士的腰背疼痛不是扭到引起的吗?”
张卫东见袁志宏态度终于改变,也不想跟他计较之前的事情,闻言道:“扭到肯定还是扭到了一点,但只是轻微而已,所以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在人上了一定年纪,人老体弱,劳作后大出汗,皮毛疏松,外寒易侵,太阳受邪,所以腰背就容易疼痛。而且现在人生活条件好,家家户户都装有空调,大出汗后,空调再一吹,就更容易导致外寒入侵了。至于姜阿姨喜欢倦体而不敢伸展,便是寒则收引之故。”
说到这里,张卫东已经隐隐有指点的意思,袁志宏此时也早已收起刚才轻视之意,一把年纪脸上却露出虚心听教的表情。
张卫东见袁志宏还算拿得起放得下,便继续指点道:“刚才你已经帮姜阿姨把过脉,她的脉象肯定是脉浮细,重按无力,还有她的舌头也是舌淡白滑。”
听到这里,袁志宏已经是完全服了。刚才他已帮患者把过脉,情况正如张卫东所言。但一个是仅仅凭看上几眼就判断出患者的脉象,而他却是细细把脉才诊断出脉象,医术孰高孰低却是不言而喻。
至于舌头袁志宏刚才倒没检查过,虽已经知道肯定是如张卫东所言,但还是忍不住让患者张开嘴巴伸出舌头。果然患者的舌头没什么血色,正是舌淡白滑
“张专家您看姜女士的腰背疼痛是不是外感风寒,经脉凝滞,闭阻不通引起的?”袁志宏看过患者的舌头之后,问道。这回袁志宏早已经没了刚才的傲气,而是一脸谦虚地请教道。
“正是。”说着张卫东看了袁志宏一眼,犹豫了下道:“如果袁主任要是不觉得我这个专家是徒有虚名的话,你按这个诊断开个方子,然后给我看看。”
袁志宏闻言老脸微微一红,急忙道:“张专家刚才是我不对,那个徒有虚名什么的您就不要再提了。”
见袁志宏终于低头认错,张卫东倒没觉得有什么,这袁志宏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梗着脖子说话,今后他是绝对不会传他半点医术的。但卢益存卢院长却忍不住笑指着袁志宏道:“老袁啊,老袁,这回你总算服帖了吧。我告诉你吧,张专家其实是我给你们中医科请来的老师,你们中医科不是抱怨说医院不重视你们吗?以后只要你们能跟张专家学好本事,我保证你们中医科肯定能成为省人民医院第一大科室。”
要是之前卢益存说出这话,恐怕袁志宏肯定会跳起来,但现在见识到张卫东医术确实高明,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他没有出言反驳,只是老脸微微有些发红,埋头写药方。
卢益存也就心里憋着口气,其实要说以前,他对张卫东的态度比袁志宏都还不如,所以一句话说出来后见袁志宏没出言反驳,也就没再继续说下去,冲张卫东点了点道:“那张专家您忙着,有什么事情您随时给我打电话。”
张卫东闻言点点头道:“卢院长客气了。”
卢益存谦逊地摆了摆手,这才转身往外走,张志理等人见卢益存要走,急忙道:“卢院长走好。”
患者母子这才知道刚才站在他们边上的男子竟然是省人民医院的院长,见他对张卫东这么客气,甚至隐隐中还带着丝恭敬的味道,对张卫东的信心不禁倍增。
袁志宏终于写好了药方,然后一脸谦虚地交到张卫东的手中道:“张专家您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妥的。”
张卫东笑着取过药方,发现袁志宏这位老中医确实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在确诊患者病症之后,开的方子倒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张卫东不禁点了点头,然后添加了几味药进去,然后再递给袁志宏道:“袁主任你看看,这样是否妥当?”
袁志宏现在已经隐隐把张卫东看成国手级的中医,知道他添加的药基本上是不会有问题,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照顾到他的老脸面而已,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感激神色,然后急忙接过药方重新看了一遍,接着低头细细琢磨起来。
袁志宏低头琢磨时,张志理、白洁等人也都把头探了过来,看看这药方有何不同。不过还未等他们明白过来,袁志宏已经拍了下大腿冲张卫东竖起大拇指道:“还是张专家考虑周全,我是真服了你了。”
白洁毕竟年轻气盛,见张卫东论年纪比她还小,心中难免有些不服气,闻言道:“袁主任,我看这方子也没多大区别嘛。”
袁志宏此时还沉浸在对张卫东的敬佩之中,闻言也没多想,指着药方道:“你别看张专家只添加了两味药,但却比我高明了许多啊。你看看我开的药方,麻黄、附子、细辛、川芎等都有温肺散寒,疏筋缓痛功效,看似对症下药,没有丝毫差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姜女士为什么会受风寒入侵,究其原因还是年老体弱。按我的方子就算这次能让姜女士痊愈,但难保下次稍微一累一出汗又受风寒得病。张专家就考虑周全多了,他开的这两味都有补肝肾收敛正气之效,与我的药方一合,能起温肾固本,强身健体之效。如此一来,只要姜女士这次痊愈后,以后生活上稍微注意一些,就不容易再重新犯病了。”
白洁听袁宏志这么一说,才知道张卫东那两味药添加的很有讲究,也终于心服口服,一双美目忍不住朝张卫东看去。这一细看,才发现张卫东虽然长得清秀文弱,看似还在大学里读书的大学生,但若仔细观察,却能隐隐感到他身上有种很独特的气质,竟能让她忍不住一阵心然怦动。
袁志宏这番话讲得直白详细,姜女士母子也都听得明明白白,心中仅存的一点疑虑都已经消失不见,恨不得现在就抓药回去煎起来服下,也好早日摆脱病痛。
袁志宏似乎明白姜女士母子的心思,跟白洁解释过后,按着新的方子重新开了张药单,然后递给姜女士道:“姜女士,这是你的药方,你去收费窗口付钱后,再去中药房抓药。”
姜女士接过药方先是谢过袁志宏和张卫东,然后才起身准备离去,不过没走两步又停了下来,转身看着张卫东道:“张专家您一般是什么时候门诊?”
显然姜女士发现张卫东医术高明,考虑到万一自己以后再生病,或者亲戚朋友生病的也好再来找他看病。
张卫东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姜阿姨,我另外还有事业,目前只是中医科的客座医生,一般也就个把星期十来天来中医科一次,具体时间却是不能定下来。”
张卫东年纪轻轻又长得眉清目秀的,刚才叫姜女士为姜阿姨,姜女士还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如今再听到张卫东叫她姜阿姨,才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位不仅是一位医生而且还是一位专家级医生,这声姜阿姨叫得她既感温馨又是受宠若惊的。以前她去看病,哪有什么医生这么客气,有时多问几句还嫌你多嘴啰嗦,更别说满脸亲切笑容,张口闭口叫阿姨的。
只是听说张卫东只是中医科的客座医生,姜女士不禁有些失望道:“这样啊,那以后找你看病不是比较困难?”
张卫东闻言笑笑道:“我可不希望下次再在医院里见到您,再说有袁主任他们在也是一样。”
“那是,那是。”姜女士看了袁志宏等人一眼,急忙道,不过任谁都听得出来,她这话其实言不由衷,无非照顾到袁志宏的面子而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修真老师生活录 第189章 名师难求
袁志宏等人都感觉有些脸色无光,毕竟任何一个医生,不管是好医生还是坏医生,心里总是希望病人能高看他们一眼,都能认为他们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如今张卫东这个小年轻一来,却把他们的风头全都给盖了过去。
但张卫东的医术摆在那里,他们就算感觉脸上无光,对张卫东也只能心生佩服。
那对患者母子走后,又不断有病人来看病。
一般到中医科挂中医专家号的,十有七八都是疑难杂症。像什么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却是没人会特意来挂什么专家号的。
张卫东倒没有越俎代庖,都是让袁志宏主诊,他在边上听着看着。而袁志宏因为之前已经见过张卫东的医术,每次诊断过后,都要请教张卫东。张卫东此来本就不是为了当医生来的,主要还是为了当老师来的,所以也不跟他谦让客气。每次袁志宏请教,都会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指出他遗漏和不对之处。
白洁等人医术水平和经验都是有限,倒不见得就能完全明白张卫东的高明之处,但袁志宏是位老中医,在省内也是小有名气的,倒能明白张卫东每句话都是金玉良言。所以每看完一位病人,心中就多一份惊讶,对张卫东的态度也多了一份恭敬,甚至张卫东夸他一两句,都能让他忍不住一阵激动,好像小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似的。
因为来中医科看病的人本就不是很多,再加上有张卫东在边上帮忙,袁志宏诊断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眼看着到了十来点钟,来看病的人已经不像刚开始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袁志宏犹豫了下,向张卫东请示道:“张老师,您看能不能让挂普通门诊号的都转到专家门诊这边来?顺便让岳会博和郭亚维也到这边来观摩学习。”
在看了十来位病人之后,袁志宏就已经转换了对张卫东称呼,不过转换得很自然,就像水到渠成一样。张卫东本来就是一位大学老师,倒是觉得这个称呼比起张专家来得亲切不少。
“这样也好。”张卫东笑着点了点头道。
中医不同西医,中医除了难学,还很讲究传承,也很讲究流派,有些医术除了家人或者亲传弟子都是秘而不传的,这也是中医失传厉害的很大一个原因。像中医学院里,虽然也有老师传授中医术,但那都是大众化的医术,真正的一些独到心得法门大都是不会放开来在学院里讲的。而且中医是一门偏向于经验学科的医术,有些经验是非常珍贵的,如果老师不特意指点讲明,你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学到。就像之前那个顽固性痤疮,不要说张志理他们就连袁志宏都诊断错了。若张卫东不指出来,下次有类似的病人过来,依旧还是一个清热解毒。如此一来,就算这种病看得再多,也是毫无长进。从这点看,中医的师承传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不像西医,很多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更多更有效的传授方式是老师带徒弟,手把手的教,这样才能带出真正医术高明的中医。如此一来,学中医固然人人都可以学,但名师却是万分难求,肯真心传授医术的名师更是难求,用一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来形容医术高明又肯悉心传授医术的中医老师最是贴切。
袁志宏陪张卫东诊断的病人越多,越发现他的医术高明精深,不管多疑难的病症到了他的手中,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的小病。信手捏来的药方,咋一看似乎没什么,但深一思索却往往都是暗藏玄机,最是对症。
正应了那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像这种学习机会自然是千载难逢,千金难求,让袁志宏恨不得今天的病人最好在门外排起长队,永远也看不完。不过事与愿违,眼见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袁志宏这才把心思动到挂普通门诊的病人身上。
本以为张卫东会不同意,没想到他却想都没想便应了下来,显然是真心存了要传他们医术的心思,袁志宏闻言不由得肃然起敬,一脸感激地向张卫东说道:“谢谢张老师。”
“大家互相学习,没什么好谢的。”张卫东谦虚道。
袁志宏自然心知肚明以张卫东如今的医术,就算真要互相学习也要跟那些国手级的老中医,又何需跑到省人民医院的小小中医科来?闻言心里不禁越发敬佩起张卫东来。
“白洁,你去跟郑护士说一声,凡是挂中医科号的全都让他们到专家门诊室来,顺便也去跟岳会博和郭亚维他们说一声,让他们也到这里来。”袁志宏再次感激地看了张卫东一眼,然后扭头对站在身后的白洁说道。
白洁虽对张卫东医术高明之处的了解不如袁志宏多,但这么多病人看下来,自然也明白张卫东的医术比起袁主任要高出一大截,她刚才站在边上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没学到的东西,闻言急忙应了一声,然后出门通知去了。
白洁走没一会儿便带来了两位身穿白大褂的男医生,一位年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长得矮墩壮实的是副主任医生岳会博,另外一位年纪大概三十岁左右,长得有些清瘦的则是主治医生郭亚维。
这两人一来,中医科的七位医生今天就全都聚齐在了专家门诊室,顿时本是还算宽敞的专家门诊室不由得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张老师,条件有限,还请您多多包涵。”袁志宏扫了一眼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面带歉意地对张卫东说道。
岳会博和郭亚维还没见识过张卫东的医术,虽然刚才来专家门诊室的路上,白洁已经略微向他们提过一两句,但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等真正到了门诊室,见一向对医术比较自负的袁志宏竟然称呼张卫东这位小年轻为老师,而且从他的语气和表情中不难看出来,这老师是叫的真心实意没有半点虚假和勉强,不由得惊讶得差点连嘴巴都要张了开来。
张卫东先是向一脸惊讶的岳会博和郭亚维点头示意,然后才对袁志宏说道:“我倒是无所谓,不过人多空气差对来这里看病的病人不大好,不过今天就算了,改天还是要向卢院长提提建议,让他安排一个大点的门诊室。”
听话听音,袁志宏当然听得出来张卫东言外之意,不由得喜上眉梢,急忙道:“张老师说的对,等中午下班后我就向卢院长提建议。”
张卫东笑笑,刚想开口,一位大汉背着一位年轻小伙子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年轻人的表情有些痛苦。
那位大汉和年轻人一进门,发现门诊室里连坐连站竟然有八位医生,不禁吓了一大跳。
不过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两位住院医生李星平、李彩娟早已经上前帮忙搀扶着那位年轻人下地坐到椅子上。
“你的脚是怎么一回事?”袁志宏指了指年轻人的脚问道。
众人顺着袁志宏的手指方向看去,这才发现年轻人的右脚原本平滑的脚背,此时隆起一个大包,形状可怖而且还乌青发紫,显然是脚受了重伤。
或许是袁志宏这句话越发提醒了年轻人身上的病痛,袁志宏话才出口,年轻人额头的冷汗就刷刷地流了下来,脸色都变得苍白无血色。
“施工时不小心摔了下,这是我拍的片子,骨科的医生说骨头没断,但错位的骨头比较特殊,要开刀将错位的骨头放回原位才行。开刀费用高,而且一开刀还要修养至少一个月。医生,咱们中医不是有专门正骨的吗?还请您能想想办法,帮……”年轻人神色痛苦道。
“我来看看吧。”岳会博祖上是开跌打损伤医馆的,在整骨方面有独到的心得和手法,就算袁志宏这位老中医也是远不如岳会博,所以没等年轻人话说完已经走到年轻人面前,然后蹲身伸手在病人的脚上轻轻捏了起来。
岳会博换着不同角度细细按捏了好一会儿,才起身道:“骨头确实没断,但错位的位置确实不好用手法复位,我一点把握都没有。所以我同意骨科医生的建议,还是开刀吧,这样保险。”
年轻人一听还是要开刀,脸色不禁又苍白了几分,嘴上喃喃道:“这可怎么办好?开刀要钱,还要耽误工夫。”
这时袁志宏已经看过片子,他对整骨虽不大内行,但基本常识还是懂的,知道岳会博说的没错。人脚上的骨头,因为长期承受身体重量,结构非常紧密,而且脚的力气也非常大,所以骨头错位之后,仅靠手法是很难进行复位的,只要病人脚上稍微使上一点点力,非但无法将错位的骨头推回原位,还可能给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岳会博在中医科整骨是出了名的,连他都说一点把握都没有,袁志宏也就不做他想,闻言对年轻人道:“小伙子,钱什么时候都能赚,身体才是最……”
不过袁志宏说才说到一半却发现张卫东站了起来,绕过桌子走到年轻人面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修真老师生活录 第190章 独门手法
“张老师您还会正骨吗?”袁志宏见张卫东起身,不由得一脸惊讶道,他以为张卫东主要擅长的是诊断和药方,却没想到他还会正骨。
不过正骨跟开药方毕竟不同,这就跟科研水平高跟实验动手能力强没有必然的联系一样,而且眼前这位年轻人错位的地方实在不好用手法复位,袁志宏虽知道张卫东医术高明,还是隐隐有些担心,见张卫东蹲身下来,忍不住提醒道:“张老师,我刚才看过片子,他错位的位置委实不好处理啊。”
“是啊,张医生,我看你还是算了吧,也免得病人再经历一次疼痛。”岳文博没见过张卫东的医术,况且他祖上就是开跌打损失医馆的,对自己的整骨还是颇有信心,见自己都已经说了一点把握都没有,张卫东这个小年轻还要出来逞强,岂不是瞧不起他吗?所以讲话就远没袁志宏那般客气。
张卫东好似完全没听到袁志宏和岳文博的话,还是伸手在病人的脚上轻轻摸了下,然后起身大言不惭道:“错位的位置确实有些不妙,不过用手法复位还是完全可行的。”
张卫东的话说得所有人差点连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就这么轻轻摸一下,就能知道具体的错位情况?而且还敢说手法复位完全可行,若不是袁志宏等人早已见识过张卫东的医术,知道他不是个喜欢说狂妄话语的人,否则早就要跳起来了。
但袁志宏等人见过,岳文博和郭亚维却没见过。郭亚维倒还好,本来资历就稍浅,在正骨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见连袁主任都要尊称张卫东为张老师,自然不敢开口质疑什么。但岳文博却不同,他本就对自己的正骨本事有些自负,而且他还是位副主任医生,也是有资格坐专家门诊的。无非专家门诊是采取轮流制的,除了袁主任,两位副主任是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之间轮换,所以今天才坐在普通门诊,但真要说起来,他也是能称为专家的。
张卫东这样的言行举止对于岳文博而言,简直就是狂妄到了极点,甚至都觉得张卫东这是在故意羞辱他,所以也不管张卫东是不是什么专家,也不管袁志宏如何尊敬他,忍不住出言讥讽道:“张医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摸骨的?”
张卫东倒也能理解岳文博此时的心情,闻言并没有生气,而是淡淡道:“你没见过,那是因为你还没到那种境界。”
岳文博见张卫东话中之意,是说他境界还差得远,气得差点连鼻子都要歪了,一张脸彻底阴沉了下来,道:“既然张医生境界那么高,那就请张医生帮这位小伙子正下骨,也好让我们开……”
“你给我闭嘴!”袁志宏见岳文博出言不逊,大有嘲讽之意,不由得脸现怒色,瞪眼道。
袁志宏这个主任是中医科资格最老的医生,岳文博等人刚进中医科参加工作时都在袁志宏身边实习过,算起来袁志宏除了是科室主任,也是岳文博的半个老师。所以袁志宏在中医科的威信还是颇高的,他脸色一沉,两眼一瞪,岳文博心里纵有再多的不服气,也只好先咽回去。
1...6566676869...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