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王安接过礼单一看,随手拿过范进的笔,在上面圈了几个,又画了几道,还给范进:“圈出来的分给下面的兄弟,划掉的几个你也不必加在礼单里了,别人既然给你,你就收着。”
原来范进竟然把这些天自己收受的贿赂,全数也写在了礼单上,交给了王安。
范进接过礼单一看,虽然心里有些预想,也忍不住美滋滋起来,赶紧谢过太子:“臣多谢太子赏赐,呵呵,都说到戚国是苦差事,可有了太子,这差事臣看可一点不苦,美得很美得很。”
这话范进说得真情实意,他精明得很,适当在主公面前表露表露自己贪财的小缺点,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会让上面的人更信任你。
都在歌颂圣人,可真的到了官场上,又有几个人能喜欢圣人呢?
有瑕疵,才是人,才是上面的人能放心用的人!
之前范进没有机会往上爬,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出众,而是因为他没有一个足够的出身。
在拼资历的官场上,是有鄙视链的。
连二甲三甲出身的进士都要熬资历,他一个举人出身的六品官算什么?
连惠王府昌王府的王府门房都看不起他!
好不容易有机会抱住太子大腿,范进才不管太子名声怎么样,抱住,必须抱住!
而且就范进这一路走过来看到的,说太子没本事是废物?
他只想对那些随便置喙太子的人说:你们真的瞎。
包括这戚国的鲁王,和太子作对,算是倒大霉了。
希望那个戚国太子,脑子能转过来弯吧。
范进啧啧摇头,同样是太子,怎么人和人差距那么大呢?
看看我们大炎的太子,多英明神武!
马车辘轳,楚洵看了一眼车队内围护卫的炎国太子卫,轻轻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车内的侍卫。
“你说雪原三部和北莽都已经到达上京,你们查到朝中还有大臣已经被北莽收买,准备大炎使团朝见父皇时发难?”
那侍卫肃然拱手:“是,所以太子妃派卑职前来,请殿下速速回京主持大局,京中被那些人搞得有些乌烟瘴气。”
楚洵闭上眼睛,思忖半晌,才有些疲惫地开口:“知道了,孤会尽快赶路的,她们还好吗?”
“太子妃和两位小殿下一切都好。”侍卫熟练地回答,替太子效力的大都知道太子是君子,对妻儿也十分关心,尤其太子妃还是太子的贤内助,替太子处理了不少政务。
楚洵微微勾起嘴角,摆摆手让那侍卫退下,侍卫悄无声息钻出戚国太子的马车,楚洵的车驾里一时又安静下来,
在一片寂静中,他想起出发前,自家善谋的太子妃对他的一番谋划:“殿下,炎国既然派太子前来,诚意可见一斑,殿下去了,可得抓紧,尽力争取大炎太子的支持,这样,通商才十拿九稳。”
“通商之事已定,莫非还能有什么变数吗?”他当时故意疑惑地问自己妻子,笑意盈盈,换来一个小粉拳才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朝中有人想破坏我们和大炎的合作,以为孤在其中谋取私利。”
说着,楚洵摇摇头,叹息一声:“他们也不想想,与北莽这头猛虎谋皮和与大炎合作,我们只能二选一,不选大炎,难道和北莽那群信奉弱肉强食的野人合作吗?”
更别说皇叔想和雪原三部合作的异想天开了。
太子妃只安抚地拍拍楚洵的手,温声道:“我知道,你一向为戚国大局着想,只不过大多都是想要谋取私利的人,自然会罔测你。不过,我让你去接触大炎太子,却也不全是为了这个。”
说着,太子妃给他看了一些大炎太子的资料,正是这些资料,让他下定决心全力争取太子的支持。
这位大炎太子,是个狠人!
一开始不愿争夺,直到被刺杀后才展现出惊人的天赋,数个月来连连出手,行事看似出人意表,结果却令人惊叹。
而在此同时,这位大炎太子几乎没有改变自己表面上任何处境,甚至就算是他,如果没有太子妃的提点,也险些把他当成一个运气比较好的纨绔。
这样的心计,如果能和他达成合作,一定能对戚国有利!
不过这些天和大炎太子的相处下来,楚洵反而迟疑了。
他看见了大炎太子狠辣的行事作风,从灭杀北莽游骑到果断夺权,甚至是敲诈皇叔,每一步都有其深意,且做事一做就不留余地。
嚣张跋扈,却又聪明绝顶。
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矛盾的人吗?
还是说,连这些也不是他的真面目?
楚洵陷入了沉思,忽然,脑子灵感一闪。
“北莽收买的大臣会在朝会发难吗……”
正好,就让他利用这个朝会,看看这位大炎太子真实的想法好了!
极品太子爷 第1018章 大炎的排场
上京,戚国最繁华的城市。
这座戚国引以为豪的京都,本是某个王朝的都城。
而如今,在数百年的经营之后,上京已然拥有了专属于戚国的天京气象。
就在今天,这座堂皇的雄城,为迎接远道而来的使节团,敞开了胸怀。
上京的龙威门前,一队队头上插着天鹅羽毛的御林军威严地屹立在大门两侧,不许任何百姓出入,连原先守城的官兵也被赶到一边,只能和百姓一样站在远处的街边看热闹。
龙威门城门大开,门前已经站着十几个穿着朝服的官员,光看那些朝服颜色,后头那些官兵就忍不住为之咋舌。
”鸿胪寺卿亲自出迎,之前北莽来人也没这个排面吧。”
一个守城小卒一边维持秩序,不让这些百姓冲撞贵人,一边小声对自己同僚八卦。
”何止,你看,连礼部尚书都到了。”他同僚也小声回答,朝城门口努努嘴。
另外一边一个小卒听到,嘘了一声,悄悄看了一眼望着城门口怔怔出神的老大,用更小声的声音道:”礼部尚书算什么,看到那边的公公了吗?那是宫里的大珰!”
小卒们齐齐一惊,看向那边城门的眼神越发不同。
”这要说,大炎还是不一样,我看之前传说要通商这事,怕是稳了!”
”咱们太子和鲁王都亲自去了,这能不稳吗?看看这架势,也不知道来的是大炎的什么人,真想凑近看看啊。”
小卒一脸羡慕地看着城门迎候的官员。
”来了来了!”
有些站的近的百姓开始喧闹起来,城门兵卒一边大叫肃静,一边也努力伸长了脖子,试图看个清楚。
远处,一队庞大的车队缓缓而来。
三架或端庄大方或奢侈华丽或富丽堂皇的马车并驾齐驱,其中两架隐隐落在两侧,最中央那辆马车,已经不复之前低调奢华的模样,周身以金玉装饰,看起来十分华贵张扬。
已经到了上京,王安没有必要再秘密出使的必要,除了炎字大旗,太子旗号也被打了出来,两柄大旗当空高举,在风中猎猎作响。
队伍缓缓行来,太子卫整肃的仪仗和通体漆黑的黑光铠,显得威风凛凛,令人惊叹。
最前方,凌墨云和范进也各自穿上最整洁的盔甲和朝服,肃然并肩行在队伍最前方,目不斜视。
这就是大炎的排场!
在虎碑关外,大炎使团的出场纵然震撼人心,但却失之庄重。
而在这上京之外,彻底摆开太子仪仗和使团威风的队伍,单凭这些做派,就以其威势先声夺人,在所有迎接的官员和百姓心中,种下了大炎的印记。
”大炎人真威风啊!”
百姓看着大炎使团浩大的仪仗,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仪仗在城门前缓缓停下,太子卫驱马变换阵型,将太子的马车包裹在内,悠悠在城门停下。
但王安并没有下马车,而是由范进上前一步,面色严肃,手捧国书,朗声道:”大炎太子率使团,依约前来,与贵国商谈通商大计。”
戚国过来迎候的正是当朝礼部尚书王铮和鸿胪寺卿谢宁弈,这两位也是之前负责和大炎使团进行初步商榷的人,闻言立刻会意,上前道。
”在下礼部王铮、鸿胪寺谢宁弈,奉命迎候,敢问我朝太子和鲁王殿下可在?”
楚洵和鲁王的马车锦帘掀开,楚洵温声道:”孤与皇叔都在,二位大人辛苦了。炎国使团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还是先入鸿胪寺再续话吧。”
”这……”
迎接使团之后先入鸿胪寺,这本是应有之义,之前的北莽使团和雪原三部使团虽然不是他们迎接,但也是一样处理的。
但两位大人却面面相觑起来,面色十分为难。
楚洵察觉不对,瞥了一眼围观百姓,刚思忖着要问出口,便见自家父皇身边的秉笔太监一个箭步冲上来,接过话头道:”太子容禀。”
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鲁王,楚洵心里隐隐有些不妙的预感。
但面前这人是国主亲信,楚洵也不好拂他面子,只好不动声色摆摆手:”原来是大珰,请说吧。”
那秉笔太监十分恭敬,低头道:”太子,昨日北莽和雪原三部都递了国书,朝中颇有争论,正好太子传消息说今日就到,所以陛下命我等守在此处,让大炎使团到了之后,便立刻入朝共商此事。”
什么?
饶是楚洵脾气再好,也忍不住捏紧了马车的锦帘,他看向气定神闲的鲁王一眼,心中顿时有八九分确定正是鲁王在其中搞鬼。
他知道北莽使团会在朝会上搞事,但每想到鲁王静然想办法让北莽和雪原三部都上了国书,导致朝会提前。
现在这个时候,他刚回京,完全没拿到新消息,也没有做任何布置!
面对来势汹汹的北莽和雪原三部,加上朝中被收买的官员……
大炎太子能扛得住吗?
楚洵定定地看着秉笔太监,硬是半晌没有说话,城门外一时陷入寂静之中,连百姓都忍不住闭上了嘴,屏住呼吸看城门外无言的争执。
沉默的太子卫更带来无与伦比的压力,让处于中心的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卿两位老大人忍不住额上冷汗涔涔。
”好啊。”
一个懒洋洋的声音打破了城门外的宁静。
彩月掀起车帘,露出端坐在车内案几后,一身太子礼服的英俊少年。
少年眉目风流,俊朗非凡,气度十分从容。
他拿出折扇,轻轻摇了两下,笑意吟吟地看着眼前的秉笔太监,范进和凌墨云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斤护卫在马车的两侧。
”既然戚国国主如此盛情要给本宫一场热闹,那本宫也不便推迟,那就不必去鸿胪寺了。”
”走,入宫,朝见戚国国主。”
王安语气轻描淡写,却举足轻重,轻而易举,便将决定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正好,他也想看看,北莽的人,到底是什么货色!
彩月放下车帘的瞬间,王安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芒。
极品太子爷 第1019章 拍马屁的功力
戚国皇城与大炎风格全然不同。
不如大炎皇城金红若火焰般的气势恢宏,戚国皇城低调大气,却有琉璃做瓦,占地十分宽阔,看起来尤其堂皇。
随着太监们唱喏,侍卫扬鞭,等到太阳高升,王安终于踏进了戚国皇城正中的观政殿。
比大炎皇城宽阔三分之一的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眼看过去,和大炎不同的气象就扑面而来。
或许因为戚国在东北,虽然是秋天,殿中也铺上了毛皮,看起来有几分野性味道。
王安走在最前面,目光在殿中众人身上一扫而过,在先一步进殿的楚洵和鲁王身上略微顿住,便略了过去。
范进捧着国书走在后面,凌墨云走在另一侧,身上的武器已经摘掉,仍然身着全甲。
“大炎使团拜见戚国国主,国主万岁。”
王安带头鞠躬作揖,范进则上前一步,稳稳将国书交给一旁等候的小太监。
“参见国主,国主万岁。”
不止王安,连范进和凌墨云也没有跪拜,只是长揖行礼。
大炎好大的架子。
戚国文武百官队伍中顿时开始有些骚动,被维持秩序的官员按了下去,楚洵眼见这等情况,也不由无奈。
大炎这些使臣果然不会老老实实的,一来就要搞事。
果然,鲁王转头向某位官员眼神一扫,立刻队列中就跳出一个文臣呵斥王安道:”大胆!见我朝国主竟然如此倨傲,不行大礼,这便是礼仪之邦的大炎礼节吗?”
王安抬头一看,戚国国主只是眉头微皱,却没什么反应,心下就知道这个国主怕是也有些不满。
看来,还有人呢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啊。
王安只是淡淡瞥向那文臣,没有开口。
他是正使,岂是随便什么人质问都要回答的?
更何况,他还有更好用的人。
已经完全变成太子形状的范进立刻跳出来,像是护主的忠犬,对着那文官重拳出击:“我看你才是胆大包天!在递交国书的场合如此喧哗,这就是你们戚国的礼节吗?”
”哼,我看也不过如此!”范进高昂起头,不屑地对那文官嗤之以鼻。
那文官气得脸都红了,但范进战斗力十分爆表,不等那文官再说话,就连珠炮似的反击。
”我等乃大炎使臣,来此代表我大炎国威,岂能对他国君主卑躬屈膝!”
范进看王安微微点头,心下微沉,嘴上说得却越来越过分:”我们还没要求国主还礼,就已经很客气了,如果国主知道礼仪,就应该对我等平等相待!”
救命,我不会被当场拖走吧......太子啊,你也他冒险了。
范进看起来理弯气壮,心里已经怂成了狗,强撑起来的气势怎么看怎么无助。
尤其是他话音落下时,看见戚国龙椅上的国主,明显变了脸色。
”你这……”
一个领头的文臣忍不住了,踏前一步刚想骂回去,就被一道声音截住了。
”放肆!”
王安义正严辞地回头怒视范进,呵斥道:”友国皇宫大殿之上,安敢如此放肆!还不退下!”
”是。”
范进心底松了一大口气,面上却露出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退回王安身后。
那刚站出来的文官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便有悄悄退回了队列,只是看着王安的眼神多了一丝深思。
王安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眼神,他一副愧疚的样子,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对戚国国主道:”国主,不行全礼并非我大炎不知礼,而正是因大炎知礼,不愿陷友邦于不义而已。”
他抬起头,扫视群臣,声音洪亮道:”其一,本宫乃大炎太子,身负重任来此出使,背负我大炎的尊严,是以不能对他国跪拜。”
开玩笑,本宫在大炎都从来不跪,还想跪你戚国国主?你怕不是在想桃子!
王安心中腹诽,不影响他面上正气凛然:”其二,我大炎并不流行跪拜大礼,上朝时往往也并不下跪,本宫唯恐他国闻之,让戚国背上逼迫大炎移风易俗的名声,是以也不能跪拜。”
还能这样?
楚洵听得嘴角抽抽,看向王安的眼神越发无奈。
这个少年太子锋芒毕露,但又十分聪明,想在这种小细节上压倒他,几乎不可能。
只是朝中这些眼高于顶的老大人们,怕是要踢铁板咯。
楚洵看向那些听得忿忿不平、吹胡子瞪眼的文官们,越发无奈起来。
”不过。”
刚让众臣血压上升的王安忽然话锋一转,微笑道:”虽有种种理由,我大炎仍然敬佩戚国国主仁德贤明,本宫父皇也常夸赞国主有中兴戚国之相,乃戚国不世出的英主。”
听到这里,国主和文武百官终于确定这个大炎太子就是在瞎扯淡。
什么炎帝夸赞,国主从登基之后就没有见过炎帝好吗!
之前两国又不是结盟关系,炎帝还能夸他,不骂国主就不错了。
不过,这小子还挺会夸的,倒也不是不能听一听。
”故而我们使团虽无全礼,却仍愿意以礼相待,故而以跪拜之下的最高礼节长揖相敬,还请国主明鉴。”
王安说完,又是长揖到地,看起来比楚洵还要风度翩翩。
话说了,台阶也给了,国主还能会怪大炎使团吗?
这要怪下去,不就成了不仁德,还逼迫大炎人移风易俗、不尊重大炎国体的昏君了吗?
”大炎如此重视两国邦交,朕心甚慰,如此,自当尊重大炎风俗,之后也免了跪拜吧。”
一场冲突瞬间消弭于无形!
国主眼角抽抽,看着下面一脸笃定的大炎太子,只好说出他想要的答案,连文武百官也没有再说什么。
这厮,寥寥几句就掌握了话题风向,还试探了戚国底线,轻而易举就破坏了戚国给的下马威,反过来给了戚国一个下马威。
这就是大炎的手段。
看得清楚形式的戚国朝臣心中都提起了百万分的警惕。
这个大炎使团不简单啊。
大炎太子,怕是有些难缠了……
极品太子爷 第1020章 打呵欠也有道理!
“关于贵我两国贸易事项,不知国主准备如何进行?”
王安毫不在乎那些忌惮的目光,直入主题,冷静发问。
你这小子,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国主深深看了王安一眼,捋捋自己下颔花白的长须,漫不经心道:“关于此事,我朝颇有争议,故而需要众位卿家与贵使团商议,不知可否啊?”
“自然客随主便。”王安长身玉立,潇洒自如,“本宫前来,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如此,你们就议吧。”国主微微颔首,朝楚洵一指,略有些疲惫,“太子,你来主持。”
这个国主,好像没什么主见的样子。
王安和范进对视一眼,扫眼看过朝会上的戚国文武百官反应,心里有了数。
那可真是……太好了!
不就是朝堂辩论,这活他熟,在大炎每天不被弹劾几遍,别说他的对头不自在,他也有点不习惯。
王安抱着手,老神在在地看着那些两眼放光的戚国文武,不仅想笑,还想打个哈欠。
甚至也不止想,他还这么做了!
“各位,快点吧。”王安打着哈欠,他不知道有朝臣被北莽收买,但他用脚趾头也能想出,能把大炎稳得一批的合作搞得需要朝会辩论,这背后没有故意搞破坏的老阴比,他王字倒过来写!
这下可一石激起千层浪,楚洵一系的人还只是略微骚动,到底顾及是他们的太子在主持朝会,鲁王和四皇子的人可就没什么顾忌了,接二连三跳了出来,群情激愤。
“大炎太子公然在朝堂上打哈欠,是看不起我戚国吗!”
有上来就先扣一顶大帽子的。
“堂堂炎国使臣,在我戚国行如此失礼之举,臣看,恐怕也没有什么结盟之意!”
有趁机破坏合作的。
“炎国太子先是行礼不恭,如今又公然破坏朝堂礼数,这便是你们礼仪之邦的太子吗?礼仪之邦也不过如此,连北莽蛮夷都不如!”
还有直接搅浑水攻击大炎,踩着大炎给北莽戴高帽的。
“好啊,诸位说得真是好。”
王安懒洋洋地拍着巴掌,语气十分欠揍。
“看看,都看看,本宫只是打了个哈欠,什么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看来国主说得还轻了,看这阵势,哪里是稍有争议,明明是满朝都不想和我大炎通商嘛。”
听着满朝讨伐的声音停下来,王安嘲讽一笑,两手一摊:“既然这样,那还谈什么,没得谈了嘛,范大人,墨云,走,我们回去了。”
说着,王安掉头作势要走,满朝文武一下子懵了!
卧槽这人怎么不讲道理???
不对,他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一般谈判不都是先拿对方小错误攻击两轮,才直入主题的吗?
这、这……
大炎不讲武德!
在看热闹的楚洵一系大臣傻了,连刚才卯足劲攻击王安的朝臣也傻了。
别看他们一心给炎戚通商使绊子,但要是王安真的这么走了,他们才真的完蛋了。
至少,一个破坏两国邦交的罪名是免不了的。
戚国文武额上纷纷冒出冷汗,还是礼部尚书王铮反应得快,连忙一个箭步上前,叫住王安:“太子留步!”
王安转头拱拱手,沉默着转身要走。
这时连一向老成持重的王铮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连忙拉住王安:“太子何至于此,他们不过不知变通之辈,代表不了朝中大势,太子不要和他们计较。”
“正是如此,我戚国心中敬重大炎之辈不计其数,朝堂上诋毁大炎者不过是少数顽固分子,做不得数。”
鸿胪寺卿谢宁弈也一个跨步出列,跟着劝说王安,不少朝臣也跟着附和,之前鲁王和四皇子的人虽然不至于附和,却也低调地缩着头一句话不说,生怕自己冒头让这个莽撞太子再一气之下走人。
他走不走没关系,不能牵连他们不是?
一时竟然满朝都是劝慰王安的声音,眼见得时机差不多了,王安才“勉强”站住脚步,回头长叹。
“各位大人,不是本宫计较,只是这事……”
王安神情隐忍,有些失望地摇摇头:“本宫也不想在朝堂上失礼,做这些打哈欠的举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