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楚洵又惊又喜:“果真?不愧是贤弟!”
王安微微一笑,倒也没有让楚洵屏退左右,毕竟能带到宫外,已经说明楚洵带来的都是心腹,而他这边就更不用提了。
他将这几日范进所做的工作和今日在赌坊的冲突说了,神情严肃道:“据那高七九所说,七年前,他的女儿正是卖给了鲁王府。那时他女儿十岁,年龄有些尴尬,还托人做了中介,中介人的姓名也说得清清楚楚,想必不是假话,这些也不难调查。”
听到鲁王府,楚洵只是微微一惊,却并不意外,像是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双方都调查到了这地步,作为外人的王安都能猜到是鲁王,楚洵和鲁王相争多年,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这个王叔的秉性?
更何况……
“不必再查下去,有高七九这条线,便已经够了。”
足够证明,杀死四弟的宫女,正是被他的好王叔所派。
楚洵微微垂眸,叹息般道:“其实,孤这几日调查,也猜到了一二。”
他沉吟片刻,将这几天自己的调查说了说。其实也并不出王安的意料之外,无非也就是查到哪里,哪里的证据链或者证人便就此消失。
鲁王的作风和人脉,连在禁军重重包围的宫中都能下手将宫女杀死,更何况是在楚洵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的广阔皇宫之中。
在皇宫里,能将证据抹除的方法多得是。
“虽然调查全无结果,但幕后之人……到底还是露出了一点踪迹。”楚洵神色十分复杂,“孤也没有想到,王叔竟如此……”
没想到吗?那可未必。
王安想起见到楚洵的边境,心中腹诽,微微勾起嘴角。
要是真的没想到,你会抢着到边境来接本宫?
似乎是觉得这句话多少过了点,楚洵轻咳一声,转移话题:“既然如此,依贤弟之前的见解,王叔果真与北莽勾结,杀死四弟?”
“按现有证据来看,确实如此。”
王安眼中闪过智慧的精光:“鲁王将自己府中宫女派去四皇子身边,北莽使团配合,挑起四皇子与本宫的争端,同时对四皇子暗下杀手----”
“意图离间大炎和戚国关系。”楚洵接过话头,微微一叹,“这般,我戚国便只能倒向北莽了。只是,有一点孤想不通。”
楚洵看向王安,神情严肃:“王叔在其中,到底扮演的何等角色?”
究竟是心向北莽,真心认为戚国和北莽合作比与大炎合作要强,还是……借助北莽势力,以图其他?
王安自然听出来楚洵在问什么,他沉吟片刻,答非所问道:“据本宫前些日子和国主见过的寥寥几面看,国主似乎身体不太好?”
楚洵一愣,瞳孔一缩,想到了什么,勉强镇定道:“没想到连贤弟都发现了……不错,父皇早年勤于政务伤了身体,近年便有些体弱多病,故而朝中……”
说到这里,楚洵沉默一瞬,才继续道:“故而朝中大臣多有担忧,此事并不算机密。”
他没有细说,但不管是谁都听明白了楚洵的潜台词。
很简单,戚国国主是个病秧子,朝廷大臣担心他随时有可能嗝屁,就提前押宝站队,否则以礼部尚书这种高位,怎么可能和楚洵如此紧密?
现在四皇子已经死了,可以说朝中只有两股最大的势力,太子和鲁王!
太子名正言顺,而鲁王经营日久,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野心?否则也不会在最要紧也最敏感的禁军之中安插人手了。
就像逛青楼,裤子都脱了还说自己是来吃饭的,谁信?
鲁王和北莽勾结,显然不是为了别的,其目的正是篡位夺权!
他有这个基础,也有这个实力,最关键的是,现在,也有了动机和实际的行动。
戚国,将危!
沉默半晌后,楚洵突然抬起头,神色坚定,像是已经做了决定。
“事不宜迟,孤立刻回宫,将此事告知父皇,早做决断!”
“不急这一夜,本宫明日一早,与楚兄同去。”
王安拦下楚洵,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意味深长道。
“本宫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主意,不过,还需要国主配合。”
极品太子爷 第1062章 朕不干了!
次日一早,伴随着早朝的钟鼓,朝臣鱼贯而入,刚在位置站定,却意外地发现了前面有一个意料之外的身影。
“咦?那是大炎太子?”
“听说昨日大炎太子在红石赌坊大闹一通,今日怎么就出现在这?”
“是那件事吧,五日前……”
朝臣小声议论,因为只是常朝而非朝会,礼仪官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出面阻止。
听着身后大臣们的动静,鲁王不着痕迹地看了楚洵和那个炎国小子一眼,心中也颇为疑惑。
总不能查出什么了吧?
鲁王心中将这几天的关节都过了一遍,便又放下心来。
禁军那边肯定没问题,炎国太子那边……红石赌坊也不是什么紧要的地方,背后之人似乎是哪个宗室,应该和这件案子也没关系。那就是要结案了?
鲁王一通猜测猛如虎,和正确答案的关系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背道而驰。
“殿下……”
鲁王派系的官员凑过来,试图小心打探。
“见机行事。”鲁王干净利落回了四个字,闭目等待朝会开始。
不管怎么样,反正等到了早朝,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三通鞭响,这个有些特殊的早朝,开始了!
“吾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齐声行礼,秉笔太监上前:“有事启奏!”
文武百官左右看看,摸不清国主的意图,看大炎太子似乎也没什么动静,就随便捡了几件无关痛痒的小事禀报了。
这样过了几个来回,朝臣们终于习惯了头前站着一个不说话的大炎太子,心中渐渐放下,有些心思活泛的不由又开始琢磨起来。
三司官员双双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前头的鲁王,微微垂目,一个刑部给事中站了出来,奏道:“启奏陛下,五日前四殿下冤死一案,陛下与大炎太子限期五日破案,下官敢请问大炎太子,如今案情如何了?”
好大的胆子!
竟敢这样质问大炎太子?
众臣有些骚动,纷纷提起了精神。
他们知道,重头戏来了!
“当然是查出真凶了。”
王安瞥他一眼,淡淡回道。
“哦?下官乃刑部给事中,为何从未听闻此事?”那给事中不依不饶,继续询问。
王安好笑,挑眉看那给事中:“你是说,本宫做事,要向你汇报?”
国主眼睛一眯,目光严厉地向给事中扫去。
给事中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唯唯诺诺:“这……并非如此,只是此案关系重大……需三司明正典刑才……”
“放心,用不着你们三司了。”
王安懒懒地打断,平淡道:“因为凶手已经死了。”
凶手死了?
这下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百官纷纷开始议论,毫不掩饰惊讶之色。
聪明的抬头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太子和国主,悄悄收回了要迈出的脚步,有些耐不住的就接二连三跳了出来。
“陛下!现在死无对证,何人能证明死者就是凶手?”
“不错,凶手在明正典刑和三司会审前便死了,与法理不容!”
“臣请三司复审,请陛下明察!”
所有鲁王派系的官员可算找到机会,趁机在其中煽风点火,想把事情往大炎太子杀人灭口上扣。
但王安只是微微勾起嘴角,罕见地没有说话,只是打了个哈欠。
今天可不是他的表演时间。
“好了。”
果然如太子所说……
国主看着下面的群情激奋,心中升起一股深深的疲惫,失望地看了站在最前方的弟弟一眼,闭上眼睛,吐了口气,才挥手道:“念。”
朝堂一下子安静下来,秉笔太监跨前一步,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念了出来。
“……经查朕四子瀚实为宫女四喜谋杀,四喜夜锁景福宫门窗,烧木炭其中,致朕四子瀚中毒而亡,炎太子安查得花盆木炭灰烬,凶手自知罪不容诛,遂畏罪自杀,案情已明,勿复生枝节,使朕子泉下不安也。”
什么?四皇子竟然是被宫女杀死?
还有那句勿复生枝节……
聪明的朝臣顿时有所了悟,看来宫女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些消息灵通的,联想到前几天太子楚洵在宫中的动作,不由都是心里一惊,深深低下头去,不敢说话。
“听说四皇子性情暴虐,常殴打宫人,看来……”
“没想到竟是如此,真是令人唏嘘。”
不了解情况的朝臣听着圣旨中证据链和过程十分完善,倒也没有别的心思,只是唏嘘几句,便不再多言。
鲁王系官员左右看看,偷偷向鲁王看去,心中有些惊疑不定,一时竟都不敢说话。
这才到哪呢?
王安看着秉笔太监拿出另一道圣旨,微微勾起了嘴角,眼睛眯起。
接下来……
才是对你鲁王的招数!
“诏谕----”
听到这两个字,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不同于一般圣旨的“制”和册封官员的“敕”,诏,是昭告天下用的!
但凡用上了诏字,就一定是大事!
只是现在……有什么大事能用得上这个字,还让朝廷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朕中年丧子,躬甚不安,难决国体,今太子洵,生而聪睿,孝谨天至,仁德素著,性宽和爱人,能承天下重荷,即由太子监国,待四子瀚丧期毕,则择日登基……”
后面还有好些套话,但朝臣已经完全惊呆了!
什么意思?
这道圣旨意思就是,国主儿子死了,不干了,太子楚洵本来就干得很好,先让他监国,办完四皇子楚瀚的葬礼,老子就退位了!
这这这……
太子一系的人已经惊呆了,这是天降之喜啊!
这怎么才过了多久,太子就眼看着要登基了?
这……
他们现在是该高兴还是该意思意思伤心一下?
鲁王系的官员下意识向鲁王看去,一半的人眼神闪烁,而剩下的人,特别是那些已经死死和鲁王绑定的官员,心中已经和鲁王一样,只觉天崩地裂。
什么玩意儿?
国主虽然看起来病秧子,但也不能现在就撂挑子不干啊!
你不讲武德!
鲁王急了,一步上前,铁青着脸。
“皇兄不可!”
极品太子爷 第1063章 三日后起事
怎么退位?
怎么可以现在就退位?
鲁王脸色铁青,差点就大骂出声。
你是蠢货吗!
皇位不握在手里还往外推?不要给我啊!
鲁王气得半死,在心中怒骂国主,还不得不咬着牙关恭敬地低头,焦急道:“皇兄春秋鼎盛,太子尚且年少,如今正值炎戚合作关键时候,一定要皇兄主持大局才行啊!”
啧啧啧,这话就差点指着国主鼻子骂说你儿子不行,你给我坐稳了别动。
王安抱着手吃瓜,目光在鲁王和楚洵之间扫来扫去。
“是啊是啊,陛下英明神武,何至于此?”
“陛下三思啊!”
朝堂上劝说之声不绝于耳,还有的人干脆站出来耍赖。
“我戚国诏书都要经三省复核,陛下此诏没有经过三省,六部可以封还!”
“此言正矣!陛下不经法度擅下诏书,有违朝廷法度!臣等自可不尊!”
“名不正则言不顺,陛下切莫肆意妄为!”
眼看着朝堂气氛越来越激烈,秉笔太监终于站出来大叫道:“肃静!”
朝堂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或愤怒或焦急或期待,都定定地朝最上面的那个人望去。
“呵呵,名不正则言不顺?”
国主轻笑一声,咳嗽两声,平静这看着下面的臣子,心中失望。
本以为戚国多有肱股之臣,谁知道半个朝堂都只是投机取巧的贪权好名之辈。
“朕为国主,太子也已经定下嫡位多年,你们告诉朕,哪里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说啊!”
眼看着国主动怒,自知理亏的朝臣呼啦啦跪了一地:“陛下恕罪!”
“鲁王。”国主忽然叫了一声,鲁王心中咯噔一声,连忙站出来拱手。
莫非这蠢货知道了?
但国主只是平静地看着鲁王,一如既往勉励道:“王弟一心为公,朕都知道,只是朕的身体……实在不佳,太子已然而立之年,也是时候登基了。至于炎戚合作……”
国主的目光扫向王安。
王安知道自己出场的时候到了,立刻站出来,拱手坦坦荡荡道:“我大炎愿与戚国结永世之好,若在位君主心同此心,我大炎定当全力支持!”
这句话潜台词就是,如果继位君主不支持炎戚合作,那就怪不得大炎了!
但,楚洵会不支持炎戚合作吗?
朝臣们心中一凛,自我感觉找到了国主退位的真正理由。
“炎太子有心了。”国主像是没有听出这层潜台词似的,欣慰地看着鲁王道,“王弟不必担心,有大炎和王弟在旁相助,洵儿虽然年纪较轻,想必也能将戚国上下治理有方。”
“呵呵呵呵,那是最好……”
鲁王见国主心意已决,心中暗骂一声,咬着牙退了回去,心中冷笑。
有本王和大炎在旁相助?
本王巴不得这小兔崽子的皇位坐不稳,还帮他?
不成了,只能之后再想办法,用名分来攻击太子继位,实在说不过去。
毕竟……
这小兔崽子已经是太子了!
别管手续有没有问题,老子要太子提前接班,还能有人反对不成?
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上虽然鲁王一系的反对声大,但实际上却被国主寥寥几句便说退了。
不为别的,因为不占理!
所以就算鲁王心中气得要死,也只能咬牙认下。
没了鲁王捣乱,这项决定可谓过得波澜不惊,毕竟眼下还只是监国,不是正式即位,楚洵也不需要三辞三让,直接接下旨意,也就完事了。
接下来的朝堂之事,就有些泛善可陈了,鲁王的心思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根本不在乎国主是要给自己的死鬼儿子上个什么样的谥号,又要在什么时候在哪送葬。
他满脑子只有一件事,就是太子要即位了!
浑浑噩噩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下了朝,鲁王也顾不得去看自己那些臣属,赶紧匆匆回到了马车,准备回府找阿勒古等人商讨,也根本没看见,王安和楚洵看向他的背影时,饶有深意的眼神。
上钩了!
不容易啊……
王安勾起嘴角,转头看了一眼国主的背影,啧啧称奇。
没想到,这位国主的演技,倒也很不错嘛!
只是,王安有些好奇,就这位国主和楚洵的战斗力,到底是怎么把鲁王放纵到这个地步的?
不过,这也和他没什么关系。
他现在……只需要看戏就可以了。
王安笑着和楚洵拱拱手,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皇宫。
“殿下……”
鲁王匆匆回府,长史连忙凑了上来,却被鲁王一把推开。
“滚去把北莽那群人请过来!”
长史不敢耽搁,半刻钟不到,阿勒古和乌恩其便被带到了鲁王的书房,却只见鲁王焦躁地在书房中走来走去。
“出什么事了?”
阿勒古皱着眉开口,心中有种不妙的预感。
“王子救我!”鲁王看见阿勒古,顿时双眼一亮,猛地扑上去抓住阿勒古的手,十分焦急,“国主要退位,那小兔崽子要登基了!”
“什么?”阿勒古一惊,不动声色地扯出自己的手,走到上首坐下,颔首道,“你详细说说。”
鲁王猛点头,恭敬地站在下首,将今天朝堂上的事一五一十地都说了。
阿勒古和乌恩其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一抹狠厉之色。
不管怎么样,这个棋子扶持了这么久,决不能在这种关头失败!只是没想到,杀一个楚瀚,竟然让事情有了这样的变化,实在也有些棘手。
不,不对,说不定,这才是真正的机会……炎国的太子也还没来得及杀,说不定……
“你方才说,四皇子楚瀚什么时候,在何处下葬?”阿勒古眸光一闪。
鲁王一愣,努力回想半天,才勉强道:“似乎……是三日之后,我那皇兄要亲自出城,去北风岭为他那儿子出殡,怎么了吗?”
三日后,北风岭……
阿勒古看了一眼乌恩其,乌恩其盘算半晌,郑重地点点头。
“这个最好搞清楚,因为……”
阿勒古看向鲁王,眼中闪烁着诱惑的光芒:“这是你起兵造反,最好的机会!”
“什么?造反?三日后?”
鲁王吃了一惊,几乎跳起来,在原地疾走几圈,眼中的光芒闪烁不定。
不错,他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
若是被楚洵顺利继位,这小子今年而立之年,年富力强,他只会越来越没有机会。
而当初那些为了保住富贵投靠他的权贵大臣,又焉知不能为了再次保住富贵而投靠楚洵?
如果那些人纷纷倒戈,那他在朝中的根基和基本盘一定会渐渐消失……
决不能这样!
而那天……
皇兄会出城送葬,也就是说,会离开皇宫,不错,正如小王子所说,三日后,就是最好的机会!
“好。”
鲁王眸光闪烁,决定铤而走险。
“那就三日后,我们……”
他咬紧牙关:“正式起事!”
极品太子爷 第1064章 鲁王誓师
出殡前日,深夜。
官舍之中气氛凝重,所有太子卫都全副武装,轮流值夜,明松暗紧分三班站岗,将官舍把守地密不透风。
近两日忙得脚不沾地的监国太子楚洵跟着身披甲胄的凌墨云通过层层暗卡,直入正室。
正室之中尚且灯火通明,除了郑淳和彩月忙忙碌碌替王安绑上各种装备,范进也严肃地坐在一旁,神情沉凝。
“要见贤弟一面可真不容易。”
楚洵看见王安,坐下后不由苦笑一声。
“哦?”王安微微一笑,将外袍披上,走过来坐下,调侃道,“监国太子一声令下,本宫自然进宫想见,怎么就不容易了?”
楚洵笑着摇摇头,毕竟是他们和父皇一起做的计划,贤弟不可能不知道这几天他在忙什么,便也没有多说,正色道:“闲事先不说了,贤弟,虽说明日与你无关,不过,最好将你的太子卫带齐,以防万一。”
说着,楚洵从怀里掏出一份手令:“这是兵部的许可,贤弟可以带兵护葬。”
“正有此意。”
王安笑着示意范进接过来收好,郑重朝楚洵拱拱手。
说到底明日之事只是戚国内政,他虽然早有打算要带兵前往,但上京算是腹地,他一个外国使团,动兵总会敏感,现在楚洵给了他一个正大光明带兵的理由,实在再好不过。
这位楚兄,确实对他信任备至啊。
王安心中有些感慨,主动问道:“明日之事,都准备妥当了?”
楚洵颔首:“正是来同贤弟说的。这两日通过对鲁王手下大臣的收买和劝服,有不少都答应作为内应,已经能确定鲁王确实会在明日动手。”
话音落地,楚洵想起父皇知道消息时的模样,不由不可查觉地微微叹息一声。
“可确定了鲁王的人手?”王安没心思管这些兄弟叔侄的事,只是问道,毕竟真要说起来,他爹可也是杀兄上位的狠人。
“通过各地兵马调动和暗探顺着王叔的人脉查探,确定了一部分。”楚洵点点头,稍微松了一口气,心中有几分庆幸,“基本能推断的是,王叔现在能用的人马,就算加上无法确定的部分,也绝对不会超过一万。”
幸好有贤弟定策,将时间定在了三天后,不至于让王叔没有反应,又让王叔作为根基的军队还远在西京无法过来支援。
而在上京城内,鲁王能动用的人手,绝对不会有戚国国主和现在作为监国太子的楚洵多!
“禁军呢?”王安思索片刻,开口询问。
楚洵摇摇头:“禁军人数众多,夏统领虽然是宿将,但能力和威望不足,要筛查和控制整个禁军,还远远不够,所以明日,禁军会被安排在外围。”
也就是,直接放弃整个禁军!
反正在城外作战,不会对上京城造成太大的动荡,鲁王想要的是皇位,也不是对上京城进行破坏,城内也不必担心。
只是随行的大臣,可能就惨了些……
“也好,不破不立。”
王安端起茶杯敬楚洵,并没有再问下去,看楚洵这么自信,他们安排的后手,一定远远超过一万兵马。
再问下去,可就成了刺探戚国军情了。
两人心领神会相视一笑,刚一碰杯,王安忽然想起:“对了,北莽和雪原三部使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