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向何方平,悠悠长叹:“本宫给你们镇北军互市和物资,可不是为了让你们看谁的脸色,而是为了给你们底气。”
“没有底气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王安拍拍何方平的肩膀:“本宫就不送了,少将军,一路顺风。”
“殿下后会有期,若有机会来宣州,定要告诉方平,我镇北军上下都会扫榻相迎。”
何方平郑重行礼,带着王安的二十名太子卫,朝车队的方向驰骋而去。
目送着何方平离开,王安长叹一口气,转头对范进道:“范大人,我们也走吧。”
“那互市的事……”
“回京再说!”
王安一抖马缰,转身朝城内驶去。
京城,本宫要回来了!
数日后。
镇北军宣州大营。
“将军,郑家管事说近来他身体不适,不能赴宴……”
何长安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其他豪绅呢?一个也没来吗?”
传令的小兵头低得更厉害:“没……没来,还有几个豪绅说、说……”
“说什么?”
何长安憋着心头怒火,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几欲噬人。
传令兵低着头,心中叫苦,却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说、说除非将军同意为粮铺解禁,否则他们宁愿把粮食喂狗也不、不……”
“岂有此理!”
何长安一掌拍下去将面前的桌案拍得粉碎,脸色铁青。
“本将还不信了,没了张屠夫,我镇北军就只能吃带毛猪?”
他破口大骂,在军帐里烦躁地走来走去。
“少将军离开多久了?”
在大帐一侧一刻不敢多出气的何长安亲兵赶紧凑上来:“已经有十日了。”
“十天,整整十天,就算是爬也该从青安州爬回来了吧。给太子收拾烂摊子,有那么麻烦?”
“妈的,这些皇子,一个个的,都特么事多,还不成熟!做事之前能不能考虑考虑,给别人会造成多大麻烦?”
“还有那些豪绅,尤其是那个郑家,妈的蹬鼻子上脸,真当老子不敢带兵抄了他!”
何长安气不打一出来,想起这几天在郑家面前碰的壁好遭到的冷嘲热讽,看着还跪在帐下的小兵就更生气了,不耐烦地挥手:“滚下去,自己领赏去。”
传令兵如释重负,赶紧一溜烟钻出了营帐。
他刚钻出营帐就愣住了,看着眼前的景象瞪大了眼睛,在原地呆了半晌,才想起立刻转身进去。
“将、将军,少将军回来了!”
“嗯?”
何长安刚坐下喝一口茶,眼皮都懒得挑:“回来就回来,过这么久才回来,老子还没骂他呢,怎么,要他老子我去接他吗?”
“不、不是!”传令兵咽了口唾沫,“少将军带着……带着几百车东西!”
“啥玩意儿?”
何长安一口茶喷出来,乡音都吓出来了,唰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二话不说往外走。
“这小子哪那么大本事搞东西?”
不会顺路抢了哪个部落吧?
何长安越想越不安,干脆一路小跑朝营外跑去。
一出营,何长安就呆愣了一瞬,揉了揉眼睛,再睁大一看。
没错,确实是几百辆车,还有民夫呢。
等等,民夫?
难道是朝廷送粮来了,正好被这小子截到?
何长安赶紧让人把正在装库的何方平叫过来,紧张兮兮地左右看看,赶紧拉进营帐,把亲兵都赶出去守门,小声道:“你老老实实交代,那些东西怎么来的?”
“啊?”
何方平有些茫然,挠了挠脑袋:“太子送我们的。”
“胡说!太子哪来那么多物资送我们!”何长安一巴掌拍向何方平的脑袋,“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小子把朝廷的运粮队给截胡了?还是劫了哪个部落了?”
何方平这才明白自己亲爹在想些什么,顿时哭笑不得,解释道:“真是太子送我们的,哎呀,您要是不信,我把太子卫叫来亲自给您说。”
说着,何方平就要转身去叫人。
“等等,太子卫?”
何长安拉住何方平,神色变幻莫定,沉默一瞬,问道:“来的太子卫,领头的叫什么?”
“叫黄束,大家都叫他老黄。”何方平摸不着头脑,老实道。
“是他啊……”
何长安长出了一口气,看向何方平,摆摆手:“不用叫人了,我信了。”
说罢,何长安拉着他走上去坐着,让外面的亲卫倒茶,看着何方平郑重问道:“你们在青安州见到太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极品太子爷 第1102章 实力的进阶
“二十万担粮食,五万张戚皮,还有上好的皮革和六材?”
饶是镇北将军见多识广,也被何方平说出的物资数量给惊到了。
“对,还有互市……”
何方平刚想说,就被何长安挥手制止了。
“互市的事,先不提,这件事成不成的,还得看朝上,不是太子殿下一个人能决定的。”
更何况,和作为少将军的何方平不一样,何长安能够在宣州立足这么多年,政治嗅觉比何方平高得多。
如果真要像太子殿下的构想,恐怕对于镇北军来说,还是取祸之道啊……
刚则易折,过于出头,京城的皇帝陛下,能放心吗?
就算有太子卫和户部的监管,皇帝陛下,又会放心太子和户部吗?
据他所知,太子前十几年,可都有纨绔的名声,若是陛下真的爱护太子,会放任太子在京中乃至大炎的名声逐渐变坏吗?
加上有大皇子昌王在边境公然杀良冒功,还被皇帝陛下庇护甚至表功之事……
对于太子在京中的处境,何长安实在不看好。
如果果真太子的地位稳固,又何必冒险去戚国挣一份功业?
不过从他这个傻儿子口中得知的太子,确实有明君之相,年仅十六岁就能如此机敏果断,杀死北莽小王子阿勒古和猛将乌恩其,被戚国赠送如此大一批物资……
无论从公还是从私心来说,何长安也更愿意陛下百年之后太子顺利即位。
可这,能办到吗?在他们镇北军决不能参与其中的情况下……
“不过无论如何,我镇北军上下,都欠了太子大恩啊。”
何长安摸了摸自家傻儿子的头,喟然长叹。
这些物资,他自然不可能退回去。
别说他现在正是需要的时候,就为了过个好冬,为了他们宣州的百万将士,他也不能退回去。
既然不能退,那就收下好了。
不过,也不能白收!
“平儿,替为父磨墨,为父,要上疏朝廷!”
然后再替太子,将郑家收拾一顿,反正有了粮食,他现在,可不必看那些豪绅的脸色!
临近九月,秋风送爽,鸟语花香。
王安离开京城的时候,还是夏天,等回到京城,却已经是秋天了。
行道两旁树叶变得金黄,远处的稻田中也已经再次结上了累累的麦穗,充满着丰收的气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王安在马车中高声吟诵,放下马车帘子,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
“看来今年百姓们的收成不错。”
“听说多亏了殿下的计谋和洪福,百姓才能对抗蝗灾,到了秋天,还能收获一茬粮食。”
范进笑着拍王安马屁,越接近京城,他就越是心潮澎湃。
这次跟了太子,换位置是肯定的,只不过要看,是换哪里……
之前太子问他的时候,范进选择了留在鸿胪寺,毕竟眼下还在与北莽作战,又要与戚国、雪原三部通讯,留着范进这个知根知底的人在鸿胪寺中,对王安也是件好事。
不过现在鸿胪寺的主官没什么过错,范进要是想要留在鸿胪寺,就只能担任身为副手的鸿胪寺少卿,不过只有正五品,对范进此次的功劳来说,提升肯定没有那么大。
“回去,可能要委屈你了。”
王安看着范进,心生感慨。
想几个月前,他刚从昏迷中醒过来,手下别说正五品的鸿胪寺少卿,就算是七品小官手下都没有。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用正五品鸿胪寺少卿给手下的人升官都觉得委屈,这一路走来,他也算是什么都经历过了。
等他回去,有了戚国互市的功绩,还有戚国、雪原三部三方结盟,他王安,终于可以在京城中真正地站稳脚跟,握有自己的势力。
也就是说,终于可以,进行下一步谋划,以南亭开发区为中心,全面开始对昌王和惠王的反攻了。
比起在戚国的艰险,京城的斗争,可比戚国还要暗流汹涌得多啊……
而且这一次,可没有一个予取予求的楚兄做盟友了。
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实力!
“在哪里都好,只要能为朝廷,哦不是,是为殿下办事,下官并不觉得委屈。”
范进笑呵呵地捋捋胡须,他倒是想得很透彻。
在鸿胪寺这么多年冷板凳都坐过来了,好不容易烧到太子这个逐渐从冷变热的灶,只要抱紧太子的大腿,以后什么没有?
退一万步说,就算几年内没有,等……那什么以后,他作为太子的潜邸功臣,只要帮太子维护好和戚国与雪鹰部的关系,还怕没有前程?
那前程可就大发了!
要知道,作为文官投靠太子的,他可也算是前几名了,还和太子有过共患难,这到了日后,肯定能一飞冲天啊!
想到太子的未来,范进嘿嘿直笑,要真要能熬到那时候,现在的一切等待和付出,那可都值了!
这个账,范进还是会算的……
“范大人果然还是这么会说话,不错,本宫喜欢。”
王安哈哈大笑,倒也没在意范进到底说的是效忠朝廷还是效忠他。
反正,也没什么差别嘛,真要是效忠于他的,还怕不能说?
他王安坦坦荡荡,可不是某些言必称朝廷但心里全无朝廷的伪君子。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装什么贞洁烈女?
没错,他说的就是某些大皇子啊六皇子啊之类的虚伪人士……
京城。
此时朝堂之上,一场关于王安的廷议,却正甚嚣尘上,被王安惦记的两个人,也正在积极谋划着搞事情。
“陛下,臣,要弹劾太子!”




极品太子爷 第1104章 百官出迎
“这些清流,实在是可恶!”
本以为他们愿意支持出征之后就该学乖一点,没想到竟然在私底下还憋着对朕和太子的不满,暗中想要拖大炎的后腿。
这帮整天吃饱了不做事的清流,真是人人可杀!
炎帝气冲冲回到御书房,在朝堂上憋了半天的怒火喷薄而出,眼中杀意毕露,只听得御书房叮铃哐啷一阵乱响,看得身边的李元海两条白眉乱抖,眉头紧锁。
陛下好久没有这样生气过了,太子爷不在,也没有个人能帮陛下出出气……
这时,一个小太监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书房一角,如鬼魅般飞快走到李元海身边,低声禀报了几句,从袖中递给他一件东西。
李元海摸到那东西,脸上划过一丝惊讶之色,看了一眼还在生气的炎帝,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陛下……”
“什么事?”
炎帝沉着脸,面对李元海,神情倒是稍有缓和。
李元海躬身凑到炎帝身边,低声说了几句,炎帝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和深思。
“你是说,何长安通过飞鱼卫给朕传了奏章?”
他缓缓坐下,端起茶杯思索:“宣州,莫非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
还是太子那臭小子真做了什么?
炎帝眼中闪过一丝厉芒,喝了一口茶,点点头:“奏章呢?”
“在此处。”
李元海恭恭敬敬从袖中拿出奏章递给炎帝,乖乖地退了下去,招招手,御书房的角落里悄声冒出几个小太监,麻利地将炎帝发火后的现场给清理了,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炎帝一边喝茶,一边翻阅何长安的奏章,神情变幻莫测,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惊诧,一会儿激动,最后都归于平静。
只是李元海能看出来,在炎帝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暗藏着心中的惊涛骇浪。
炎帝又将奏章来回看了几遍,才放下奏章长吐了一口气,来回踱了几步,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互市、物资、北莽小王子……”
炎帝倒吸了一口冷气,定定地看着前方,目光迷离:“太祖爷保佑,我家这傻儿子,真就变成宝贝了?”
只是出使一趟,就能搞出这么大的事,这要是让他去带兵打仗……
不行不行。
这念头也只是在震惊的炎帝心中过了一瞬,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开玩笑,他就这么一个眼看着能成龙成凤的麒麟儿,哪能扔到战场上去?再说也没有太子亲自带兵打仗的说法。
不成,这要真把那混小子扔上战场,回头后宫就得闹翻天。
不过……
“朕还真是越来越好奇,太子究竟在戚国都做了些什么。”
炎帝若有所思,看着手上的奏章,越来越满意,再看几遍,竟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去,把这奏章发到六部,让丞相组织大家好好学学,哈哈哈。”
李元海看着炎帝舒张的神情,躬身领命,心中啧啧称奇。
他就说,哄陛下开心,还得是太子,瞧瞧这只是飞龙侯发过来的一封奏折,陛下就开心成这样,这要是太子回来,那陛下不得乐翻天去。
“哦对了,务必让杨代善看到,看这杨卿还有什么话好说。”
炎帝心情舒爽,说起杨代善也满是戏谑之意。
你不是说太子在北莽杀使臣是不对吗?那来来,看看宣州驻将镇北将军飞龙侯的奏章是怎么夸太子的,这能叫有过?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给朕看看!
“对了,你说……朕要是组织百官出迎,如何?”
炎帝动了心思,琢磨开了。
太子秘密出使有功,加上有飞龙侯的这封奏章,朝廷百官肯定知道太子的功劳,可关键是……百姓还不知道啊!
炎帝一拍大腿,他宝贝儿子那么厉害,百姓怎么能对他们王家的麒麟儿有误解呢?组织一个百官出迎,让京城百姓都看看太子的功绩,多好!
虽然是问李元海,但炎帝却越想越有道理,直接开始盘算开了。
“去,你先去把奏章誊抄了发下去,朕再琢磨琢磨。”
炎帝一屁股坐回御座,朝李元海挥挥手,自己陷入了沉思。
“……”
李元海左右为难,最后还是苦笑着诶了一声,转手将奏章交给了中书舍人。
这叫什么事啊。
据他所知,现在的京中百姓,对太子可不那么友好,这要真的百官出迎,恐怕,陛下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啊……
想到陛下的一腔老父亲心态,再想到近来京中的风向,李元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招来一个小太监,低声对他交代了几句,目光投向宫外,缓缓踱回了御书房。
宫外,丞相府。
贾希言坐在大堂上,听着小太监的话,看着手里的奏章,沉吟片刻,点点头:“有劳公公,贾某知道了,还请转告李公公放心。”
“有劳贾相。”小太监不卑不亢地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何长安写的奏章啊……
将这事宣扬出去倒是小事,毕竟作为丞相,在两国交战之时,做好京中某些言论的管控,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他对太子的作为也颇有好感,这件事并不困难。
唯一麻烦的,就是陛下的贴身太监李元海着那小太监传来的话。
百官迎接太子,这件事若是放在之前,倒只是小事。
但要是如今实行,无论太子立下了多大的功劳,不,或者说,正因为太子还立下了军伍方面的这么多功劳,又有何长安背书,太子的处境才更加麻烦。
最近京城围绕着太子的南亭开发区涌起的暗潮,可不容乐观啊。
想到昌王和惠王的动向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贾希言的眼中划过了一丝深深的忧虑,想了想,研墨写了一封书信。
“来人,备轿,本相要进宫。”
贾希言高呼一声,将奏折交给角房的属官,招来一个老仆,把刚才写的信给他,低声对他道。
“去杨兄府上,让他找个人在城外十里亭的驿馆蹲着,等着太子回程,把这封信交给太子。”
“不要耽搁,速去!”




极品太子爷 第1105章 越高调越好
京城外,十里亭驿站。
太子仪仗离京城不到十里,却在驿站之中停驻,数百名太子卫忙忙碌碌,在驿馆附近扎营,驿丞送上热汤和食物,亲自跑前跑后,甚至将驿馆中原本的住户都赶了出去,专心接待这一群大爷。
临靠着京城,住在驿馆中的也只是一些拿了慈善凭证的小商人和不入流的官吏,见到这副兴师动众的模样,也不敢跟手里有刀有枪的军士叫板,只能乖乖收拾东西退房,只不过背后的牢骚总是少不了的。
“什么玩意儿,真是好一个纨绔,一回来就开始……”
“唉,别说了别说了,走吧,赶紧找下一家驿站,别惹上麻烦。”
“算了算了,真是倒霉,遇上谁不好,偏偏遇上……”
“赶紧走,多什么嘴,嘘。”
听着下面小商人和官吏的抱怨,王安眸光深沉,站在驿站第二层的房间中,手里拿着一封信,负手站在窗前,神色逆着光,让人有些看不清。
“殿下?”
范进送走了来送信的杨羡管家,回到房间之中,看着王安的背影,心中有些忐忑。
“哦,范大人,坐。”王安捏着信转身,示意郑淳关上窗户,自己坐在房中的凳子上,接过彩月沏的茶,将信推给范进,喝了一口茶,“贾相的信,你看看吧。”
贾相?太子与贾相还……
范进接过信,脑海中瞬间冒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猜测,忐忑地看了王安一眼,见太子点点头,才展开信纸,细细读了下去。
这一看,范进却心中一跳,忍不住又看了太子一眼,再接着看下去,眉头便渐渐拧紧,神色凝重。
“殿下,若京中形势如贾相所言,殿下还是不要高调入京比较好。”
范进放下信,忧心忡忡道。
“说说看,为什么?”王安不置可否,只是问道。
“首要原因,自然是贾相信中说的。”范进沉吟道,“京中近来舆论对殿下不利,如果殿下高调回京,恐怕名声会受到影响。”
“名声?”
王安差点笑出声,懒懒地拿出折扇,一副活脱脱的纨绔公子做派:“本宫怎么不知道,本宫在京城还有名声?”
范进神情一僵,面色发苦。
殿下,虽然之前确实没有,但也不能完全放弃名声啊。
看到范进讪讪一笑,王安没有为难他,只是玩味笑道:“说是首要,还有第二个原因把?”
“这第二个原因……”
范进捋着胡须,刚想开口,眼珠一转,瞥见太子似笑非笑的神情,心里琢磨片刻,苦笑一声:“殿下,您心里分明早有成算,又何必捉弄老臣。”
他看得清清楚楚,结合这些天跟着太子看到的行事作风,都不用想,就猜到不管是他的建议,还是贾相的建议,恐怕这位爷都没打算采纳。
将范进的神色看在眼里,王安满意地勾起嘴角。
不错,一个合格的舔狗,不止需要出神入化的吹捧功力,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被舔的人的角度,全方位全身心地为对方考虑。
到现在为止,范进已经很显然,已经成了他王安一个最忠实的舔狗了。
“本宫是早有打算,不过,贾相和范大人的建议,本宫也十分看重。”
王安摇着折扇,眯起眼睛,锋锐的目光一闪而过。
“不过对于有意挑衅本宫的人,本宫要是退让,岂不是太无趣了吗?”
范进垂眸看着桌上的信纸,若有所思:“殿下的意思,是要高调回京?”
“越高调越好!”
王安咧嘴露出一口白牙:“范大人,本宫知道你们对本宫名声的顾虑,不过……本宫能走到今天,靠的可不是名声。”
而是,一往无前的强硬!
对于某些对手,越是退缩,他们就越是嚣张。
作为太子,他已经站在了除了炎帝以外最嚣张的位置上,他凭什么不嚣张?凭什么要忍让、委曲求全,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
名声这种东西,等百姓明白谁真正为他们好,自然会明白。
哪怕不明白,等时代的车轮将挡在他前面的人统统碾碎的时候,他们也会明白!
“更何况,既然你们想让本宫低调,那希望本宫高调的,自然是没安好心的。”
王安冷冷一笑,捻起桌上的信纸:“贾相说本宫的南亭开发区有变,本宫倒想看看,究竟是怎么个变的说法。”
有人想趁本宫不在京城的时候,对白石滩下黑手,那就得好好掂量掂量,够不够资格,能不能挡得住本宫的怒火。
1...333334335336337...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