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公子阿宝
我不是宝儿:还不是老板他自己,非要说不能搞大数据,不能窥探用户隐私,所以今年的抽奖就完全靠运气了。
最爱小钱钱:唉,老板运气怎么这么差呢。
英俊帅气的七喜哥:也不能说运气差,咱们公司新推出的这款机器人女友很贵的,这一个就得六万多吧。
蛮蛮:你们都不知道,老板还在跟我吐槽这个事呢。
不可能赔钱的龙:看来怨念挺大。
蛮蛮:感觉都快要哭了,?*??(ˊ?ˋ*)??*?~
最爱小钱钱:蛮蛮你小心一点,和林总说话的时候,不要忍不住笑出声。
蛮蛮:放心吧,我可是专业的,我正在安慰林总呢。
不可能赔钱的龙:施总,你能不能改一下你的马甲,大过年的,你不是名花有主了吗?
最爱小钱钱:裴总,非常抱歉让您误会,但我在您和娜总没有入职之前,我就叫这个名字,不信你问从不说谎的@大壮。
不可能赔钱的龙:呸!
有可能赔钱的虎:大壮哥,下次咱们还去哪家店啊,按的实在是太舒服了,身材也好。
大壮:。。。
有可能赔钱的虎:哎呀,一不小心发群里了,咱们私聊私聊。
最爱小钱钱:小裴总,你这挑拨离间的水平实在太差了。
林冬不知道他的丑事已经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公司高层,他听了陈小蛮的解释,也选择了原谅。
不原谅又能怎么办呢。
禁止窥探用户隐私,禁止大数据杀熟这些条款都是他明文实行的。
怪人家没给他安排大奖,完全站不住脚。
林爸林妈对于儿子也没中什么奖,倒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
在他们看来,儿子始终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伟大的人,怎么可能作弊给自己中奖呢?
后面十点、十一点、十二点的三次抽奖,林冬也无一例外的没有大奖落到他头上。
最值钱的甚至就是第十一个红包的那个机器人女友。
必须严词证明一下,这个机器人女友,不是充气的那种,而是类似于玩偶一样的东西。
即便是那种等身的大件,也不具备不和谐的功能。
毕竟,猫厂是一家正规合法的公司。
两位老人虽然有儿子陪着,但毕竟年纪已经不小,所以过了十二点就赶紧睡觉去了。
林冬吃了一大盆红烧鸡骨叉,所以也不需要再去进食。
看完春晚甚至把该接的电话接完才睡觉。
他春节放假的这些天,中途除了去参观了一次电视机工厂,其他的都老老实实的陪着父母。
多年不曾走动的亲戚,又凑了上来。
林冬对此有些不屑,连敷衍也懒得敷衍。
在他们家困难的时候,这些人无人伸出援手——伸不伸都是人家的权力这没错,但也就不要埋怨现在林家的冷漠。
这些天的居家生活。
让林冬决心换掉这个小区的物业。
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收钱的时候,比任何人都积极,不交钱停你的水断你的电,真正做事的时候各种敷衍。
来林家拜访的,一个都没挡住。
这要是自己回去巫师世界了,二老在这边还不得让人给烦死啊。
再说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三代半的光刻机马上就要官宣,四代的也会在今年出现。
谁知道狗急了会不会跳墙。
林冬出行各种保护,非常难对他下手,他的家人这边就很难说了。
就算这边会加重对这个小区的巡防,也不可能一天到头盯着。
把敌人往坏里想,再坏都没错。
电影里那些遗憾,都是主角圣父圣母光环笼罩,给了反派们机会,一个个的全都让观众觉得他们活该。
不好就换。
至于这群人的生计怎么办?
关我屁事!
不需要林冬出面,包建那边知道了之后,只用了几个小时就把事情解决好了。
物业公司爽快的交割权力和账本。
不爽快也没办法,过问的都是他们招惹不起的存在。
然后包建还打电话给秦员外,让换了一个秦氏地产合作密切的物业。
除此之外,田大壮那边还安排了专人来这边上班巡防。
同小区的人,生活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有一部分原本的住户,房子早就被人给高价买走了——猫厂老板的老家在这里,买套房子住进来沾沾壕气不好吗?
还有一部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小区的环境卫生变好了,治安变好了,这些都是好事,大家乐见其成。
当然,留下来的这些住户,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家早就被查了个底朝天。
林冬春节给自己放假放了十天。
中途还陪着父母看了两场电影,一场自然就是用红包券换的全家桶票,看了《红海》。
这是猫厂投资的电影,林爸林妈都为儿子投资了好电影而高兴。
眼光真好,不愧是咱儿子。
他们还看了《唐探2》,算是和《红海》同一天上映,电影的质量也非常不错,虽然有点屎尿屁的低俗。
最开始的几天,《红海》没比得上《唐探2》,毕竟《唐探1》积累了大量的人气,而《唐探2》的质量也并不差。
不过,随着《红海》口碑的不断发酵,这部电影终于逆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
并且不断的拉开了和《唐探2》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杜启喜的《初见》在这两部大片的洗礼之下,丝毫不怵,顽强的收割着票房成绩。
这个春节档,注定要打破之前的记录了。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1312章 传说中的人菜瘾大(求月票)
巫师老爷的《孤城》已经完美收官。
本来还可以再赖一个月,续一下密钥就行,毕竟现在《孤城》每天的票房还有上千万。
细水长流完全可以冲破五十亿。
再不济炒作一把也行。
比如卖卖情怀。
比如主演买个热搜。
比如导演出个柜……
但林冬执意不续,所以最终的票房就停留在了48.6亿。
这是自家的项目,完成了之后才可以结算。
而且,不仅仅要结算票房,还要结算海外票房,还有其他版权收益。
得益于猫厂强大的发行能力,还有《新蜀山》塑造的口碑。
这些能卖的也基本上都卖完了。
海外票房比不上锅内,也比不上《新蜀山》创下的记录。
《新蜀山》的特效炸裂,歪果仁光是看特效都觉得值电影票钱,而《孤城》却极少有特效在里头,而且彼此的价值观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这群老兵,为了什么放弃自己的家庭和人生,履行他们的军人职责。
只有少部分人被这种悲壮感染。
会对华夏的这种民族精神所震撼。
不过,在华夏文化覆盖的地区,《孤城》尤其的受到推崇。
除了内地,票房最高的是霓虹,他们认为,虽然题材不一样,但《孤城》已经达到了《影子武士》的高度。
《影子武士》,也叫《影舞者》。
张略的《影》就借鉴了这部电影。
《影舞者》导演黑泽明是霓虹电影界的标杆人物,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把《孤城》放到《影舞者》的高度去评价,可见霓虹人对这部电影的推崇。
《影舞者》于1980年4月23日上映,为该年度霓虹十大卖座影片第一位,曾入选霓虹名片200部。
和《孤城》一样,收获口碑的同时,也并不曲高和寡。
霓虹人认为,《孤城》不仅仅是在说一场孤城奋战。
更是在诠释一种传统的家国精神,这种传统已经不被现代人所认可。
电影看似热情洋溢,其实处处都在诠释这种伤感。
当媚外成为一种可以被执行的利益手段,民族的大义就变成了可以被嘲讽的对象。
遗忘,是最深刻的悲哀。
值不值得,是这部电影最深刻的话题。
一座城池,一座被主公放弃的城池,它的生与死,其实都不存在现实的意义。
悲壮的结局,让这种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霓虹人不由得感慨,霓虹的电影,最近几年佳作减少,年青一代更是没有如此天才的导演了。
华夏不仅有林冬,更有杜启喜。
还有许许多多新崛起的导演,有的商业价值不凡,有的艺术天分高绝。
霓虹电影的市场,和华夏比起来差太远了。
反正吧啦吧啦一大堆,简单的理解就是:浅薄的水坑,养育不出鲲鹏那样一锅炖不下的大鱼。
《孤城》在霓虹斩获了38亿日元的票房,分到手大概在14亿日元的样子,折合华夏币八千万。
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今年的电影排行还没出来,对比去年,也就是2017年霓虹电影排行榜的话,《名侦探柯南·嫣红的恋歌》票房成绩68亿日元,排名第一,《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票房成绩44亿日元,排名第二,《银魂》票房成绩38亿日元,排名第三,《精灵宝可梦:就决定是你了》票房成绩35亿日元,排名第四。
《孤城》的霓虹票房拿到去年,可以排在第三位,比《银魂》还高了一点。
今年不出意外的话,至少也能排进前五。
一部没怎么在霓虹宣传的电影,被捧到了黑泽明《影武士》的高度——比在华夏的口碑都要好,还赚了三十八亿日元的票房,简直就是奇迹。
其他地方也各有收获。
杜启喜很干脆的把电影送到了各大电影节,就算老板不能亲自去,拍制片人过去领奖也没问题。
至于制片人是谁……
门卫大爷收拾一下,凭着那个沧桑睿智,都可以完全胜任。
在系统的允许下,林冬开始了结算。
这个不需要拜关二哥,也不需要拜观音大士,票房有多少结果都已经出来了,没必要自欺欺人。
【结算中……】
【项目名称电影《孤城》,制作成本1.8亿,全球总票房52.3亿,按照投入比例,您收回投资成本,并且获得盈利17.88亿元,很遗憾……】
【由于消耗的不是系统起始资金,不予结算金加隆】
【结算结束,由于系统账户资金不为零,不予下发新一轮起始资金,您的系统账户当前资金余额为36亿元】
全球总票房52.3亿,其实大部分都是华夏和霓虹的票房。
其他地方加起来也就几千万。
然后还有各种版权的出售,最终算出了17.88亿的总收益,这让林冬的账户余额一下子就飙升到了36亿。
谁特么说电影是小钱来着?
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小钱吧,好几十个亿了已经。
17亿的电影收益,比发行部一整年的净利润都要高,2017年发行部的净利润也不过14亿而已。
所以,巫师老爷泪眼婆娑的自问,你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人家贝儿。
人家一年才赚十四个亿,而你,用一部电影就做到了。
明知道自己拍的电影会赚钱,还不信邪。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人菜瘾大。
接下来还有一部空桶。
不行,必须要拉其他人投资才行,或者自己有钱的话自己上。
不能再给系统机会了。
最起码自己拍的电影不能再投了。
作死呢这是。
由于接下来很快就会是《初见》的结算,林冬必须要想办法把手里的这笔钱给投出去才行。
他还有一些初始资金。
可以选一个比较稳当的项目,把这笔金加隆先拿到手。
不用讲究赔钱技术含量的问题了,金加隆给的再少,那也是金加隆,细水长流嘛。
三十六亿,得找个能花掉三十五亿左右的项目。
由于公司现有的项目,都已经准备好了钱,所以林冬只能另外想办法。
办法也不难想。
裴潜龙和陆圻正在试图收购arm,总耗资差不多得400亿美元,这笔钱计划是找东方一笑贷款。
林冬的这三十五亿丢进去,估计连个水花也翻不起来。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1313章 买个电脑(求推荐票)
arm那边已经确定要卖了。
有不少买家在和他们接触,他们也在积极的和潜在买家商谈,霓虹软银对于arm丝毫没有攥着不放的意思。
软银的名字,取自“软件银行”之意。
最初通过贩卖软件起家,也自诩高科技公司,主营业务是信息通讯。但后来,软银走上了霓虹财阀的传统道路,成为一家科技行业风投机构。
从1994年开始,软银股份ipo,并开始积极试水各种风投。
在后来十多年中,先后投资雅虎,并购霓虹债券信用银行,以1.75万亿日元收购移动电话运营企业j-phone等等。
在通讯行业的成功,使得软银的野心不断膨胀。
在移动互联的下半场和ai人工智能的上半场,软银将目光锁在了大出行领域,凡是全球排得上号的,他就会疯狂的砸钱。
比如全球最大出行公司uber、华夏最大出行公司弟弟滴滴出行、东南亚最大出行公司grab,背后金主都是软银。
他们也曾投资膜拜单车,可惜共享单车已经暴雷。
猫厂抽身而退,他们却亏的不要不要的。
除此之外,软银还将商业触手伸向线上焦郁、金融科技、线上房地产等诸多科技领域。
顺理成章的成了不可一世的科技帝国。
在中东土豪支持下,孙争益成立了愿景基金,是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甚至是最大的并购基金。
孙争益想做科技革命的“幕后玩家”。
成功后,功劳留给前线的展示,而大部分胜利果实进入自己口袋。
然而成也科技,败也科技。
回报并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如今科技行业强者辈出,竞争者众多。
虽说技术壁垒能够成为商业护城河,但只要技术能用钱、时间、加班砸出来,就会有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赛道。
比如猫厂,比如华夏扶持的各个赛道的竞争者。
软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疯狂“撒钱”投资背后,软银债务规模竟超委瑞拉。
软银集团目前的债务规模为1470亿美元,而陷入了经济困境的委瑞拉债务规模为1400亿美元,比软银集团少了70亿美元。
为了给密集的投资活动提供资金,软银集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融资。
软银集团的一些债权人目前已经逐渐失去耐心,和这相吻合的是,软银集团近期开始了抛售资产的举动,比如近日软银集团旗下的小果子电信运营商sprint被竞争对手t-mobile斥资260亿美元收购,另外软银准备把霓虹电信运营商业务单独分拆上市,可能融资180亿美元。
有消息称,软银还准备把过去花费300多亿美元收购的芯片设计公司arm重新上市,即向社会投资人卖出部分股权。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即便再次上市,其资本估值可能还不到当初320亿美元的收购价。
这买卖就亏本了。
2016年320亿美元收购回来的arm,如果能卖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孙争益会积极的推动收购行为的完成。
奈何四百亿美元太贵了。
大部分的买家都出不起这个钱。
而他们的业务,软银又看不上,股权置换都懒得换。
裴潜龙目前正在努力做一件事。
那就是让小果子相信,如果猫厂的摊子铺开太大,很容易就会造成全线崩盘。
目前,猫厂债务为零。
但如果猫厂走上疯狂收购的道路,负债进一步加剧呢,是不是就有可能让他吃撑了噎死。
这世上荒唐的事情多了去。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
裴潜龙能够指使小朋友骑自行车去撞小果子老大的朋友,没错,那位被撞进医院的老头——卡尔·伊坎,他和小果子老大有不错的私交。
他准备制定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
从各方面进行入手,要合法合规的将arm纳入猫厂的怀抱。
而在真正的动手之前,他需要进行一次模拟。
上次错失东芝的闪存业务,这一次他还是把目标对准了东芝,不同的是,这一次对准的是东芝的笔电业务。
这个曾经伟大过的公司,彻底的走向了日暮。
继出售了西屋电气后,东芝还计划售卖笔记本业务。
据悉夏普已经与东芝进行接触,它们对于东芝电脑业务的估值为9200万美元。
笔电业务就是裴潜龙的操作试水目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脑的作用正在逐步的降低,由于新产品推出延迟和消费者需求减弱,主要笔记本电脑品牌厂包括苹果、华硕、惠普、联想、三星、索尼和东芝,已经逐年的在降低自己的出货量。
这东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2014年的时候,索尼直接就把电脑业务转至jip,从而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专注优势业务。
现在,东芝也打算卖掉他们的这部分业务了。
猫厂想要收购这个,阻力不会特别的大——如果不把东芝当成目标的话,猫厂完全可以去和想想谈。
想想在2004年的时候收购了ibm的电脑事业部。
现在它们早就把技术吸收的差不多了,把曾经收购过来的这部分拆分出,出售给猫厂也算合情合理。
前提是想想这家公司还记得自己是华夏公司。
夏普对于东芝电脑业务的估值为9200万美元,裴潜龙财大气粗,直接给了一个1.5亿美元的高价。
1.5和0.9,差距实在太大了。
这绝对是难以拒绝的高价。
所以,东芝那边也在拼命的促成这项交易。
这就是裴潜龙的计划。
如果上来就说要买arm,那绝对会引得很多人警惕。
可假如猫厂已经收购了很多东西,比如东芝笔电业务什么的,再多收一些就没那么扎眼了。
一点五亿美元,算起来是十亿华夏币。
但裴潜龙花的何止是这个,其他各方面的安排,喂饱关键位置的人物,也需要花费不少钱。
嗯,这钱就相当于收买骑自行车的小男孩。
林冬说给三十多个亿过来,裴潜龙也没有拒绝,因为在他看来,不管是公司的钱,还是老板手上的钱,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这不都是老板的钱吗?
东芝笔电业务买下来之后,就将成为喵电(猫厂电脑业务)的起点。
先从笔记本做起,慢慢的在发展到pc端。
不用担心市场的问题,真要是有问题,全锅公务员七百万——成为喵电用户那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样,电脑事业部就不算是白手起家了。
这笔收购能够极大的加快猫厂在电脑和电脑系统领域的布局,尤其是电脑操作系统。
必然是需要用户去操作,才能让操作系统不断的完善。
林冬没有第一时间把钱转过去——按照他和系统的约定,转过去的钱,想要再转回来就难了。
他得问清楚贾灵。
拍她麻的那个电影,需要多少钱。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1314章 服务要到位(二合一求月票)
“我……我还没想好要不要拍……”贾灵大过年的也没能回个家,忙的跟狗一样,接到林冬电话的时候,圆脸那叫一个懵啊。
2月2日,她担任之江卫视综艺节目《王牌第三季》的“王牌特工”。
2月15日,她参加“2018年华视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小品《真假老师》。
眼瞅着快要三月份了。
她最近还得健身,不是要塑体型,准备走靓妹路线。
而是要参与三月份的“绿水青山王牌守护——华夏王牌公益林环保植树行”活动,践行绿色公益,守护绿水青山。
种树得要体力啊。
她又不是娇滴滴的女明星,摆个pose卖弄一下风骚就有一堆的粉丝舔屏。
必须得表现出战斗力才行。
这个活动还有支付喵的赞助呢。
她哪有林冬这么好命。
别看林冬又是演戏,又是当导演,还要当老板管理公司。
其实林冬演戏一年才两部左右,远远谈不上敬业,而导演这个更是一年缩减到一部。
他当导演,杂事琐事都扔给别人。
也就干干和女演员聊剧本,和男演员聊演戏,掌握一下剧组的大局的事情。
跟一般做牛做马的导演根本没法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