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遁奇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真费事
“哎,钱又不收,跪也不让跪,大师您的恩我们怎么报啊!诸位父老乡亲,你们给说说我们怎么报啊!”
有围拢的好事者就这么顺着说了一句。
“大师都帮了你们什么啊”
“是啊,说说呗。”“就是说啊。”
男子见大师已经叹着气摇着头回到了摊位后,便同自己婆娘声情并茂的讲述此前事,讲述这大师如何如何帮他们消灾解难,其中还颇有些玄幻色彩,听得周围人也啧啧称奇。
最后这对夫妇千恩万谢的走了,过了大半个时辰,又有一老妪前来致谢,同样是不收钱却帮了忙,之后再有一年轻女子过来致谢,法师只收了十个铜板。
一天看下来,等法师撤摊的时候,除了简单给好奇的人算了几个命,大概有四五次有人来致谢,只收过一次钱。
等这法师收摊走了,龙子和龙女面面相觑,前者看看计缘。
“计叔叔,难道我看走眼了”
“呵呵,非也,走吧,还没看完呢。”
计缘站起来,直接付了茶钱,领着龙子龙女出了街巷而去,边走边身形淡化,不一会就到达了某坊内一处人烟稀少的窝棚后面。
“哎哎,大师我表现的怎么样”“不错不错!”
“还有我,我的呢!”“给!”
“谢谢大师,谢谢大师!”
……
计缘带着龙子龙女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之前来致谢的那些百姓,正从大师手上拿钱,都是碎银子和大通宝。
“这样也行”
龙子愣愣的看着这一幕,转头望向计缘。
“计叔叔,他在凡人中算是要欺君吧不怕杀头吗”
&nb
第242章 缘尽了
虽然太常使言常在一些谏官心中,已经被扣上了迷惑君上的帽子,但实际上他主要负责的事情也就是观天象,以及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工作。
这些工作确实得脑子好的人来做,也很多时候看起来有些玄乎,但言常平日也极少做一些多余的事情,在朝臣中属于最佛系的那一类,不会谄媚同样也轮不到他直谏。
只不过水陆法会这种事情,作为掌管太史司天监的监正,必然是会被皇帝推到台前的。
司天监这个地方,历代监正也确实几乎都有些特殊之处,长久以来观天象衍四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或可领会一些毫厘之妙,言常如同观星一样能觉出老乞丐在众法师中的特殊,也并非没有这等原因在里头。
但言常从没想到会因为老乞丐给自己带来祸事,此时更是伏在地上动都不敢动。
皇帝冷笑过后,伸手指向下方。
“将太史司天监监正言常,以及这个老乞丐,给我拿下!”
“是!”
皇帝一声令下,周遭侍卫瞬间暴起,高强的武艺带来的是出众的爆发力。
顷刻间一道道人影闪过,老乞丐脖子上则在左右后三个方向各架了一把刀,脖子被围在了刀刃之中。
另有两把刀架在了言常脖子上,侍卫收走了玉圭,将其双手负背扣押,整个身子在侍卫手中如同任其拿捏的孩童,直接拉了起来。
言常脸色惨白,心跳扑通扑通得简直要窜出胸腔,心中满是‘完了,完了……’的念头。
“言常,孤且来问你,谁人让你举荐这个老乞丐的吴王还是晋王”
两个皇子面露惶恐,几乎同时出列跪伏,又几乎同时喊冤。
“儿臣怎敢如此大逆不道!”“儿臣不知啊!”
这对于两个皇子而言真的是无妄之灾,此刻更是同样恨死了言常。
“哎……”
言常闭上眼低声叹了口气,勉强平复一下心情再睁开眼睛。
“陛下,是臣自己举荐的,同两位殿下无关,鲁老先生是真高人,但微臣不知晓其竟敢在朝堂上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臣知罪……”
元德帝冷哼一声,看向这老乞丐,见他始终面色如常,尤其是盯着自己的那双眼睛,目光十分平淡,心中倒也有些莫名感受。
“那么你呢,是有人指使……”
元德帝停顿后犹豫了一下,继续道。
“还是你真的就是自己想说刚刚那番话”
大殿上让开两旁的一众法师中,有的面上平静心中忐忑不安,有的有些幸灾乐祸。
那个玉面和尚也在一众法师当中,此时看看老乞丐又往往老皇帝,喃喃低叹一声。
“善哉大明王佛……”
老乞丐只是看着元德皇帝,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话,而是又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言常。
“哎,言大人,老叫花子有些对不住你啊……”
说到这,老乞丐才有抬头看向皇帝,脸上也重新露出笑容,只不过再无之前第一句问话时的郑重和恭敬,而是如寻常乞讨时的玩世不恭。
“陛下,此事皆因老乞丐我自己口出狂言,怪不得言大人,也同几位皇子无关,不若这样吧,将老乞丐我处死,也当消了陛下的气了。”
处死
言常现在对这个词极为敏感,然后反应过来不是说自己,是这老乞丐在自己求死。
一边的朝臣虽然心中有很多猜测,诸如可能是为了保全背后指使之类的,但却不敢在此刻议论,所以殿前也十分安静。
老皇帝面色阴晴不定,死死盯着这老乞丐。
良久才憋出一句话。
“你若真有神通法力,真有奥妙仙术,施展出来让孤瞧瞧,只要为实,孤不但会免你罪责,还会册封赏赐于你!”
这话一出,朝臣中顿时有淅淅索索的细微议论声,就连言常也充满希望的看向老乞丐,他见过计缘挥洒剑舞月华,老乞丐这就见到他抓了一只猫,但当时听几个高人对话,似乎那猫也了不得。
不过老乞丐皮笑肉不笑,摇了摇头道。
“不用了,处死老乞丐便可。”
“你……”
老皇帝双手紧抓龙椅把手,身体前倾声色俱厉。
“你真当孤不敢杀你不成!”
老乞丐即便被三把锋利的长刀架在肩头,却好似视之无物,双手被侍卫抓着,便直接歪着头蹭着刀刃自己瘙着肩头的痒。
连边上的侍卫都不由暗自咋舌于老乞丐的胆大,他们抓着他的手,真气一探就知道对方体内“空空荡荡”,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
老乞丐蹭完痒痒,还是那副表情看着老皇帝,目光中甚至带上了一种怜悯之色。
“九五之尊杀个老乞丐就不需要费神了,陛下动手吧。”
皇帝苍老的手背上因为用力和激动弹起一根根老筋,胸口起伏怒意上涌,这老乞丐看他的样子令他火从心起。
“呵呵呵……好!殿前卫士听命,立即将老乞丐推出永宁街,斩,首,示,众!”
“将司天监监正,太常使言常……”
一旁的言常忍不住颤抖一下,细密的汗水不断渗出脸颊。
“革去职位,打入天牢!”
“是!”“是!”……
言常整个身子好似失去了所有力气的软倒下来,两名侍卫架着他往殿外拖去,用仅存的一点力气看看老乞丐,其人走路倒也稳健,只是被几名侍卫押送着走出大殿。
等两个“罪犯”被押解出去,殿中就变得雅雀无声针落可闻,而两名皇子依然跪在地上不敢起身不敢抬头,他们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父皇的视线在看着自己。
“哼,你们两个,起来吧!”
“谢父皇!”
两人异口同声的谢恩,起身的时候下意识对视一眼,都从自己兄弟眼神中看到一种心有余悸的神色。
而经历了这么一处,殿中剩余的十五个法师不少都有些战战兢兢,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一起负责法会之事的其他司天监和礼部的官员,也同样心中忐忑不已。
所谓帝王令下不可怠慢,既然是皇帝亲口在殿前下令斩立决,侍卫自然是提起精神立刻就将老乞丐押解往宫外大街。
连午时都不用等了,殿前卫士亲自看押,一众禁军相随,将一个老乞丐如同看押犯事的朝廷大臣一样,直接押送到了永宁街。
禁军持枪戟在前方格开行人开路。
“走开走开,不要挡道!”“闲杂人等避开!”
不少百姓看到这架势,就清楚有人要被杀头了,立刻就有很多人在外围随行跟着,还有更多好事之徒闻讯赶来。
“那边好像有人要杀头!”“真的”
“快去看看就知道了!”
“走走……”“等等我。”
看杀头,也是一种特殊的热闹场。
“哎哎,囚车里好像是个老乞丐”“是不是那个大臣从牢里出来的样子啊”
“不是,真是个乞丐,你们看那衣服,连件囚服都不是!”
“这么说确实啊……”“这乞丐好像一点都不怕啊”
“吓傻了吧”
 
第243章 怅然若失
“咯啦啦…咯啦啦…..”
老乞丐扭完脖子又扭腰,地上的血迹犹在,人却和没发生什么事一样能说能走。
“哎啊……”“嗬……”
见老乞丐往自己这走了几步,有几个心理素质差的禁军都往后跌倒了,即便是武功高强的殿前卫士,心中也是突突得厉害。
老乞丐说完这句话,好似掸尘般低头拍了拍膝盖,再看看周围,之前一大波看热闹的百姓基本都跑光了,不过也有极个别躲在远方的巷子口偷偷瞄几眼。
当然,还是有一些人依然安稳的站在原处看着的,自然是计缘和几个玉怀山修士了。
老乞丐再瞥了一眼那些禁军和殿前卫士,随后边朝着计缘拱了拱手边向他走去。
“计先生,让您看笑话了,喝茶去”
计缘笑着拱手回了一礼。
“听说得封天师之位还有一千两黄金可以拿,鲁老先生今天算是名副其实的腰缠万贯了,这茶钱……”
“呃……这茶钱还是得您计先生出,咱老叫花子不是被皇上斩了嘛,罪身哪还有赏钱啊……”
“哈哈哈哈……走吧走吧,我请就我请!”
青衫长袍一先生,破布褴衫一乞丐,于谈笑间跨步离去,明明是慢行,却好似视线中景物拉远,几个呼吸间已经消失在眼前。
直到计缘和老乞丐已经消失了好一会,一些禁军和殿前卫士这才从一种不真实的惊惧感中缓过来。
再看看周围,之前还有几个站定的长衫秀袍或羽衣小冠之人,现在也已经转身离去,也重新有一些胆大的百姓走过来看情况了。
地上那一滩血迹和寻常被斩首之人一般无二,只是这次没人需要收拾尸体。
几名殿前卫士缓和过来之后,都面面相觑。
“那,那真是仙人!”
“这…我们,我们如何向圣上复命”
“只能如实说了啊……”
旁人的回答有些忐忑,实在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太不真实太匪夷所思了,人被斩首还能活过来,也只能是神仙人物能解释了。
可这样禀报对于皇帝而言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几名殿前卫士都不敢想了。
反倒是周围的禁军八成是不会有事的,说不准还是私底下喝酒闲聊之时的一种谈资。
等禁军和殿前卫士带着各自复杂的心情离开永宁街,才有更多的百姓回到这里,听一些胆大的人讲刚刚大致的情形。
人群不时发出或不可置信或惊叹不已的声响……
。。。
皇宫中,因为之前的插曲,朝堂上的气氛陷入了好一阵子的尴尬,直到之后又开始禀报法会事宜,朝堂上的气氛也才慢慢有些回暖。
除了禀报一些法会过程中一些情况,剩下的就是继续向皇帝介绍一众法师。
这十几名法师谁都没说什么出格的话,自我介绍一番再恭贺皇帝万寿节之喜是常态。
在这群人中,老皇帝和一些大臣明显也是有自己的感观倾向的,卖相好的法师自然关注度高一些,比如那个僧人,比如计缘之前带龙子龙女看的那个仙风道骨的老法师。
这会正巧到了那个僧人,礼部一位官员代替言常行驶职责,伸手引向僧人。
“陛下,此乃慧同大师,并非我大贞之人,来自廷梁国以北,他法会中诵持经文,有佛音回荡,使虚室生香!”
“哦”
元德皇帝面露一丝兴奋之色,看着这个和尚道。
“这位法师,你可有什么奥妙神通佛法啊”
僧人勉强笑了笑,看看左右之后跨出一步,朝着老皇帝双手合十躬身行佛礼。
“善哉大明王佛,回禀陛下,小僧不过是一个吃斋念佛之人,并无什么高妙神通,参加法会亦不过是诵经祈福消灾解难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