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诸天武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医院骑士
大仇得报,继续进攻石国,定然会损失惨重。不继续进攻石国,将来石国还可能会南下。
观虎也有些迷茫,但随后眼神逐渐坚定起来:“诸位,我的天赋有限,可能终其一生只能停留在武尊七重的境界,无法再精进一步。即使武尊八重的皇帝陛下都会陨落,一个只有武尊七重的大将军,无法庇护偌大的召国。我有一言,请各位一听……”
召国的将士在篝火边聚集,他们多年的大将军观虎要决定召国的命运。
柴云天在大战之后也召集自己的亲信,清点损失。
“汉骑损失一万两千名,损失的多数是刚刚重生不久的骑兵,原来如此,是本王考虑不周。”
柴云天得到卫青的汇报,以后重生的华夏士卒至少要经过三、五年的历练,一方面熟悉此方世界的作战方式,一方面提高修为,才能派上战场。
现在他已经不是在雄州或者顺天路那样的小地方,敌人是强大的石国,以最低标准重生的华夏士卒不能直接就上战场。
“田忌将军的兵车损失一百辆,兵车损失还容易补充,最关键的是要有强壮的战马。所幸的是清扫战场之时,我们缴获了不少石国的战马,其中有一批战马可以用来牵引兵车。兵车的规模可以扩大到五百乘。”
范仲淹在统计各部伤亡,以补充损失。
石国盛产战马,精锐的骑兵有数十万,正好可以用来补充骑兵和兵车的损失。范仲淹计划扩大田忌的兵车,从三百乘到五百乘。
除了关心田忌的兵车,范仲淹还要统计各个部队损毁的兵器、盔甲、战旗、战马。即使是霍去病的盔甲都有裂痕,当时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
柴云天与华夏众人在计算损失以及商议下一步行动之际,观虎带着几十个召国的将领到来。
这些从与石国大战中幸存的召国将领修为从半步武尊到武尊境界不等。
华夏武将起身。
召国虽然是他们的盟友,但是谁也不知道召国众人会不会背叛,或者被人操纵。
“夏王,承蒙您出手相助,历经十九战,在下终于杀石国九皇子,国仇家恨得报!虽然在下不久前曾经答应过您,要为您效犬马之劳,但是此次不同。我们召国剩下的几十万精锐将士,从此愿意追随夏王您左右……”
观虎率领几十名召国将领跪拜。他之前投靠柴云天帐下,却一直与柴云天同级相称,实际上是一方王侯。
现在观虎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称呼也越发尊敬。
范仲淹、公孙鞅、张仪三大文臣向柴云天使了一个眼色。柴云天明白这些文臣是想要让他答应下来。
眼前的观虎和几十个召国将领是召国实际的统治者,他们真正效忠,
第263章 州郡制与书院制(五更)
夏王柴云天占领石国三百座城池,再次按兵不动,对外宣称在与六皇子、九皇子的大战中折兵百万,无力再兴兵戈。
当六皇子撤退、九皇子兵败被杀的消息传到石国皇城,不论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惊骇之余都感到难以理解。
两个皇子合力竟然被击败。
如果大皇子知道自己的皇子妃此时被俘虏到夏王的军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两个皇子仍然同室操戈,却对这个外来的夏王暗暗防备。柴云天已经被他们所正视。
柴云天、观虎、定南候、北义王等人霸占着石国三百座城池,足以自给自足,坐山观虎斗。
“实际上归我们管辖的土地,有夏王廷二十三路、召国,以及石国三百座城池。虽然定南候、北义王等人也有控制石国的城池,但如果召国并入王廷,对于定南候而言,石国的城池是飞地,他们不可能隔着一个召国管辖这些城池。”
公孙鞅已经绘制了更大的地图,将召国、石国的疆域也纳进来。
观虎率领的召**团被编入夏王廷,夏王廷又占领石国三百座城池,疆域扩大数倍。
“要管辖如此土地,又属于不同诸侯国,需要进行改制。”
公孙鞅向柴云天展示夏王廷增加的王土,夏王廷的领土竟然增加了四倍不止,分属于乾国、召国、石国。
不仅如此,召国和石国的百姓之间还有仇恨,增加夏王廷管辖这些土地的难度。
作为主公的柴云天倒不是最心急的人,反而是一群文臣想着如何统治这些土地。武将打江山,文臣治理江山。
公孙鞅已经主动献出他的计策。
“如何改制”
“郡县制。”
公孙鞅想要将秦汉的郡县制引到此方世界,用来管辖夏王廷的领土。
柴云天对郡县的两级制自然熟悉。
“郡县制,如果人口较少,容易管辖。但此方世界人口过多,土地也过大,仅仅两级,可能要设上百个郡。上百个郡,有武尊可以传递信息,倒还可以。倘若将来土地更大,要设几百个甚至上千个郡,王廷难以管辖。”
秦,分天下为36郡。到了汉武帝时期,人口增加,天下已有上百郡,不得不设州刺史,形成三级制,州、郡、县。
其实乾国的制度也有些类似,在分封制下设路、州,相当于分封制下的郡县制。
“主公可在郡县上方再设一级机构。”
“设州、郡、县三个层级。夏王廷原二十三路领土变为二十三郡,设禹州。召国领土较大,分设四州。石国三百城,设石州。一共六州之地,将来若是土地增加,可额外设新州,或者合并各州,主公意下如何”
公孙鞅也意识到人口太多,夏王廷就有千座城池,领土又增加四倍,相当于四千座城池。他没有直接套用秦朝的郡县制,而是使用了在秦朝郡县制上改进的汉州郡制。
“可以。”
柴云天同意下来。
随着夏王廷势力的扩大,按公孙鞅的提议,将设六州、百郡、数千城。州设州牧、郡设郡守、县设城主。
要将这些地方治理好,就只能依靠文臣了。
州郡制的缺点在于地方的权力容易过大,形成叛乱。不过在此方世界,只要王廷的实力足够强大,地方就不敢反叛,否则王廷随便派一个高手下去,完全可以将州牧、郡守击杀,小小的城主更是不在话下。
真正的动乱,
第264章 两位失踪的影殿堂主(六更)
观虎等一批土著发现夏王来到石国之后,又整天带着一支轻骑兵四处游荡,不知道在做什么。
柴云天在石国各地寻找古战场,为华夏诸将独立成军团积攒能量,才能让他们所有的军团重生。
大皇子妃则被柴云天留在一座城池,由专门的禁卫军看守。毕竟将来如果和大皇子、二皇子较量,还要她提供情报。
至于九鼎的秘密,不可能让一个外人知道。
石国一处辽阔的沼泽地中,有几座石殿矗立。
寻常宗门都会设立在天地灵气较为浓郁之地,或者皇城附近,然而作为东域最强大的刺客组织,影殿却设立在荒无人烟之处。
影殿的弟子数量极少,对弟子的天资要求也很严格,不是所有修炼者都有资格成为刺客。
一个武尊刺客,可以跨越小境界实行刺杀。
影殿不只是为石国雇佣,在整个东域,只要有雇主出钱,那么他们可以为各个诸侯国卖命。不过一般而言,影殿不会刺杀各个诸侯国的皇室,否则会引来王朝的针对。刺客组织也不会轻易得罪拥有大军的王朝。
主石殿,有十一张石椅,却只有九道黑影到场。
“第七、第十堂的堂主,难道都死了吗”
坐在正位的黑影,见到两张石椅空缺,不由皱眉。
影殿的堂主执行刺杀失败身亡并不常见,一次会议缺少两个堂主却罕见。
“二堂主,平时你记载各堂所接任务,他们两人到底接了什么任务”
“是,第十堂堂主受石国九皇子之雇,前去刺杀乾国的王侯,夏王,佣金是五十万紫金。第七堂堂主受鄘国国君之雇,刺杀鄘国世家景家,佣金是两百万紫金。”
正位上的黑影听到两个影殿堂主所接任务,低沉道:“鄘国的事情,我们影殿不再插手,别说两百万紫金,就是两千万紫金,也不能接鄘国国君的任务。至于乾国的夏王,是什么人”
影殿的堂主们也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他们身为武尊级别的刺客,身价高贵,一般不会有任何和乾国这样的小诸侯国关联的任务。平时只有武宗境界的影殿弟子会前往小型的诸侯国进行历练,比如当初的病秧子刺客。
柴云天封王三年,影殿的堂主们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
二堂主身在黑袍之中,他对第十堂主陨落之事专门进行过了解:“夏王,在乾国内乱中立功,被乾国国君封王,现在联合召国,投靠石国大皇子,据说他还出手斩杀石国九皇子以及其师,破霄道人。”
“破霄道人可是武尊九重的修为,难道我们东域又出现一个超越武尊的强者一个小诸侯国的王,怎么可能是超越武尊的强者”
其他几个影殿堂主更是窃窃私语。
小诸侯国想要出一个超越武尊的强者很难,石国皇帝便是超越了武尊,建立强大的石国,可以凌驾于周围的小国之上。小诸侯国要是有那般强者,就不会是小诸侯国。
“此事处处透露着古怪。但,第七、第十堂主如果身亡,也是技不如人而已。从他们的堂口挑选出两个人,担任第七、第十堂主。”
“殿主,石国大皇子想要雇佣我们影殿刺杀二皇子以及二皇子的大将,二皇子也想雇佣我们影殿刺杀大皇子以及大皇子阵营之人。”
“石国帝位之争,影殿不插手。否则将来被刺杀一方称帝,石国必将发大军围攻此地,我方宗门将会从此衰落。”
“他们给的佣金很高。”
“再高,也不能拿影殿的前途当做赌注。”
第265章 刺客列传,第十四人杰(七更)
“让一个刺客人杰重生,明朝的锦衣卫、各种厂卫、宋朝的皇城司、先秦刺客都可以。”
柴云天对着面前的九鼎吩咐,也不知道它是否能听得懂自己这个主人的要求。
他缺少一个可以训练刺客,一个可以传授给三百内卫刺杀技巧的刺客,让内卫取代影殿成为东域最强大刺客组织。
影殿以宗门的体系培养刺客,但是柴云天不同,他更加有野心——他要以军队的方式培养内卫。内卫本身就是一支特殊的军团,任命花木兰担任内卫指挥使就是出于用王朝军队的形式对内卫进行管理。
九鼎看上去和普通的青铜古鼎没有什么不用。
周围一片空旷,柴云天已经令华夏军团提前清场,避免被土著发现自己在使用一件至宝。
九鼎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柴云天的命令,它轻微地摇晃了一下,然后开始绽放金光。鼎身浮现九州古图以及古老的甲骨文字。
柴云天的神识进入九鼎营造的洪荒世界中,接受上古大能的传承。
第十四位人杰被以一万方能量为代价,使其重生。
一万方能量,重生的人杰一般在武尊一重或者洞虚一重之间。
但是没有办法,柴云天还要留着大量的能量用来使大量的士卒重生,让华夏诸将建立自己的军团。
陈庆之、典韦、花木兰在场护卫,其他人杰,如文臣,在推行州郡制、书院选拔制,而武将统帅兵马,防止二皇子或者六皇子前来袭击。
柴云天只带着几个部下在石国的各个战场徘徊,积攒能量。
三个人之中,尤其是花木兰在关注第十四位人杰重生,如果对方是古华夏的刺客或者厂卫,那么就是她的部下。
“好像有点……不对……”
陈庆之手中把玩的棋子停下来。
典韦、花木兰也为之动容。
至宝九鼎光芒大盛过后,金光逐渐暗淡下来。它已招来华夏人杰的魂魄,为其凝聚肉身。
本来华夏诸将对此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但是这一次第十四位人杰重生出现了些许变故。
这次重生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一男一女,身穿布衣,各背着一把长剑。
他们两人重生,还有些迷茫。
“九鼎,这是怎么一回事”
花木兰轻叱古鼎,她记得柴云天让一个人杰重生,避免资源不够分配,现在九鼎竟然擅作主张把两个华夏人杰招来。
九鼎恢复破旧的样子后,降落到花木兰面前,摇头晃脑,似乎是想要解释什么。
“好了,等主公醒过来问清楚情况,他再决定是否处置你。”
花木兰用手轻抚九鼎,九鼎见花木兰的语气稍缓,这才轰的一声落在地上,彻底没有动静。
两个重生的人杰既不穿盔甲,也不作文臣打扮,在之前十三位重生的华夏人杰之中,可能只有一个人如此,那就是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辅助型的华夏人杰。
而眼前的一男一女,可能也是平民高手。
刺客。
花木兰的第一反应就是九鼎真的将古华夏刺客的魂魄招来,使其重生。
陈庆之已经开口询问:“你们二人叫什么名字”
“聂政、聂荌。”
……
柴云天醒来之时,他看到两个重生的华夏人杰,也有些意外。
考虑到以后持续修炼所需要的资源分配,他只是让第十四个华夏人杰重生,结果现在直接来了两个。
“聂政、聂荌见过主公!”
两个布衣人杰向柴云天拱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