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酋变欧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这一路上有可能遇到盗匪要是自己觉得活不下时,那么她就可以用砒霜来个自杀。
但她很快就发现这个说法不怎么靠谱,大娘子是用红玉威胁她,不说打红玉。
虽然方嬷嬷对其他人的心地不怎么样,但对红玉绝对是一个大大的慈母。
她一直想让自家女儿飞上枝头,自然是不想着让自家女儿毁容。
凌霄则没有马上逼着方嬷嬷,有时候弓弦是不能绷得太紧。
绷得太紧的话,有可能导致弓弦直接完蛋,这不行。
而红玉在知道自己有可能毁容的情况,大惊失色。
她用自己的眼睛示意亲娘说实话。
方嬷嬷实在是没有办法,她知道不说是死。
但要是真的说出来也是死,但有可能暂时还活着。
方嬷嬷让其他不相干的人离开这附近,只留下玉真和凌霄。
最终像是挤牙膏一样,方嬷嬷被逼着说出来不少十分隐秘的事情。
除了知道那些到底是砒霜怎么来的后,凌霄还知道原主不知道更多的隐秘事。
比如说为什么原主的爹娘属于是长房长子,他们的孩子反而是小,在原主之上还有大郎。
这是陶家二郎,也就是原主叔叔婶婶的大儿子,长孙竟然是出自二房,而非长房,这就怪了。
要知道陶大、陶二差了三岁有余,怎么看也应该长孙出自长房才对,除非原主的娘亲一直不怀孕。
而现在凌霄知道隐秘后,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原来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缘故,这套路太明显了点吧?
原主的亲奶奶说起来是后奶奶的堂姐,后奶奶是一个盛世白莲花,守寡后就怏怏不乐,而堂姐就为了让堂妹开心,特意去把守寡了一年多的堂妹接过来。
后来不怎么一回事,等她发现夫君已经和自己堂妹绞到一处,堂姐正好怀孕中,气得大出血而亡,娘家人知道后很是不爽,但出于两家人都是大户人家,为了家族的名声就按下这件事。
最终女方的家族为了利益,就没有惩罚当事人,反而是让偷情的堂妹就嫁给了堂姐夫,就这样一对奸夫y妇就此转正,反而成就了那一对野鸳鸯。
而方嬷嬷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陶二的妻子在嫁过来后,机缘巧合查出来这一段奸情,把她算是气得不行。
可她已经嫁到陶家,就暗中盘算了一下:她有了一个孩子,和离后她的身价会跌落,再嫁只怕更不好。
想清楚后的二夫人自然是不会离开,反而觉得抓住婆婆的把柄很不错,可以用来威胁自己的婆婆。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除了想要抓住丈夫的心,在婆媳关系上陶二妻子也是要占据上风。
这导致陶二的妻子在家里的地位很高,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婆婆不敢管。
就比如说大哥大嫂结婚后夫妻很快分开,做媳妇的就要留下来照顾公婆。
而陶二的妻子却是没有,一直跟着夫君生活,根本就没有留在老家。
导致长房的夫妻两个人好几年见不到,自然是没有孩子。
反而是老二夫妻先有了孩子,而且是长孙。
听到这里时凌霄是相当的无语。
一结婚就分居是什么破规矩?
不让人家夫妻在一起怎么生孩子?
或者是让长房先生出来一个庶长子?
这是不怎么符合世家的要求,要先有嫡。
后来大嫂家的娘家人知道情况后就大为光火。
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要让长房的嫡传完全断绝?
女家家人就找陶家人谈情况,这情况连陶家族人也看不下去。
要知道陶大夫妻结婚六年,陶家大部分人要的是嫡子,而非是庶子。
最终才让原主的娘亲到了夫君身边,才有了原主,但是没有生出来男孩子。
后来陶家出事夫妻两个人一起回到故里,得到了公婆的一通埋怨,说就生了一个赔钱货。
好在是后来原主的娘亲又生出来两个儿子,凌霄听了之后惊讶万分,这些事情原主是一点也不知道。
好吧!她很快就明白过来,作为一个小姑娘,她的父母不会给她谈这个,作为家丑国人一向是奉行不外传,正所谓是家丑不外扬。
这是有些道理,但更多是不适合,这样子就会助长那些干坏事的气焰,总是有人在后面擦p股,有些人自然是想怎么浪就怎么浪,这是对善良人的欺压。
凌霄可没有慈悲之心对待敌人,在知道原主后奶奶的行为后,凌霄不由的想起来某个言情小说,有个女人是做老师的看着班里的某个学生很可怜,就出钱出力想要那个女孩子可以接着完成教育。(1)
这女人心眼不错吧?可以说是很善良的人物,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女生后来和她丈夫勾搭上。正好她自己因为身体的缺陷无法生育孩子,男方家里是一致赞同她的丈夫和女生生下一个孩子来。
当初凌霄看时只是翻翻,就感觉剧情有些不对劲,但那时候的她根本就不怎么太在意这种狗血剧情,感觉这都写的是什么东西?那个女生还口口声声要报恩。
神t的报恩!要报恩不应该远离女老师的丈夫吗?还和男人勾搭上,这明明就是踩在女老师的心口上,还有脸说什么报恩?狗屁逻辑。
此一刻的凌霄不由想起来那段剧情,原主的亲奶奶也是做好事,知道堂妹的夫君死掉,想要让堂妹散散心。
但绝对没有想要把夫君分一半给堂妹的意思,白莲花堂妹还口口声声说为了报答堂姐就委身堂姐夫。
这剧情还真的和言情小说里一样,想到这里凌霄都替原主亲奶奶感觉到憋屈,这什么事啊!
做好事没有好报,反倒是到做出罪孽,有些人就是没皮没脸,口口声声的报恩是害人。
想要做好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恶狼引进家里来,这世上从来不缺白眼狼。
fp
(iishu)是,,,,!
第八章 白莲花
【】(iishu),
要知道她已经生下嫡长子,白莲花堂妹是根本不可能取代她的位置,她最多是进门为妾。
这是因为世家是比较讲求礼法的,而那女人完全违背了礼法,和那种贱人不要客气。
相信就是他们一对就是一起闹到了宗族那里,那个贱人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不管是在礼法上,还是在名声上,原主的亲奶奶都是可以完败自己堂妹。
也就是说原主的亲奶奶如果醒悟过来,可以通过礼法治死白莲花。
一个明明可以另外找寻夫君的女人却和堂姐夫勾搭成奸的话。
基本上让其他女性对她是没有什么好感,这是很重要的。
原主亲奶奶为什么这么气愤?不是渣男出轨。
事实上他原本身边就有别的女人。
那么亲奶奶绝不是为了这个原因而伤心愤怒。
猜想应该是接受不了来自夫君、堂妹的双重背叛。
尤其是堂妹对她的背叛,绝对让她是从心里无法接受。
亲奶奶之所以特别气愤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意白莲花的身份。
她和白莲花是堂姐妹,属于在婚前关系一向是不错,才会接她散心。
如果不是白莲花,换成别的女人和渣男搞在一处,亲奶是不会这么生气。
那个男人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女人,她早就明白自己的位置在那里不会为此昏头。
那么证明越是亲近的人插刀时越是效果强大,因为插刀之人是亲人,才更会令人绝望。
凌霄叹息一声,作为女性很明白亲奶奶的愤怒,那情况让她被气昏,导致早产时大出血而亡。
当然她也明白一件事,即使她明白亲奶奶的憋屈、郁闷、愤怒,但绝对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
只有当事人会感觉到痛楚多么的猛烈。其他人最多是对于亲奶奶的这种遭遇十分同情,再叹息一番,
亲奶奶自己气得受不了,可以说死得是十分的憋屈,她的死亡让她不要再面对那一对不知廉耻的野鸳鸯。
只要她活着,婚姻不会终结,要知道属于那种家族之间的联姻,不可能轻易解除,这是很常见的联姻方式。
一个不好有可能导致俩个家族之间出现的问题,那么亲奶奶的家族是不会支持女方和离的,绝对是会劝和不劝离。
而根据原主的记忆,女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女方家族的地位,如果没有族人撑腰,只怕一个单身女人很不容易过好。
一般亲奶奶如果清醒过来也不会和离的,毕竟还有儿子在,亲奶奶如果和离,绝对不可能带着自己的儿子走,而为了弥合两个家族里的裂缝,只怕家族会再找一个家族里的女郎嫁过来。
而白莲花堂妹是最有可能被家族派来成为继室,有句话不是说:锦被一床遮尽丑,就算是堂妹和堂姐夫曾经有些什么瓜葛,那么一旦成婚就什么都掩饰过去,时间久了丑闻被人遗忘干净。
这种结果对亲奶奶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就是等于把自己儿子放在仇人手里,从此儿子要叫那个女人为母亲,这是不能忍的。
另外她和离后就完全放弃自己生下的长子,以后这个孩子的教育、婚姻等等方面作为亲娘无法出手,只能是干看着。
更坑的是渣男更加喜欢那个白莲花,那么将来自然是对白莲花言听计从,时间久了,白莲花甚至会渐渐被洗白。
反正有一个大儿子作为慈爱对象,有亲爹的背书,就算当后娘的做的再差,也能变成大儿子自己不争气。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乏什么黑白不分,指鹿为马的情况,孝道可以轻轻松松碾压大儿子做出的任何反抗。
另外亲奶奶会被自己家族厌弃,谁让这位不听话?非要和离!在族人眼里会认为这种事情不算大。
会有人说这男人就是馋嘴的猫,怎么会不偷腥?反正礼法上她就是正妻,小妾根本就不可怕。
男人本来就应该有多个女人,就算是男人偷吃也不要紧,最后男人还是回到家里来。
还会说女人妒忌就是罪,不但不能阻止夫君纳妾,还应该是主动给夫君送美人。
这才是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看夫君宠爱新人就完全受不了。
亲奶奶如果坚持不愿意和这种男人再在一起后,家族中人很不满意的。
他们都不愿意让家族的丑事外泄,那么自然是想要让当事人闭嘴。
也许不会杀掉亲奶奶,但这么丧心病狂家族也有存在的可能。
但亲奶奶一定有亲人在家族里,她不得不闭上嘴巴。
决口不提过去,最终是郁郁不乐过完余生。
甚至她会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说法。
在某些人心里渣男之所以偷嘴到了堂妹身上。
那一对是有些错误,但更多应该是亲奶奶的责任。
毕竟是她多事把那个堂妹接到自己家,却没有看护好夫君。
有一大堆的p话,都会朝着事件里可怜的亲奶奶劈头盖脸地砸去。
作为接受过教育的亲奶奶应该是会心里有数,那么她一般不会和离。
想清楚的凌霄叹了一口气,想不到原主家里竟然也有着狗血套路,太坑人。
哎!所以说原主的亲奶奶你何必为了一个渣男生气?以至于早早去世,让白莲花沾光。
她感叹了一番后,从方嬷嬷那里知道更多的消息,渣男的亲娘极为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和后面的媳妇。
在她眼里只有去世的儿媳留下的孩子大郎最重要,老太太直接就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还把儿媳的嫁妆都收拾起来,打算等着孙子大了之后就把嫁妆给原主的爹。
好在是老太太身体一直很健康,一直支撑到大孙子学出来做官,还给大孙子娶上媳妇后才撒手西归,可把那个白莲花委屈坏了,才会想着方法折腾原主的爹娘。
听到这段秘辛后凌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如此,怪不得原主爷爷奶奶实在是令人感觉不怎么样。
合着他们两个人一直做过这种龌龊的事情,难怪他们一直看不上大房一家人,处处打压。
这么说了,原主爹娘就算是对待后奶奶、爷爷再好也是没有用,对方只会挑刺。
那两个老不死的根本就从心里就不喜欢原主那一房,再怎么孝顺也没有用。
因为有可能很随意说过的一句话,在他们看来就是十恶不赦的话语。
要知道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人眼里可以被解读出来多种意思。
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语气都是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意思。
也许说话本人的本意仅仅说天气很好。
但别有用心的人一来解读,意思就完全变化。
然后再来个深度挖掘,会发现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
如果再有人来个二次、三次挖掘,只怕是更多的意思出现。
可见的过度解读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因为有时候某些人想多。
这一点上从某次高考语文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来,原作者只不过是顺手一写。
但在高考文章里就赋予新的含义,让原作者自己做题都是有些无奈,他自己想不到。
由此可见有时候某些话,在不同人眼里是不同的看法,有可能是褒义的,却被解读为贬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