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为什么要去丹东?”张海问道,“他们没和你们一起回来吗?”
“他们带人去了盛京,要从丹东回来。”
“第二件事是什么?”韩万涛没有细问。
“让人放出风声,就说榆林军去奇袭盛京了,一定要让皇太极知道。”
“既然蒋北铭他们去了盛京,为什么还要让皇太极知道?”韩万涛被说糊涂了,“那样蒋北铭她们不就有危险了吗?”
“只有皇太极知道了,他才会回师。”范秋明解释道,“北京城才会解围。”
“你们放心。”刘军又说道,“我们做过精确的时间推算,只要王兆星准时到达丹东,蒋北铭他们就没问题。”
“好。”韩万涛站起身,“我马上去安排。”(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五十五章 班师
“主子,北京里面的消息。”一个包衣将一封密信递到了焘敏的手里。
焘敏打开信看了一会,心里暗暗说道:“蒋北铭和许朗去了盛京?这两个人到真有办法,也想玩围魏救赵?”
“主子。”又一个包衣走进了焘敏的帐篷,“大汗请主子过去一趟。”
“知道了,我马上就去。”焘敏将密信揣进了怀里,快步走出了营帐。
“奴才参见大汗。”焘敏冲着皇太极打了个千。
“先生免礼。”皇太极问道,“先生可听闻北京城内有传言,榆林军数千大军已经去奇袭盛京了?”
“奴才听说了。”焘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先生认为此传言可否可信?”皇太极又问道。
“大汗请放宽心。”焘敏答道,“此传言也许可信,但就算榆林军去奇袭盛京,他们也没数千兵马那么多,充其量也就1000多人,他们是打不下盛京的。”
“先生可有把握?”
“大汗放心。”焘敏知道皇太极可能会担心盛京里面的海兰珠,“盛京城里有大贝勒统领的3000精锐,万无一失。只要我们在此加紧进攻,攻破北京城,那榆林军自然就会回撤。”
皇太极想了一会,突然站起身:“传令,各军加强攻势,拿下北京城。”
铺天盖地的八旗兵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不要命的开始攻城。卢象升亲自拿着大刀,指挥着自己的三万兵马做着殊死抵抗。
双方鏖战了三天。
“大汗,大汗。”一个额真跑进了皇太极的营帐,“盛京有消息传过来了。”
“什么消息?”皇太极惊了一下,“送信的人在哪?”
一个信使满身泥泞的走进了营帐:“启禀大汗,奴才奉大贝勒之命前来启奏,榆林军奇袭盛京,目前已到盛京城下。”
“他们有多少人?”皇太极急切地问道,“盛京可安稳否?”
“回大汗。”信使答道,“他们的兵马可能数千,大贝勒和焘功先生目前已经关闭盛京城门。不过奴才出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攻打盛京城。”
“他们没攻城?”一旁的焘敏问道,“那他们做什么了?”
“回先生。”信使看了一眼焘敏,“他们把先生的矿场给烧了。”
焘敏的眼前一黑,差点没站住,那可是自己大半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
“代善没有出战吗?”皇太极问道。
“回大汗。”信使答道,“大贝勒因为不知道榆林军到底有多少人,担心盛京的安危,故此没有出战,只是在坚守城池。大贝勒恳请大汗回兵盛京。”
“先生怎么看?”皇太极向焘敏问道。
焘敏的心里很无奈,激战了三天,并没有打下北京城,而且大明各地的勤王兵马正在源源不断的开过来,看来这次恐怕要无功而返了。
焘敏不是没想过继续攻打北jing,但是如果把这些八旗兵消耗在北京城,那么大金恐怕就真的元气大伤了。拼消耗,大金是拼不过大明的。
焘敏也想过能不能把蒋北铭和许朗堵在辽东,但这个想法又被自己给否定了。既然蒋北铭敢去奇袭盛京,那他们一定是掐好了时间的,即便自己知道他们可能会在沿海一线撤退,但是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了。
“回禀大汗。”焘敏见皇太极这么问,知道皇太极的心里还在惦记着海兰珠,“为了盛京的安危,咱们还是班师吧,回去之后奴才再作打算。”
“传令。”皇太极下达了命令,“大军停止进攻,回师盛京。”
许朗和蒋北铭分头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焘敏的铁矿场和冶铁的高炉。
蒋北铭又和许朗合兵一处,一次奇袭,拿下了铁矿场。
盛京城里的八旗兵依旧没有出来,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许朗突然把叶战叫了过来:“叶战,你现在带着人去砍几棵树,做成木牌拿过来。”
“你要木牌干嘛?”蒋北铭不解的问道。
“我有用。”许朗笑道,“一会你就知道了。”
叶战带着人砍了几棵树,做了十几个木牌拿到了许朗的面前。许朗挑了一个最大的端详了一会,掏出匕首在上面刻了几个字。
“都来看看,怎么样啊。”许朗刻完字,招呼着旁边的人。
众人围上来一看,木牌上四个大字:“各官免送。”
蒋北铭有些哭笑不得:“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玩这个。”
“这怎么了,咱们也玩玩他们。”许朗又对叶战说道,“把那几个也拿过来,我再刻点。”
十几个木牌被树在了铁矿场的周边,上面分别刻了不同的字:“焘敏免送,皇太极免送,多谢大贝勒代善闭城不出。”
甚至有一块木牌上刻了一个鬼脸,下面几个大字:“我们回家了,后会有期。”
蒋北铭看着许朗弄完这些木牌子,笑问道:“玩完了吧,咱们是不是该走了。”
“走。”许朗豪气云天的说道,“咱们一路扫荡,去丹东。”
1000榆林军一路上摧城拔寨,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全部烧光,抢光。
几天以后,榆林军带着200多颗真鞑子的人头和40多个俘虏,也包括最先被俘的那个甲喇额真图克坦来到了丹东。王兆星已经在丹东等了两天了,1000多人挤上了战舰,扬帆起航去了天津。
焘敏和焘功站在铁矿场的木牌前面久久不语。
“混蛋。”焘功终于忍不住了,抽出大刀将面前的一块木牌一劈两半。
“弟弟,不用那么生气。”焘敏劝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朝现在虽说是千疮百孔,可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们的力量还是小了。”
“哥,咱们下一步怎么办?”焘功的怒气渐渐的平息了。
“重建矿场。”焘敏答道,“这是咱们的根本。你让我再好好想想,对付榆林湾不是那么简单的。”
蒋北铭和许朗带着榆林军从天津登陆,王兆星领着舰队回到了登州。
1000名榆林军带着人头,押解着俘虏浩浩荡荡的开奔北京城。
“报告长官。”斥候飞马从前方跑回来,“司礼监王公公、温阁老,还有卢大人等都在城门口等着咱们。”
这次的北京保卫战虽然明朝政府损失惨重,但毕竟皇太极退兵了,而且归化城已经被拿下,蒙古的局势有所改变。再加上蒋北铭奇袭盛京,斩获200多真夷首级,俘虏40多人的消息报到了北jing,崇祯皇帝的心里多少有了点平衡。
“传令。”蒋北铭大喊道,“三军将士,打起精神,咱们进城。”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却精神十足的榆林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远处走向了北京城。
蒋北铭和许朗、王谦祥、叶战等人从马上下来,单膝跪地:“下官参见王公公,参见诸位大人。”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王承恩上前虚扶了一下,“诸位此次大获全胜,万岁爷甚是欣慰,还望诸位能够再接再厉,为我大明重振雄风。”
“多谢万岁恩典。”蒋北铭大声回道,“敢不尽死力。”
蒋北铭同兵部交接完之后便回到了教导团的营地,1000榆林军驻扎在了北京城外,崇祯赐给榆林军御酒10瓶,以示皇恩浩荡。
在北方的穿越者除了登州的王兆星、古云鲲和归化城的周磊,现在都齐聚北京了。
“北铭,你们真不容易。”韩万涛感叹道,“1000人奇袭盛京,还毁了焘敏的矿场,这次焘敏和焘功该抱头痛哭了。”
“矿场毁了倒不一定让焘敏哭。”王谦祥说道,“不过他要是看到了许朗留下的牌子一定得哭。”
“是啊。”蒋北铭也叹道,“这次多亏了许朗想出来的这个计谋,要不然还真不好让皇太极退兵。”
“都别拍我马屁了。”许朗笑道,“我再说一个事,你们心里都先有个数。”
“你还有什么事?”众人问道。
“也许过几天就会有人上本参我们了。”
“参我们?为什么会参我们?”众人都不明白许朗为什么突然冒出这句话。
“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能力太强了。”许朗看了一下屋里的人,“虽然咱们这次给北京解了围,但是按照崇祯的性格,他肯定会想到事情的反方向。而且咱们现在和温体仁和王承恩走的很近,虽然这没什么,也是需要,但是明朝的党争却不会放过我们的,肯定会有人拿咱们做文章。”
众人听许朗说完,都默不作声的在思考着他的话。关于明末的党争,这些穿越者都听陆老讲过。明末党争从万历二十二年“京察”(考核官吏)开始,一直到弘光元年,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在军事问题上,都争论不休。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现在虽然魏忠贤早已伏诛,但是党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虽然蒋北铭等人从不参与党争,但是现在的形势不由得他们不做出一个选择。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蒋北铭问道。
“我也不知道。”许朗答道,“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主意。不过再有一个多月就到了7月份了,咱们家里要改选,要召开新的穿越大会。我想咱们这些在外面的人最好都能回去一趟,把情况和家里说一说,让家里给拿个主意。”
“我们全部回去总要有个理由吧。”范秋明又问道,“有什么理由能同时回去?”
“你们别光问我啊。”许朗笑道,“大家都一起想想,想个能让崇祯放我们回去的理由。”
紫禁城的养心殿里,崇祯拿着一份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奏折:“王承恩,你们司礼监怎么看张凤翼的这份奏折?”
“回主子。”王承恩赶紧答道,“这次榆林军的确有不遵将令,擅自行动之嫌。但是他们奇袭盛京这事也是奴才和卢大人同意的。张尚书的这份奏折说是参他们,实则是在参卢大人。”
崇祯想了一想:“那你觉得该如何办呢?”
王承恩知道崇祯很看重卢象升:“回主子,卢象升这次回师救援京师,大功一件;榆林军奇袭盛京,也是极大的功劳,这些都只能褒奖,不能治罪,否则朝堂上会有异议。”
“这个朕也知道。”崇祯说道,“但是张凤翼的奏折说的也不无道理,榆林军的确是骄兵悍将,不好掌控啊。”
“主子。”王承恩突然转移了话题,“还有一事奴才还没来得及回禀主子。”
“何事?”
“蒋北铭他们在归化城搞了一次拍卖,获利甚多。”(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五十六章 基调(上)
“拍卖?”崇祯被这个现代词语弄糊涂了,“拍卖是什么?”
王承恩将归化城内拍卖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也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玉佩卖了500两黄金的事。
最后王承恩说道:“卢大人和奴才透露过,蒋将军和卢大人说起过,为什么榆林军会有如此彪悍的战力。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们有银子,能养着一支纯粹的军队。”
“银子,又是银子。”崇祯嘟囔道,“朕何尝不知银子的好处。”
王承恩突然跪倒在地,从衣服里掏出了一本折子:“主子,这是奴才安排在崖州的人送回来的。前些日子一直打仗,奴才怕惊扰了主子,就没敢上奏。”
“这是崖州的事吗?”崇祯接过折子打开慢慢翻看。
这个折子写的非常的详细,从这些先宋遗民到达榆林湾开始,如何扳倒的贺老三,如何开始治盐贩卖,如何同地方官打的交道,如何清剿土匪,如何去的广州,如何同郑芝龙和西洋人做的生意,如何开设学堂,建立军队,以及现在整个崖州和整个琼州的变化如何,看来东厂的人是真的下了功夫了。
崇祯的脸上风云变幻,他自己都搞不明白自己是在欣喜还是在生气。榆林湾的这些先宋遗民胆子也太大了,私造火器,私编军伍不说,还贿赂朝廷地方官,甚至同朝廷官员和西洋人做起了军火生意,简直不把大明律法放在眼里。这要是有什么二心,那就成了大明朝廷的又一个心腹大患。
但是折子里面又说,现在整个崖州乃至琼州,地方绥靖,百姓安居乐业,况且这些先宋遗民在学堂和军队的宣讲之中,处处体现了忠君爱国,报效朝廷的意思。看来这些先宋遗民的确有些手段,而且的确是对大明抱有忠贞之心,这又让崇祯皇帝榆林湾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好感。
王承恩盯着崇祯一直没说话,王承恩在接到这个折子的时候也矛盾了很长时间,对这些先宋遗民到底是要用还是要剿。用,又要怎么用;剿,又能怎么剿。
“王承恩,你是什么意见。”崇祯终于合上了折子。
“回主子。”王承恩躬身答道,“奴才的意思,对这些人现在还是以用为主。他们的有些法子还是很管用的。”
崇祯点了点头:“那就先用着他们,但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
“嗻。”
王承恩看着自己面前这个年轻的皇帝,心里颇有些感慨。刚才王承恩并没有把话说完,在回师北京的路上,他和卢象升做过交谈。两个人都对归化城里的这次拍卖很感兴趣,大明朝现在的海外贸易和民间贸易不可谓不多,但却一直收不上赋税。尤其是明朝的士绅是不纳税的,而几乎所有民间的工商业都控制在士绅的手里,仅仅这一块,国家的税收流失太大。两个人都没明说,但两个人的心里都对大明朝的税负制度产生了一丝的疑虑。
又过了几天,兵部的命令下达了。
蒋北铭升任参将,许朗、韩万涛升任游击将军,张海、叶战升任千户,仍留北京城。周磊调回榆林堡,授游击将军,实任榆林堡千户。王谦祥重回大同镇,授游击将军,实任千户。
蒋北铭等人在葛涛的酒楼里摆上了庆功宴。
“来来来。”许朗第一个端起了酒杯,“诸位将军大人,诸位千户,下官先敬你们一杯,恭祝各位大人高升。”
“去一边去,没人喝你的酒。”众人一起笑骂道。
只有叶战恭恭敬敬的端起了酒杯:“许先生,学生深得先生的教诲,学生也祝先生高升。”
“还是我的学生给我面子。”许朗笑道,“来,叶战,咱们师生喝一个,同喜,同喜。”
蒋北铭看着叶战,突然开口问道:“叶战,你现在也是朝廷的正五品千户了,但同时也是咱们榆林军的少校营长。如果两个让你选一个,你选哪个?”
叶战站起身,对着屋里所有人端端正正敬了一个榆林军军礼:“各位长官,属下永远是榆林军军人。”
“行了,咱们是在喝酒,不用那么正式。”许朗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冲着蒋北铭使了个眼色。
众人的这顿酒从中午喝到了下午,叶战面对着这么多的长官,酒来碗干,不多时,这个年轻的五品千户就醉的不省人事了。
许朗让葛涛给叶战找了个地方休息,酒桌上又只剩下了穿越者。
“咱们下一步的工作该怎么办?”看见叶战不在屋里,蒋北铭开始说正事了。
韩万涛先问了个问题:“你们觉得皇太极近期内还会再来吗?”
“我觉得不会了。”许朗先答道,“我和北铭、谦祥这次毁了他的煤矿和铁矿,焘敏肯定要重建,等他重建好了,再制造点火器,我估计一两年之内应该是没什么动静。”
“如果是这样。”范秋明说道,“那么咱们的重点还应该放在宣府镇和大同镇。周磊和谦祥的矿场也已经开始运作了,咱们虽然现在无法直接改造当地的军队,但是卖给他们一点火器,提升一下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周磊现在正在搞屯田,通过这个办法招募一些流民,对咱们也是有好处的。”
“哎,你们说。”张海问道,“崇祯为什么要把周磊调回来,让周磊留在归化城不行吗?”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蒋北铭笑道,“这个皇帝对咱们还是很不放心的。”
“咱们现在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许朗说了一句,“也不知道王兆星那边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王兆星那边怎么了?”韩万涛问道,“你们在回来的船上不是见过他吗?”
“对,就是见过他,许朗才这么说的。”蒋北铭解释道,“根据王兆星的说法,用火炮和战舰同陈应元交换一块租借地的想法家里已经同意了。王兆星也和陈应元提过,但陈应元一直没答应,估计他是担心朝廷这方面的查问。”
“这个很简单。”许朗接着分析道,“陈应元肯定是接到过朝廷的密旨,他不太敢让王兆星脱离他的控制。可是如果一直这样,那么王兆星在登州找黄金的事恐怕就要耽搁。咱们现在可真的没钱了,越南的李福强和徐田彬现在也应该去了新加坡,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蒋北铭说道,“再有一个月,咱们的穿越大会和改选又要开始了。这次的穿越大会估计是要为下一步几年内的工作定一个基调,到底是南下还是北上。所以你们也都好好想想,能回去的都回去,实在不行,咱们这些人也要拿出一个意见来让人带回去。”
“北铭。”许朗笑问道,“你上辈子是不是在日本当的海军啊?”
“你为什么这么问?”蒋北铭知道许朗又要开玩笑了。
“不是日本人,怎么还有南下和北上的路线之争呢?”
“许朗,别开玩笑了,说正经事呢。”范秋明说道,“我个人的意见,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北面,毕竟现在有了焘敏和焘功的因素,咱们不能再按照以前的历史来预测了。”
“可是南面也很重要。”许朗拿出一支烟点上,“郑芝龙又向咱们订购了大量的火器,估计他是想和西洋人开战。如果南面真的打起来,也很麻烦。”
“南面应该没什么问题。”张海说道,“我觉得家里就能应付得了。”
许朗突然又问道:“还有一个事,你们觉得焘敏和焘功下一步会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韩万涛瞅着许朗,“刚才你不是说了吗,他们要开矿冶铁,打造火器。”
“我不是这个意思。”许朗笑道,“现在归化城已经在明朝的手里了,整个辽东和朝鲜被皇太极控制着。按照焘敏的性格,他绝不会就控制这几个地方。他太知道满清的实力是耗不起大明朝的。”
“你的意思是焘敏还可能去蒙古?”范秋明问道。
“不,他应该不会去蒙古了。”许朗微笑着摇了摇头,“但有一个地方他可能会想去。”
“哪?”
“日本。”
“日本?”众人纷纷嚷道,“焘敏怎么可能会去日本,满清也没船去日本啊。”
“许朗,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蒋北铭制止了众人的吵闹,“具体说说。”
“很简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许朗说道,“焘敏和焘功的叛逃已经打了我们一个出其不意,他不会就这么偃旗息鼓的。现在不管他是去蒙古还是再次入关,这些都是咱们能想得到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拿捏。所以焘敏一定会想一个咱们都想不到的地方。南洋太远,而且有榆林湾,他过不去;西伯利亚太冷,而且根本就没有人。但是日本不一样,日本有铜矿,有银矿,关键是日本有人。”
“日本现在有多少人?”王谦祥问道。
“具体多少人我也不太清楚。”许朗答道,“但起码应该在1000万左右,这是一个很好的人口资源。而且日本人的性格你们都知道,谁征服了他,他就给谁卖命,根本没有什么标准。如果说日本人有标准的话,那就是只服从强者。”
“但是满清没有船啊,他们怎么去日本?”张海又提了一个问题。
“船可以造。”许朗答道,“焘敏现在可以开矿冶铁,他叛逃的时候肯定把咱们的造船资料都带走了。而且咱们可以找西洋人,他也可以。”
众人都不说话了,许朗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谁也没想到的,焘敏真的能想到去日本吗?
“你们也不用太在意。”许朗端起了酒杯,“就算焘敏真的想到了去日本,那最快也要一年以后了,别忘了,咱们的手里还有丰臣国松。”
一张东亚地图放在焘敏的面前,焘敏久久的凝视着这张地图,半天没说一句话。
“哥,你在想什么?”焘功在身后问道,“咱们现在的矿场正在重建,很缺人手,你抽空和大汗说说,弄点人过来。”
焘敏没听弟弟在说什么,依旧盯着地图默不作声。
“哥,我和你说话呢。”焘功急了,走到焘敏面前,“你在看什么?”
“日本。”焘敏终于和弟弟说话了,“日本是个好地方。”(未完待续。)
1...115116117118119...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