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迫击炮,抛物线?”韩万涛突然抬头说道,“也不一定没用,咱们弄点抛石机怎么样?”
“抛石机?”众人都被韩万涛的这个想法给吸引了,“你想怎么弄抛石机?”
抛石机出现于中世纪初期,使用至十五世纪,它的机架两支柱间有固定横轴,上有与轴垂直的杠杆,可绕轴自由转动。杠杆短臂上固定一个重物,长臂末端有弹袋(类似投石带的套子)用于装弹。发射时,用绞车把长臂向后拉至几乎水平,突然放开,石袋即迅速升起。当短臂重锤完全落下时,投射物从弹袋中沿约45度角飞出。近代试验表明,吊杆长15米,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90到130公斤的石弹抛射约270多米的距离。
韩万涛介绍完抛石机又说道:“那东西能打抛物线,而且咱们也不用做的那么大,能打200米就行,我觉得把它和6磅炮配合来打盾车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我听说那东西好像需要很多人来操作的。”周磊问道,“咱们有那么多人吗?”
“人应该也没问题。”许朗说道,“咱们可以把周边小城堡的驻军和百姓全迁到榆林堡来,他们在那里也不安全。咱们还可以来个坚壁清野,让涛敏找不到一个人,一颗粮食。”
“你可够狠的啊。”蒋北铭笑道,“万涛,马上找人先做一个测试。咱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简单实用,就做一批来对付盾车。”
“是。”韩万涛答应一声就要出去。
“先等等,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许朗叫住了要散会的人,“咱们的铁丝网安在哪?如果安在阵地前面的话恐怕涛敏会发现,弄不好就起不到阻止骑兵的作用了。”
“这个简单,就安在两条防线的中间。”周磊回答道,“我们三团在第一道防线,如果八旗的骑兵大规模冲锋的话,我们就撤到第二道防线,这样就可以用铁丝网来对付他们了。”
“哥,咱们这次非要去打榆林堡吗?”盛京城里,涛功向哥哥问道。
“对。”涛敏咬牙切齿,“不打下榆林堡,我出不了这口恶气。”
“可是据咱们的情报,明朝政府已经在向榆林堡集结军队了。”涛功觉得哥哥有点不怎么理智了,“而且这次不但有神机营和关宁铁骑,榆林军一下子去了六千人。”
“这些我都知道。”涛敏向弟弟解释道,“蒋北铭耍了咱们那件事大汗已经有些看法了,只不过没有说。我这次好不容易说服大汗进攻明朝,如果不给榆林军重创的话,那你我在大汉那里恐怕不会怎么好过。”
“可是这次明军的数量不少,大汗只给了咱们四万人马,还没什么精锐。”
“四万人马就够了,咱们以快打慢。”涛敏说道,“我这次带了3000人的快枪队,还有35门火炮。虽然明军的人数不少,还有关宁铁骑,但按照明军的行动速度,恐怕等咱们打下榆林堡的时候,关宁铁骑还不知道走到哪呢。”
“可是大汗还派了济尔哈朗和咱们一起去,我怎么觉得大汗对咱们开始有些不放心了?”
“唉。”涛敏叹了一口气,“所以咱们才更要打出点样子来让这些人看看。济尔哈朗虽然很会打仗,可他没什么心机,对付他我还是有办法的。”
“哥,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不用。”涛敏否决了弟弟的建议,“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去南浦把造船厂建起来,不管这次榆林堡之战的结果怎么样,编练朝鲜军队,进军日本是咱们最重要的事情,这点你必须明白。”
“哥,我明白。”涛功点了点头,“那你什么时候走。”
“事不宜迟,咱们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我后天就出发。”
蒋北铭召开了独立旅营级以上军官会议。
“咱们的计划已经下发到了你们的手里,咱们的防御体系也已经基本完成了,你们每个人都知道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恐怕过不了多少日子八旗兵就会来了,现在你们谁还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周磊。”许朗问道,“周边的百姓都撤离了吗?”
“报告参谋长。”当着明朝军官的面,周磊还是叫许朗的职务,“我已经和卢抱忠、管鸣珂汇报过了,周边的百姓已经撤到了宣府镇。而且周边一些小城堡和烽火台的明军士兵也集结到了榆林堡,我留下了咱们的斥候,并且把所有没有人的房子全烧了,这一次咱们一定坚壁清野。”
“很好。”蒋北铭夸赞道,“我们决不能让鞑子找到一点东西,哪怕一根草也不留给他们。”
“长官。”叶战在下面站起来说道,“属下要求出城作战,属下不想留在城里。”
“叶战。”蒋北铭笑道,“你现在的那个二营还是你原先的老班底,你们这个营的战斗力也是最强的。所以你不用这么着急,肯定会有硬骨头让你啃的,到时候可别崩掉了牙。”
“报告长官,属下的牙口好着呢。”叶战的话引起了一阵哄笑。
“诸位。”蒋北铭摆了摆手,“你们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参加过高丽行动的,前年咱们在辽东吃了鞑子的大亏,所以这次咱们一定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有没有信心?”
“报告长官,有信心。”所有人齐声答道。
第二天,蒋北铭和许朗等人出城视察了一圈防御阵地。
“我们在前面设置了两道防线。”周磊指着前方交错纵横的战壕说道,“铁丝网也已经架设好了,就是可惜太少了。”
“沈大兴能弄出这些已经尽力了。”
“咱们的抛石机也安置好了,就在第一道战壕的后面。”周磊又指着战壕后面后面十多个土坑里用帆布蒙起来的东西说道,“一共12个,抛射距离可以打到阵地前150米左右。”
“记住,多准备一些火油罐,如果用石块不行的话就换火油罐。”蒋北铭吩咐完扭头又向许朗问道,“韩万涛已经把骑兵团带出去了,咱们这边基本准备完了,卢象升什么时候能到?”
“根据北京的消息。”许朗回答道,“卢象升可能这几天就会出发。”
蒋北铭很无奈的摇了摇头:“今天都二月初十了,卢象升都还没出发,更不用说吴三桂了。”
“这个事嘛,我也没办法。”
“卢抱忠和管鸣珂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卢抱忠还在宣府镇,管鸣珂带着兵跟着洪承畴去剿匪去了。”
“许参谋长。”王谦祥在一旁压低声音说道,“那是农民军,不是土匪。”
“好吧,好吧,算我说错了。”许朗连连说道,“农民军,农民军。”
“呵呵。”蒋北铭见周围没有明朝人,不觉笑道,“谦祥的这个弯还没转过来。”
王谦祥看了看蒋北铭和许朗不再说话了。
许朗突然指着阵地前一条浅浅的但是贯通了整个阵地前方的横向壕沟问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挖这个?”
“许参谋长。”周磊笑道,“军事机密,等打起仗来你就知道了。”
一匹快马从远处尘土飞扬的跑了过来:“报告长官,发现鞑子,距咱们30里。”
“他们怎么来的这么快?”周磊有些惊讶,“今天才二月初十。”
“鞑子有多少人,多少骑兵?”蒋北铭问道。
“回长官。”斥候答道,“我们只发现了鞑子的先头部队,人数还不是清楚。”
就像要替这个斥候回答蒋北铭的问题一样,斥候刚刚说完,远处的烽火台上传过来了五声炮响,五道狼烟直冲云霄。
“五炮五烟,鞑子在万人以上。”林兆龙望着远处的狼烟下意识的说了一句。
“我命令。”蒋北铭大喊道,“所有斥候撤回榆林堡,一级战斗警报。”
涛敏骑在马上陪着济尔哈朗缓缓的走在大军中间,他的身后是刚刚编练完成的3000人的快枪队和35门6磅炮。
“回禀主子。”一个额真打马飞奔到两人面前翻身下马,“前方发现敌军斥候。”
“咱们离榆林堡还有多远?”涛敏问道。
“回主子,还有30里。”
“他们把斥候撒除了三十里。”涛敏在心里暗暗说道,“看来蒋北铭是做好准备了。”
“先生,咱们怎么办?”济尔哈朗问道。
“贝勒爷不要着急。”涛敏答道,“咱们按照咱们的计划来,这次咱们要步步为营,绝不冒进。”
“传令。”济尔哈朗喊道,“大军继续前进,各队跟上,保持半里的距离,据敌城10里停止前进。”
四万八旗兵不紧不慢的继续推进,在距离榆林堡十里的地方都停了下来。
韩万涛带着1000多人的骑兵团正躲在一个土丘的后面,1000多人鸦雀无声,只有战马的鼻息声偶尔响起。
“报告长官。”一个骑兵团斥候来到了韩万涛的面前,“敌军四万,骑兵八千,距离榆林堡10里,目前已经全部驻扎。”





大明日月 第二百八十三章 六千对四万
“他们的辎重队在什么位置?”
“报告长官,敌军各部距离很近,不超过半里,他们的辎重队和中军在一起。”
“那他们火炮的位置呢?”韩万涛觉得如果辎重队不好打是不是可以考虑打掉火炮。
“报告长官,敌军的火炮也和中军在一起。”
韩万涛不觉皱了一下眉头,看来涛敏这次是小心加小心,自己原先定下的骚扰计划可能会实施不了。那么骑兵团下一步怎么办,究竟怎么样才能起到骚扰和突袭的效果,韩万涛的心里一下子没底了。
涛敏陪着济尔哈朗巡视了军营一圈,两个人回到了中军大帐。
“先生。”济尔哈朗问道,“我们为何要在这里驻军,榆林堡只有六千人,咱们四万八旗勇士可以将他们一口吃掉,况且先生这次还带了快枪队和火炮。”
“贝勒爷不要着急。”涛敏答道,“敌军虽然只有六千,可都是精锐之兵,而且他们的火铳和火炮不比咱们的少。我们八旗勇士虽然骁勇,但是经过这些天的长途跋涉,也已经很疲惫备了,咱们就在此休息一晚,明日探看清楚敌军的防御再作打算。”
“可明军已经知道咱们来了,这一晚上他们难道不会有所准备吗?”
“贝勒爷。”涛敏笑道,“他们早就知道咱们来了,他们准备了不是一个晚上了。”
“那就听先生的。”济尔哈朗知道,对付榆林军,还是涛敏比较有经验。
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四万八旗开拔到了榆林堡城下。
涛敏站在一处还算比较高的土坡上举着望远镜朝榆林堡方向观看。
“先生有何妙计?”济尔哈朗看涛敏观察了很长时间,忍不住问道。
“他们这次兵力部署倒是很有章法,设置了两条防线。”涛敏放下了望远镜,“贝勒爷,看榆林堡的阵势,咱们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从正面进攻。咱们这次不和他们玩虚的,实打实的较量一次。”
“好。”济尔哈朗一拍大腿,“传令,进攻。我就不信一个小小的堡城就能挡住我四万八旗勇士。”
“贝勒爷请勿着急。”涛敏劝道,“咱们明日再进攻不迟。”
“为何要明日?”
“让咱们的人再休息一天。”涛敏看着远处的榆林堡,“我今日要去会一会蒋北铭。”
蒋北铭和许朗也站在城头举着望远镜朝八旗这边张望。俗话说“兵到一万,无边无延;兵到十万,彻地连天。”虽然这次八旗只有四万,但一眼望去,也是人喊马嘶,旌旗招展。
“北铭,快看,快看。”许朗突然叫起来,“八旗兵怎么打着白旗上来了?”
一个牛录额真打着白旗带着几个人缓缓的走向了榆林军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周磊的独立三团。
“团长。”杨涛叫道,“鞑子打着白旗来了。”
“都不准开枪。”周磊命令道,“杨涛,带着人跟我去看看,这些鞑子想干什么。”
周磊和杨涛带着人爬出了战壕来到了八旗兵的面前。
“这是我们镇国公给你们蒋北铭的信。”那个牛录额真会说汉语,“我们镇国公要和你们的蒋北铭说几句话。”
“还有什么好说的。”周磊接过信说道,“要打就打,说那么多废话干嘛。”
牛录额真指了指周磊手上的信:“信我送到了,我们镇国公的意思我也转告了,来不来你们看着办。”
涛敏的信被送到了城头蒋北铭的手里。
“涛敏怎么又写信?”许朗笑道,“不愧是学文学出身的,他信里又说什么了?”
“叶战。”蒋北铭没回答许朗的问题,“带一个排,跟我和许参谋长出去,咱们去会一会涛敏。”
小半个时辰之后,蒋北铭和许朗带着一个排打着白旗走到了周磊阵地的前面;涛敏也带着人打着白旗来到了阵前。
“涛敏。”许朗讥笑道,“那些银子好用吧,粮食吃了多少?不够的话我再让北铭给你送点。”
“呵呵。”涛敏笑道,“你们还真是煞费苦心,那些假银子做的很逼真。”
“涛敏,你又想约我谈什么?”蒋北铭问道。
涛敏不笑了:“蒋北铭,以前你们耍我的事我不和你计较了。我明白告诉你们,我这次来就是要打下榆林堡。我不想再和你们玩什么心眼了,我看你们的防御阵地也已经布置好了,咱们实打实的打一次,明天决一死战。”
“你说不玩就不玩了?”蒋北铭还没说话,许朗先说道,“我告诉你涛敏,别人玩不玩我不管,但是我许朗,玩死你。”
“许朗,说这些气话有用吗?”涛敏回道,“我也告诉你们,卢象升的军队起码还有十几天才能到,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你们六千对我四万,许朗,你想玩我?当心崇祯玩死你们。”
“你们俩都别说这些没用的废话了。”蒋北铭制止了两个人的争吵,“涛敏,我答应你,今晚咱们都好好睡一觉,明天咱们决一死战。”
蒋北铭和涛敏各自领着人回到了自己的一方。
“北铭,你明天真想和涛敏决一死战?”榆林堡周磊的办公室里只剩下了蒋北铭和许朗两个人。
“不决战能怎么办?”蒋北铭反问道,“涛敏这次的速度太快了,咱们可能等不到卢象升和吴三桂的援军。”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许朗走过去把门关上,“其实今天涛敏说的很对,咱们榆林军的精锐都在这里了。按说就算吴三桂来得慢,但卢象升不会这么慢,这里面肯定有别的原因。”
“我知道。”蒋北铭微微的叹了口气,“我离开北京之前,卢象升和我说起过,北京有人想耗一耗咱们,所以他让我一定万分小心。”
“我说的不是这个,崇祯的心思咱们都知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蒋北铭没理解许朗的话。
“涛敏说要决一死战是在激你。”许朗解释道,“我估计涛敏被咱们耍了以后,他在皇太极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我原先以为他起码带着6万八旗,现在来看,皇太极可能对他不怎么信任了。所以涛敏才要急于和咱们决战,他想用重创榆林军来重新获得皇太极的信任。”
蒋北铭仔细的想了一会:“你说得好像是这个道理,那你是什么打算?”
“北铭,你知道在原先的历史上,崇祯曾经和皇太极议和过吗?”许朗突然岔开了话题。
“这个我听陆老讲过,不过不是很清楚。”蒋北铭突然笑道,“你不会是又想说书吧?”
“没有。就算我想说书,现在也没时间。”许朗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我简单说说。崇祯在历史上曾经数次和皇太极议和过,最著名的就是崇祯15年陈新甲那次,也是最后一次。”
许朗说到此突然停下来了:“哎,北铭,你怎么不打断我了,不嫌我唠叨了?”
“你快说吧。”蒋北铭笑道,“有打断你那功夫你就说完了。”
“也是。”许朗点上一根烟,又扔给了蒋北铭一支,“崇祯一直苦于和满清、李自成两线作战,所以他想攘外必先安内,先和皇太极议和。而皇太极也知道,满清的实力是无法和大明相比的,他一直想仿照朝鲜,自立一国。这和我们现在跟涛敏的关系差不多,我们一直没有得到崇祯的绝对信任,涛敏现在恐怕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和涛敏之间就有了讲和的可能性。”
“你想和涛敏讲和?”蒋北铭很奇怪为什么许朗会有这个想法,他可是断指发誓过的。
“对,我想和涛敏讲和,你很奇怪吧?”许朗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下来。
“嗯。”蒋北铭不知道怎么回答许朗,只好嗯了一声。
许朗静静的把自己断指抬起来:“这个誓言我是不会忘的,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从涛敏那方面来说,如果他这次真的要消灭咱们,哪怕卢象升和吴三桂来不了,灭了咱们六千人,他的四万八旗起码死一半。满清就那么点人,济尔哈朗就不会让他那么干。如果真要死一半,别说去朝鲜和日本了,弄不好皇太极就会直接剁了他。”
“呵呵,剁了他。”蒋北铭被逗笑了,“不过你说的很有道理。”
“那么咱们这边呢。”许朗继续分析道,“咱们更死不起这么多人,先不说抚恤金的问题,这都是咱们的精锐,如果把这六千人全耗在这,咱们在明朝政府那里恐怕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如果真要那样,不用什么西洋人和郑芝龙,崇祯就能灭了咱们。”
“虽然你分析的很在理。”蒋北铭掐灭了手里的烟,“可现在这个形势,咱们怎么和涛敏讲和。就算能和涛敏讲和,难道你愿意看着满清壮大,看着涛敏稳稳当当的去朝鲜?”
“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许朗也掐灭了烟,“涛敏想去编练朝鲜军队,咱们想联合郑芝龙和西洋人去日本。咱们两边其实都不想来打这次仗,咱们和涛敏都需要一个喘息和准备的时间。至于你说的满清的壮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咱们迟早要和满清死磕的,可问题是咱们现在的实力还太小,如果现在就和满清死磕,那只能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咱们壮大到一定的程度,任何一个势力都对咱们无法构成威胁的时候,那时候才可以和满清死磕。”
蒋北铭想着许朗的话没有说话。
“北铭,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许朗又说道,“可能这个想法你不会同意。自从涛敏和涛功叛逃这个事出了以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咱们为什么一定非要灭了满清不可。涛敏当年说过,我们可以改造大明朝,为什么就不能改造大清朝,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许朗,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蒋北铭有些不满,“消灭满清,拯救汉人的江山,这是穿越大会早就定下来的。”
“我知道。”许朗有些痛苦的说道,“如果做一件事情的结果是死人,或者只能通过死人才能完成一件事情,我总觉得这是不对的。一群人去消灭另一群人,这和希特勒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希特勒是种族,而我们是民族或者阶级。”
“我明白你的意思。”蒋北铭站起身拍了拍许朗,“我们也不是要消灭满族这个民族,我们只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




大明日月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八旗疯子
蒋北铭不知道该怎么劝解许朗,只好转移了话题:“先说说眼前的事,你想怎么和涛敏谈判?”
“这个很简单,想要涛敏在谈判桌上老老实实坐下,只能有一个办法,打疼他。”许朗笑道,“不过这就要靠你蒋北铭了。”
“那我们明天还是要和涛敏决战?”
“不是决战,是要让涛敏知道,他的四万人是灭不了咱们六千人的。”
第二天一早,旭日初升。
四万后金八旗密密麻麻的排在了榆林堡的前方,对面的独立三团、独立二团和重炮团的30门6磅炮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两军的前面是大约四百多米的开阔地,这是两边的火炮都能够得着,两边的燧发枪和弓箭都够不着的地方。连战马似乎都感觉到了战场上的杀气,一声声的悲鸣不断的响彻云霄。
“传令。”涛敏拿起了令旗,“目标,前方敌军阵地,三轮试射,炮队开炮。”
隆隆的炮声响起,35门6磅炮冲着周磊的防线吐出了炮弹。
“全部背靠战壕,不准露头。”杨涛等军士长穿梭在战壕里不停的高喊着。
八旗的炮声渐渐的停了下来,阵地上硝烟散尽。周磊抖了抖身上的土,恶狠狠的骂道:“真tm的涛敏,打得这么远。”
“北铭,咱们不还击吗?”城头上,许朗问道。
“还击没有用。”蒋北铭平静的答道,“咱们的炮兵阵地离着他们将近1000米,虽然能打到,但是已经没什么威力了。涛敏大概是想引诱咱们开炮,等咱们的火炮打到不能打了他再冲锋。”
这边的济尔哈朗也问道:“先生,为何咱们打了这么多,对面一点动静也没有?”
“蒋北铭还真能忍得住,居然没上当。”涛敏心里盘算着,嘴上回答了济尔哈朗的问题,“贝勒爷,先不用着急,大家都在等机会。”
涛敏又举起望远镜看了看,榆林军的第一排防线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打击。防线后面两翼的炮兵阵地上的每一门火炮的前面都用泥土夯成了一道矮墙,如果直接炮击的话恐怕作用不大。
涛敏想了一会:“传令,盾车前进。”
八旗兵当中推出了几十辆盾车,后金的盾车曾经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明人范景文曾有这样的描述:“牌甚厚,一层牛皮,一层铁皮,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由此可知,盾车为一层牛皮,一层铁皮,包裹厚木板做为盾牌,竖立在双轮推车上,可以为车后之兵提供遮蔽。
1...128129130131132...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