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许朗笑着拉起了孩子的手:“你喜欢这身衣服吗,想不想也穿上?”
“想。”那孩子抬头看着许朗,“我也能穿吗?”
“当然能,只要你想穿。”许朗伸手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给孩子扣在头上,“有点大,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狗剩。”那孩子一点没怕生,把帽子拿在手里玩弄着,“你是不是送给我了?”
“对,叔叔送给你了。”许朗又将手铳抽出来,把武装带和枪套解下来,“这个也送给你了,挎上它你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了。”
孩子兴奋的把武装带和枪套套在了身上:“爹,您看好不好看?”
“别胡闹,赶紧还给许将军。”冯开忠冲着许朗说道,“这孩子从小让我宠坏了,也野惯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到现在也没有个大名。”
许朗笑道:“如果冯兄不嫌弃,在下给他取个名字怎么样?”
“多谢许将军了。”冯开忠谢道,“下官是个大老粗,一个大字不识。”
许朗想了一会,蘸着酒水在桌子上写下了两个字:“你以后就叫冯斌吧,叔叔希望你以后能够文武双全,成为国家的栋梁。”
“冯斌。”冯开忠冲着儿子喊道,“还不赶紧谢谢许将军赐名。”
冯斌突然不笑了,很郑重严肃的对着许朗跪倒在地:“多谢将军赐名,冯斌会牢记将军的话,将来一定忠君报国,拯救百姓。”
许朗拉起了冯斌,很是奇怪的看向了冯开忠,心里有些纳闷,这孩子怎么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
冯开忠冲着许朗一抱拳:“将军有所不知,这孩子上面原先还有个姐姐,嫁到了莱州,几年前死于那场兵乱,他和他姐姐的感情很好。”
冯开忠说完自己抹了抹眼角,许朗将冯斌揽在了怀里:“你想不想给你姐姐报仇?”
“想。”冯斌小小的脸上露出了他父亲当年的刚毅,“将军,我跟你从军吧,只要我能从军,等我长大了就可以替姐姐报仇了。”
高晨在一旁问道:“你想从军可以跟着你爹啊,你爹不是千户吗?”
冯斌的小嘴瞥了瞥:“我爹没有这么好看的衣服。”
“呵呵呵呵。”几个人同时笑道,“原来你从军是为了穿好看的衣服啊。”
许朗止住了笑,冲着冯开忠抱拳说道:“冯兄,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在下想将令郎带回榆林湾亲自教导。他是个好苗子,将来一定会雏凤清于老凤声。”
冯开忠听许朗说要将儿子带走,一时不知如何拒绝,冯斌拽住了冯开忠的手:“爹,您让我跟着将军吧,我一定会给您争气的。”
冯开忠甩开了儿子的手:“还请将军见谅,这孩子从小没离开过家,恐怕会给将军添麻烦,而且拙荆那里也不会放的。”
“是在下冒昧了。”许朗隐约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唐突了,举起了酒杯,“冯兄不要往心里去,在下敬冯兄一杯。”
接下来的几天,许朗带着警卫排驻扎在了浮山所,冯开忠派出人到处宣扬海南卫找招募流民的事。
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到了浮山所。家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虽然琼州府在哪这些人都不知道,但是千户大人打了保票,况且白花花的银子就摆在眼前,能有口饭吃就比在家饿死强,这些人都抱着死马权当活马医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琼州府开拓团。
“高晨,来了多少人?”浮山所的临时住处,许朗向高晨问道。
“长官,现在一共大约500人,每天都在增加。属下已经按照长官的吩咐把银子交给冯千户去买粮食了,不过人越来越多,光靠买粮恐怕不够,浮山所周边也没多少粮食。”
“这个不要紧。”许朗吩咐道,“我写封信,你找人快马送到登州王兆星那里,让他送两船粮食过来,顺便把这些人送回榆林湾。”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七十六章 宽恕和仇恨
“但是长官。”高晨说道,“咱们现在就有500多人了,照这个速度,等登州的船到了就应该有上千人,咱们的战舰装不下这么多的人。”
“这的确是个问题。”许朗也觉得忽略了运输能力的问题,“你等我再好好想想,光靠军舰运输恐怕不行,一来一去要好几个月。”
门突然被推开了,冯斌穿着一身榆林军军装走了进来,冲着许朗敬了一个榆林军军礼:“将军,冯斌前来向您报道。”
许朗指着冯斌向高晨问道:“他这身衣服哪来的,军礼是谁教的?”
“这孩子天天缠着我,我也没招了。”高晨笑道,“就给他找了套最小号的军服穿穿,军礼是我教他的。”
“孩子。”许朗招手把冯斌叫过来,“你真的很想跟着叔叔当兵吗?”
“嗯。”冯斌低下头,“我想给姐姐报仇,我要杀光那些乱贼。”
许朗的心里一阵的抽搐,他不知道该怎么对这个孩子说,他觉得那天自己对冯斌说的那些话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不应该把仇恨的种子埋在这个小小的孩子身上,他将来的生活应该是充满着希望和爱心,而不是仇恨。但是现实却无法让他忘记仇恨,不要说他,自己能忘记吗,能忘记邓朝晖和李逍吗,能忘记自己断指发的誓言吗。仇恨,为什么人类非要有仇恨?
“冯斌,不是叔叔不想带你。”许朗疼爱的摸了摸冯斌的头,“可是你现在还小,报仇是大人的事。而且你现在还有爹娘要伺候,古人有言,‘父母在,不远游。’等你长大了再跟着叔叔好吗?”
送走了冯斌,许朗关上门,转过身突然严厉了起来:“高晨,你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做事怎么还这么没个轻重。”
高晨没想到许朗会突然发火,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站在原地一句话也不敢说。
“你让冯斌穿上咱们榆林军军服,还教他榆林军军礼,冯开忠的心里会怎么想?如果冯斌真的跟着咱们去了榆林湾,冯开忠的心里又会怎么想,他难道不会想咱们是想把冯斌带到榆林湾当人质吗?”
高晨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
“这也怪我。”许朗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是我犯错在先,我那天不该和这个孩子说那些话。我先做个自我批评,你找个机会把军服要回来,不要让冯开忠有任何想法,咱们在山东还需要他。还有,注意方法,也别伤了孩子的心。”
“是,长官。”高晨把身子挺得笔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行了,到此为止,我说话也重了,你别往心里去。”许朗坐下拿出了两支烟,扔给了高晨一支。
高晨赶忙掏出火镰帮许朗点上烟,许朗沉默了一会,大口抽了几下:“高晨,问你个问题,假如你是冯斌,你的亲人被乱贼害死,你会不会把报仇放在第一位。”
“当然会。”高晨不知道许朗为什么要这么问,但还是回答道,“父母之仇,亲人之仇,不共戴天。”
“是啊,不共戴天。”许朗抬头看着屋顶,心里默默的想到了史显扬转述过的马丁路德的话,“‘上帝爱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可爱,而是因为他将我们这不可爱的人变为可爱的人。’莎士比亚也说过,‘宽恕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恕的人,也赐福于被宽恕的人。’”
“但是宽恕。”许朗又苦笑一声,“在这个时代,能宽恕吗,宽恕谁,谁来宽恕。”
王兆星亲自给浮山所送来了两船粮食。
“你怎么亲自来了?”许朗的房间里只有他和王兆星两个人。
“给你送粮食我能不亲自来吗。”王兆星笑道,“我看浮山所的人越来越多,只依靠军舰不行,没有这么大的运力。你过些日子还要去河南和陕西,那里的流民更多,不可能全部走水路回榆林湾,你们没想点别的办法吗?”
“想过了,我和冯开忠还有高晨商量过,想听听你的意见。”许朗回答道,“我现在打算在浮山所就地编练,所有的难民全部分队训练。十天为限,十天内让他们能接受简单的军令和队列。然后分批走陆路回榆林湾。”
“这恐怕也不行。”王兆星说道,“没有军队护送,路上会出危险,而且这么远的路很辛苦,这些流民说不定不用回榆林湾,路上就有可能散掉。”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许朗继续说道,“所以我想把流民中的青壮先单独编练成军,再派几个士兵沿途护送。如果真的有半路上想走的,我们也没办法,随他去吧。”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目前没想到。”许朗说道,“我已经给周磊送了一封信,浮山所一共只有一个排,我让他给我再调一个连的骑兵过来。你那边能调过来多少人,我这里缺人手。”
“我那边你也知道,全是海军。”王兆星思考了一会,“这样,我这次来了两艘船,先给你留下50个人,有就比没有强。咱们都把这件事想简单了,现在骑虎难下,不尽快把这些人送回去,光在浮山所就能吃死你。”
“呵呵。”王兆星把许朗说笑了,“你这次送来的粮食就够吃一个月的,下个月还得送。好在咱们隔得不是太远,骑兵通讯也快。现在林兆龙、周磊他们也在招募流民,也不知道他们进行的怎么样了。”
“你别对他们报太大希望。”王兆星笑道,“招募流民还得靠你,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独立师的事。蒋北铭送回来了消息,张海调到延长县的事朝廷不同意。林兆龙一走的话,延长县就没多少军队了,而且只留下古云鲲一个人,老古统领军队不行。”
“张海去不了怎么办,延长县不能只有古云鲲一个人。”
“北铭的意思要把辛家驹调过去。”王兆星有些抱怨的说道,“登州那边的事还没交接完,他还没走。调来调去的我都没舰长了。”
“那没办法。”许朗笑道,“原先就是海军的人最多,总比别人专业一些。”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的开拓团
“算了,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王兆星站起身,“你这里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去安排一下,明天我就回登州,一大堆的事,烦都烦死了。”
“怎么了,老王。”许朗问道,“登州出什么事了吗?”
“也没什么大事,都是这鸡毛蒜皮的事。”王兆星无奈的苦笑道,“陈应元走了,新来的这个登莱巡抚杨尔兴什么陈应元的账也不认,一切都得重来。”
“呵呵呵呵,苦了你了,老王。”许朗笑道,“再坚持一下,如果我没记错,今年应该又要换人,杨文岳会出任登莱巡抚。”
“换谁都一样,麻烦。”王兆星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朝着屋外看了看,“有件大事差点忘了和你说了,北铭从北京给我送了个消息,周磊和王谦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被册封为参将,崇祯还嘉奖了他们。”
“这没什么。”许朗满不在乎的说道,“崇祯的一贯手法,拉拢利诱。”
“那崇祯可小看咱们了,咱们的人就是再笨也不可能和他站在一起。”王兆星话说了半截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老王,你又想起什么来了?”
“这事有点不太对。”王兆星越琢磨越不对,“我回到登州以后,费尔南德斯和我说起过一件事。最近突然有一些明朝军官和咱们榆林军的军官走的很近,以前不怎么来往的也隔三差五的请客喝酒,费尔南德斯也被邀请过几次。”
“有这事?”许朗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难道崇祯拉拢不了咱们自己人,他想拉拢榆林军中的明朝军官?费尔南德斯还说过什么?”
“也没什么。”王兆星想了想,“他说就是平常的酒宴,宴席上说的都是一些恭维朝廷和崇祯的话。”
“老王,这事可不能轻视。”许朗在椅子上挺直了身子,“我马上给北铭写一封信,让总务二处的人查一下,你回去也注意一下,崇祯肯定想拉拢咱们的军官。北铭原先不是说崇祯去快枪队视察过几次吗,效果还挺好,他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有这么严重吗?”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许朗站起身来,“我先写信,看来我去河南之前还得去一趟北京。”
许朗让高晨从招募的一千难民中挑选了将近200个青壮,一开始高晨还想按照榆林军的标准来选拔,测试一圈下来以后发现合格的还不到20。高晨也很无奈,只好放宽了选拔的标准,也就是没有了标准,但凡十六岁到五十岁的男性全部征召。许朗又拜托冯开忠找铁匠临时打造了200支三棱长矛,勉勉强强的把这个新兵连建起来了。浮山所内根本住不了这么多的人,许朗和冯开忠商量以后在浮山所外要了一块地,开拓团和新兵连的营地就安置在了所外。
高晨夹着一根藤条站在这些穿着乱七八糟衣服的所谓新兵面前:“今天就是你们新的生活的开始。你们要是想去琼州府,去过天天有饱饭,天天有银子的日子就要勤加训练。只有训练合格了,你们才有机会去榆林湾,明白了吗?”
没有人应和高晨,嘈杂的声音响了起来:
“还要训练啊,累不累。”
“早知道这么受苦还不如留在家里呢。”
“都不许说话。”高晨对这些人实在是提不起继续训话兴趣,转头对警卫排长命令道,“少尉,按计划给他们分队训练。”
“是,长官。”警卫排长下去安排去了。
高晨很无聊的甩了甩藤条,一个士兵跑过来报告:“长官,许总参谋长命令你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知道了。”高晨快步跑到了许朗的办公室,许朗正在和王兆星留下来的一个海军中尉商量着什么事。高晨知道这个中尉也是崖州人,和自己也算是本家,名叫高强。
许朗见高晨进来,招手说道:“高晨,这边来,训练的怎么样,咱们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工作。”
高晨幽默的笑了笑:“长官,训练他们还不如我自己去跑几个负重拉练。”
高强笑道:“高参谋,都是这样,我刚加入海军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现在不也当中尉了吗,一切都得慢慢来。”
“是啊,慢慢来吧,急不得。”许朗自己先坐下,说道,“你们两个坐。我想十天以后等第一批新兵训练完就和高晨去河南,高强,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是,长官。”高强站起来回答道。
“长官。”高晨问道,“河南那边招募的流民也送到这里来吗?”
“不。”许朗回答道,“咱们不可能走海路回榆林湾了。我会让周磊和王谦祥照着浮山所的模式来,就地招募,就地编练,编练好以后直接走陆路回榆林湾。”
“高晨。”许朗说完又问道,“你觉得十天能把这些人训练出来吗?”
“总参谋长。”高晨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似乎不太可能,他们现在基本什么都不懂,更不用说形成战斗力了。”
“如果是不惜成本,加大训练强度,你觉得多久能行?”许朗问完接着解释道,“我说的‘行’的标准不是多么彪悍的战斗力,而是能让他们听从指挥,不至于半路上散了队伍。”
“如果是这样。”高晨琢磨了一下,“20天到一个月吧。”
“没关系,你马上制定出一个训练计划出来,让警卫排长执行。”许朗说完把头转向高强,“高强,你也别闲着,你也弄一个计划,我们还要把剩下的那些流民组织到一起集训。”
“长官。”高强傻愣的看着许朗,“剩下的人都是老人、女人和孩子,他们怎么训练?”
“呵呵,所以说你的任务更重。”许朗笑道,“把他们按家庭编组、编队,半军事化管理,争取一个月以内可以统一号令。记住,咱们的原则就是要让这些人在回榆林湾的路上不会散掉。如果这个办法可行,就把它当做一个标准,咱们可以长期在北方招人,咱们还是缺人啊。”
大明日月 第三百七十八章 离开浮山所
“卑职明白了。”高强回答道。
“先别那么着急表态,行不行的还要看效果。”许朗说道,“不过要是这种模式真的可以的话,我会向军委会给你们两个请功。高强,你的中尉干了不少时间了吧。”
“谢长官栽培。”高强听懂了许朗的意思。
“高晨。”许朗又笑道,“你和叶战已经是好朋友了,他现在可是中校团长了。努努力,回去我替你申请上尉。”
“多谢长官。”高晨站起来大声答道。
接下来的二十多天里,高晨和高强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玩命的训练着这帮流民。慢慢的,训练的效果体现了出来,一帮除了吃饭什么也不懂的流民也知道了号令是什么,也知道了什么叫集合,什么叫解散。
冯开忠又一次宴请了许朗。
“许将军请。”冯开忠端起了酒杯,“下官如今是真心佩服将军。”
许朗没怎么听明白:“不知冯兄佩服在下何事?”
“将军真是帅才。”冯开忠说道,“一群什么也不知道的流民,大部分还是老人和女人,将军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他们训练的有模有样,将军的才能真是无人可比。”
“冯兄过奖了。”许朗笑道,“在下不过是按照我们榆林军的操典来,只要照着规矩来,谁都可以的。”
冯开忠第二次端起了酒杯:“将军上次和下官说的事下官也仔细考虑过了,并且拙荆也同意,犬子要有劳将军照看了。”
许朗没想到冯开忠请自己喝酒是为了这件事,自己已经放弃了要把冯斌带到榆林湾的意图,谁知冯开忠又主动提了出来。许朗一时不知冯开忠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端着酒杯没有回答。
冯开忠有些纳闷:“将军难道不想收犬子了吗?”
“冯兄,非是在下不想收令郎,我也很喜欢这个孩子。”许朗是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冯开忠解释,因为自己想要说的话冯开忠应该是听不懂的,但是许朗还是说道,“如果冯斌跟着在下的话,他将来是会有出息的。但是他现在还这么小,他不应该过早的去承担复仇的重担,复仇也不应该成为他的目标,他应该快乐的成长。在下这么说冯兄可能听明白?”
冯开忠傻傻的摇了摇头:“下官愚钝。”
许朗不再解释什么,开口问道:“冯兄真的决定将令郎交给在下吗?”
“下官真心愿意。”
“那好吧。不过冯兄,有件事在下要先和冯兄说明白。”许朗说道,“在下带令郎回到榆林湾之后会先安排他入学堂读书,等他十六岁之后再由他自己决定是继续读书还是从军,不知冯兄可否答应?”
“你们榆林湾也有学堂,犬子也能考科举?”
“我们榆林湾是有学堂,令郎也可以考科举,不过。”许朗觉得还是把话和冯开忠说清楚的为好,“我们榆林湾的学堂是分两种,一种教授四书五经,为考科举做准备。但是另外一种教授的是数算、技能,是为将来从军对抗鞑子做准备。在下觉得还是等令郎去了以后让他自己选择为好。”
“多谢将军。”冯开忠再次举起了酒杯,“下官今日陪将军一醉方休。”
“好,冯兄,在下就喜欢这个,不醉不归。”
又过了两天,周磊派出的骑兵连到了,许朗把所有的尉级军官召集到了一起。
“咱们现在招募的流民已经1200多人了,目前还在增多。”许朗开始对这些军官训话,“第一批流民一个月的集训也结束了,效果还是突出的。高晨和高强也拿出了一个集训计划,下面我把工作安排一下。”
“高晨,你后天和我带着警卫排一起去北京。”
“是,长官。”
“高强,你留在这里,会同骑兵连继续编练流民。第一批的流民按照原计划让他们启程去榆林湾,安排一个班的士兵护送就行,一路上的补给点和安置点我也都和你说过,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长官。”
许朗命令完威严的扫视了一周:“我走之后,这里的最高指挥官由高强中尉担任。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浮山所的千户冯开忠商量,每十天用快马给登州的王兆星准将送一次信,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长官。”所有的军官齐声答道。
两天以后,警卫排骑上了骑兵连分出来的战马整装待发。许朗的身后是高晨,高晨的身边是穿着一身榆林军军装,同样骑在马上的冯斌。
冯开忠和浮山所的百姓一直把许朗送出了十里,冯斌的母亲看着儿子泪眼婆娑。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许朗抱拳拱手,“在下这些日子在浮山所打扰诸位了,诸位请回吧。”
“将军保重,一路平安。”冯开忠领头,百姓们又呼啦啦跪了一地。
许朗没有再看,一拨马头:“传令,警卫排出发。”
几天以后,许朗在北京的军官教导团营地见到了蒋北铭。
许朗顾不上寒暄什么,和蒋北铭、张海单独来到了军营的办公室:“北铭,我的信你收到了吧?北京到底出什么事了,我听王兆星说这里的事不太对。”
“你的信我收到了。”蒋北铭答道,“北京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挺烦人。”
“捡要紧的的说。”许朗急切的想知道北京的情况。
“咱们军官教导团中的有些人现在和明朝军官走得很近。”张海先说道,“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他们做出了一些不该做的事。前几天有个中尉被拉去喝酒,结果喝多了,夜宿青楼,彻夜未归。”
“怎么处理的?”许朗问道。
“还能怎么处理,所有的大明官员和士兵都看着呢。”张海气愤地说道,“按照军法,80军棍,一下没少。”
猜你喜欢